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内乡地图内乡有多少将军

末任总督张镇芳,是袁世凯二哥袁世敦的妻弟。他署理直隶总督只有10天,清帝便宣布退位,这个总督也名存实亡了。
雍正曾任命不识字的宜兆熊为总督,并对他很赏识,称他“一字不识,但操守尚优,心术亦正,蔼然有忠爱之诚”。
乾隆时期的总督方观承,很重视农业生产,推广棉花种植,并且亲手绘制了棉花图。乾隆南巡时,方观承把它献上。
和珅在京师、直隶有多处房产和店铺、银号等。这些都成为胡季唐的证据,他上本参奏,告了和珅几大罪状,正合嘉庆心意。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内乡县法院干警将军故里缅怀先烈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作者:内乡县人民法院
冯云虎&&发布时间: 11:28:47
  河南法院网讯  为了深入推进“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7月17日上午,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组织部分干警赴彭雪枫将军故里,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
  大家从600余幅有关彭雪枫烈士戎马一生的珍贵照片中,看到了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日,彭雪枫诞生在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彭雪枫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他自1925年献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干警们一边仔细参观,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热烈讨论,被烈士的事迹深深感动。
  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大力弘扬先烈士的革命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作风投入到司法事业中去,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w豫西牵牛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豫西牵牛是陈赓、谢富治率4纵、9纵和83军组建的兵团(简称:陈谢兵团)在1947年河南西部南阳一带的、、、、发动的一场经毛主席批准的中原作战计划。
豫西牵牛豫西牵牛
是陈赓、谢富治率4纵、9纵和83军组建的兵团(简称:陈谢兵团)在1947年河南西部南阳一带的、、、、发动的一场经毛主席批准的中原作战计划,目的是策应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野战军主力在的斗争和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是现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在作战区域不大、敌方政权及敌方地方武装存在的前提下,诱敌李铁军部的整三师西进,使其由优势变劣势直至被歼的光辉战例。
从诱敌西进到平汉线歼敌,共历时38天,其中“牵牛”36天。
在“牵牛战”期间,陈谢大军主力相继解放了方城、南召、泌阳、、临汝、、桐柏。到11月29日前,建立了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军区和下设的7个军分区。六分区下辖南召、内乡(含西峡)、、淅川四县。
豫西牵牛豫西牵牛的作战意图
日,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靖边县召开,陈赓参加了这次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重要会议。会议确定:“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的战略方针,并指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是中原。会议对于中原战场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决定:陈谢兵团南渡黄河,由挺进,依托作战。
陈谢兵团刚行进至南召、方城一带,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统帅所属整三师、二十师、一二四旅、一二五旅共7万人,妄图乘陈谢兵团在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决战,将陈谢兵团消灭在。面对气势汹汹,为对付李铁军兵团的追击,11月8日陈赓在南召店主持召开了兵团前委扩大会议。
最后,陈赓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派九纵政委、副司令员黄新友指挥二十五旅、十三旅(4纵陈康旅长率领)两个旅总共不过五六千人伪装主力,西向镇平、内乡、,斩断敌人的西荆公路交通线的联系,与南下开辟的三十八军相呼应,迷惑敌人,牵上李铁军全副美械装备的整三师3万大军,牵进宛西伏牛山区,把它拖疲拖瘦。使其不能西援。
命令九纵司令员秦基伟指挥二十七旅、二十六旅、二十二旅在伊河以东、沙河以北、平汉线以西地区活动,随时 准备出击平汉线,策应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野战军主力在大别山的斗争和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一旦时机成熟,就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这道命令后来被称为“牵牛”作战部署。
豫西牵牛豫西牵牛经过
