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去的都是我想和你去一个地方方

上次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起来,他说上班一个小时就算是近的了。  听的我大吃一斤,楼主我步行到公司1个H。公交15分钟,现在基本上每天骑自行车23分钟左右。当然楼主是在3、4线城市了。  上海朋友听说了,说你真幸福。说上海都是坐车一个小时以上,平时6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要7 8点。我想我8点都吃完饭了啊。。  大城市的你们真是这么苦么?  上次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起来,他说上班一个小时就算是近的了。  听的我大吃一斤,楼主我步行到公司1个H。公交15分钟,现在基本上每天骑自行车23分钟左右。当然楼主是在3、4线城市了。  上海朋友听说了,说你真幸福。说上海都是坐车一个小时以上,平时6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要7 8点。我想我8点都吃完饭了啊。。  大城市的你们真是这么苦么?  上次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起来,他说上班一个小时就算是近的了。  听的我大吃一斤,楼主我步行到公司1个H。公交15分钟,现在基本上每天骑自行车23分钟左右。当然楼主是在3、4线城市了。  上海朋友听说了,说你真幸福。说上海都是坐车一个小时以上,平时6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要7 8点。我想我8点都吃完饭了啊。。  大城市的你们真是这么苦么?  上次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起来,他说上班一个小时就算是近的了。  听的我大吃一斤,楼主我步行到公司1个H。公交15分钟,现在基本上每天骑自行车23分钟左右。当然楼主是在3、4线城市了。  上海朋友听说了,说你真幸福。说上海都是坐车一个小时以上,平时6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要7 8点。我想我8点都吃完饭了啊。。  大城市的你们真是这么苦么?  上次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起来,他说上班一个小时就算是近的了。  听的我大吃一斤,楼主我步行到公司1个H。公交15分钟,现在基本上每天骑自行车23分钟左右。当然楼主是在3、4线城市了。  上海朋友听说了,说你真幸福。说上海都是坐车一个小时以上,平时6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要7 8点。我想我8点都吃完饭了啊。。  大城市的你们真是这么苦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还有你没看到的乐趣!  
  大吃了一斤什么?
  嗯。。反正七八点到家。。。  
  上班一小时是平均时间,当然也会有步行能到的,也会有公交车两站能到的,也会有开车20分钟能到的,也会有地铁要倒两个小时还要继续倒公交车再倒自行车才能到的。  好奇楼主大吃了一斤神马!
  我地铁1.小时,然后公交,反正我得2小时,一天有4小时,唉,  
  看题目进来的,工作久了,以前公交,现在car,其实有时候即使单位近,一折腾,感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如果远的,感觉会更久。。。。。
  我在北京上班
因为家在北边,上班的地方在南边,我天天从南二环穿到北二环就得一个小时,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回家的路程。。。。。大概还得一个小时。在不堵车的情况下。
  @生根发芽开花结籽
09:00:13  上班一小时是平均时间,当然也会有步行能到的,也会有公交车两站能到的,也会有开车20分钟能到的,也会有地铁要倒两个小时还要继续倒公交车再倒自行车才能到的。  好奇楼主大吃了一斤神马!  -----------------------------  +1
  虽然耗点时间,但是大城市应该有小城市体会不到的乐趣!那么早回家其实也挺没意思的!
  是啊,真苦,实在是太苦了!!!
  很多,很辛苦,lz幸福吧  
  别说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了,我是在个2线城市上班还的一小时呢  
  二线城市,单位离家5km,公交要一个小时,加上起床梳洗吃早饭的时间,每天7点起,这还只能赶着打卡。无比羡慕中午能回家午休的。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我也只关注了大吃一斤来着
  我在一个破三线城市,也是早上7点出门,横跨大半个城市,晚上8点到家。因为这个落后地区,中午3点才上班,白白浪费3个小时的时间,6点半才下班。内地有些城市真是观念落后。
  单程四十公里,还堵的要死,一个小时就不错了,泪!  
  对啊。9点半饭才吃到嘴。
  岂止一个小时……  
  上次去上海,从虹桥机场坐地铁到浦东机场花了我两个小时,还是一路站过去的,反正我看周围人的表情挺淡定的估计是习惯了,小城市的我表示实在好累。。。  
  你以为呢楼主
  我泪,真的很累,最近公司要搬家了,原本连走带坐车1小时能搞定的,现在至少要花1.5小时。原本不用转车,现在要转车。  坚持半年看看,不行就走人!
