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吉安昨日天气赣江发生什么怪事

看奇闻,就上华奇网!
您的位置:&>&&>&>正文
南昌赣江边聚集近百条水蛇
时间:&&&&来源:&&&&浏览次数:&&&&
好可怕的水蛇!引子 。8月31日10时许,在南昌大桥附近的赣江边沙滩上,突然出现近百条蛇,并且还有蛇不断地从江中游到岸边,在此游泳和散步的人们被这一幕惊呆了。沙滩上被打死的蛇 。讲述 。游泳时周围全是蛇 。11时,记者赶到了事发地点――南昌大桥东北侧距离大桥约150米处的沙滩上,此时,沙滩上的蛇已经不见了,可在现场经历这一幕的黄先生还是惊魂未定。 。据黄先生介绍,他每天早上都会来赣江游泳,当天10时多,他在江中游泳,坐在救生圈上面,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周围的江水中出现了很多蛇,前后左右都有。当时他被吓坏了,赶紧划水上岸。可上岸后,他发现江边的沙滩上也爬满了蛇,最少有近百条,自己放在江边的自行车上都爬了好几条蛇,场面非常骇人。他被吓得躲到一边,不久,这些蛇慢慢地都爬走了,具体爬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也不清楚。 。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些蛇有大有小,大的有一米多长,两三厘米粗,小的也有一尺多长,手指粗。这么多蛇密集出现在赣江边,他从来都没有见过。 。目击 。还有不少蛇爬上沙滩 。在沙滩上,记者还看到一条被两个小男孩打死的蛇。这条蛇通体红黑色相间,有环状花纹,大约一米长,两厘米粗细。 。就在民警向黄先生了解事情经过并查看现场的时候,江水中又有不少蛇向岸边游来,并且爬上了沙滩,但是记者赶过去查看时,受到惊吓的蛇又马上游回江中。 。释疑 。无毒水蛇上岸降温 。据现场民警介绍,赣江边沙滩上突然出现这么多蛇很奇怪,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之后,记者采访了南昌市动物园爬行馆馆长黄国清。据黄国清介绍,从江中爬到岸上的肯定都是水蛇。而水蛇有一种习性,平时都潜伏在水底,一般一个小时左右会上浮呼吸换气。大量的密集出现则可能是因为水底温度变高,而蛇是冷血动物,忍受不了高温,于是集体出水爬上岸边降温,当体温降下来后,它们就会再次回到水中。 。黄国清介绍,赣江边出的所有水蛇都没有毒,市民不必害怕。
本文关键词:
网友评论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验证码:&&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今日热点推荐
Copyright& 华奇网(华奇门户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 QQ: 邮箱:
华奇网为大家奇闻趣事,奇闻怪事,奇闻异事,天下奇趣,宇宙奥秘,奇趣动物等科学探索发现有趣的或者人们感兴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带你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更多公众号:mlji0796搜罗吉安最新资讯;潮流趣事;让你随时随地,足不出户,知晓吉安身边事!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吉安一名女子在井冈山大桥一跃而下,原因竟是....,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名称起源/赣江
先秦时赣江被称为杨汉,汉代称湖汉,古代赣亦写作“灨”。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赣水,这一名称最早见之于卷十三“海内东经”,《山海经》是中国最古的一赣江部地理书。据学者们研究,它大约成书于从春秋末年的西汉初年这一长时期中,由此可知,在秦汉以前,“赣水”这一名称可能早就存在过了。
南朝刘宋雷次宗记载,赣江古称豫章水,豫章城是因水而得名。南昌地区亦曾将赣江称之为章江,如章江渡口、章江晓渡等,可见(与源头章江不同)为古代赣江南昌段之称。
对于赣江得名,主要有章贡合流说和赣巨人说。
1、章贡合流说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合为赣江,左章右贡构成“赣”字。此说的问题在于“赣”字先秦就已产生,而“赣”字则出现在唐代以后。
2、赣巨人最早见于:“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注《山海经》:“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长丈许,脚跟反向,健走、被发、好笑,雌者能作汁,洒中人即病,土俗呼为山都。南康今有赣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
