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广州大学城地图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

广州大学城 -
广州大学城-内部环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上任仅两个月,就来到番禺的小谷围岛视察广州大学城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和“2004年9月开学招生”的要求,为大学城建设指明了方向,广州大学城建设全面启动。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张德江的指示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广州大学城的要求,成立了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在指挥部办公室的直接组织和指挥下,大学城一期工程包括225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所有城市市政、公共及校园绿化、公共配套设施以及配套的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8月底,入驻高校的8000多名师生如期进驻。2004年9月初,31000多名新生和4000多名教师也相继进驻。广州大学城成功实现了开学招生。
广州大学城 -
一期进驻大学城一期小谷围岛的十所高校为: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九大学院进驻大学城:确定进入东校区的学院除了新办的工学院和传播与设计学院将全部放在东校区外,还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等7个学院,这7个学院进驻的专业和学生类别各有不同。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楼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楼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用地面积1658亩(教学区1221亩,生活区437亩)新校园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华工老校区定为北校区,新校区定为南校区。老校区要做强,以传统学科为主;新校区要做出特色来,重点发展新兴学科,如生物工程,经济、新闻传媒及计算机软件等学科。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总占地面积1462亩,总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达55545 M2,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37590 M2;建设总投资超过18亿元人民币。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用地面积:1975.6亩(教学区1389.7亩,生活区585.9亩),新校园总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36万平方米,标志性建筑:图文信息中心、广州大学正门广州大学正门演艺中心、多功能体育馆等。广州大学新校园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南端,南面及西北面毗邻珠江南航道,东南以中部快线为界,西与广东科技中心相对。过江隧道、地铁七号线及中部快线分别在学校的南面、西面和东北面经过,交通便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为南校区,与白云山北校区并为主体校区,发展本科教育。目前南校区一期建设23栋单体已完工。将实行以选课制为中心,导师制和主辅修制为辅助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管理重心、师资安排和校园文化建设都向南校区倾斜,9个学院将进驻。广东工业大学是进入大学城十所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该校提出,到2007年,大学城校园本科生将达到24500人、研究生3500人的规模,拟主要招收平价学生;其余几个校区将招收公办新机制学生约18000人,实行按全成本收费用于还贷;此外按教育部要求招收软件“蓝领”人。届时,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49000人左右,成为广东省学生规模最大的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的2004级新生将全部入住广州大学城,部分专业的老生也将入住,总人数大约为2700多人。大学城校区将成为学校的中心区,主要用于开办本科教育,原有的老校区将作为研究生部继续使用。广东药学院大学城校区将成广东药学院的主校区,新学期有3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进驻,除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等三个名牌专业外,另新增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7个专业。而赤岗校区以临床医学为主,宝岗校区将以成人教育为主。星海音乐学院拥有大教室27间,琴房187间,钢琴210架,其他各种乐器269件,另有一座设有600个座位的音乐厅。1986年建立基本乐科电化室,内设20多台电子琴。音乐图书馆藏书51989册,乐谱52926册,唱片17304张,录音带2579盒,中外报刊500种。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新校区占地面积414亩,约为老校区的广州美院广州美院2.8倍(老校区15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老校区8万平方米),是老校区建筑面积的3倍。二期大学城二期拟入驻五所高校(另有两所高校名单暂未确定):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
广州大学城 -
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是一个以大学为特定功能的新城区,其布局采用城(大学城)→组团(功能组团)→校区(大学校区)的空间结构层次。