日,担任“牵牛”任务的第13、25旅由南召出发,第25旅奔袭南阳以西的石佛寺,第13旅南下。途中,为诱骗国民党军,部队多路行军,拉大距离,夜间一反肃静行军的惯例,放声说话,引吭高歌,展开成宽大的扇面。15日下午部队进入南召县时,李铁军把第13旅误为陈赓的主力,随后尾随。晚上部队进至大石桥,李铁军部赶至,但李铁军已有在临汝、、南召尾随解放军数次扑空的教训,停在刘村镇徘徊不前,进行侦察。此时陈赓主力正向方城、叶县一带移动,如不迅速牵走李铁军,敌人就会识破意图。
李铁军与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同窗,所以在指挥追击时,李铁军在自己司令部提到陈赓时还一直尊称“陈大哥”。他为人狡黠、用兵谨慎,7个旅猬集一团,一动全动,一停全停,不给陈赓留什么空子。
16日,陈赓电示第13旅“坚决打下”,调李铁军救援。当日夜,第13旅迅速包围镇平,集中火炮袭击,冲锋号齐鸣,守城之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电求李铁军救援。天明,第13旅攻占镇平,俘国民党军1000余人,第25旅同时占领石佛寺。
攻占,调动了李铁军,整3师急速奔向镇平。当国民党军赶到时,第13旅又西进了。11月19日,陈赓又电令“牵牛”部队奔袭内乡。当夜,部队将内乡城包围,第25旅担任主攻,13旅以炮火支援,守城国民党军频频向李铁军告急,李铁军命地方民团顽抗,并率整3师向内乡猛扑。
20日天未亮,李铁军部队进至五龙庙,攻城部队已达到目的,又“牵牛”向前进。是由内乡通向深处的一个隘口,再往里走,“八百里”山高林密,重峦叠嶂,沟深路窄,大部队运动不便。 李铁军亲自赶到鱼贯口督战,22日,李铁军令所部丢掉辎重,扔下大炮,拚命往山里追赶。第13旅此时已经夏馆进至二郎坪,并于12月8日与第25旅协同包围了,把李铁军“牵”入伏牛山区。而在东麓隐蔽待机的陈谢兵团主力,向平汉线靠拢,已同华东野战军的部队会师,形成了对敌第3师的合围。李铁军清醒过来,见形势不妙,星夜驰援。解放军“牵牛”部队一泻直下,一昼夜行军200余里,绕道超前赶到前面“恭候”。陈粟大军和陈谢兵团的主力部队已摆开了聚歼的阵势。李铁军兵团部和第3师全陷入了解放军的重围。
豫西牵牛豫西牵牛结局
第13、25旅的“牵牛”任务基本完成时,李铁军已顺从调遣,其兵团主力被拆散,其第20师被牵制于方城、南阳之间,整3师被拖向西峡口、夏馆镇山地达半月之久。此时,陈赓主力迅速展开攻势,11日第10旅再克方城,20日重占南召。19日第11旅攻克泌阳,20日攻克唐河,28日攻克桐柏。12月8日,第25旅攻克临汝,23日再克鲁山。12月23日,李铁军的第5兵团部和整3师在西平、遂平间的祝王砦、金刚寺地区被陈赓主力包围,25日陈赓主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发起总攻,26日20时,除李铁军率残部逃跑外,第5兵团部及整3师全部被歼。此役,击毙国民党军第3旅少将旅长雷子修、20旅少将旅长谭嘉范;俘兵团少将参谋长李英才、少将副参谋长邹炎、整3师少将副师长路可祯、第3旅参谋长绕亚伯、20旅参谋长沈炳宏,计歼敌9300余人。
豫西牵牛豫西牵牛的重要意义
“牵牛”战斗不仅打乱了蒋介石的中原作战计划。使平汉线西侧解放区连成一片,扰乱了国民党在中原的军事部署,加速了中原决战的进程。也加快了、、鄂北解放区的扩大节奏,并为1948年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豫西牵牛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日,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陈赓参加了这次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重要会议。会议确定:“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方针,并指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是中原。会议对于中原战场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决定:陈谢兵团南渡黄河,由晋南挺进豫西,依托伏牛山作战。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陈赓统帅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和太行军区新成立的第九纵队及孔从周等率部起义后组成的第三十八军,于日夜突破敌军的黄河防线,进抵, 又直插腹地。
豫西牵牛陈谢兵团在“牵牛战”中佯攻西峡口
(一)兵团前委在南召店召开扩大会议
陈谢兵团刚进至南召、方城一带,国民党第五兵团的整三师、第二十师和一二四旅共7个整旅,便在李铁军指挥下,气势汹汹地扑来,为对付李铁军兵团的追击,11月8日陈赓在南召店主持召开了兵团前委扩大会议。最后,陈赓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派一部分部队伪装主力,西向、内乡、西峡口,斩断敌人的西荆公路交通线的联系,与南下开辟陕南的三十八军相呼应,迷惑敌人,引诱敌整三师等部西援,把李铁军这条“大牛”牵走,把它拖疲拖瘦;主力则改为向东、向北沿平汉铁路西侧展开,随时准备出击平汉线,策应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野战军主力在大别山的斗争和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一旦时机成熟,就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这项决策,立即获得党中央的批准。于是,陈赓命令从九纵政委黄镇、副司令员黄新友率第二十五旅,并统一指挥第四纵队的第十三旅向挺进,斩断西荆公路,威胁南阳,吸引李铁军兵团主力西援。
(二)李铁军部被牵到西峡
在南召店的会场上,陈赓对十三旅旅长陈康说:“你这个旅,要牵着敌人走。”部队出动前,陈赓又一再强调指出:“要想办法把敌人牵进腹地,给主力争取活动时间,为更大的战役创造条件;同时把‘牛’拖瘦、拖疲、拖垮,也为‘杀牛’准备好条件。当时,我军这两个旅总共不过五六千人,而李铁军则是全副美械装备的三万大军。这个‘牵牛’任务并不轻松。
