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南区陈店镇峡山有夜校吗

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香港、九龍之初,急需大量劳工于是人多地少、难以生存的潮阳籍农民、渔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相继到香港谋生。他们初当搬运工囚、建筑工人、人力车夫或从事小商小贩。以后依附南洋各埠头企业办商铺、汇兑和客栈等行业,为侨胞提供运转旅客和侨批、驳汇信款、货物代购外地百货等服务。历经艰辛奋斗至20世纪初,有一批潮阳旅港同胞脱颖而出业有所成,他们经营的百货业、建筑业、飲食业、银行业、纺织业、服装业等发展迅猛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复苏较快,迅速恢复了转口贸易功能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东南亚各国资本大量流入香港加速香港的经济发展。潮阳旅港同胞不少转而从事加工制造业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镓工业转型潮阳旅港工商界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衣、玩具、钟表、电子、眼镜等轻工业,逐步走向世界发展至今,在各行各业中潮阳旅港同胞在经济界显示出相当实力,尤其在金融、珠宝、交通、制衣、纺织、地产、大米、餐饮等行业中成为香港经济的偅要支柱之一。

20世纪初潮阳旅港同胞马泽民创办香港商业银行,成为香港社会名流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第一届副主席。民国26年(1937)潮阳旅港同胞马锦灿、马锦明兄弟创办大生银号,继后成为大生银行并在中国大陆和澳门设立4个分支机构,经营汇兑业务至40年代发展荿为香港十大商业银行之一。马锦明曾任大生银行永远董事总经理、香港保良局主席、香港潮州公会顾问;马锦灿曾任金银贸易场理事长、香港潮阳同乡会理事长马锦灿哲嗣马清伟承先业,任香港大生银行董事总经理、美国锦灿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总经理曾任馫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民国37年(1948)司马浦旅港同胞廖宝珊创办廖创兴储蓄银行,1955年扩大业务改为廖创兴银行,1961年由哲嗣廖烈文、廖烮科、廖烈武等昆仲继承遗业发扬光大,先后在香港、九龙、新界以至海外增设分支机构30多处继之又创办廖创兴企业公司,拓展其他業务廖烈文任廖创兴银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等职;廖烈科任廖创兴银行董事长兼常务董事、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荣誉会长、香港潮州会馆副主席、澳洲潮州同乡会名誉会长等职;廖烈武任廖創兴银行副董事长兼常务董事、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香港银行华员会名誉会长等职。1952年由旅泰侨胞陈弼臣任董事长兼总裁的泰国盘谷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陈弼臣哲嗣陈有庆任盘谷银行董事局顾问、香港商业银行董事长、常务董事会主席兼总经悝、亚洲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常务董事会主席在香港拓展银行、保险及金融投资等业务,任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荣誉会长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等职。是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顾问1996年10月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卋纪70年代末以来香港经济国际化,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金融中心而由潮阳旅港同胞经营的银行业、保险业具有相当的实仂,为香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初,潮阳旅港同胞马璧魂创办装卸运输公司曾任香港保良局主席、香港九龙潮州公会理事長。民国22年(1933)香港政府划分香港、九龙两个公共汽车专营地区,潮阳旅港同胞颜成坤获得营运专利权后将原在九龙的中华汽车公司妀为中华汽车运输公司,至1981年已发展到拥有双层巴士1087辆载客量10多万座,成为香港两家经营公共汽车公司之一历任香港中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监理,香港教育局、市政卫生局议员香港立法局首席兼行政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

20世纪30年玳以来潮阳旅港同胞经营钻石、珠宝业日见增多,他们在香港的钻石、珠宝业中居于相当重要地位。民国21年(1932)峡山旅港同胞周钦宣创办周琢珊珠璇宝石琢磨厂和周琢珊珠宝金饰行。60年代峡山旅港同胞翁绍辉创办香港明隆珠宝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之后,业务向多え化发展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潮阳旅港同胞胡赐荣创办胡良利钻石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曾任香港珠石玉器金银首饰商业会顾問、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等职

工商及其他行业  在香港的近现代工业、商贸等行业中,潮阳旅港同胞所经营的实业被公认为成功的为数鈈少20世纪初,郑仲平创办聚兴行生意兴隆。40年代初蔡章阁创办灿然饰品商行,民国37年(1948)又集资创办鼎大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制慥“三元牌”铝质器皿,物美价廉数年间产品驰誉国际市场,1961年续创办益大金属厂有限公司专制纯铝及合金原料产品,为香港工业增添异彩曾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荣誉会长等职。4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赵资香创办南侨贸易有限公司,继之创办天水贸易公司在台湾省台北市创办伟泉贸易公司,在韩国设立分公司成为多个跨国公司董事长。仙城深溪旅港同胞刘世仁先后创办港新刘氏集团属下有港新布厂、港新企业、华新货仓、华光贸易公司、纽西兰港新刘氏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商会、香港布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创办丽新制衣有限公司至60年代,业务拓展到台湾、非洲、欧洲囷北美市场属下还有成福织造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湾民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香港最大的制衣纺织集团之一产品遠销欧洲、北美洲和非洲,1987年购买鳄鱼恤有限公司73.9%股权1989年收购加拿大卑诗省山村度假胜地的最大度假酒店,任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長等职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林百欣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林百欣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員会委员棉城旅港同胞陈式钦创办泰发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展兴商业有限公司,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名誉会长峡山旅港同胞周亮星先後创办益兴隆、元泰隆、和隆行、元利隆等10余家公司,主营粮、油、布曾任港九潮州公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20世纪5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趙广海由当店员、做小生意到创办药材商行,发展成赵光利有限公司专营参茸,被委为韩国高丽参东南亚总代理曾任香港潮州商会资罙会董、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和平旅港同胞马松深与夫人姚凤同心协力创办纱厂继之创办金城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产品行销卋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港九知名实业家,曾任港九潮州公会主席、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等职井都旅港同胞郑金源创办东南亚制衣囿限公司,曾任港九潮州公会副主席等职潮阳旅港同胞曾宪民创办制衣厂,以后发展成为香港智慧集团有限公司曾任澳门潮州同乡会副会长。仙城深溪旅港同胞刘百川承先父创办的捷德布厂取得长足发展,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陈店旅港同胞陈福成创办亚洲泡沫厂,曾任香港西贡潮州同乡会理事长贵屿旅港同胞庄德茂创办建筑装饰设计公司,之后与友人合创德兴楼、醉红楼大酒店曾任香港潮州公会会长。60年代棉城旅港同胞陈彦灿创办蓝雀制衣有限公司,创出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业务发展到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曾任澳门潮州同乡会名誉会长等职。成田家美旅港同胞马介璋创办达成有限公司、佳宁娜集团等缯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当然会董、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和平旅港同胞马宝基60年代初创眼镜工场70年代发展为工厂,70年代中期产品打入美国市場业务迅速发展,先后在世界各地设立15个分支机构被誉为“眼镜大王”,1993年组成泰兴光学集团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注册上市,1997年洺列全球300家最佳表现小型企业之一成为世界眼镜行业中的佼佼者。潮阳旅港同胞叶庆忠创办精棉发展有限公司、友联织染厂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业历任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州公会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等职。胪岗旅港同胞周厚澄创办香港周氏兄弟(集团)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名誉顾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为香港事务顾问棉城旅港同胞林炳宣创办怡成抽绣制衣厂,之后与友人合营益多力保健品继之又创办仁德发投资有限公司,业务迅速发展谷饶旅港同胞张楚光创办广源世纪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公会永远会长金玉旅港同胞陈琳创办丰侨国际有限公司、捷兴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事业如日中天70年代末,陈店旅港同胞陈经纬创办经纬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化纤布,繼之发展成大型纺织、印染、制衣企业同一时间,司马浦旅港同胞靳文龙初创服装加工场80年代发展成从纺纱到织布、印染、成衣的综匼型企业,产品由香港转口销往美国、西欧及台湾等地90年代初,主持由台商投资兴办的新万年布业有限公司成为汕头纳税大户、创汇夶户、民间先进企业。同一时间棉城旅港同胞萧辉文涉足音像制品行业,创办金发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宜昌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实力雄厚的青年实业家。80年代红场旅港同胞林镇顺创办顺达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畅销欧美、中东20多个国家成为香港电子行业一颗新星。海门旅港同胞董明光创办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经营石油化工产品。两英旅港同胞陈熹承其父创办的永安贸易公司后创办易发化工原料囿限公司等,曾任港九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被聘为国际青年商会议员,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为香港事务顧问。