广州大学城 -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小谷围岛面积17.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少有的岛屿大学用地,为象牙塔提供了一处天然的世外桃源。广州规划院副院长叶青博士谈大学城选址:广州大学城所在的位置在整个大广州都会区实际上是一个中心的区域,当初为什么选择小谷围岛,主要是因为小谷围岛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第二个就是在交通方面是离市区是最近的,同时它有一个相对独立和空阔的用地,这个是硬性条件。实际上我们有一个选址的原始的驱动力,整个广州市的城市发展都是沿着珠江水道由西往东再往南发展,大学城的选址应运广州市发展的方向,所以选址在小谷围岛表面上看是偶然因素,实际上有一些必然性在里面。这一点在公开性的文件没有这样提过,但是接下来大学城再往下发展,广州新城、广州南沙地区都是沿着珠江水道发展,所以选址小谷围岛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位于珠江江心的小谷围岛,自古以来就是风水胜地。不仅从形状上看,神似一只富有灵性的神龟,守护着珠江水域的出海口,作为广州风水大局的水口辰星,这只“神龟”,其与珠江三塔一起,构成了粤府文昌风水格局。小谷围岛在风水布局上文昌之位尤为突出,其东南巽位正是“广州文昌位”。这里先后有郭塱私塾、官山书院等桃李满天下的古代学堂,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周边亦有多个近代史上较为重要的历史遗存,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人文中心。政府投入300亿的巨资建设大学城,意在将此人文渊源一脉相承。内环全长4.2公里、中环全长11.1公里、外环全长14.9公里。
广州大学城 -
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小谷围岛西端,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3.75万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学馆,中国“绿色建筑”的代表工程,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馆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8个常设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科技影院;数字家庭体验馆、开放实验室和多个临时主题展区。其中三维巨幕影院是亚洲最大的IMAX电影院。广东科学中心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广东省首个“科技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个荣誉称号。广东科学中心拟继续投资6亿元启动二期工程,将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设目标,以社会前沿科技为内容重点,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并利用广东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资源优势,完善各种科技活动服务设施,把广东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科技发展成果展示窗口,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平台和科技资源中心。岭南印象园岭南印象园位于小谷围岛南部临江地段,总占地面积16.5公顷,是怀旧街巷怀旧街巷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这里有典型的岭南传统风格建筑群落,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门高屋,或镬耳高墙。悠长的青云巷、古朴的趟栊门、精致的满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岭南印象园中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充分展现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精华。景区突出原生的岭南文化和乡土景观,复原岭南民间繁荣生活场景,以岭南建筑完整、民间文化深厚、田园乡村风情浓郁,成为现代人了解岭南古文化的窗口。岭南印象园以园中岭南风格的特色建筑受到了许多剧组、广告商、影楼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小洲艺术村小洲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广府地区唯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水乡,曾被评为“中国生态文明楷模”、“第一批全国生态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古村落”和“岭南书画原创基地”等,以“草根”闻名,国内艺术界早有“北有798、宋庄,南有小洲”之说。这里聚居着广州的文艺青年和艺术院校考生,快速路桥底有大量自由生长的绘画、雕塑工作室,长期有艺展开放。另有在水一舫、丰衣足食等大型农家乐,附近为瀛洲生态公园、万亩果园。计划升级“广府第一水乡”。体育场馆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占地面积约26.9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占地9.7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观众,规模仅次于天河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广州第三大体育场。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可用于大型活动开幕式、国际级田径赛场和足球比赛赛场。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包括自行车轮滑馆、BMX小轮车场、速度轮滑场和攀岩场,是2010年亚运会比赛场地之一。运动场馆:广工板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馆等等。广州画院位于中心湖西侧。广美美术馆位于广美中环路侧。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位于仑头隧道大学城出口。广州国家档案馆位于广大附中西侧,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档案馆路33号。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广中医校内。四大文物两座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王陵墓,已规划南汉二陵博物馆,位于华师附近。明代石人石马墓,位于广工校内。清末炮台,位于广药校内。北亭村内亦有南汉王御花园、南汉王祭祀天坛及东汉古墓。长洲岛位于大学城东侧,有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东征烈士陵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纪念馆、海军黄埔军事博览中心、黄埔公园、深井古村等。