7.21北京水灾死了多少人???

专家全面解析北京“7?21”特大暴雨|北京暴雨|暴雨_新浪天气预报
专家全面解析北京“7?21”特大暴雨
孙军接受中国气象网、新华网联合访谈。(庄白羽 摄) 北京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降水量分布图
  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城市内涝,引发了部分山区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此重大的突发性罕见天气为何会猛袭帝都?它的“极端性”体现在哪?气象部门在此次暴雨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公众又该如何加强暴雨天气下的自我保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
  11个气象站点雨量突破极值 “七下八上”威力尽显
  记者:孙首席,您好。首先请介绍一下暴雨总体情况。
  孙军:7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很广,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及山西北部均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北京全市平均降雨190.3毫米,石景山模式口达328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另外,北京还有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这场暴雨历史罕见,由于雨势强,雨量大,北京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对城市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部分中小河流和水库出现汛情,据民政部救灾司消息,21日以来,北京暴雨洪涝灾害已导致37人死亡,7人失踪。
  记者:北京几乎每年到这个时候都容易出现一些暴雨天气,原因是什么?
  孙军:气象上有一种说法叫“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华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容易出现雨量集中、强度较大的降雨过程。这和我国整个雨带随着季节从南向北推的规律是相吻合的,即从最早的华南前汛期开始,到江南梅雨,再到当前的华北雨季。
  出现强降水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汽条件充沛。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当季风北推到华北这带地区时,就为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条件。此次降雨前,北京的天气非常闷热,说明了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非常大。据我们估算,北京上空大气中的水汽累积含量已经达到了50毫米左右的量级,即使不算上外来水汽的供应,只是单纯空中的水汽降落到地面就够达到暴雨量级了。
  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 有些“超乎想象”
  记者:21号当天北京大雨倾盆、四处“汪洋”,而20号和22号前后两天北京的天气却非常晴好,有一些网友不理解,为何降雨不是相对持续,而是这种短时间内变化极大的突发性强降雨?
  孙军:的确,短时雨强大是这次暴雨过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而这次有些地区在一小时内降雨量就超过了50毫米,平谷挂甲峪甚至达100毫米,雨强之大超乎想象。
  为何会这样?刚才提到的水汽条件充足,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必须出现一个天气系统,能使得这个地区的暖湿气流上升,才会产生降水。此次北京等地强降雨就是这种情况,在冷空气东移南下和较强天气系统的作用下水汽产生剧烈上升运动,再加上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上升运动就越发剧烈,水汽凝结速度加快,同时空气近饱和,导致降雨效率极高。
  记者:近年来北京市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类似的大暴雨?与它们相比,此次暴雨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极端性”体现在哪?
  孙军:最近的一次是去年6月23日,北京同样出现了一次较大暴雨过程,城区平均73毫米,局地也出现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最大达215毫米,局部最大雨强每小时128毫米甚至超过这次过程。但那次降雨时间更短,暴雨过程分布也并不均匀,只有个别站点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而这次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市平均雨量也远超去年。此外,近几年,北京也都发生了几次局地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过程。
  总体来说,此次北京“7?21”暴雨具有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的特点,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甚至达到或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这些都是“极端性”的体现,在北京历史上极为罕见。
  极端天气标准并不因此次暴雨过程被拉高
  记者:近年来我们总是在说“极端天气”,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定义为“极端天气”?
  孙军:气象上对极端天气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从公众角度简单理解,“极端”意味着罕见,发生概率较小。以暴雨为例,对于某一地区而言,自从有气象资料以来,它会积累一定时间序列的暴雨观测数据,如果某一次出现的降雨量处在历史出现暴雨大值5%这个值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称为极端天气。
  记者:这次北京遭遇如此罕见的暴雨过程,是否会导致北京极端暴雨天气的标准被拉高?