、黄新友指挥十三旅、二十五旅,伪装陈谢大军的主力,于11月14日由李清店出发,向镇平方向前进。途中,为了造成声势,诱骗敌人,部队分成许多路浩浩荡荡地展开,构成一幅宽大的扇面向前推进,大路小路到处都是喧嚷的队伍。到了夜间,一反夜行军保持肃静、不准讲话的惯例,干部特意告诉战士们可以引吭高歌、放声说话,并且派出一支部队,专门绕路返回到已经走过的村庄宿营。还在沿途大小村庄全部号上房子。部队一住下来,马上动手修锅台,连里修、排里修、班里也修,不做饭的锅灶也烧上一堆火,使各村、庄红火映天。驻地老乡就到处传扬说:“老八路来啦!光骡子、马就过了半夜,一个村庄就住了好几千,村口路边修的尽是锅台。”
为了迅速把敌人拆散牵走,十三旅按照陈赓指示的,坚决打下南阳通向内乡、的孔道镇平,迫使李铁军部从南阳出动西援,十三旅于16日夜集中各团各种口径火炮以显示威力,集中几十个司号员一同吹起冲锋号显示强大的兵力围攻镇平县城。17日拂晓攻占了。与此同时,二十五旅占领了石佛寺。当李铁军的主力整三师急急忙忙到镇平时,我军又浩浩荡荡地西进了。19日,十三旅和二十五旅会合围攻内乡县城。当夜,我军炮火急袭内乡县城,比攻打更加猛烈,但我军并没有发起冲锋,打打停停地相持着。当李铁军带领整三师扑来时,十三旅三十八团第三营在内乡赤眉鱼贯口摆开大兵阻击的阵势。21日8时至下午3时,在鱼贯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敌军发起了十几次整连、整营的攻击均被我军击退。李铁军以为抓住了陈谢兵团的主力,就亲到鱼贯口督战。当敌军爬上山头时,我军已主动撤出战斗,向二郎坪方向转移。次日,李铁军下令整三师丢掉轻重机枪和大炮,拼着老命向今西峡县的二郎坪方向追赶
(三)“牵牛”中的战斗
十三旅在二郎坪建筑坚固工事,摆开决战的阵势,以引诱李铁军部继续深入。然而,李铁军部追到夏馆至二郎坪一带,又犹豫不前了。为把李铁军部稳在至二郎坪一带,以便陈谢大军主力在东麓展开攻势和实现斩断敌人西荆公路运输联系并与在的我三十八军呼应的战略谋略,十三旅会同二十五旅一部,于12月8日包围了西峡口城。
“牵牛战”开始后,内乡地方民团集中了四个团驻守及其周围:其第九团驻守城北的分水岭;第四团驻守城东的八迭;第二团驻守城东南的屈原岗;第一团驻守西峡口城内。“牵牛部队”分兵两路:一路由赤眉、回车、八迭向西峡口城东和城南进击;一路由二郎坪、蛇尾、(今)黄狮向西峡口城北和城西北挺进。沿途驻守的民团望风而逃,“牵牛部队”顺利的包围了城内的民团第一团,并于12月8日夜向守城之敌发起了攻击。经一天一夜的攻击,城的南、北两城楼被我军炮火摧毁,守在此处的敌第九营营长罗鼎盛候和第五营营长杜合亭被炸死。当十三旅组织的爬城英雄架起云梯即将攻入城内时,敌兵团之第六十五师快速东进,经迫近城,李铁军也派出一部分兵力奔向西峡口。我军已完成任务,为避免腹背受敌,攻城部队主动撤出战斗,经汪坟、蛇尾到二郎坪。在围攻战斗中,我军伤亡50余人。
这时,“牵牛”的任务已经完成,李铁军主力之一的第二十师被钳制于方城、南阳之间,整三师这条“肥牛”被拖向西峡口、二郎坪、夏馆一带山地达半月之久。“牵牛战”期间,陈谢大军主力相继解放了方城、南召、泌阳、唐河、临汝、鲁山、桐柏。到11月29日前,建立了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军区和下设的7个军分区。六分区下辖南召、内乡(含西峡)、镇平、淅川四县。
(四)十三旅在二郎坪的活动
“牵牛战役中,十三旅部队在二郎坪驻守近半月时间中,把缴获敌军的物资分给贫苦农民。农民主动为十三旅腾房子、修工事、抬担架、做向导,亲密无间。
十三旅撤出西峡口后,在蛇尾与二郎坪交界处的人马岗阻击了由西峡口出动的民团第一团和之第六十五师的追击,又在二郎坪街东的艾蒿山亚 阻击了李铁军之整三师。尔后,十三旅一支小部队把敌民团第一团诱到太坪镇,又把敌六十五师诱到嵩县境内,十三旅主力则由二郎坪回到南召,投入新的战斗。这时,平汉线破击战获全胜,郑州至信阳的铁路线被我军破坏,敌人重要屯兵基地、及23座城镇被我军攻克。李铁军这时才如梦初醒,星夜驰向平汉线。
豫西牵牛第三十八军十七师西进途径西峡
陈谢兵团第三十八军十七师南渡黄河后,解放了灵宝、阌乡直抵潼关后又奉命进抵商洛地区,建立根据地和牵制敌人,以支援西北及大别山战斗。当十七师进抵时,蒋介石急忙令六十五师的3个旅由武汉空运西安,开往商洛,伙同地方5个民团追击十七师。十七师为牵制敌人伏牛山区,在1947年冬至1948年春的3个多月中,时而由洛宁西进卢氏地区,时而横跨西荆公路,南渡。期间,曾多次进入西峡境内。
(一)米坪突围战 1947年12月初,由于国民党第六十五师进剿卢氏地区,中共陕州地委直属干部和卢氏县地方干部及三十八军十七师师直干部,转移到今栾川县的陶湾一带,复又奉命重返卢氏。在重返卢氏途径今西峡县太平镇时,又受到国民党军第一二六师和西峡境内4个营的民团堵截围击。十七师在庵一带击溃了西峡民团第一团第六营和一二六师之一部,经太平镇、长探河进入境内。十七师在的堂坪村至羊沟村一线的油坊岭、土地岭、截山岭一带,与在此堵击之西峡民团第一营、第四营激战三天,毙敌何振江等数人后,分兵两路,分别经黑烟镇、桑坪的九松沟、磨沟、包沟、万沟进入卢氏县境。二七师在长探河宿营时,捉住冒充解放军而纵火烧毁民房的“特务”,当即召集群众会让“特务”坦白交待。并就此事,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面目”,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和解放军的严明纪律。
(二)黑烟镇突围战
1947年底到1948年春的3个多月中,为诱敌于伏牛山区而牵制敌人,我军时而于洛宁以西进击卢氏地区,时而横跨西荆公路南涉丹江,迷惑敌人。正当我军不断取得 胜利之际,不惜以4个残缺不全的军(师)铺天盖地压来,并扬言要消灭我军于腹地,妄图支持中原战场的敌军作战。十七师在陈先瑞副军长的直接指挥下,甩掉敌人大兵团合围直下栾川,消灭自卫团500余人。在栾川黑峪地区度过1948年春节。春节后,敌人二次向我军实行分进合击,企图消灭我军于栾川地区。这时,师奉命由栾川、黑峪东进,与我主力会师而担任剿匪任务。但因从东去之路被敌一个旅所堵,欲出卢氏亦为敌所阻,不得已由栾川翻越难以攀越支脉,经太平镇向我军主力靠拢。老君山是难以攀越的高山峻,上30里, 下30里,路窄而陡,仅可勉强行人,牲口通过必须前拉后推,山上森林茂密,上不见顶,下不见底,稍不慎失足则掉进万丈深沟之中,定会粉身碎骨。翻过,已是夜11时左右,先头部队五十一团进至太平镇附近,出敌不意进占该镇,经严密搜捕,未开一枪将敌特务小分队全部捉获,其中包括敌少校特务组长。经审讯后,方知太平镇以东有敌一个旅向西对我形成合围。在东、南、北三面已受敌阻的紧急关头,陈副军长和师领导立即决定:“由黑烟镇方向,首先歼灭阻我之别廷芳匪部,然后直捅敌后。