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在哪里的大学都集中在哪里,能随便进出吗?

如何评价北京大学需要安检才能进校游览的规定?
按投票排序
244 个回答
作为北大暑期保安回答一下关于最北的那个门查人不严的问题,以至于有人说随便进,你能随便进是因为你看起来不是游客,北大医院门是北大进出人员最复杂的门,有去校医院看病的,有去梦桃源吃饭的,参加短期培训的,周边学院的师生,导致人家说上医院,去梦桃源,我们没法让别人出示证件,但你是不是游客,放心,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你保证进不去,暑期里面还设了二道岗,所以现在反而成了北大最严的地方,平常确实比较松,我也偶尔放一些游客进入,比如晚上7,8点,两三个游客这种散客,前提是态度好,人少,没骑租来的自行车,我来说说暑期为什么这么严,就一点,人太多,现在每天控制的人流量是人,加上人数超多的短期培训生,人真多,食堂因为有短期培训生的存在,比平常都要人多,如果随便进,人一多,各种问题就随之而来,卫生,交通,安全,秩序,教学,未名湖就那么一点大,没法容纳那么多人,如果有人想去北大参观,建议你每年的345这三个月去参观,人少,景色也好,6月游客不让进,具体原因有好几点,有雷区,不说了。总之,北大让你登记入校,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保卫部刑部长说过过多的游客对北大校园秩序的冲击让一些师生很不满,有的提议不让游客进,但北大保卫部考虑到北大的开放性与地位的特殊性,还是允许游客登记入校。另外说一下暑期北大的参观时间地点,早8点半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地点东北门,也叫东侧门的地方登记入校,由于人多,所以早11点,下午4点半停止排队,地铁四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A口下,预约登记的团体旅游团在东门登记,时间应该一致,绝大多数的游客其实来北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照相,未名湖几张,西门几张,北大游就结束了,真不知能有多大意义
不是北大人,我来说说我们学校。我们学校可以随便进出,并且校方引以为傲,“大学就应该是全开放的”。新校区,校区面积挺大,校园修在郊区,方圆二十里最繁华的就是我们校园。每个夏夜饭后,周围各种村乡的居民都会涌到我们学校里散步。白天,校园里的水池边、小喷泉全是大爷大妈和光着屁股的小孩儿。周末,插着“禁止践踏”的草坪上总会有从市中心来踏青的市民。我们学校有很多海棠花,海棠花开的时候,校园内路上车停的满满的。食堂里时常可以看到提着塑料袋来买鸡蛋和馒头的中年人。校园内外都有摆摊的,门前大广场的学校没法儿管,食堂前面的人和校卫发生过冲突。开水房里经常被借饭卡刷热水,学校里也有收售校园卡的人。通宵自习室里总会有身份不明的人借宿。晚上经常有不会开车的人来我们学校练车,就在学生们走的马路上。人工湖里的鱼苗撒多少就会被捞走多少,大人扛着兜网,小孩儿跑在前面。我唯一庆幸的是社会上来的人不会跑到我们教室里,因为里面没空调,而且新学校没什么看头。我每次看到“涌入”的市民们(而且没什么素质),我都会在想,我们这种非旅游景点的学校,就因为校园修的大了点,就变成了市民公园,那北大清华的学生,以及樱花开时武大的学生们,要面对多大的压力和骚扰,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或许社会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声音。曾经看到过新闻(不是我们学校)说,有高校不允许周围的民工在校食堂就餐,标题起的很有煽动性,嗯就是《网易新闻》啦,评论区里顶的最高的说法跟题主的内容差不多,不过话就要难听很多了,当然我想他们也没把新闻正文看完,因为那些民工在食堂闹过事儿,学生向校方反映了好多次,学校不得已才贴出禁令。当时我印象很深的一条评论是“没那些民工谁给你们盖的学校,呵呵”,我只想问“他们可以随意出入你家么,你家的房子又是谁盖的”,肯定有人会说“学校是公共场所”,但是学校是个特殊的公共场所,主题是师生,一切校内的活动都应以师生便利为重。