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次市邮编晋KBV509是谁的车

榆次新闻网 中共晋中市榆次区委宣传部榆次报社
欢迎您访问榆次新闻网站
第二章 田野飞歌
来源:&& 作者:&&
&&&&人气:<font color="#FF
土地的深情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售粮大户武小妮
武小妮 女,1927年生,河北永年人,改革开放初期的售粮大户。
武小妮是郭家堡乡源涡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这轰轰烈烈的改革年代里,这个几乎被历史遗忘了的名字又响起在人们的耳边……
是的,她不是什么农民企业家,也缺乏当代人发达的经济头脑。但是,正是她,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四年,短短的四年中交售给国家十六万斤粮食。十六万斤粮食啊!五百人一年的供应。正是她,多次被评为“致富标兵”、 “双拥先进代表”……受到省、地、市各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荣幸地出席了全国妇联“五大”会议。这不平凡的贡献,饱含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蕴藏了她对土地的一片深情。
她,永远不会忘记,坎坷的一生,悲惨的遭遇。土地,对她说来,会引起多少苦、辣、酸、甜的回忆……
一九二七年腊月,气候格外的冷,北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光秃秃的田野,然后扑向几乎断了炊烟的村庄,撞开一家简陋茅屋的栅栏门。这时,听到屋里传出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武小妮降生在河北省永年县这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父亲是个老实巴脚的庄稼人,租种着地主二亩贫瘠的河滩地,艰难地维持着生活。在那军阀混战的年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兵痞土匪,土豪劣绅加紧敲榨勒索,父亲虽然拼命地干,可也填不满那帮人的“无底洞”呀,由于饥饿、劳累、债务,他终于过早地倒在那块贫穷的土地上。
严酷的生活摆在面前,这孤儿募母不得不忍痛离别故土,开始逃荒。那时候,妇女出门难哪!不幸,半路上遇到人贩子,十七岁的武小妮被拐骗到山西,嫁给一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因买她而负债累累的受苦人。没有土地,就等于堵住嘴巴,她的丈夫为了寻找活路,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甘肃岷县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啊!土地!土地!千百年来,为了使你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有多少无名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默默地埋葬在你的心底;有多少个家庭为之失去天伦之乐。悄悄地在你的脚下哭泣……
可她毕竟迎来了欢乐。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她高兴地哭了!面对政府分配给她的土地,一种报恩的想法油然而生。
在源涡村,是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互助组;又是她,第一个带头联合二十四户农民办起了高级社,她总觉得,即使捧出自己的一颗心,也报答不了党的天大恩情。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受到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尤其在穷过渡的年月,翻身农民连起码的温饱也得不到解决。她在灰渣坡上拣过破烂,在田头地垅上挖过野菜。她,没有任何怨言,这就是我国忠朴的农民。从她那颗闪亮的金子般的心灵,会引起我们多少联想啊!
富民政策,为她插上金色的翅膀。责任承包为她播下希望的种子。年过半百的她,致力于“土地心理学”的研究。捧一把黑油油的泥土捂在胸口,望一眼无垠的土地摄在心头,饱经沧桑的武小妮哟,仍象当年土改那样,面对分到手的土地,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涌现出笑容,混浊而深邃的眼眶饱噙着喜泪,她哭了。一九八一年,党的三中全会的喜讯,象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进武小妮的心坎,也吹进了千家万户的心中。她喜不胜收,逢人就讲,责任承包为我播下希望的种子,我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个金灿灿的秋天,沿着勤劳致富的道路走下去,没错!这朴素的语言,意味深长,发自一个年过半百的农家妇女之口,却代表了千百万人民的心愿。武小妮又象当年那样,认准了就干,她带头承包了大队的四十亩土地。
武小妮全家五口人,儿子在外地工作,两个外甥在校学习,她和闺女承担起全部农活儿。两个妇道人家,要想种好地,谈何容易,她们要付出多少心血,耗费多大精力啊!春天,备耕、选种、施肥、浇水……哪一件事不得操心!盛夏,农活儿多,锄草、间苗、喷药……哪一样活计不得亲手去做!为了护好秋,她披星戴月,饭吃不香,觉睡不好,甚至连家都顾不上回,拖上一条被子,往草棚的地上一滚……
那是一个中秋之夜,母女俩在守秋,在这难得闲遐之际,她们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天上,月亮真圆,闪烁的群星好象蓝色夜幕上缀着的宝石。地下,成熟的庄稼散发郁浓的馨香,尺把长的玉茭咧开嘴笑,被晒红了脸的高梁低下了头,沉甸甸的谷穗跟秋风低低絮语……所有的一切,把整个秋色装扮的五彩缤纷。潇河缓缓地流着,印出斑斓的夜空,苍绿的大地,分不出哪是天,哪是地,天地是那样地接近哪!她醉了,沉睡在金色的梦中……
那是去年的事啦。还是在河旁种玉茭,一块亩产一千五,另一块亩产则不到八百。为何地脉相同,而产量相差悬殊呢?对啦,主要是选用了不同的品种,管理上也有差异,今年该不会……快!看看去。她猛地坐起来,揉揉惺松的眼睛,踉踉跄跄地朝外跑去。
“妈,你怎么啦?”闺女闻声而来,关切地问。
“没什么,我想东头的那块玉茭地该不会比去年差吧?
