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镜桥在贵州省哪里好玩的哪里?

  贵州福泉历史悠久,早在殷周时期,这里是梁州、荆州南裔。春秋战国至秦汉置且兰,隋唐五代设宾化县。福泉原名“平月”,因城南的“月山”得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三年(1914年)撤州改县。初属黔中道,后隶独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隶都匀专区,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56年8月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6年撤县建市,即今“福泉市”。福泉市是一个远古与现代编织得最为紧密的历史名城,这里内涵丰富,传统与时尚交融。我们衷心希望您在福泉能够拥有非凡体验,体验“亚洲磷都”现代工业旅游;体验福泉中国道教圣地的道家文化;体验福泉卫星残骸回收基地与“地衣”古化石充当人类移民太空“先遣军”的实践鉴证;体验夜郎遗址竹王城的千年风雨;体验福泉万亩梨花“花飞如雪”的芬芳;体验清水江上的苗家杀鱼节和品味火塘鼎罐中极富特色的苗家酸汤美食;体验福泉“水城”硝烟中的战争智慧,体验福泉“豆腐桥”古代建筑经典设计;体验福泉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银杏王、茶花王、奇树奇泉的世界之最;体验福泉石林的幽深、蛤蚌河漂流的野趣浪漫。福泉永远是您的福地,无论何时何地,福泉永远欢迎您。请尽情享受在福泉福地的每一天!【福泉旅游】“行、游、吃、住、购”行福泉地处黔中腹地,从贵阳、都匀、凯里、贵阳机场来,主要入口在马场坪高速公路匝道口、福泉火车站。市内多为步行,去城外主要景点可搭乘相应班车或租车,福泉市内目前已开通6路公交车。游1、市内精品景点:小西门古城墙、福泉山、沈万山墓、月山寺、大夫第古城垣博物馆、茅以升旧居、万福墙、洒金谷、葛镜桥(豆腐桥)。2、城外精品景点:古夜郎国竹王城、江边布依寨、麒麟山苗寨、仙桥乡天生桥、银杏王、茶花王、小岩景区、大花水景区、龙井双奇、黄土哨阳戏、双谷梨园观光游、亚洲磷都工业之旅(工厂/矿山)、蛤蚌河森林公园。3、特色项目:蛤蚌河漂流、小岩溶洞漂流、双谷农业体验游、全国山地自行车赛等。吃福泉饮食以酸辣为特色,百年老坛子泡辣鸡、苗家酸汤鱼、布依糯米酸辣鸡、夜郎鼎罐大杂烩、荷香糯米鸭、古夜郎餐宴、道家餐饮等。住福泉有不少宾馆和特色客栈,除了住星级宾馆、酒店,游客可根据自已喜好选择特色客栈。如在小岩住600年前的骡马客栈,在矿山体验住工棚,做一个&&“金银用马驮”的美梦,走仙桥去蛤蚌河玩水,可住野营帐篷。这些,都会使你体验到诸多情趣,丰富人生体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购告别福泉时,除了可以购买葫芦等工艺品之外,特色食品是一大特色:如杜哥牌山野葡萄酒、苦荞七福系列、魔芋粉丝、山野蕨菜、香米等,价廉物美,携带方便。“夜郎自大”成语故地之旅“汉孰与我大?”2100多年前,夜郎王竹多同的一句问话,使得“夜郎自大”一句成语一直与贵州如影随形。一个拥十万精兵的“大国”,悄无声息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2100多年后的今天,湖南、四川、广西等地纷纷“争抢夜郎”,使得夜郎故地愈发加重了迷雾,一切徘徊在猜想中。“夜郎”你在哪里?人们寻寻觅觅,争论不休。但是在福泉,当您踏上夜郎古国仅存的“竹王城”、“竹王祠”,您将亲手撩开夜郎古国神秘的面纱!夜郎自大成语故地之旅夜郎古城竹王城位于福泉市东15公里处凤山镇的杨老山上。城墙用青条石垒砌,宽3米,高4.5米,城墙周长约3公里,东南西北均有石拱门,今东门尚存,东南一段城墙完好。城内西北角有一条宽约1.5米、高2米、长约150米的暗道通杨老河古码头,供战时作战和取水之用。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竹王城为竹王所建,汉武帝斩竹王,竹王城废。明清两代,先后在城内修建关帝庙、城隍庙、武显庙、二郎庙等,城内还设有兵营,军戏队演出不断,驮马商队川流不息,市景十分繁华。城内建筑多毁于咸同兵火。竹王城是贵州建得最早的城池,距今已2000多年,《中国名胜词典》有词条专介。《中国名胜词典》夜郎竹王祠&&夜郎竹王城,在离福泉市城东15公里的凤山镇杨老驿处。此地河水潆洄,竹茂林丰,竹王城与祠庙座落其间。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候,有一天一个浣纱女在河边浣纱,一根三节巨竹漂流到她脚边,她几次欲将巨竹推开,但巨竹都不肯离去,而且从巨竹中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浣纱女便把巨竹捞上岸来,剖开一看,一个男婴坐在巨竹中,见风便长大成人,破的地方顿时修竹满山。浣纱女便将这孩子以竹为姓。后来这男孩武艺超群,雄踞一方,建立了夜郎国,自称夜郎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出兵南夷,夜郎侯入朝,被封为王。可惜!竹王城与祠庙如今只留下一些断墙残壁了。夜郎王诞生地——竹王园位于凤山镇杨老村,即原竹王祠故地,这里遍地修竹,民居古朴,现为布依、苗、汉民族杂居大寨。相传,2000多年前,寨上一少妇在河边浣纱,突见一节巨竹顺水漂至面前,竹内有婴儿啼哭之声,少妇急破之,见里面有一男婴,遂抱回家抚养,以“竹”为姓,取名“多同”。成人后这孩子就是夜郎王竹多同。少妇抱回孩子后,将竹筒碎片弃之村前村后,不久这里四处就长出了茂盛的竹林。古夜郎国失踪之谜夜郎竹王城在离福泉市城东15公里的凤山镇杨老驿处。此地河水潆洄,竹茂林丰,竹王城与祠庙座落其间。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候,多同建立夜郎国后,自称夜郎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出兵南夷,夜郎侯入朝,被封为王。大约在公元前140年的一天,正在和众亲友围着火塘饮酒的夜郎首领多同迎来了一批奇特的客人。他们穿的不是兽皮,佩戴的也不是海贝,与夜郎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峨冠博带,穿着高贵而华美的衣服。客人是来自汉朝的使者。夜郎人,就连能唱尽所有古歌最年长的歌师,也不曾听说过山那边还有个“汉朝”村寨的名字。尽管如此,竹多同也不会吝啬自酿的醪糟米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互相问讯,了解彼此地方的状况。为首的使者名叫唐蒙,他带来了竹多同以及族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礼物,还有叫竹多同不敢置信的知识,他第一次听说居然有一个疆土走不到边,还有甲士千万的庞大部落。唐蒙的话,竹多同和他的族人们半信半疑。唐蒙返回去了,向皇帝报告了出使夜郎的所见所闻,司马迁据实记录,收入了《史记》之中。然而,就在几十年后,这个曾被司马迁称之为“最大”的夜郎国突然从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史书上的解释是末代夜郎王兴试图扩大夜郎疆域,与周边其他的一些方国发生战争,朝廷为了平息纷争,密令■太守诱杀了不服调解的兴。兴的亲属发兵为兴报仇,在中途发生内讧,夜郎国从此消失。这个“最大”的夜郎国试图兼并周边小国也在情理之中,一个正处于极力扩张之中的方国,怎么样也多少具有一些实力,如何可能仅仅因为一次内讧就突然崩溃,而且如此彻底、干净。历史在这里仿佛一头栽下万丈断崖,再无音讯。2000年后,在贵州长顺发现一块夜郎碑:“夜郎侯四世之墓”。据称,夜郎王“多同”的第57代后裔得珠病故,到明正统四年才由其长子袭职。按当时朝廷的规定,土司入朝承职必须由本人到京受职,而且要写明姓氏,因此,得珠的儿子取名为“金镛”到京承职。明正统四年金氏汉姓方才正武载入家谱。正统八年三月,兴隆等围攻城池,金镛奉调领兵平乱,在军营中病重,命其子金洳代理军务,金镛不久病故,家人把他安葬在夜合山,刻碑记载。金筑司土司的世袭到此告终,起落计395年。但是,金氏是否是夜郎王后裔,迄今仍无定论。几千年时间随风消逝,除了对中国文化贡献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夜郎自大”,以及在福泉留下中国仅有的一座残垣断壁的“竹王城”遗址而外,夜郎国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智慧——水城公元227年,诸葛亮起兵伐魏,但他没有想到,仅仅因为水源,马谡街亭失守,导致了此次北伐的失败。与之相反,福泉的“水城”,却成为因水而防御成功的经典。用兵打仗,不仅是实力的抗衡,更是智慧的较量。福泉古城创建了“水城”的经典,首次将水源、水能纳入防御体系,确保了城池的长期坚守。“水城”在战争中以“守”为“攻”,不断总结防御战的规律,一次次地将城墙往外扩建,每一次扩建,都是一次精彩对决,都是人类高超智慧的体现。