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区好玩的地方什么地方可以做那种事

2016年专业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报名时间:05-16至06-25  
缴费时间:05-16至06-25
龙岩学院2016年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公告
报名时间:05-05至05-18  
缴费时间:05-05至05-18
2016年龙岩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报名时间:04-20至05-03  
缴费时间:04-20至05-03
2015年11月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龙岩考区)
报名时间:10-01至10-27  
缴费时间:10-01至10-27
2016年7月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考试
2015年全国计算机模块考试预告
龙岩人事考试中心 (版权所有)
您是第位访客Service Unavailable近日,一位帅气男老师因在画“人体骨骼图”红遍网络。
一辆轿车撞断护栏,一根直插驾驶室,司机半边脸撕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准考证打印时间:8月15日至8月22日
  笔试时间:8月22日 早上9:00-11:00
  笔试成绩查询:9月15日-20日左右(龙岩中公教育预计)
  资格复审:9月20日-9月30日(龙岩中公教育预计)
  面试时间:10月10日-10月20日左右(龙岩中公教育预计)
  可以购买中公教育出版社的事业单位“面试一本通”教材等众多习题。
  2015年福建省龙岩事业单位考试即将开始,,考生需抓紧时间备考。建议考生可先用一两套历年真题卷来做测试,看看自己的水平,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强化。市面上有很多备考复习资料,可以自行选择,或者是去网络上收集一些备考资料。如果觉得自学效果不好,可以报个培训辅导课程,学习解题思路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龙岩中公教育是公务员培训中深受考生称赞的,可了解下。请考生注意课后要通过不断的做练习来巩固提高
  更多详情咨询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讲述龙岩 | 龙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
查看: 1024|
|来自: 微信号 lytt1983
文/傅翔从我记事起,老家就一直过着快乐的元宵,如今,那种快乐却越来越无法体会得到了。年纪渐大,快乐渐少。现在想起来,最快乐的还是童年。小时候,村庄的路小,小镇上的街也不大,只要一到元宵,那种热闹与快乐便实实在在地来到我们中间。那时,我们小镇家家户户都出龙灯,往往一个村庄出一条,整个小镇有十来个村庄,龙灯便也是十来条。这种龙灯当地人都叫“屋角灯”,因为用的是盖房顶的屋角板作底板。屋角板两头都穿上圆孔,一头空着,方便与别人的花灯接在一起,一头便用齐腰高的竹竿插上,竹竿上横插几个插栓,用来固定自己的屋角灯与别人连过来的屋角灯,也方便手提着。提累了,竹竿可以撑在地上稍作休息。屋角板中间便是纸扎的花灯,花灯一般五个一排,有两层,下层是八角的灯笼,上层是莲花盏,里面都点上密封、特制的煤油灯或蜡烛。扎得漂亮的还在周围插上各式各样的纸花或干花。因为出资不同,工匠不同,常常每一节花灯都各不相同,于是便多了一种观赏性。每到傍晚时分,一节节五颜六色的龙灯便从各家各户次第抬出来,抬出来时,要先点灯,然后上香,放鞭炮,叫“出灯笼”。龙灯回家时,也一样,家里上香放鞭炮迎接,叫“入灯笼”。家家户户把龙灯抬到约定的地点连接在一起,加上龙珠、龙头、龙尾,还有锣鼓队,一条龙灯便全了。抬龙珠、龙头是很有讲究的,因为要舞,要配合,自然便要功夫,舞的好坏便是评判一条龙灯水平的关键。龙头较重,常常便要两个人轮流着抬。这两个人自然是村里挑选出来的壮汉,在过去,往往便是武功相当了得的人。龙尾相反,我们叫拔,拔龙尾的人腰上要拴上红绳,全身往后仰,以减轻抬龙灯的人的负担。这样的人自然也是壮汉。那时,我们村庄人不多,龙灯不长,常常便要和邻村的龙灯组成一条,我们叫“接龙”。接好的龙灯有时长达几十节、一百多节,这准确的数字便常成为我们小孩争执不休与打赌的内容。临近元宵,从正月十二开始,龙灯便开始出了,一直出到十五,夜里都热闹得像炸开了锅,五乡八邻的人都从各地跑过来观看。特别是元宵夜,那便是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所有的龙灯要齐聚到事先约好的地点展开竞赛,地点常常在小镇上最宽阔的河边沙滩上。竞赛就是看哪条龙灯能把别的龙灯包围起来,据说这样会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大家都会拼命地跑,防止被别人围住。