水系构成/赣江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5河之首,由南至北纵贯江西全境。赣江上游称贡水,发源于石城县石寮岽,主河道(干流)至吴城人湖口全长766km,流域面积83&500k㎡,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51.5%。按流域面积居长江八大支流的第七位,按水量则仅次于岷江、湘江、沅江居第四位,而单位面积产水量则居八大支流之首。赣江水系支流众多,河长大于30k㎡的干、支流共125条,集水面积大于10k㎡的河流有2000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19条。《江西省水利志》把赣江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赣州以上为上游,以贡水为主,自河源至赣州市全长255km;赣州至新干县为中游,河长303km;新干县以下为下游区,自新干县至吴城干流长208km。
赣州以上为上游,山地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湘水、濂江、梅江、平江、桃江、上犹江等,分别汇入章水和贡水。东源出自赣州市石城县的武夷山黄竹岭,称绵水,流经瑞金,在会昌县与湘水(江西)汇合,称贡水,流经于都、赣县、章贡区,为赣江正源;西源章水
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流经大余、上犹、南康、赣县、章贡区。
2000年省人事、水文、测绘、地质、林业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赣江源科学考察小组”考察成果于2001年经省科技厅评审后确定“石寮河为赣江赣江的源河,石寮河1号泉为赣江源头。”此点位于东经116°21′40″,北纬25°57′48″,该区域自然资源所有权为石城县所有。经多部门调查石寮河流域面积4.235平方公里,其中石城县境内为2.585平方公里,瑞金境内1.65平方公里。赣江起源于石城县石寮岽,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2/3。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石城县横江镇洋地管理区,属武夷山脉西南坡。
主河贡水在会昌县城以上称为绵江,在会昌城与湘水(又名雁门水,集水面积2029平方千米)会合后始称贡水,贡水过会昌城在洛口圩接纳濂水(又称梅林江,集水面积2339平方千米),至于都县城附近有梅江(集水面积7177平方千米)汇人,梅江有一大支流为琴江,集水面积2124平方千米。贡水继续西行过峡山圩,下至赣县江口接纳平江(集水面积285l平方千米),过江口于左岸龙舌村接纳桃江(集水面积&7864平方千米),至赣州市与章江会合成赣江。
章江为赣江上游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大余、崇义两县交界处,主流河长233km,集水面积&3053平方千米。章江在南康县湖头圩三江口与上犹江(集水面积4647平方千米)会合,东行至赣州市汇入贡水,在章贡区八境台汇合后始称赣江。
赣州至新干为中游。赣州至万安段
,由于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万安水电站建成后,险滩多已消失;万安以下,河流进入吉泰盆地,河面渐宽,水势和缓;吉水到新干段,切穿武功山余脉,形成一较长的峡谷带。
赣江干流下行经过水急滩险、石礁众多的所谓十八滩至,过县城于左岸接纳(又称龙泉江,集水面积2882平方千米),至泰和县城上首,左岸蜀口洲接纳蜀水(又称衙前水,集水面积1301平方千米),过江背北流抵吉水县界张家渡,右岸接纳(又称泷江,集水面积3086平方千米),过张家渡北流,在吉安市郊神岗山下左岸接纳禾水(集水面积9103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牛吼江集水面积1054平方千米,泸水集水面积3381平方千米。赣江纳入禾水后水量大增,流过吉安市后至吉水县城右岸接纳乌江(集水面积3883平方千米),乌江为赣江中游汇人的最后一条大支流。
遂川江是赣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又名、龙泉江。遂川江流域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湖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3°45′~114°45′,北纬25°55′~26°35′之间,流域面积2&882平方千米,涉及湖南省桂东县和江西省遂川县、井冈山市、万安县。流域西毗湖南省洣水、沤江,北邻蜀水、土龙水、南依营前水、龙华江、紫阳河、麻双河、皂口水,东北入赣江。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下村乡龙潭垴石含山。干流流经湖南省桂东县下村乡、江西省遂川县、井冈山市、万安县,主河道长176千米。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一级支流4条。