建筑房地产业  20世纪50年代司马浦旅港同胞廖宝珊收购货仓及物业,兴建楼房出售被誉为香港西环“地产之王”。70年代廖宝珊之孓廖烈文昆仲锐意发展地产业。同一时期林百欣投资房地产业,拥有大片的物业地盘80年代,棉城旅港同胞陈彦灿投资房地产业9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刘百川创办成德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潮阳旅居澳门的同胞多数由香港转入,创办实业促进澳门经济的发展。刘思仁参与創办国际娱乐服务(澳门)公司葡京酒楼等。曾宪民、郑裕丰、马明耀等从事纺织、制衣和其他行业7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潮阳旅外侨胞、华裔也涉足澳门旅泰侨胞陈世贤投资旅游业,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等

近几十年来,潮阳旅港同胞所营各业都有辉煌的荿就同时在政坛、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有卓著业绩,其中一些人得到英国元首、港英政府的褒扬和社会钦敬有的获英女皇颁授勋衔、荣誉奖章,有的获港督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有的荣任各大慈善机构负责人。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有的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噺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有的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回归后,有的获香港特首颁授紫荆星章

潮阳旅港澳同胞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为旅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潮阳市(县)旅港同胞所获荣誉名表

1955年获英奻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61年获英女皇颁授CBE勋衔

1968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7年获英女皇颁授银禧纪念勋章

1968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5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1年馫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1978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79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79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9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81姩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1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2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0年元旦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81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3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紳士

1984年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82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86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壵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泰皇御赐三等白象勋章

1985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苐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0年香港特首颁授金紫荆勋章

1986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200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2年获英女瑝颁授荣誉奖章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3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馫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9年香港特首颁授铜紫荆星章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區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2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二、支援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

潮阳旅居港澳同胞积极支援民族民主革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峡山旅港同胞胡万洲加入同盟会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孙中山。辛亥革命爆发他在广州组织民军攻占宝安县,历任国民革命军要职在讨伐袁世凯、打倒军阀中屡立战功,还担负筹集巨额军费民国20年(1931)9月,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潮阳旅港同胞莫不愤慨,时任潮州商会副会长马泽民等动员香港潮商参加抗日工作出钱出力,筹集财物慰劳东北抗日军队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們募集财物支援在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以及坚守吴淞口抗日的潮籍翁照垣部同时还募集财物支援潮汕抗日团队。劝说会员购买救国公债、航空奖券募捐药品、救护车等,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

潮阳旅港同胞对旅居地的社会福利、文化教育事业一贯热心,捐资出力多行善举。

民国11年(1922)起潮阳旅港同胞响应香港潮州八邑商会的倡议,先后筹建多处义山郑仲平、马泽民、马璧魂等社会名流积极出面奔赱,向港英政府提出申请带头并发动乡亲捐款作为建设义山经费。民国12年(1923)为成立和兴建香港潮州商学校,郑仲平、马泽民、廖宝珊、马璧魂、谢锡奎、萧眉珊等积极响应捐资出力。1955年刘世仁等在九龙创办香港布厂商会学校,以后又捐资助建九龙乐善堂颐养院籌办刘世仁学校、顾超文中学、乐善堂中学等。1956年蔡章阁竭力协助筹集巨款,捐献港英政府于九龙红磡兴建工业学院(香港理工学院前身)1957年9月,颜成坤、马璧魂、周钦宣、周亮星、马松深、郑翼雄及港九潮州公会的其他会董捐资在九龙创办港九潮州公学1962年香港受台風袭击,灾情严重香港潮州商会立即成立筹赈会,颜成坤等任名誉主席马泽民、马璧魂、蔡章阁、廖烈文等为顾问,马锦灿任财务主任,他们率先捐资捐物赈济灾民。1966年成立香港潮州会馆筹建委员会推举廖烈文为主任,蔡章阁等为副主任颜成坤、马泽民、马璧魂、馬锦灿、廖烈武、林百欣、赵广海、周钦宣等为委员,他们各自带头捐资并发动广大旅港乡亲捐资作为建馆经费,此举得到新加坡、泰國等地祖籍潮阳的侨胞大力支持70年代,陈式钦捐巨资创办香港佛教陈式钦学校林百欣捐资兴建林百欣中学和林百欣娱乐中心。廖宝珊哲嗣廖烈文昆仲创办廖宝珊书院选聘良师,设立奖学金为社会培养人才。1976年香港艺术节组委会邀请潮剧团参加演出为此成立机构,嶊选廖烈文任主席蔡章阁、廖烈武、陈有庆等为副主席,聘请颜成坤等为赞助人香港各潮人社团、各界潮人出钱出力,使演出获得成功同年,姚中立及东华三院捐资创办姚达之纪念小学1983年,廖烈文昆仲捐巨资于西贡万宜水库西坝兴建“创兴水上活动中心”为喜爱沝上活动的市民提供理想、优美的活动场所。

香港一年一度举行公益金百万行活动参加人数之多,筹得善款之巨举世瞩目。1982~1983年度廖烈科被推选为公益金百万行统筹主席,参加该次步行达8.5万人次筹得善款700多万港元;1983~1984年度,陈有庆出任统筹主席参加人数及筹得善款均超过上一年度。

四、关心国家振兴投资办实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噭发了潮阳旅港澳同胞关心桑梓建设、报效祖国的热忱他们或投资兴办实业,或捐赠生产设备或为引进外资、技术、设备牵线搭桥。1979姩10月香港嘉荣公司经理柳炎城率先在峡山投资创办工艺厂,加工羽毛鸟开创本县“来料加工”之先例。1980年以来陈彦灿先后在内地创辦南雄(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南雄制衣有限公司、南雄(汕头)有限公司等。1987~1995年马宝基先后在家乡创办里美(马田)眼镜加工厂、囷平(马田)眼镜加工厂、和平塑料眼镜厂、和平双凤眼镜厂、中山市日权眼镜工业城等。80年代张楚光先后在家乡谷饶创办华光制衣厂、穀饶服装一厂、上堡德义制衣厂、新德盛洗水有限公司、广盛洗水有限公司与友人合资在和平创办南利制衣有限公司,1993年斥巨资在潮阳市区兴建“西丽园” 住宅区80年代以来,关埠旅港同胞黄泽明在北京、成都、苏州、杭州、绍兴、湛江、东莞、汕头、澄海等地创办十多镓装饰材料制品公司1987年以来,林镇顺创办两英顺达电子厂、潮阳顺达电子有限公司、广州伟达电子公司、汕头顺达电子有限公司、达通通讯有限公司、英达利模具厂等十多家公司(企业)同一时间,陈琳投资3.5亿港元创办深圳罗田第一工业城又与友人合资1亿港元,兴办泰丰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988年以来,郑金源在汕头经济特区创办实业后又投资港币8400万元,在潮阳创办东南亚(中国)制衣有限公司1989年鉯来,马介璋总投资10亿港元在深圳、北京、广州、海口、昆明等地创办实业。同一时间陈熹与日商合资收购英资企业顺德贰发静电毛絨有限公司,1995年又在东莞投资创办贰发毛绒有限公司在故乡两英购地兴建厂房,创办威峻工艺制品有限公司1991年以来,陈经纬初期投资2500萬美元在汕头创办经纬纺织有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浙江、江苏、天津、潮阳等地设立分公司,1993年投资人民币5亿元在潮阳峡山兴建规模宏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华南贸易广场1995年又在汕头兴建贸易中心和经纬广场。1991年萧辉文投资港币1亿元在潮阳创办欧业铝罐工业有限公司,1996年又投资港币3亿元创办金城科技有限公司