黄埔区计划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以自行车、轮渡为主要交通工具,打造一个“适合发呆的慢岛”。生物岛广州国际生物岛位于大学城北侧,主要发展方向为生物医药研发、生物能源、生物信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海洋生物。生物岛四面环水,被票选为“广州最美绿道”。公园中心湖公园,天然湿地公园(小谷围岛西端、南端、东端、北端均有),各校内湖、湖心岛。东边过桥的长洲岛上有现有 济深公园、黄埔公园、中山公园、黄埔军校军事主题园、圣堂山公园等。广大商业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内,大学城最旺的商业中心之一,由大型餐饮中心(肯德基、必胜客等)和购物中心组成,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庭广场上活动不断。GOGO新天地GOGO新天地是2011年开张的一家大型购物Mall,位于中山大学附近,定位与广州大学商业中心类似,均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主要消费对象。自然村在大学城里仅剩的自然村:南亭村、贝岗村、北亭村、穗石村里也有流动小摊或小贩的小型集市,其中贝岗村由于地理优势更是在临街搭建一排商铺,为大学城吃货必去地点。各个村由于有大学在旁边,日渐繁华。如南亭有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包围,贝岗在中山大学和广外的中间,穗石靠近华南理工大学,形成极为繁华的商业,从各方面支持了高校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生活。超市商业北区、商业南区、各校园、自然村内有近百家中小型超市。南区地铁站附近规划大型超市和生鲜市场。四个保留村内有中等规模菜市场。教育广大附中初中部、高中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为公办省一级。位于内环路西南侧,投资2.5亿元,2007年建成。随着住宅项目和教师公寓的陆续完工,大学城教师一直以来对广附招收地段生的呼声将会更有分量。北部小学:公办省一级。位于内环路西北侧,。南部小学:公办省一级。位于中五路,已规划。幼儿园:北区1所,南区3所。医疗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中心湖西南侧,又称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属三甲医院)、各大学校内门诊。银行工商银行大学城支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等。共享厅广州大学城共享厅于日建立,是广州大学城学生、教职员工及对大学城住户共建共享的平台。
广州大学城 -
大学城高校
高校名称计划入城学生规模教学区用地面积现有校园面积中山大学2万88.5公顷504公顷华南理工大学2万81.4公顷200公顷华南师范大学1.6万68.6公顷80公顷广东工业大学2.8万111.3公顷73.2公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2万51.9公顷60公顷广东药学院1.2万36.7公顷10.6公顷广州中医药大学0.8万47.4公顷24.7公顷星海音乐学院0.3万12.5公顷2.66公顷广州美术学院0.4万16.3公顷9.9公顷广州大学1.7万80.1公顷48.6公顷星海音乐学院0.3万12.5公顷2.66公顷广州美术学院0.4万16.3公顷9.9公顷广州大学1.7万80.1公顷48.6公顷
广州大学城 -
1、功能定位----中央智力区(CentralIntelligenceDistrict)概念的提出结合上述关于大学城功能组织的分析和论述,广州大学城的功能同样是以大学为核心和主体,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校际学术与教学协作、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等)为基础,包括居住、休闲、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学、研、产、住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市区域。通过其核心功能(高教科研)、基本职能(大学产业集群)、服务及辅助功能以及延伸功能(文化旅游、生态维育等等……),广州大学城完善了一系列大学产业链,形成了与城市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相对应的中央智力区(CID--CentralIntelligenceDistrict)。广州大学城2、地区定位从地区定位来看,广州大学城应综合发展大学的三大功能,成为全国的重要科教节点之一,珠三角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育中心、科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创新中心与产业化基地,广州地区的科教核心和中央智力区。3、形象定位----“绿心、智心、中心”三心合一广州大学城选址于广州番禺区北端小谷围岛及其南侧珠江对岸扩展地区,该地区位于大广州都会区的中心位置,也处于区域生态结构的“绿心”位置,故此,作为广州中央智力区(CID)的大学城就明确了“绿心、智心、中心”三心合一的形象定位。
广州大学城 -
广州大学城-高空鸟瞰图广州的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广州大学城的功能组织如下:1、城市资源共享区:包括①教育研究类: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科技馆、推广教育中心、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②大型体育设施类:大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③生活服务类:国际交流酒店、医院、中学、实验表演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如大型商业、书店、餐饮等)、影剧院……④行政管理类:行政中心、物业管理……⑤综合类:师生联谊、活动中心、大学城入口标志、中央广场、大学城广场……⑥城市公共绿化2、大学校园区:由若干大学园区组成,每一大学园区又由若干所性质相似的大学构成,其中每一所大学包括:①校际资源共享区:·学术资源单元:校级图书馆、会议厅·体育运动单元:校级体育场馆(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公共教育单元:教学主楼、基础科目教育、公共教室等。