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到温州南哪里有温州土特产

温州特产介绍 - 爱程旅游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
& 温州特产介绍
温州特产介绍
&&& 温州以其显赫的商贸地位扬名国内,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的鞋、服装、小商品等早已成为国内众人皆知的地域品牌。素有“服装之城”、“鞋业之都”之誉,这里的服装和皮鞋不仅款式新、品种全,价格也便宜。温州还拥有众多的交易、批发市场,不光是针织、鞋帽和小商品,还拥有电子、建材、农产品等。在现代气息浓厚的温州,亦也能发掘出许多富有当地特色的名特产。旅游工艺品主要有温州石雕、黄杨木雕、米塑、瓯塑、龙须席、瓯绣、瓯塑、金版画、彩石镶嵌、泰顺漆筷、乐清细纹刻纸等。土特产主要为瓯柑、瓯江凤尾鱼、乐清牡蛎、“乡巴佬”鸡翅、鸡腿、香仁蛋等。
温州地方特产概览
瓯绣&&& 是温州地区的刺绣,为传统工艺晶,有浙江工艺“三雕一绣”之誉。是我国六大名绣之一。早在唐宋,民间刺绣即遍及千家万户,绣晶多为鞋面、枕头、帐檐、寿屏、神袍之类。1853年(清咸丰三年),温州首设专业绣铺,20世纪20年代,各绣庄请画师绘画,增加刺绣品种,逐渐向装饰品和欣赏品发展,并出口欧美及南洋各地。建国后,瓯绣题材从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扩大到名胜风光、神话戏剧历史人物故事以至现代生活。构图精巧,针法严谨、运针灵活,色彩富丽、绣面光亮醒目,具有地方特色。1977年瓯绣厂画家周悦林设计的《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参加中国刺绣展览会,在香港展出,被誉为“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品”;1980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国民设计的《锦羽迎春》、《雄姿奋发》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于浙江厅。近年来瓯绣厂有佳作多次获奖,被选为国家级礼品,人选中国工艺美术名家展及出国展览。温州石雕 &&& 采用叶蜡石雕刻的艺术晶。它是“浙江三雕”之一。温州石雕是青田石雕的支派,早在唐代,温州就有人从事这门艺术。叶腊石温润如玉,质地细腻,能工巧匠因材施艺,依色取巧,采用圆雕、浮雕、浅雕、镂雕等技法、雕刻出山水花卉、五谷瓜果、神仙人物、禽兽鱼虾、寺院亭台及各种器皿等。石雕《英雄罗盛教》,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千姿百态的金鱼作品,多次选送国外展出,广受青睐。近年来,温州艺人采用鸡血石等珍稀石料雕刻大型作品,大多出口。绣花&&& 明末,温州乡间妇女在羽沙布上用十字针法挑绣出图案花纹,称之为十字花边,俗称挑花。工艺品甚富乡土气息,多数作品精致美观,常作家具装饰品。远在19世纪,即远销意大利、已西、瑞士、比利时等国。建国后,十字花边吸取百绣之长,不断创新,并结合绣、缕、贴、嵌,迭出新意,花色品种发展到2000多个,畅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米塑 &&& 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风、花鸟、走兽等工艺品。温州米塑历史悠久,多用于寿庆、婚嫁、筵席、礼佛等场合。重阳糕上更不可少。尤其在农历三月“拦街福”寿桃山上,众多米塑戏剧人物风姿各异,情韵生动。米塑《济公斗蟋蟀》,神形兼备,妙趣横生,展出时轰动鹿城。温州米塑艺术家邵永桂还应邀赴日本作现场艺术表演,颇受赞赏。瓯塑&&& 在平板、墙壁等物体上,用油泥堆塑人、物、景的一种工艺美术晶。瓯塑已有1000多年历史。从仙岩古塔中发掘出来的北宋瓯塑梳妆盒,就已具有设计精巧、花纹美观的特点。