泷江又名孤江、潇泷江。系青原区境内赣江东岸最大支流,享有江西的“漓江”盛誉。泷江名扬于欧阳修脍炙人口的《泷江阡表》。其发源于兴国县晾村的天心坪,流经永丰县的龙冈、潭头、流至吉水县的南坪与沙溪水汇合,经吉水县白沙、水南,从水南与青原区交界处的龙王庙入青原区富滩镇境,后流经富滩镇作埠、三友、富滩、南团、龙塘,入值夏镇境,经该镇的大前、先锋、城上、值夏街道、马埠、坪上,和江北富滩镇的棠溪、龙口等村(居)委会,从西华山下的富滩镇张家渡村汇入赣江。
禾水,赣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武功山南麓莲花县高洲乡东北部的塘坳里高天岩,在吉州区古南街道神岗山入赣江。流域地处赣江中游,吉泰盆地西南缘。莲花县境至永新县的龙田镇称莲江,永新县龙田镇至吉州区曲濑乡江口称禾水,因永新县龙田镇禾山而得名,至吉州区曲濑乡江口与泸水汇合又俗称禾泸水。
乌江,源出支流江西省乐安县、宁都县两县边界灵华山西侧、永丰县境大坪山东麓,主河长167公里,流域面积3911平方公里,是赣江中游右岸的大支流。
新干以下为下游,至南昌八一桥139km。山势渐退,江面逐渐开阔,水流平缓。赣江干流过樟树、丰城、南昌有袁水、锦江两大支流汇入。赣江
袁水(古称南水),亦作袁河,赣江一级支流,流向由西向东。发源于萍乡市芦溪县武功山白鹤峰北麓(萍乡市境内),集水面积6262k㎡,主河长273km,流经萍乡市芦溪、宜春、分宜、新余、新干及樟树诸县、市,于樟树镇附近流入赣江。新余以上为山区,新余以下属河谷冲积平原。
锦江(古称蜀水)发源于宜春西北慈化乡坪子岭,集水面积7886k㎡,主河长305km,流经万载、上高、高安,至新建县龙王庙入赣江左岸。赣江经南昌、新建两县达南昌市,在扬子洲分为左右两股汊道,左股分西支、北支,右股分中支、南支,四支又各有汊道分支,均流入鄱阳湖,其中以西支为主支,盲下吴城人湖。]
水文特征/赣江
2007年,赣江南昌水文站水位为14.12米,为80年来有记载的历史最低水平,但赣江的相应流量仍比历史最小流量大2倍左右。此前,赣江外洲水文站最低水位纪录为14.54米,南昌水文站最低水位纪录为14.44米,均出现在日8时。南昌市水文部门初步分析,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成因是前期流域降雨偏少。
2010年11月,水文信息网站的水位资料显示,赣江南昌段水位只有13.75米。而昌邑段则只有12.27米,为赣江最低水位。而受水位不断下降的影响,赣江的大面积河床已经干枯,裸露在外,部分河床出现干裂。据了解,2010年9月初以来,赣江的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赣江已经提前进入枯水期。
2011年,由于降雨偏少和河床下切等原因,赣江中下游水位相继跌破历史最低记录,并对沿江部分城市的供水造成影响。2011年以来江西降雨持续偏少,截至12月中旬,江西省平均降雨量仅为1266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减少20%。进入12月份,降雨更是明显偏少,比同期多年均值下降39%左右。
流域概况/赣江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第一大河,流域范围涉及赣州、吉安、萍乡、宜春、新余等市所辖的44个县(市、区),面积为83&500k㎡,占全流域国土面积51.5%,赣江下游尾间地区所涉及的南昌市、南昌、新建、永修等县划归鄱阳湖区。上游流域区,区域范围包括整个赣州市所辖各县(市、区),以赣州市为中心;中游赣江流域区,范围包括整个吉安市所辖各县(市、区)及(属抚州市),以吉安市为中心;下游流域区,范围包括新余所辖各县(市、区)及宜春市除丰城市外各县(市、区)。
赣江流域呈现山地丘陵为主体的地貌格局,山地丘陵占流域
面积的64.7%(其中山地占43.9%,丘陵20.8%),低丘(海拔200m以下)岗地占31.5%,平原、水域等仅占3.9%。赣江流域西部为罗霄山脉,构成赣江水系与湘江水系的分水岭,由一系列北东向山脉构成,自北向南依次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海拔多在1000m以上;南端地处南岭东段,主要山地有大庾岭和九连山,大致走向东西,构成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东端也主要由若干北北东向山地构成,其南端为武夷山,系赣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北端为雩山,系赣江水系与抚河水系的分水岭;流域南部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并在其间夹有若干规模较小的红岩丘陵盆地,中部为吉泰红岩丘陵盆地区,北部则为赣江下游,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兼有低丘岗地和少量平原的地貌组合类型。[13]
这种地貌格局自南向北沿着赣江的流向呈阶梯状分布,流域上游区山地丘陵面积占83%,低丘岗地占15.6%,平原仅占1.5%;中游区山地丘陵面积占56.7%,低丘岗地占38.1%,平原占5.2%;下游区山地丘陵面积占37%,低丘岗地占55.9%,平原占7%。很明显,山地丘陵依秩减少,低丘岗地则渐次增多,河谷平原面积相应扩大。
赣江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非常适宜植物动物人类生长,年均降水量毫米。
