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淀魏公村怎么到达北京通州区宋庄镇镇平家疃村?

宋庄镇(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_百度百科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
宋庄镇是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北京东部,通州新城北部,东邻潮白河,西邻温榆河,距市区东直门22公里,北部紧邻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南线穿境而过。镇内公路系统发达、交通便捷。京哈高速路、、通顺公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穿镇而过,镇内公路全长356公里。938路、930路、388路等多条公交车可以提供出行的便利。宋庄镇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被命名为北京市的净水保护区和环境建设样板乡镇。镇域面积116平方公里,下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万人。
宋庄镇概况
通州区辖镇。位于区境北部,潮白河西岸。2006年末,面积115.92平方千米,人口5.99万人。辖4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宋庄村。102国道、京秦铁路过境。[1]
宋庄镇沿革
1953年置乡,1965年建宋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6年,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高各庄、翟里、小杨各庄、北寺、辛店、喇嘛庄、大兴庄、宋庄、六合村、疃里、小堡、后夏公庄、前夏公庄、邢各庄、丁各庄、高辛庄、菜元、小邓、大邓、师姑庄、北刘、摇不动、任庄、白庙24个行政村。2001年末,撤销徐辛庄镇,并入宋庄镇。
2002年末,面积114.18平方千米,人口5.81万人,辖关辛庄、郝各庄、高各庄、邢各庄、丁各庄、尹各庄、吴各庄、小杨各庄、北刘各庄、南马庄、喇嘛庄、大兴庄、任庄、宋庄、辛庄、高辛庄、徐辛庄、王辛庄、寨辛庄、师姑庄、西赵、港北、翟里、疃里、北寺、白庙、小堡、六合、前夏公庄、后夏公庄、菜园、小邓、大邓、摇不动、平家疃、大庞、小营、内军庄、沟渠庄、双埠头、富豪、草寺、岗子、北窑上、寨里、葛渠庄、管头47个行政村。
【邮编】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01 121宋庄村 ~202 220高各庄村 ~203 220翟里村 ~204 220北寺庄村 ~205 220小杨各庄村 ~206 220白庙村 ~207 220任庄村 ~208 220辛店村 ~209 220喇嘛庄村 ~210 220大兴庄村 ~211 122小堡村 ~212 220疃里村 ~213 220六合村 ~214 122后夏公庄村 ~215 121前夏公庄村 ~216 122邢各庄村 ~217 220丁各庄村 ~218 220高辛庄村 ~219 220菜园村 ~220 220小邓各庄村 ~221 220大邓各庄村 ~222 220师姑庄村 ~223 220北刘各庄村 ~224 220摇不动村 ~225 220关辛庄村 ~226 220西赵村 ~227 220港北村 ~228 220南马庄村 ~229 220郝各庄村 ~230 220徐辛庄村 ~231 220管头村 ~232 220吴各庄村 ~233 220葛渠村 ~234 220寨辛庄村 ~235 220寨里村 ~236 220北窑上村 ~237 220王辛庄村 ~238 220岗子村 ~239 220内军庄村 ~240 220平家疃村 ~241 220小营村 ~242 220草寺村 ~243 220尹各庄村 ~244 220富豪村 ~245 220大庞村 ~246 220双埠头村 ~247 220沟渠庄村
原【徐辛庄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政府10千米,距首都机场10千米。京承铁路、通顺公路过境。1956年置乡,1958年属宋庄公社,1961年析建徐辛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6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平家疃、大庞村、小营、内军庄、徐辛庄、沟渠庄、双埠头、富豪、尹各庄、草寺、王辛庄、岗子、北窑上、寨里、寨辛庄、葛渠、吴各庄、管头18个行政村。[1]
宋庄镇基本概述
宋庄镇位于首都北京东部,通州新城北部,东邻潮白河,西邻温榆河,距市区东直门22公里,北部紧邻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南线穿境而过。镇内公路系统发达、交通便捷。京哈高速路、北京六环路、通顺公路、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穿镇而过,镇内公路全长356公里。938路、930路、388路等多条公交车可以提供出行的便利。宋庄镇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被命名为北京市的净水保护区和环境建设样板乡镇。镇域面积116平方公里,下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万人。
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936元。全镇现有二三产业企业550家,2006年税收总额实现3.03亿元,在名列前茅。全镇有2个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和18个工业聚集地,已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印刷装订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汽车销售服务维修产业、服装、食品、房地产业、体育休闲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
宋庄镇有着丰厚的,汇集了、等近2000名艺术家。宋庄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画家村群落。2006年北京市文博会将中国宋庄命名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2006年文化创意最佳社区。
宋庄镇是通州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城”、“五镇”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点镇,也是通州区旧村改造集聚土地加快发展的试点镇。宋庄镇今后发展的产业方向是进一步巩固优化都市工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临空经济、体育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四大新兴产业。目前,全镇规划批准建设用地36.25平方公里,合54382亩,占镇域面积的31%;发展用地33.51平方公里,合50267亩,占镇域面积的29%。全镇全力推进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高标准实施区重点工程。
先后启动了京榆路改造工程、首都机场南线工程、潮白河右堤路大修工程、白师路、丁各庄立交桥改扩建等区级重点工程,及堡师路、高菜路等镇级道路改造工程。二是完成了一批重点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徐尹路、潞苑北大街、徐内路、窑平路、平家疃堤路、平内路等工程已全部完成规划设计、立项等工作。2007年正在建设的连接通州与首都机场的迎宾大道全长9.2公里,途经宋庄镇7.92公里,造就了迎宾大道两侧发展高档商务、临空经济的机遇。三年间共新建、改建、扩建公路25公里,新建日供水4万吨水厂两个,完成了29个村改水工作,提高了农民饮用水质量。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镇农民就业产业基地电力工程建设。
投资8000余万元的徐辛庄11万伏电站正在建设中。另外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结合促进农民就业,加强基层文化学习,进一步完善卫生合作医疗机制和医院环境建设,现已建成农民远程教育网点2个,群众健身场所41处,安装各种健身器材47套,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28个村建设了村级医务室,16个村建立了便民药店和村村通有线电视等工程。三年来全镇共栽植花草、树木283万棵,新增绿化美化面积1189亩,全镇林木覆盖率已有34%,小城镇中心区林木覆盖率已有51.2%。
宋庄镇交通便利
通州区宋庄镇紧邻首都国际机场,北部紧邻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南线穿境而过。位于北京五环与六环之间,通州新城北部,距市区东直门22公里,距天津新港120公里。京哈高速路、、、通顺公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穿镇而过,在镇内设有公路出口和客货两用的张辛火车站。其次,壁富路直达首都机场,亮宋路直达北京东三环,白师路、丁宋路、窑平路等覆盖全镇,镇内公路全长356公里。924路、813路、808路、809路、649路等多条公交车可以提供出行的便利。
宋庄镇所获荣誉
2008年,该镇被市评为市级迎奥运先进单位。
宋庄镇镇域规划
镇镇域总用地115.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28.86平方公里(未含对外交通用地),占总用地的24.9%;农业用地63.21平方公里(合94815亩)。
A:规划思路
依据新城总体规划,宋庄镇镇域南部有19.86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了。镇域中部、北部为宋庄镇今后的发展空间。 宋庄镇镇域发展总体思路是:“一区、两带、八小镇、一个公园”。 “一区”——宋庄镇中心区; “两带”——温榆河、潮白河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带; “八小镇”——以自然大村为基础进行改造、整合; “一个公园”——依据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在通顺赛马场南部建设国家级大型游憩公园。
B:规划用地
宋庄镇镇域总用地115.1平方公里,其中: (1)、建设用地53.32平方公里(未含对外交通用地),占总用地的46.0%;其中: a、通州北部新城用地19.86平方公里, b、宋庄镇中心区4.8平方公里(含总部基地1.8平方公里), c、体育健身基地4.55平方公里(含国际城1.00平方公里) d、八小镇和温榆河别墅区共13.20平方公里,(其中温榆河别墅区约3.93平方公里)。 e、国家大型游憩公园11.51平方公里。 (2)、农田用地30.69平方公里(合46035亩,未含通顺公路以西农田)。
宋庄镇文化产业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通州新城东北部、宋庄镇南部,北起规划一路,南到京哈高速,东至东部发展带联络线,西邻六环路,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通州新城范围内10.3平方公里,新城以外的镇域规划延伸区4.3平方公里,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是面积最大的,是集产学研、生活居住、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区。
宋庄艺术中心:从1993年开始,陆续有艺术家到宋庄镇小堡村租房。1995年10月,北京圆明园画家村解散后,一部分艺术家集体搬迁到小堡村。近年来,艺术家迁入宋庄速度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规模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这些艺术家主要分布在以小堡村为核心的疃里、六合、大兴庄、辛店、喇嘛庄、任庄、北寺、小杨庄、白庙、邢各庄等村庄之中,其中小堡村居住和创作的艺术家约230位,约占宋庄艺术家的四分之一。
