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在北京移动发展好还是上海发展好?为什么?

2014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发展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提供各...
评价文档:
&&¥30.00
2014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发展报告
21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发​展​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证书荣誉:权威张,基础张,其他张
会员评价:好评条,建议条,批评条
工商资料:
北京中研华泰信息技术研究
联系人 李军女士
商虎通指数:★
主营行业:市场调研,前景预测,
所 在 地: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
供应产品:8563条
虎  币:120个
积  分:150个
浏览次数:1067
我公司的供应信息分布于以下类目中,请查看:
this.width){this.height=60}else{this.width=60}' style='cursor:hand' onclick='changeView(0);'>
this.width){this.height=60}else{this.width=60}' style='cursor:hand' onclick='changeView(0);'>
this.width){this.height=60}else{this.width=60}' style='cursor:hand' onclick='changeView(0);'>
供应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趋势预测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年
产品单价:
产品规格:
最小起订:1
发布时间:日 有限期至:日
我要订购:&件 &&nbsp(供货:0件,已售0)
<span style="cursor: font-size:14 color:#666; font-weight:100"
onmouseover='showmenu(event,"加入诚信保障服务条件:?商虎通会员,且无不良投诉记录;?进行实名认证;?商虎认为其他须符合的条件;?缴存保证金2000元(最低)不设上限;?在线阅读和的详细内容 ", "")'>诚信保证<span style="cursor: font-size:14 color:#666; font-weight:100" onmouseover='showmenu(event,"开通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必须加入诚信保障服务,才能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在线阅读和的详细内容; ?可选的特色服务。", "")'>七天退货<span style="cursor:font-size:14 color:#666; font-weight:100" onmouseover='showmenu(event,"开通产品质量保证书:?必须加入诚信保障服务,才能申请《产品质量保证书》; ?在线阅读的详细内容; ?对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酒类的商家是必选服务,其他行业是可选的特色服务。", "")'>产品质量 保证金:0元
如何退换货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趋势预测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年
**************************************************
【报告编号】: 182279
【出版时间】: 2015年3月
【出版机构】: 北京产业研究院
【交付方式】: 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订购电话】: 010-&&&&&&&&& &
【在线联系】: Q Q &&&&&&&
【联 系 人】: 张霞& 高红苗----客服专员&& (电议价格有折扣)
&/report/182279.html【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章 汽车钢管产品概述 1
第一节 产品定义 1
第二节 产品用途 1
第三节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
第二章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及趋势 5
第一节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5
一、汽车钢管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5
二、汽车钢管重点区域供给分析 5
第二节 汽车钢管行业供给关系因素分析 6
一、需求变化因素 6
二、厂商产能因素 7
三、原料供给状况 7
四、技术水平因素 8
五、政策变动因素 9
第三节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供给趋势 9
一、汽车钢管整体供给情况趋势分析 9
二、影响未来汽车钢管供给的因素分析 10
第三章 后金融危机下汽车钢管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2
第一节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12
一、全球经济运行概况 12
二、全球经济形势预测 13
第二节 后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4
一、国际后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 14
二、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20
第三节 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
一、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21
二、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 24
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及趋势 25
四、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32
五、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45
第二部分 行业现状分析
第四章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发展概况 47
第一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47
第二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47
第三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49
第四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49
第五章 汽车钢管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52
第一节 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52
第二节 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52
第三节 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52
第六章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54
第一节 年汽车钢管行业进出口特点分析 54
第二节 年汽车钢管行业进出口量分析 55
一、进口分析 55
二、出口分析 55
第三节 年汽车钢管行业进出口市场预测 56
一、进口预测 56
二、出口预测 56
第七章 汽车钢管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57
第一节 国内产品年价格回顾 57
第二节 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7
第三节 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61
第三部分 行业运行分析
第八章 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62
第一节 行业情况背景 62
一、参与调查企业及其分布情况 62
二、典型企业介绍 62
1、无锡申宝汽车钢管有限公司 62
2、无锡雄华汽车钢管有限公司 63
3、四川万圣通实业有限公司 64
4、无锡市正隆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65
5、无锡小松钢管有限公司 65
第二节 总体效益运行状况 66
一、总体销售效益 66
二、年汽车钢管行业总体盈利能力 67
三、年汽车钢管行业总体偿债能力 67
四、年汽车钢管行业市场总体产值能力 68
第三节 不同地区行业效益状况对比 69
一、不同地区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69
二、不同地区行业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69
三、不同地区行业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0
四、不同地区行业产值状况对比 70
第四节 类型运行效益对比 71
一、行业不同类型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71
二、不同类型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71
三、不同类型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2
四、不同类型产值状况对比 72
第五节 规模运行效益对比 73
一、行业不同规模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73
二、不同规模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73
三、不同规模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4
四、不同规模产值状况对比 74
第九章 年中国汽车钢管产业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75
第一节 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75
一、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75
二、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76
三、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76
第二节 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78
一、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78
二、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78
三、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79
第三节 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80
一、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0
二、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0
三、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81
第四节 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82
一、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2
二、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2
三、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83
第五节 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84
一、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4
二、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4
三、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85
第六节 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86
一、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6
二、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6
三、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87
第十章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88
第一节 上汽集团 88
一、公司基本情况 88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88
三、公司竞争力 92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93
第二节 一汽集团 93
一、公司基本情况 93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94
三、公司竞争力 98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99
第三节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00
一、公司基本情况 100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01
三、公司竞争力 105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5
第四节 无锡法斯特管业有限公司 105
一、公司基本情况 105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06
三、公司竞争力 106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6
第五节 江苏丰立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107
一、公司基本情况 107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07
三、公司竞争力 107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8
第六节 徐州光环钢管有限公司 108
一、公司基本情况 108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09
三、公司竞争力 109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9
第十一章 汽车钢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0
第一节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集中度分析 110
第二节 汽车钢管国内外SWOT分析 110
第三节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111
第四部分 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112
第一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112
第二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趋势分析 113
第三节 2014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产品投资方向 115
第四节 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116