“噢”女儿紧提的一颗心掉进肚里,带着深深的爱怜劝道“妈,俺说你几次了就是不听,这样折腾,就是铁人也受不了,明早你就甭来啦!”
“这哪行,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咱种庄稼不仅要摸透‘土地爷’的脾气,而且还要学会科学种田哩!”
的确,实践使她深深认识到,光靠经验种田不行,还得学点书本知识。
庄稼盼甘露,上天就来场及时雨。你说巧也不巧,就在这时,市农业局技术员老李骑着自行车下乡来了,跟她一块下地,实地辅导,并赠送给她一本厚厚的技术资料。武小妮如获至宝,让外甥女一遍一遍地读给她听,按书上讲的,反复实践,“天道酬勤”,粮食生产获得了一年年大丰收。
一九八一年,产粮四万斤,交售商品粮三万八千斤。
一九八二年,产粮四万八千斤,除留足口粮外还交售商品粮四万二千斤。
一九八三年,产粮四万一千斤,交售商品粮四万斤,油料千余斤。
一九八四年,在土地减少的情况下,产粮还达四万二千斤,交售商品粮四万斤。
武小妮连续四年,一共向国家交余粮十六万斤,油料一千斤,成为闻名全市的种粮专业户。党的富民政策给她插上金色的翅膀,她,腾飞起来了。
把深蕴在心底的诺言变为行动。她,平价售粮,帮贫致富,向党和人民捧出一颗赤子之心。
一个最健美的精神世界要靠行动体现。
武小妮早有誓言,我如果富裕起来,不会忘记大家,不会忘记集体,更不会忘记国家。现在果真富了,怎么办?出乎家人意料,她竞决定将超产部分,不卖高价,不卖议价,甚至连一般的平价也不卖,而是以低价卖给国家。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使这个和睦的家庭出现了小小的风波。
“妈!咱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图个啥?”女儿首先反对。
“咱这钱是用血汗换来的,来得正道,不气短,不理亏,凭啥……”儿子也想不通。
确实,前些年,由于分红低,家里欠了几百元的外债,而今“窟窿”刚刚堵住,她……别人家大兴土木,盖新房、买家具,可她家还是那几间旧窑洞,可武小妮却说。
“不就是少挣几个钱吗?俺心甘情愿。咱不能光图小家富,就忘了国家还穷啊!咱农民就是以种地为本,不为国家多打粮,还算什么庄稼人。”
就这样,在短短的四年中,超产的粮食全部以低价卖给国家。这,哪里是几万斤粮食,分明是她向党、向人民奉献的一颗赤子之心。
是的,她有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
为了帮助国家消灭财政赤字,她自愿认购了几百元的国库券。
为了带领广大农民一起致富,她主动拿出五千元现金,帮助左邻右舍发展生产。
为了使农民尽快掌握科学种田技术,她亲自下田,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地辅导。
为了使孤寡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她常常去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在一位五保户老大娘弥留之际,武小妮陪她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武小妮,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行动代替了语言,她象一支点燃的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对于她的行动,有人不理解,笑她是个大傻瓜。傻吗?不!这是她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试问那些高谈八十年代各顾各的人们,你们看了武小妮的事迹,有什么感想呢?!对于她,一个过来的人,不能过于苛刻。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变革,她也在变……
一九八五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产品征购派购任务,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在乡村引起了波动,有人恐慌,有人担忧,习惯于依赖的农民还不能适应这骤然的变革,有的人甚至要退地。就在这时,从市里参加致富会议的武小妮归来了,乡亲们一下子围拢上来。
“咱农民不种地干啥?全国十亿人民吃啥?我一亩地也不退!”她的话掷地有声,乡亲们的疑虑打消了。
但是,应该看到,她不是死握锄把的人,她在四十亩地上打开了新算盘。
她根据市场需要,增加了蓖麻、小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为了促进粮食转化,她又投资两千一百元,购置了一批豌豆,早晚抽空磨粉面。
同时,她又开展多条腿走路的方法,把家庭的存粮加工成猪饲料,喂养了十七头猪。
这样,一批原料从她手中转化成商品。这寻常的行动中蕴含了一个多么深刻的转变呀!
