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北孝文帝改革革准确时间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_百度作业帮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答案D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北魏统一北方则是其改革的背景.规律技巧总结: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尤其注意改革对北魏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影响,发展北方经济等.从高考题型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品史论今——周清华工作站
当前位置:&&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上传: 周清华 &&&&更新时间: 16:45:16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氐族&&& b.鲜卑族&&& c.羌族&&& d.匈奴族
2.以下因素对北魏的长远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
a.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
c.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
d.439年,北魏统治区域的变化
3.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属于右图人物主要活动的是(  )
①重建代国 ②迁都平城 ③曾被前秦俘虏过 ④重用汉族地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导致北魏社会矛盾尖锐的制度不包括(  )
a.宗主督护制&&&&&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均田制
6.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  )
①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 ②农民负担沉重 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 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8.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0.下列各项促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对于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改革前期建立的新制度&& b.对北方所有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c.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d.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关于三长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配合了均田制的推行 ②加强了中央政权 ③取代了宗主督护制 ④配合了租调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有(  )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 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 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4.如右表所示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15.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 ④通婚姻 ⑤改籍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
16.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9.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其改革(  )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20.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2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22.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
a.生产方式上& b.生活习惯上& c.言行举止上& d.饮食穿着上
2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
24.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有利于封建化&&&& b.有利于民族融合
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 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
25.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21分,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魏书&成淹传》
材料二 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崔浩传》
(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6分)
(2)有人说:北魏的衰落就是从魏孝文帝改革开始的。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鲜卑人乐俑          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4分)
(2)从材料二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9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四 下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指出这些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6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3分)
【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b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d [解题关键是理解d项的含义,它实际是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这自然有利于北魏的长远发展。]
3.b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封建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而选b项。a、c、d三项较之b项是落后的。]
4.d [解题关键是明确图片中的人物是拓跋珪,①②③④的表述全部正确。]
5.d [a、b、c三项是孝文帝改革前导致社会动荡的因素,d项是改革后推行的制度。]
6.a [北魏政权建立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为①②③④,所以选a。]
7.c [根本目的反映的是个人、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所在。a项是手段,b、d两项是直接目的。]
8.c [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内容,此题中的③不符合题干&有利条件&的要求,可直接排除。]
10.d [孝文帝改革是当时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b [均田令分配的是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并不是所有土地。]
12.a [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取代了宗主督护制,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等,配合了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政权,故选a。]
13.b [可用排除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14.a 15.a
16.c [北魏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的落后,企图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这种局面,稳固鲜卑族的统治。而汉族文化的实质是农耕文化。]
17.d [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
18.a [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
20.c [北周是我国北朝的一个朝代,它继承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a、b、d三项从时间上也可排除。]
21.c [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这就是民族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
23.d [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项错误。]
24.c [a、b、d三项是改革的积极作用;c项在改革前就已完成,故不正确。]
25.c [决定改革成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点在于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26.(1)赞成派:材料一;反对派:材料二。举措:颁行均田制、俸禄制、移风易俗等。
(2)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了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
观点二:该观点错误。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或能够将以上两种观点折中回答亦可)
27.(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
(2)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
(3)鲜卑族汉化,汉族生活习惯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
原因: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
(4)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解析 解题关键:将材料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其中第(1)题农业发展与孝文帝改革农业方面的政策有关。第(2)题北魏贵族经商,可见商业比较活跃。第(3)题展示的是汉族与鲜卑族相互影响。第(4)题改革的影响注意要与材料联系。
28.(1)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主要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
(2)&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统一。&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
(3)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当前位置: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准备C.促进民族融合D.抑制佛教发展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江苏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主要考查你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解决由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以及引发人民的反抗起义,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484-486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第二次是在494年迁都洛阳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均田制:北魏时期推行的土地政策和赋役制度。485年,北魏政府采纳汉族地主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主要内容有:1、丁男(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女受露田20亩、麻田5亩。实际授田时,露田加倍。2、奴婢和平民授田数目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头。3、狭乡之民可以迁往宽乡授田,宽乡之民耕垦不受限制。4、地方官吏岁官府所在地就近授田。均田制使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均田制为隋唐所沿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实质:是北魏一次自上而下的以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为主的以维护鲜卑族封建统治的改革。曹魏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的均田制的对比:&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期的措施:1、政治上:(1)整顿吏治: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政绩好坏觉定,不固定年限;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并加大反贪污力度,树立御史台的权威。(2)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以邻长,武邻为一里长,五里为一党长。长官均由办事能力强和谨守法令的人担当,负责管理农民、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北魏的基层机构更加完善。2、经济上:发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北魏孝文帝第二次改革措施:1、迁都洛阳。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494年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2、学习汉族文化。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汉人说汉话,以消除民族间交往的语言障碍;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止穿领小袖的胡服,仿南朝的服装制订官吏,妇女的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北魏孝文帝:&如何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孝文帝改制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融合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风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进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孝文帝在汉化改革中将已腐朽的门阀制度引入北朝,并加以强化,则带来了以后北魏统治者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968161097708433015378657156618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化训练基础巩固1.北魏建立于&&&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 C.前秦时& D.386年以后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3.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 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C.逐渐受其影响,有限地学习、接受& 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71年,拓跋宏继承帝位&&& B孝文帝汉化的推动者是冯太后C.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5.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A.拓跋圭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 B.前秦瓦解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6.透过右图能获知&&&&& 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 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强化提高7.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9.右图的人物是A.后燕太医B.汉族地主C.汉族儒生D.鲜卑贵族10.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②拓跋硅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课外延伸11.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昕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高考猜想13.(;江苏启东)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除曹魏和北周外,还有&&& ①西晋②前秦③北魏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14.(;山东青岛)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优化训练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386年,拓跋圭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2.D& 该题考查学生的复合选择能力。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3.C&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归纳能力。由于汉制的进步性,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如拓跋圭就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不过学习是有限的,没有全面学习。4.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握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一封建化,即可知D项是错误的。5.A& 改革旧的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6.D& 骑马武士陶佣直接反映出北魏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强化提高7.B&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时先进经济发展形式实质的理解能力。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封建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而选B项。A、C、D三项较之B项是落后的。8.B&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9.C& 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的再认再现能力。崔浩是汉族儒生,在北魏时受到重用。10. C& 本题考查的是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全面认识能力。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内容,此题中的③不符合题干“有利条件”的要求,可直接排除。课外延伸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抓住“宗主督护制”即可作答。第(2)、(3)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方面要把材料与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另一方面要在问题中抓住关键词语。【答案】(1)宗主督护制。(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北魏统治危机的出现入手,多方面分析,说明改革的必然性。第(2)题可联想当时社会矛盾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第(3)题要以“孝文帝”的身份,结合当时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答案】(1)①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②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迫在眉睫。④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对孝文帝改革起直接的推动作用。(2)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愈加动荡,统治危机加剧。(3)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高考猜想13.A& 本题考查了散落在教材各处的知识,尽管前秦存在时间短但也曾统一过黄河流域。14.C& 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而D项融为一体之说违背史实。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民族的汉化问题。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微信关注河北博才网微信号:hbrccom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伊犁鼠兔时隔20年再次现身中国 比大熊猫稀有
巴西超模沙滩戏水踢足球性感爆棚
组图:女生与大白演对手戏 合影照走红校园
张国荣――愿我们都能被世间温柔相待
福师大中俄混血校花走红 私照美到窒息
南非超模妮可蕾丝内衣写真 身姿诱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孝文帝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