赣江流域南北地跨4个纬度,干流天然落差达937m,导致南北气候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气温,南北年平均气温相差3℃左右,流域平均气温17.8℃,以于都19.7℃最高,南高北低;相应≥10℃的积温,上游区&6000℃,中游区&5500℃,下游区&5500℃,同样无霜期南部比北部长。但由于南北地势不同,南部山地多,北部低丘岗地多,南北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差别不大。②降水,最突出的是赣江中游区是全流域的降水低值区,泰和年均降水量仅1413.2mm,比流域平均值低247.7mm,为低值中心,流域雨季(4~6月)降水量最少的也在该区的万安为619.9mm,比最多的弋阳(1023.6mm)少403.7mm,也正是降雨的这种分布特征,吉泰盆地和赣南50多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暴雨;三是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大体上上游区辐射强度大,为全流域的一个高值区之一,日照时数也较多,无论上、中、下游区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东部均高于西部。
赣江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森林覆盖率高于鄱阳湖流域平均值,
达到63.6%,赣江水质在南昌以上水质达标率为78.7%,、新余外其他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级别均在二级。
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质量不高,存在结构性矛盾,林分结构不合理,针叶林比例高,阔叶林比例小,林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比例高,成熟林、过熟林比例小,森林郁闭度小,活立木蓄积量低,森林防护功能差;二是水土流失仍然较严重,上游区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区面积22%,中游区占该区面积16.7%,下游区占该区面积21.6%,中游区水土保持较好;三是中游区降水量是全流域的低值区,水土流失虽较少,但易旱,是流域旱情发生较多的区域;四是赣江赣州江段污染较重,一般为Ⅳ类水质,尤其是下游区支流袁水的新余江段污染严重,出现V类或劣V类水质,同时新余、萍乡降尘超标,空气质量较差。[13]
赣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702.89亿m3,占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48.2%,占全省的45.5%,地下水资源量为188.43亿m3,占全流域地下水资源量的52.3%,占全省的49.6%。
赣江径流量以赣江下游控制性水文站(南昌外洲水文站)实测值计算,多年(年)平均为687亿m3,以此代表赣江年均入湖水资源量,河流含沙量0.144kg/m3。
赣江流域土地面积占鄱阳湖流域土地面积51.5%,其中农业用地面积占90.4%,建设用地占4.5%,未利用土地占5%。农业用地中林业用地551.4万h㎡,占农业用地面积的71.5%,占区域土地面积的64.7%。
土壤类型以山地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海拔800m以上主要是黄壤和黄棕壤,800m以下的丘陵岗地广泛分布有红壤,而流域紫色赣江土主要分布在该区,水稻土分布在丘问谷地、河谷平原和阶地,此外海拔1400m以上还分布有山地草甸土。
赣江流域森林面积541.4万h㎡。,占全省森林面积的57.0%,活立木蓄积量15504万m3,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53.5%,森林覆盖率63.6%。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组成以壳斗科常绿种类为主,其次为樟科。南亚热带暖性树种越过南岭山地向北延伸,榕树见于吉安市大码头,岗松见于永丰、乐安的芒箕一岗松一马尾松林中,生长发育好。遂川江以南各县是杉木的中心产区,所产杉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赣南的马尾松,生长迅速,苍劲挺拔,即使在混交林中也似“鹤立鸡群”。
赣江流域矿产资源有其特色,鄱阳湖流域稀土、稀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该区,有色金属矿中的钨及其伴生矿,以及煤炭也主要分布在该区。稀土、钨矿集中分布在南部上游区,稀有金属矿钽、铌等集中分布在北部下游区,无论储量,还是金属(或氧化物)品种在全国均具有重要地位,而下游区的丰城、萍乡等是全流域主要煤炭产地。
赣江流域2003年总人口1931.2万人,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区域,但由于土地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为226人/k㎡,低于鄱阳湖区和信江流域,但高于抚河流域、饶河流域和修水流域。