是啊!社会在前进,人们的头脑也在变,这是人类的一个可喜进步。武小妮转变的基点,立足于生她、育她的土地。她既保持着中国农民传统憨厚、朴实的个性,又接受了新思想、新技术的启迪,她深深地扎根在祖国坚实的大地上,寄于庄稼人对土地的一片深情。
多次被省、地、市多次评为“致富标兵”“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荣幸出席了全国妇女“五大”会议。1981年12月,榆次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武小妮,为四化多作贡献活动的决定》。
第一位买小轿车的做醋老农
----记榆次张庆乡怀仁村农民李栓马
李栓马,男,1927年生,榆次怀仁村人。1980年开始做醋,成为榆次第一个家个人醋坊。1996年又第一个买上小轿车。如今他的醋坊已经发展成为山西灯山井酿造有限公司。
  头上拧着白毛巾,身上穿着对襟袄,一个老汉坐在轿车里,脸上的笑容自在又神气,这是1997年的一个瞬间。捕捉它的摄影师给这个瞬间起了个名字叫《醋王坐上桑塔纳》,不久照片上了省报,这个瞬间被历史所记取。
老汉叫李栓马,榆次张庆乡怀仁村农民,做醋为生。在1980前,还是村里的缺粮户、欠款户,而如今,老汉住着小洋楼、坐着奔驰车,过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
李家小醋坊,榆次第一家
李栓马,出生于农户人家。唯一的兄长是抗战时期榆次路西武工队队长,后来在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李子英。李栓马从小就养成了辛勤劳作的习惯,一直是把种地的好手。性格倔强的他总是不服输、不落人后。在农业社的时候,由于家里人口多,孩子们都还小,成了村里的欠款户、缺粮户,为了领到村里分的口粮,他总是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出去拾柴,然后回来再去上工,一年中从来没有缺勤,就这样生活也是过得很紧。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政府号召搞酿造,有的人不敢,有的人在观望。从小经常在怀仁老字号“义泉泰”看人家做醋的李栓马,说做就做,第一个便开起了小醋坊,起名为榆次怀仁玉成酿造厂,在当时是榆次首家的个人醋坊。
开始做醋时,李老汉没有基本的设施,连瓮子都是四处奔波借来的,自己不会做,就请来了师傅教。那时每天就做50斤原料,出300来斤醋。每天起早做好了醋,吃过早饭便和只有15、6的六儿子成刚骑上自行车,到四邻八乡卖,那时在村里一斤粮食加上6分钱的加工费就能换3斤醋,所以每天要卖出醋,再带回换来的粮食。后来醋慢慢出得多了,要卖出去,就要跑很远的路,经常走街串巷么喝着要跑小半个榆次。后来便赶上了毛驴车,再后来,又换成了小四轮拖拉机、工具车、解放牌大卡车…。
李栓马的醋厂渐渐发展壮大了,成了示范户,李栓马也成了第一批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的典型。1986年,以醋坊旁边一口水井的名字“灯山井”注册了商标。1987年,玉成酿造厂扩建,实行“公司+农户”的形式,村里有80户小醋坊加盟李家醋厂,但仍以散醋销售。1992年,规模不断扩大了,醋的品种也多了,开始使用“灯山井”商标包装上市,开始了灌装醋的销售。产品也逐渐销往大同、忻州、原平和省外的部分地区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根据政策,村里给他分到五亩地,这时正式建起了第一个酿造厂,从此结束了农家小院做醋的历史,开始了规模经营。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榆次怀仁玉成酿造更名为山西榆次灯山井酿造有限公司,醋厂的规模再次扩大,现在已经拥有两个生产厂区,日生产食醋40吨,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十多人,管理销售人员30余人。产品大多销往湖北、广东、云南、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地。
如今“灯山井”成为了“山西省著名商标”,灯山井牌食醋系列荣获“山西省放心食品”荣誉称号 。公司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文明商家”和“重合同、守信用”称号。
辛苦、诚信、勤俭持家。
&&& “李栓马能把醋厂做得今天这么大,靠的就是辛苦、诚信、勤俭。”这是村里人都公认的,也是最敬佩他之处。
“家家一把锁,户户无闲人”是李老汉定下的家规,七个儿子,到点儿全得到醋厂上班去,醋厂上下有员工80多人,家里人就占了近一半。
李老汉从1996年就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跟不时代了,便退出了管理层。但这位闲不住的老人,回家竟种起了30多亩地,秋收时还会把地里的每一个丢落的玉米棒都捡回来。“这么大的家业,还这样勤俭,不怨人家发展那么大啊!”,村里人一说起李老汉就不由得如此赞叹。2000年,感觉力不从心的老人,才在儿孙们的劝说下,正式“退休”。虽说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但每天总会骑上自行车到厂里去转转。李栓马这种持家之道深深影响着后辈。现在家里仍种有87亩地,还开了一个加油站,这些都是李家人自己在经营着。
“做人要诚信,一定得实实在在,实的就能过去,虚的就会碾塌了。”这是李老汉经常说得一句话。李栓马从来做事都是这样的。当年刚开始做醋时,向别人借来瓮子说用多长时间,他四处找人托关系,买回来按时给还上。他从来不去故意拖欠别人,赊的原料和收回村民的醋,他都会按期限把帐结清。小处如此,大处更如此。一次由于检验仪器出现故障,使一批品质不达标的醋出了厂,李老汉听到质检员的汇报后,立即让六儿子成刚打电话,硬是把已经走出一半路程的送货车招了回来。现在诚信已经成为公司的一种理念、一个信条。如今的灯山井也已经把打造品牌形象、做百年企业做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老话说:分家三年穷。李栓马很是信奉这一点,因此虽说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四世同堂,七个儿子还是在一起,没有分家。李老汉说:“分了家就单丝不成线了,做什么事情都难,在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快使,才能做成事。”“这些年我们发展到今天,就是弟兄们的团结,大家在一起努力的结果”现任公司总经理的六儿子李成刚也是这样说。今年过年,全家几十口人都搬进了新房,一个大院12幢小楼,七个儿子一家一幢,还有孙子的,每幢楼加上地下室有三层,统一装修,有500多平方米。各家吃的米面油,大家庭里统一供给,各家的孩子上学,大家庭里出钱供学。逢年过节,几十口人要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要摆好几桌,不请厨师,全是媳妇们下厨。李栓马对儿孙都很严格,要求他们不能赌博,不能吸毒,不能目中无人。1984年,李老太太还曾作为全国“五好家庭”的代表,去北京开过会呢。 &
党的政策好,我真是享福哩
如今的李栓马家,再不是当年了。带门楼的大院子,像个别墅区,12幢二层小楼,有假山,有喷泉,有花坛。但李老汉却仍是头上拧着白毛巾、穿着灰色小褂,每天骑自行车出去转转,再到村委会大门口和人们唠唠,生活过得惬意而悠然。
 “那时是全榆次的受苦人里面也算是第一辆了吧,坐上小汽车看戏去,村里人见了都说,虎气了嘛!”提起当初的那辆车,老汉就是高兴,虽说他的牙掉了不少,但说起话来很清晰,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当时娃娃们做生意需要,再说,日子过好了,娃娃们让我享福哩,那个车不算甚,现在家里有十几台小车呢。车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如今家里最好的车是奔驰,跑大业务的时候,儿子们就开上。”
  “共产党好啊!不是共产党,咱们现在怎么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啊!”李老汉由衷的感叹着。2005年,李老汉过八十大寿,村子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请来赴宴,还一人给发了一条被子。在八十寿辰的全家福中,写着这样一副寿联“改革开放政策好,福如东海长流水;四世同堂合家欢,寿比南山不老松”。
通天大路出旱垣
----记原北胡村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劳动模范郭建璧