长的龙灯往往更有优势,但短的也不省油,因为他们灵活,跑得快,等长的要围过来时,它们往往又跑到包围圈外去了。这样的时候,也就是整个元宵的高潮。河两岸烟花爆竹密密层层,河心龙灯的倒影重重叠叠,沙滩上龙灯一圈圈不知疲倦地奔走……一时竟让人分不清水上水下、天上人间!元宵常有好天气,又是月夜,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跟在长长的龙灯队伍旁边,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像麻雀一样,窜来窜去,享受着别人辛苦带给我们的快乐。当我们从小山沟里来到小镇上时,鞭炮声早已经响彻云霄,街道两旁点满了篝火,人群涌动,热闹非凡!特别是那笔直的街道两旁两排暖暖的长长的篝火,映照着小街中间来来往往的舞动的龙灯,还有两旁不时炸响的密不透风的鞭炮声,你顿时不由得热血沸腾。大多数情况下,镇上还可以看到游鱼灯,抬布龙,舞狮,摇旱船,走古事,踩高跷等活动,但最主要的还是龙灯,不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得到的鞭炮声也最多最密集。家家户户门前点的篝火我们叫作“小火”,“点小火”是为了迎接龙灯用的。这是我们当地一种独特的习俗,虽只是家门口一把小小的火,但这把火却能给人格外温暖与隆重的感觉。我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在镇上买下了半片店面。每到元宵,我们的任务便是在店门口拿把椅子坐下,点亮“小火”,迎接龙灯。龙灯一来,我便放鞭炮,先放一串小炮,再放三个高升炮。“小火”不旺时,我就添柴,把它烧旺,直烤得全身暖乎乎的。一般情况下,总有不少亲人好友路过,他们便过来小憩一会,所以在每家店门口,大都摆着几条长凳,供客人小坐。有的还放着茶几,摆上茶点,一边喝茶,一边赏灯。如今想来,老家的元宵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便是这些整齐而温暖的“小火”,它们燃烧在长长的老街两旁,留给人无限的怀念与向往。有时,我们便走在这两排“小火”中间,感觉像是在检阅,受到了格外的礼遇。镇上的街不大,两边都是清一色两层的木楼与店面,所以特别温馨。如今的街道宽阔得车来车往,行人都没有了,这种乐趣也就没有了。小街有小街的好处,特别是在那个几乎没有车的年代,这元宵的小街就像如今的步行街,格外热闹,格外别致,格外温暖!街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烟花四射,鞭炮声不绝于耳,这种享受真是让大人也能回到孩提时光。近年来,我不止一次地回到老家朋口过元宵,想要找回一点童年时的记忆,遗憾的是,朋口的元宵也像我们的心情一样,越来越落寞了。老街已经换成了宽阔明亮的新街,龙灯几乎绝迹,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条外地买回来的布龙在懒洋洋地游走,抬的也几乎都是乳臭未干的小孩。真是钱多了,大家都无所谓了,更不想累了。以往的村庄人心多齐啊!只要一声招呼,大家便一拥而上,单纯透亮的,积极得很。而今,大家讲条件,讲攀比,讲利益,凡事总难以统一,更无法和谐。大概是三四年前,我们村庄又约好了出龙灯,虽然有好些年没有出了,但最终还是出了,也让全镇的人眼前一亮。可到了第三年,大家便又嫌累不出了。这下,谁叫都没用了,因为小孩都早早就回城打工了,等到元宵,不仅没人抬龙灯,而且又会有谁看呢?于是,我也就不再看朋口的元宵了,而是带朋友到连城更偏僻的乡下去看别人的元宵。这几年,连城丰富的元宵民俗活动得到了政府和旅游部门的重视与引导,他们先是做大了罗坊的走古事和姑田的游大龙,接着,新泉的烧炮、芷溪的花灯也渐渐响亮起来。媒体来了,摄影家也来了,一时,连城的元宵名声在外了,大家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呼:这是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这是乡村的狂欢节!连城的元宵民俗就这样在政府的推波助澜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特别是罗坊走古事与姑田游大龙,观众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罗坊走古事上午举行,姑田游大龙下午就开始,都有机会让众多的摄影家与摄影爱好者大有斩获,所以出名也是正常的。看着那如潮的人群,川流不息的人流,还有那排成长河的车队,兴奋与激动都是久违的,它让我们感受到的也更多是一种原始的冲动与激情。奔走其间,拥塞其中,再回到寂寞的自己,人们还是感到了满足。就像旅游后的疲惫一样,虽然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安慰与喜悦。人们说到底是爱热闹的,因为独居太久。无论古事,还是龙灯,亦或烧炮,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热闹。热闹是为了抵御孤独与寂寞,加强沟通与交流,加深相互间的了解。说是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祈求国泰民安,那都不过是人们附会其上的美好祝愿,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天气不会因一个小小的民俗活动而改变,丰收与平安也不会因此格外降临。