赣江流域有高等学校13所,在校学生6.9万人,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低于鄱阳湖区,但高于其他各河流域。中小学教育入学率和义务教育普及率各流域区域相差不大。有医院、卫生院1196所,每万人床位数19.1床,低于饶河流域和鄱阳湖区,高于信江、修水、抚河三流域。
赣江流域交通通讯状况已大为改观,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及沿铁路、公路布置的通讯线路纵贯流域南北,特别是中、上游区交通瓶颈已被打破,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进程,提升了区位优势地位和发展能力。
2003年赣江流域GDP为951.34亿元,占鄱阳湖流域GDP的33.6%,总量在各子流域中列第二位,仅低于鄱阳湖区,但人均GDP值4924元,低于饶河流域和信江流域,列第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8元,仅高于修水流域和抚河流域,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流域最低的,仅2035元,低于各流域平均数2458元,列第六位。
该流域第一产业占GDP24.95%,第二产业占41.51%,第三产业占35.54%,这种结构状况与全流域产业结构状况类似,反映了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升高,工业化进程加快。但这种变化速度比鄱阳湖区和饶河流域慢,该两区域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工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
从地域角度看,赣文化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
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角度看,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诗人左河水在词曰:“急浪滔滔,汇远海,浩然不息。观流水﹑是非功过,论今评昔。旧日时逢梅雨季,堤伤坝破群情急。筑人墙、难斗水凶神,山川泣。悲往事,成梦迹。千里坝,钢石织。看潮来浪去、岸安田绿。奔眼南川新镇起,顺风北野歌声脆。赣平原、天地与人和,江从驭。”
治理开发/赣江
赣江的治理包括洪水治理、航道治理、环境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治理重点在防洪,在取得重大成效后的二十一世纪则是航道治理、环境治理并举。使赣江两岸的社会经济和
文化得到了健康的迅速发展。
2007年,江西省第二条高等级航道赣江(樟树至南昌)航道整治工程日前全面开工建设。该项工程为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总投资1.25亿元,为“十五”跨“十一五”省部合建项目。工程位于赣江下游上段,始于樟树公路大桥,止于南昌市外洲水文站,全长94公里。整个工程将对9个滩群的18个浅滩进行治理,共布置新建丁坝50座,加长老丁坝22座,布置护岸10段,疏浚挖槽17处,炸礁工程1处,布设航标162座。整治后的赣江(樟树-南昌)94公里航道,航道等级将由整治前五级提升到三级,船舶通航能力由原来的500吨级提高到1000吨级,高等级航道可由原来的赣江湖口至南昌延长至樟树,1000吨级船舶可从樟树直达湖口入鄱阳湖进长江。该项目的建成将使江西省船舶进一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赣江沿岸已经形成的钢铁、发电、纺织、造纸、水泥、地矿业等的工业带,提供一条具有运量大、运价低、污染小、安全平稳等诸多优势的水上运输通道。
赣江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汊港密布,为江西主要水产基地之一,鱼类多达60余种,以鲥鱼最为名贵。
赣江流域平均年径流量687亿立方米,比黄河大,但由于年水量分布不均匀,河床浅平,航运多限于中下游,万安水电站建成后后有所改善,干流上可常年通行100~300吨的轮
驳船队和客船。
由于赣江和北江上游的两座城市(古南安)和距离甚近,自唐末开辟大庾岭山路至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前,赣江一直是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最主要的通道。
赣江自古为沟通五岭南北及长江中下游主要通道,现中、下游夏季可通行轮驳船队和客轮,盛水期轮船可至于都。港口有南昌、樟树、吉安、赣州。