郭建璧,男,1945年6月生,中共党员,榆次北胡村人,山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曾任北胡村副大队长、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和鸣谦镇党委副书记等,2008年5月任榆次区乌金山镇官窑煤化公司党支部书记至今。
这是一个文明富裕的山村。茂密的林网、连片的果园、布局整齐的农民新居以及兴旺发达的村村办企业正显示着勃勃生机。它就是正在魏榆大地上迅速崛起的鸣谦镇北胡村。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该村集体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经济连年增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跨入我市首批小康村行列。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该村的党支部书记郭建璧。这些年他率领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在这片旱垣上开创出的一条共同富裕的大路。
旱垣辟水田
北胡村位于榆次城区东北,本是是一个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的丘陵村。70年代初,全村的4000多亩耕地都是旱地,每年的收成只能指望着“老天”的恩泽,但“十年九旱”气候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只能是微薄的收获和对明年的期盼,人们也只能在这种收获和期盼中一年年地度过,而干旱却是会常常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吃饭问题。“没有水我们村的状况永远不会改变,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水从地下搞上来。”当时担任村干部的郭建璧给村里立下了“军令状”,带领30多名年轻人成立了青年突击队,他们请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到处找有经验的“土专家”,在村里的沟沟壑壑里到处寻找水源,挖下去没有水,再重新勘测,重新寻找。有时要面对怀疑的目光,有时要听不满的抱怨,但他下定决心,咬紧牙关,绝不放弃。他对队员们说:“不管再苦再累,我们都得把水找到,只有找到水咱村里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我就不信这么大的北胡村下面就真没有一条水线。”经过3年的苦战,顶住了种种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终于从200多米深的地下引出了清水,从此的北胡村结束了没有水地的历史。有水了,再不用光盼着“老天”下雨了。但如何让有限的水更多地灌溉土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他们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结合北胡村的自然条件,建涵洞、修大坝,想许多更快更省的办法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短短时间里就发展了1200多亩水浇地,全村粮食产量超过了百万斤,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涓涓细流,一路流淌中兼收并蓄,在阡陌纵横间流淌,使一片片的土地充满了勃勃生机,有了丰盈的收获。在后来的几年中,在郭建璧带领下,先后又开发出了千亩水田,使北胡村的水浇地达到了3000多亩。
有了水,就有了发展的希望和可能。为了改变北胡村树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多的状况。从1975年以来,郭建璧就组织全村大搞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先后发展各种经济林、木材林等千亩以上,形成了以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为主的木材林,和以苹果、枣等甘果为主的经济林格局,基本达到了调节气候、减少灾害、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农业的大力发展为北胡村以后的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敢的抉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郭建璧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当时村集体背负着30余万元的外债,村民们生活艰难贫困,这些都激起他决心彻底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但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郭建璧的面前。老辈们有句话:要想富,庄稼带店铺。郭建璧也深知,单凭粮食生产那点收入,不用说改变北胡的面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恐怕贷款利息都还不完。面对村民的一双双焦虑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根据北胡的环境、气候特点和北胡村的实际,他因地制宜地制订了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林业、副业和蔬菜种植的方案。
经过艰苦创业,北胡村发展林地、果园面积达千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20亩。进入90年代,为了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在郭建璧带领下,北胡村将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品种,并一边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掌握温室大棚的种植技巧,一边组织人员出去开发市场,保证了温室大棚的收益。在几年中,共发展了百亩温室园,并在不断继续巩固发展,成为了几十户村民发家致富的基地。
为壮大集体经济,多方面的提高村民的收入。1978组建了机械工程副业队,组织村里的青壮劳动力走出去承揽工程。先后承揽了建筑、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为集体经济的增加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发展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工程队伍。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一座油脂厂在北胡新建起来。油脂厂从一台小型榨油机起步,先期以生产工业用油脂为主,后来逐渐壮大,产值连年增加。到1996年,油脂厂的国定资产已经发展到500万元,营业额达1600万元,优质产品远销到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北胡村形成了工程副业、林果业、油脂企业三“足”鼎立的经济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副补农、农副齐发展之路。
统分巧结合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乡村的时候,严峻的抉择又一次摆在郭建璧面前。下放土地、树木、企业、果园等集体资产的做法在北胡的四邻八村盛行起来。北胡村的集体资产是统还是分呢?郭建璧思来想去,眼前豁然明朗:土地放下,集体资产统一经营。他的想法与其他支部成员们不谋而合。
有的村民曾怀疑,村集体企业不下放,是不是村干部想揩油呢?郭建璧和村干部们以无私奉献的实际动作了回答。村党支部整顿企业管理,实行了集体管理目标责任制,凡经营私营企业或跑个体运输的村干部一律不准在集体企业任职。郭建璧处处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他勤于钻研,富于开拓。这些年来,为了带领村民致富,他学会了拖拉机、汽车维修,精通了一整套现代化榨油技术,一心扑在了振兴北胡经济的事业上。