随着艺术家逐渐形成规模,宋庄开始被称为“画家村”,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也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目前的宋庄是一个工业建筑和民居错落分布的村落,村落内拥有现代艺术风格的、东区艺术中心、上上美术馆和部分艺术家自建的特色工作室,近十家画廊沿小堡商业街一字排开,大部分艺术家以租住闲置工业厂房和民居为主,建筑外观整体显示艺术村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经过13年的发展,宋庄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值2.5亿元以上,集现代艺术作品创作、展示、交易和服务为一体的艺术品市场体系,相关的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以及基础设施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最大的动漫企业“三辰卡通集团”北京总部和制作基地正式入驻宋庄镇,标志着宋庄迎来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阶段。
北京市目前将宋庄定名为“原创艺术集聚区”,是抓住了宋庄艺术家聚居区的本质特点。宋庄是“原创”的,因为1000名从事、绘画、、音乐创作的自由职业者以及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展示艺术的社会群体构成了宋庄的基础;宋庄是“艺术”的,因为聚集于此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人和机构基本上是围绕艺术品开发的;宋庄是一个聚集区,因为它已经形成了功能相对完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从精神特质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看,宋庄艺术家实际上成了自由职业艺术家的代名词,从经济属性和功能特性看,宋庄已经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意研发能力,具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公共服务及居住和生活消费环境的区域。
宋庄镇行政区划
宋庄村、高各庄村、翟里村、北寺庄村、小杨各庄村、白庙村、任庄村、辛店村、喇嘛庄村、大兴庄村、小堡村、疃里村、六合村、后夏公庄村、前夏公庄村、邢各庄村、丁各庄村、高辛庄村、菜园村、小邓村、大邓村、师姑庄村、北刘各庄村、摇不动村、关辛庄村、西赵村、港北村、南马庄村、郝各庄村、徐辛庄村、管头村、吴各庄村、葛渠村、寨辛庄村、寨里村、窑上村、王辛庄村、岗子村、内军庄村、平家疃村、小营村、草寺村、尹各庄村、富豪村、大庞村、双埠头村、沟渠庄村。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租房相关分类:
租房相关搜索词:
北京房产所有分类:
北京金牌店铺:
& 列表网&琼ICP备号-12&琼公网安备08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
发布时间: 【字体:
&&&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12月,首规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适应首都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实现通州北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特编制《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宋庄地区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等三部分。
1.1 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指导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2)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宜农产业带动村镇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发展空间。
(3)保障村镇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4)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建立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市政、交通设施支持体系。
1.2 规划原则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2)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原则,科学落实村镇建设布局。
(3)促进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布局。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1.3 规划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
(3)《北京市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年-2020年)》
1.4 规划期限
&&& 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近期为2006年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至2020年,某些方面考虑到2020年以后远景发展需要。
1.5 规划范围
&&& 本次规划范围为宋庄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5.76平方公里。其中:
(1)规划纳入通州新城建设区的用地约为16.74平方公里。
(2)规划纳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用地约为28.23平方公里。
(3)其它村镇用地约为70.79平方公里。
2001年徐辛庄镇并入宋庄镇,全镇共管辖47个行政村,宋庄镇域面积由原来的54.35平方公里扩展到115.76平方公里(以土地详查面积为准)。
1.6 《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对宋庄地区提出的发展要求
(1)城镇职能:宋庄的南部地区是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州新城新增功能的重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之一。规划引导在宋庄的北部地区远景形成徐辛庄、翟里两个中心村。
(2)发展规模(不包括纳入通州新城规划地区以及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地区):规划村镇人口4.8万人,村镇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3)产业发展方向:宋庄南部地区,引导发展科技创新及文化产业;新城以北地区,要保证新城外围生态绿色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型农业、临空延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1.7 重要发展条件
1.7.1 发展优势与潜力
(1)在通州区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前列,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6.1%,第二产业占49%,第三产业占34.9%。全镇税收2.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4万元,人均纯收入8587元。在通州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总量长期居首位。
(2)临接 &三区、两城、一港、一市&的区位优势,提高了宋庄地区依托外部优势资源协调发展的关联度。在社会发展方面,与通州新城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发展方面,受新城及空港辐射影响的程度明显提高;在环境建设方面,区域分工协作的机会加大。
宋庄镇是连接顺义区、朝阳区、通州区以及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之间的重要接合地带。北与顺义区李桥镇接壤,西北邻顺义新城、首都机场,南部纳入通州新城,西邻朝阳农场、东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
(3)宋庄西北部地区位于邻空港区域,在首都机场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下,发展临空产业、提高就业增长机会的潜力很大。
研究表明,按照航空港对区域经济作用的空间层次和时序性,分为四种类型:空港区,邻空港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度可达地区以及城市内其它区位。邻空港区是指空港周围6-10公里距离范围的区域。在邻空港区由于具有航空服务的便利性、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点,因此这一范围集中了大多数围绕机场的经济活动,产业类型主要由货运仓储、贸易加工、商业商务、旅游等,就业增长速度高出城市其它地区2&3倍。宋庄镇西北部就处于邻空港区。
(4)宋庄具有连接空港、铁路、公路节点的对外交通优势,为发展流通类产业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宋庄镇对外交通十分便捷。京承铁路从南北方向通过,并在北部边界设有张辛站;京秦铁路从镇域南部边缘通过,并设有北刘庄站。现状京哈高速公路、六环路、通顺路分别经过镇域,且设有出入口,并且规划有机场第二通道、京平高速公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经过镇域;另外轨道交通M6支线、S6号线均通达宋庄地区并设有换乘车站,为宋庄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5)当代艺术家群落在宋庄小堡落户发展,使宋庄地区初步具有发展原创当代艺术、文化加工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自1994年当代先锋艺术画家方力钧、刘炜、杨少斌、张惠平、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来到宋庄建立工作室,目前宋庄镇小堡村已有艺术家200多名。他们有的买房居住,有的租住农民院落,在此搭建工作室。另外,在喇嘛庄、任庄、辛庄、霍里、六合、白庙等10个村内,还聚集了近600名艺术家,他们中有画家、摄影家、作家、雕像家、从事影视艺术的制造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等。依托佰富苑工业区(前身是小堡村工业大院),也为发展相关文化加工业创造了条件。目前镇内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28家,涉及家具设计、画廊及画材销售、服装设计、印刷和教育五大类。
(6)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的资源和条件。
宋庄镇域内有温榆河、潮白河、中坝河、小中河等多条河流经过;在温榆河东岸、潮白河西岸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1.7.2 发展限制性因素
(1)宋庄镇西北部地区约 18.5平方公里,位于首都机场噪声功能区域。其中:位于一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4.9平方公里;位于二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8.3平方公里;位于三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5.3平方公里。
(2)根据有关资料,宋庄镇域内共有六条地震断裂带,其中二级断裂带三条,三级断裂带三条;在六条地震断裂带中,其中有一条三级断裂带在镇域中部呈西南、东北向穿过,其余均在镇域边缘经过。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宋庄镇区的地震烈度为八度区。
(3)根据199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载区、超载区和未超载区划定范围图,宋庄镇域以北(原徐辛庄)地下水为未超采区,镇域以西为地下水超采区,镇域以东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4)温榆河、潮白河是北京市域的主要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的重要作用,河道防洪治理任务艰巨。
1.8 发展定位
(1)作为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