赣江的便利,除了军用、客用,更主要还是货运。自唐武德元年(618年)赣江清运就很发达,吉安市作为赣江中游的航运码头,曾是货物集散地,这也刺激了吉安的造船业。宋朝就开始在吉安设立了由宦官监督的造船场,造船所需木材,主要从永新、遂川采买。赣江航运运走的是吉安的粮食、矿产、木材、茶叶、陶瓷、蓝能染料及柑桔水果等大量土特产品。到明、清朝时,每年8万余担大米也由赣江“运止于淮”,通过南北大运河,转运到京郊通州。
赣江水能蕴藏量360万千瓦,位于赣江中游惶恐滩头的万安水电站是江西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该电站地处江西省万安县城上游2公里处,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江西南北电力交换中枢,具有调频、调峰、事故备用等作用。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为赣江赣州以下河段六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三个梯级,是江西航道建设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工程项目,也是实现赣江中游河段渠化建设的关键工程和实现赣州南昌三级航道规划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4.38亿元,总库容7.43亿立方米,装机12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
江西赣江永泰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江西吉安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上游约1.5公里处兴建一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000千瓦。
此外,还有井冈山水电站、江西江口水电站等。
万安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坝、泄洪建筑物、电站厂房、船闸、土坝和灌溉渠首组成。大坝全长1104m,&最大坝高68.1m,水库总库容22.赣江16亿M3,船闸为2×500&T单级船闸。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国务院立项审批的中国四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能提高赣江中下游两岸尤其是南昌市和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南昌市的防洪标准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环鄱阳湖南昌赣江区域水利建设项目位于赣江中下游,坐落于经开区北区。项目建设总规划面积为36261亩。一期工程建设的内容包括:赣江区域水利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10万吨自来水厂、7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工程、桥梁工程、场地平整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6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11:08
贡献光荣榜  到底还要出多少事故,死多少人,政府才会站出来阻止挖沙淘金作业??  2011年,吉安县永和镇白沙村老夫妇在河中捕鱼时因撞到沙堆致使渔船翻船,二人无一生还;  2012年元旦,永和镇小渔船因挖沙船挖的沙堆遭搁浅,船翻,一家三口溺亡;  2013年,一毕业大学生来同学家玩,在河边漫步时不幸踩到沙坑,坠入坑中溺亡,之后打捞出来的尸体残缺不全,惨不忍睹;  2014年暑假,永和镇菜园村一13岁少年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滑入沙坑溺亡。  日星期天下午四点半,永和镇老槽下村两名儿童(分别9岁、11岁)在河边因在采沙船采沙而遗留的沙坑边上洗手时,不慎滑入沙坑水中溺亡,两条鲜活的生命在此中止!  这一系列的因非法挖沙而引起溺亡事件,让受害家庭悲恸不已,让我们永和人民愤怒不已。我们寄希望于政府能为我们讨个公道,希望政府能站出来阻止挖沙作业,从而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可你们却对此漠不关心,没有一丝行动。于是在日这起溺亡事件发生后,对挖沙淘金船一忍再忍的、那些留守在家的、一辈子老实守法勤劳耕种文化程度低没有暴动能力的大龄村民们,在悲痛中出于“每家每户都有小孩,不想再使这种悲剧再发生”的愿望自发的组织去找你们请愿,请求你们运用人民赋予你们的权利去帮助我们。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请求你们能站出来管管挖沙淘金船,禁止他们不要再挖。然而你们却派出交警队、公安局、派出所等近百号人,殴打我们,抓捕我们,还在我们回去的途中强抢死者的尸体,让死者不能安息。  我们愤怒了!!    