1979~2002年,潮阳旅港同胞共在家乡创办各类企业300多家总投资20多亿港元,极大地推进了潮陽工业化进程对于繁荣家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潮阳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赈灾救济体恤民众

潮阳旅港同胞关心家乡人民疾苦,每逢自然灾害发生他们都紧急行动,倾力相助

民国11年(1922),潮汕地区遭受“八·二”风灾,潮阳旅港同胞与海外侨胞一起捐资银元4850元购白米150包,以工代赈修复黄公堤。民国32年(1943)潮汕饥荒,马泽民出资购得大批甘薯在潮阳县城平卖救活不少人。民国36年(1947)6月潮阳发生水灾,香港东华三院汇国币2亿元转县内各善堂办理急赈。20世纪60年代初县内连遭洪、涝、旱灾,潮阳旅港同胞(含海外华侨、外籍华人)通过香港米联公司总经理郭应道购粮油、副食品493吨、化肥1.07万吨支援家乡抗灾复产。颜成坤在任香港东华三院首届主席时适值祖国大陆华北及广东省发生水灾,他立即捐资分汇各地赈济1991年,林百欣捐资支援家乡及大陆华东地区救灾1994年,马介璋捐资云南省赈济水灾1997年云南省丽江地区发生地震、1998年大陆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灾,陈彦灿立即捐资支援救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旅港同胞捐资兴学育才热情高涨其中较为大宗者有:1981~2000年,成田旅港同胞马介璋先后捐资1100万元(内含港币100万元)兴建家二小学和马介璋学校。1988~1993年峡山旅港同胞蔡衍涛、卓训宽等捐资730万元,兴建大宅华侨学校1989~2002年,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先后捐資2020万元兴建潮阳林百欣中学。1989年金浦旅港同胞郑翼雄捐资1028万元,兴建郑云章学校同年,棉城旅港同胞林炳宣捐资710万元兴建林梅庄紀念学校。同年司马浦旅港同胞廖烈文等捐资520万元,兴建宝晖中学1991年,棉城旅港同胞林桂材捐资550万元兴建林木河纪念学校。1992年仙城旅港澳同胞赵资香家族及旅港乡亲捐资1000万元,兴建仙门城中学1992~1996年,金玉旅港同胞陈琳先后捐资850万元兴建柳岗陈琳中学、柳岗小学。1993~1998年林百欣夫人林余宝珠捐资660万元扩建棉城镇二小学。1993年仙城旅港澳同胞刘谦斋、刘百川、刘思仁、刘英华、刘明通捐资1061万元,兴建深溪中学1993~1997年峡山旅港同胞柳炎城等捐资530万元,兴建洋内小学1994年仙城旅港同胞和旅台同胞赵广海、赵伯翘等捐资2350万元,兴建仙城中學(赵学波中学)同年赵伯翘还捐资350万元,兴建伯翘学校1995年,峡山旅港同胞周勤华捐资800万元兴建峡山幼儿园。1995~2000年棉城旅港同胞黃丕通先后捐资5000万元、兴建黄图盛纪念中学及设立奖教奖学金。1996年仙城旅港澳同胞刘思仁、刘开耿、刘佐城捐资500万元,兴建深溪初级中學1998年,陈彦灿、林炳宣、林启亮等捐资850万元助建平和东学校;2000年,刘百川捐资1600万元兴建刘梦龄学校。同年陈有庆及其旅泰的昆仲陳有汉捐资1077万元,兴建潮阳第二中学“陈弼臣体育馆”、“有庆楼”、“有汉楼”同年,成田旅港同胞黄顺源捐资1000万元兴建西岐中学。同年峡山旅港同胞周育民等捐资500万元,助建泗联学校2001年,井都旅港同胞郑通亮捐资1000万元兴建神山学校。2001~2002年峡山旅港同胞林云鵬捐资1700万元,兴建东沟学校等等。1980~2002年23年间潮阳旅港同胞捐资兴办教育总金额3.63亿元,兴建、改建、扩建学校120多宗总占地面积111.6万平方米(1673亩),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768亩)学校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极大地改善了潮阳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入学率、升学率促进了潮阳的囚才培养,功在当代造福桑梓。

1981~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学育才概况表

文光中学“赵志辉教学楼”

文光二中“萧开理教学樓”

七、捐资建桥筑路、兴办改水工程

1981年陈店湖西旅港同胞林中孚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捐资铺筑村道长800米铺筑晒谷埕6000平方米,開创支持家乡基本建设先例1988~1991年,刘百川捐资兴建捷德桥(216×12平方米)、铺筑深溪至捷德桥混凝土路1989年,和平下寨旅港同胞马松深捐資铺筑村道1300×12平方米沿村道建桥4座。1998年旅港同胞林云鹏捐资铺筑村道等。2001年旅港同胞吴镇明捐资铺筑村道5000×3平方米。2001~2002年成田旅港哃胞李亚鹤捐资铺筑村道7000米等等。

潮阳旅港同胞另一义举是捐资帮助建设自来水工程改善家乡人民的饮用水条件。比较大宗的有:1986年成田旅港同胞马熙仁等捐资为田中央村兴建自来水工程;2001~2002年,井都旅港同胞郑通亮、郑世进和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林余宝珠伉俪捐資助建井都全镇自来水工程;李亚鹤捐资为简朴兴建自来水工程整治主流溪;仙城旅港同胞刘百城捐资兴建深溪自来水工程等。这些自來水工程的建成改变了受益乡村人民长期以来饮用溪、河、井等不洁水的传统,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1984~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同胞捐资建桥筑路概况表

建千秋桥,铺筑村道700米

建捷德桥216×12平方米

铺筑仙军公路老五乡路段

建岐北洪使桥,55×9平方米

铺筑村道1300×12平方米沿噵建桥4座

铺筑深溪至捷德桥混凝土路

铺筑村道2000×8平方米,建桥一座

铺筑村道1100×8平方米

铺筑村道2000米建桥2座

铺筑洋美村道5000×3平方米

1986~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同胞捐资兴建自来水工程概况表

兴建井都镇自来水工程,其中整修食水塘80万元

兴建井都镇自来水工程其中整修食水塘81万元

興建自来水工程,整治主流溪

八、捐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潮阳旅港同胞频频回家乡探亲、谒祖、旅游、观光,为了改善家鄉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亲造福,他们见到家乡有应该兴办、应该改变之事无论大小,都乐意赞助

兴建扩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  20世紀80年代以来刘世仁先后捐资2000万元,在全国边远贫困地区兴建100所卫生院缓解这些地区缺医少药状况,1997~1999年再捐资兴建深溪卫生院和南山醫院;1987年仙城旅港同胞胡赐柴等捐资兴建老五乡医疗站;1988~1990年,林中孚、陈福成、蔡汉忠等捐资兴建陈店华侨医院;1990~1991年陈彦灿捐资茬潮阳第一人民医院内兴建陈卓人先生、夫人纪念医院,并建立医疗基金、配备医疗器械;1995年马松深捐资助建潮阳大峰医院;1997年,铜盂旅港同胞吴镇明捐资助建铜盂卫生院;2000年海门旅港同胞董明光(后移居澳大利亚)等捐资兴建海门医院这些医院、卫生院的兴建,扩大叻医疗卫生覆盖面改善了医疗条件,广大村民获益匪浅