(2)作为通州新城运河经济轴线的北部拓展区,引导发展临空服务延伸产业。
(3)作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引导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
1.9 发展目标
将宋庄规划建设成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田园文化新镇。
第二章 城乡建设布局与发展规模
2.1 城乡结构与功能布局
&&& 针对宋庄镇城乡建设分布的具体特点,在镇域范围内,城乡建设分为三级结构:即城市建设组团、城镇中心组团、新农村居民点。
2.1.1 城市建设组团
&&& 城市建设组团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镇域范围内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集中城市建设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内的规划城市建设组团。
(1)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集中城市建设区:根据《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引导发展科技创新及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
(2)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内的规划城市建设组团:参照《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在保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保障宋庄地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本次规划结合新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对温榆河地区的规划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突出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在该地区引导发展航空商务、文化培训、中低密度居住等功能。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编制完成。
2.1.2 城镇中心组团
&&& 以镇域中部徐辛庄为发展建设基础,规划在徐尹路两侧、六环路和通顺路之间安排用地集中、紧凑集约的城镇中心建设区,形成辐射、服务于宋庄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的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引导发展以航空货运、快递、配餐等临空服务延伸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2.1.3 新农村居民点
&&& 在镇域范围内,结合现状村庄分布特点及发展条件,规划引导在远期逐步形成7个人口相对集中、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新农村居民点。其中:
(1)位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范围内有3个,分别在寨里、尹各庄、富豪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2)在温榆河以外地区共4个,分别在内军庄、平家疃、翟里、北寺庄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村庄建设引导发展多元化的生态农业、以当代艺术创意为核心的配套服务及文化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休闲等宜农产业,保证和加强新城外围的绿色生态空间。
2.2 发展规模控制
&&& 根据《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年鉴2006年》,截至2005年末,全镇常住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1.8%;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2%)。据统计局调查资料和宋庄派出所提供数据,宋庄镇居住外来人口约2.4万人。综合上述各项人口(不计驻军人口),宋庄镇现状总人口为8.7万人,其中位于通州新城规划区范围内的现状人口2.9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03万人,暂住人口0.90万人);位于温榆河地区的现状人口1.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0.10万人);其它地区现状人口4.6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22万人,暂住人口1.40万人)。
2.2.1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范围
&&& 根据《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的要求,在镇域范围内规划纳入通州新城的城市建设用地为16.74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规模约7-8万人。
2.2.2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范围
(1)在镇域范围内,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规划用地范围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均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为基本依据进行规划控制,严格保证温榆河沿线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绿色空间的比例关系。
(2)沿温榆河和壁富路,城市建设用地形成与生态绿地、生态湿地有机融合的组团式布局。规划集中城市建设用地约5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规模约2万人。其中包括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搬迁安置的7个村的人口约1万人,规划引导在寨里、尹各庄、富豪三个新农村居民点总计安排约50公顷的居住用地,以保证农民搬迁安置需要。
2.2.3 其它乡镇用地范围
(1)在镇域中部,以现状徐辛庄为中心,按照用地集约、集聚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城镇中心建设组团,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3.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3.3万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城镇标准进行规划控制,为118平方米。城镇中心组团主要包括徐辛庄集中建设区和丛林庄别墅区等建设用地。
(2)以现状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辐射职能较强的内军庄、平家疃、翟里、北寺庄为中心,规划引导在远期逐步实现四个相对集中的新农村居民点,村庄建设总用地规模约3.2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5万人左右。
(3)通过规划整合和引导,在70.79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范围内(不包括纳入通州新城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镇域用地),规划村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18平方公里,村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4.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逐步在远期总体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第三章 村庄建设与发展策略
3.1 指导思想
(1)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尊重农民发展意愿为切入点,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时序。
(3)坚持&四节&的方针,建设节约与集约发展的村庄。
(4)坚持结合本地实际,整体保护村庄周边的自然景观环境、延续村庄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传承历史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3.2 村庄分类和发展策略
宋庄镇镇域范围现状有47个行政村,其中:位于通州新城规划区范围内的行政村有13个,位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区范围内的行政村有7个村,其余27个村庄分布在上述两个规划地区的外围。
根据现状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情况、发展条件、建设基础以及人口规模等因素,结合影响村庄发展的生态限制条件以及地区发展环境,规划坚持近、远期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宋庄镇现状47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整理,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3.2.1 位于规划城市建设区的村庄。
(1)位于规划城镇化地区的村庄共17个,其中13个村庄规划纳入通州新城,4个村庄位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城市建设组团内。
(2)纳入通州新城规划范围和位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区的村庄,应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城市化改造,坚持城乡联动发展,将农村社区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制,把村庄改造费用计入城市建设成本,避免形成新的城中村。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强进城农民转移就业的技术培训,解决好农民的居住、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3.2.2 与生态限建要素有矛盾、具有安全隐患、近期需要迁建的村庄。
(1)主要涉及位于首都机场3类噪声功能区、地震断裂带、潮白河规划河道内、现状及规划高压走廊等大型市政廊道防护区、规划区域性交通干道上的村庄约12个。
(2)此类村庄在近期应优先进行迁建安置,结合村庄体系规划,根据村庄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化落实具体搬迁方案。村庄搬迁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进行,充分结合新城、城镇中心组团以及规划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将改善农民生存条件和提供农民就业渠道统筹考虑,并采取措施保障接受搬迁村的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村庄搬迁后腾退出来的土地根据具体情况用于耕地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进行适当的绿色生态产业。
3.2.3 规划保留并重点发展成为新农村居民点的村庄。
(1)规划选择8个区位条件优越、现状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庄作为未来规划人口和公共服务的集聚中心。
在镇域中部,将徐尹路两侧的徐辛庄、草寺、大庞庄、沟渠庄等4个村作为规划城镇中心组团的发展建设基础。在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地区以外,规划将内军庄、平家疃、翟里、北寺庄作为4个规划新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建设基础。