北胡村集体经济充分结合的经营方式,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村里绝大多数能人自觉地加入了集体企业,为发展北胡经济贡献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北胡村将村集体企业全部转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同时积极扶持村民个体企业的发展,为村民增加收入开绿灯,提供帮助,持续发展了以企业发展致富村民的路子,使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根据经济的发展,郭建璧和村委一班人认真总结北胡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为尽快地发展北胡,1999年,他又提出了以发展农业效益园和农业观光园为主的引资开发思路。先后引进养殖企业10家,企业4家,企业自引企业2家,总投资达到了1800万元。2006年,又引进了山西省戒毒基地建设和佛教安养园的建设。为“引进来,留得住”,他积极为企业协调各方面关系,支持帮助企业的基础建设,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投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达到了企业和北胡双赢的目的,使引资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使引资企业变成了北胡新农村建设的台柱子。
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如何将他们引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一个宏伟的规划一直在郭建璧心中酝酿。
走出新天地
北胡村原来三面环沟,交通不便,村民们分散居住在破旧的土窑中。随着村集体经济滚雪球般发展壮大,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开始了,郭建璧向村民们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村集体以降低砖价、供给木材等方式,为农户建房补贴30余万元。到1991年,旧村庄的迁移工作终于完成,村民们走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土窑洞,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新农村座落在过境的榆孟公路旁,一道深沟横在公路和村庄中间。郭建璧拿出非凡的勇气和魄力,率领村民打响了填沟造路的战役。实力雄厚的集体经济在此发挥威力。村集体投资100万元,机械工程队大显身手,搬运土石方达19.2万方,一条通畅的大路出现在北胡村口。山村油脂产品、果品和蔬菜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运往外面世界。
如今新农村内不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大部分人家安装了有线电视。村集体的卫生所实行了免费挂号、打针、门诊、处置制度。村民们在新农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北胡村发展了,北胡富裕了,但郭建璧却从未停止对北胡今后发展的思考,他想得很多也很远。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晋中地委、行署评为“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评为晋中地委 “优秀党员干部”,山西省“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评为晋中地委、行署 “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政府授予“林业模范”称号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晋中地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山西省委组织部授予“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山西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晋中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为了心中的绿色梦想
――记山西省劳动模范、原榆次市蔬菜中心主任段瑞荃
段瑞荃,男,1943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62年9月作为天津市知青,插队来到山西榆次。1978年在榆次种子公司从事种子科研与生产开发,1990年8月任榆次市农牧局副局长,1992年6月兼任榆次市蔬菜开发服务中心主任,1997年兼任榆次市市长助理, 2003年底退休。
段瑞荃以开发蔬菜绿色产业而闻名遐迩,这是因为他30多年来扎根农村,心系农民,刻苦钻研,自学成才,成为一位发展蔬菜产业的行家里手。特别是他1992年担任榆次市蔬菜中心主任之后,在带领菜农闯市场的实践当中,在榆次蔬菜生产连续九年三晋夺冠的历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年他的事迹被原榆次市委书记王新义同志写成题为《榆次菜农的活财神》的文章,在《山西日报》头版的显著位置发表,从那时起,段瑞荃便以开发蔬菜绿色产业而闻名三晋了。他的动人事迹,随着当年辛勤奔波的脚步,走遍榆次的绿色田间。
蔬菜开发势如虹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榆次市确定该年为蔬菜开发年,重新组建市蔬菜开发服务中心,调段瑞荃同志任主任。组织上的这一任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而对段瑞荃来说,突然中断他正潜心研究的心爱的种子专业,而且正值大出成果的关键时期,着实有些惋惜。但他服从组织的安排,义无反顾地跨入了新的领域。
好在他已具备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对全市生态条件和自然特点有了比较全面而扎实的了解。因此,到蔬菜中心上任后,他经过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很快写出一份逻辑缜密、内容详实、科学性很强的关于全市蔬菜开发战略的可行性报告。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同,并付诸实施。随后他又风尘仆仆地奔乡镇、走村庄、串农户、到地头,团结带领蔬菜中心全体人员,为菜农们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到之处,仿佛掀起一场场绿色浪潮,进而在全市形成一场波澜壮阔的蔬菜开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年一个台阶。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全市蔬菜产量结束几十年来一直在全省10位徘徊的局面,一跃成为全省之首,蔬菜面积由1991年的4万亩扩大为8万亩,产量由1.4亿公斤增加到2.5亿公斤。到199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3万亩,总产6.2亿公斤,总收入3.1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808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307.5%、342.9%、1092.3%、1076.1%。其中农民蔬菜收入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的32%,蔬菜产业响当当地成为榆次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无公害蔬菜发展全省瞩目,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8.13万亩;研制出“7311”型日光温室并在山西省中部推广,在榆次发展6600亩,年产冬春精细菜6000万公斤,产值8000万元;率先在我区丘陵旱垣地区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延秋西红柿10300亩,总产量高达4160万公斤,经济效益提高6至50倍,总产值达到1800万元,为丘陵山区人民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推广“粮菜”、“菜菜”、“果菜”、“瓜菜”优化模式栽培6.3万亩,均达“双千田”标准,促进了“高优高”农业的快速发展。