一、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116
二、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117
三、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117
四、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资产规模预测 118
第十三章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19
第一节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内部风险分析 119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119
二、技术水平风险分析 120
第二节 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外部风险分析 120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120
二、行业政策环境风险分析 123
三、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123
第十四章 市场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125
第一节 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125
第二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125
一、投资对象 125
二、投资营销模式 126
1、汽车钢管企业的国内营销模式建议 126
2、汽车钢管企业海外营销模式建议 126
第三节 年全国市场规模趋势 127
第四节 年全国投资规模预测 127
第五节 年市场盈利预测 128
第六节 投资策略与建议 128
一、企业资本结构选择 128
1、汽车钢管企业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128
2、汽车钢管企业海外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129
二、企业战略选择 129
第七节 项目投资建议 134
一、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34
二、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134
三、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135
图表:行业发展周期理论 4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供给情况 5
图表:年汽车钢管重点区域供给情况 5
图表:年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33
图表:年12月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33
图表:年1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 35
图表:年12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情况 36
图表:年4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38
图表:2014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39
图表:年4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分布情况 41
图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41
图表: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 42
图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43
图表:年12月我国利用外资情况 44
图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45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供需情况 49
图表:汽车主要用管分布(以桑塔纳车为例) 50
图表:汽车主要用管领域 51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进口量 55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出口量 55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进口量预测 56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出口量预测 56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价格及其变化 57
图表:年汽车专用钢管价格及其变化预测 61
图表:参与调查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62
图表:年车用钢管企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66
图表:年车用钢管企业总体利润总额 66
图表:年汽车钢管行业总体盈利能力指标 67
图表:年汽车钢管行业总体偿债能力指标 67
图表:年汽车钢管行业市场总体产值能力 68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地区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69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地区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69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地区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0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地区产值状况对比 70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类型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71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类型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71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类型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2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类型产值状况对比 72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规模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73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规模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73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规模偿债能力状况对比 74
图表:2014年车用钢管行业不同规模产值状况对比 74
图表: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75
图表: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76
图表:年东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77
图表: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78
图表: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79
图表:年华东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产值情况 79
图表: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0
图表: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1
图表:年中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1
图表: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2
图表: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3
图表:年华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3
图表: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4
图表: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5
图表:年西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工业总产值情况 85
图表: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销售收入情况 86
图表: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利润总额情况 87
图表:年西南地区汽车钢管产业行业总体产值情况 87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偿债能力分析 88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资本结构分析 89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经营效率分析 89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获利能力分析 89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发展能力分析 90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现金流量分析 90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投资收益分析 90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营业利润率 91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收益率 91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资产负债率 91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 92
图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增长率 92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偿债能力分析 94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资本结构分析 95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经营效率分析 95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获利能力分析 95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发展能力分析 96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现金流量分析 96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投资收益分析 96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营业利润率 97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收益率 97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资产负债率 97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 98
图表:一汽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增长率 98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偿债能力分析 101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资本结构分析 101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经营效率分析 101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获利能力分析 102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发展能力分析 102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现金流量分析 102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投资收益分析 103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营业利润率 103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收益率 103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资产负债率 104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 104
图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净资产增长率 104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前十名企业以及前二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及其变化情况 110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116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117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需求量预测 117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资产规模预测 118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27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127
图表: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128
----------------------------------------------------------------------------------------------------------
对不起,该卖家未开通在线网购功能
如何开通网购功能
免责声明:在商铺所展示的货品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本商铺信息发布人负责。商虎?中国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
任。为了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商家的资质及产品质量。
北京中研华泰信息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1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65;500.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北京与上海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北京与上海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上海的发达会带动江浙地区的经济,而北京的发展就会以牺牲河北、天津等地资源为代价?
