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达拉宫的故事样子

布达拉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9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仰望布达拉》教学设计
《仰望布达拉》教学设计
→ 《仰望布达拉》教学设计
『』『』『』『』
【】&&&【】&&&【】&&&【】【】【】&布达拉宫消防兵:守卫西藏的“橙衣天使”
字体:[][][]
  “爱心驿站”里的“菩萨兵”
  11月19日上午,来自四川泸州的陈先生是第一批进布达拉宫参观的游客。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布达拉宫的台阶还没走一半,他就喘不过气来。正在值勤的士官蒋朝辛见陈先生快要晕倒的样子,马上扶他去消防班驻地吸氧。“眼见为实,布达拉宫确有一群‘菩萨兵’!”陈先生说。
  从日起,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官兵在红山脚下设立“爱心驿站”,义务为过往信众和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和茶水,为出现高原反应的游客提供氧气和药品,还为游客讲授逃生自救常识。
  日,70多岁的美国游客史密斯在参观布达拉宫时突然晕倒。正在执勤的战士周垂健跑上去将她扶起,并急忙通知值班室的益西次仁班长送来氧气、药物为她治疗。
  随后,益西次仁又一路搀扶着她下山。她走时激动地说:“China fire is very good!Chinese firefighters great!”(中国消防非常棒!中国消防员太了不起了!)
  27年来,大队官兵类似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外国游客给大队寄来感谢信、锦旗,表达对官兵们的感激之情。
  早在1994年,布达拉宫消防官兵就与拉萨彩泉儿童福利学校建立了帮扶关系,专门为学校建立“爱心基金”。17年过去了,官兵们依然在帮扶148名孤残儿童。
  在大队帮助下,如今已走向教师岗位的央宗感激地说:“正是有了叔叔们的帮助,我才有了美好的今天,以后我也要像叔叔们那样尽力去帮助别人。”
  都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是29岁的汉族士官蒋朝辛最喜欢的歌。正如歌中所唱,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曾无声地讲述过“世界屋脊”上动人的藏汉民族团结的故事。
  旧西藏,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政教合一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新西藏,布达拉宫不仅是广大信教群众敬仰的朝圣之地,也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极其重大、特殊的政治、历史、宗教、文化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7年来,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在做好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基础上,心系驻地,播洒真情,继写着西藏雪域高原藏汉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日,一位到布达拉宫朝佛的藏族老阿妈拄着拐杖从雪城往德央厦石梯慢慢向上挪动。由于天热,加之老人年事已高,一路总是走走歇歇。“老人家这种情况,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到达德央厦?”
  蒋朝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走上前用藏语询问了老人的一些情况,了解到老人是来自青海的朝佛群众。由于语言相通,老人信任地在他的背扶下,全程朝拜了布达拉宫。临走时,老阿妈摸着战士的头连说:“美索如卡亚咕嘟(消防兵好)!”
  在大队消防官兵的心中,藏汉官兵亲如一家。大队一直坚持开展“学藏史、学藏语、唱藏歌、跳藏舞”“四学”活动,并着力提高“藏语、汉语、英语”“三语”学习成效。每当藏历新年来临之时,官兵们就会摆上切玛,盛上酥油茶,倒上青稞酒,按照藏民生活习惯,共同庆祝。
  “举行一次入队宣誓仪式、参观一次荣誉室、听一堂布达拉宫历史地位课、接受一次强巴佛殿火灾警示”,是布达拉宫消防官兵加入这一光荣集体的第一课。
  “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再唱一次队歌、向布达拉宫敬最后一个军礼”,是退伍官兵永葆军人本色的最后一课。
  ——这些都已成为大队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何春中)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张智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布达拉宫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