乡、村、户示范典型发展壮大,共建成“一乡一式”万亩特色乡(镇)9个,其中包点乡(镇)东阳镇被誉为“三晋蔬菜第一镇”,全市建成千亩村4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培育年销菜量在250万公斤以上的大户20个。
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完善。组建起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供产前信息引导,仅1997年举办信息发布会12期,听会人员2万人次;进行产中技术指导,下乡技术培训106期,培训1.5万人次,编写印发技术资料2.2万份;进行产后流通疏导,仅1997年组织外销蔬菜近3亿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担任榆次蔬菜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期间,即1992年至2000年,榆次蔬菜生产从首次全省夺冠到连续9年雄居全省第一,段瑞荃付出了超常的努力。这一历史性的跨越中,段瑞荃同志的智慧才华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他不仅成为优秀的农业科技专家,还显示了敢于开拓市场、善于经营管理的出色能力。
心血浇灌硕果丰
成功者的鲜花是由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榆次农村广阔的田野上,当年几乎到处都留下了段瑞荃辛劳的足迹,几乎每个菜农都能说出一段有关他热忱服务的事迹。在陈侃乡东白村,这里的农民说:晚上3点多,老段从冰天雪地的代县日夜赶路,拉回急需的保温草苫,及时防止了100多户菜农温室黄瓜被冻坏的危险……在北田镇豆腐庄,这里的菜农说:老段讲课至深夜2点多才回去……在东阳镇彭村,菜农们说,是由老段介绍来的广州粤丰蔬菜公司的客商拉走了大白菜……
老段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短短几年过去,背有些驼了,嗓音变得沙哑了,眼睑由于过度疲劳明显下垂了,更多的皱纹出现在额头眼角。他面对工作中资金少、人手紧、涉及面广等诸多困难,从未畏手畏脚、停滞不前,而是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实践中。
在蔬菜开发中,他勤于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合作经济为载体的产业开发模式;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对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按照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了真正的“龙型”经济实体;实施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力争使城乡优势互补,产业协调发展,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承载农业劳力,从而以产业开发带动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课题,他积极地从种植结构、品种结构、产销结构等方面的调整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00年8月,他成功策划举办了首届中国榆次蔬菜营销洽谈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68家大型市场的老总们参加,签订外销合同2.05亿公斤。
&&& 辛勤的努力迎来丰硕的成果。多年来,段瑞荃共获得科技进步、科技推广、科研成果奖项18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并于199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洋葱》。从1993年“7311”型日光温室的创建,到1998年“83515”型温室的成功,再到之后的“9415”型温室的大面积推广,都倾注了他的不懈进取和无私奉献。从1982年以来,段瑞荃先后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蔬菜产业化开发先进个人、山西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农技推广“十佳”等省级荣誉,并获市、区级荣誉20多项。2001年初,他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写出了《关于加速发展榆次区蔬菜产业的实施意见》,从榆次蔬菜生产的区域规划与品种布局、实施10项工程、推广集约化立体优化模式栽培、推广高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探讨和规划,昭示出振兴榆次蔬菜产业的拳拳之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和1980年,他曾有调入省科研单位的可能,1990年、1994年又面临两次调入地区有关部门任领导职务的选择,他思前想后,彻夜难眠,总是舍不得离开这块热土,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全心全意致力于榆次蔬菜产业开发的决心。他早认为自己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早已是农民中的一分子了。能让这些纯朴的农民乡亲们早日富起来,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和满足。
老骥伏枥志高远
段瑞荃没有止步于获得的成就和荣誉,即使是2001年从蔬菜开发服务中心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以后,仍然心系蔬菜产业,发挥自己的专长,热情地为菜农们服务。2003年底退休之后,省内蔬菜产区的田间地头仍然留下他辛勤的足迹,专业报刊上仍然有他笔耕不辍的成果发表。近年来,他在全省各地培训菜农360多期,接受菜农咨询5万余人次,先后在《晋中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山西省日光温室存在问题及对策》、《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特殊灾害性天气及对策》等文章,及时地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并推广运用到实践当中。退休以后,他还承担着山西省蔬菜专家顾问组顾问、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兼蔬菜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与蔬菜产业有关的职务和工作,一生追求,无怨无悔。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了实现心中的绿色梦想,他依然在奋进的路上执著前行。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4月,被评为山西省科技先进工作者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4月,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被评为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10佳先进个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至2002年,连续三届获得晋中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三十二年风雨路三十二载村官情
――记榆次郭家堡乡南关村党总支书记何玉虎