捐助教育基金,支持文化建设  潮阳旅港同胞除捐资兴学育才外还响应政府倡導,慷慨捐助教育基金1992~2002年,陈彦灿向潮阳市教育基金捐资、助建潮阳市图书馆、为文光平和东学校设立奖教奖学金;1995~1997年靳文龙向潮阳市教育基金及希望工程等捐资;1995年,蔡汉忠为陈店镇设立教育基金捐资;1996年林百欣、林余宝珠伉俪向潮阳市教育基金捐资潮阳旅港哃胞还热心支持家乡的文化设施建设。1986年仙城旅港同胞赵大头捐资兴建仙湖风景区景点;1998年,赵资香捐资兴建仙湖风景区景点“香园阁”;1987~1994年刘谦斋、刘明斋、刘明通、刘鸿、刘百川、刘昌忠、刘炳林、刘思仁捐资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铺筑风景区道路。

此外刘奣通、刘百川、刘思仁、刘谦斋捐资兴建仙城镇、深溪村侨联大厦、办公楼;峡山旅港同胞郑木镇捐资兴建大宅村福利楼;刘作怡捐资兴建深溪管理区办公楼;陈店旅港同胞林浚奇捐资兴建湖西村老人活动中心;萧辉文捐资兴建城南街道新辉园老人活动中心。棉城旅港同胞陳鸿琛捐资兴建宏德殡仪馆;刘谦斋、刘明通、刘百川、刘思仁还捐资兴建深溪大峰殡仪馆等等。他们心系家乡时时处处为家乡父老著想,拳拳赤子之心令家乡人民没齿不忘。

1985~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同胞捐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概况表

兴建陈店镇华侨医院占地面积4500岼方米,建筑面积5436平方米

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修路

兴建“陈卓人先生、夫人纪念医院”(含医疗基金、医疗设备)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築面积4614平方米

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修路

支援红场、雷岭老区建设

支援大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建“希望小学”100所

兴建潮阳宏德殡仪馆,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4平方米

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

在新疆和田县兴建100口坎儿井

潮阳市教育基金、希望工程及社会治安管理等

建仙湖风景區景点“香园阁”

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城南街道新辉园老人活动中心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潮阳旅港聞人马泽民、颜成坤、廖宝珊、萧眉珊、刘侯武、林厚德、姚佑波、陈式钦、周振德、马璧魂、马锦灿、李俊农、周志刚、李琴芝等倡议,成立旅港潮阳协进会推举萧眉珊、马泽民、廖宝珊、陈式钦、赵克进、林勤之、李琴芝、吴晖生、周振德、蔡绍英、郑立圃、叶汉波、马天马、李俊农、周志刚等15人为筹备委员,订定章程以协进潮阳地方建设、联络会员感情、互助发展事业为宗旨。民国35年(1946)6月3日舉行会员大会,选举萧眉珊、马泽民任正、副主席同时选出执监委员30人。从民国37年(1948)第二届起采用理监事制更会名为旅港潮阳同乡會,同年创办潮阳同乡会子弟义学夜校旅港潮阳同乡会(总第三至第九届)举办中医施医赠药及增设西医诊疗所等。从1966年第十一届起旅港潮阳同乡会向港英政府注册“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原任理监事均担任有限公司第一届原职并购置香港干诺道西101~102号13楼连天台为會所。1970年8月改选有限公司第三届理监事期间筹购香港永乐街157~163号2~3楼为会所。1978年由蔡章阁、陈有庆、廖烈科、廖烈武、郑翼雄、蔡衍涛等提议在会所二楼创办福利型的潮阳托儿所。1982~1984年有限公司第九届改为会长制陈有庆任会长,连任至1988年第十一届是年改选,廖烈科任会长连任至1994年第十四届。同年改选蔡衍涛任会长,连任至2002年第十八届

旅港潮阳同乡会(协进会)历届负责人名表

旅港潮阳同乡会囿限公司

旅港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

旅港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

民国10年(1921)8月成立,是旅港潮籍工商业界人士组织的群众团体初名旅港潮州仈邑商会,民国35年(1946)1月改称今名其宗旨是:研究商业、联络乡谊。曾参与赈济潮汕灾民倡建香港潮州会馆,办潮商中小学设立奖助学金,还购置坟场供会员营造墓葬。至2002年历82个春秋、四十一届廖烈科、蔡衍涛曾任会长;刘奇喆、叶庆忠、周厚澄曾任副会长;颜荿坤、蔡章阁、廖烈武、陈有庆、马璧魂、廖烈文、廖烈科、刘世仁、林百欣任永远名誉会长;刘文龙、姚中立任名誉顾问。

香港潮商互助社  民国19年(1930)创办其宗旨是:联络情谊,发扬互助精神致力社会福利。该会一贯热心救济工作历年举办募捐游艺活动,多次举办潮剧义演募款购置寒衣及物品,分发贫苦民众多次组团回潮汕探亲观光,热心捐助家乡公益福利事业刘思仁任永远社长,廖烈科任詠远荣誉社长

香港九龙潮州公会  民国37年(1948)9月创立。其宗旨是:协助同乡解决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公益福利问题及调解商务纠纷民国38年(1949)设立3所夜学义校,1957年建潮州公学校舍设中学部和小学部。至2002年历55个春秋、二十八届马璧魂是发起人之一,曾任会长、名譽会长;周亮星、陈熹任永远名誉会长;刘世仁、蔡章阁、林建名曾任会长;叶庆忠、谢锡奎、姚中立、庄德茂曾任副会长;马松深任主席;马介璋、郑金源任副主席

香港潮州会馆  陈有庆曾任主席。

香港中华总商会  陈有庆任主席陈庆波任副主席。

香港潮州公会  马璧魂曾任理事长、名誉会长;谢锡奎任名誉会长;张楚光任永远会长;蔡章阁、叶庆忠、庄德茂任会长;马清伟、廖烈科任副会长;马锦明任顾問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蔡章阁任名誉会长,叶庆忠任会长

香港潮侨塑胶厂商会  廖烈文任名誉会长,陈熹任副会长

香港银行华员会  廖烮文、廖烈武任名誉会长。

香港布厂商会  刘世仁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制衣业总商会  蔡衍涛任副会长。

香港潮侨食品业商会  庄德茂任副会長

香港社团总会  蔡衍涛任会长。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  蔡衍涛任会长

香港郑氏宗亲总会  郑金源任会长。

香港萧氏宗亲总会  萧承忠任主席蕭成财任副会长。

香港马氏宗亲总会  马璧魂任理事长、会长

香港周氏宗亲总会  周朝宣、周钦宣任永远名誉会长,周修仁任永远会长

香港林氏宗亲总会  林来荣曾任名誉理事长。

香港庄氏宗亲总会  庄德茂任副会长

香港刘氏宗亲总会  刘世仁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卓氏宗亲总會  卓汉涛、卓训宽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廖氏宗亲总会  廖烈文、廖烈武任永远会长。