  我现在走路上班,十五分钟
  我这吉林省某市,不是大城市,也得一个半小时。和城市大小关系不大吧!上班时间。。。
  可以帮房子租到单位附近,或者把单位换到家附近吧,总有办法的
  只坐一小时就到家很幸福了好不好  帝都 我从家去一次学校平常1个半小时  早晚高峰从来不敢出行 真要走 估计至少两小时吧  
  身在帝都,基本早八点半出门,晚八点半到家,每天上下班3小时。  
  不是大城市  
  @囧囧菟
09:01:02    我地铁1.小时,然后公交,反正我得2小时,一天有4小时,唉,  
  -----------------------  me too,真的好苦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freekeep
09:08:38    虽然耗点时间,但是大城市应该有小城市体会不到的乐趣!那么早回家其实也挺没意思的!  -----------------------  什么乐趣?我只感觉上班路上好苦,,,别的不重要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这有什么啊,我在郑州市,下班回家光等公交车就得等四十分钟以上才等得到一辆,到家要是不堵的话四十多分钟,要是堵的话就得一个多小时了~~
  广州,公交车上下班。塞车的话1到N个小时,不塞车的话15分钟。
  北京,公交上下班,加上步行到公交站点的时间,单程半小时。
  这么多人都告诉你真相了,我就不说了
  厄,单程2小时,早7点出门到晚8点回家的苦B除了我,还有谁??????????????????????
  上班开车都得四十分钟,很正常啊
  这样日子过了前面好多年,够的不行。现在状况和楼主差不多,步行四十分钟,公交十来分钟,五点下班六点钱绝对能到家,真舒心,嘿嘿,时不时把还在折腾的姐妹小侃下。。。哦,现在三四线小城。  
  二三线城市,一个小时车程,堵车就不止了
  单程一个半小时,苦逼死了。
  这是我回到自己小城工作的原因之一。。。我现在上班离家近。。来回半小时都不用。。如果留在了杭州。。。我这个不喜欢坐公交的人会崩溃shi。。。。
    三线城市路程4公里,  老婆自己开车要近三十分钟,  路上有七个红绿灯,  最快的也要等两次才能过一个。  或者选择推迟二十分钟下班,  路上的时间减一半。
  我公家+地铁要1小时,有时候想欣赏沿途的风景,不愿下到地下去坐地铁,就要1.5个小时了
  一天三个多小时,同苦逼。。。。
  上海,5点下班,到家5点半,地铁、公交都有的~  但是我老公到家确实是1小时  只能说城市大没有办法哎
    嗯走路五分钟去地铁站,40分钟地铁,20分钟公车到公司。基本早上7点40出门,晚上7点30到家,广州的飘过··不过我算远的,我朋友他们一般都是一个小时以内。
  10年前上下班坐公车
每天7点出门
上的朝九晚五
后来911那年
有了911路车
也能节省1小时
来回一个半小时
又得2小时。最后,买房吧
把车程减少到来回1小时。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就得买到公司边上了。以上是10年在一个单位的交通变迁  
  浙江的三线城市,单位到家的距离为12.5公里。坐公交车需转乘2趟,等车加坐车,再加车站到办公室的路程,1个小时到就算顺利的了。
  早上9点上班。。7点50必须准时坐车。到公司8点55分刚好。。。  晚上5点半下班。。到家7点。。  之后夏天要6点下班了。。估计要7点半才可以到家吧。。哎。。
  步行20分钟,1个小时地铁的飘过。。5点半下班7点多到家。。。。
  我光坐公交时间就是一个小时   还要去掉上车下车步行时间和等车时间 要一个半小时好么 痛苦
  一个小时也太近了吧?  
  错,是1个半小时,单程.............