“水城”雄踞西门,留给人类的不仅仅是长城八达岭式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当今一切有谋略的企业决策者所孜孜以求的智慧。“水城”告诉我们,只有掌握必胜的智慧,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城池之外。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古城墙明洪武十四年(1381)李福始建土城,建文三年(1401年)改建成石城。卫城开四门,南北东三门建有月城,外设壕沟吊桥,以利战时防卫。城门洞上建有城楼。四城楼系穿斗式木结构,四角翘檐,盖陶筒瓦,崇闳雄丽。城墙外侧砌设垛口,雉碟规整,敌楼完备,城门坚实,锁钥京滇,雄居黔中,“论贵东城郭固,不能不以平越为冠也”(康熙《贵州通志》)。成化二年(1466年),平越卫指挥张能另开小西门,筑水城。城墙围水的河面上架有上下两座三孔石拱桥,与外墙连为一体,形成了“桥上城,城下桥”的建筑奇观。每洞桥孔中央安装升降铁闸门,战时将闸门降下,防止敌军偷袭。城墙依山傍水,形成了“里三层,外三层,石城围水小西门”的独特格局。福泉“水城”一变再变三变的过程,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和因人而宜的哲学智慧,它的巨大作用随即在后来的战争中得到验证。天启()初,水西安邦彦反叛,占领了贵州大部,平越城仅以守兵数百人,抵抗水西3万余人的日夜攻城,依仗坚固的城墙和独特的水城,守军终于以少胜多,击退了水西军。六百年风雨过去,古城墙虽遭人为破坏严重,水城却依然如故,犀江水静静地由北而南穿城墙而过,四个城门洞巍峨挺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1986年11月,杜仙洲、单士元等一批文博专家专程莅临福泉考察古城墙,当他们看到小西门水城的独特构造时,连声赞道:“这种防御式墙体,为解决城内饮水将河围于城内真是太奇妙了,实属全国仅有,世界罕见!”“明代石城,黔中瑰宝,亲临其境,胜读史书”,这是文物专家、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考察福泉古城墙时的即兴之作。历代名人咏福泉古城诗水&城明·奚国柱石龙飞峙两山深,西门围水三道城。玉虹双映天边月,金汤永固民大生。福泉古城陈福桐旷野平冈一古城,行人到此顿舒心。当年卜建藜峨者,眼底胸中别有情。福泉楼清·贺绪蕃揽胜西城秋露清,名楼曾是识初平。幽岩雨过泉争进,老树风来叶乱鸣。驻景礼回天上斗,迎仙吹下岭头笙。可怜都付秦灰劫,赢得寒烟幂地轻。平越古城联野寺背岩,七盘坡上蛮烟重;戌楼据险,五圣关前望客迷。贵州古城垣屯堡博物馆——大夫第大夫第,俗名刘家祠堂,位于福泉市金山办事处东门城楼西50米,建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建筑面积520平方米,由正殿、东西厢房、耳房和山门组成的封闭式四合院,其建筑形式为穿斗式砖木结构,硬山顶盖小青瓦,四周砌筑空斗围墙。大夫第初为刘氏老宅,因无人居住后改建为祠堂,供奉刘氏祖宗,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刘氏宗族祭祖仪式。上世纪五十年代粮食局占用为储备面粉仓库,后作面条加工厂使用。1985年列为县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处拨专款维修后,作为贵州古城屯堡专题博物馆,1986年省文物处、州文化局、县文管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展品征集、拍摄全省相关古城屯堡烽火台图片布置展馆等工作,10月贵州古城屯堡专题博物馆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成为福泉市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镜桥中国有这样一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桥:它因为一段神话而得名,桥的真名反而被神话故事所淹没;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将它称为“西南桥梁之冠”,评价其与北方的赵州桥齐名。这座蜚声国内的古代名桥,就是福泉的“豆腐桥”。在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国家一级文物名单中有这样一行文字:“737——Ⅲ-440——葛镜桥——明——贵州省福泉市”。豆腐桥原名葛镜桥,位于市区东南2公里的麻哈江河段,为京滇古驿道必经之地。这里狂波怒涛,深不可测,舟渡往往覆没,交通经常受阻。明万历年间,平越郡(今福泉)人葛镜决心造桥便民,然而因水急河深,山势陡峭,桥墩无处着力,葛镜建桥屡建屡毁,初建于下游鸭爪坝未成,称“下倒桥”;继建于上游马腰河,未建成即塌,因名“上倒桥”;知情者无不劝葛镜别再白耗精力。然而葛镜造桥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并发誓:“桥不成兮镜不死。”随后,葛镜罄尽家资,继续募工造桥。同时,他吸取前两次失败的经验,重新踏勘,选择建桥位置。前后历经三十年,终于在犀江河段将桥建成。由于桥身和建桥的石块都形如豆腐,所以民间称为“豆腐桥”。关于“豆腐桥”名称的来源,还有这样一段传说:真人张三丰为助葛镜造桥,让城里每户人家磨一厢豆腐搁在门外,命山神土地在鸡叫三遍之前将豆腐搬到麻哈江,变成石头造桥。土地偷懒,躲在桥脚学鸡叫,被张三丰发现,一掌将土地打在岩壁上,罚他永世守桥。桥建成后,百姓庆贺,官府也送猪半头慰问土地山神,张三丰将官府送来的半边猪扔到桥头岩壁上。如今,葛镜桥桥头岩壁仍可见一块酷似土地和半边猪头的溶岩乳石。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记载:“十六世纪贵州平越葛镜,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二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葛镜桥全长51.44米,3孔,大拱高9.61米,桥面宽8.5米,高约30米,三孔跨径分别为25.62米、12.3米6.26米;三孔拱高分别为9.61米、7.9米和5.02米。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1941年,茅以升组织交大学生应用现代力学原理测算了此桥结构,得出结论:葛镜桥各孔静重和对称活载,10吨重型汽车通过完全安全。由此可见,深藏大山深处的葛镜桥,堪称中国古代名桥。国立交通大学在福泉抗战时期,原设在唐山市的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9年元月迁贵州省的平越县(今福泉),2月底复课。1942年元月改组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5年元月迁到四川省壁山县,直到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10月才迁回唐山原校址。该校在福泉前后共有七年之久。学校设有土木、采冶、铁道管理三个系。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任校长,并亲自讲课,直到1942年4月辞职,才由胡博渊继任。从1940年到1944年,每年都在贵州举行招生考试,很多疏散逃难到贵州的青年和贵州籍青年考入该校深造,许多人后来成了全国有名的专家和学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采栋,“两弹一星元勋”姚同斌、陈能宽等专家均是该校毕业生。茅以升与葛镜桥1937年初冬,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在炸断了他亲手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之后,随唐山交大风餐露宿,跋涉1200公里,迁到平越县,也就是今天的福泉市。在福泉期间,茅以升组织和带领交大学生对葛镜桥进行了实地测量,研究计算了葛镜桥结构,得出结论:葛镜桥各孔静重和对称,10吨重型汽车通过完全安全。后来,茅以升将研究成果写入他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书中这样评价葛镜桥:“十六世纪贵州平越(今福泉)葛镜桥,……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二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此外,在他的另一本《中国桥梁》专著中,茅以升在总结中国古桥的坚固性时,再次提到葛镜桥:“中国古桥坚固耐久,主要采用了石料……再加造桥工款,往往系募集而来,甚至有一个家族,独力负责建造一座桥,如贵州葛镜桥”。世界上最高的驿道桥——仙桥福泉仙桥乡的古驿道上有座天生桥,地图名为“仙桥”,拱高130米、长50米、宽20米,桥“搭”在深涧之上,天生桥罕见的是,桥面有一断裂窟窿,将石桥分为一宽一窄的左右道。