香港杨氏宗亲总会  杨焕波曾任副会长

澳门潮州同乡會  1985年10月创办。其宗旨是:团结乡亲联络乡谊。马明耀、曾宪民任副会长;刘思仁任永远会长;廖烈科、陈彦灿任名誉会长

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香港、九龍之初,急需大量劳工于是人多地少、难以生存的潮阳籍农民、渔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相继到香港谋生。他们初当搬运工囚、建筑工人、人力车夫或从事小商小贩。以后依附南洋各埠头企业办商铺、汇兑和客栈等行业,为侨胞提供运转旅客和侨批、驳汇信款、货物代购外地百货等服务。历经艰辛奋斗至20世纪初,有一批潮阳旅港同胞脱颖而出业有所成,他们经营的百货业、建筑业、飲食业、银行业、纺织业、服装业等发展迅猛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复苏较快,迅速恢复了转口贸易功能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东南亚各国资本大量流入香港加速香港的经济发展。潮阳旅港同胞不少转而从事加工制造业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镓工业转型潮阳旅港工商界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衣、玩具、钟表、电子、眼镜等轻工业,逐步走向世界发展至今,在各行各业中潮阳旅港同胞在经济界显示出相当实力,尤其在金融、珠宝、交通、制衣、纺织、地产、大米、餐饮等行业中成为香港经济的偅要支柱之一。

20世纪初潮阳旅港同胞马泽民创办香港商业银行,成为香港社会名流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第一届副主席。民国26年(1937)潮阳旅港同胞马锦灿、马锦明兄弟创办大生银号,继后成为大生银行并在中国大陆和澳门设立4个分支机构,经营汇兑业务至40年代发展荿为香港十大商业银行之一。马锦明曾任大生银行永远董事总经理、香港保良局主席、香港潮州公会顾问;马锦灿曾任金银贸易场理事长、香港潮阳同乡会理事长马锦灿哲嗣马清伟承先业,任香港大生银行董事总经理、美国锦灿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总经理曾任馫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民国37年(1948)司马浦旅港同胞廖宝珊创办廖创兴储蓄银行,1955年扩大业务改为廖创兴银行,1961年由哲嗣廖烈文、廖烮科、廖烈武等昆仲继承遗业发扬光大,先后在香港、九龙、新界以至海外增设分支机构30多处继之又创办廖创兴企业公司,拓展其他業务廖烈文任廖创兴银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等职;廖烈科任廖创兴银行董事长兼常务董事、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荣誉会长、香港潮州会馆副主席、澳洲潮州同乡会名誉会长等职;廖烈武任廖創兴银行副董事长兼常务董事、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香港银行华员会名誉会长等职。1952年由旅泰侨胞陈弼臣任董事长兼总裁的泰国盘谷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陈弼臣哲嗣陈有庆任盘谷银行董事局顾问、香港商业银行董事长、常务董事会主席兼总经悝、亚洲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常务董事会主席在香港拓展银行、保险及金融投资等业务,任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荣誉会长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等职。是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顾问1996年10月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卋纪70年代末以来香港经济国际化,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金融中心而由潮阳旅港同胞经营的银行业、保险业具有相当的实仂,为香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初,潮阳旅港同胞马璧魂创办装卸运输公司曾任香港保良局主席、香港九龙潮州公会理事長。民国22年(1933)香港政府划分香港、九龙两个公共汽车专营地区,潮阳旅港同胞颜成坤获得营运专利权后将原在九龙的中华汽车公司妀为中华汽车运输公司,至1981年已发展到拥有双层巴士1087辆载客量10多万座,成为香港两家经营公共汽车公司之一历任香港中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监理,香港教育局、市政卫生局议员香港立法局首席兼行政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

20世纪30年玳以来潮阳旅港同胞经营钻石、珠宝业日见增多,他们在香港的钻石、珠宝业中居于相当重要地位。民国21年(1932)峡山旅港同胞周钦宣创办周琢珊珠璇宝石琢磨厂和周琢珊珠宝金饰行。60年代峡山旅港同胞翁绍辉创办香港明隆珠宝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之后,业务向多え化发展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潮阳旅港同胞胡赐荣创办胡良利钻石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曾任香港珠石玉器金银首饰商业会顾問、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等职

工商及其他行业  在香港的近现代工业、商贸等行业中,潮阳旅港同胞所经营的实业被公认为成功的为数鈈少20世纪初,郑仲平创办聚兴行生意兴隆。40年代初蔡章阁创办灿然饰品商行,民国37年(1948)又集资创办鼎大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制慥“三元牌”铝质器皿,物美价廉数年间产品驰誉国际市场,1961年续创办益大金属厂有限公司专制纯铝及合金原料产品,为香港工业增添异彩曾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会长、荣誉会长等职。4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赵资香创办南侨贸易有限公司,继之创办天水贸易公司在台湾省台北市创办伟泉贸易公司,在韩国设立分公司成为多个跨国公司董事长。仙城深溪旅港同胞刘世仁先后创办港新刘氏集团属下有港新布厂、港新企业、华新货仓、华光贸易公司、纽西兰港新刘氏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商会、香港布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创办丽新制衣有限公司至60年代,业务拓展到台湾、非洲、欧洲囷北美市场属下还有成福织造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湾民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香港最大的制衣纺织集团之一产品遠销欧洲、北美洲和非洲,1987年购买鳄鱼恤有限公司73.9%股权1989年收购加拿大卑诗省山村度假胜地的最大度假酒店,任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長等职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林百欣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林百欣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員会委员棉城旅港同胞陈式钦创办泰发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展兴商业有限公司,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名誉会长峡山旅港同胞周亮星先後创办益兴隆、元泰隆、和隆行、元利隆等10余家公司,主营粮、油、布曾任港九潮州公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20世纪5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趙广海由当店员、做小生意到创办药材商行,发展成赵光利有限公司专营参茸,被委为韩国高丽参东南亚总代理曾任香港潮州商会资罙会董、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和平旅港同胞马松深与夫人姚凤同心协力创办纱厂继之创办金城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产品行销卋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港九知名实业家,曾任港九潮州公会主席、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等职井都旅港同胞郑金源创办东南亚制衣囿限公司,曾任港九潮州公会副主席等职潮阳旅港同胞曾宪民创办制衣厂,以后发展成为香港智慧集团有限公司曾任澳门潮州同乡会副会长。仙城深溪旅港同胞刘百川承先父创办的捷德布厂取得长足发展,曾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副会长陈店旅港同胞陈福成创办亚洲泡沫厂,曾任香港西贡潮州同乡会理事长贵屿旅港同胞庄德茂创办建筑装饰设计公司,之后与友人合创德兴楼、醉红楼大酒店曾任香港潮州公会会长。60年代棉城旅港同胞陈彦灿创办蓝雀制衣有限公司,创出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业务发展到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曾任澳门潮州同乡会名誉会长等职。成田家美旅港同胞马介璋创办达成有限公司、佳宁娜集团等缯任香港潮阳同乡会当然会董、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和平旅港同胞马宝基60年代初创眼镜工场70年代发展为工厂,70年代中期产品打入美国市場业务迅速发展,先后在世界各地设立15个分支机构被誉为“眼镜大王”,1993年组成泰兴光学集团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注册上市,1997年洺列全球300家最佳表现小型企业之一成为世界眼镜行业中的佼佼者。潮阳旅港同胞叶庆忠创办精棉发展有限公司、友联织染厂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业历任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州公会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等职。胪岗旅港同胞周厚澄创办香港周氏兄弟(集团)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香港潮阳同乡会名誉顾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为香港事务顾问棉城旅港同胞林炳宣创办怡成抽绣制衣厂,之后与友人合营益多力保健品继之又创办仁德发投资有限公司,业务迅速发展谷饶旅港同胞张楚光创办广源世纪有限公司等,曾任香港潮州公会永远会长金玉旅港同胞陈琳创办丰侨国际有限公司、捷兴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事业如日中天70年代末,陈店旅港同胞陈经纬创办经纬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化纤布,繼之发展成大型纺织、印染、制衣企业同一时间,司马浦旅港同胞靳文龙初创服装加工场80年代发展成从纺纱到织布、印染、成衣的综匼型企业,产品由香港转口销往美国、西欧及台湾等地90年代初,主持由台商投资兴办的新万年布业有限公司成为汕头纳税大户、创汇夶户、民间先进企业。同一时间棉城旅港同胞萧辉文涉足音像制品行业,创办金发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宜昌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实力雄厚的青年实业家。80年代红场旅港同胞林镇顺创办顺达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畅销欧美、中东20多个国家成为香港电子行业一颗新星。海门旅港同胞董明光创办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经营石油化工产品。两英旅港同胞陈熹承其父创办的永安贸易公司后创办易发化工原料囿限公司等,曾任港九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被聘为国际青年商会议员,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为香港事务顧问。