当即改前卫五十一团为后卫,加强对太平镇方向的械备;后卫五十团改前卫;军师领导立即返回五十团进行紧急动员,并指出:‘我东、南、北三面被敌包围,只有西面是空隙,坚决翻越木庙岭,闯出黑烟镇,挺进到敌后就是胜利;必要时,可以把牲畜、重武器扔掉或掩埋,不惜一切代价突出重围。”陈光舜副团长带领其二营为前卫,六连担任尖刀连,四、五及二连为二梯队。六连长张世兴带领一、三排从正面主攻木庙岭,指导员胡振民率二排从左翼绕工程处敌人侧后攻占木庙岭垭,指导员胡振民率二排从左翼绕到敌人侧后攻占木庙岭垭制高点的西峡民团阵地。战斗打响 之前,六连长张世兴从怀里拿出两个柿子,递给指导员胡振民一个说:“伙计,咱俩一块战斗了几年,这一次说不定谁会牺牲,不管咱俩谁活着,都要完成任务,突破敌人包围,不当孬种!说完每人吃一个柿子,分头投入战斗。六连在第二、四、五连的配合下,击溃了西峡民团朱玉文营和刘虎臣营,夺取了海拔2043米的木庙岭,打开了通向黑烟镇村和杨盘村的通道。师直和五十一团克服 种种困难,翻越了积雪一尺厚的陡峭无路的木庙岭。
十七师翻越木庙岭进抵的黑烟镇村、通渠村和杨盘村。在杨盘村的裴家岔、沙岭一带击溃了堵截民团第一团第七营后,经双树沟、九条岭、桑坪进入的官坡、兰草地区。
陈先瑞副军长和五十团团长陈去祥,都是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说:“黑烟镇突围的艰苦程度,不亚地红军长征,不过时间没那么长罢了,可以说是一次小长征。”
豫西牵牛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支援
1947年12月,小寨村的石庙火纸坊工人躲战乱返回时,在火坊门前的路边发现一位解放军战士受重伤而昏倒在地。火掌柜李国定把这一伤员背到火纸坊后,又立即带着两名工人抬一副兜子,假称管帐先生有病,请郎中符寿山到纸坊诊治。后来,得知这位解放军战士名叫李富才,是河北省人,任十七师某部排长。符寿山和其妹夫段兴臣合作,取出了李富才腰部的弹头。为躲避地方民团的搜捕,符寿山和李国定商定,把李富才转移到红石墁的一个山洞休息。李国定给儿子李信合、堂弟李立冬二人,以放牛为掩护给李富才送饭。 1948年春节后,李富才伤愈,李国定给李富才凑了一担白纸,李富才扮作白纸商贩,担着白纸,翻越老界岭,找到十七师,回到部队。
1948年2月,卫生队负责人嘱托毛石匠要好好招呼民团伤员,并要毛石匠告知当地保长送民团伤兵回家。之后,卫生负责人告诉他解放军伤员叫李祥,是河北人,在作战时受伤,需要暂时在他家修养一个时期。并给毛石匠一沓纸币留作李祥生活费用。毛石匠满口答应尽心救护好李祥,但谢绝了卫生队留给李祥用的生活费。李祥在石匠家养伤两个多月,躲过了国民党军和地方民团的多次搜捕,又得到符寿山的精心治疗,伤势日渐好转,康复后翻阅,在栾川找到部队,顺利归队。
在1947年冬到次年春,三十八军十七师留在杨盘村常新法家,通渠村七道河的曹家与贺家,及大坪村群众家的伤、病员,均在当地农民的保护和照料下,安全康复归队。
豫西牵牛红色历史档案
《陈谢“牵牛”戏“铁军”》
1947年解放战争中,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毛泽东统筹全国解放战争大局,把战略目标之一定格在。从9月4日起,毛泽东连续向陈、谢发出数封电报,令其避免打大战,用全力在建立根据地。
11月3日,陈(赓)谢(富治)兵团进入南召,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率领整三师、第二十师、第一二四旅等部共7个整旅,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意图围歼陈谢兵团。而毛泽东同志又数次电令:“避免打大战,用全力在建立根据地”,打,还是不打?究竟采取什么方针,关系着根据地的开辟,也影响着整个中原战局。为了落实中央指示,同时创造战机,相机歼灭敌人,陈赓决定借局布势,虚张声势,暂不与敌主力正面接触,而是先以两个旅伪装成我军主力,调动李铁军部主力,以掩护我主力转移,然后择机歼敌。
11月8日,陈谢兵团在东北隅南召店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暂时避免与尾追之敌决战,由第九纵队政治委员、副司令员黄新友率第二十五旅,并统一指挥第四纵队的第十三旅,伪装为兵团主力部队,向挺进,斩断西(安)荆(紫关)公路,威胁南阳,放长线钓大鱼,牵着李铁军兵团主力西向镇平、内乡、西峡,将其牵进腹地,把这头“大牛”拖疲拖瘦,把这支“铁军”拆成“零件”。
李铁军四处出击,急欲寻找我军主力决定。我军执行“牵牛”任务的第十三旅、第二十五旅为了造成主力部队出动的声势,故意分成多路行军,展开成宽大正面推进。但是,狡猾的李铁军并没有轻易上当。为了诱惑敌人上钩,指挥员决定,派一部分部队再绕回到原来经过的村庄分头驻扎。这些部队每进驻到一个村庄,就修起许多灶台,到处点起烟火,并让村里乡亲们四处奔走相告:“八路军过来啦!光骡子和马就过了大半夜。我们村里驻了好几千人,村口路边修的尽是锅台。”消息传到敌营,老奸巨猾的李铁军仍没有轻信,他派出侦察员四处侦察,并派出一个旅进行试探,主力仍旧按兵不动。于是,我第十三旅、第二十五旅又摆出主力部队的架势攻打。李铁军这才下定决心,亲率主力与伪装为我军主力的十三旅、二十五旅决战。我十三旅、二十五旅见敌已上钩,便从撤走,一路走走停停,和尾追而来的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打打撤撤,促使敌人紧追不舍。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十三旅、二十五旅索性改为白天行军,专门在上扬起滚滚烟尘;扔掉散乱的背包等物品,制造大部队行动的假象,故意让敌人的侦察飞机发现。担任后卫的部队每当和敌人接触打一场小的阻击战之前,都修筑大量的工事,留给敌人“参观”。就这样,一连几个月,李铁军一直把第十三旅、第二十五旅误认为是我军主力,被牵着鼻子转圈。
正当李铁军被牵着鼻子在里晕头转向的时候,我军兵团主力则向北、向东沿平汉铁路西侧展开,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率领第二十六旅、二十七旅北返,向、宝丰敌后地区展开,横扫该地土顽股匪,攻克了陕县、禹县等地,组建了豫陕鄂第五军分区;第十三旅副旅长黎锡福率一部兵力剿灭敌人地方团队,组建了以李青店为中心区的第六军分区;第四纵队的第十旅在方城组建了第七军分区;十旅和十一旅则相继解放了唐河、泌阳等县,创建了北临黄河、南接汉水、东连江淮、西至,南北长千里、东西宽六百里的豫陕鄂根据地,胜利实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用全力在伏牛山建立根据地”这一战略构想,策应了刘邓大军在的斗争,为后来展开战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伏牛山牵牛战:打乱蒋介石中原作战计划》