是的,我们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我们就是些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是不懂法,但我们懂道理,我们没有智能机,更不会使用智能机,所以在你们殴打我们,抓捕我们,强抢尸体的时候我们没有拍照录音留下充足的证据。  于是我们只能听你们说。你们跟我们说,这个事不归你们管,归水利局管,你们无能为力。一个无能为力就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掉吗?就可以不对那些意外死于沙坑的亡魂负责了吗?就可以不对当地老百姓的安全负责了吗?我们知道,镇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有县政府,县政府解决不了的有市政府,市政府解决不了的省政府、、、、、、可你们真的有负责的、认真的、思痛的,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过向上级反映吗?这件事故迟迟没有说法,迟迟不去解决,你们是收受挖沙淘金船黑心老板好处与挖沙淘金船黑心老板沆瀣一气吗?你们等于就是杀害无辜溺亡儿童的一只手!    我们非常愤怒!!  我们心有不甘,我们努力找途径去维权。我们打了电话给江西省都市频道,然而派下来的记者,拍下来场景证据,却迫于暗藏的一些黑暗的强权,势力而没有报道,不敢报道!  我们走法律途径,而我们仅有的一些拍的殴打我们,抓捕我们,抢走我们遗体的视频的证据,也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删除,被强制删除。没有大众实际行动去支持帮助,那势单力薄的受害家庭怎么能赢得了,即使赢了又要他们承担怎样的代价,怎样去承担造成的代价。我们现在做的也能是只希望能引起社会关注,希望那些善良正义社会群众帮助我们。  我们无奈,我们含屈。  从以往的的溺亡事件我们知道:黄金是国家财产,河道淘金是违背国家法律,而挖砂淘金船,挖完砂掏完金后有责任,并由水利局督促他们完成沙坑填埋,而且必须要有警示警告标志。可现实又是怎么样,在发生多起溺亡事件后,仍没有一个警示警告标志,而那些一踩空便死,一滑落便要亡的沙坑,仍然张牙舞爪的矗立在那,叫嚣的是要随时准备吞噬下一个生命。水利局放纵,政府放任,挖沙淘金船黑心老板依然逍遥法外!    我们极度愤怒!  试想,如果惨死的是那些抓我们的、殴打我们的、抢我们小孩遗体让死者不安的、已及那些与黑心船主沆瀣一气的政府人员,水利部门人员和丧尽天良的黑心船主的亲人,那么处理这事情的结果是不是另一种结局。然而事实就是受伤害的总是老百姓,含冤受屈的还是老百姓!  从2011年江面上出现的那一两艘桅杆上插着国旗的挖砂淘金船,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插着国旗的挖砂淘金船,为了河床下的黄金,它们日日夜夜疯狂违法淘金,一度猖獗到他们的设备无能无力下,淘到无金可淘为止,留下巨坑深渊,然后转而疯狂挖沙,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丧心病狂!村长组织村民与他们交涉,但他们仍不顾我们当地百姓死活疯狂淘金。而他们的丧心病狂的挖沙淘金,又是谁给他们的权利?    曾经的赣江,是一马平川的,是温文尔雅的,她哺育着我们一代一代人!如今的赣江,河床满目疮痍,航道无法通行,像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魔,无时无刻都想着吞噬我们的生命。永和的沿河一带,有的地方甚至都挖掘至防洪堤处使防洪堤岌岌可危,如果发生98年样的洪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这些,当地政府,水利局都放任不管 ,你们去做什么去了?难道非要出现特大的事故才能引起你们的重视?这一两条生命在你们仅如灰尘般微不足道吗?  俗话说靠河吃河,靠山吃山,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不予管制,挖沙淘金船疯狂非法破坏,我们的本地村民接连失去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我们当地的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失去了收入,作为我们当地的村民生活用水的地下水已经没有了保障。。。。。。昔日的水上乐园已不复存在。在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已经严重的受到威胁,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行动在哪?  挖沙行为已严重触犯到了我们的底线,我们不能再忍着默不吭声,我们要发出心中的怒吼:到底还要出多少事故,死多少人,政府才会站出来阻止挖沙淘金作业?    后记:看了这篇文章人们,不管你是永和人,是赣江人,还是路人甲,路人乙,拜托你们动一动手指帮忙转发出去,转发各种平台,我们只能通过公众帮助,才能还我们老百姓一个公道!!!!  天地正气,浩然长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安昨日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