  地铁 ,不会堵车的,也要一个半小时
  三线城市学生党,上课每天45分钟至少,,,   
  我会告诉你我曾经上班用两个半小时,9点上班,6点就起床;6点下班,8点半才到家吗  太苦逼了
  从工作开始,住宿地点离上班地点步行不超过15分钟,无法想象每天4小时的路程怎么熬过来的。每天4小时,一周20小时,一年1000小时,OMG。
  曾经在俺们市的高新区上班(西部省会)一天一共花5个小时在路上  早晨2小时
下午下班3小时  现在换工作
每天步行5分钟~
  表示在深圳回家的时间还得看等公交的时间(经常TMD等什么公交什么公交就不来),和自己是否挤的上去。
  以前实习的时候,家住浦东金桥,公司在漕河泾开发区。。。那时9号线还没有直通,所以每天早上是6号线换9号线换4号线,加上前后走路时间,单程两小时来回四小时,而且是一路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过去的。。。上了两个月觉得不可能在这间公司长久干下去,就走人了。  现在每天上班单程也基本在一个小时左右。
  汗,我在三线的城市,每次要开车20多分钟上下班觉得很不爽了。
  二、三线城市,不堵车20分钟的车程,堵车最长2小时才到家
  楼主厉害啊,吃了一斤,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不过无论什么 一斤都不算少了,不容易啊
  不要说大城市了,我这是二三线都算不上的小城市,我每天6点下班,光速赶车,到家运气好新闻联播刚刚开始,运气不好堵车能看天气预报都不错了…………
  @洛萱瑶
09:07:42  这个是真的~~  -----------------------------  +10086
  我做兼职的时候就是这样,早出晚归的,每天要浪费两小时在路上。坐标武汉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冷眼向洋98
09:19:10  我在一个破三线城市,也是早上7点出门,横跨大半个城市,晚上8点到家。因为这个落后地区,中午3点才上班,白白浪费3个小时的时间,6点半才下班。内地有些城市真是观念落后。  -----------------------------  我怎么觉得咱俩一个城市呢,我也是六点半下班!中午三个小时不知道干什么
  如果堵车两个小时不一定到,晚上七八点钟是早的。
  在后花园上班 公司离家只要5分钟 羡慕吧。。。
  上班北三环家住南三环,坐地铁一般一个小时十多分钟,坐公交基本就没谱了,但跟其它同事比还算快的  
  广州  走路8分钟  不过我老公要公交车加地铁,一般都要一个半小时
  单程35公里,时间还好,不堵车,就是心疼油费,每天要60元。
  上海,上下班单程开车不堵车都要三刻钟,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到家,天天上班虽说8小时工作制,但实际出门在外12小时啊~~~  所以告诉楼主这的确是实情!
  早上开车跑高速一小时 下班一小时回家 不过我们下班早 4点半就下了 5点半到家
  差不多  
  不是城市,8公里,摩托10-15分钟,现在开公司的车上下班,时间一样!  不过以前在广州时在东风中上班,住同德围,上班转车加步行,要一个多小时!
  一个多小时很近啊。。。。我表姐以前上班两个多小时,她说已经算近了,有些三个多小时。。。。。。同在魔都。她工作是早上九点,都要好早就起床。。
  真辛苦啊  
  一个小时都算好的了,两个小时的都不少,幸好现在有个叫地铁的东西
  自行车7.8分钟,地铁半小时,一趟就40分钟左右,我还算好的,我有个朋友2小时一趟,换线麻烦的很
  @招招财猫
09:07:09  @生根发芽开花结籽
09:00:13  上班一小时是平均时间,当然也会有步行能到的,也会有公交车两站能到的,也会有开车20分钟能到的,也会有地铁要倒两个小时还要继续倒公交车再倒自行车才能到的。  好奇楼主大吃了一斤神马!  -----------------------------  +1  -----------------------------  +10086
2线城市的同感飘过
  以前在青岛,上班的地方都是写字楼的那种区,住的就是居民区,上下班真的是要提前一个小时,而且要是碰上堵车真是要命,人又多,一般都没有座位,后来来了个县城,住的小区就在公司马路对面,骑电动车上班5分钟,下班后可以去逛逛超市啊买点菜什么的,到家吃完饭洗完澡都还很早,就可以做些喜欢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会告诉你我现在的工资比在青岛的时候还高吗??天杀的青岛,工资那么低,物价那么高,还整天累死的。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
  苏州,家到上班的地方开车最短距离12KM,公交距离17KM,不过因为不在城区,交通状况比较好,一般公交1个小时就到了,现在开始转一道车少绕一点路,大概四十分钟吧。早上8点半出门,晚上7点到家
  @冷眼向洋98
09:19:10  我在一个破三线城市,也是早上7点出门,横跨大半个城市,晚上8点到家。因为这个落后地区,中午3点才上班,白白浪费3个小时的时间,6点半才下班。内地有些城市真是观念落后。  -----------------------------  @啡色瞳孔
10:07:34  我怎么觉得咱俩一个城市呢,我也是六点半下班!中午三个小时不知道干什么  -----------------------------  有可能,握握手吧