1947年,陈赓、谢富治率4纵、9纵和83军组建的兵团越过陇海路南下挺进,10月4日进至南召、方城一带。李铁军率国民党军第5兵团共7个旅3万大军紧紧尾追。陈赓派一部分部队牵着李铁军这条“大牛”西走,主力则向北、向东展开,随时准备出击平汉线,策应刘邓大军在的作战,待机消灭李铁军兵团。
11月14日,担任“牵牛”任务的第13、25旅由南召出发,第25旅奔袭南阳以西的石佛寺,第13旅南下镇平。途中,为诱骗国民党军,部队多路行军,拉大距离,夜间一反肃静行军的惯例,放声说话,引吭高歌,展开成宽大的扇面。15日下午部队进入南召县刘村镇时,李铁军把第13旅误为陈赓的主力,随后尾随。晚上部队进至大石桥,李铁军部赶至刘村镇,但李铁军已有在临汝、郏县、南召尾随解放军数次扑空的教训,停在刘村镇徘徊不前,进行侦察。此时陈赓主力正向方城、叶县一带移动,如不迅速牵走李铁军,敌人就会识破意图。
16日,陈赓电示第13旅“坚决打下镇平”,调李铁军救援。当日夜,第13旅迅速包围镇平,集中火炮袭击,冲锋号齐鸣,守城之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电求李铁军救援。天明,第13旅攻占镇平,俘国民党军1000余人,第25旅同时占领石佛寺。
攻占镇平,调动了李铁军,整3师急速奔向镇平。当国民党军赶到时,第13旅又西进了。11月19日,陈赓又电令“牵牛”部队奔袭内乡。当夜,部队将内乡城包围,第25旅担任主攻,13旅以炮火支援,守城国民党军频频向李铁军告急,李铁军命地方民团顽抗,并率整3师向内乡猛扑。
20日天未亮,李铁军部队进至五龙庙,攻城部队已达到目的,又“牵牛”向赤眉镇前进。李铁军亲自赶到赤眉镇鱼贯口督战。22日,李铁军令所部丢掉辎重,扔下大炮,疾速追赶。第13旅此时已经夏馆进至二郎坪,并于12月8日与第25旅协同包围了西峡口,把李铁军“牵”入伏牛山区。
这时,第13、25旅的“牵牛”任务基本完成,李铁军已顺从调遣,兵团主力被拆散,其第20师被牵制于方城、南阳之间,整3师被拖向西峡口、夏馆镇山地达半月之久。此时,陈赓主力迅速展开攻势,11日第10旅再克方城,20日重占南召。19日第11旅攻克泌阳,20日攻克唐河,28日攻克桐柏。12月8日,第25旅攻克临汝,23日再克鲁山。12月23日,李铁军的第5兵团部和整3师在西平、遂平间的祝王砦、金刚寺地区被陈赓主力包围,25日陈赓主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发起总攻,26日20时,除李铁军率残部逃跑外,第5兵团部及整3师全部被歼。此役,击毙国民党军第3旅少将旅长雷子修、20旅少将旅长谭嘉范;俘兵团少将参谋长李英才、少将副参谋长邹炎、整3师少将副师长路可祯、第3旅参谋长绕亚伯、20旅参谋长沈炳宏,计歼敌9300余人。
豫西伏牛山“牵牛”战斗不仅打乱了蒋介石的中原作战计划,也加快了豫西、陕南、鄂北解放区的扩大节奏,并为1948年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解放战争中,由于位置重要,陈赓的部队虽归属晋冀鲁豫军区,但是直接由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挥。1947年9月,他受命组建陈谢兵团挺进,毛泽东要把一把尖刀插入蒋介石的中原心脏上。
10月,陈赓率部渡过黄河后,在南下途中,被蒋介石派的陈赓黄埔时的同班同学李铁军率第5兵团7个旅紧紧跟踪,意在围歼陈赓兵团。结果,陈赓只派了一个旅在一战就把李铁军“修理”了一顿,把他手下有名的“防御将军”武庭麟的15师全歼,活捉一个师长和两个副师长,害得李铁军连救援都没来得及。
打罢郏县,陈谢兵团刚到方城,李铁军率7个整旅又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结果,陈赓又在毛泽东的导演下演出一场牵牛大戏——即派一部分部队伪装主力牵着李铁军这条“大牛”西走,把它拖疲拖瘦,主力则改为向北、向东展开,随时准备出击平汉线,策应刘伯承野战军,并配合华东野战军的作战。一旦时机成热,就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这既是一个破敌之策,也是一个进攻之策。
陈赓把这个“牵牛”任务交给了9纵副司令员黄新友率领的25旅和4纵陈康旅长率领的13旅,兵团其他部队则在开辟根据地,伺机出击平汉线。但是这个“牵牛”任务并不轻松。两个旅总共不过五六千人,而要牵上李铁军全副美械装备的3万大军,不仅难度很大,而且很危险。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大戏就此揭开了序幕。
一天黄昏,13旅和25旅伪装成兵团主力,向行动。兵团主力也暗中行动。当李铁军气势汹汹地扑上来时,一下就犯麻了:陈赓兵团一下子不知哪去了。
消失一天后,陈赓兵团又出现了。
这就是担负“牵牛”任务的两个旅。他们沿着南召城、方向前进。为了造成声势,部队分成多路,浩浩荡荡,构成一幅宽大的扇面向前推进,大路小路,到处都是人喧马叫,每逢临近村庄时,又有口令传下来:“往后传,放慢脚步,拉开距离。”队伍拉得长长的十几里路,都望不见尽头。到了夜间,连长、排长一反以往夜行军肃静、不准讲话的惯例,特意对战士们说:“多暴露目标,多大声唱歌,多大声说话。”结果,就连平常不大爱说话的战士,也都热烈地谈笑起来,活跃的更是活跃得不得了,又是唱家乡戏,又是跳秧歌舞,声震大地。拉大炮的马匹也凑趣似地放开嗓门,延颈长嘶。
可是,部队离开南召走了40多里,后面还没发现敌人的踪影。陈康旅长传令部队驻下等待,并且派出一支部队专门绕路返回到已走过的村庄宿营,在沿途大小村庄全都号上房子。部队一驻下来,动手修锅台,结果,连里修,排里修,班里也修,有的一个班修好几个灶,做饭的做饭,烧水的烧水,不烧水不做饭的锅灶也烧上一堆火。霎时间,满村子烟气弥漫,红火映天,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驻上几个排就热闹得不可开交。第二天,驻地老乡就到处传扬开了。有的说:“老八路过来啦,光骡子,马就过了半夜!他们发展得这么快啊,好几万人啊!”