相传石王在此点兵,遇深涧阻隔,天上仙女前来搭桥相助,为此得名“仙桥”,随之这一地区以“仙桥乡”写上地图。有意思的是古人巧夺天工,从天生桥的桥底到桥面开凿修了499级“天梯”,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极为雄伟壮观。“仙桥”迄今仍在使用,堪称世界上最高的古驿道天生桥。中国最小的石桥——一步桥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古城的那一座座石拱桥,记载着先人们的造桥智慧,为人类留下宝贵的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福泉现今保存完好的明清以来的石拱桥有104座,从一孔桥到七孔桥,从人工建造到天生桥。这些桥风格各异,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清嘉庆年间修建在古驿道打铁关上的“一步桥”,不啻是其中的袖珍精品。正如潘长江所说:“浓缩的才是精华”。仅此一步,跨越了百年沧桑,无怪乎桥梁专家称福泉为“世界古石拱桥博物馆”。延伸览读:世界最高的汽车桥——天生桥天生桥和天坑一样,天生桥的规模亦有多种计算方法。以拱高计,121米的贵州省水城金盆乡干河天生桥是中国(拱高)最高的天生桥。有意思的是,它的桥面修筑了公路,迄今仍可使用,堪称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江南巨富沈万三在福泉之谜沈万三,古代最著名的巨富之一,江浙一带的“财神爷”,他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十四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江浙巨商沈万三因出资帮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古城墙有功,被朱元璋封为兴国公。然而,当沈万三提出为朱元璋犒军,他却大难临头。朱元璋以无视皇家威严为由,毫不迟疑地要砍掉他的头。幸而得马皇后劝阻,沈万三被改为发配“云南”。后来又借“蓝玉事件”,将他在江苏周庄沈家300余口满门抄斩。但是,民间野史和周庄的县志却说,沈万三和他的家人并未全部被杀,除长子沈旺外,其他几个子女都流落异地。真是这样吗?那么侥幸逃脱的这些人又逃到哪里去了呢?他们的去向,他们是否有可能跟随沈万三到云南呢?许多历史的热心人走遍云南,始终没有找到沈万三的踪迹。2004年,他们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来到贵州,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在贵州发现了沈万三在福泉拜张三丰为师直到终老葬于福泉山下,他的遗骨后被运回周庄,葬于银子浜下,沈万三在贵州的后人每年清明节都要赶来福泉山沈万三墓地扫墓祭拜。延伸览读:福泉籍台湾总兵宋桂芳宋桂芳,福泉人。光绪元年,清王朝决定开发台湾南部地区。福建提督罗大春卧病在床,建议朝廷调派福宁镇总兵宋桂芳接办台北抚番开路事宜。光绪元年初十日,宋桂芳乘官轮“济安”号登陆台湾。宋桂芳接替罗大春,负责北路由苏澳经东澳(今苏澳镇东澳里)、大南澳(今宜兰县南澳乡)、大浊水(今南澳乡澳花村)、大清水(今花莲县秀林乡崇德村清水一带)、得其黎(即崇德村近立雾溪一带)、新城(今新城乡新城村)、加礼宛、歧来(奇莱,即今花莲市区)、花莲港(今吉安乡南埔近花莲溪出口处)、木瓜溪到吴全城(今寿丰乡志学村及平和村吴全社区一带)。其南接后山卑南道路,可到达花东纵谷的聚落。修路工程十分艰难,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光绪二年十一月视察抚慰台湾修路清军的奏折中说:臣於十一月十五日由闽省起程,乘坐轮船渡台,曾经报明在案。旋于十八日到台湾之北路基隆......赴三貂岭,土人谓之摩天岭,悬崖陡壁,禽鸟声绝,舆马所不能通......”而且军营中,传染病流行,“将弁兵勇之丧亡者,盖不下二、三千人矣”,宋桂芳也被时疫传染,因病去世。中国戏剧活化石————福泉阳戏福泉阳戏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曾造访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苏叔阳在《中国读本》中写道:……各地的戏曲有360多种,从活的戏剧“化石”贵州的傩戏(假面戏剧)、藏戏、福建的甫仙戏,到被称为国宝的京剧,洋洋大观,简直是一座戏剧宝库。应当继承发扬这一优秀的戏剧传统,为全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京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已成为中国国粹之一。然而一切艺术都有最早的起源,就像每个物种都有最早的母本一样,精深博大的京剧也不例外。在看到这种民间戏剧之后,已故上海戏剧学院黄颐均院长称之为“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北京戏曲研究所的研究员感叹:从它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影子”。这种民间戏剧,就是福泉的阳戏。阳戏最早源于一种名叫“乡人傩”的民间傩舞,其起源可追溯到殷墟甲骨文卜辞中的记载。阳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为地道的农民,演出场地是寨中空地,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时间为每年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演出时演员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着精美的木刻假面,手执戈矛刀戟,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由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音韵悠扬铿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演出内容以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阳戏的演出程序一般由“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福泉阳戏现存的面具已有几百年历史,采用丁香木与白杨木精雕细刻,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这或许可以看作京剧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最原始的雏形。中国花灯之乡——牛场镇福泉文化现象的神秘,在于福泉人将古老的地戏和梦想孕育于山水生活中,滋长成动人的传说与诗歌,这歌就是北部“花灯”。福泉花灯在明代时就己形成“地灯”、“台灯”、“愿灯”、“灯夹戏”等十八个灯序,六十多种曲调,花灯那委婉抒情,热情奔放,无比曼妙的歌声,汇集了山水自然赋予的灵气。为此,牛场镇被授予“中国花灯之乡”。福泉籍名人:联合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刘雍刘雍,福泉人,省艺术馆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他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成绩卓著”,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1989年,刘雍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接着又到广州、香港、台北、巴黎等地去展出。欣赏刘雍的作品,我们既可以看到来自民族和民间的拙朴,又可以品味来自漫画的幽默和智慧。刘雍扎根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创作的作品有强烈的地域性,具有鲜明的贵州特色,这是我们独有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为美是共同的。大自然的造化,使得福泉峰崖险峻,涧洞幽深,林木繁茂,成了崇尚自然的道家理想的修炼之地。张信修建福泉山后,出任隆平候修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成为人类的魂宝。张信、张三丰、沈万三相继进入福泉,久之,山中灵异,仙气弥漫,福泉终成闻名海内外的道教圣地。中国十大道教圣地——福泉山福泉山位于古城墙西南隅,福泉市名依此而得。山上有张三丰仙祠,祠内竖有张三丰浮像石碑。张三丰为明代著名道人,洪武年间来到福泉山,见山形奇绝,林木葱笼,更奇的是当张道人站在山上远眺时,对面一里外的田园间河水环绕,天然形成一个巨大的“阴阳图”,便决心留此修道炼丹,直到多年后在此山羽化成仙。