建国后,瓯塑从单色发展为彩色,并开始了诸如挂屏、屏风、台屏、壁塑、案头摆设等新产品。瓯塑形式酷似浮雕、油画,多采多姿,层次分明,镶珠嵌玉,金碧辉煌,故有“珠金浮雕”之称。大型瓯塑挂屏《韶山》和《西湖天下景》,分别悬于杭州机场和首都人民大会堂,博得国内外嘉宾的称许。大型瓯塑《国外庄园》等艺术晶,远销西欧各国和香港等地区。羽毛贴&&&& 俗称羽毛画。是采用不同禽鸟垂不同色彩的羽毛(也有掺用畜毛),拼贴成各种画面的工艺品。在制作中,根据正羽、绒羽、毛羽的特性、大小、粗细及色彩,搭配使 用,形成半立体或立体的物象,形态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其代表作有《虎啸》、《鹏程万里》等。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设计、瑞安莘塍等地羽毛工艺厂生产的《嫦娥奔月》、《群虎》、《吼狮》、《雄鹰》等羽毛贴作品,销往国内外。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檀香木雕、樟木雕、枣木雕、唐梨木雕等等,通称木雕。其中当推黄杨木雕为重。温州的黄杨木雕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齐称“浙江三雕”。乐清木雕门类齐全,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善。发绣&&& 发绣是以人的头发为材料,在绸缎、丝绢或涤纶布上精心绣制的特种艺术晶。发绣专家魏敬先以发绣的技法来绣制现代人物像,名闻中外。他创作的《毛泽东和蒋中正在重庆谈判合影》,被誉为“当代发绣之最”。他绣的孙中山、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数十幅中外名人像,无不维妙维肖。有些绣品被作为国礼赠给外国贵宾。魏敬先先后三次应邀赴日本、荷兰、马来西亚讲学并举办个人艺术展,进行现场发绣表演。温州市设有发绣研究所,专门从事发绣艺术的开发和研究。竹丝画帘&&& 是在篾丝编织的竹丝帘上,描绘古代仕女、神话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的工艺美术品。它以中堂、对联、横披、壁画等形式装饰客厅、书房或卧室。画帘以中国画为主,画人物则以白粉打底,色彩绚蘸古香,高雅美观,受国内外。人士喜爱。温州市画帘厂以仕女为主的仿古画帘,畅销国外。画帘作品《孔雀开屏》、《松鹤延年》,尤引人注目。竹丝绣帘&&& 在竹丝帘上,用丝线或涤纶线绣出各种画面。这是在竹丝画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族。其价值高于竹丝画帘。温州市画帘厂、龙湾工艺书画社等单位生产的竹丝绣帘,大多出口。
竹丝镶嵌&&& 用2毫米厚、3毫米宽的篾片,锯出等距细榫,十字交叉衔接,拼嵌成工整的几何图案作为底纹;再用白桃木或翻簧刻成人物、花鸟等浮雕,以暗榫紧扣,镶嵌在底纹上的工艺品。这种温州特有的工艺晶,为1882年(清光绪八年)温州艺人潘阿明所首创。一度失传。建国后,温州市艺雕厂仿效郑板桥笔意制作的竹镶嵌屏风、挂屏,精致美观,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竹编&&& 用细篾丝编织成的工艺晶。其造型以牛、虎、狮、鸟等动物和果盆、灯具等用物为主。多是中间空,外面开口,动物体内可藏糖果、小玩具之类的东西,洞口加盖,不露痕迹,达到欣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目的。乐清竹编《熊猫戏球》、《龙电》、《鸳鸯》和《松鹰》等,畅销国外,多次被选送到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展出。《小熊猫》在美国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后,被编人大型彩色画册《中国竹编》。佛像雕塑&&& 在温州已有1000多年历史。分泥塑、樟木雕及青石雕三类。