按投票排序
我首先不太认同楼主后半句的观点,楼主说上海带动周边江浙地区的发展,我是不认同的。回顾中国历史,在农业占很重要地位的中国,一般农业越发达的地方人民都越富有。历史上曾经有过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当然后来被湖广熟天下足取代。苏是苏州,也可泛指苏南地区,湖即湖州,可以泛指浙北地区。当初还没有现在的上海。江浙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业上气候适宜,没有大的天灾。人民富足。后来人口密度增大,平均田地越来越少,供应全国粮食的任务就落在了湖广地区身上。同时很多江浙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富于转移到了手工业,造成了从很早江浙地区就有了很发达的手工甚至后期的制造业基础。成为了全国最发达的地区。近代解除封建,因为开放口岸,上海的区位优势被明显突出,所以迅速上位。使得苏杭天堂没有上海那么耀眼了。但这不等同于苏杭的经济地位不强大。即使是现在也是。所以,我认为长三角地区属于一个传统发达区,大家都很发达,就是个互补的问题了,不存在太多的带动问题。另外,就观念而言本来此地人民都有经商的习惯,都有很好的氛围,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开谁带谁的问题。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上海本帮人很多祖籍都是以苏州和宁波为主,这是一个融合。如果非要说上海带动江浙,我不敢认同,江浙带动上海都说不定,毕竟工厂什么的都在江浙,江浙科技实力也不差。
下面说说华北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北京的发达,我只能说是政策导向占了很大的便宜。不需要去举太多的例子,只用给大家一个对比就会明白。大家可以去回忆下,在民国时期,大家更多听到的是北平还是天津卫就知道了。很明显,北京在区位上不占优势,当然这是说的商业物流上,因为在过去没有火车的年代,水路,陆路是很重要的。北京的优势在于战略优势,而不是交通优势,不过现在由于成为了首都,各种铁路就另当别论。而天津是一个港口城市。另外,北京的大学也大多是全国性的。教育优势是靠政治地位带动的,这点连上海也要甘拜下风,更不要说天津,河北了。对于河北,本来就是一个一直一农业为主的省份,而没有经历江浙大量转化到手工业的过程。至于北京为什么现在发达,我想不用我太多分析,大家都懂的。交通投资倾斜。投资倾斜,各种央企总部基地。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政府都在这里,中国又相对政企关系比其他国家重要得多,外国企业要公关吧,必然很多外企总部会在上海北京中优选北京。所以,我觉得大致就是这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有何不同:下图是北京、上海2012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对比,单位(亿),来源,北京、上海统计年鉴2013从该图可以得到以下几点:1、上海的工业规模是北京的两倍多,上海是二三产业并重的城市。由于地处长江流域龙头,具有河海双港,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汽车、宝山钢铁、金山石化、航空航天都是全国同行业最大最先进的之一。改革开放前,上海甚至在纺织、自行车、手表、电子等轻工业领域也是全方位NB。2、北京的第三产业规模略大于上海,北京是三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城市,第二产业在北京的经济中占比很小。北京的两个工业巨头:北京汽车、燕山石化,都要小于上海同类型企业。3、具体分析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3.1 北京和上海的金融业规模相当3.2 北京在信息产业、科学研究、教育、文化、体育上较上海有相当优势,这来自于北京的首都地位所带来的高端科教文卫单位聚集。3.3 上海的批发零售业规模高于北京,这与上海的河海双港的地理位置也是密不可分的。从京沪产业结构对比可以看出:1、上海是一座因为得天独厚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工、商业都很发达的大都市。因为地处长江入海口,上海是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物资进出口大通道、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必然要崛起一座大都市,如果上海陆沉了,那苏州就是新上海,如果苏州陆沉了,那无锡就是新新上海。
换句话说,是因为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东发达省市的客观需求,才在这个位置诞生了一座繁荣的大都市,而不是因为上海,才有了其他华东省份的发达,这个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和上海崛起原因类似的城市是纽约。在19世纪之前,美国最繁华的城市是费城而不是纽约。19世纪初,连接五大湖和哈德逊河的“伊利运河”挖通了,从此以后,五大湖地区的工农业产品不再需要用牛车运到港口,而是使用廉价而运力高的运河,于是纽约迅速成为了五大湖地区工农产品的出海港,并崛起成为美国第一大城市,超越了费城。
同样的,从19世纪中业开始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的比重逐渐加大,位于长江口、珠江口、海河口的上海、广州、天津,迅速崛起成为近现代大都市,超越了传统的运河贸易节点(如扬州),农耕-游牧贸易金融节点(如大同、平遥)。而长江流域所覆盖的人口最多,工农业最发达,在这些河口当中,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就自然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2、北京是一座因为首都地位而形成的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很发达的大都市。 北京不是河港也不是海港,不是出海大通道,天津、唐山才是华北的工业中心、沿海大港。