  孙军:如果这种强降雨过程在以后时间内经常出现,那么有可能标准会被拉高。但只是偶尔有一次过程,并不足以拉高“极端天气”的标准。
  暴雨预报难度大 气象部门滚动服务全力应对
  记者:针对这次暴雨过程,气象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
  孙军:北京市气象局对这次的预报起报较早,20日曾两次发布专题预报,指出21日傍晚到夜间有暴雨,部分地区可能为大暴雨。21日,市气象台一天连发五个预警,18时30分暴雨预警级别上升到橙色,并先后启动四级至二级应急响应,加强值守,靠前指挥,滚动服务。
  期间,市气象台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办及交管局等有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5期,发布全市部分气象观测站雨量表及全市雨量分布图18次,并与市地研所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三级预警。针对灾情最重的房山区,区气象局采取每小时电话汇报一次、每3小时更新一次的方式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情况。
  此外,部门应急联动也迅速启动。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根据预报、预警信号级别及时反应,快速联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处置暴雨带来的各种影响。
  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加强加密与各省市区会商,提醒发布预警。总的来说气象部门对这次过程预警发布是比较早的,预警级别也是比较高的。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切忌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
  记者:尽管气象部门提前预报出了此次过程,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是发生了。从公众的角度,您觉得对灾害性天气还需加强哪些方面的认识?
  孙军:公众是灾害性天气的直接面对者,更应该提高防范意识,认识到极端天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多了解科普常识做好自我保护。例如若提前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或是看到强降雨已经开始,就应尽量避免开车出门,看到积水严重的低洼地段要尽早撤离以避开危险,更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试图去过湍急的水流。
  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若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会容易暴发山洪,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记者:您对接下来一段时期的的防汛建议是什么?
  孙军:7月25-26日,华北地区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预报部分地区为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能产生暴雨。当前还处在“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后期也多降雨过程,局部地区仍有可能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相关部门和公众仍需时刻警惕加强防范,不可麻痹大意。(中国气象网记者赖敏 新华网记者张改萍)
更多关于&&& 的新闻朱明刚:北京“7?21”暴雨灾害事件舆情分析--舆情频道--人民网
朱明刚:北京“7?21”暴雨灾害事件舆情分析
&&&&来源:&&&&&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并引发房山等地区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网友借助微博传递求救信息,政府积极开展现场救援,至此,官方公布暴雨造成77人死亡。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暴雨灾害发生后,北京新闻办、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区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雨情信息、救援详情等,合力形成官方舆论场,继而影响民间舆论场,在舆论引导中占得先机。
一、事件概述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并引发房山等地区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北京此次暴雨灾害牵动着数以万计网友的心,网友自发在微博上传递救助信息,放大微博时代“正能量”。
7月21日晚,北京市消防局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向在房山进行求助的网友进行反馈。该官方微博称,在接到报警之后,消防部门紧急组成50人的攻坚组,冒雨赶到学校救援。
7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22时40分通报,截至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暴雨死亡37人。
7月22日,有网友反映因涉水熄火车辆被贴罚单,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随后,北京市交管部门针对此事公布处理措施:对22日协管员擅自粘贴的违法告知单不予录入,对擅自贴条的当事协管员严肃处理、调离工作岗位。
7月23日,微搏谣传房山一家敬老院受灾200余名老人伤亡。房山区民政局及时核实,并通告称敬老院老人伤亡数为0,并全部处于安全地带。
7月23日,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表示,由于基站数量有限,暴雨预警短信难以做到全面覆盖,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
7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称,在暴雨导致的死伤数字上绝不会有隐瞒,之所以现在有更新的滞后,是因为有些遗体还需要辨认。