市民们的素质总是参差不齐的,或许题主会觉得自己进去也就是参观参观,不会做什么影响师生们的事情,但是作为“参观者”这一整体,谁来保证这个整体不会去干扰学生们,更不用说,即使人们进去什么都不做,光是数量上达到一个等级就够影响师生们的了,连故宫、莫高窟、布达拉宫、图坦卡蒙墓、卢浮宫等等的陆游景点都会限制参观人数,学校凭什么就能让你随便进出?北大,或许像题主以为“一直以来在百姓心目中北大本身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上层,是精英的摇篮”,但是,这些在将来可能成为精英的人,此刻仍是一个个来此求学的大学生,不是动物园里的猴子。至于“上层似乎是要与下层划清界限”,紫禁皇城曾经还是皇帝住的地方呢,现在天天接客,自己的心结还是自己解吧。——6.13补充——我看好多人提到了广场舞,我怎么就把这一条给忘了呢...一年前搬了校区,市内的老校区,有着半个世纪左右年龄的老校区现在旁边修了居民区。教学楼有两座,一座面对着校园广场,一座背对着河堤,当然,全都是校内设施。校园广场上每天白天都有大爷大娘来遛孙,我们戏称自己是xx幼儿园附属大学,四层小楼,上课时候楼前小孩儿的哇哇声听得很清楚,每天晚上自习时间也都会有大妈们来广场上“做运动”,但她们会把音量调的很低,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我对此感到非常幸运,我们没有遇到那种不讲理的大妈。河堤上就热闹了,晚上出来遛狗的熟人们都会站在一起聊天,任自己的狗互相吠叫着。同学们说都习惯了,而这种“慢慢就习惯了”,一直让我觉得很可怕,好像做错事的是我们一样。
唔,你们为什么没有人发图……声明:非北大校园,图为与北大因限游同受争议的厦大校园。PS:图片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大部分是亲自照的,部分来自校友,侵删)。以下图片的拍摄时间均为2013年我校实行限游令之后,今年情况与之相似。实行限游令前与现在的区别是:现在是周末节假日以下情况加剧,以前是天天都很严重。图一:西村排队的游客图二:游客随意进入教室图三:游客翻墙入内图四:游客翻越上弦场围栏。前几天经过的时候,这位正在翻墙的女游客身下的尖尖角已经被卸掉了两根。图五:游客用餐完毕不收餐盘。图六:本是学生用于往返两校区的隧道因著名的涂鸦而挤满了游客。鄙校学生在此发生过多起碰撞事件,并被游客“诈骗”近万元。这事儿还是发生在限游之后。在这道题只有四五个回答的时候我就写了草稿,但想了想自己不是局内人,恐怕没有太多资格评价,直到多个回答拿鄙校出来挨枪子儿,甚至认为鄙校“不包容”,终于是忍不住了。虽然鄙校是比不上北大,但舆论使得我校的在游客心中的热度恐怕不输北大。但其心理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去北大是瞻仰,来鄙校是观光旅游。经众多北大学生说明,个人认为北大和鄙校游客准入的方式类似——刷身份证,对于有无安检的说法有争议,但鄙校暂无安检。个人认为刷身份证(至少)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优点:1.确认来访人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游客和师生的安全。2.“人为“控制游客进入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内承受压力(拿我校为例,去年端午节假期第一天中午约2点,我问南门的保安,现在南门大概进来了多少游客,他告诉我——5000,。此外,我校还有一个大门可供游客排队,即为第一张图中的西村校门。)毫不夸张地说,游客快比学生多了。这样的情况,不限游——天理难容。
毕业已经好几个年头的北大人说几句。1、首先,我难以抑制我对题主语气的反感。一直以来在百姓心目中北大本身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上层,是精英的摇篮。但现在这个“上层”似乎是要与“下层"划清界限?北大这样做合理吗?看见没,什么叫贴标签,什么叫扣帽子,什么叫道德绑架,什么叫被代表。——你们北大代表上层,代表精英,代表权贵,高高在上;我们是小民百姓,是草民屁民,低到尘土里。【你们】和【我们】是两个世界,是两个阶层。——你们作为上层,就该无条件放弃一切权利。你们不让我们进去参观,就是划清界限,就是种族隔离,就是混蛋该杀。