所以,相对于上海、广州而言,北京所承担的任务并不是为腹地提供外贸、物流及其配套服务,而是作为全国最高端的第三产业机构(行政服务、金融服务、国企总部、科学院、顶级大学、文化、体育)的集中地,这和周边地区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北京当前的地位,并不是一个因为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客观需要,而是元、明、清、北洋、新中国对于首都的人为安排。
换句话说,如果首都迁移,那北京就会在未来几十年里逐渐回落到类似西安、南京那样的二线中心城市地位。而不像长江、珠江口那样,即使上海、广州陆沉后,仍然会在临近位置新形成一个特大都市。和北京类似的,就是巴黎、马德里、莫斯科、新德里、墨西哥城等。这些城市的地位都来自于几百年来的首都优势的积淀,是全国高端三产机构云集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和北京更具有血肉联系的,是遍布全国的中央机构分支——各级公务员、军队、中央金融企业、央企、科研机构、文化体育机构等。相信许多在北京读书、工作的体制内子女会有这样的体会:爹妈会来北京开会,而不会去上海或者广州开会。一个乌鲁木齐的科长,离北京的距离,可能比一个张家口农民更近。
这可能跟城市的历史文化因素有关。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7余年的建都史。
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你想想,一个城市,经常是一个国家的首都,那肯定是搜刮全国资源来维系这个城市的繁荣,根据就近原则,搜刮比较方便的当然是临近地区,河北,天津这些地首当其冲。
而上海以前是个小渔村,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繁荣起来。
而上海的繁荣,当时的江浙财阀,起了很大的作用。本身同属于吴语地区,想江苏特比是苏南和浙江一带,基本上文化相通,而且现今的常住居民有很大一部分老祖宗是江浙移民,基本上以一脉相传。上海文化、政治、经济圈的主流人士,和江浙主流人士,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往来,无论是私人关系和官方。长三角的基因本如此,过河拆桥也拆不了。
作为一名出生在浙江,上学在江苏,工作在上海的人,对此深有感触。
从地缘政治角度补充一下 @bomb chen 的答案:
事实上北京和上海发展模式的异同,可以说是大陆文明在世界进入近代之后落后于海洋文明的一个侧影。
在近代化之前,中华文明是很传统的大陆文明,拥有鲜明的大陆文明特色,即城市同时也是“要塞”,很看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作为国家的首都,就更看重军事上的封闭性——北京已经是历朝历代离海港最近的都城了,但在地理形势上依旧具有很强的“要塞”特征(燕山山脉、长城、山海关……),这一地理特征决定了它要与周边城镇进行经济上的交流成本很高,难以带动区域发展,但作为首都又要求一切条件以它为优先,于是周遍城镇在为北京“输血”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代价。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进入近代化,也就是以西欧为代表的海洋文明敲开了我们的大门之后,我国的海港城市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之前的“小渔村”已不可同日而语。优先发展的海港城市带有很鲜明的西方海洋文明的特征——它们大多位于大平原上,无险可守,完全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要冲,同时发展最快的城市往往也是干流的入海口,是水陆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源于便利的交通,经济交流的成本很低,自然能够以某个城市为核心,实现共同繁荣,带动一整片区域的经济发展。
同意@bomb chen知友的看法,江浙的发达和上海其实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有,那也是49年以后的事情),至少在太平天国运动爆以前,江浙一直是比上海发达很多倍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上海的发展和上海开埠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理,河北和天津的不发达也不能怪到北京的头上,因为北京的发展和全国支持的结果(全国支持北京的历史可以参考北京建都的历史)……