福泉因此留下许多张三丰的传说故事。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平越卫指挥张信在福泉山上建高贞观,观高约15米,为四角形三层四檐阁楼,盖简瓦,四条屋脊塑有四条长龙和四头狮子,龙嘴下系铜铃,风吹铃动,响声悦耳。山上建有礼斗亭,据说是张三丰朝拜北斗的祭天处,礼斗亭前有一天然水池,名浴仙池,因形似半月,又叫半月池。池水冬不竭、夏不溢,池旁还有草鞋井、回生桂、吊井,后山有龙虎池等景点。历代都有名家上山,张三丰、张信、沈万三等先后在山上修炼,不仅留下胜迹,同时大大丰富了福泉山的道教文化。福泉山的创始者——张三丰张三丰是一个类似“济公”的传奇道士。因为传奇,他是谁,来自哪里,做过些什么,后来又怎样,这些问题都是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他的名字、籍贯和经历就两个字:神奇。张三丰留在史书上的名、字和道号足足有十数个,他的籍贯和经历也有多种说法,让人真假难辨,但是有几点是一致的,一是不修边幅,邋遢;二是他创建了武当道教。相传,张三丰在明朝初年入武当山,拜玄帝(真武大帝)于天柱峰,并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为庐,供奉玄帝香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会仙馆”,开创了道教武当派。洪武二十二年,为躲避朱元璋的征召,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云游四川、云南。洪武二十五年,从云南返回武当,次年,在途经平越(今福泉市)时,见福泉山山形奇绝,就寓居福泉山高真观8年。张三丰寓居福泉还有另一个原因,他和当时任平越卫指挥的张信交情颇深,高真观竣工的时间,也就是张三丰到福泉的时间,高真观有说是张信专门为张三丰修建的。张三丰在平越留下了无数的神话传说和遗迹,民间称他“武当山得道,福泉山成仙”,福泉山因此成为“蜀中十大道场”。张三丰在平越有众多的崇拜者,他的事迹在明弘治年间纂修的《贵州图经新志》、康熙年间纂修《贵州通志》都有记载。据说,在明清时,平越城倒马坡的崖壁上还有张三丰的天然影像:“首戴华阳冠,侧身杖策西行,俨然画图,极可观”,旁边刊刻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题的“神留宇宙”四字。张三丰诗书画棋都很精妙,他在福泉山曾作自画像。永乐中,平越士绅将其自画像刻成画像碑,名《张三丰真人自愿像石刻碑》,供人们瞻仰朝拜。现福泉山画像碑尚存。据说这是张三丰三幅存世的自画像之一。张三丰在福泉山留下了《北斗大法》、《无根树词》、《打坐歌》,并留有手书《龙行大草》碑。张三丰其人其诗关于张三丰,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故事。其道法高明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张三丰能诗作对却是鲜为人知。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宝,号元元子,明代初年的道士。因为他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民间呼他邋遢仙。据《仙师外传》说,张三丰曾在福建当过一名刑曹吏的小官,不料在他任职期间发生了劫狱事件,连坐获罪被发配到贵州平越(今福泉市),以后他便在福泉高贞观修道,也常到都匀钓鱼台观澜轩钓鱼。他在黔南留下的作品,抒发了充军贵州的心迹,收录在《明代默诗》中的《归隐》一首,就是他隐居福泉高贞观时所作。诗云:一片闲心绝世尘,山中寂静养精神。素琴弹落天边月,元酒倾残瓮底春。五气朝元随日长,三花聚顶遂时新。炼成大药超凡世,仔细题诗警后人。这首诗描写的是,在一片淡泊、清憩的环境氛围中,主人公面对山中皎月,独抱素琴、拨弄清音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心境。尤其是最后一句,颇值得玩味。如果说前三联给人以清寂无为,玄虚空幻感受的话,那么,这末尾一句却是画龙点睛之句;他要“炼成大药超凡世,仔细题诗警后人”,诗人对世态人情的向上追求由此得见。另外,张三丰的诗还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技巧。他的回文诗《柳塘》即是: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伴户间。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片云关。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瓢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明月当空,清辉洒地,小桥流水,晚风拂絮,这是一幅多么清新悠然的图画!这一特定的环境与诗人超脱凡尘的清恬心情相融合,构成了幽静恬适的艺术意境,颇有感染力。如果将此诗倒回来读,又是另一番情景。文化链接:武当拳术: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武当派,与嵩山少林派齐名。其开山祖师张三丰。武当武术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被称为“内家拳派”。武当派又生出众多门派和种类,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套路,太极枪、太极剑等各种刀剑械术;轻功、硬功、绝技及各种强身健体的气功等。延伸阅读:福泉山武当山道教建筑创建人——张信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动用30万人力,历经14年大建武当,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建筑奇观。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伟大的古建筑群竟然出自一个福泉人之手,他的名字叫张信。作为皇家道场、朝廷家庙,修建武当山,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将如此重要的一个“政治工程”交给长期驻守贵州平越卫的张信呢?传说张信结识了云游滇黔的武当山道教鼻祖张三丰。张信由此成为他的信徒,两人关系非比寻常。张三丰在福泉逗留8年,张信为他在平越(福泉)建了一座高贞观,供其修道炼丹;时常向他讨教道教的教义教理,也时常在一起弈棋聊天。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登基。为了监视和钳制各路藩王,朱允&升迁了一批朱元璋的亲信将领前往各藩王驻地,张信因有“忠勇”之名,升调北平都司,任副指挥使。四年后,朱棣登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宝座。张信被封为“隆平侯”,朱棣甚至一度提出娶张信的女儿为妃,被张信婉言谢绝。张信的忠诚和不攀附皇室的行止得到朱棣的赞赏。对朱棣的忠诚、与张三丰的密切关系,以及张信对道教建筑的研究,使得决定“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朱棣把修建武当山以镇守江南的浩大工程交给了张信。张信深知明成祖的用意,凭着对道教的理解,在建筑布局、风格乃至每一个细节,都穷尽心力,发挥出极大的创造性。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风水地理的四大要素,被称为“四灵兽”。为了突出来自北方、代表神灵正统的玄武神,在武当山,玄武被尊为玄天上帝,并安放在最前面,青龙、白虎被降为护卫门神,原应为首的南方朱雀神,则因象征了南方的神灵被隐身墙面,打入另类,在“政治上”强化、突出朱棣的统治地位。经过14年的努力,一座辉煌的云中宫殿终于完工。它创造了将宗教建筑与皇家建筑相结合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明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景点传说:福泉山月亮井、太阳井的传说传说张信在建高贞观时需100棵柱子,张三丰答应由他去云雾山运,张三丰虽有许诺,却不见动静,张信急了,便去催他,于是张三丰说:那好你让撑墨师等我,今夜鸡叫前把木材全部运到山上,入夜后张三丰交待撑墨师,一定要在鸡叫前把一百棵木材从山上太阳井(吊井)中捞出,撑墨师从天一黑,就开始从井中捞取木材,累得他九气无力,撑墨师的婆娘见了,硬是心疼,正当撑墨师弯腰捞取第一百棵柱子时,他婆娘学鸡叫了起来,撑墨师怎么也捞不出这一百棵子,为此,至今人们还能看到太阳井(吊井)中那第一百棵木材的树尖,巧的是这第一百棵木材,正好是高贞观的大梁,撑墨师无法了,只好去求张三丰,于是张三丰便用九十九棵木材上砍下的木屑,用糯米粘了一棵大粱交给撑墨师才将高贞观建起。可惜“文革”中己全部被毁,现己依原貌重建。