·生活服务单元:餐厅、小型教育超市②行政办公区:行政综合大楼③二级学院区:由若干学院教学楼(实验室、研究室、专业阅览室等)构成;④研发孵化区:包括研发用房、实验场地等;⑤生活居住及配套设施区:教职工居住单元及配套设施:安排20%—30%教职工居住;低年级学生居住单元及配套设施:安排1年级学生居住;大学招待所……3、生活居住单元:大学城内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居住由社会解决,其组成包括:①教师居住组团:可根据情况分为专家标准、教授标准、讲师标准、助教标准等;②学生居住组团:包括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宿舍及公寓,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标准的居住用房,但可以混合居住③生活配套设施:餐厅、超市、冼衣房、开水房、公共浴室、阅览室、医务室、活动中心、影剧院、书店、理发等各类服务设施;④相应教育配套设施:小学、托儿所等;⑤管理用房:物业管理。⑥活动场地: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等。⑦绿化4、国际大学园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吸引国际名牌大学在广州大学城设立分校或办事机构,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与各个国际著名大学连接,营造国际氛围,与国际接轨,其组成包括:①虚拟国际大学管理中心:包括各个国际著名大学办事机构及国际大学园管理中心等②国际教育中心:包括教室、实验室等。③国际教育共享单元:包括图书馆、会议厅、教育展示厅等。④国际学生公寓:提供不同标准的居住用房,满足不同居住档次的要求。5、中试生产区包括中试基地、创业中心、软件基地及配套生活设施等。
广州大学城 -
1、开发推进①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操作方式相结合;②设立开发基金(包括通过发行彩票为大学城募集资金)③通过规划等政策引导投资、推进开发2、市场开拓①重点选择、开拓合适的目标市场②多元化的市场开拓手段·优惠条件的吸引·对外联系与外部开拓·形象建设与推广·行政干预:包括规划引导与控制③若干建议·通过优惠、行政干预等手段,吸引、引导、促进新中大总部或研究生院、新广东工大总部甚至整体、新广州大学整体进驻,形成先锋与龙头,带动大学城发展;·通过行政干预、优惠吸引等手段促进部分现有的大学、研究机构(特别是位于老城区、布局分散、用地扩展受限制的)整体或部分向大学城搬迁;·通过规划手段,要求今后新设立的大学、研究机构或现有机构的空间扩展在大学城选址;·以优惠政策鼓励与吸引私立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并进入大学城;·以各种优惠条件与方式吸引国内外名校、名科研机构进大学城办分校或分支机构。3、环境营造根据目标市场及其需求特征,营造合适的大学发展环境,以保证大学的集聚、发展。包括:①物质环境:规划布局,景观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筑②社会文化环境③政策环境:体制、政策建设,可考虑建立专门的政策、专门的体制、专门的机构、专门的区域——大学特区。4、效益提升注重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①乘数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提供等②创新扩散重点是高技术产业发展③空间效应·带动城市向南的发展·建立全新区域及空间亮点·推进知识密集区域的建设
广州大学城 -
大学品牌与资源共享、社会化的关系广州大学城的发展概念在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资源(信息、设施与空间等)的前提下,重视各大学品牌的保持和校园的相对独立,强调各大学独自的特色,妥善处理好社会化与品牌化的关系。
广州大学城 -
共享单元结构
共享与交流空间管理在广州大学城的发展概念中,我们强调绿化与设施的开放、渗透和共享,强调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不同层次和开放程度的共享交流空间:1、一级共享交流空间:城市资源共享区(包括教育研究类、大型体育设施类、生活服务类、综合类等)不仅满足广州大学城内人员的需要,而且可以为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相关人员提供服务。2、二级共享交流空间:校际资源共享区(包括学术资源单元、体育运动单元、校级体育场馆、公共教育单元)、国际大学园区、集中研发孵化区、学生居住单元、教师居住单元等可以为整个大学城内的人员提供教育、咨询、居住等综合服务。3、三级共享交流空间:大学校园区内的二级学院区保持相对的独立,同时也可为其他大学、院系的学生提供教学和查询服务。
广州大学城 -
作为东部生态轴的重要节点,广州大学城已形成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公交广州大学城有20余条公交线路。连接岛内外线路番52、310、332、383、801、大学城专线1至4线、B25、广佛城巴快6线、夜48、夜65。注:35、86、252、565路因小洲便桥封闭暂不进入大学城。岛内线路380(1天2班)、380B(1天2班)、381、382、384(1天2班)、387、番201、番202、夜50等。根据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广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4年,广州大学城规划新增5条校园内部公交环线。地铁广州地铁4号线岛内设大学城北、大学城南2站。从广州南站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到昌岗转地铁八号线再到万胜围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从广州火车站、广州汽车客运站、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或滘口汽车客运站可以乘坐地铁五号线到车陂南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从广州东站、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广州天河客运站或广州白云机场可以乘坐地铁三号线到客村转地铁八号线再到万胜围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广州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设大学城南站,直达广州南站,接驳京广高铁、广深高铁、广珠轻轨。在建,预计2016年底开通;二期工程设大学城东站,已规划。广州地铁12号线岛内设大学城北、大学城南2站,直达客村、滨江东、二沙岛、烈士陵园、建设六马路、淘金。12号线仍是远期规划的一条线路,可能会于2020年后开始建造,但具体开通时间仍未确定。桥梁小洲便桥位于西五路与外环路交汇处,连接小洲村,是可供非机动车进出大学城的唯一通道。现因成为危桥而封闭,已有重建计划。隧道仑头隧道位于大学城北侧,接驳科韵路、新滘东路、环城高速等多条道路。2014年,广州大学城规划新增洛溪岛隧道、新造隧道(已选定采用双向4车道的隧道形式,通过2个匝道接大学城外环路衔接)。高速公路南沙港快速:位于大学城西侧,广美、华师附近出入口,直达南沙、中山、珠海。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公路)延长线:位于大学城东侧,广中医附近长洲出入口,在建。南洲路延长线位于现小洲便桥,将接驳海珠环岛路,直达海珠生态城,已招标。水上BRT中大码头-大学城码头,预计2016年通航。现有轮渡至新造、黄埔。游艇位于大学城北侧生物岛。《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年)》规划建设广东四大游艇基地:广州南沙、生物岛、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鹏湾。有轨电车2014年4月,《广州市新型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广州市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规划首批启动大学城线的有轨电车项目,全长14公里,2017年开通运营。