最近看到一篇比较有意思的研究(),来补充一下答案。经济圈内部的中心增长极对外围地区可能存在两种影响:一种是空吸效应,一种是反哺效应。前者是指中心城市吸空外围地区的资源,其自身发展会抑制周边地区的发展;后者是指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外溢等效应能促进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共同增长。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地区影响的差异: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很好,收入差距较小;而北京周边却存在着环京贫困带,有高达270多万的贫困人口。但是对于这种差距之前还没有较为深入的分析,这篇文章做了比较严谨的研究。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05年,环京经济圈经济格局的变动较为剧烈,北京在环京经济圈中的份额从不到三分之一变为占有绝对优势。而与此同时,上海在环沪经济圈的份额虽然有增长,但整体格局相对比较稳定。从图2来看,从1997年到2005年,北京的人均 GDP 增长了一倍,而河北只增长了16%,天津则出现了负增长。同时,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增长了79%、45%和26%,基本呈现了共同增长的态势(如果从人均收入来看,江浙沪的收入差距应该更小)。研究着接着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做了检验,证实了上海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反哺作用,而北京的增长反而存在一定的空吸效应。当然,我认为「互惠」比「反哺」更能概括上海与江浙的经济互动关系。鲁迅曾总结说:「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在资源配置上多依赖层级型的行政命令,更易使资源向中心集中,而江浙沪一带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更易于地区间的互惠和协调发展。对于造成这两种发展模式的更深原因这篇文章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负二和 @bomb chen 的回答很有启发性。
写完发现有点跑题。。。晚上回来修改。。。关于发展模式的部分。。。同时,非常同意和欣赏@负二的关于发展模式的形象的说法~这算个敏感问题么?各位。。我想客观的来研究一下。。。不周全之处请见谅。。。我就按照我的研究步骤来说了。1、
最为初始的一步:google百度。。。因为之前做过类似的社会实践内容,就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个名词是“环京津贫困带”。就从它入手了。百度百科:在里面我看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形成原因京、津、冀三地相对独立发展,北京的“空吸现象”导致了大面积的“环京津贫困带”出现。先抛开其他的各种诸如地理啊,自然环境的原因,单说北京的影响。(我不是在放大北京的影响,也不是忽略其他的影响因素,只是想单独按照“因为北京存在在这里,于是这里和其他的地方发展产生了差异”的思想来思考。)好,我得到一个名词“空吸现象”Ok,继续搜索:我来到了这个网页关于京津贫困带的现象,可能是叙述有所夸张,可能是为了新闻效果,暂时隐去不提。但新闻中提到了:中国社科院、北京市社科院联合发布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书中指出,在首都周边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的现象,这在世界上是极为少见的。同时,新闻中也解释了空吸现象: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孟平分析说,北京给整个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造成了“空吸现象”,这主要指的是北京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这又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看来,京津贫困带受到北京发展的“空吸作用”是得到中国一些较为权威的机构(上文中提到的“中国社科院”)承认的。北京却给周边地区的经济造成了“空吸”现象。虽然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但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京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两者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即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相对迟缓,甚至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三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尚未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蓝皮书中的部分内容。。。Ok,那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北京的发展,的确是对周边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先做一个小结:基本上可以说是北京对于人才的吸引,导致了周围的人才真空,使得周围的经济发展滞后。当然,也要承认不只是北京产生的作用,周边的发展滞后也与其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地理位置,环境等等。。。二者基本起着对等的作用。2、
上面主要是在说北京的问题,下面来看上海。还是《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中提到的,来自以下网页:其中,关于上海的作用不置可否,我们大家也应该都是一致认同的吧。上海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带来的是龙头效应。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上海这部分作用,我就不再多做介绍之类的了。。。基本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3、