月山寺月山寺,位于福泉市城厢镇城南门外月山下(因山形如月故名),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月山寺为平越卫指挥张信修建,占地面积约2381平方米,寺门为山万寺,前后有泉,寺内三殿相连,中殿前各有一厢房,小青瓦屋面,周围多古树环境雅致幽静,曾为福泉十景之一。清咸同年间,寺庙前殿毁坏,藏经楼被烧。光绪元年至三年寺僧捐资重建,寺后葬有明代高僧舍利塔。解放后,月山寺被南街小学用作教室。文革中,寺庙多有毁坏,大殿作为县卫校办学用,七十年代卫校撤出月山寺,南街小学又在大殿内办学,九十年代初小学扩建,在其北厢房基础上修建一栋两层教学楼。福泉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古刹月山寺,将小学迁出月山寺。保证了月山寺重建修复的空间。月山寺现仅保存大殿和南厢房、舍利塔底层。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居士集资修复山门。如果造物主是一个女人,她必定是个富有生活情趣而又细心的女人,而且极为偏爱福泉这片土地。在这16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平旷的田园、丰富的物产,还有无数行游的绝佳妙境和自然奇迹。这里有清澈的河流、叠翠的山峰、幽深的峡谷,有中国城市中唯一的“天沟地缝”、通向神秘境界的“地心漂流”、高入云端可与仙人对话的“天生桥”,更有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银杏王”和“茶花王”……行走福泉,感受上苍的恩惠;放松心情,与大自然作一次亲密对话!城市中的“天沟地缝”——洒金谷洒金谷是中国唯一处于城市中的大峡谷,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内,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贵州东线及南线旅游的第一站。洒金谷由鱼梁江、诸梁江和沙河水深切为一条长10余公里,高100多米,宽20~60米的天沟地缝。洒金谷的最佳看点在三江并流处,一条长约千米的窄窄峡谷,如一条长长的雨巷,那宛若千万颗晶莹的珍珠,从百米高的峡顶洒落谷底。特别是在阳光射进峡谷的时刻,晶莹透亮的水珠变成金光闪闪的粒粒金沙,从天际间纷纷洒下,为此,这条天沟地缝就叫“洒金谷”。洒金谷的形成,在距今2亿多年前,这里原本是一段深深的地下河,在石灰岩不断溶于水并被水力带走的过程中,地面不断变薄以至坍塌,于是形成深切于地表之下的地缝河床,在峡谷两岸留下了溶洞、石峰、石笋、壁影。洒金谷景区以三江并流处为峡谷中心,融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以“古、幽、奇、险”而名。古桥、古驿道、古摩崖石刻散布景区,谷内绝壁高峻、雄浑磅礴,三江斗奇、奇峰飞瀑、青山绿水,佳景荟萃。景区有国保葛镜桥(豆腐桥)、古城墙,有道教圣地福泉山、王阳明布道处七盘坡,有将军石、涌雪瀑、金龟戏瀑、一线天、仙影岩、仙人洞等传奇景物。森林公园——蛤蚌河蛤蚌河景区座落在福泉云雾山省级森林公园内,距市区2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景区内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奇花异草漫山遍野,微风吹过,绿波荡漾,因而被誉为“动植物的科普园”和“中药材的宝库”。峡谷幽深、山峰若黛的蛤蚌河,在莽林中缓缓而行,清澈的河水在古河床上流淌,时而穿过树荫“搭建”的隧道,时而涉过卵石沙滩。景区集漂流、扁水、自然生态观光为一体。主要景点有蛤蚌望天、海狮戏水、刀削岩、夜郎神妍、阴阳河、白云滩、猿声峡(猕猴观赏点)、情人谷等。那山、那水、那喊叫……赶快动身去神话世界、梦幻之岛蛤蚌河漂流!这是童话故事的高潮。有游客说,来蛤蚌河扁水是与山对话、与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生命和神秘对话……有人说,在蛤蚌河扁水和在黄山观云、张家界看山都是一样惬意的事。你在河上轻舟中的每一次起伏摆动,都是和蛤蚌河的一次对话,一切都随性情而来没有修饰的成份。3小时全程漂流,清澈溪流潺潺,沿途花香鸟语,峰峦云遮雾绕,两岸猿声轻啼,穿过绿竹、藤蔓搭建起的森林“隧道”,仿佛走进童话世界。漂流开始,艇在山弯打着洄流,蛤蚌河显得那样的温顺,浪花轻轻地触摸着你的脚丫。不一会船便像挣脱缰绳,你的心就开始一点点地收扰起来。山峰开始相峙着逼近,天变成一条细线,水流越来越急,树荫越来越密匝,乱石、险滩丛生,漂流艇窜高跃低,左冲右突,由不得你大呼小叫,在高山峡谷间横冲直闯……当眼前出现险滩,你屏住呼吸,绷紧身体,眼看隘口奔近了,却“唰”的一下留在了脑后,是闯还是飞过来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心中那根绷紧的弦瞬间被松开,积聚在心头很久不便吐出的嘶喊,瞬间夺腔而出,在山间回荡:“呜——嗬嗬——”小岩——诗情铺就的生活小岩景区集“山奇、水秀、峡幽、寨美”于一体,位于福泉市陆坪镇,距市区40公里,百户苗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在千仞悬岩之上,古树翠竹掩映,山环水绕,将小岩苗寨构成一幅人间仙景。更为奇妙的是,这里一切都与“高、大、奇”有关。一奇:举人柱;寨上一户叫朱举人家的庭院里竖立着象征举人宅弟的4根石桅杆,文史专家鉴定,是贵州现今唯一发现的举人柱。二奇:柏树王;与举人桅杆照应的一棵胸围3米多,高35米的古柏树,林业专家鉴定,是贵州独一无二的柏树王。三奇:擎天柱;寨前耸立着一高100米,一高80多米的擎天石柱,地质专家定为世界奇观。四奇:且兰文化的登陆点。小岩在历史上是长江下游通往贵州的水上古驿道,现今仍保留有古代骡马店,明清驿站和明代开辟的小岩渡口,这是过去客商过渡到黄平、凯里以及水运至湖南洪江的一个古渡口,而今古渡无人,留下的只是历史的记忆和旅游者的足迹……小岩峡谷风光,重安江贯穿全景,下游与野洞河相连。两岸陡石峭壁,清翠碧绿。十里水程,移步一景,有天生桥,500米暗河,万花岩、千佛崖。峡谷两岸,挂着长流瀑布和汛期瀑布20多条,落差多在百米以上,有的瀑布势如骏马奔腾,声如奔雷轰然;有的如珠帘飘飘,雾霭袅袅。十里水程,深邃清幽的峡谷,赋予这里华丽流畅的想象。行走小岩,感受诗情铺就的生活。董炳:地心里的漂流董炳地处福泉、凯里、黄平三县(市)交界处,与野洞河毗邻。两岸陡石峭壁,峰峦叠翠,河水清澈,全流域有上下两座天生桥,“上天生桥”最为奇特,天生桥分为水桥和旱桥,人称“姊妹桥”。水桥洞高80米,洞深100多米,旱桥洞高20米,宽10米,与水洞牵手相连。“下天生桥”,洞高15米,洞长100米,洞中钟乳石景观别致。溶洞漂流如在地心里穿行,是旅游漂流中的一绝。大花水景:清水江明珠位于清水江中游的福泉市与开阳县交界处,修建大花水电站形成的高峡出平湖景区。游客可从贵阳乌当坐船经开阳、龙里、贵定到福泉,沿途风景奇特,时而悬崖绝壁,时而峰峻矗立,其间野生猕猴下到岸边戏水觅食。船行水上,沿途能看到昔日的古驿道,幺佬寨史前洞穴遗址,远古先民在梯子岩留下的岩画。在峡谷中还能多处看到绝壁岩洞中古人的悬棺洞葬。在大花水乘船,一道峡门、一道风景、一道景观、一个传奇,等着你来撩开她神秘的面纱。梨花节蜂飞蝶舞循香至&&又是梨花烂漫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千百年来,梨花给人投身大自然的N多理由。而今天的福泉市,利用连片2万余亩梨花的优势,打造出了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的知名品牌。每年春季,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双谷村满山遍野梨花竞相绽放,游客纷至沓来,簇拥在花海里拍照、踏青、赏花,感受这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无穷魅力……造访三月的福泉,为的是陶醉在云裳般曼妙的梨花中。在这里,你将无限亲近粉嫩的、白里透红的众多名贵梨花。此时,带上你的亲属,邀上三五好友,携酒带肴,在花团如云的梨树下席地而坐,一边啜饮,一边陶醉在花海中,忘却尘世的喧嚣,丢掉人生的烦恼,尽享大自然的恩惠。更有今春“梨花祭”和“梨树认养”活动,游客怀揣春华秋实的期盼,在梨园中任选一株梨树,写上您的姓名,挂上自已的认购卡,待到春去秋来,再聚梨树之下,收获属于您的果实。一位哲人说:“人生的幸福是希望与等待。”认养梨树,就是等待人生的幸福与希望!观花行动最好的观花方式,您可以像我一样,带上友人去一棵梨花树下,或者开着车带上从市场上买来的食品,去往可眺望到整片洁白如雪的梨花谷,在享受完一顿美妙的野餐后,在蓝的天,白的花,绿的地悠悠地睡个觉,梨花的芳香,蜜蜂的嗡鸣,会像从梦里飘出来一样,这就是福泉梨花节的浪漫世界……观花建议1、离开前参加“梨花祭”,认养一株梨树,留下人生中一段美好希望2、最不可错过在花海树下参加一次“花之宴”3、离开时买上几瓶梨花谷原滋原味的润肺止咳“梨花蜜”和野葡萄酒梨园活动: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万亩梨花迎风舞,梨园美景任君游。