请问,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逻辑吗?2、作为曾经的北大人,我双手赞成学校严格管束外来人员,尽管如今的我可能也成了学弟学妹眼中的”外来人员“。无他,因为与题主所暗示的恰恰相反,北大不是什么”精英的摇篮“,北大学生也不是什么”社会的上层“。与一墙之隔的外面的世界相比,北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不论是财富、见识,还是心机、阅历。——我曾经无数次亲眼见过操着南腔北调的大叔大妈,手里举着来历不明的饭卡(在这里顺便鄙视一下水很深的北大餐饮中心),在学一食堂的窗口前强行插队,一次买走四五十个馒头包子,或者小半筐发糕,因为这里的馒头花卷售价只有两毛三毛一个。而那些下课晚归的学生(包括我),往往只能饿肚子,因为主食都被买光了。国家给高校学生的补贴,就这样等于变相流进了某些人的腰包。——我曾无数次看到脑满肠肥、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进京跑项目顺便公款考察的政府官员,或者带着小蜜东游西逛游山玩水的土大款,在校园里迈着四方步,挺胸叠肚、指点江山、声震四野,张口“穷学生”,闭口“没素质”,好像只有贬低一番这个园子,这个园子里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然后,一口浓痰“噗”地一声吐到未名湖边的碎石小径上,或者一个烟头随手扔到草坪里,然后登上自己的座驾扬长而去,有时难免有意无意地撞翻个把学生的自行车,或者擦破某个学生的膝盖。同志,你知道未名湖是文物保护单位吗?穷学生面对你们的横行无忌只能忍气吞声,你这么屌你妈妈知道吗?——我相信,绝大多数北大学生,包括我,都在校园里丢过东西。小到自行车开水壶,大到笔记本电脑,往往是停在教学楼下,放在水房门口,或者放在自习室里,上个厕所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我并不是说凡是进这个园子的外来人员都是贼。但是我敢说,单就偷自行车而言,北大及其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盗窃集团和完整的供销一体化产业链,这些人出入北大如无人之境。——更不用说每逢夏季必然泛滥的旅游大巴。戴着小红帽的游客们,熙熙攘攘如洪流奔涌,导游旗飘飘,喇叭声啸啸,个别缺德的导游甚至把旅游团往教学楼和宿舍区领,压根就不管你是在上课自习,还是睡觉打游戏。记得当年有几次我恍然间产生了某种错觉,以为自己生活在某个国家5A级景区或是旅游景点。太多了,不列了。拜托,我们根本就不是什么上层,什么精英,我们(至少是我)也从未以此自诩。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多数只是小康之家出身,只是因为或者天资聪颖,或者后天努力,高考多考了几分,进了这个园子,百分之九十的人社会阅历几乎为零,对这个世界还怀着善意的天真,腹内诗书,囊中羞涩,只想在走上社会打拼厮杀之前,踏踏实实享受几年国家和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比如价廉物不美的食堂,比如5块钱一个月的校园网,比如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比如安静清幽的学习环境。请问,这怎么就成了“上层”与“下层”划清界限???怎么就成了两个不同阶级之间的隔离?怎么就成了上等人对下等人的歧视?这背后的逻辑让我不寒而栗。3、事实上,我始终是那个观点,北大校方绝不是管理过严,而是管得太松;绝不是乱作为,而是不作为。我很敬佩那些只想到北大旁听课程的求学者们,我也不反感那些守规矩的游客。但对于那些把内心把北大当成动物园或者游乐场的人;对于那些已经工作有收入还想占学生便宜的人;对于那些在校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人;对于那些把北大师生当成牟取暴利的肥羊的人;以及等等。我还是那句话:举双手赞成把他们挡在校门之外。至于泥沙俱下之中,不小心影响了某些大爷看热闹的心情,我只能说:抱歉,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以上。