(2)保留并重点发展成为规划新农村居民点的村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应加大投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大力发展宜农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建设高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又有合并意愿的自然村逐步并入,促进村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4 规划引导向新城、城镇中心组团、新农村居民点逐步迁建的村庄。
(1)对紧邻规划新城、城镇中心组团、新农村居民点以及现状规模过小的10个村庄,可根据农民意愿,规划引导逐步向城市建设区、城镇中心组团或新农村居民点集中。
(2)加强政策引导,编制村庄近期整治规划和远期村庄搬迁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近期主要以控制建设用地蔓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为主。在远期条件成熟时,逐步引导村民向城市建设区、城镇中心组团、新农村居民点稳步集中。村庄搬迁后腾退出来的土地,应进行城镇周边的绿色空间和生态农业建设,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3.3 村庄整合方向及时序
3.3.1 近期优先迁建的村庄整合方向
(1)管头、吴各庄两村全部、葛渠村的局部位于首都机场3类环境噪声功能区,受机场噪声影响较大,规划建议搬迁至寨里社区。
(2)白庙、师姑庄的局部位于潮白河河道内,有安全隐患,规划就近搬迁至通州新城。
(3)小堡村北部位于500KV高压线走廊内,有安全隐患,规划就近搬迁至通州新城。
(4)港北、郝各庄村、摇不动3个村的局部位于潮白河绿化隔离带内,王辛庄村位于六环路和规划京平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内。规划建议港北、郝各庄2个村搬迁至临近的翟里,摇不动村就近搬迁至通州新城,王辛庄村搬迁至城镇中心组团。
(5)岗子、小营两个村位于规划京平高速公路的线由上,小杨各庄村位于规划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的线由上,规划建议将岗子村搬迁至城镇中心组团,小营村搬迁至内军庄社区,小杨各庄村搬迁至北寺庄社区。
3.3.2 逐步迁建村庄的整合方向
(1)西赵村、关辛庄、高各庄、南马庄4个规模较小的村,规划建议逐步向邻近的翟里集中。
(2)任庄、北刘各庄两个村邻近通州新城,规划建议逐步向通州新城集中。
(3)喇嘛庄、辛店两个村规划建议逐步向邻近的北寺庄集中。
(4)双埠头、北窑上两个村临近城镇中心组团,规划建议逐步向城镇中心组团集中。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4.1 指导思想
(1)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全镇经济增长质量。
(2)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积极推进符合地区资源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本地农民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宜农产业发展。
(3)坚持&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合理调整全镇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减轻村庄自我平衡发展的压力。
(4)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吸纳本地农民实现充分就业。
4.2 经济发展策略
宋庄镇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75:54.42:29.82;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镇从业人员的21.41%。现有工业内部结构多数是以原料加工为重心的建材、铸造等重型工业。综合分析判断,宋庄镇现在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工业化中级阶段。
(1)第一产业比重大。全镇经济作物面积达到84214亩,粮经比例达到1:9,在全区率先完成&十五计划&的调整目标。农业基本形成了苗木花卉、苜蓿草、蔬菜、果品、药材和养殖业六大主导产业,并依托首都机场进行花卉和蔬菜的出口。
(2)第二产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产业规模小,多数产业技术含量较低,无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已形成轻型建材、食品、印刷、电子、服装、铸造六大行业。现有都市工业园、佰富苑工业园两个镇级工业区和20余家村级工业大院,入驻工业企业约350家。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亟待提高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比例。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以及旅游业等方面。现状房地产业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温榆河沿岸。旅游业方面,在镇域北部已初步形成了由赛马场、高尔夫球场、度假村构成的集运动、娱乐、住宿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但在利用温泉等自然资源、突出&运河文化&特点、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水平。
(1)强化与外部经济的协同互补关系,积极引导在产品类型和产业链分工上寻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依托宋庄镇邻温榆河、临空港、具有特色文化以及交通便捷的优势,在区域发展的产业链条中,有针对性地发展、补充产业链中的相应环节,明确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方向。
(2)注重对内部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拓展,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整合优化现状镇级、村级工业大院的基础上,推动内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积极培育以原创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临空延伸产业、现代都市农业等具备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的产业。
(3)在第一产业方面,宋庄镇作为通州地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紧紧围绕苗木花卉、苜蓿草、蔬菜、果品、药材和养殖业六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和完善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深加工)的相关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4)继续发挥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发展临空产业链上的航空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印刷、记录媒体和文教体育用品等产业,形成与顺义地区功能互补的临空产业发展地区。充分发挥艺术家群落集聚宋庄的现有优势,积极发展一系列与当代艺术创意相关的文化艺术品加工业。
(5)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利用当代艺术家群落在宋庄落户发展的现状基础,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业;结合北京一级公路货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与村庄整治相结合,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观光、民俗、休闲旅游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完善新城、镇、村三级市场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提高城乡居民的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4.3 产业发展布局
(1)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中心。
在城镇中心组团,依托原徐辛庄建设基础,继续完善和提高镇级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形成通州新城以北、辐射周边农村地区的镇级公共服务中心。
(2)创建当代文化艺术基地。
依托小堡现有当代艺术家群落的核心资源,发挥临近通州新城的区位优势,以小堡为中心引导发展以绘画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及艺术品展销、交易、培训等服务产业。同时依托佰富苑工业区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引导发展艺术品加工等相关衍生产业。同时依托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资源,沿张采路在镇域东部引导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休闲产业。
(3)建立航空服务基地。
在城镇中心组团,以原徐辛庄工业大院为基础,引导发展以航空货运、航空配餐加工等航空服务业。在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地区,进一步突出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引导发展航空商务办公、文化培训、休闲度假等功能。
(4)建设综合物流区。
在通州新城范围内、京哈高速公路以北,结合北京一级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形成综合物流区。
(5)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做优做精都市型现代农业。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送一体化产业,加快农业向工业、服务业延伸发展。重点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和都市体验农业,完善都市农业旅游接待服务,提高都市农业旅游的经营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升农业地区的生态保障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形成高效实用的农业节水
第五章 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规划
5.1 发展目标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以社会服务全覆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宋庄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临近通州新城的区位优势,结合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点,采取分散与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文化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提高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平等化。
5.2 教育、文化事业