我去查阅了一部分文献,但是由于经验之类的不足(我是一枚工科生= =)找到的东西实在有限,有兴趣的可以阅读:【1】于维洋,邱述兵.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767-770文献方面的功力有限,就不再深究,当然,深究是可以找到一点东西的,但我想,那时,那些东西就已经不重要了。。。4、
小总结:暂时的研究步骤就做到这里,我想,我要探讨的东西我已经基本上找明白了。。。l
北京:的确对周围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两年内北京在积极的做着改善,包括提出的一系列带动周边发展的策略等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来自北京的朋友,请大家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不是说北京的发展是依靠别人,而是说北京的发展对别人产生了影响,二者不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要混为一谈。同时,我们中华民族,无论哪个城市都是归属于中国的,国富则城市才能发展,人民才能赋予。不能单独的,割裂的看待北京的发展。)l
上海:对周围的发展起着很强的带动作用。(我这么说木有异议吧?)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调查一下在发言,不要去主观臆断。。。哪怕是简单的google一下呢。。。
说起来发展方式,最好能看一个城市政府的报告,没事喜欢研究政府报告,其实挺有意思。这一篇文章,也许对题主有帮助。---------------------------------------------分割线---------------------------------------------------------开年上班,在网上扫了一眼帝魔两都2013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预算报告,有些有意思的数据拿来分享。 以下数据皆为两地财政系统今年一月公开发布,或取自上年公报;如有疑问可自行搜索,本人不对数字真实性负责,嗯……除非笔误…… 这里没有任何评价两个城市高下的意思,只是提供数据给大家,背后的故事见仁见智 同时为了引入外部标杆,会经常邀请港都出场,敬请理解。 一些背景材料:古有云 有人就有江湖,江湖是江山一隅…… “有土斯有财”,先看看面积,帝都面积16410平方公里,壮哉我大北京!魔都面积6340平方公里,不到帝都一个零头,完败;港都只有1100平方公里,不到帝都的7%!擦干眼泪默默开始填海…… 帝都2013常住人口2115万(其中外来常住800万),魔都12年2380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60万),嗯,毛伯伯说过人多力量大!而且魔都外来人口占比超过40%,也就是说街面上乡巴佬快接近桑咳宁了!内什么,港都718万人,怪不得填海都比魔都速度慢…… 结论:帝都是地大物博的典范,魔都人口多底子薄;那啥,就忘了港都吧… 前面废话有点多了哈……包涵包涵 先看鸡地屁(GDP)吧,这东西如今虽然被人人喊打但也不失为一个衡量规模的指标。 帝都19501亿人民币,魔都21600亿,魔都略胜一筹,都是国际大都市了哈;帝魔威武!总量已然不小(港都与新加坡相当,12年大概2万亿港币出头,算人民币还得打个八折),更可怕的是帝魔两都号称减速的未来也有7%左右的增幅,人均GDP也都在9万人民币左右,短期来看要规模有规模要增长也算有增长;当然,我们先暂时无视一下人均28.5万港币的边陲小岛…… 结论:总量相当,成长性良好 再看看财政收入;帝都13年财政收入5503亿人民币,敛财高手啊,占GDP的四分之一强;魔都更甚,收入7013亿占GDP近三分之一!看来比政府财力魔都完胜。当然不能忘了的是港都,只有4400多亿港币,大概GDP的五分之一,人民币口径刚刚达到帝都的一半,港府真穷,梁大师应该到上海挂职锻炼学习学习。 看完收入就得看看支出,基本都还算量入为出,帝都支出5535亿赤字30多亿,不到收入的一个百分点;魔都开支6900亿盈余近百亿,有钱好办事啊,桑海宁还是幸福滴,毕竟多出1400亿可花了。再看看港都,挣得少花得更少,支出3770亿港币(盈余近700亿港币,省下钱是要支援中央吗?)当然,人均来看港怂们还是幸福的,人均是帝魔的两倍有余。 结论:收支方面魔都完胜,超出帝都近27%。 了解了收支的总体情况,我们再通过具体结构来看看帝魔之间都靠什么挣钱。 先看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下面比较的都是市级财政预算的完成情况,未涵盖区级财政情况,两都都有两位数的区县级预算单位实在看不过来,包括区级的总体收入前文已述); 市级财政收入(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两部分,大致就是经常性和非经常性的意思):帝都2780亿,魔都2962亿;魔都略胜一筹,具体结构下面细看。 增值税:帝306 魔360,魔胜; 营业税:帝533 魔466,帝胜; 企业所得税:帝436 魔501,魔胜; 以上三项之和帝都1275亿,魔都超出近5%,说明魔都的公司运营情况稍强于帝都;港都类似口径的利得税1256亿港币(在利得税率15%的情况下收这么多!经济之强大可见一斑);个人所得税:帝334 魔181,帝都大胜,港都544亿港币笑而不语…(要知道港府薪俸税上限不到15%,还只有700万人口,打工天堂啊) 如果从人均口径来看帝1578元 魔760元,还是帝都富人多啊!悲催的港怂人均纳税7500港币… 高潮来了,契税帝都178亿,魔都43亿;帝都狂胜。要知道契税绝大多数都是由房地产销售而来,如此大的差距到底是帝都怎么了?还是魔都怎么了?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市区两级分税统计的问题。