双谷村“金谷福梨”观光园除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外,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全国山地自行车A级赛道。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三次在这里举办。选手们驰骋山水间,尽展高超车技。春天的聚会,秋天的收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双谷村,除了种植上万亩“金谷福梨”而外,还有葡萄、猕猴桃、杨梅等水果,年产量2万余吨。行走梨园,三月置身花海中,恍如人间仙境,九月硕果满枝头,尽享丰收喜悦。福泉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贵州开拓较早的地域之一。全市总人口32万,少数民族人口8.9万人,有布依、苗、侗、彝、水等29个少数民族,至今仍传承着古老习俗,保留着织布、蜡染、刺绣的习惯。在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农历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等。尤其是每年举办的“6.24”民族传统文化节,参加人数上万人。还有三月三清水江畔举行的苗族“杀鱼节”,规模巨大,盛况空前。“6.24”民族传统文化节和“杀鱼节”均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民族风情旅游从人民币上读福泉的布依族这是一张1988年5月版,面额为0.2元的绿色纸币,票面上印着两个少数民族半身像,一个是朝鲜族,另一个就是福泉的主体民族之一的布依族。福泉的少数民族人口占26%,布依族有28600人,分布在福泉市9镇6乡和2个办事处。大部分布依族服饰已经改变,但从节日、婚丧嫁娶到饮食方方面面,风俗习惯特色仍然十分鲜明。黄丝江边布依寨距市区20公里,有着600年历史,是“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是黔中最美田园自然景观之一,贵州民族旅游农耕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江边寨四周林木植被保存完好,清澈的鱼粱江穿寨而过,古老的水车,不知从何年何月转动到今天,提水灌溉着千亩农田。江边寨民居建筑充分结合山地条件,依山而建,至今保存着木构架房屋,鳞次栉比,体现了布依族建筑风格。江边布依族服饰,色彩、款式根据性别、年龄不同各有特点。青少年女性喜穿土花布,中年以上女性喜欢深蓝色或青色,圆领短衫、宽腿长裤、头缠青色头巾,脚穿绣花鞋,胸挂银链花围腰。江边布依族民间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内容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酒歌、山歌等。一般在婚嫁、搬迁等喜宴唱酒歌,在丧葬时唱叙事歌,多用布依语言演唱。布依族婚礼&布依族婚礼源远流长,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仪式——舅舅背着盖头帕的新娘出门前,新娘背对堂屋反手扔一把筷子在地,寓意快快乐乐出嫁。随后舅舅背着新娘,跃过摆在大门坎前的马鞍,寓意祝福新娘平平安安,背到房檐下,新娘拿起预先放置在檐下的竹杆,往屋檐口戳三下,寓意对父母的依恋。最后舅舅背着新娘,在伴娘的红纸伞下,踏着唢呐和长号的音乐声,踏着晨光,朝着未来走去……布依族“扫寨”“扫寨”是布依族驱邪迎福、保人畜平安的一种古老祭寨活动。每年二月间,布依村寨都要举行一次扫寨活动。扫寨之前,要用竹竿和稻草绳搭成“寨门”,并在进寨各路口用芭茅草作指路的草标,寨门路中放置一架“马鞍”,然后由摩公(道士)在晒坝上设鸡、鸭、米祭坛,由两名“纳米”(少女)各抱一只鸡鸭,扮作鸡神和鸭神站立祭坛两旁,随后摩公手舞木剑,口念咒语,驱邪扫寨。开扫仪式完成后,身穿草衣、草裙的“扫寨”“武士”,抬着鸡神和鸭神在摩公的带领下走村串寨。当扫寨队来到住户门前,主人需在门边供奉米和腊肉,摩公领着众武士进入主家屋内扫屋驱邪。最后扫寨队伍围着寨子边沿转一圈,再回到坝子“送热”(即送火鬼),摩公用符咒点燃坝子上的柴草堆,随后武士们手握刀枪,举起亮篙火把,围着燃烧的火堆,踩着铜鼓的节拍,转圈跳舞,直到篝火熄灭。如今福泉已将其引入乡村旅游的晚会。布依族“满月酒”打花猫&&&“满月酒”又叫“送背带”和“打花猫”(有的地方叫:抹你黑)。这一节庆活动,是布依族人生中最隆重的节日,布依族对生儿育女很重视,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要为孩子办洒席,称为“三更罕”,汉语叫“三朝”。这天要请“迷纳”(女巫师)为初生的孩子“叫魂”、“卜卦”、“驱邪”,同时为孩子摆一桌席,一月后便为孩子办“满月酒”,前来吃酒的都是些“央哨”客(妇女),在满月酒的活动中最有趣的是:男女双方的来客,把自己化装成原始时期的模样,头戴棕皮尖顶帽,身穿棕皮树叶做成的衣服和草裙,男方家女客身挂红辣椒与茄子等蔬菜,女扮男装。双方骑着草扎的“草马”和“竹竿马”,对歌刁难对方:“什么吃草不吃根,什么睡觉不翻身,什么腹中长牙齿,什么肚里有眼睛?”客人唱答:“镰刀吃草不吃根,石头睡觉不翻身,磨子腹中有牙齿,花椒肚里有眼晴。”大家唱着歌,骑着“马”,追逐嘻闹,欢乐中表演者与围观者互相用黑红颜色,任意在他人的脸上涂抹,戏闹狂欢。这一习俗,日本千叶县与此相似,所不同的是日本叫“满年酒”。“满月洒”这一互动性很强的活动引入旅游后,深受游客欢迎。苗族民族风情旅游从人民币上读福泉的苗族福泉的另一个主体民族苗族,出现在1988年4月版的紫红色纸币上,面额为0.5元。福泉的少数民族人口占26%,苗族有48500人,分布在福泉市9镇6乡和2个办事处。苗族是少数民族中最为多姿多彩的民族,方言丰富,服饰精美。福泉因与周边苗族聚集区接壤,形成苗族的支系多样性,由此福泉被称为“苗族服饰的博览馆”。多彩的苗族服饰福泉多彩的苗族服饰,达到20余类100多种,色彩斑斓琳琅满目,被称为中国苗族服饰的画廊。过去外族对苗族不甚清楚,大多以服饰作为各地苗族的区别称谓,如服饰是藏青色的,称为“青苗”,服饰颜色更深一些,称为“黑苗”,服饰红色居多的,花纹较大,称为“大花苗”,花纹略小的,称为“小花苗”,服饰有背牌的,称为“背牌苗”,因用海贝做服装饰物,被称为“海巴苗”。同一个民族,在同一个区域,风俗习惯一致,而在语言和服饰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别,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仙桥麒麟山苗族民族村寨麒麟山苗寨距离市区30公里,寨子四周都是峭崖险峰,无声而有气势,站在寨头雨中依稀可见麒麟山,山腰飘渺的团团雾蔼,连缀原始森林中的苗寨,那条石板路,被马帮商队踩得光洁发亮,马帮的铃声,商队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山那边的古驿道尽头,留下的是这座现今还有113棵百年古树的苗寨木楼和古老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这里远古传下的苗家节日。若这天你来苗寨作客,盛装的苗家人会吹起芦笙、莽筒、敲着木鼓,一杯“拦门酒”,几声铁炮响,迎你进寨门。你将在这座森林苗寨的木楼的火塘边,品饮到这里的特产生姜、红蒜与火塘炕架上取下的“老烟刀”(腊肉)制作成的苗家特色美餐,观看到吊在木楼檐下的苗岭画眉斗唱、林子里看到斗鸟、斗鸡和“打牛场”上的斗牛。这一系列古朴的活动,将是你一生难忘之旅。神奇的苗族“杀鱼节”三月初三,是福泉王卡苗族的“杀鱼节”。这天,苗族后生们背着鱼篓、拿着鱼叉,姑娘们穿着盛装、挑着花米饭来到清水江边欢度“杀鱼节”。姑娘们在河滩上烧起柴火,架起鼎罐,摆起五颜六色的花糯饭。后生们举起鱼叉,投向清水江,从江里叉起一条条清江鱼,用清江水煮清江鱼,喝着舒心的米酒,围着篝火吹起芦笙莽筒,唱着古老的歌谣,祭天求福,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什么过“杀鱼节”?相传,天神的女儿得了重病,用尽良药也没有治好,他听说用清水江里的百种鱼能治好仙女的病,于是天神发话,谁能送来清江水鱼,就把仙女嫁给他。寨上一个叫王卡的后生,得到天神的话,手握鱼叉,驾着木排,冲过九十九道浪,闯过九十九座滩,来到今天过节的滩头,叉起一百条鱼。四乡八寨的人们得知后生要上天见仙女了,都拥来江边为他祝福和送行……从此,这天就成了苗家的“杀鱼节”。杀鱼节最有趣的是苗族独特的捕鱼方法:节日前,各寨推选出几位有威望的寨老和杀鱼能手当“药头”,也叫参加的男人各带一包舂碎的化香树叶作为捕鱼的“闹药”,交由“药头”统一堆放在河两岸。中午时分,“药头”做完祭天、祭江、祭鱼的仪式后,一声“开江杀鱼罗!”后生们随声将闹药推入水中,不久,江上漂起一条条被闹药麻醉昏迷了的大鱼,随后一支支鱼叉向江心投去,叉起那些肥大的清江鱼。独特有趣的“杀鱼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三月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也称“枫香叶节”。