出于温州塑佛艺人之手的瑞安仙岩寺十八罗汉、市区妙果寺四大金刚、洞头县天后宫妈祖娘娘、温州江心寺大型佛像等,均以艺术性强而博得群众称赞。青石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3米,被台商购去,供在台湾秀明宫里。&&&&温州彩石镶嵌&&& 温州彩石镶嵌,系石雕和木雕相结合工艺美术。光绪八年(1882),永嘉老艺人潘阿明开始用青田彩石片镶嵌在红木和花梨木上,以后,艺人不断革新创造,除作挂镜、小屏工艺品外,还增加对联、挂屏、立地屏风、箱拒等。民国9年(1920)销往南洋群岛一带,还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会。建国后,温州艺雕厂老艺人王培珍、吴振德等人创作《中国古代八大发明家》彩石镶嵌,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金继锐创作《乐寿元疆》(彩石地插屏),送新加坡亚大地区傅览会展出。陶瓷镶嵌壁画& &&& 陶瓷镶嵌壁画是我国陶瓷艺术上的一朵新花。按照图案,先制成立体或半立体的模型,绘上不同的釉色。这种半成品分为两部分,一是人物头面等不宜镶嵌的部位,作为组件之一保持其完整性;二是按照工艺应加镶嵌部位,将半成品分割开来。其后分别放进窑内烧制;出窑后把不同部位、不同色彩的陶瓷片,严格按图案镶嵌成完美的工艺美术晶。陶瓷镶嵌壁画可供高级宾馆、客厅、舞厅、会议厅等壁上装饰,供人欣赏。大型作品《民族大团结》,构思精巧,色泽富丽,场面壮盛,是陶瓷彩嵌的代表作之一。温州市陶瓷研究所出品的《持花菩萨入1983年5月在湖南醴陵举行的全国首届陶瓷杂志杯学术论文和美术作品评比中获金杯奖。贝雕 &&& 贝雕选择长20厘米左右的大珍珠蚌壳,去其表层,使之晶莹如玉、神光离合,经过精雕细刻,成为高档的艺术品。贝雕作品《水浒108将》、《红楼十二钗》和《西游记人物》,是温州贝雕艺术的代表作。梁山好汉系采用批、钻、锉、镂、雕等综合技法,其形象和性格各异,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突出“武、动、活’三字,技艺精湛,富有立体感。这套艺术晶先后在福州、上海展出。在全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上层出时,备受称赞。牛骨雕&&& 是以牛骨替代象牙为原料而雕制的艺术品。牛骨经过蒸煮脱脂去污除臭处理,切割、磨光、拼嵌、雕刻成各种艺术品,称为骨包嵌雕。牛骨雕作品《马》,用了100多牛骨嵌雕,刀法娴熟,形态逼真,达到了仅次于象牙雕的艺术效果。重彩骨包嵌雕佳作观音》、《弥勒》等销往日本、新加坡等国。
金版画&   是指在圆木家具(如花鼓桶、六格盒、斗、升、洗脚盂等)上所做的独特的画,这种画要经过涂画、贴金、刻画、上漆等四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贴金”、“刻画”为要着,非技术精通者莫能掌握。金版画近似漆画,但它比漆画更富丽,层次更丰富。&&&&&
草编 &&& 以黄麻、咸草编织的工艺品。其产品有麻帽、手套、地毯、椅垫、吊床、网袋、盆挂等等。乐清大荆工艺草编厂生产的各种胜景地毯,坚实挺刮,清丽美观,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工艺晶。草编工艺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
树皮贴&&& 利用各种树皮,依其自然纹路、色彩及厚度,略加雕饰,拼贴成山水、鸟兽等画面的工艺美术品。树皮贴代表作《瓯江曙色》,绮丽悠远,富有立体感,蕴蓄诗情画意,富有观赏价值。