港都又来了,类似口径的印花税收了428亿港币… 土地出让金:帝593 魔793,魔都完胜,还是魔都舍得卖地啊,帝都啊帝都,你捂着地不卖到底是为了啥? 非税收入:帝50亿 魔109亿,魔都完胜,此项收入嘛,嗯..魔都报告中表述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帝都表述比较直白:各项罚没收入,汗!还是魔都下手比较重! 一个有意思的小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帝都收入61亿,魔都39亿,这是指上缴利润哦。 结论:总体来看帝魔收入结构上有些小差异,市级财政收入方面魔都大致相当,区县收入魔都更胜一筹,魔都财政能力强主要强在区县能力上;具体来看帝都土豪很多,很强!房地产能力更强!而魔都的公司能力不弱,地卖了不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罚没收入)居然远高于行政首都,也许是执法严格吧,看来自贸区还是可以期待滴… 看完怎么挣钱再看看怎么花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更何况是帝魔两都;科教经费魔都支出340亿,帝都达到了惊人的557亿!如果从教育经费在市级财政收入占比来看差异更大,帝都占比超20%,而魔都仅占11%;再加上中央财政对于部分直属高校科研院所(部分211及985高校)的经费支持,帝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相当明显。另外,港都以超过13%的占比默默支出近500亿港币… 再看看医疗,帝都支出102亿,魔都65亿;帝都完胜;港都你你你居然花了430亿港币?(花哪儿了?遍地私立/教会医院,拔个牙排半年队,钱是拿去烧了么?愤慨中…) 交通也是老问题了,帝都在交通运输上豪掷110亿,其中103亿是公共交通运营补贴,这还不算,报告中提到“通过其他渠道拨付97亿元,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补贴总计200亿元”!壮哉我大帝都!4毛公交2块地铁烧钱烧的不亦乐乎啊!好奇的是其他渠道拨付是咋拨付的尼?魔都交通投入了72亿,主要用于公交油价补贴,相比帝都200亿的公交补贴寒酸了些;不过魔都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磅投入了453亿元!用于各种隧道、高架等等道路建设。看来地理位置很重要啊,华北平原还是比长江入海口省钱,最起码不用辣么多隧道桥梁。 社保就业方面,帝130 魔173,魔都包袱重,人口优势变劣势。帝都开支主要在离退休干部、部队转业以及各类养老残疾机构;魔都则主要在完善社保体系、落实退休津贴以及计划生育奖励费?!难道魔都以前在社保上有大量亏空吗?包袱比帝都还重?不理解。 卖地之余当然要储备,两都应该都在卖地上尝到了甜头,在储备拆迁上也重磅投入。帝都土储投入615亿;魔都更不含糊,投入781亿,未来地价看来不会太便宜,童鞋们该裸奔还是趁早的好… 当然安全也很重要,公共安全国防方面,帝107 魔71,首都嘛,安全压力大开支大比较正常。 其他农林牧渔啥的小钱儿在这儿就不赘述了。 结论:教育医疗方面帝都王霸之气显露无疑,科教文卫交通占公共财政支出近半;魔都则逊色不少,只占近四分之一。而魔都在基础设施方面毫不吝啬,隧道桥梁快速路全面招呼,应该和滨海地形河道复杂不无关系;两家卖地的钱都用来进一步储备了,期望地价降的童鞋们可以洗洗睡了。当然还有不知道医疗为啥花了辣么多钱的港都,剩下700多亿港币… 总的来说帝魔两都都是经济强大政府财力强大,有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可供调整收支,对财政赤字与盈余没那么敏感,相比之下港都就寒酸很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帝魔目前非经常性收入主要靠卖地而来,未来持续性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楼市变化引起土地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可能会影响正常公共开支。 另外:魔都的财政预算披露情况要比帝都强出一条街,各种数字基本合的上,而帝都无论收支都有近1/3看不清楚。在透明度上应该像魔都学习。 BTW:江浙两省同为经济大省,收入支出结构差异之大天壤之别,有时间再八一八。外部标杆就选另外一个大奇葩广东吧…
我想需要从几个角度来说明:1、自然地理位置的天然差别。上海作为江海交汇处,天然是我国最好的物资集散中心;而北京作为首都,历来是政治地缘意义的考量更重,加之上海的腹地向西呈扇形辐射状,而北京的腹地则小得多,其经济区位劣于上海。2、因为首都的关系,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国家机关和设施,而对于北京当地而言这些机关和设施的投入极大,产出却相对较小,因而吸纳了周边的大量资源,现时的反哺却相对较小。3、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上海的环境承载力高(包括排污、垃圾倾倒等),北京的水环境承载力则差得多,而且邻近干旱的沙化地区,自然生态脆弱,一旦破坏环境治理难度更大,逐渐难以满足很多大工业的发展需求,才有首钢等大工业的迁出,对经济造成影响。4、资源消耗加剧,内需迟迟难以打开,我们许多产品的来源和市场都依赖于国外,这样就使得京沪间的区位差异更加放大。5、晚清时期,直督是名义第一总督,但江督才是最富总督。区域基础的差异因素也不能不考虑。6、从城市发展角度讲,上海是由“市”而起的自下而上式发展,北京是由“城”而起的自上而下式发展,这从路网的差异能够看出(自然曲线与直线)。由此带来上海相对来说市场的力量更大,趋利导致外溢;而北京政治影响更深,有一种集中化的倾向,市场力量所受干扰较大。7、从经济上讲,从古代起上海及周边的农业就胜过北京,近代后率先开放的上海在工业上也是领先,这就使得上海的经济水平更高、发展层次更高,因而可以率先实现极化后的涓滴效果,带动周边发展。8、上海周边的以宁、杭为首的江浙一带原有的底子就比北京周边厚得多,更易于接受辐射。