  一线城市呆过俩月,是的,楼主你答对了。  
  7、8点下班在正常不过了,9点10点到家。。。唉,每天上下班一共花1各半小时吧  我在魔都
  当然了,别说坐公交车1小时了,大部分人坐地铁或者自己开车,也都要1个多小时。  8点到家算我幸福,一般7点多才能下班,9点到家是正常。想吃顿晚饭,切,妄想,都是夜宵了!!!唉,身在魔都,忍不住吐槽。
  我在公司旁租了个房,步行十分钟吧。。我走的慢
  四线城市,单位离家步行15分钟、小电动3分钟的真心觉得一二线的人们很辛苦
  @弱弱的长耳兔  09:12:57  二线城市,单位离家5km,公交要一个小时,加上起床梳洗吃早饭的时间,每天7点起,这还只能赶着打卡。无比羡慕中午能回家午休的。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  你可以骑自行车吧,公交一小时,骑车也就20分钟吧,5km
  我在南京 单程半小时  累
  公交上的两个钟,是我主要的休息时间。可以有之一。  
  是啊,五点半下班,基本到家都要8点,下班收拾一下耽误点时间,步行到车站等车,在车上一个多小时,下车再走到家……每天上班路上四小时的伤不起  
  省会城市学生党,周末回家,同城,如果不堵车,自驾一般小于1小时,公交车约85分钟,平时家里吃饭一般将近七点半,爸妈六点半以后才能到家。不过我爸经常不在家吃,就我和我妈的话,七点就能吃饭,我爸在家得多一菜一汤。  
  @生根发芽开花结籽  09:00:13  上班一小时是平均时间,当然也会有步行能到的,也会有公交车两站能到的,也会有开车20分钟能到的,也会有地铁要倒两个小时还要继续倒公交车再倒自行车才能到的。  好奇楼主大吃了一斤神马!  -----------------------------  同城,我上班步行10分钟,我老公坐地铁要30分钟,我同学坐公交30-40分钟,我朋友公交换地铁要1小时  家与公司的距离跟城市真没关系
  真的给你们跪了,我三线沿海城市,之前的工作室早上半小时,下午回来因为一进市区就堵车,要50分钟,早上7点半出门,晚上7点到家,我都受不了了辞职了,汗。。。。。。。  之前还听一个俄罗斯客户说他每天开车2小时上班,我都觉得好惨。。。。。看来我娇贵了。。。
  哦,我坐的是公司的小面包  我可能是因为司机实在太讨厌了。。。。然后有的人每天让人等,等半个小时都有,哦。。。不堪回首,烂人
  上海工作ing。。。  以前是6点半出门9点到单位,6点下班8点40到家,经常坐车坐着坐着就哭,他妈惨了我。。。  现在有地铁了单程1点半吧。也习惯了。唉。。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最新播报:
【荐读】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这两天,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老家过年,一顿饭导致分手的事引发热议。对于此事,男女主角或许都有苦衷,不可妄评功过。同为农家子弟,我深知成长成材之不易,只希望那个男生不要气馁,我也愿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他和诸君。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父母20岁左右便结婚,母亲21岁就有了我。高考成绩发布时,我的校长还调侃父亲是“早生贵子”。实际上,这样的早婚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我的好多小学同学早就育有子女,如果我不上大学,我的孩子或许也已经两三岁了。
  我三岁时就开始在姥姥家生活,姥姥是农民,姥爷是铁匠。我是趴在姥姥后背上长大的,印象里上小学之前,姥姥都会背着我。我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姨,姥爷很重视孩子学习,所以老舅和老姨都因为上学结婚很晚,我最大的表妹也小我八岁。由于这个原因,我从小被长辈宠爱有加。我的启蒙教育是老姨进行的。老姨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村小教书,因而我在六岁时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我的小学是八毛岁开始的,是乡小,条件相对较好。当然,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村小。我小学的前四个年头是在低矮的平房度过的,黑板是用墨水涂在两块木板上,只能用黑板擦擦。我到了初中,才在学校看见一间多媒体教室。当时很难的一件事是上厕所,农村都是旱厕,即使后来盖了教学楼,我们也一直用旱厕。记得那几年厕所离学校非常远,课间十分钟上厕所是个难题。有一次整天下大雨,老师就让我们男生找个角落用瓶子解决了。还有一个同学,因为个子矮小,上厕所时和同学打闹被推到了厕所里,非常危险。
  小学时我们基本不吃食堂,每天中午家人会给我一块钱,我买一包干脆面和一袋辣条打尖。我的条件是比较好的,有的家庭困难的同学,是不吃午饭的。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才有了饮水机,之前有一口井,班级里大个子同学去井里打水给我们喝。农村人喝生水不是问题,到现在我爷爷奶奶还爱喝井拔凉水,一般不会拉肚子。