7月25日晚,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二次通报会,公布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但对于市民关心的因灾死亡人数发布会未做更新。
7月26日晚,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死亡人数为77人,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
北京暴雨灾害事件舆论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注:微博数据主要来源新浪微博
北京暴雨当天21日,随着雨量的增大,部分求助微博开始出现在微博上,网友“亘秦” 发布微博消息称,“山洪爆发,有上百个小学生被困北京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110打不通。”此条求救微博短时间内被大量转载,网友开始了雨夜的爱心传递。
随后,众多娱乐圈明星加入爱心转发的队伍,黄晓明转发了一条房山一家钢铁公司30位员工被困的微博,陈妍希、舒淇等也转发了周口店地区山洪爆发的信息,窦骁也在微博发布了多条求助的信息。众位明星用自己的影响力,进一步传递微博正能量。网友“薛陈子”则一夜未眠,制作了一个小短片,汇总了天灾来临时,微博上的关爱、温暖、善良。普通网友和社会名流的共同参与,使得暴雨发生后,网友关注度在当天瞬间飙升。
从媒体关注度来看,21日当天,网络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短时间内整合新闻动态,汇编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以新闻稿的形式播报互动平台上的爱心救助传递,并被众多其它网络媒体所转载,有力地推进了媒体关注度的提升,同时,人民网和新华网等媒体在报道初期把新闻定位在爱心救助和微博正能量传递,因此虽然媒体关注度不断攀升,却是呈现出较为正面的能量。
暴雨过后,网友开始回归理性,对61年一遇暴雨下的北京排水系统开始质疑,同时微博上开始出现关于死亡人数的不实传言,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尤其是26日晚间更新死亡人数为77人,较好的化解了网民猜疑,使得舆论热度开始不断降温。
三、舆情应对过程点评
“7?21”暴雨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救援,并借助微博平台快速传递救援信息,在灾害发生初期赢得了网友的支持和认可。暴雨过后,网友从最初的爱心传递开始逐步变为对一些事实的质疑,面对质疑,北京市新闻办、房山区政府、市消防局、市交管局、市气象局接连回应,效果却不尽相同。&&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灾害发生后,市政府新闻办在第一时间发布灾害相关信息,并在次日公布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随着后期的救援工作的不断开展,面对网友对死亡数字的质疑,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向网友承诺将不会再隐瞒数字,这种果断表态,有利于化解网友对死亡数字的无端猜测。
北京消防:快速救援,微博通告进展。在接到房山区求救信息后,北京消防迅速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并通过微博一方面告知救援详情,另一方面积极与被困网友联系,把线上获取信息和线下开展救援有机结合,最终成功救出被困学生,在无数网民的监督下完成此次救助,这次成功救助赢得了网民认可。
房山区政府:积极辟谣,救灾微直播。房山作为此次暴雨的重灾区,有网友就传言称房山区有200位敬老院的老人死于此次灾害,对此,房山区政府快速取证调查,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告知网友真相,有效破除了此次谣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房山区政府借助微博对灾害的救援工作进行直播,使得救援信息公开透明。
北京市交管局:快速撤销不合理罚单。在获取网友抱怨“罚单”的消息后,北京市常务副市长这种处罚是错误的,随之,市交管局快速采取措施,撤销22日罚单,较好的挽回了民意。
北京市气象局:弄巧成拙。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称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对此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做出回应,称“全网发送短信没有技术障碍”,使得市气象局陷入十分被动境地,网民对此颇有微词。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更新死亡人数。26日晚间,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更新死亡人数为77人,已经确认身份66人,并公布受害者名单,较好的平息了民众质疑。
四、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北京暴雨灾害事件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抽样条数:324)
暴雨中显现“北京精神”& 36%
网友“天使替我-Aini”:其实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老天无情,北京有爱,感谢雨中那些无名的英雄们。
网友“刘-书含”:北京是座温暖的城市,大水无情人有情。相信我们的爱能度过难关。
网友“静禅方丈”:61年来最大暴雨让北京精神彰显无遗,北京人内心的那份善良让人感动。
对北京排水系统不满& 22%
网友“总畦蟆保赫饷创蟮挠辏钦嬲佳槌鞘谢〗ㄉ璧氖焙颍绕涫锹访姘枷莸牡胤剑潘纳枋邮悠辽峡炊汲珊D狭嗣矗灰苊ψ沤ㄉ韪呗ゴ笙茫习傩盏陌参2攀亲钣辛Φ母
政府对暴雨预警不足& 16%
网友“倾城一爱”:如此暴雨,政府连起码的预警短信也不发一条,不知道是政府没把暴雨这事儿放心上,还是行政“懒政”,或者干脆是不作为呢?
为在暴雨中被困的人祈福& 19%
网友“边走边唱”:雨已经持续下了几个小时了,看到微博上那么多求助的信息,只能 为他们祈祷了,希望他们平安无事,祝福!
网友“诗人潘婷”:在京港澳高速受灾最严重的南岗洼路段,这些个民工兄弟用30个救生圈、麻绳救了上百名被危在旦夕的游客,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拒收了,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中国良心!