麻烦讲讲为什么校园就一定不能有围墙有门禁?就是因为某些国外知名大学没有么?东施效颦知道啥意思吗?不设围墙的大学所在的国家人口密度如何?中国,尤其是北大所在的帝都人口密度如何?你知道没门禁时北大校园什么样么?中关村那些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天天组团来北大吃学生补贴饭,和学生抢,还不排队。更有看到商机的生意人从北大一次打几百份饭出去卖。汽车为了避开北京拥堵的交通,很小聪明地选择穿行校园,在生活区撞倒学生和自行车后反过来讹学生刮他的车。十几个的哥长期在校园某处趴活,为争抢客源大打出手,打输的一方隔天拉人来报复,顺便撞坏附近留学生公寓的栏杆。2007年夏季,北大未名湖区临湖轩明代鱼冼被盗,为国家一级文物。导游会直接带一个团冲进正在上课的课堂,用喇叭介绍道“这里就是北大著名的理教,北大的课堂一直是向全社会有志青年开放的,让我们亲身来感受一下!”如此种种,你也来感受一下?我只想说,大概是由于国家公共资源太过紧张吧,公众对于北大以及类似的景区或者公用资源总是有一种占为己有而后快,能揩油多少就揩多少的心理,一但被拒绝,就振振有词自己是纳税人,北大是全国人民的,,,但同时自己作为全国人民的一员,以北大主人自居时,并没有相应地负到作为主人应有的责任,例如保护景区文物,保护北大作为一所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出于一种非常变态的阴暗的心理,部分游客对于看到北大被破坏的地方不仅没有同情心没有反省自我,反而会有一种“你们北大也不过如此”的快感。亲眼目睹两个游客曾试图往未名湖边一口清代皇家铸钟上用涂改液留言,当他们发现整个钟体上早已密布“到此一游”的留言,他们根本找不到留字的地方时,一面收起涂改液悻悻而归,一面互相讨论“原来他们北大学生的素质这么差,乱涂乱画”。这种知错故错只为自己爽的小聪明,达不到目的就污蔑对方的无耻,以及不管啥事都能上升到北大素质问题的无脑从众小清新,以及贬低一下北大就自我感觉完暴北大高材生的现在阿q劣根性,使我对北大的门禁制度举双手赞成。所以,动不动就高唱大学不应该有围墙的高调,只能显示出你的文艺小清新气质。要是你能先把自家的防盗门卸了,门板拆了,给你家附近的游客提供歇脚和涂鸦的空间,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三餐长期供应街坊邻居,把你们家最值钱的祖传宝贝摆出来供全国人民免费观赏,对络绎不绝组团来你家取经,看你学霸儿子如何做家庭作业,以及川流不息前来参观你全家日常生活作息起居包括全程旁观你夫妻夜生活的仰慕者们可以做到无悔无怨,并对他们打扰到你家正常生活的造访毫无怨言时,再来批评北大的门禁,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偏个题。今天是五一,傍晚的时候下着微雨。一个人在校园里逛的时候来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前,下面已经摆满鲜花。这时候走来了五位游客,看样子挺年轻的,都是二十几岁的模样。他们走进雕像之后,开始议论。“这个好像是蔡元培的雕像。” “蔡元培是谁啊?……” “傻X,是北大以前的校长啊!” “诶严肃一点不要拍照!” “我们给他鞠个躬吧~” “嗯那把伞先收起来。”于是他们五个收起了伞,站定,一个领头的妹子大声喊着“一——二——三!”他们五个就一起鞠了一个躬。他们走后,我也收起了伞鞠了个躬。;D
我们电子科技大学每年银杏节不知道多少游客 结婚的 养老的 摄影的
一个社会人享有的自由有多大,则承担的责任也就有多大。这是对等的。同理,北大开放市民的自由程度有多大,进入园区市民承担的责任就有多大。如果市民能承担的责任很小(假设最多能做到不杀人放火烧杀淫掠,做不到不乱扔垃圾,不阻塞交通,不随意坐卧,不恶意占用空间……),那么他们能得到的自由就很小。很简单,你做不到自我管理,那么就接受管理。你不能说,只要最大的游客进园的自由,而不愿去承担任何责任。国人目前最想得到的状态不过是:想要最大的自由,而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前,我们的自由确实太少,我们要去力争自由;但是我们要扛起与自由对等的责任。否则,你没有权利去争自由!我相信,如果某一天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保持克制和理性,完美地管理自己,所谓受不受限制进入大学,根本不是问题吧。我在国外看到的大学和公众场所,之所以没有布满保安和诸多限制,很简单,人家都不乱来。我以前也是经常去北大和清华溜达,也完全没人管。看来人一多就不行了。