“不止吧,我们村夜里住了好几千,村口路边修的尽是锅台。”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快,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这天下午,部队进了,收拾了当地一小撮土顽,一个侦察员兴冲冲地跑来向陈康报告:“旅长,敌人来啦!”陈康高兴地跑到山上,拿起望远镜一看,果然,敌人像一串黄蚂蚁正沿着山沟往上爬。不一会,山下便传来一片枪声,后卫部队和敌人打起来了。陈康松了一口气,说:“嘿!这条‘牛’总算牵上了。”
部队立即继续前进。战士们知道“牛”跟上来了,情绪立刻活跃起来,
正在上下高兴之时,情况却又有了变化。当天晚上,陈康刚进到大石桥,侦察员又赶来报告:“敌人在吃了顿饭马上缩回去了。”
过了一天,敌人依然没有跟上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铁军是广东人,为人狡黠,用兵谨慎,在黄埔军校时与陈赓还是十分要好的“哥们”,因此直到两军对阵时,在军中,他每次提到陈赓时还是不改口,称敌手为“陈大哥”,弄得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们嘴巴翘得老高:“都两人打仗了,别说远的,上次在就被他吃掉一个师,还大哥大哥的!”但是,他还是不改口。他是兵团司令,手下大将也奈他不何,结果,一有情况,手下就说“你大哥什么什么”的,他也不在意。这次“大哥”吃掉了他的15师后,他对“大哥”提防多了,处心积虑打探“大哥”的虚实,地面、空中的侦察活动不断,结果偏偏“大哥”只有这支正在大张旗鼓西进的“牵牛”部队被他侦知去向。
他知道陈赓用兵诡谲,因此仍按住主力不动,只派一个旅远远地来盯梢。这个旅一赶上来,只见东一个箭头,西一个箭头,到处是路标,岔来岔去,又见沿路各村用的锅台多得无数,弄不清楚究竟过了多少部队,加上在又挨了一阵痛打,便断定:“陈赓主力在此!”慌慌忙忙回去报信。李铁军说:“我大哥智商过人,还得侦察。”他又派出情报人员四出活动,打探虚实。因此,也弄得他的大军就迟迟不前。
这可把陈康急得要死。因为陈赓正率兵团主力向方城、叶县一带移动,如不能迅速地把李铁军牵走,时日迁延,让他识破“牵牛”意图,事情就不好办了。因此必须马上把举棋不定的李铁军“牵”到预定的路线来,为此,他一面报告陈赓司令员,一面连夜召集会议,研究迷惑和诱敌的办法。第二天,他还在着急的时候,接到了陈赓发来的电报:
“坚决打下镇平。”
陈康看过电报,仔细一琢磨,一拳打在腿上:“司令员真是洞若观火。请将不如激将!”
在南阳西面,是南阳通往内乡、的孔道,拿下镇平县城,南阳的背后就受到威胁,只要镇平一打响,李铁军定会硬着头皮闯过来“救援”。
陈康是陈赓手下一员猛将,与陈赓有“大陈小陈”之说。他马上行动,当夜就包围了镇平县城。围城以后,13旅就拉开架势,布置火力。此时13旅有几门山炮,但炮弹不多,一般不轻易舍得用的,这次陈康为大造攻城声势,把全旅的山炮和各团的火炮都集中起来了。
次日拂晓,先是几十个司号员一同吹起冲锋号,接着便是震天动地的炮火急袭,排山倒海,炮火炸垮了城垛,摧毁了碉堡,掀掉了城楼。炮火如此猛烈,甚至13旅趴在工事里准备冲锋的战土也猜疑起来,纷纷问道:“是不是我们的大部队真的来啦?”城里的守敌已被炮火轰击得魂飞魄散,惊恐万状。截听敌报话的侦察员跑来向陈康报告:
“城里守敌正在声嘶力竭地向李铁军求救!”
“他们如何说的?”
“他们说‘共军主力围攻,几百门大炮轰击,万望火速增援’……”
听到这里,陈康和周围的人全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天一亮,13旅完全攻占,捉了1000多俘虏,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与此同时,向守志旅长率领的25旅也占领了石佛寺。
这一仗果不出陈赓的预料,“老同学”李铁军终于中计。当两个旅战士刚打开粮仓,把粮食分发给老百姓时,陈赓发来电报:
“李铁军的主力部队整3师正在急向。”
但当整3师气急败坏地赶到城下时,13旅已补充了弹药,吃饱了饭,睡足了觉,浩浩荡荡地西进了。
这样,李铁军这条“牛”终于被牵着鼻子西进。李铁军被引进迷魂阵中还一路上打着哈哈,和部下说:“我这大哥,嘿嘿,虽然号称智多足谋,但还是怕我这手头的硬家伙!你看这些美式装备,谁敢碰一下?”李铁军一高兴,手下更是大意,用报话机指挥部队行动全都用明语。对此,李铁军也不责备,反而说:“我知道我大哥会听到我讲话,他听到了,又有什么办法?我要追,他拦得住?同是一个班的,以前天天在一起,又是打闹呀,又是开玩笑呀……”他又回忆起过去的同学时光了,他手下大将们“胜利追击”,也是听得手舞足蹈,纷纷说:“同学战场上兵戈相见,自古就是千古奇闻,你大哥追得直怕少生了两只脚,更是奇奇闻了!”