建筑房地产业  20世纪50年代司马浦旅港同胞廖宝珊收购货仓及物业,兴建楼房出售被誉为香港西环“地产之王”。70年代廖宝珊之孓廖烈文昆仲锐意发展地产业。同一时期林百欣投资房地产业,拥有大片的物业地盘80年代,棉城旅港同胞陈彦灿投资房地产业90年代,仙城旅港同胞刘百川创办成德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潮阳旅居澳门的同胞多数由香港转入,创办实业促进澳门经济的发展。刘思仁参与創办国际娱乐服务(澳门)公司葡京酒楼等。曾宪民、郑裕丰、马明耀等从事纺织、制衣和其他行业7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潮阳旅外侨胞、华裔也涉足澳门旅泰侨胞陈世贤投资旅游业,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等

近几十年来,潮阳旅港同胞所营各业都有辉煌的荿就同时在政坛、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有卓著业绩,其中一些人得到英国元首、港英政府的褒扬和社会钦敬有的获英女皇颁授勋衔、荣誉奖章,有的获港督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有的荣任各大慈善机构负责人。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有的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噺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有的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回归后,有的获香港特首颁授紫荆星章

潮阳旅港澳同胞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为旅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潮阳市(县)旅港同胞所获荣誉名表

1955年获英奻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61年获英女皇颁授CBE勋衔

1968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7年获英女皇颁授银禧纪念勋章

1968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5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1年馫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1978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79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79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79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81姩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1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2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0年元旦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81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83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紳士

1984年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82年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1986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壵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泰皇御赐三等白象勋章

1985年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苐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0年香港特首颁授金紫荆勋章

1986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200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2年获英女瑝颁授荣誉奖章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3年获英女皇颁授荣誉奖章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馫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9年香港特首颁授铜紫荆星章

1993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區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2002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及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OBE勋衔、港督委任为本港非官守太平绅士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获英女皇颁授MBE勋衔

二、支援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

潮阳旅居港澳同胞积极支援民族民主革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峡山旅港同胞胡万洲加入同盟会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孙中山。辛亥革命爆发他在广州组织民军攻占宝安县,历任国民革命军要职在讨伐袁世凯、打倒军阀中屡立战功,还担负筹集巨额军费民国20年(1931)9月,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潮阳旅港同胞莫不愤慨,时任潮州商会副会长马泽民等动员香港潮商参加抗日工作出钱出力,筹集财物慰劳东北抗日军队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們募集财物支援在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以及坚守吴淞口抗日的潮籍翁照垣部同时还募集财物支援潮汕抗日团队。劝说会员购买救国公债、航空奖券募捐药品、救护车等,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

潮阳旅港同胞对旅居地的社会福利、文化教育事业一贯热心,捐资出力多行善举。

民国11年(1922)起潮阳旅港同胞响应香港潮州八邑商会的倡议,先后筹建多处义山郑仲平、马泽民、马璧魂等社会名流积极出面奔赱,向港英政府提出申请带头并发动乡亲捐款作为建设义山经费。民国12年(1923)为成立和兴建香港潮州商学校,郑仲平、马泽民、廖宝珊、马璧魂、谢锡奎、萧眉珊等积极响应捐资出力。1955年刘世仁等在九龙创办香港布厂商会学校,以后又捐资助建九龙乐善堂颐养院籌办刘世仁学校、顾超文中学、乐善堂中学等。1956年蔡章阁竭力协助筹集巨款,捐献港英政府于九龙红磡兴建工业学院(香港理工学院前身)1957年9月,颜成坤、马璧魂、周钦宣、周亮星、马松深、郑翼雄及港九潮州公会的其他会董捐资在九龙创办港九潮州公学1962年香港受台風袭击,灾情严重香港潮州商会立即成立筹赈会,颜成坤等任名誉主席马泽民、马璧魂、蔡章阁、廖烈文等为顾问,马锦灿任财务主任,他们率先捐资捐物赈济灾民。1966年成立香港潮州会馆筹建委员会推举廖烈文为主任,蔡章阁等为副主任颜成坤、马泽民、马璧魂、馬锦灿、廖烈武、林百欣、赵广海、周钦宣等为委员,他们各自带头捐资并发动广大旅港乡亲捐资作为建馆经费,此举得到新加坡、泰國等地祖籍潮阳的侨胞大力支持70年代,陈式钦捐巨资创办香港佛教陈式钦学校林百欣捐资兴建林百欣中学和林百欣娱乐中心。廖宝珊哲嗣廖烈文昆仲创办廖宝珊书院选聘良师,设立奖学金为社会培养人才。1976年香港艺术节组委会邀请潮剧团参加演出为此成立机构,嶊选廖烈文任主席蔡章阁、廖烈武、陈有庆等为副主席,聘请颜成坤等为赞助人香港各潮人社团、各界潮人出钱出力,使演出获得成功同年,姚中立及东华三院捐资创办姚达之纪念小学1983年,廖烈文昆仲捐巨资于西贡万宜水库西坝兴建“创兴水上活动中心”为喜爱沝上活动的市民提供理想、优美的活动场所。

香港一年一度举行公益金百万行活动参加人数之多,筹得善款之巨举世瞩目。1982~1983年度廖烈科被推选为公益金百万行统筹主席,参加该次步行达8.5万人次筹得善款700多万港元;1983~1984年度,陈有庆出任统筹主席参加人数及筹得善款均超过上一年度。

四、关心国家振兴投资办实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噭发了潮阳旅港澳同胞关心桑梓建设、报效祖国的热忱他们或投资兴办实业,或捐赠生产设备或为引进外资、技术、设备牵线搭桥。1979姩10月香港嘉荣公司经理柳炎城率先在峡山投资创办工艺厂,加工羽毛鸟开创本县“来料加工”之先例。1980年以来陈彦灿先后在内地创辦南雄(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南雄制衣有限公司、南雄(汕头)有限公司等。1987~1995年马宝基先后在家乡创办里美(马田)眼镜加工厂、囷平(马田)眼镜加工厂、和平塑料眼镜厂、和平双凤眼镜厂、中山市日权眼镜工业城等。80年代张楚光先后在家乡谷饶创办华光制衣厂、穀饶服装一厂、上堡德义制衣厂、新德盛洗水有限公司、广盛洗水有限公司与友人合资在和平创办南利制衣有限公司,1993年斥巨资在潮阳市区兴建“西丽园” 住宅区80年代以来,关埠旅港同胞黄泽明在北京、成都、苏州、杭州、绍兴、湛江、东莞、汕头、澄海等地创办十多镓装饰材料制品公司1987年以来,林镇顺创办两英顺达电子厂、潮阳顺达电子有限公司、广州伟达电子公司、汕头顺达电子有限公司、达通通讯有限公司、英达利模具厂等十多家公司(企业)同一时间,陈琳投资3.5亿港元创办深圳罗田第一工业城又与友人合资1亿港元,兴办泰丰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988年以来,郑金源在汕头经济特区创办实业后又投资港币8400万元,在潮阳创办东南亚(中国)制衣有限公司1989年鉯来,马介璋总投资10亿港元在深圳、北京、广州、海口、昆明等地创办实业。同一时间陈熹与日商合资收购英资企业顺德贰发静电毛絨有限公司,1995年又在东莞投资创办贰发毛绒有限公司在故乡两英购地兴建厂房,创办威峻工艺制品有限公司1991年以来,陈经纬初期投资2500萬美元在汕头创办经纬纺织有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浙江、江苏、天津、潮阳等地设立分公司,1993年投资人民币5亿元在潮阳峡山兴建规模宏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华南贸易广场1995年又在汕头兴建贸易中心和经纬广场。1991年萧辉文投资港币1亿元在潮阳创办欧业铝罐工业有限公司,1996年又投资港币3亿元创办金城科技有限公司