广州大学城 -
2014年,广州大学城将举办三大体育赛事:一是广州大学城七人制足球联赛,将于5月24日至6月8日进行;二是广州大学城环岛自行车赛,将于6月15日举行。三是广州大学城环岛长跑挑战赛,将于10月18日举行,设大学生组、社会大众组2个组别,赛程为10公里。长跑挑战赛将与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测试赛联合举办,为部分参加广州国际马拉松的长跑爱好者提供实战机会。
广州大学城 -
总体规划目标广州大学城总体的鸟瞰效果图面向未来,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造崭新的高等教育模式。面向世界,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高教环境。面向现代化,完善城市中央智力区的高教、科研、科技生产、孵化、文化、商务、居住、服务、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综合整体环境。塑造高品位的艺术景观环境,营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高等教育场所和优异的成长空间,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原则
空间开放化
妥善处理各品牌大学的相对独立性与空间开放性的关系,以开放型的校园环境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大学城与城市的交流、大学城与与市民的的交流,从而带动地区文化和经济跃升,提高竞争力。
资源共享化
运用崭新的空间组织模式,设置不同共享程度的共享体系,本着“互利、自愿、利于学科交流”的原则,提高教学、咨询、居住、绿化等各类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优势互补,极大地减少重复建设。
建设弹性化
充分考虑引入大学自身特点和自主性,运用“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概念,在保证总体规划骨架的前提下,提供多种弹性发展空间和用地组织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引入大学对用地和空间的要求。
服务社会化
净化传统高校的功能组织,突出高校的教育、科研、研发等功能,强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社会化。
环境生态化
尊重基地自然生态和景观特色,运用复合生态学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区域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结构秩序化
以规整有序的空间网络确定道路结构及绿色走廊,建立大学城结构的整体空间格局。
管理整体化
设立广州大学城“高教特区”,实行整体统一的管理,确保大学城的高效运行。
设施智能化
迎接E时代的挑战,以国际化标准的电子信息和网络系统满足大学城内部活动和远程服务的各项要求。
风格多元化
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营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建筑风格的景观环境。
投资市场化
提升大学产业化程度,明确政府、大学、企业在大学城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拓宽投资渠道,通过各类政策引导,吸引更多大学和企业进驻大学城。
提升计划2012年1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广州将争取用10年时间,71个项目提升大学城,将大学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学术资源实现共享;珠三角国际修学基地全面建成;校际文化艺术活动多姿多彩,大学生环岛马拉松赛、环岛自行车赛和国际高校赛艇对抗赛等成为品牌赛事。创新之城科研成果转化成绩斐然,师生创业创新活力全面激发,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广东、广州知识创新创业的新引擎。生态之城建成首个无“煤”城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初步形成,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岭南自然水乡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适宜教学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之城。短期目标(年8月)为教职员工和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提升大学城科技人文环境。中期目标(2014年9月~2016年底)优化提升大学城教育、商业、生活配套,建成配套教师公寓,完成城中村改造,提升美化绿化水平。 “创新性、国际性、社会性、教育性”的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拓展。远期目标(年底)成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环境、拥有世界一流教学建筑群的高校园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基地基本建成。拟建公租房广州大学城不少教师疲于“走教”,如今这一问题将有所改变。24日,笔者从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广州大学城公租房勘察设计项目已完成招标。根据设计方案,该项目将建1586套公租房,居住总人数预计达5000人。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图书馆论坛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5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41:5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大学城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