根雕&&& 利用老树根或竹根的自然形状;通过构思造型和雕刻等艺术加工,使之状人肖物,变废为宝。其艺术特点是:不拘泥于形体酷肖,但求神似,重在天然、生动、风趣,有丰富的内涵。树根雕《两岸同胞》,以一对拥抱的姐妹象征海峡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寓意深邃,获198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端阳惊梦》以其精蕴和韵味,获刘开渠根雕奖金牌。竹根雕《乐》,以济世为乐的济公形象,赢得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高级工艺美术师高公博1994年10月应文化部之邀赴京作现场艺术表演。他带去展览的根雕精品;形式多样,新意盎然。笋壳雕&&& 又称竹壳雕,是以毛竹笋壳为原料,通过绘画、雕刻、剪贴、上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新颖工艺品。首创者是乐清民间艺术家郑庆华:他经过15年探索和反复试制,终于在1986年获得成功。优秀作品有《出征前》、《五虎将》、《四大金刚》和《福禄寿喜》。笋壳雕集竹雕(浅雕)、脱胎、竹编于一身,体现了笋壳自然本色、花纹及质地轻巧的特点,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故问世后甚受青睐,远销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矾工艺品 &&& 先用铅丝扎成制品的骨架,饰以彩线,悬浸在明矾结晶池内,待其周身矾液结晶,便形成流光溢彩、玲珑剔透的工艺晶。20世纪20年代初,平阳矾窑结晶工刘肇宝最早利用明矾液结晶的原理,制作矾塔,故明矾工艺品统称“矾塔”。 30年代,明矾工艺品被外商作为珍品收藏。建国后;其品种扩大到花鸟走兽、亭台楼阁、戏剧人物及飞机汽车等,制作精致,形态逼真,绮靡浏亮,别具特色。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逗人喜爱。 细纹剪纸   又名细纹刻纸,流行于乐清。最初多应用于龙船灯或窗棂装饰,后妇女用它作绣花底图,绣成帽花、鞋花、肚花、肚兜花,故又称剪花。这种细纹刻纸,构图隽秀优美,刀法精妙人微。景细线纹阔度只有一毫米,1公分阔度薄纸能刻22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建国后,细纹刻纸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图案内容花鸟、人物兼备,其代表作细纹《花乌》《军民鱼水情》、《课余》、《纺织姑娘》等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影响广泛。陈朝芬《八角双鱼》1956年获国际奖金,张侯光剪纸1987年全国剪纸大奖赛中获一 .雁荡毛峰茶 &&& 雁荡毛峰茶产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属半烘青绿茶中的名茶。雁荡山为括苍山支脉,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天下奇秀”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山顶有湖,芦苇丛生如荡,每年秋风起,北雁南飞,常栖息于此,故名雁荡,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据《雁山志》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雁荡山高、雾浓、湿度高、温差大,香灰土养份丰富,茶树生长特别旺盛,芽肥汁厚,品质优异。芙蓉糖 &&& 芙蓉糖原为满族名点,经温州点心师改良成为温州特色食品。它以白面粉和鸡蛋调制成团,压成粉皮,均匀而薄,人猪油中炸成芙蓉花片,然后用饴糖浆结板,洒上桂花,切块上市。因该成品花瓣重叠,层次清晰,色泽麦黄,娇嫩光亮,甚得青睐。
五加皮药酒  & 五味和老店所制五加皮药酒,选用上等高粱酒,按古方配药,加冰糖复制而成。酒味醇和,药香适人。堪与浙江严东关五加皮药酒相媲美。&&&&&
杨梅酒&&& 永嘉各地盛产杨梅,习称“楠溪梅”,年产量10000余担。除供应市场外,还与白酒配制成“杨梅酒”,运销国内外市场。杨梅酒甜中带酸,人口舒适,可抵御暑气,为夏令美酒。&&&&&