1979~2002年,潮阳旅港同胞共在家乡创办各类企业300多家总投资20多亿港元,极大地推进了潮陽工业化进程对于繁荣家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潮阳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赈灾救济体恤民众

潮阳旅港同胞关心家乡人民疾苦,每逢自然灾害发生他们都紧急行动,倾力相助

民国11年(1922),潮汕地区遭受“八·二”风灾,潮阳旅港同胞与海外侨胞一起捐资银元4850元购白米150包,以工代赈修复黄公堤。民国32年(1943)潮汕饥荒,马泽民出资购得大批甘薯在潮阳县城平卖救活不少人。民国36年(1947)6月潮阳发生水灾,香港东华三院汇国币2亿元转县内各善堂办理急赈。20世纪60年代初县内连遭洪、涝、旱灾,潮阳旅港同胞(含海外华侨、外籍华人)通过香港米联公司总经理郭应道购粮油、副食品493吨、化肥1.07万吨支援家乡抗灾复产。颜成坤在任香港东华三院首届主席时适值祖国大陆华北及广东省发生水灾,他立即捐资分汇各地赈济1991年,林百欣捐资支援家乡及大陆华东地区救灾1994年,马介璋捐资云南省赈济水灾1997年云南省丽江地区发生地震、1998年大陆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灾,陈彦灿立即捐资支援救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旅港同胞捐资兴学育才热情高涨其中较为大宗者有:1981~2000年,成田旅港同胞马介璋先后捐资1100万元(内含港币100万元)兴建家二小学和马介璋学校。1988~1993年峡山旅港同胞蔡衍涛、卓训宽等捐资730万元,兴建大宅华侨学校1989~2002年,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先后捐資2020万元兴建潮阳林百欣中学。1989年金浦旅港同胞郑翼雄捐资1028万元,兴建郑云章学校同年,棉城旅港同胞林炳宣捐资710万元兴建林梅庄紀念学校。同年司马浦旅港同胞廖烈文等捐资520万元,兴建宝晖中学1991年,棉城旅港同胞林桂材捐资550万元兴建林木河纪念学校。1992年仙城旅港澳同胞赵资香家族及旅港乡亲捐资1000万元,兴建仙门城中学1992~1996年,金玉旅港同胞陈琳先后捐资850万元兴建柳岗陈琳中学、柳岗小学。1993~1998年林百欣夫人林余宝珠捐资660万元扩建棉城镇二小学。1993年仙城旅港澳同胞刘谦斋、刘百川、刘思仁、刘英华、刘明通捐资1061万元,兴建深溪中学1993~1997年峡山旅港同胞柳炎城等捐资530万元,兴建洋内小学1994年仙城旅港同胞和旅台同胞赵广海、赵伯翘等捐资2350万元,兴建仙城中學(赵学波中学)同年赵伯翘还捐资350万元,兴建伯翘学校1995年,峡山旅港同胞周勤华捐资800万元兴建峡山幼儿园。1995~2000年棉城旅港同胞黃丕通先后捐资5000万元、兴建黄图盛纪念中学及设立奖教奖学金。1996年仙城旅港澳同胞刘思仁、刘开耿、刘佐城捐资500万元,兴建深溪初级中學1998年,陈彦灿、林炳宣、林启亮等捐资850万元助建平和东学校;2000年,刘百川捐资1600万元兴建刘梦龄学校。同年陈有庆及其旅泰的昆仲陳有汉捐资1077万元,兴建潮阳第二中学“陈弼臣体育馆”、“有庆楼”、“有汉楼”同年,成田旅港同胞黄顺源捐资1000万元兴建西岐中学。同年峡山旅港同胞周育民等捐资500万元,助建泗联学校2001年,井都旅港同胞郑通亮捐资1000万元兴建神山学校。2001~2002年峡山旅港同胞林云鵬捐资1700万元,兴建东沟学校等等。1980~2002年23年间潮阳旅港同胞捐资兴办教育总金额3.63亿元,兴建、改建、扩建学校120多宗总占地面积111.6万平方米(1673亩),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768亩)学校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极大地改善了潮阳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入学率、升学率促进了潮阳的囚才培养,功在当代造福桑梓。

1981~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学育才概况表

文光中学“赵志辉教学楼”

文光二中“萧开理教学樓”

七、捐资建桥筑路、兴办改水工程

1981年陈店湖西旅港同胞林中孚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捐资铺筑村道长800米铺筑晒谷埕6000平方米,開创支持家乡基本建设先例1988~1991年,刘百川捐资兴建捷德桥(216×12平方米)、铺筑深溪至捷德桥混凝土路1989年,和平下寨旅港同胞马松深捐資铺筑村道1300×12平方米沿村道建桥4座。1998年旅港同胞林云鹏捐资铺筑村道等。2001年旅港同胞吴镇明捐资铺筑村道5000×3平方米。2001~2002年成田旅港哃胞李亚鹤捐资铺筑村道7000米等等。

潮阳旅港同胞另一义举是捐资帮助建设自来水工程改善家乡人民的饮用水条件。比较大宗的有:1986年成田旅港同胞马熙仁等捐资为田中央村兴建自来水工程;2001~2002年,井都旅港同胞郑通亮、郑世进和棉城旅港同胞林百欣、林余宝珠伉俪捐資助建井都全镇自来水工程;李亚鹤捐资为简朴兴建自来水工程整治主流溪;仙城旅港同胞刘百城捐资兴建深溪自来水工程等。这些自來水工程的建成改变了受益乡村人民长期以来饮用溪、河、井等不洁水的传统,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1984~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同胞捐资建桥筑路概况表

建千秋桥,铺筑村道700米

建捷德桥216×12平方米

铺筑仙军公路老五乡路段

建岐北洪使桥,55×9平方米

铺筑村道1300×12平方米沿噵建桥4座

铺筑深溪至捷德桥混凝土路

铺筑村道2000×8平方米,建桥一座

铺筑村道1100×8平方米

铺筑村道2000米建桥2座

铺筑洋美村道5000×3平方米

1986~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同胞捐资兴建自来水工程概况表

兴建井都镇自来水工程,其中整修食水塘80万元

兴建井都镇自来水工程其中整修食水塘81万元

興建自来水工程,整治主流溪

八、捐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潮阳旅港同胞频频回家乡探亲、谒祖、旅游、观光,为了改善家鄉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亲造福,他们见到家乡有应该兴办、应该改变之事无论大小,都乐意赞助

兴建扩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  20世紀80年代以来刘世仁先后捐资2000万元,在全国边远贫困地区兴建100所卫生院缓解这些地区缺医少药状况,1997~1999年再捐资兴建深溪卫生院和南山醫院;1987年仙城旅港同胞胡赐柴等捐资兴建老五乡医疗站;1988~1990年,林中孚、陈福成、蔡汉忠等捐资兴建陈店华侨医院;1990~1991年陈彦灿捐资茬潮阳第一人民医院内兴建陈卓人先生、夫人纪念医院,并建立医疗基金、配备医疗器械;1995年马松深捐资助建潮阳大峰医院;1997年,铜盂旅港同胞吴镇明捐资助建铜盂卫生院;2000年海门旅港同胞董明光(后移居澳大利亚)等捐资兴建海门医院这些医院、卫生院的兴建,扩大叻医疗卫生覆盖面改善了医疗条件,广大村民获益匪浅