  在平房里上学时,最难熬的是冬天。每到十一假期,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去拾柴火,以备冬天班级里取暖用。那个时候,柴火按人头交,每人两捆。这些柴火有的是大豆根,有的是在山上捡来的树枝。班主任会在班级后面的角落里堆成一个小型柴火堆,加上学校分给每个班的煤,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四十来人的班级整个冬天的取暖来源了。班级里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个炉子,那个时候,炉子周围的座位是给距离学校远的同学的。每年冬天他们走着上学,到学校时已经是全身湿透了。靠在炉子边,可以暖和一点。
  到了五年级,学校盖了一间教学楼,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去教学楼里学习。五年级,我们开始有了一间计算机教室,每个班级每周有一节计算机课。这是大家每周最盼望的课程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一切都让我们惊奇。那时候,一个壁纸和屏幕保护程序我都能玩一节课。学校机房地板很好,为了不损坏地板,大家要穿拖鞋上课。所以,每次计算机课,汗脚的臭味都是大家要忍受的。
  六年级涉及一个问题:小升初。当时,家里人想送我到县里去读初中,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最终还是在乡里的初中读书。我小学六年,一直没学过英语,知识一片空白。恰好那年小升初考试要考英语,六十分满分,我打了5分,英语作文是用汉语拼音写的,什么都不认识。但是由于数学语文的成绩很好,我还是在乡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姥爷一直重视我的教育,我初一那年分班时,他特意去找中学的校长做工作,把我分一个好班。所谓好班,也只不过是学习好的同学相对较多而已。我的英语老师是中学比较有名的老师,对我非常好,每天晚上六点,我都会去她家里学习,一直学到晚上九点,这样的日子我过了整整两年。
  农村的夜晚一般八点就安静了,大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每天九点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师家回姥姥家要有一段路,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偶尔过一辆车,很辛苦很害怕。记得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下坡道时,由于车速很快,为了躲避一辆大车,我狠狠地摔倒了,趴在地上过了八九分钟才起来。自行车摔坏了,我扛着车一边走一边哭,心里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这辈子再也不过这样的生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二开始,我的成绩一直是学年数一数二的。初三时,由于我们是乡村高中,没有晚自习,所以每天老师要上十节课,五点半才放学,回到家都已经夜幕低沉,每天要完成七科的作业,要学到深夜。每次模拟都感觉自己在学校考得很好,但是成绩拿到县里,就会被比下去。所以那时候自己的想法就是:离开这个小乡村,考到县里的重点高中去。
  我记得那是2009年的6月25日,我坐着学校的大巴车来到了永吉县城。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县里,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好。我第一次来到我后来就读的永吉实验高中,当时感觉那校园真的太美了。我和老师同学们一遍遍地在校园里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上天总是和人开玩笑,我中考在家乡亲属和老师的瞩目下发挥失常了。我第一次在学年排到了第八名,而且发挥失常的竟然是数学。这在我生活的村子里产生了挺大的躁动,各种声音都有,说我之前的成绩是抄的,说我本来就不行的,说我的同学们是为了超过我保留实力的,我人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心中五味杂陈。升学宴那天,我给亲友们点烟敬酒的勇气都没有,总感觉大家对我的眼神很异样。后来整个高中,我从来不回母校、从不和过去的同学们联系,直到我高考成功。
  虽然考试失利,但我还是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还分到了实验班。高中报到那天,我和妈妈爸爸来到班主任面前,老师问我的名字,找了很久才找到,原来我是班里的最后一名,倒数第一。这个角色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也不知道一直被老师们重点关注的我怎样面对这个角色,只记得那天所有的家长在家长会后都和班主任寒暄了几句,而我们一家几口人则灰溜溜地赶紧离开了。我至今记得爸爸妈妈那天的脸色。
  不就是倒数第一吗?我就不信我比不过别人。这是我那天一直想的,每到人生低谷时,我都会想到初中那天夜里,我扛着自行车一瘸一拐走回家的情景,便觉得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在军训时,校长来我们班级里选闭幕式发言的同学,我自告奋勇举了手,老师当时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选了我的稿子。凭借那一篇稿子,我第一次在高中有了些名气。