人们乐此不疲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乡村漫长的寂寞,才能给他们原本过于平静的生活一点色彩与亮光。正是因此,我们看到了元宵身上的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能给人以敬畏,给人以充实的感觉。近年来,我不止一次地带领城里的朋友回到连城,来到无比热闹的走古事与游大龙的现场,然而,除了获得朋友们一致的赞誉与好评之外,我却渐渐地感到了疲惫。我在想,它们毕竟不是我小时候的“屋角灯”,要是“屋角灯”还能回到过去的盛况,那才是真正值得一次又一次观赏的啊!无论从锣鼓的音乐特色,还是从扎龙灯与舞龙灯的技艺,或是围龙灯的狂奔竞走场面,它都是连城最值得一看的民俗。因为,它不仅文武兼备,文体兼容,而且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用说那一整套仪式与各式各样的纸扎花灯技艺,单说那狂奔竞走围龙的场面,那就比走古事来得更为绚丽多姿,更多诗情画意!只要想一想那月夜,那溪流,那沙滩,那几十条美不胜收飞快奔跑的龙灯、布龙、旱船、古事,还有两岸人山人海的人影与不停绽放的烟花与爆竹,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你就知道,我说的绝不是黄婆卖瓜。我感到遗憾的是,当年的盛况没有留下一点影像资料,大概也是拍起来太过艰难,特别是那种如诗如画的全景,在当年摄影器材的局限下,应该是无法完成的。如今,这一切都远去了,只剩下了一个传说。这两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了不少各地的民俗,包括连城各地颇具特色的元宵活动,如罗坊的走古事、姑田的游大龙、芷溪的花灯、新泉烧炮与犁春牛等。这些民俗虽然也都各有独到神奇之处,但我总觉得还是缺少了一点什么。罗坊的走古事有粗犷雄浑之美,但略显笨重与仓促;姑田游大龙有气势磅礴之感,但又略显笨拙与粗糙;芷溪的花灯有精巧别致之美,却略显负累与危险;新泉烧炮有喧嚣壮观之美,却又过于喧闹与俗气。只有朋口的屋角灯,它是如此完美地把一切优点揉在了一起,让我们在一种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了元宵那无限的温暖与古老的情意。在月明之夜与清溪之畔,在乡间小路与小镇小街,一条条美丽的龙灯蜿蜒游走其间,或远望,或近观,那都是一种别致的情怀与诗意的表达。它让乡村的夜平添了一种极致温和的美,也让这寂寞的月夜多了许多爱情与故事。这样的时候,你可以和亲朋好友坐在街上某家门口,一起欣赏,一起享受,一起激动,而不会有紧张,更没有不安与疲累。一条龙灯过去了,一会儿,另一条又过来了。如果你乐意,你还可以跟着其中一条龙灯一起走街串巷,一个接一个给镇上的单位拜年,挨家挨户去给开着门的小店拜年;或者跟着一只旱船与古事慢慢地走,去感受那古老的传说与故事,去感受那缤纷的美丽与炮仗的喧嚣。也许,这才是元宵本该有的闲情逸致,是元宵本该有的诗情画意。元宵不用说也是民间艺人大展才华的舞台,从文到武,从竹编到纸扎,从书法到绘画,从能工到巧匠,从文人到墨客,从吹拉弹唱到唱做念打,无不应有尽有,各施所能,各尽其才。看花灯上的诗词书画,看一张张彩纸变成一个个精妙的灯笼与一朵朵可爱的莲花,看龙头龙珠眼花缭乱地飞舞,看一个个农民眨眼间成了演奏行家,成了演员,而一个个小孩则成了历史与戏曲中的人物,不用说,那就是一种文化的熏染与承接。元宵说到底是以文为主的,武只是一种搭配,一种补充。过元宵,实际上就是过一种全面的文化生活。从这意义上说,元宵民俗活动就是乡村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它体现出来的也正是一个村庄文化的基因与传承。难怪我们会对民俗与民间文化投注如许多期许的目光!也难怪我会对老家的元宵如此一往情深!我终于明白老家的屋角灯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与意义了,也终于知道,当我们眼里只剩下金钱与名利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吃力不讨好的“穷讲究”“穷折腾”注定是要嗤之以鼻的。作者简介傅翔,原名傅其祥,1972年生于福建连城,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曾获曹禺戏剧奖评论奖、田汉戏剧奖评论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福建青年散文奖等奖项,著有《不合时宜的思想》《我的乡村生活》《戏剧的背影》《古砚》《闽戏小记》《小说手册》等。现为福建省文联艺委会委员、福建省青联委员、福州市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供职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岩市区好玩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