上海一水宁波帮。语言文化一脉相承。地缘政商关系历史悠久。
我只是提供另外一个思路。如果倒过来想呢。如果将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直接“挖走”忽略掉,可以看看河北和江浙地区自古以来一直的经济状况。江浙长期都是富足的,而河北则相对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论农业还是手工业。所以再把北京和上海两座有绝对政策倾斜的特大城市空投过来,因为有政策扶持,所以不论有其他任何因素影响,都会发展成绝对的经济区位中心。那对于本来相对富足的江浙的不论人才还是资源,都没有必要一定拼命涌向上海,因为回报未必比原来地区的高。而河北天津地区就不同了,人才和各种资源都会绝对的奔向回报绝对最高的——北京,Ok,吸血完成。
我曾听到这么一句话,叫:上海带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而北京却榨干了整个华北平原的油水。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喜欢北京,但我更喜欢上海,是的。
能具体说说北京都牺牲了哪些资源么?又有哪些资源是通过行政调配而不是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传入北京的?所占比例又如何?同理上海又起到了什么样的带动作用?是上海带动杭州、宁波,还是他们互相带动? (当然如果题目中所说的北京指的是北海到府右街到西单之间那段,我就不说啥了)
之前几年的调查曾有这样一个数据,天津市民的幸福指数是全国最高的。
北京周边不靠海,上海周边靠海
分析北京上海的周边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第一,周边基础北京周边北有燕山,西有太行。所谓“换北京贫困带”,其中绝大部分处于山区,外加自古便是慷慨悲歌的兵家必争之地。经济发展水平在北京没有成为首都的时候就是落后的。上海周边则是天堂苏杭,外加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鱼米之乡并非边疆要塞。因此,在没有上海的时候便是富甲天下的地区。故而,可是说北京是在贫民窟长大的,而上海是富二代。另外,如果考虑河北和江浙同时期在中国的地位,北京的存在甚至反而让河北有了小幅进步。而上海存在后,江浙在中国的地位却有所下降(打个比方,一个从低保户变成了小康,一个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百万富翁)。当然这也可以解释,地理位置决定了长江出海口一定经济发达(换言之,如果上海明天沉没了,那后天宁波苏州就会变成上海),而一个与江浙同级的上海诞生后必然要从江浙的碗里抢肉吃。反观河北,首都要不是北京,那肯定不在华北了,因此作为首都周边的红利就会彻底与河北无关。第二,两地政策现在我们假定北京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都是在建成后可以反哺周边,同时刚好京沪两地发展现代经济的起点是几近相同的。所以两座城市必然会出现一个先”吸血“,再”反哺“的现象。接下来就来看看吸血吧:人所共知,北京是49年后受到政策倾斜最大的城市,而上海则是当仁不让的老二。但如果把时间轴的原点从49年挪到辛亥革命,那上海将取代北京成为中国近代受到政策优惠最多的地方。从大上海计划到后来的工农业剪刀差,从“中国的王牌“到浦东开发,无一不说明这点。因此上海的”吸血“比北京早了几十年!所以理论上相应的”反哺“就会早几十年。我们可以拿苏州园区的建设对比唐山曹妃甸,基本上就是这个时间差。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如果说当下京沪两地的政策获益还可以比较的话,那江苏与河北的获益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江时期大量的政策倾斜几乎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发展长三角(发展中部三角、打造成渝经济圈、以及振兴东北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所以出现了很多搞笑的事情,比如作为中国科技中心的北京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等待卵化。而这些叫“清华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之类的卵化机构居然不在河北或者天津,反而去了长三角无锡、苏州。这就越发加剧了两地的发展不均。第三,产业结构上海是中国的工业中心,而考虑到交通问题,北京则主要发展服务业。这样一来上海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更加适合给周边地区”反哺“。而北京对比上海则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外放。综上,结果就是基础好并且有优惠政策的江浙地区更早的接受了上海的更多的反哺; 基础差又没政策的河北更晚的接受了北京较少的反哺。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北京发展是吸星大法,上海发展是耐久光环
从地里上感觉吧……上海集中,北京摊片。
周边发展和区位因素有关,上海周边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港口优势,气候优势,北京属于内陆城市,周边也多为内陆城市,北京的发现与历史有关,并不存在牺牲周边的说法…周边的天津一样很发达,北京的海运多数都从天津走的,天津一样是北方第二大城市,怎么说是牺牲呢?北京的发现偏人文,上海的发展偏经济,上海生活方便些,北京生活悠闲些,就这么点区别。
上海挣钱的多于花钱的,北京的挣钱的相对于烧钱的来讲,太少了。
匪地 怎么能和商业地区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