记得曾经去过多伦多大学和京都大学,后者有门有墙,不过根本没人管你是谁,前者完全没有墙,是完全融合在城市中的。所到之处,我是可以看见游人和行路者,人家就是安静礼貌的游览,绝不会制造任何麻烦……一派宁静的氛围。----题外话---说起北大,我发现对于我们身处的城市,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存在在很多人的大脑里面:除了我自己家,哪里我都没有归属感,这个城市里面,看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不是我的,我只是临时占有,街道,公园,楼宇,道路,公共交通……他们只是为了我的生存和生理需求而存在着的,除此之外对我没有意义,所以我不在乎,我怎么舒服怎么来……他们之所以没有任何负罪感,大概就是一条:因为我穷啊,所以我占便宜,不讲究是理所当然的啊。现阶段就是要不断的榨取资源,我没有能力付出,不是我的不想,是我“真的不想”。很少有人这么想: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土地,我虽不独自占有,但是有我的一份子,我会爱护,因为任何地方的破坏和污染,都是污染我自己的家园。小到家乡,大到整个地球,都是如此。
唔……我不是北大人啊,不过我自小至今住在与它相爱相杀的THU,是不是可以说两句?毋须讳言啊,作为子弟从小接触的就是北大和THU的相爱(无)相杀(有)的事情,但是唯有一条,对北大无比的理解,就是控制外校人员进出。每年的寒暑假,简直是一场灾难。不信?请从西门进入。西门的路本来是双行线,现在骑自行车都是困难,草地被肆意践踏,满地的瓜果皮。这还是控制了旅游人数的情况下。二校门前几乎水泄不通,大礼堂前的草坪时有打滚的人——我会告诉你草坪下铺设了昂贵的微灌系统么?
怎么喊,他们也欢(bu)乐(yao)的(lian)在上面奔跑,权当听不见。草坪前的日晷被攀爬拍照——看不到前面大大的文物提示碑么亲?等到了东门,就更神奇了,有人站在,对,站在刻着校名的石碑上拍照。食堂爆满,甚至有些缺德的导游把他们领到了家属区。(到底想干什么→_→)更不要提近春园湖里飘荡的塑料瓶,西湖游泳池外一圈一圈路人像看杂耍一样围观游泳池里的游泳的人。因为很多朋友在pku,所以也进出过很多次,pku相对thu小很多啊,也荣幸的去了著名的某园……不过当时天色已晚,被墙头的喵星人吓出了一身汗==完全不难理解pku里的人对来人的反感。只要将心比心的想想,上下学的路上挤满了游人(pku的路窄的可以→_→),搞得快近乎寸步难行,食堂都是外来客,吃着学生价格的饭菜搞得学生没地方吃饭,草坪被践踏,满地的垃圾,自习室外一堆游人隔着窗户像看珍禽异兽一样指指点点,时不时导游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是个人,都得抓狂吧?能别跟我说这是你自由咩?不遵守公共道德不能说你违法乱纪啥的,不欢迎你还不许了?别跟我说学校是全国人民的公共财产好咩?且不说多少楼多少地是校友捐的,中南海也是公共财产嘛,你咋不进去闯闯叻?你去任何学校参观,人家学校有收你一分钱咩?你破坏人家环境,干扰人家生活,心满意足的糟蹋完了,来说这个,你好意思咩?你给人家除了留下满地狼藉,有带来啥好的咩?啊啊啊,别说大学是中国人的大学,是纳税人的大学,哪个不是纳税人的大学啊,那凭啥有人top2,有人985有人211有人啥都没捞着嘛。那还高考个啥?劳资是纳税人,劳资应该想去哪个大学就能去哪个大学学习嘛~别闹了亲,真的是不堪其扰啊。对了,thu这边传说,pku在开放的时候呢,被某游客偷走了一个蛮贵重的文物,好像是个什么石头小雕像??至此之后,pku就再也不开放了,然后thu也名正言顺的不开放了~~路边社消息,仅供参考~
我只说一件事,我的水壶昨天晚上在水房丢了。我洗完澡去拿水壶的时候,一个学长说刚刚让一个大妈拿走了,他觉得那个大妈怪怪的,骑个自行车提了7个水壶。。。。。********************mark,我不在北大,我们学校还是可以随便进出的。************************************************************************其实大学开放校园也我觉得也是有好处的,平时每天早上和大叔大妈一起锻炼还是蛮有意思的。