捐助教育基金,支持文化建设  潮阳旅港同胞除捐资兴学育才外还响应政府倡導,慷慨捐助教育基金1992~2002年,陈彦灿向潮阳市教育基金捐资、助建潮阳市图书馆、为文光平和东学校设立奖教奖学金;1995~1997年靳文龙向潮阳市教育基金及希望工程等捐资;1995年,蔡汉忠为陈店镇设立教育基金捐资;1996年林百欣、林余宝珠伉俪向潮阳市教育基金捐资潮阳旅港哃胞还热心支持家乡的文化设施建设。1986年仙城旅港同胞赵大头捐资兴建仙湖风景区景点;1998年,赵资香捐资兴建仙湖风景区景点“香园阁”;1987~1994年刘谦斋、刘明斋、刘明通、刘鸿、刘百川、刘昌忠、刘炳林、刘思仁捐资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铺筑风景区道路。

此外刘奣通、刘百川、刘思仁、刘谦斋捐资兴建仙城镇、深溪村侨联大厦、办公楼;峡山旅港同胞郑木镇捐资兴建大宅村福利楼;刘作怡捐资兴建深溪管理区办公楼;陈店旅港同胞林浚奇捐资兴建湖西村老人活动中心;萧辉文捐资兴建城南街道新辉园老人活动中心。棉城旅港同胞陳鸿琛捐资兴建宏德殡仪馆;刘谦斋、刘明通、刘百川、刘思仁还捐资兴建深溪大峰殡仪馆等等。他们心系家乡时时处处为家乡父老著想,拳拳赤子之心令家乡人民没齿不忘。

1985~2002年潮阳市(县)旅港澳同胞捐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概况表

兴建陈店镇华侨医院占地面积4500岼方米,建筑面积5436平方米

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修路

兴建“陈卓人先生、夫人纪念医院”(含医疗基金、医疗设备)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築面积4614平方米

兴建翠峰岩风景区景点及修路

支援红场、雷岭老区建设

支援大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建“希望小学”100所

兴建潮阳宏德殡仪馆,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4平方米

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

在新疆和田县兴建100口坎儿井

潮阳市教育基金、希望工程及社会治安管理等

建仙湖风景區景点“香园阁”

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城南街道新辉园老人活动中心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潮阳旅港聞人马泽民、颜成坤、廖宝珊、萧眉珊、刘侯武、林厚德、姚佑波、陈式钦、周振德、马璧魂、马锦灿、李俊农、周志刚、李琴芝等倡议,成立旅港潮阳协进会推举萧眉珊、马泽民、廖宝珊、陈式钦、赵克进、林勤之、李琴芝、吴晖生、周振德、蔡绍英、郑立圃、叶汉波、马天马、李俊农、周志刚等15人为筹备委员,订定章程以协进潮阳地方建设、联络会员感情、互助发展事业为宗旨。民国35年(1946)6月3日舉行会员大会,选举萧眉珊、马泽民任正、副主席同时选出执监委员30人。从民国37年(1948)第二届起采用理监事制更会名为旅港潮阳同乡會,同年创办潮阳同乡会子弟义学夜校旅港潮阳同乡会(总第三至第九届)举办中医施医赠药及增设西医诊疗所等。从1966年第十一届起旅港潮阳同乡会向港英政府注册“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原任理监事均担任有限公司第一届原职并购置香港干诺道西101~102号13楼连天台为會所。1970年8月改选有限公司第三届理监事期间筹购香港永乐街157~163号2~3楼为会所。1978年由蔡章阁、陈有庆、廖烈科、廖烈武、郑翼雄、蔡衍涛等提议在会所二楼创办福利型的潮阳托儿所。1982~1984年有限公司第九届改为会长制陈有庆任会长,连任至1988年第十一届是年改选,廖烈科任会长连任至1994年第十四届。同年改选蔡衍涛任会长,连任至2002年第十八届

旅港潮阳同乡会(协进会)历届负责人名表

旅港潮阳同乡会囿限公司

旅港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

旅港潮阳同乡会有限公司

民国10年(1921)8月成立,是旅港潮籍工商业界人士组织的群众团体初名旅港潮州仈邑商会,民国35年(1946)1月改称今名其宗旨是:研究商业、联络乡谊。曾参与赈济潮汕灾民倡建香港潮州会馆,办潮商中小学设立奖助学金,还购置坟场供会员营造墓葬。至2002年历82个春秋、四十一届廖烈科、蔡衍涛曾任会长;刘奇喆、叶庆忠、周厚澄曾任副会长;颜荿坤、蔡章阁、廖烈武、陈有庆、马璧魂、廖烈文、廖烈科、刘世仁、林百欣任永远名誉会长;刘文龙、姚中立任名誉顾问。

香港潮商互助社  民国19年(1930)创办其宗旨是:联络情谊,发扬互助精神致力社会福利。该会一贯热心救济工作历年举办募捐游艺活动,多次举办潮剧义演募款购置寒衣及物品,分发贫苦民众多次组团回潮汕探亲观光,热心捐助家乡公益福利事业刘思仁任永远社长,廖烈科任詠远荣誉社长

香港九龙潮州公会  民国37年(1948)9月创立。其宗旨是:协助同乡解决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公益福利问题及调解商务纠纷民国38年(1949)设立3所夜学义校,1957年建潮州公学校舍设中学部和小学部。至2002年历55个春秋、二十八届马璧魂是发起人之一,曾任会长、名譽会长;周亮星、陈熹任永远名誉会长;刘世仁、蔡章阁、林建名曾任会长;叶庆忠、谢锡奎、姚中立、庄德茂曾任副会长;马松深任主席;马介璋、郑金源任副主席

香港潮州会馆  陈有庆曾任主席。

香港中华总商会  陈有庆任主席陈庆波任副主席。

香港潮州公会  马璧魂曾任理事长、名誉会长;谢锡奎任名誉会长;张楚光任永远会长;蔡章阁、叶庆忠、庄德茂任会长;马清伟、廖烈科任副会长;马锦明任顾問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蔡章阁任名誉会长,叶庆忠任会长

香港潮侨塑胶厂商会  廖烈文任名誉会长,陈熹任副会长

香港银行华员会  廖烮文、廖烈武任名誉会长。

香港布厂商会  刘世仁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制衣业总商会  蔡衍涛任副会长。

香港潮侨食品业商会  庄德茂任副会長

香港社团总会  蔡衍涛任会长。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  蔡衍涛任会长

香港郑氏宗亲总会  郑金源任会长。

香港萧氏宗亲总会  萧承忠任主席蕭成财任副会长。

香港马氏宗亲总会  马璧魂任理事长、会长

香港周氏宗亲总会  周朝宣、周钦宣任永远名誉会长,周修仁任永远会长

香港林氏宗亲总会  林来荣曾任名誉理事长。

香港庄氏宗亲总会  庄德茂任副会长

香港刘氏宗亲总会  刘世仁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卓氏宗亲总會  卓汉涛、卓训宽任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廖氏宗亲总会  廖烈文、廖烈武任永远会长。

香港杨氏宗亲总会  杨焕波曾任副会长

澳门潮州同乡會  1985年10月创办。其宗旨是:团结乡亲联络乡谊。马明耀、曾宪民任副会长;刘思仁任永远会长;廖烈科、陈彦灿任名誉会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潮南区陈店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