虹桥绿豆糕&&& 虹桥绿豆糕创始于清同治年间乐清县虹桥镇,正式设店营业则在光绪中期,店名为“蔡日升南货糕烛店”。绿豆糕是以绿豆粉、炒糯米粉、白糖、猪油、茶油等按比例配制而成。质软味清,香甜可口。&&&&
沙岗粉干&&& 永嘉枫林镇西北的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沙岗.这里农户向来以制作粉干为副业。粉干为民间主要副食品。其制法是:米粉加水蒸成半熟,捣成块状,再压成细条,扎制成贴,晒干即成。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难断,耐煮汤清,是温州地区最优质粉干之一。
荷花酥 &&& 面粉加熟猪油,分别搓成水油皮、干油酥,开成多层酥皮,包入豆沙馅,制成球形。用小刀在顶部锲成六个大瓣,放小火温油锅中炸至成熟开瓣为止。成品酥皮层层翻出如荷花瓣,脆酥香甜。&&&
楠溪素面 &&& 温州素面亦称索面,质量首推永嘉楠溪:细如银丝,洁白柔韧,口感好。鸡蛋素面汤,故亲友均以素面为不可少的礼品。凡有弄璋、弄瓦之喜,亲友上门道贺,一概请他们吃素面汤,加两个鸡蛋。&&&& 三杯香&&& 泰顺名茶,采摘于清明前后,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该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细紧有苗锋,色泽翠绿油润,芽毫藏隐,泡开之后呈一芽两叶叶形。&&&&&&&&
半天香 &&& 名茶,产于文成石烊林场水牛塘林区。此处山高千余米,云雾弥漫,所产茶叶香味长久。成品茶似松针,有毫毛,色泽绿润,饮后齿颊留芳。1990年获省斗茶会一等奖。
大荆红花芋&&& 乐清大荆镇利用山地和梯田,大种红花芋。它个大而均匀,去皮后呈粉红色,艳如花蕾,肉嫩味香,为芋中的上品。1994年初有40万公斤陆续运销日本。&&&&&&&&
乌牛早 &&& 永嘉名茶,是我国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3月上旬即可采制。用它加工的“乌牛龙井”,外形扁平,味醇气香,色泽翠绿,为茶中珍品。1994年以乌牛镇为中心的乌牛早茶叶基地,连片茶园达80公顷,并问周围乡镇辐射。是年永嘉全县有乌牛早茶园533.33公顷,产量约60吨。
石斑鱼&&& 又名国鱼、红鲜鱼。其肉细嫩、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优点,营养价值高,为日本、香港宴席上的名菜。温州市产地以洞头洋为主、南、北麂海区为次。每年4―5月间发情,延续到10月左右。渔民钓到石斑鱼时,立刻进行技术保活;并选择在清水流畅的海湾里用网箱饲养,远销国际市场。&&&& 江蟹&&& 即梭子蟹。其肉细嫩、鲜美。除鲜烧外,还可加工制成咸蟹、醉蟹、闷蟹、蟹糊,可制作40余种佳肴。温州海岸线长,海面辽阔,梭子蟹资源丰富,素称“梭子蟹之乡’,是我国出口梭子蟹的主要产地之一。每当金菊盛开、蟹肥膏红时节,产地所获梭子蟹除上市和冷冻外,还采用“活蟹笼养’办法,起运时先作技术处理,使之处于冬眠状态,运抵外地或国外后,再使复苏。文旦 &&& 品种有二:一是乐清、永嘉种植的楚门文旦;二是平阳渔塘乡水港村产的水港文旦。肉脆味甜,爽口无渣,风味上乘。
文成笋干 &&& 有浙南林海之称的文成县石烊林场,是茅竹、竹笋的主要产地。每逢初春,山民们纷纷上竹山,整株挖出即将破土的嫩笋,去泥剥壳,切分两爿,人大锅中煮,去其涩液,然后摊在竹帘上晒干或用炭火焙干即成。其特点是鲜嫩、醇香、味美,可常年储藏。
荆州板栗&&& 永嘉县白泉荆州村,素称“浙南板栗之乡”。早在300年前,荆州村就种植板栗,栗树高大,果多而肥,单树产量高达150公斤。地势较高的永嘉刁匕部山区有多处板栗基地,共533.55公顷,产量250吨左右。荆州板栗肉质细腻、香甜,糖炒更佳。
西瓜&&& 温州种植的西瓜品种,有苏密1号、中育1号、广东新澄1号、台湾新红宝和浙蜜1号,均为良种,瓤红松脆,汁多味甜。中熟型的新红宝和广东新澄1号,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各地种植较多。温州主要西瓜产地,有永嘉岩头,乐清大荆,平阳北港、宋埠,瑞安梅屿、莘塍、塘下,龙湾永强等地。&&&&& 龟脚 &&& 学名石砌,长5―8厘米,因形似乌龟之足而得名。龟脚分布于海浪冲击的崖礁缝中,瑞安北麂、北龙、大峙等海岛有产.其肉淡红色,肥而细嫩,味极鲜美。因渔民要攀登海岛悬崖找寻、挖采,十分艰险,所获不多,故更显名贵。