何玉虎,1950年9月生,河南内黄县人,中共党员。1976年至今,担任南关村党总支书记。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晋中市第一、第二届人大代表、榆次区第八届至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榆次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中共榆次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候补委员、郭家堡乡党委委员。
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三十二年的光阴,对一个人来说,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榆次区郭家堡乡南关村党总支书记何玉虎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二年,他以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带领村两委班子将一个昔日榆次城郊的“难管村”建设成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全国亿元村。
勇挑重担铸辉煌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0月26日,对于何玉虎来说是一个令他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被南关村全体党员一致推选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一个年仅26岁的年青小伙子担起了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重担。
他出生于贫困家庭,从河南逃荒至榆次,由于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学习优秀的他在初中二年级时放弃了学业,缀学回家务农,当了一名农民。在学校求学,他勤奋刻苦,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回家务农,他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成为生产队里最具人缘和工作魄力的领导者。他冒着挨“左棒子”批斗的政治风险,带领所在的第四生产队搞副业,使得第四生产队人心凝聚,生产积极,分红全村最高,收入全村最高。年终分红时,一个劳力工的分红已经达到了2元钱,而其它队的一个劳力工分红只有8角钱。2元钱与8角钱的巨大差距,使大家认定由他当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能够带领大家由贫穷走向富裕。
南关村地处榆次城郊,当时是有近两千户、五六千人的大村子,这里居住着来自全国11个省、119个县的复杂人群,由于多种原因,打架、滋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治安混乱,成了远近闻名的“难管村”。尽管村子位于榆次城南端与城里人终日“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是全村百姓依旧在温饱线的边缘徘徊,生活水平与城里人相去甚远。
“感谢大家信任我,我一定和全体党员,干部,村民团结一致,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努力奋斗!”这是何玉虎面对大家的厚望与期待作出的郑重承诺。光有一腔的热情是解决不了村民的温饱问题的。经过一翻深思熟虑,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充分沟通后,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成了大家一致的选择。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让南关村的村民尝到了率先发展的甜头。
以何玉虎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班子成员之间宽容大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各抒己见,开会解决,不搞一言堂。“大家齐心,黄土成金”。南关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产成为南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亮点,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27万元,人均210元,月均不到20元。2007年全村总收入达到3.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835元,成为一个文明富裕,和谐稳定的样板村。村集体建有中信水泥厂、兴鑫驾校、建筑公司等12个企业,固定资产达亿元以上,建有占地面积1000亩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第三产业户达到1600多户,占到总户数的80%,成为榆次名副其实的“三产第一村”。
心系群众受拥护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头苦干;哪儿艰苦往哪儿去,勇挑重担;哪儿有困难往哪儿去,敢于牺牲。”这是何玉虎刚刚上任就为自己定下的“三大纪律”,这也他三十二年来受到全体村民一致拥护的基石。
从人民公社的挖高垫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农村联产责任承包制后村民们盖房建屋,婚丧嫁娶,生病住院,他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只要是村里的事情,他件件都挂在心上。南关村30户困难户的档案建起来了,他们成为村里重点扶持对象,因病返贫的问题解决后,村里帮助寻找脱贫项目;因生理缺陷生产生活困难的,村里定期慰问、送钱送物与他们共渡难关。村民们家中有事时来找他,他都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村民籍喜明身患残疾,家境贫困,妻子王二萍突患重病需要住院。他闻讯后立即赶去医院探望,村里先拿出5000元钱用于救急,还不定期地进行慰问。籍喜明一家一提到此事便激动得热泪盈眶。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修建南外环公路时,为了赶工期,他默默地拿上工具走进了工地。尽管已经进入11月份,天气寒冷,但是村民们义无返顾地跟着自己的书记一起走进了工地,就连在外经商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了这一义务劳动的队伍,确保了南外环公路的如期竣工。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底,村民杨玉凤在村里组织的妇女普查中,发现患有早期子宫癌,经过村里领导奔波,及时手术治疗,目前已经基本康复。全村唯一的老五保户,77岁的王秋成被诊断为癌症住院治疗,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去医院看望,让老人安心治疗。正是这许许多多点滴的小事,积累起了南关村全体村民对村“两委”班子和书记何玉虎的信任和拥护,这也就是他在群众中的威信所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榆次老城拆迁过程中,他接到上级任务,要求五天内动员剩余的十多户村民完成搬迁。第三天,这些拆迁户冒着雨跟着他离开了自己在老城旧居,搬进了村里为他们安置好的新宅中。至此,南关村1000多户拆迁户的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村里盖起了临街门面房,当他看到许多村民跃跃欲试,想干点事,但苦于一下子拿不出20多万的购房款时,他当即决定让村民分期付款。现在这些村民的生意都红红火火,有一部分还还清了房款。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冬季,村里80多户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不慎购买了假种子不能播种,4月一场特大雨雪造成的寒流使百余户家的大棚蔬菜发生冻伤,大家都找他寻求帮助。他立即与相关单位联系,并安排大家进行了补种或换种等措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经济损失。