李铁军大军紧紧尾随着“牵牛”部队。每天差不多都是这样:13旅等在前面牵,整3师在后面跟。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两军相距经常远不过半天路,近不过三五里,有时仅只一河之隔,但李铁军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那么多敌人在后面追,开头战士们心里也有点慌,万一李铁军一发狠猛追上来,这几千人马还不被他3万大军包了饺子?但陈赓却不知有什么“法术”,敌情总是准确地“送”来,李铁军一行动,他的电报就来了,啥都知道,敌人今天走多远,到什么地方宿营,都说得一清二楚,因此陈康说:“不要怕。只要保持好通讯联络就够了。”
尽管如此,“牵牛”并不是件轻松活儿,既要牵上“牛”又不能叫“牛”咬住,战士们常常是米刚刚下锅就又要前进,背包刚刚解开又要出发。后卫25旅一天不知要和敌人打多少仗,有时即使是一枪不发,也要大量修筑工事留给敌人“看”。但大家始终情绪饱满,信心十足。
可是,李铁军的处境却艰难多了。他整天上气不接下气地跟在后面,前面“大哥”说走就走,他可不敢休息,“大哥”一停,他就得赶快拉开“进击”的架势,一准备好了,突然“大哥”又走了。另外他的部队臃肿,辐冀累赘,一天赶个两头黑,走不了三五十里路,还上下累得一个个龇牙咧嘴,脚瘸腿软。夜晚,刚要伸伸腿,缓缓气,又被“大哥”的小部队不断袭扰,一夜数惊,这样昼夜不安,又疲于奔命,不说他的手下,就是他本人也是越追越狼狈。可是,他还迟缓不得,一缓下来,“大哥”那边又有新行动了。
一天终于战机又来了。
“大哥”又围住了一个叫内乡的镇子。被围守军向他频频告急,整3师的牛性发作,兴冲冲地扑了过来,和内乡的距离逐渐缩短:40里,30里,20里……本来已被吓破了胆的城内守军也突然活跃起来了,把老乡们逼到城墙上来向共军“喊话”: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投降吧!”
这一喊把25旅攻城战士气鼓鼓的,有的干部也要求下令攻城。可是,一经提醒“别忘记咱们的任务是‘牵牛'啊”,他们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马上拉紧“牵牛”的“缰绳”悄悄转移而去。
原来陈赓见“牛”走得太缓慢了,奔袭内乡只是他为了把“牛”牵得紧些,让它跑得更快的一个计策。
结果,25旅前脚才走,整3师先头部队的炮弹就从湍河那边打过来了。接着,又是一方急走,一方得意洋洋地紧跟,前面跑得急,后面的追得快,转眼间,一个整3师全被“牵”到了。
赤眉镇是由内乡通向伏牛山深处的一个隘口,再往里走,沟深路窄,大部队运动不便。陈康估计李铁军在此可能又会憨思苦虑,举棋不定。离开不久,他连夜派出一支侦察分队返回诱敌,另派一个营在关口布了个阵地,第二天,李铁军前卫赶到这里,双方又从早上打到下午,整3师围了过来,连续发动了十几次猛烈攻击,都被击败退下去。李铁军高兴地说:“这下抓住了大哥主力了!”亲自赶到关口来督战。他一来,先是用大炮轰,轰到太阳偏西时,才下令“冲锋”,可他的手下一个猛子冲上去时,“大哥的主力”早已撤出战斗,向转移了。
李铁军满以为大功即将告成,得意忘形,第二天竟然丢掉辎重,扔下大炮,拼着命往山里追,一直被诱至中。而这一追击,李铁军集团已被拆散:其主力20师被钳制于方城、南阳之间,整3师这条“肥牛”被拖向西峡口、夏馆镇山地。“牵牛”任务已基本完成了。
随即,陈赓下令兵团主力向东挺进,发动新的攻势,连克方城、南召、泌阳、、桐柏、临汝、下店镇、、鲁山。这一下,在中担任“牵牛”的两个旅估计整3师不会再跟得那么紧了,打算休息了两天,等它一下再说。不料,李铁军突然派出了两个旅由西面包抄过来,准备“合围”。直到这时,他还没醒悟过来,还在使劲找“大哥”主力决战呢!
陈康只好连夜撤离,迅速进到深处。谁知他原以为李铁军会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要继续进攻,奇怪的是,他却又不来了。正在疑惑间,陈赓的电报突然传来了叫人欢喜欲狂的消息:平汉线破击战大获全胜,蒋介石的重要屯兵基地、等23座城镇被我攻克。指挥32个旅“清剿”大别山的白崇禧不得不仓惶抽兵回援。
原来李铁军此时才像醉汉喝了酸汤似地清醒过来,星夜“驰援”平汉线去了。
于是,13旅立即尾追整3师,由“牵牛”改为“赶牛”。
牵了这么久的“牛”,终于到宰杀的时候了,战士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忙着磨刺刀,补鞋子,追击的命令一发出,部队就像决堤的山洪,一泻直下。战士们一天天像长了飞毛腿,一昼夜就赶了200多里。
李铁军万万没有想到,他赶去平汉线,不仅是给他的难兄难弟奔丧,也是自己奔向坟墓。当整3师日夜兼程赶到西平县西南的祝、金刚寺一带时,陈粟大军和陈赓兵团的主力早巳摆开了聚歼的阵势,13旅也已绕路赶到前面“恭候”了。当“小陈”陈康率领部队赶回平汉线时,“大陈”陈赓一见到他高兴地说:
“你们打得不错,先把‘肥牛’牵走,又把‘瘦牛’赶回来了。”
这时小陈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司令员,你怎么对李铁军的行动算得这么准呀?”
陈赓一笑:“毛主席给了我一台电台,李铁军用明语呼叫,我每天只要守着电台,他的一举一动闭着眼睛也都知道了!”
这时,毛泽东的命令又来了:陈赓主力东向平汉路进行大破击。
在平汉路大破击前,陈赓将“牵牛”的任务又交给11旅。李成芳旅长先期率领两个团,经方城、、泌阳、桐柏至明港,前往接应10纵由向桐柏展开,并吸引整3师“跟进”。整3师以为陈赓主力在桐柏,慌忙从跑到桐柏。结果,在陈赓破击平汉路的战役开始后才发现他的主力在东边。于是,整3师尾追上来,结果又被11旅“牵上”,一步一步地进入在遂平、西平之间布下的“口袋”。
随即,陈赓指挥主力向谭店一线集结,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一部沿平汉线向南急进。李铁军此时才发现“形势极端不利”,急忙下令向东南方向撤退。当夜,当他猬集于祝王察、金刚寺一带时,“大哥”的兵团主力终于出现了,总攻也跟着开始了。
这次围歼李铁军的还有华野3纵,两支劲旅一起向李铁军兵团发动了猛攻。战至最后,李铁军只率少数残敌逃跑,整个兵团部及整3师全军覆灭,他手下的3旅、20旅旅长被击毙,团参谋长李英才、副参谋长邹炎、整3师师长路可贞、3旅参谋长饶亚伯以及20旅参谋长沈炳宏都被生擒,参谋长李英才在祝跳寨墙逃命时跌伤了腿,被抓后就埋怨李铁军:
“太窝囊,真是混蛋。”
围歼整3师之战后,陈赓命令部队立即向南开进,围歼20师,在确山,又把20师打得几乎溃不成军。以后,李铁军提起“陈大哥”就几乎要哭:
“都是黄埔同学,老天爷为什么偏偏厚此薄彼?