菊花鸡&&&& 温州特产细毛乌骨鸡,味美,药用价值高,因周身羽毛向上卷曲似菊花,故名。其特点是:躯干部似圆球,全身羽毛洁白无瑕,羽枝如丝,顶上毛冠大而圆,中间附生半球形软顶骨,耳垂呈翡翠色,额前肉冠形似胡桃,连同颔下肉垂呈蓝紫色,腿羽扩张如帚,五趾羽毛宛如两把雪白的小扇子,婆娑而行,别具风趣。&
灵昆鸡&&& 因产地在瓯江口灵昆岛而得名。它适应性好,生长快,成熟早,个子大,肉质鲜嫩,产蛋率高。母鸡年产蛋186―200只,蛋重55―60克。因经济效益好,温州各地普遍饲养。&&&&&
凤尾鱼&&& 子鲚,瓯江特产,上市时节满腹是子,故名。学名叫凤尾鱼,也叫凤鲚,系因尾部有分叉、细长而尖、形如风尾而得名。它从立夏、小满开始,洄游人瓯江中游咸淡水汇合之处产卵繁殖,一直到夏至、小暑,捕获期约两个月。此鱼高蛋白、高脂肪,肉质细嫩、鲜美,久负盛名。食法有红烧、油炸或加工成鱼干。尤以油炸鲚为夏日筵席上的时鲜佳晶。&灵昆青蟹&&& 瓯江东侧的灵昆滩涂,处于咸淡水交汇处,水质肥沃,水温适中,宜于青蟹(蝤蛑)繁殖生长,是该地一大水产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污染影响,产量急剧下降。1986年夏开始人工饲养青蟹试验,一举获得成功。至1989年,全岛养殖面积就在107公顷以上,产量达50吨。
泥蚶&& 俗名花蚶、丝蚶、系栖息于海涂中的双壳类软体动物。蚶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味爽口,为佐酒佳晶。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泥蚶能治痿痹泻痢,润五脏,利关节,健胃,益血色。位于乐清湾东南侧的蒲岐,已有四五百年养泥蚶的历史。解放后洞头亦有养殖,1990年养殖面积为32.53公顿。该县大门、黄岙利用虾塘排水沟养殖泥蚶,经济效益显著。&海蜒&&& 缇鱼干的俗称。鱼形似耳垂(金丁香),味似丁香花,故海边人称之为丁香鱼。温州沿海,’尤其在南北麂以及苍南霞关、七星列岛附近海域,盛产此鱼。捕获期在春夏之交。渔民在返港后,立即将小鱼倒人大铁锅沸水内,片刻功夫就捞起沥干,摊在海堤边竹帘上晒燥。温州疑鱼年产万吨以上。鱼干除供应菜市场外,大部分直接销往台湾地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黄汤茶叶 此为特有的优质早茶品种,清乾隆年间即已产制。主要产地在泰顺的彭溪、泗溪、五里牌和毗邻的平阳山村。成品茶外形似兰花,压黄隐毫,香气平和,茶味甘醇。 弹涂鱼&&& 又名跳鱼,属鱼纲鲈形目弹涂鱼科。有两种,一种俗称花兰,体长12―45厘米,青蓝色,背部遍布小星点,质好、味美;另一种俗称扣兰,体长不到10厘米,骨硬,略有苦味。温州沿海涂滩肥沃,适宜弹涂鱼生长繁殖。以瓯海区沙村为例,村民下滩涂捕捉弹涂鱼,年捕获量约50吨。分鲜食、干晶两种,均为筵席上名菜。有滋肝补肾和愈合创口的功效。&楠溪江香鱼&&& 瓯江八珍之一。生息分布在大小楠溪,上至巽宅,溪口,下至沙头,尤以大楠溪产最佳。年产约50吨。楠溪江香鱼头小吻尖,尾分叉,身上细圆鳞发光。除腹部为银白色外,全身呈淡黄色。一条100―150克重,体长为15严20厘米。肉味鲜美,素有“淡水鱼之王”美称,清炖、白烧、熏焙咸宜。