  但高中不拼文采,比的是成绩。成绩不好,说什么也不好听。但是刚到一个学习环境,我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第一天上学我就不知道自习课应该如何度过,应该干什么。我还以为像初中一样,自习课自己支配,随便干什么都行。所以我的第一节自习课选择了上厕所,因为课间人太多,没时间。这个举措被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她可能认为我不知道自习怎么上是敷衍她。但她怎会知道,我来自于全县惟一一个没有自习课的农村中学。
  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我就从全校两百多名考到了第七名,当时还引起了老师同学们的质疑,怀疑我是怎么考到这个成绩的。后来分文理科时,我的成绩一直在文学学年处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上(真的没有排过第三)。但是由于中考的事情,全家从来不把我的好成绩宣扬出去,生怕我高考掉链子。
  这一切都在我高考成为县里文科状元时改变了。消息发布的那个时刻,整个村子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我是老家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人家都说:老李家祖坟冒了一股清气,祖先有灵才会这样。没有人知道,我高中那一个个困倦难耐的夜晚和我自己承受的无尽压力。
  我爷爷奶奶、父母叔伯走在大街上都非常有面子。期间,《江城日报》写过我一个报道,爸爸买了那天所有的报纸,发给乡亲们看。吉林市文庙为各个县的状元们举行走状元桥表彰仪式,我爸爸戴着大红花和我走状元桥,文庙把我的名字刻在了吉林自前清开始所有状元的名录上。那个夏天,我感觉一切都是美丽的。
  我是农家子弟,但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为学费发愁,爸妈也从来没有在钱上让我犯过难。第一次来北京,妈妈和老姨陪我来的。爸爸由于我上学前的一次车祸,那时还躺在病床上。我们一行三人舍不得打车,排队买票坐地铁。第一次坐二号线我们还坐错了方向,辗转很久才来到了人民大学。
  记得报到结束那天,妈妈哭得很伤心,说把我一个人扔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因为在此前的夜里,我们为了找旅店,走了很多站地,问路也问不到,总感觉到了绝望边缘。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平台很大,一切都那么新。我第一次走出小县城、走出吉林省,第一次遇到那些乡音不同的同学。人离开了故乡,便觉得故乡一切都是好的。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自认为四年过得也挺成功的。大三那年成为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后来做了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带着班级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集体荣誉,自己也获了许多奖项。认识许多朋友,交心的更是不少。
  今年寒假,我班级里的三个同学来到吉林调研。我把这三个人带到了农村老家,那个小屯子。老家的院子里遍地是自家养的鸡鸭鹅拉的屎,上的是旱厕,住的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吃的喝的也不干净,老乡和你聊天满嘴喷唾沫。乡亲们后来对我说:你怎么好意思把同学带到这个穷地方,多没面子啊。我说没什么,或许他们看着我从这里走出去算是“更有面子呢”。
  一个人走到今天,大学马上就毕业了,我对自己此前的生活是满意的,因为我的所有努力都有了回报。前行的路还很长,困难更多,或许我会遇到比江西那个男生更为尴尬的人生境遇。但是我认为,只要保持着不断冲破现状的韧劲,什么困难和尴尬都是纸老虎。
  春节前,腊月二十二,姥姥姥爷一家聚餐,让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一段话,我把这一段录在这里,算是这篇文章的结尾:
  我人生走到这里,感恩全家人的一路陪伴。姥姥姥爷一辈子白手起家,从身无分文到今天子孙满堂、家境殷实,靠的就是韧劲。大家都认为我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靠的也是韧劲。今天我想和弟弟妹妹分享两点:一,千万有志气,别服输,别输给任何人。我们和别人比,从来没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没有起跑线。二,别人和我们比父母,我们和别人比未来。你梦想的火种,别被任何冷眼熄灭了。 (来源:元昊说 ID:yuanhaoshuo 作者:李元昊)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和你去一个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