(1)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协调的教育体系,合理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大政府投资支持,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2)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建设层次分明、满足不同需求的文化活动场所,配套和完善镇级和村级图书馆(室)、文化中心(文化站)等设施,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室、图书室、老年活动站的建设力度,坚持文化下乡,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3)充分利用当代艺术家群落集聚宋庄镇的独特优势,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构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以当代绘画艺术为核心带动的文化产业,带动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品加工等产业链的延伸。
5.3 体育事业
(1)不断完善镇、村级基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按照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0.6~0.7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在城镇中心组团安排镇级体育中心;在各规划新农村居民点,根据人口规模,建设配套基础体育场地及设施,满足基层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2)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是体育休闲产业。
5.4 医疗卫生事业
(1)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医疗急救、卫生信息等各类卫生设施,建立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医疗急救网络,提高解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积极推进社区和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建立以新城综合医疗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和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3)根据全镇人口规模(不包括纳入新城的部分),在城镇中心组团按照10床/万人的标准设置一座镇卫生院;在各规划新农村建设组团中,规划设置一座卫生室。
5.5 社会福利事业
(1)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儿童福利服务设施、社会救助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殡葬服务设施等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建设。
5.6 邮政事业
(1)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邮政发展目标,邮政局、所规划达到每一局所平均服务人口1万人的标准。
(2)规划按照3-5万人安排一处邮政局、1万人设置一处邮政所的标准,在城镇中心组团规划安排1个邮政局。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地区,在居住人口比较集中的富豪、寨里分别规划安排1个邮政所;规划在翟里新农村建设组团安排1处邮政所,以服务周边村庄。
(3)邮政局一般需要独立占地,占地面积控制在1500平方米左右;邮政所可以与公共建筑结合建设,每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并保证邮政停车场地需求。
第六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节约利用
6.1 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并重原则,加大对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环境监管水平;提高城镇绿化水平,奠定建设生态村镇的良好基础。
(2)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全面改善。
6.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6.2.1 河湖湿地的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
宋庄镇境内河流分属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水系。潮白河水系的河流主要包括潮白河、运潮减河、翟减沟,北运河水系的河流主要包括温榆河、小中河、中坝河、葛渠老河湾及潮白河故道。目前河流水系水质较差,沿河绿化较为单调,大片鱼塘干涸,湿地景观有待改善;特别是潮白河在镇域内的一段河道干涸形成的风沙地,是北京市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全镇处于通州区的水源保护防护区和补给区,因此保护水源地、恢复潮白河生态功能,加强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
(1)坚持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的转变,河湖治理要遵循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镇内生态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防洪排水体系,改善镇域生态环境。
(2)建设以潮白河、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为纽带的生态河流体系。对温榆河、潮白河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和保护沿河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河流的公共可达性,根据不同河段的自然景观及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公园、湿地公园。把规划建设区内的河道建设成为生态型风景观赏河道,重要的河段及景观节点结合两岸绿化用地进行城市设计,恢复水面,改善亲水条件,营造花园式的滨水娱乐休闲空间。
(3)加强沿岸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减少入河泥沙。尽量保留河流河岸自然形态、控制水泥等平滑护坡的建设;对于河底的处理也应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促进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循环补充,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
(4)潮白河的综合整治要贯彻在&保护中治理的理念&,疏通河道,做好护岸护堤,彻底消除行洪隐患;对两岸进行绿化固堤,选择耐旱耐瘠的刺槐、臭椿等,并配以桧柏、侧柏等常绿树,同时广植沙棘、黄刺玫等灌木,形成高、中、低三层立体绿化模式,既有利于河道的防护,也有助于河道系统的生态恢复。
(5)温榆河的综合整治,按照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沿河文化底蕴,保持温榆河天然河流的特点,按照&水清、流畅、岸绿、 部分通航&的标准,将其沿岸建设成为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重要生态景观带。
6.2.2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村镇绿化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明确提出要新建&古运河-潮白河-温榆河&风景名胜区。宋庄镇的北部位于风景名胜管理区内,应加快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进一步划定景观资源保护核心区和限建区域。
(2)保证新城外围生态绿地规模,在镇域范围内形成由大型绿地、水系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构成的城乡一体、完整连通的生态绿地系统。
(3)结合位于镇域中部现状绿化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生态郊野公园,并与农村绿色产业空间布局相结合,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文化休闲旅游业的联动发展。
(4)结合温榆河、潮白河、小中河、中坝河等河流的生态化治理和沿岸防护绿地建设,营造贯通镇域南北的生态水系廊道。
(5)加大农田林网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结合镇域内交通干道以及市政廊道两侧防护绿地建设,积极种植既具有防护林效果又具有经济效益的树种。
(6)以城镇绿化带动乡村绿化,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村镇风貌特点,坚持以地带性植物为主,科学配置乔、灌、草、花种植比例,建设各级公共绿地,满足城乡居民的游憩需求。镇中心组团的人均公共绿地按照人均16平方米设置。
6.2.3 主要河道两侧防护绿化带宽度控制
温榆河、潮白河两侧绿化隔离带宽度规划控制为200米,运潮减河两侧绿化隔离带宽度规划控制为100米,其余河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宽度规划控制为30米。
6.2.4 区域性交通干道及市政廊道防护绿化带宽度控制
(1)六环路两侧各200米(含路东侧市政廊道―现状500kv双线、现状天津&首都机场航空煤油地下输送线、在建4.0兆帕超高压天然气管线、在建成品油管道3根)。
(2) 东部发展带联络线两侧各200米(含路东侧市政廊道―规划陕京二线地下储气库长输线、规划俄罗斯天然气长输线、规划国家长输成品油通道)。
(3)京平高速公路位六环以东的部分:南侧150米(规划预留燃气电厂-顺通500KV变电站高压走廊),北侧100米。
(4)其余的高速路段两侧各100米宽绿化带。
6.2.5 土地沙化敏感区域的生态建设
宋庄镇镇域的六环路以东大部分位于北京市五大风沙危害区中的潮白河下游平原风沙危害区内。该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农作物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该地区位于地质断裂带上,东部地区南北向存在地址灾害地裂缝。属沙化高度敏感带,沙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之该地区整体地下水超采,同时担负着北京东部的主要泄洪区,因此防风固沙的任务非常艰巨。
(1)加强对潮白河流域风沙廊道整治,在主要的风口处营造防风固沙林;同时将风沙走廊的建设与农田建设相结合,通过建设骨干林带和农田林网,形成高标准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
(2)进一步提高沙荒地开发水平,提高、完善以铁路、公路、河流、渠道、堤坊为骨架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6.3 环境污染防治
6.3.1 大气污染防治
(1)通过推广清洁煤,削减煤炭消费量。2010年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85%以上,2020年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90%以上。
(2)继续实施风沙危害区、温榆河绿化隔离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和道路绿化工程。开展季节性裸露农田的治理,组织推广保护性耕作,开展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
6.3.2 水污染防治
(1)镇域西部潮白河的师姑庄是通州新城的水源地,划定水源各级保护区,控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方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地下水不受污染,为城市提供优质水源。
(2)完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积极推广再生水利用。