瓯柑&&& 温州栽培柑桔,已有千余年历史。瓯柑早在唐代便列为贡品。今有柑桔种植面积近1.333万公顷,优良品种有“茶山温州”、‘梧埏温州”等,还培育出无籽瓯柑。瓯柑肉质鲜嫩无渣,香甜略带苦味,夏日食瓯柑犹如玉液琼浆,沁人心脾。瓯柑还能去胃中瘕热,利水谷,止呕咳,生津止渴,久食能通筋络,开肠胃。储藏得法、春后不溃的瓯柑,还有清心消暑、去邪祛毒、降血压等作用。矿山、井下、炉前接触煤气烟毒硅尘的工人最宜吃瓯柑。上吴枇杷&&& “浙南五月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浙南有名的批杷生产基地――永嘉县六龙乡上吴村,有枇杷树46,67多公顷,10多个品种。种植最多的“大红袍”、“青碧”,都是枇杷中的珍品,皮薄色黄,果晶柔软,味甜如蜜,食之满口生津。还有“红毛丫头”,红红果子,大如鸡蛋,25~26颗便有1公斤重。80年代全市枇杷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66.67余公顷。&马站四季柚&&& 历史上有“仙家名果”之称。又名苍南四季柚。据马站魁里乡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曾任四川省千总,带回四川柚苗种植,后经农民繁殖选育而成四季柚。四季柚以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而得名,以第一第二次花所结果实最好。果实卵圆形,单果重0.75―1.25公斤,果皮较薄,肉质脆嫩,汁多无渣,甜酸适口,品质上乘。果肉白色居多,也有挑红色的。果耐贮藏。果树喜温湿气候和黄红壤,唯马站气候土壤适宜。马蹄笋&&& 温州食用笋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其中以夏季食用的马蹄笋最为难得。马可蹄笋形如马蹄,原名绿竹笋,平阳的水头、麻步,瑞安的湖岭、高楼,苍南的马站均为主要产地。马蹄笋营养价值高,除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外,还有生长激素、维生素B12,以及有抗癌作用的物质,马蹄笋的鲜、嫩、脆,超过毛竹笋和其他笋类。&&中华猕猴桃&&& 又名藤梨,号称“水果之王”,盛产于温州山区,仅永嘉就有十几个品种,年产量约300吨。泰顺黄桥、司前、竹里、岭北等地亦有引进新西兰猕猴桃品种的生产基地。猕猴桃所含维生素C比柑桔多1.2倍,有抗癌作用。成书于唐代的《本草拾遗》,说它具有治骨节疯、瘫痪不遂、长年白发及痔病等功效。茶山杨梅 温州茶山盛产杨梅,已有几百年历史,1994年已发展至500余公顷,产量逾1000吨。甘甜而略带酸味,是解暑止渴佳晶。尤其是丁岙杨梅,颗颗紫黑色,玲珑剔透,多彳十无渣,香沁心脾。檀香橄榄&&&& 又名青果,温州橄榄均属白橄榄,分布在飞云江南岸。种植历史已逾百年。平阳塘川檀香橄榄,脆嫩少渣,味清甜,含旃檀香,回味持久。种植面积133。33公顷,年产10万公斤。瑞安董夏村是橄榄专业村,年产橄榄4万公斤,主要有长榄和檀香揽两种,品种多,以老香、丁香榄最佳,是鲜食和加工兼用优良品种。
爱程旅游网 [闽ICP备号] 招聘邮箱: QQ群:(中国旅游同业超级群)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禾路947号官邸大厦C栋239室(火车站假日商城斜对面,双涵路口站)电话:189- 传真: 客服QQ: 客服邮箱:天然纯正燕窝具有美容养颜,补血益气,安胎补胎,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男女老少皆宜!尤其对孕妇及吸烟,
东陂腊味产于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特色是香、嫩、爽口,腊香浓郁,
感德茶农自产自销,只卖高品质的茶叶,茶农原产地直销 减少中间销售环节,降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原价7
当你读到这段信息时,我知道你想从事微商,或者你已经是一名微商。非常想通过微商之路赚取更多的财富。那么
2014年新去核蜜枣|青无核蜜枣,纯白砂糖真空煮制,厂家直销|河北沧华园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用心做好蜜枣
土特产相关分类:
土特产相关搜索词:
上海跳蚤市场所有分类: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虹桥到温州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