“三月三”节日前两天,家家上山采摘染饭花、紫叶、嫩枫香叶、苏木等天然植物,分别用碓舂茸加热水置桶浸泡数小时,滤去其渣,使用其水各泡糯米,蒸成黑、黄、紫、红、白的五色糯米饭,然后杀鸡宰羊,备办丰盛的酒菜祭祖。节日这天还要到自家的祖坟上挂青,一是缅怀先人。有的地方青壮年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少年男女比赛打叶子毽,家家门窗挂柳叶、插枫香叶,表示缅怀亲人,并有驱虫之效。四月八福泉一带苗族的“四月八”,又称“亚努节”。每逢节日这天,苗族同胞都要聚集一起,吹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子,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由于苗族在历史上的特殊遭遇,苗族许多节日传说都与战争有关。相传苗族祖先原来住格罗格桑,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因恶霸垂涎此地,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率领苗胞起义,反抗压迫剥削,在强大的敌人进剿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可是,在四月初八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害。之后,每逢他的遇难日,苗胞就要聚在一起,纪念这位古代英雄。另一种说法,“四月八”与苗族迁徙有关,合理的解释是:这支苗族因为战争,被迫由湘西迁入贵州松桃、黄平、福泉一直到龙里、惠水、贵阳一线,部落的首领就是亚努或亚宜。“四月八”就是纪念以亚努为首的这支苗族迁到贵州的节日。六月六“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佳节,布依族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福泉的“六月六”又称为歌节,布依族青年男女这天都要赶到“花坡场”载歌载舞地欢度歌节。少数民族的数字节日,几乎都与农事有关,“六月六”也不例外。栽秧已毕,希望风调雨顺,没有虫灾,禾苗得以茁壮生长,并像青年男女一样,多多“开枝散叶”,这就是布依族“六月六”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八月八50年以前,是谁选定了“八月八日”为黔南州“州庆纪念日”?也是福泉市的节日。在当时不可能意识到“8”与“发”的关系,那个年代讲的是农业合作社的大发展,而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单位,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发”。然而,就是这么阴差阳错,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黔南唯一选定了“8月8日”作为建州节。日,黔南州建州节居然拥有了四个“8”,这也算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了,殊不知,这四个“8”的重叠,即便是黔南州,也要100年才能遇见一次。更巧的是,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也选定了“8·8”,这又为黔南州州庆的日子增添了一则花絮。世界之最——银杏树王世界之最——茶花树王世界奇观——奇树奇泉世界奇观——擎天双峰柱贵州之最——小岩柏树王世界之最——万福墙世界奇观——一个没有火车的火车站世界之最历经4000年沧桑的“银杏树王”世界上有很多最高最大的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株巨杉,树高110多米,树干下部粗46米,可以活到3200多岁,被人称为植物界的老寿星。把巨杉树锯倒,人要用梯子才能爬上躺倒的树干,它的树桩可以当个小型舞台。目前,生长在加利福尼亚红杉国家公园中叫“谢尔曼将军”的巨杉,树高也达83.79米,树干周长为34.93米,估计已活了3500年。经测算,树重足有2800吨,它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树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中。不过如果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银杏树,应该要算福泉的一株千年古银杏,也同样入选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曾与恐龙共居远古,恐龙灭绝后,银杏历尽亿万年沧桑繁衍至今,有“树木活化石”之称。位于福泉市黄丝镇李家湾的这棵古银杏,树龄4000多年,树高50米,胸经4.79米,胸围16.1米,需13个成年人手拉手方能将其围抱,树冠覆盖600平方米。过去因遭雷击,树干下部被烧出一个大空洞,树洞面积约10平方米,曾有一户人家居住,铺一张床,砌一眼灶,关一头牛,养一头猪。中空的树干四周已被烟熏火燎而炭化,但这株银杏仍然长得枝繁叶茂,堪称奇迹。据考证,国内胸径4米以上的银杏树仅存4株,以福泉李家湾古银杏为最。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资料记载,这是现今地球上尚存的最大一株银杏树。“银杏王”因其树龄最高、树洞最大、树瘤最长,2001年8月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声名远播海内外。世界之最茶花树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连平日细小的山茶树,如今也称“王”了。在距福泉市区东南25公里的兴隆乡凉水井村,有一棵开着火红色花朵的特大山茶花树。这棵生长在山泉边上的野生茶花树,远看形如伞盖,枝繁叶茂,树高10余米、胸径0.55米,覆盖面直径达100平方米,植物学家测定该树树龄后,称这株野生茶花树为茶花树中的“千岁爷”。更为奇特的是,这株千年茶花树,青春不老,每年元月开花达两万多朵,五月花谢,花期长达数月,每朵花的直径都在12厘米左右。每年花开时节,山前山后的花季青年,都要赶来树下唱起:“妹是茶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追求那火红的爱情。茶花树出名后,一个客商看了,出价一百五十万要买走茶花树,寨老推开他的“银联卡”说:“一树红花映山岩,一团火焰幸福来;千年茶花我不卖,幸福花钱买不来。”2001年,该茶花树被《花卉》杂志评为“世界茶花王”。世界奇观奇树奇泉位于福泉市约10公里的龙昌镇龙井村,有一口被古树缠绕着的间歇泉,因古树如龙绕井,故名“龙井”,所在村也因此得名。也因为有了奇树奇泉,龙井村就显出几分灵气和神秘。龙井泉被郁郁葱葱的树冠覆盖着,远眺如一片树林,其实仅为一棵古香樟树。此树高35米,主干胸径1.5米。200多年前,樟树遭到雷劈为三枝:一枝扶摇直上,一枝居中而立,一枝顺势匍匐。古樟树奇就奇在伏地伸展这一枝,如卧龙般蜿蜒在井边,可看出龙头、龙躯和龙尾,长达45米。多年来,树干经人走马踏,雷劈电击,伤痕累累,但仍绿叶婆娑。更奇的是,龙体上还寄生着漆树、刺楸、棕树、枇杷等多种树木,大小树木形成了森林,已是独木成林景观。将龙井掩映得格外幽静、神秘。古樟树的“龙头”部位,一口井泉水溢出,有如巨龙吐珠,这就是龙井。龙井有三个泉眼,泉水四季长流,山洪暴发,泉水不盈不浑;百日大旱,泉水不蚀不枯。奇特的是,这泉水有时一天中会间歇三五次,眨眼之间,泉水会逐渐消失,约过一小时又逐渐恢复原状。有时泉水两三天也不间歇,间歇时间最短仅半小时左右,最长则达13天。不过当地人说,只要有福气的人一到,泉水立即就会盈满。世界奇观擎天双峰柱小岩景区位于陆坪镇境内,集“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千百座岩峰姿态万千,耸立渔梁江深幽峡之中,碧绿的江水蜿蜒曲折,时而在明河上流淌、时而串入暗河奔涌,忽明忽暗,如幽灵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这里有飞架深涧的天生桥,有堆金叠彩的花山崖、有恍如众佛聚会的千佛崖,在这水绕山转间,两座国内罕见的一对“将相峰”,直指苍穹,这一高一矮的“擎天二柱”,高的一百多米、矮的八十多米,成为奇绝超群的胜景。这里嶙峋挺拔的山峰、深邃清幽的峡谷,高耸入云的擎天二柱,是距今2亿年前,造山运动将平整的地层托出地表,褶皱成山并发生断裂,最终形成眼前的峰岩峡谷,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董炳温泉董炳温泉位于陆坪镇翁羊村董炳“天生桥”上游300米,经地质专家勘查,此处温泉与黄平浪洞温泉属同一地下水系。(待开发)世界奇观没有火车的火车站在福泉市黄丝镇沙坪村,有一座用当地特有的红沙石料,按照欧式建筑风格修建的“没有火车的火车站”——沙坪火车站。这座火车站是民国时期的产物。上世纪四十年代,黔桂铁路广西段开工,承包建站者急于中饱私囊,急急忙忙地就在这里把这个车站先建好了,谁知黔桂线修到独山,民国政府就再也拿不出钱来了,于是全线停工。