五、媒体评论摘要
暴雨洗礼出了城市精神,更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设得富丽堂皇、气象万千,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不仅需要普通人呈现出“最美”的道德风尚,也需要城市管理者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建设与应急管理中,该怎样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据人民日报时评)
北京精神,不在官方的宣传中,不在街头随处可见的炫目广告语中,甚至也不在自上而下塑造的那些典型中,而在民间,在民众的身上和心中。北京人不会将这句话挂在嘴上,但当需要的时候,会从人们的身上以惊人的力量迸发出来;这几个字,也不是官方生造的几个大词,而是公民内生内化内在的一种美德,人们不以此唱高调,而是用实际的行动去书写。(据《中国青年报》,作者:曹林)
在这雨中,不管是广渠门桥下一人呼喊众人冲上,进行一场大雨中的生命拔河,还是素不相识的市民开车将暴雨中跋涉的一对母女送回家,还是脱险积水后又演绎循环救人场景的石先生,无不彰显了厚德树新风的北京精神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如网友曝光的:网络上“开始是各地雨情的照片,然后有暴雨中感人事迹的转发,半夜的时候开始爆发出志愿者的各种消息……这样的事情往往只会发生在高度发达的‘公民社会’中。”暴雨中,道德的养成与矗立实现了一次强有力的张扬。(据新华网,作者:徐兆荣)
六、舆情点评
北京“7?21”暴雨发生后,北京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官方信息,面对传言和质疑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在北京暴雨灾害事件中,北京官方深度介入民间舆论场,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得此次暴雨灾害形成的舆论呈现出正面态势。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来看,面对此次暴雨灾害,北京官方有以下三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危机时刻,形成政府舆论场,抢占舆论引导权。北京“7?21”暴雨发生后,北京新闻办、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区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雨情信息、救援详情等,合力形成官方舆论场,继而影响民间舆论场,在舆论引导中占得先机。
其次,快速回应网民诉求。针对网友反映因涉水熄火车辆被贴罚单一事,北京交管局当天作出回应,撤销此罚单,迎合了民意,挽救了政府形象。
再次,发现谣言,及时辟谣。23日,微博传言房山有200名敬老院老人死于暴雨,对此,房山区积极调查,公布事实真相,有力回应网友,使得谣言在短时间内消亡。 同时,在此事件的应对中,北京市气象局则犯了不应有的错误,不敢坦承错误,希望“以技术障碍”为由推卸责任,却遭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强有力回应,成为网民的笑柄。随着民间舆论场日益强大,民间监督的不断加强,政府应敢于向公众自我“揭短”,勇于承认工作不足,并在公众的督促下不断完善和提高,唯有如此才能拉近与普通网友的距离。
暴雨灾后救援工作陆续展开,暴雨再在引发的舆情仍在继续,随着救援的不断展开,网友对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为关切,26日北京市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更新死亡人数,并公布遇难者的姓名,体现出对亡者生命的尊重,同时也逐步化解了网民的猜测和质疑,为政府灾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赢得主动。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朱明刚)
(责任编辑:庞胡瑞、刘丹丹)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24小时排行|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北京的7.21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市某区大约有3.6x10的5次方人无家可归,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平方北京的7.21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市某区大约有3.6x10的5次方人无家可归,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平方米,可以放置40个单人床位。
(1)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大地方?
(2)若学校的操场面积为10000平方米,可安置多少人?要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操场?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3.6x10的5次方=36万人(1)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9000顶帐篷,需要9000顶帐篷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大地方?100×9000=90万平方米=9×10的5次方平方米=========================================(2)若学校的操场面积为10000平方米,可安置多少人?40×(1)=4000人,可安置4000人要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操场?00=90个,大约需要90个这样的操场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北京7-21灾害已致77人遇难 部分名单及死亡原因公布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北京“7·21”灾害61人遇难者名单
&&& 央视网消息: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共有77人遇难,现在已经有了61名遇难者的名单,他们是:丁志健、王姣姣、张忠明、王荣昌、杨山山、段宝林、骆金、史祖建、王静、王迎春、熊惠玲、郑冬洁、张梦圆、刘晓卫、田丽娟、侯万林、王永慧、刘军、张开相、张景旺、郭瑞海、石建忠、宋明华、刘伟、殷学雷、杨继英、陈燕、葛克堂、李素峪、赵雪莲、王拥军、张恩、李丹、石珊珊、康凤英、李维、杜伟、张亚宾、李营、王芳、王建生、贾晓涵、郝爱民、吴曼曼、吴绪连、赵晓平、杨苏平、孔欢欢、霍凤珍、王玉稳、史金详、曹付湘、贾静雅、吴守富、高彦存、祁丙水、王善花、张立新、翟成刚、张新宇、刘文立。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2012北京大雨 7·21北京特大暴雨_天气新闻_东方天气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21北京水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