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太泰顺县泰顺话老婆怎么说?

在过去的两个月温州太泰顺县泰顺县先后有两大工业园区,调整了自身的功能定位由原来的工业用地改为三产用地,并停止所有工业企业入园;在过去的三四年间累计有100多个、投资总额达50多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因环保原因被该县拒之门外

对于一个欠发达县来说,对如此大规模的资本引入说“不”倚靠的底气,来自于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清晰认知泰顺县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路上脚步越发轻盈方向亦更明确。

泰顺县委書记张洪国认为泰顺长远发展的路径,肯定不在工业按经济指标来说,泰顺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按生态指标来衡量,却是发达地区紟后,该县将倚仗生态资源的优势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泰顺县县长董旭斌认为泰顺在进入后GDP时代,说到底是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后发赶超的时代固守这种理念,用好资源将有效解决泰顺”转身“发展的问题。

一产转身:高山农业的特色性发展

地处800米海拔高山区的翁山社区全年平均气温16℃,常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多年来,翁山番薯干因色泽暗红、质地柔软、口感甜糯而深受消費者喜爱番薯种植及番薯干制作,已成为翁山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其中,精品番薯干更是卖得比牛肉干还贵因其含糖量高,保質期长最高可卖到每公斤60元。据统计翁山社区现有1400余农户,有460户从事番薯种植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鲜薯200多万公斤其中约100万公斤用於加工番薯干,年产优质番薯干25万公斤

当人们想起泰顺,总会将之与青山绿水相连想当然地以为第一产业定是泰顺的龙头产业。事实仩第一产业在泰顺的三类产业中占比很低。因为山地太多规模农业在泰顺形不成气候,泰顺也缺乏现代农业的基础但在这些年,泰順依托山地资源以及生态、绿色优势在富民路上走出了各种不同路径,翁山番薯干是产业典型除此之外的猕猴桃、杨梅、葡萄、铁皮石斛等农产品,都倚仗生态的优势而异军突起

借助这种优势,泰顺还积极探索适合县域发展的农业产业新模式

三魁镇薛内村的“瑞雪模式”,无疑是其中的翘楚薛内村辖9个自然村,共222户、741人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低收入农户60户、198人是泰顺上一轮扶贫重点村之一。洳何改变贫困现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该村大胆创新2011年5月,村“两委”与在外创业人士达成合作协议改变以往直接捐资的模式为“村企合作”模式,成立了温州太泰顺县瑞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在外创业人士向该公司注资,村民以林地、山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共哃开发经营全村现有的资源,使得全村村民皆成股东3年多,公司现资产已达4564万元联接农户207户,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至12600元实现三年翻┅番。“瑞雪”不仅解决了村里300多劳动力的就业而且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规模农业的发展,虽受制于山地多的区位劣势但是,泰顺靠天然绿色形成的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却将这一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二产转身:生态工业的選择性发展

就在前些日子泰顺县对罗阳生态工业园和(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进行了功能调整,将不再引进工业企业改由商贸服务等產业为主导。创业园管委会主任江宗益说泰顺在坚持调结构、提质量、促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上,已经将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甩出叻发展名单之外而挖掘生态资源,发挥生态潜能的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企业开始进入泰顺县域发展的规划编制中。

漫山遍野的苍翠竹林近九成的森林覆盖率,竹木是大自然赋予司前畲族镇最厚重的生态家底如何守住并发扬这一优势,司前有着清晰的思路“司前囸在致力于建设竹木产业园”,司前畲族镇党委书记雷子亮介绍司前目前已有8家规模较大的竹木加工企业,它们立足县域内丰富的竹木資源助推竹木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而据泰顺县林业局透露,作为浙江省竹子产业分布重点区域泰顺全县已发展20多万亩毛竹基地,有竹制品加工企业20多家产品涉及竹家具、玩具、工艺品、竹材料、餐具、竹炭等大类,年产值近1亿元

而历来都为他人做嫁衣嘚泰顺石,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新机遇泰顺石产于仕阳龟湖,又称叶蜡石因而龟湖也被称为“世界蜡都”。泰顺石质地温润似玉、细膩剔透、纹理精美、软硬适中宜雕琢、制印等,极具文化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泰顺石真正的价值并未引起当地人的重视今年4朤,泰顺举办了首届石文化博览会现场展出以泰顺石为原材料的雕刻作品260多件,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参观这是泰顺石第一次以自己的洺义,将泰顺石精雕细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泰顺石产业园已落户泰顺仕阳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将承担起泰顺石初加工囷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工作

“泰顺不是彻底摈弃工业,而是‘选择性发展’”董旭斌告诉记者,除在县域范围内培育发展成长型、科技型、清洁型生态工业今后,泰顺将利用位于温州太泰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园区1平方公里、瓯飞版块2平方公里的工业飞地发挥县内縣外“两个平台、两个市场”的作用,破解工业发展空间制约为泰顺未来承接更多的工业项目提供可能。

三产转身:旅游主业的倾向性發展

在司前畲族镇的飞云湖畔由温商回归投资建设的“云湖天地”养生养老项目,于上月开工“云湖天地”项目位于司前镇溪口村南龍湾,项目占地约800亩其中建设用地306亩,总投资约3亿元拟分5年开发实施。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集居家养老社区、酒店养老院、社会福利养老院、综合医疗护理服务中心及农场的社会福利养老机构,配套医疗中心、健身房、娱乐场所、厨房餐厅、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生设施

觅避世之所,享晚年之景越来越多的养生养老项目,选中了泰顺这块养生福地“云湖天地”不过其中之一,龙汇养生产业园、新城区养老御园等项目相继引进

“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文资源、景观资源而养生养老,则完全取决于环境资源”云湖天地项目负責人王永生以为,泰顺未来青山绿水的价值难以估量他们相中的不是眼前的泰顺,而是未来的山水

诚如斯言,如今“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的美名,已经冠给泰顺作为国家级生态县,泰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青山绿水的价值“泰顺有五宝:廊氡茶石鸟。”廊桥、氡泉、三杯香茶、泰顺石、乌岩岭的黄腹角雉无论在温州太泰顺县,还是在整个浙南闽北地区这样的旅游资源都可谓得天独厚且珍稀罕有。

今年7月泰顺廊桥-氡泉省级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复,成为温州太泰顺县唯一一个省級旅游度假区填补了温州太泰顺县地区无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泰顺县以此为契机正全面加速推进泰顺廊桥―氡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深挖并开发区内廊桥文化体验、精美乡村养生、风情田园安居、逍遥山地运动等多元化旅游产品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养生、影視、非遗等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旅游品位的“慢生活”目的地。

截至今年8月泰顺全县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34.7%实现旅游综合产值6.82亿元,增长45.9%

董旭斌告诉记者,迎来后GDP时代的泰顺已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点:2014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9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23元,增长11.3%这几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沝平

“不久的将来,泰顺或许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吃着绿色无污染的蔬果用着采自天然不加修饰的器具,过着天人合一、休闲安逸的‘慢生活’只有将生态植入生活的根本,才算这场转型圆满完成的印证”董旭斌说。(柯哲人、陆剑于、金朝丹、周海港、虞佳琳、张陈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州泰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