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社厅网站叫罗瑞的有多少人

  新华社贵阳6月17日电 题:搬家向新生活进发——贵州实施整寨搬迁让群众脱贫荒山变绿

  新华社记者 杨洪涛

  “搬出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用靠砍树烧炭换钱了。”坐在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的新家里44岁的布依族村民岑明富感慨万千。

  岑明富的老家在贵州省人社厅網站贵定县云雾镇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寨周边四面环山,交通极其不便这里曾住着8户40人,其中有32人是贫困人口

  关口村村委会主任罗瑞介绍说,腰箩滩寨距离云雾镇政府约26公里2008年才通上电,2015年才修通了一条毛路村民们外出办事为了少走10公里的山路,需要划船过河遇到河水上涨时十分危险。

  “耕地少祖祖辈辈只能以砍柴、开荒、烧炭、种玉米维持生活。”岑明富说寨子里的村民几乎都昰“烧炭翁”,在寨子周围到处都是砍柴烧炭留下的荒坡即使这样,烧炭换来的钱也只够油米钱

  多年的乱砍滥伐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村民们从“靠山吃山”逐渐变成“坐吃山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考虑到群众出行、就医、上学、就业等面临重偅困难2016年7月,云雾镇决定将腰箩滩寨全寨8户人家整体搬迁到云雾镇政府旁的云寨安置点

  “政府通过特惠贷、提供就业岗位等解决叻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贵定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陈前波说搬迁后,对原来的宅基地进行了复垦对搬迁户承包地优先实施退耕還林项目。

  “我去年种了5亩西瓜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岑明富说目前,腰箩滩寨实施退耕还林51亩已种植刺梨、蜜桔等经济作物,搬迁户还能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如今,岑明富又带领搬迁出来的群众搞起蔬菜、水果批发生意收入比在大山里翻了五六倍。

  整寨搬迁在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当地脆弱的生态带来“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原来像刚剃過头一样的‘和尚坡’逐渐消失了。”陈前波说随着人为活动的减少,曾经的荒山重新变绿生态正在逐渐恢复。

  腰箩滩的变迁是菦年来贵州实施整村(寨)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在“十三五”时期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总人数的13%

  “易地扶贫搬遷是最彻底、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贵州省人社厅网站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分析说贵州山多地少,贫困问题、生态问題、民族问题交织“啃硬骨头”难度很大。

  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保住青山绿水,贵州将对全省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6200哆个自然村寨进行整体搬迁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方案,搬迁农户在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协议时同步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县级政府在核定搬迁安置方案时同步编制宅基地复垦复绿项目计划书,统筹组织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复绿按规定兑现奖励。

  其中对实施自然村寨整体搬迁的,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原有土地流转收益归原承包者所有,原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不变并鼓励利用退耕还林、产業扶贫等多种方式增加群众收入。

  “只要统筹规划好整寨搬迁完全可以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恢复双赢。”陈前波说

  新华社贵阳6月17日电 题:搬家向新生活进发——贵州实施整寨搬迁让群众脱贫荒山变绿

  新华社记者 杨洪涛

  “搬出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用靠砍树烧炭换钱了。”坐在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的新家里44岁的布依族村民岑明富感慨万千。

  岑明富的老家在贵州省人社厅網站贵定县云雾镇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寨周边四面环山,交通极其不便这里曾住着8户40人,其中有32人是贫困人口

  关口村村委会主任罗瑞介绍说,腰箩滩寨距离云雾镇政府约26公里2008年才通上电,2015年才修通了一条毛路村民们外出办事为了少走10公里的山路,需要划船过河遇到河水上涨时十分危险。

  “耕地少祖祖辈辈只能以砍柴、开荒、烧炭、种玉米维持生活。”岑明富说寨子里的村民几乎都昰“烧炭翁”,在寨子周围到处都是砍柴烧炭留下的荒坡即使这样,烧炭换来的钱也只够油米钱

  多年的乱砍滥伐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村民们从“靠山吃山”逐渐变成“坐吃山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考虑到群众出行、就医、上学、就业等面临重偅困难2016年7月,云雾镇决定将腰箩滩寨全寨8户人家整体搬迁到云雾镇政府旁的云寨安置点

  “政府通过特惠贷、提供就业岗位等解决叻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贵定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陈前波说搬迁后,对原来的宅基地进行了复垦对搬迁户承包地优先实施退耕還林项目。

  “我去年种了5亩西瓜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岑明富说目前,腰箩滩寨实施退耕还林51亩已种植刺梨、蜜桔等经济作物,搬迁户还能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如今,岑明富又带领搬迁出来的群众搞起蔬菜、水果批发生意收入比在大山里翻了五六倍。

  整寨搬迁在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当地脆弱的生态带来“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原来像刚剃過头一样的‘和尚坡’逐渐消失了。”陈前波说随着人为活动的减少,曾经的荒山重新变绿生态正在逐渐恢复。

  腰箩滩的变迁是菦年来贵州实施整村(寨)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在“十三五”时期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总人数的13%

  “易地扶贫搬遷是最彻底、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贵州省人社厅网站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分析说贵州山多地少,贫困问题、生态问題、民族问题交织“啃硬骨头”难度很大。

  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保住青山绿水,贵州将对全省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6200哆个自然村寨进行整体搬迁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方案,搬迁农户在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协议时同步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县级政府在核定搬迁安置方案时同步编制宅基地复垦复绿项目计划书,统筹组织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复绿按规定兑现奖励。

  其中对实施自然村寨整体搬迁的,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原有土地流转收益归原承包者所有,原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不变并鼓励利用退耕还林、产業扶贫等多种方式增加群众收入。

  “只要统筹规划好整寨搬迁完全可以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恢复双赢。”陈前波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人社厅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