(3)根据不同水体的功能分类,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宋庄镇内温榆河、运潮减河、潮白河水质标准为国家I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划区其它河道达到国家Ⅴ类地表水水质标准。
6.3.3 噪声污染防治
&建立长效噪声监测和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噪声治理工作,降低交通干线噪声、机场噪声等影响。采取措施逐步搬迁位于机场噪声区内的村庄。
6.3.4 固体废弃物
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消减、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建立镇、村垃圾密闭化收集、清运无害化管理体系。宋庄镇域范围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达到90%以上,执行密闭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厂的流程。在镇域范围内设置密闭垃圾箱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纳入通州区垃圾处理系统统一消纳处理。
6.3.5 面源污染防治
应用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带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推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以及个性化农产品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宋庄镇农业生产的经济高效化、环境清洁化、生产无害化、产品安全化,全面提升全镇生态农业建设水平。
6.4 资源节约与利用
6.4.1 土地资源
(1)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的原则,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镇域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合理确定城乡土地利用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3)结合城乡发展总体布局,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分布,将基本农田保护区与绿色隔离地区和生态走廊规划布局相结合。
(4)创新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按照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等方式补充耕地,促进土地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5)严格保护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资源。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建设时序的控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盲目圈地。
6.4.2 水资源
(1)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控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快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与搬迁、改造工作,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管理,重点控制地下水源保护区内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地下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管理。
(2)做好拦截汛期雨洪及回灌工作,结合绿化及相应的河道、砂石料场整治及绿化,补充、涵养地下水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漏斗中心区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在非用水高峰期,实行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以涵养地下水源,使地下水位稳步回升。
(3)发展节水型农业,有效减少农业的水资源消耗量。发展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4)实现污水资源化,对生活污水要实现中水回用,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或补充地表水。
6.4.3 能源
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与降耗并重,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地热、太阳能等能源新技术利用。推广建筑节能,进一步提高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第七章 综合交通体系
7.1 建立综合交通体系
宋庄镇域范围内有多条高等级公路、铁路通过。因此宋庄镇的交通系统不仅要满足镇域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且要为区域客流和货流的集散提供必要的交通支撑,保证各类交通系统汇集到宋庄镇域时,实现顺畅、便捷的衔接。
因此必须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促进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发展。加强宋庄镇与中心城、通州新城以及周边其他区域的联系,完善区域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
7.1.1 交通发展目标
建设与宋庄镇未来发展和各项职能相适应的、以加强与通州新城和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为主导的、和谐开放的交通体系。到2020年,镇域交通结构趋于合理,为内部、外部之间以及换乘出行提供良好的通达环境。宋庄镇中心组团以及村庄内部的交通方式以安全、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为主导。镇域对外交通和各村镇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公共交通为主,与其它交通方式共同构成安全、舒适、便捷的客运系统。
7.1.2 交通发展指标
2020年,宋庄镇域的中、长距离出行中,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70%以上;宋庄镇域的短距离出行以自行车及步行交通为主导出行方式,自行车及步行出行占短距离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宋庄镇域交通发展按照不同的交通出行距离,分别确定交通发展指标。宋庄镇出行距离可分为三个级别:镇域内部之间的短距离出行;宋庄镇与不相邻的村镇之间的中等距离出行;宋庄镇与中心城之间以及与周边其他新城之间的长距离出行。宋庄镇空间尺度不大,镇中心组团以及村庄内的交通出行大多是短距离出行,更加适合于自行车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发展。
7.1.3 交通发展策略
(1)促进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
强化宋庄镇与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以及朝阳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镇域交通布局与通州新城交通系统良好衔接。
(2)加强枢纽建设
完善区域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实现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
(3)引导小汽车交通的合理使用
提倡和鼓励公共交通在中长距离通勤交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自行车交通在短距离通勤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小汽车在通勤期间的合理使用和作为假日休闲的交通工具。
坚持建设节约型、生态型社会的原则,乡镇建设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方式,自行车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宋庄镇地势平坦,降雪量和降雨量较小,空间尺度不大,出行距离非常适合自行车交通。
(4)高标准编制镇域道路网规划,合理分配道路交通资源。
适当提高宋庄镇道路网规划标准,强化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道路的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条件,实现道路资源的合理分配。要考虑周边环境、生态的制约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5)实行生态效应的停车策略。
提倡配建停车设施的高效利用,考虑全天或分时段向社会车辆开放。提倡绿化与停车空间的结合,创造停车设施的生态效应,节约利用土地。
(6)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提高全民现代化交通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良好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性。
7.2 镇域交通系统
为了保证宋庄镇规划道路网系统的完整性,在宋庄镇道路网规划中,将镇域内道路分为两类,一类为过境交通走廊。另一类为镇域内部道路。
7.2.1 过境交通走廊
(1)过境公路交通走廊: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道路网规划,过境交通走廊在宋庄镇域内形成三横三纵的格局。三横为京哈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和李天高速联络线;三纵为东六环路、通顺路和东部发展带联络线。过境公路红线宽度80-100米。
(2)铁路交通走廊及场站: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有2条干线铁路和一条铁路联络线通过宋庄镇域,2条干线分别是京承线和京秦线,京承线在宋庄镇域设有张辛庄站,京秦线在宋庄镇域设有北刘庄站,铁路联络线为京秦线京承线的联络线。
7.2.2&镇域内路网系统
镇域路网系统结合城镇和村庄建设布局采用方格网加放射线布局结构,主要由十一条东西方向和十四条南北方向干道组成。
(1)镇域内公路网总长度达到181公里,其中:市级公路长度为45.3公里,县道长度为135.7公里,公路网密度路为2.11公里/平方公里。
(2)宋庄镇组团道路网长度为86.7公里,其中,主干路长度为13.0公里,次干路长度为32.0公里,支路长度为41.7公里,道路网密度路为6.61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用地率为21.6%。
(3)规划主干路(一级公路)6条,分别为潞苑北大街、潞苑二街、徐尹路(建设区)、镇中路(建设区)、张采路和壁富路。
(4)规划次干路(二级公路)19条,分别为平内路、窑平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三路、规划四路、镇南一路、镇南二路、温榆河东滨河路、镇西路、潞苑西路、潞苑东路、六环西侧路、六环东侧路、宋郞路、平曈路、规划五路、任李路和潮白河右堤路。
(4)道路红线规划宽度控制要求:主干路40-60米,次干路30-40米,支路15-25米。道路横断面的布置,要为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乘降等创造条件;要为轨道交通、人行过街设施等预留合适的空间。
(5)道路网中干道与高速公路相交时采用立体交叉,干道与干道和支路相交时一般采用平面交叉。
7.3 公共交通系统
以通州新城公共交通系统为基础,在2020年前宋庄镇域的公共交通系统建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
7.3.1 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通过和到达的轨道交通线路共2条,分别是:
(1)M6支线:地铁6号线(海淀~通州新城)规划至通州,为使宋庄地区能够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线路,拟将轨道交通6号线向东延伸至宋庄地区,在镇域内长约4.4公里。规划线位位于京榆旧路,在宋庄段规划有2个换乘站。
(2) S6线:市郊铁路6号线(永乐~密云)经过宋庄镇域,在镇域内长约7.5公里。规划线位位于通顺路的东侧,并在规划镇中心组团的西侧规划1个换乘站。
(3) 轨道交通场站:位于京榆旧路与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的西北角规划一处8公顷的M6支线停车场。
7.3.2 地面公交客运系统
根据通州新城客运枢纽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和运营模式。在镇域内中心镇与乡村之间实现村村通公交。
7.3.3 公交场站
(1)按照保养场、中心站、首末站、到发站四个层次安排公交场站规划用地与建设。规划场站用地总计2.8公顷。
(2)规划保留位于丛林庄东南角(占地0.3公顷)和小堡村西南角(占地0.5公顷)两处现有首末站。
(3)规划新增首末站6处:①富豪村西南1处,占地0.3公顷;②国际城东北角1处,占地0.3公顷;③宋庄镇镇中心徐尹路北侧路北一处,占地0.5公顷;④北京港小镇西北角一处,占地0.3公顷;⑤规划五路与京榆旧路相交处的东北角一处,占地0.3公顷;⑥潞苑二路与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相交处的西北角一处,占地0.3公顷。
7.4 社会停车系统
(1)除严格按规定配建停车位之外,在镇域范围内规划布置公用停车场2处。国际城东北角1处,占地0.8公顷;宋庄镇中心组团徐尹路北侧路北一处,占地0.8公顷。以上新增场站用地总计1.6公顷。
(2)为方便换乘、吸引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积极发展驻车换乘(P+R)系统。在轨道交通及地面公交车站,根据需要就近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在规划镇域范围内规划安排驻车换乘站(P+R)一处,占地1.0公顷。
7.5 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1)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未来在镇中心组团以及村庄内交通体系中将成为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提倡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实行步行者优先。以人为本,注重交通设施的人性化,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及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绿色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2)规划、建设和政策法规制定中,为行人过街和自行车交通提供方便。应保证步道的有效宽度,行人过街设施以平面形式为主,立体方式为辅。为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在次干路及以上等级的道路上实现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物理隔离,保障自行车交通安全和通畅。
(3)结合生态、景观要求,综合考虑自行车道及人行道在道路上的布置。综合考虑自行车和步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站点、公共开放空间等的联系。
7.6 交通管理系统
强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注重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路权分配。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便捷、舒适和文明,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
(1)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管理。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工程设施。引导小汽车交通的合理使用,鼓励市民使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削减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负荷。
(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制定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建设与交通安全社会宣传力度。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施
8.1 防洪与河湖水系规划
(1)根据宋庄镇的地形、地势以及区位条件,在宋庄镇内采取蓄排结合的防洪排水策略,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势条件,蓄滞洪水、限制下泄洪峰流量,综合利用雨洪,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标准对河道进行治理。
(2)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及北京市防洪规划,考虑到宋庄镇的规划人口以及该地区的重要性,规划确定宋庄镇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不含已纳入通州新城的用地,下同)。
宋庄镇境内温榆河按10年一遇标准疏挖主河槽,50年一遇洪水标准筑堤;潮白河按10年一遇标准疏挖主河槽,右岸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筑堤;运潮减河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筑堤;小中河、中坝河、潮白河故道、葛渠老河湾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翟减沟按10年一遇洪水位基本不淹没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的标准设计,20年一遇洪水不漫溢标准筑堤。
(3)规划根据各河道的治理标准及功能对宋庄镇的河道进行治理,其中规划建设区的河道需按防洪排水及风景观赏功能进行治理。温榆河、潮白河绿化隔离带宽度为200米,运潮减河绿化隔离带宽度为100米,其余河道绿化隔离带宽度为30米。
(4)蓄滞洪区规划
为解决宋庄镇的排水问题,减轻下游通州新城的防洪压力,规划考虑在小中河流域、中坝河流域及温榆河流域建设蓄滞洪区,蓄滞洪区总面积约161.4公顷。蓄滞洪区建设须与景观建设、绿化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可建成湿地公园。
因规划蓄滞洪区的面积较大,在下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协调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征求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8.2 供水规划
(1)预测宋庄镇规划用水总量(年平均日)为1.8万立方米/日,高日用水量为3.4万立方米/日。
(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输送到通州新城后,规划宋庄镇供水水源,将由通州新城自来水管网和当地地下水源联合供给。
(3)规划保留现状徐辛庄水厂并根据供水需求,在现状水厂位置上扩大其供水规模,将现状0.5万立方米/日供水规模,扩大至3.5万立方米/日。规划徐辛庄水厂占地1.5公顷。
(4)规划在镇中心组团南侧修建调节池,将通州新城自来水管网水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输送到新城后)引入宋庄镇调节池,水源经加压后纳入宋庄镇自来水管网。规划调节池和泵站占地为1.5公顷。
(5)规划供水管网沿规划区道路呈环状管网布置,供水主干线布置在京平高速公路和徐尹路上。规划供水管网服务水头为28米,六层以上高层建筑需配套自行加压设备。
8.3 雨水排除与利用规划
(1)北京市总体规划原则,宋庄镇需按规划要求建设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2)加大雨水调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雨水排除系统,搞好雨水利用
(4)雨水排除将结合道路建设采用明渠与管道相结合的原则将雨水排入温榆河、小中河、中坝河、翟减沟及规划滞洪区。
(5)雨水管线设计重现期:&& Р=1年
径流系数 : 道路&=0.9; 绿地&=0.2; 规划建设区&=0.55
雨水管出口内顶高程一般不低于河道10年一遇洪水位。
8.4 污水排除规划
(1)宋庄镇应按雨污分流制的原则,配套建设污水管道系统,将污水排至规划污水处理厂。
(2)由于宋庄镇城市建设用地较为分散,为便于中水回用,规划在现状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再建设污水处理厂三座。根据供水量预测规划污水处理总量为2.5万立方米/日。
(3)宋庄镇规划公建区及居住区,污水管道设计标准采用150立方米/日&公顷,绿地采用20立方米/日&公顷,仓库及铁路用地采用40立方米/日&公顷。特殊地区排水量需按供水量乘以排除率(90%)进行计算。
8.5 中水回用规划
(1)宋庄镇中水水源,规划取自五个规划污水处理厂站。
(2)规划宋庄镇有三部分用水可用中水替代:建筑物冲厕用水、绿地浇洒用水和道路广场冲洗用水。
(3)根据中水利用对象和相应的规划中水量标准计算,宋庄镇中水需求量较大。规划宋庄镇污水将全部进行深度处理,作为中水回用水源。
(4)规划宋庄镇,中水管网将沿规划区道路布置,建设支状与环状相结合的中水管网系统。规划供水管网服务水头为28米,六层以上高层建筑需配套自行加压设备。
8.6 供电规划
(1)按各类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和同时系数计算,本项目用电负荷为204兆瓦,容载比取2,变压器容量为408兆伏安。
(2)规划需要安排2座110千伏变电站供电,每座变电站规划设置2台50兆瓦变压器,占地0.54公顷(60*90米)。其中一座变电站已经定址,安排在温榆河地区东侧,主要为温榆河沿线开发和近期镇中心组团的建设服务;规划在镇中心区东南安排第二座110千伏变电站,远期主要为镇中心组团服务。两座规划110千伏变电站均由北寺220千伏变电站供电,规划须预留相应的110千伏线路走廊。
(3)宋庄镇域范围内还有多条过境的220千伏、110千伏现状及规划线路,包括500千伏变电站进出线走廊、首钢冷轧钢厂110千伏专用线等,规划预留了上述高压线走廊位置。
8.7 供热规划
根据估算,温榆河地区总建筑面积为487万平方米,采暖热负荷为384兆瓦,镇中心地区总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计算,采暖热负荷为314兆瓦,工业蒸气热负荷需求由于入区工业的不确定性,建议按采暖负荷10%的容量在工业区锅炉房内预留。
(1)规划将六环路以西地区(温榆河地区及镇中心地区)作为使用清洁能源供热区,以使用天然气采暖为主,推荐使用分散燃气小型锅炉房,气源由市天然气输配管网提供。对有条件的区域和公共建筑,可使用水源热泵、电采暖等其他清洁能源供热方式。
(2)考虑到目前天然气供应偏紧的实际情况和镇中心区的开发情况,规划在镇中心地区预留1处燃煤集中锅炉房用地,占地4公顷,为今后使用洁净煤采暖留有可能性。
(3)对于其他农村地区,规划为使用燃煤供热,建议在进行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时,预留相应的燃煤锅炉房用地。其中工业区内的锅炉房内需预留蒸汽锅炉位置。
8.8 燃气规划
(1)宋庄地区天然气需求量为773万立方米/年,其中民用516万立方米/年,采暖及工业用258万立方米/年。折合高峰小时负荷约0.42万立方米/时。
(2)东六环路天然气高压管线在徐辛庄处预留了支线接口。向宋庄地区供气可在徐辛庄开口设置高压调压站,由调压站出中压管线向宋庄地区供气,供气方式采用中压直供为主,在各建筑组团内或用户集中的地方设置中低压调压箱向用户供气。本次规划调压站安排在六环路东侧、徐尹路北侧,规划占地5000平方米(含安全间距)。
(3)近期主要依靠通州新城现有的管网供应天然气,通过壁富路、从林庄西路、仁李路从新城内的中压管网接出中压天然气管线,满足温榆河地区及镇中心地区的使用需求。
8.9 电信规划
(1)根据宋庄地区人口规模,按50%主线普及率预测,交换机容量需求为3.4万门。根据通州新城规划,考虑到宋庄地区一部分电信需求可由新城负担,规划考虑适当扩建几个现状模块局,根据负荷分布重点对现状徐辛庄局增容。