民主理村产业兴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何玉虎凭着出色的工作,作为山西省优秀村官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新时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导。他和总支一班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狠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三大工程,对农村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将党员干部“六要六不要”、党总支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委会工作职责、总支书记政绩公示上墙规范党员干部自律行为,促进了干部狠抓落实、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从八十年代起,在党员中坚持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做到了共产党员像种子,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实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使南关村成为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村。他将村两委干部岗位职责向群众公开,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实行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测评制度,群众满意度达100%。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进程。1998年,党总支被山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总支、2006年被山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村委会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村委会。
三十二年来,以何玉虎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全村1946户,5616人,却仅有1425亩土地的榆次最大行政村,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使南关村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把土地分了下去。凭着对党的富民政策的信任,根据南关村紧靠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的特点和交通便利、人才集中、信息灵活、市场
开阔的实际,何玉虎和村两委班子在探索中实践,选中南关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三产业。三十二年来,村两委在10个中央1号文件的鼓舞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三产为龙头、乡企蔬菜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他让南关农民变成了商人,人文习俗创造了历史性变革。通过“政策扶持、先富带动、群体发展”三项措施,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走出田间闯市场,南关的三产发展从无到有,行业布及商业服务、布匹经营、服装销售、食品加工、建筑运输、日杂百货、便民服务等,走进了榆次各大商场的经营摊位,在榆次各大商场经商的南关人触目即是。成为“榆次三产第一村”。三产兴旺的同时,1992年6月,村里投资200万元,成立了中信农工商企业总公司,法人代表就是党总支书记何玉虎。公司下辖12个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达亿元,规模最大的企业有中信水泥厂、兴鑫驾校、九江通建筑公司第五公司。1998年他再次带领全村发展绿色农业,开发“菜蓝子”工程,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山西省第一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了全村建成了精细菜生产基地2000亩,每年向城市提供新鲜蔬菜1440万公斤,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南关村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5亿元,是1976年经济总收入的420倍。村民人均纯收入6835元,是1976年的33倍。
三十二年来,人们不会忘记,南关村党总支书记何玉虎带领村两委班子创业奉献、率先发展所取得的诸多成绩。1999年,南关村被评为中国经济特色村,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模范单位、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在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被评为山西十大名村,何玉虎也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南关村的骄人成绩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997年,刚果总统卡比拉等国际友人和国家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的领导共89个单位、3526人次先后参观、视察、检查南关村的各项工作;1999年,五洲九国驻京记者采访团、国际妇女争取自由与和平同盟代表团主席布鲁娜、日本国星宇商事株式会社社长草日建等国际友人和中央综治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国内外84个单位、2740人次先后参观、视察了南关村;2000年,埃及、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德国、加拿大6名外国专家及国内外40个单位、1015人先后参观、视察了南关村。全国县域小康研讨会代表、全国农科教结合产业研究会代表、全省农村小康会代表、全省村镇建设现场会代表都先后参观了南关村。如今的南关村已经成为三晋大地文明村的代表,尤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更多的人们。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省建委评为全省村镇建设优秀村委会主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省委 省政府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第五届“中华大地”优秀主人公称号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山西省委 省政府在抗击非典工作荣立二等功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第三届全国“村长”论坛评为中国优秀村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中华爱国英才”第四届全国村长论坛评为中国优秀村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省建委评为山西省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评为中国优秀村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山西省百家科技扶贫标兵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山西二十佳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榆次市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