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养老院管理由哪个部门管理的、

鹤壁市山城区长风路与泗合街交叉口(老区车管所向北300米)
您的位置:
> 养老院政策有哪些,广州养老院优惠政策有哪些
养老院政策有哪些,广州养老院优惠政策有哪些
广东省民办养老院用地优惠政策,广州市个人办养老院用地方面有哪些补助政策,广州养老院床位补贴政策,广州养老院用水、用电税费优惠政策有哪些?
截至2012年底,广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25万,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将达到140万,建设更多的养老机构迫在眉睫。为此,广州市通过的该方案提出实施养老机构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年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2万张,将“动工建设1万张养老床位”列入201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5.6万张,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的目标。
用地优惠政策:
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供应。新建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新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依法以协议方式出让,出让价格不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土地出让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乡镇村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
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依法依规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税费。养老院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免交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费除外,养老服务机构与居民家庭用水、用电、用气同价免收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固定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用,减半收取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和固定电话的月租费。
床位补贴政策:
除了全面落实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外,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广州市将对民办养老机构按照新增每个床位给予1至1.5万元的补助,而且每年给予每个床位100到300元不等的运营费。
各地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新建、改扩建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珠三角地区按每张新增床位不低于5000元、其他地区按每张新增床位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各地对建成开业的养老机构可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
广州养老服务行业补助政策、养老院政策将大大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加快广州市养老机构发展。
更多&&欢迎点击查询!&
快速通道: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Copyright 2012 鹤壁市老寿星养老院广州六家公办养老院负债经营濒临关张--广东频道--人民网
广州六家公办养老院负债经营濒临关张
&&&&来源:&&&&&
行政人员加班为老人洗衣服,院长亲自上阵喂饭哄睡,轮候到公办床位的老人欢天喜地而来,看到破旧不堪的院舍最终决定还是不来了。“我们快撑不下去了!虽然跟公家的姓,却连民办都不如。”荔湾区颐乐园负责人彭燕飞对记者含泪吐槽。 文/记者谭秋明
过去一年,颐乐园养老院一直处于“借钱出粮”的状态,先后向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等借资110万元,才勉强支撑下去。因为薪酬低,留不住护理人员,老人又常抱怨服务越来越差,经营状况令人担忧。
广州市目前有6家区级公办养老院和荔湾颐乐园情况相似,因为负债经营,濒临关张。问题的症结在于:2000年前后,区级公办养老院相继转型,虽然挂着“公办”头衔,却全部自收自支。十年未变的收费标准成为令区级养老院无法喘息的紧箍咒。假如这6家区级公办养老院关闭,将有1000多老人无处栖身。
挂着“公办”牌子 无奈没钱出粮
83岁的李婆婆,通过公办养老床位轮候和评估,获得了入住荔湾区颐乐园的资格,她和家人欢天喜地地前来参观,才看了十来分钟,一家人就决定放弃这个机会。他们一方面嫌弃院舍老旧,墙体发黄、发霉、剥落,另一方面也不满意这里的人手紧张,担心老人待遇。
刚送走李婆婆一家,彭燕飞又遇到了内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一个培养了好几年的护理人员突然提出辞职。那位护理人员说,“彭院,我考虑清楚了,出去做份家政,也比这里强。”虽然明知苦劝无用,彭燕飞还是一再挽留。
“收费10年不变,但是物价时常提升,我们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彭燕飞说,2000年前后,广州市区级公办养老院相继转型,因为使用公家场地,所以依然挂着“公办”的头衔,实质上,全部走市场化道路,完全自收自支。十年未变的收费标准成为令区级养老院无法喘息的紧箍咒。
过去一年,该院先后向荔湾区民政局、财政局借资110万元,加上区财政支持的140万元运营补助,彭燕飞介绍称,目前全院有60人,为170多老人服务,去年有8人因为薪酬偏低辞职离开。目前,该院员工最低工资1900元,最高工资4000元,而实际上的平均人力成本达到4500元/月,因此一直亏损经营。
院长亲喂老人 人手还是不够
“风水轮流转,现在我们特别羡慕民办养老院,他们不仅有政府补贴资助,在定价方面也比较自由。”黄埔区福利院负责人刘旅滨说,该院最低收费约为900元,其中有一半作为伙食费,450元直接划拨进专账管理。老人每天15元伙食费,保证享用一素两荤,逢周一、三、五还有老火靓汤。“我们院,老人吃得好绝对有保障,但服务质量,就不敢说了。”他说,薪酬偏低,护理员流失率高,行政人员下了班还要留下来给老人洗衣服,院长每天都要亲自上阵给老人喂饭哄睡,这都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如此艰辛,还要时常面对老人的抱怨:“怎么越来越少人干活?”
目前,越秀、荔湾、白云、海珠、黄埔、番禺等6区的区级公办养老院,依然按照2005年订制的《民政部门主办托老服务机构护理费标准》收费,最低收费约为900元,已经包含床位、护理及伙食,最高收费约为1800元。承受最高收费的一般是需求全面护理的失能老人。相应的,当下民办养老院的收费一般在2500元至8000元之间。而且,有根据CPI浮动逐年调价的自主权。
曾经希望提价 市民嫌贵搁浅
去年,区级养老院的负责人曾经看到解困的希望。7月底,广州市物价局发布相关通知,公开征求对规范广州托老服务收费的意见。
去年征求意见的托老服务机构护理费收费标准为:自理老人(一般照顾护理)托老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介助老人(半照顾护理)托老收费标准每人每月800元,介护老人(全照顾护理)托老收费标准每人每月1000元,需要专人特殊照顾护理的托老服务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4000元。
根据物价部门此前的标准,目前上述4个等级的现行收费标准分别为234元、390元、586元和1171元。前后相比,此次拟订的收费价格上涨了71%、105%、71%、242%不等。无奈,这次提价最终搁浅。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提价搁浅的主因是,市民普遍认为涨得太厉害。
“大家一直盯着最高涨幅的专人特殊护理,其实,在住院老人中,真正需求这一项贵价护理的,十个人中,最多一两个。”
“假如参照家政行业的收费,按这样的收费水准,我们可能连一个护理员都招不到。”这位负责人称,市民政局目前正与物价部门协调和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提价一事。(谭秋明)
(责编:田伟、陈霄)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院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