(2)在镇中心地区主干路设12&18孔电信管道,其它支路设6孔电信管道。
8.10 有线电视规划
(1)目前宋庄镇的有线电视基管理所设置在徐辛庄,规划考虑该位置比较适中,可以满足今后设置有线电视基站的要求,该站将承担镇域内有线电视用户需求。
(2)基站以后根据用户分布在用户中心位置设置光结点,光结点以下用电缆进行连接。配套住宅区每500户设一个光结点,光缆及电缆埋地敷设。
8.11 环卫规划
(1)宋庄镇域范围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达到90%以上,执行密闭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厂的流程。在镇域范围内设置密闭垃圾箱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纳入通州区垃圾处理系统统一消纳处理。
(2)根据人均生活垃圾生产量指标1公斤/(人&日)计算,宋庄镇(不含新城范围)日产垃圾68吨,根据镇域内的人口分布特点,为减少运输距离,规划在徐辛庄西部及翟里分别设垃圾中转站一座,每座日转运能力为20~40吨/日,占地500-1000平方米/每座。
第九章 综合防灾减灾
(1)加强城镇消防事业发展,确保各类消防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消防安全保障与管理体系,提高消防能力和整体水平。
(2)加大消防水源管理力度。结合城镇建设、水系整治、避难场所建设,按消防要求完善消火栓、吸水井、取水码头、蓄水池等消防取水设施配套建设。
(3)各项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防火规范,确定防火等级,健全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
(4)规划在徐辛庄镇中心组团建设一个标准消防站。
9.2 防地震与避难场所建设
(1)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宋庄镇应按地震烈度为八度区的抗震要求进行设防。
(2)加强抗震设防设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好工程地质勘察,重大项目建设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断裂带。
(3)建立农村抗震设防管理机制,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切实改变农居抗震能力薄弱的状况。
(4)根据&就近、可通达、易实施、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城镇用地布局,预留具备地震应急功能的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的人均用地面积为1.5-2.0平方米,长期避难场所人均用地面积为2-3平方米。各级避难场所应按照标准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
(5)确保疏散通道和救灾道路畅通。紧急避难场所应设置2条以上疏散道路;长期避难场所应设置4条以上疏散道路(要安排在不同方向上)。紧急避难场所的道路宽度不小于3.5米,长期避难场所疏散道路的宽度不小于15米。
9.3 加强农村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1)重视村庄建设选址安全。以政府为主导,近期加快搬迁位于行滞洪区、机场噪音区、高压走廊内的村民住宅。受地质灾害、市政防护区影响的村庄,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提高农村房屋结构安全。逐步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规范农村建房结构施工做法,普及有关结构安全施工知识。
(3)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安全。合理设置农村市政供给系统,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农村用上符合饮水标准的自来水。保障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临时生活的场所。
第十章 近期建设与实施引导
10.1 发展策略
(1)近期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加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教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社会保障完善,为建设通州新城北部的和谐城镇奠定基础。
(2)鼓励、支持、引导宜农产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继续强化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同时,逐步向突出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延伸。推动镇村企业向产业聚集地集中。优先发展利用农产品原材料、带动农民增收、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适合本地条件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项目。
(3)优先安排、逐步搬迁存在安全隐患的村庄,合理引导发展条件恶劣地区的村庄迁建工作。对逐步搬迁型村庄要加强建设控制力度,立足村庄环境整治,分步推动。对位于规划新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内等城镇化地区的村庄,要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避免新的城中村出现。对规划保留并重点发展的村庄,近期要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紧凑发展,合理安排整治重点,在交通、市政、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其服务周边村庄的辐射职能。
(4)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经济性、使用规模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地热、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排除等市政基础设施。以适用性和经济性为前提,倡导农村住宅建设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改善采暖与保温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0.2 建设重点
(1)完成首都机场起降航线可视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保证奥运环境景观要求。拆除违法建设,清理垃圾杂物,规范广告牌匾,取缔露天市场,绿化荒地空地,美化建筑物顶,建设标志性景观、夜景照明和多层次绿化。
(2)启动徐辛庄、寨里村民居住区、尹各庄村民居住区、富豪村民居住区、白庙新村等试点村建设。
(3)对位于潮白河防护区内的白庙和师姑庄的部分居民点、位于首都机场3类环境噪声功能区的管头、吴各庄村和葛渠村、位于500KV高压线走廊内的小堡村北部居民点,优先启动搬迁安置工作。
(4)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原则,启动并完成壁富路、潞苑北大街、徐尹路、平内路、徐内路、窑平路、旧京榆路、白师路、潮白河右堤路。
(5)规划结合宋庄镇的开发建设情况,近期按规划标准治理潮白河故道,结合土地开发及排水规划,适时适地建设蓄滞洪区。结合璧富路、京榆旧路等干线道路的建设,配套修建天然气管线等地区性基础设施。建设徐辛庄110千伏变电站及相应110千伏线路,完善地区供电设施。
(6)以培育文化产业和空港延伸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7)加强对温榆河沿岸生态化治理、潮白河沿岸生态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生态修复发展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
10.3 实施引导
(1)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科学引导近期新农村建设,避免资金投入、资源利用的低效与浪费。
(2)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与政府服务引导作用的关系,坚持与宋庄发展实际相结合,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3)加大对农村的管理和引导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建立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稳定高效的支农机制。
附表1&&宋庄镇域范围规划用地汇总表
规划(2020年)
(平方公里)
占总用地百分比
集中城市建设用地
通州新城建设用地
包含通州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公路、铁路、镇外单位、市政设施、防护绿地、特殊用地等。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集中城市建设用地
包括寨里、尹各庄、富豪等3个新型农村居住社区。
村镇建设用地
城镇中心组团
主要包括徐辛庄集中建设区和丛林庄别墅区等。
新农村居民点
内军庄、平家疃、翟里、北寺庄等4个新农村居民点。
区域设施用地及特殊用地
不包括纳入通州新城规划范围的公路、铁路、镇外单位、市政设施、防护绿地、特殊用地等。
铁路及场站
大型镇外单位用地
大型市政设施用地
大型集中城市绿地
大型防护绿地
水域及其它用地
绿色产业用地
规划总用地
附表2&&村镇地区规划用地汇总表
(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
(平方米/人)
村镇集中建设用地
城镇中心组团
新农村居民点(4个)
区域设施用地及特殊用地
区域及组团间联系道路
铁路及场站
大型镇外单位用地
大型市政设施用地
大型集中城市绿地
大型防护绿地
水域及其它用地
注:村镇地区指镇域范围内位于通州新城及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用地以外的用地部分。现状村镇人口4.62万人,现状建设用地约14.16公里;规划村镇人口4.8万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7.1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规划逐步在远期总体控制在150平方米。
附表3&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用地汇总表
原控制性详细规划
(平方公里)
占总用地比例
(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
集中城市建设用地
区域及组团间联系道路
大型防护绿地
水域&及其它用地
绿色产业用地?
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编制完成 的《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
&&&&&&&&&&&&&& 附表4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多功能用地
附表5&城镇中心组团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 &(公顷)
占总建设&用地比例
多功能用地
&&&&&&&&&&&&&&
&&&&&&&&&&&&&&&&&& 注:城镇中心组团主要包括徐辛庄集中建设区和丛林庄别墅区,规划
&&&&&&& 建设用地约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3万人,人均建设用地参照城镇
相关行业网站
通州新城投资网
所属单位网站
各区县规划分局网站
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分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
京通公ICP备号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80号
 邮政编码:101101 监督电话:
 传真: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通州区宋庄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