解放后人民政府重修黔桂线,没有按照民国时期的路线施工,铁路改了线,于是就把这个火车站撂到了一边,从此它成为了一座没有火车的火车站。更有趣的是,在沙坪火车站附近方圆十平方公里内,是贵定县的定东乡,又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火车站最多的地方。在这有4个村,总人口只有9000人的峡谷地带,却拥有5个在运行的火车站。如果按面积来摊分,大约每1万平方米就有一个火车站,而且其中有两个火车站间隔距离仅为200米,这也许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奇迹。世界之最——万福墙福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岁月,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民族文化、三丰文化、夜郎文化共同赋予了福泉独具魅力的古城文化内涵,赋予了“福”字所具有的吉祥美好的寓意。为展示福泉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挖掘和传承福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内涵丰富的“福”文化,该市在碧桂广场南端修建了由古今名家书写的不同风格、不同形体的“福”字所构成的“万福墙”浮雕标志性建筑。主体部分由三百多个福字构成,其中365个小福字代表一年365天,天天有福,12个较大“福”字代表一年四季月月有福,中间最大的福字(“福”字王)代表万福之福、福祉之福。所有的福字皆用青石雕刻而成,数百个小“福”字皆为不同的篆体书法所书写;12个大“福”字为历代皇帝和现代名人所写;“福”字王是由中国书圣王羲之所写。在福字景观的左右两侧,分别将张三丰和福泉历代名家的诗词以碑林形式雕刻,并在墙体右侧雕刻由福泉籍文化名人——省社科院专家王洪儒题写的《福泉市碧桂广场浮雕题记》,邀请当今文化界人士在墙的两侧作了一幅概括福泉历史文化的对联。“万福墙”的修建采取的是由市民公开认购“福”字祈福的形式建设的,其中最大的福字并已被宏福总公司认购,象征着洪福齐天。同时精心准备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寿星福”、“孝心福”、“夫妻福”、“全家福”;供不同需要的朋友们认购,认购者可自行书写自己的名字后由承建单位将其单位名称或姓名雕刻在所购“福”字下面,为购买者,祈福纳祥,以求健康、幸福。文化之旅、福址之泉,让“福气”赐福全市人民及每一位热爱福泉的朋友们,让“福”字传递着福泉精神、福泉文化。千年古歌预言了亚洲磷都上千年前,流传在福泉民间的一首古歌,就预言了福泉将成为“亚洲磷都”,并成功预测了这座中国磷化工业城市的崛起。16年前,在黔南州悬赏百万破译的“黔南六大之谜”中,这首古歌居于首位。“脚踏乌江河,石笋对石鹅。哪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这首古歌使得追求财富的人们如痴如醉。为了破解这类似于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密咒,人们祖祖辈辈奔走于崇山峻岭之间,寻找那埋藏金银的聚宝盆。一时间,这里涌起如当年美国西部淘金般的热潮,多少人倾家荡产请来阴阳先生、风水大师,拿着罗盘在大山中撵着“龙脉”寻寻觅觅。一代又一代的寻宝人带着未圆的发财梦骨埋深山,留下了千百座荒寂的坟茔。然而千百年来,也没有谁怀疑过古歌的魔力,他们相信,古歌中“金银用马驮”的金山银岭一定存在,只能哀叹没有识破咒语的仙人。在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期盼中,时光飞逝,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质工作者终于识破了这首神奇古歌的预言。他们在埋葬寻宝人的“磨坟”(地名),发现了中国储量最大的磷矿,已探明储量11亿吨,国家投入50亿在福泉建起了瓮福磷矿,“亚洲磷都”由此诞生。随着磷矿的开发,当地人民迅速脱贫致富,矿区附近的村庄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有了汽车,实现了“金银用马驮”的千古预言。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首神奇的古歌能够预言今天的瓮福磷矿?预言家是谁?在这样广阔的土地和地壳深层中埋藏的磷矿,当今都得需要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才能探明,难道千百年前当地就有人具备了如此现代化、高科技的探矿能力?如果真是这样,那简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踏进福泉的土地,神秘之风拂面而来,神奇之事层出不穷。无数秘密,等着您来体验;千古谜底,等待您来揭开!天上人间——福泉科普旅游火箭残骸物为啥“青睐”福泉日凌晨17分许,伴随着天空中传来的一声巨响,8分钟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中星-20A”通信广播卫星火箭残骸坠落于福泉市高坪镇高坪司村桐木坪组半边山腰上。28分钟后,贵州省一级火箭落区指挥部接到了高坪镇党委的报告:火箭残骸形状为长圆型,约22米长,坠落现场已经被严密保护。很快,火箭残骸被回收。此前的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火箭残骸,同样在福泉坠落并成功回收。据资料记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已进行了数十次发射,其中有近30次火箭残骸坠落在贵州省,而在福泉境内坠落的已达10次。火箭残骸物为啥“青睐”福泉?据了解,卫星火箭残骸回收技术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当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位于福泉市牛场、高坪、道坪、谷汪等区域上空,南面是太平洋气压,偏东就落入太平洋;偏北就坠入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唯有福泉市部分区域上空的气压南北适中,比较适宜于卫星火箭残骸着陆回收要求。为此,福泉市为中国卫星火箭残骸着陆构成了一条最佳的空中走廊。最初我国发射卫星是极秘密的,残骸的回收也笼罩在紧张、神秘的气氛中。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入国际航天市场的需要,为加快回收速度,适应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大量残骸改由军队和地方共同回收。回收火箭残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散落的碎片捡拾干净,由于火箭残骸碎片散落在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范围之内,所以寻找、搬运都相当困难,但是,由于有了落区老百姓的支持,这项十分艰难的工作都能圆满完成。地衣:人类移民太空的“先遣军”2006年,欧洲空间局与俄罗斯进行了一次试验。他们将地衣样本由卫星送入太空,承受着真空、失重、温度剧烈变化、杀伤力极强的宇宙射线辐射等严酷考验。实验的结果让科学们倍感兴奋,所有地衣样本全部存活下来,依旧可进行光合作用。所获试验结果意味着,人类可以将地衣带上月球和火星,让地衣作为人类移民太空的“先遣军”去开垦岩石、培植土壤、点染生命的绿色,建立人类的第二家园。试验自有其依据,他们推断,6亿年前,地球表面像现在的火星表面一样,一望无际、毫无生机。常见于岩石表面的地衣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为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最先登上陆地,它们使岩石化为土壤。“陆地拓荒者”——地衣的生成,使陆生动植物乃至人类的出现成为可能,荒凉的陆地才得以逐渐成今天生物多样的景象。科学家们作出推断的依据来自于对古地衣的研究:2003年,科学家们在福泉、瓮安生物群采集了一批化石,其中3块在生物显微镜下呈现出“今人惊奇”的网格状地衣剖面。这几块古地衣化石来自6亿年前。在福泉、瓮安磷矿山发现的古地化石表明,早期地衣的贡献,地球陆地才象海洋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生机盎然、植物繁茂的美丽世界。古地衣的作用由此得到确认,人类也因而得到启发,决定再一次让地衣担负起改造新世界的重任,担当人类移民太空的先遣军,改造外星的大气与土壤,建立欣欣向荣的外星移民基地。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哪里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