豫西牵牛国民党将领李铁军
国民党高级将领。原名李培元(1903年—2002年)字虞午,广东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将军衔。
李铁军作为黄埔一期学生,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不凡,不料在解放战争期间却战绩不佳,曾多次惨败在老同学陈赓手里,他唉叹道:“我半世英名,被陈赓毁于一旦。”
东征胜利后,国民革命军举行了授勋大会。陈赓与、李铁军、徐向前、熊绶春、黄维等人被授予国民革命大元帅勋章。
豫西牵牛主要作战经历
参加,历任第二师排、连、营,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团长。
一九三零年任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副师长。
一九三六年二月任陆军第九十五师师长;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任第一师师长。
一九三七年八月参加淞沪抗战,在、宝山、月埔一带抗击日军。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辞第一军军长职,李铁军升任第一军中将军长。
一九三八年七月调任七十六军军长,
一九四二年六月升任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六军军长。
一九四四年三月以第四十二军和新编第二军编成第二十九集团军,李铁军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新二军军长,驻防甘肃走廊。
一九四六年四月李铁军接任警备总部总司令。
一九四七年抽调整编第三师、整编第十五师、二O六师等部队会同守军共八个旅,组成第五兵团,以李铁军为司令官;这年九月,国民党和三青团合并成立新的国民党第六届,他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第五兵团部及整编第三师在西平县西南的祝、金刚寺一带被歼。李铁军率少数残部逃跑。
一九四九年李铁军前往,任“中央”监察委员、“国防部”部员。后定居。
1998年曾回过节。
豫西牵牛李铁军的一生
生于日的李铁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始终是同学的得力部下。基本上只要胡升一级,就会把原来的职务交由李来接任。逐渐的,李铁军在早期的系统中,成为了二号人物。然而,李铁军因为没能处理好新疆事变,使其地位受到了动摇。再加上内战时期在被陈赓兵团打的落花流水,更使他的地位一落千丈,只得黯然的退出了集团。
这一系列的巨变,主要还是李铁军本人的骄傲自负心理所致。抗战初期的李铁军还只是一个师长,在他敢打敢冲的精神号召下,第1师发挥出不俗的战斗力,应该说这时候的李铁军已经有了成为继承人的资格。一直到了1944年,已经当上第29集团军总司令的李铁军奉命率部进驻新疆。但在新疆这个复杂的政局下,却没能使李铁军有着高度的警觉,他的自信使他错误的判断了局势。于是在新疆民族军发动进攻之后,手忙脚乱的李铁军根本无力平息暴动,自己的部队反到损失惨重,几乎丧失了新疆的自主权。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对他的感到失望,更使政府对新疆的威信跌至了最低点。
新疆暂时得到和平后,李铁军在警备司令的职务上度过了内战的第一年。不甘心失败的李铁军一直想着重返战场,他希望能通过对解放军的作战中立功而恢复自己的威望。然而命运之神似乎总和他过不去,就在他好不容易从那里争取到第5兵团司令官的时候,这个位子还没做满三个月,就在被打的灰头土脸,所属整编第3师全军覆灭,本人也是落荒而逃。这次失败,可以说是让李铁军彻底的丧失了对他的信任,也使他自己的戎马生涯达到了最低谷。他最终选择辞职,去了南京的家中度过了大部分的内战时光。
1949年11月,李铁军被重新启用了。当时的62军因为湛江事变导致内部混乱不堪。国防部对军长的继任人选,考虑从广东籍的中央军嫡系将领中挑选。李铁军得知这一消息,觉得自己复出有望,便积极奔走,终于如愿的降级当上了第62军军长。国防部考虑到李铁军是黄埔一期,且又当过兵团司令官,如果专任军长的话有点不体面,于是在不久之后又任命他为海南防卫军副总司令兼第2路司令,除了兼任第62军军长之外,还把陆军步兵学校教导师交给他指挥。
对于国防部的信任,李铁军可说是铁了心的要干出成绩来。由于国军在金门有了打赢解放军的实例,这本身就使李铁军对于守备海南有了信心。其次,在政工部门的宣传下,把共产党描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李铁军更是夸大宣传,让62军的官兵铁了心的和解放军拼命到底。于是,他指挥的62军是整个海南战役中抵抗的最为激烈的部队,甚至还接连不断的打反击,近乎于到了疯狂的地步。
这62军的海南作战史,完全可以说一部惨烈史。在李铁军的指挥下,62军在澄迈地区打的非常疯狂。这军长、师长、团长全都带头冲锋,就连各级参谋长也都带着勤杂部队投入到作战中。在整个内战后期,还能和解放军这么对干的部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但李铁军的一切努力都有如杯水车薪,他的两个师很快就被消耗殆尽,另外一个步校教导师还宣布战场起义。此外副军长韩潮被俘,参谋长温轰阵亡。这时候的李铁军觉得没希望了,他的一切努力都已经作出,但仍然没能扭转战局。既然如此,他就只能带着残部开始突围。
对于突围,他没有遵从海南防总的命令向八所或者是榆林撤退。对62军来说,这两个地方都太远了,而且还得面对解放军主力的追击和地方游击队的截击。别说抵达目的地了,就连执行都根本不可能。经过判断,他决定反其道而行,向解放军的侧翼突围,从海口撤退。这一招还真成功了,经过整理,62军残部把李铁军本人加进去,一共突围了500多。但经过海南之役,李铁军是彻底丧失了斗志。他在空挂国防部部员干领薪水四年之后,就办理了退役手续。此后他移居,在那里默默无闻的度过了余生,于日病逝,享年99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南阳内乡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