对我就是来吐槽的!今天又有这种事情,忍不了了直接上图!不匿---—-----------------------对你们来说是景点,而对我来说,这是我家。我得在教学楼上课,我得把我的精力都消耗在这里,最贵重的财物都交付在这个环境里;我得在这生活,明白“生活”的意思吗?就是,我晚上得在这睡觉,我想睡的安稳,我得在这洗澡,我想洗得“安全”,我得在这吃饭,我想吃的安心(食堂曾经有不明包裹然后来一堆特警带走这事能乱说?)大学是纳税人钱盖的是吧?我们宿舍一年1000块左右也是国家补助,要不要一起来住啊?我不是说图上的变态和小偷就不会是内部学生,但至于这个比例和影响,你们自己用脚趾头算吧。
开放的人大人来了~1.记得前年有一次在求是楼通宵自习室复习,大约十二点的时候进来一个上身赤裸且有手抹血迹的大叔,一边冲进来一边高喊毛主席万岁诸如此类,因为正处在期末月所以几乎自习室是坐满的,当时所有人都被吓得跑出自习室,大概两个小时以后才解决。后来发现大叔是学校锅炉房的工人,因为未知原因受了点刺激可能(当时从他身边过的确没有任何酒精味道2.三四年前贵母校正在修最新的图书馆,反正时不时有听说有夜归的女学生被非校内人士在工地附近骚扰,后来校园保安才逐步配备了巡逻车,开通了晚归接送服务。所以我就觉得吧学校里边都时不时这么乱了,还是静校比较好。。。
作为一个北大人,常常被游客问路莫名湖(未名湖)和要求拍一下雷锋塔(博雅塔)合照的心情特别沉重。
别讨论北大了,我们说一下国防科大,每次看到大门都恨不得冲进去,可是看到两个带枪的小哥就不敢造次……
干的漂亮。只能这么说,我多么想我的母校也这么做啊?但是就是因为学校全开放的,白天附近市民进来遛狗拉的到处都是而且自己不清理你能忍?还有人借着学校地方大练车你能忍?每到傍晚到夜里十点多学校足球场被大妈们的广场舞占领了你能忍?我们宿舍当然就在足球场旁边啊,每天被吵的简直不能更崩溃……每天一群高中生为了抄近路骑着山地车完全不顾校内人多咋咋呼呼风驰电掣根本不减速从我们学校北门一路飙到东门你能忍?学校水壶经常被偷经常有人目睹不是学生提着水壶走了你能忍?学校的足球场经常被外来人员包场你能忍?更可恨的他们一来直接驱逐本校踢球的学生。阴谋论说学校收了外面的钱把足球场租给外面了我是不相信这么低级的谣言的。至于民工问题,学校曾经出现过女生夜晚被民工强奸事件,虽然是民工建设的这个国家,不可否认一般民工的素质比较低下,进了学校随地吐痰扔垃圾不用说,有的找不到厕所竟然随地大小便,就在白天在草地上。我这人不太会说话,如果惹怒了某些玻璃心,不服你咬我啊!大学是开放的,但不是没底线的开放,大学不应该是附近居民的公园。
首先,我不是北大人,然后,我改了答案,点赞的各位抱歉。楼上的说得都很好,可是一直让我有种没有说到点子上的感觉。高票的答案讨论了自由和义务,很对,但我不知道对于高校来说有没有特殊之处。其他的是在吐槽,说出了一群人的心声。但是我一直想看到某位知友给一个答案,到底大学有没有义务向社会开放。(抱歉我想做一个伸手党)根据自己有限的认识,说一些看法。声明:这本来就是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观点不同很正常,切勿看到不同观点就跑到评论区里展示自己的素质下限,一定要我删评论的话我会为这个社区感到羞愧。持有大学有义务开放的观点的人,迄今为止看到的论据是:大学是纳税人的钱建的,所以是所有纳税人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进去。这个论据槽点很多。首先,大学是公众基础设施,是政府资金支持的,用税收支持筹建的,是公共服务()中的一种。在这里贴一下公共服务的定义: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或经过公共的组织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和。
在此,公共服务同样具有了公共物品的特性:一是。一旦这种公共服务存在,人人可以享用,如便利的交通,使所有乘客都能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非竞争性。就是一个人的消费和,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和收益。但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服务相对较少,大量存在的是“准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和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手段。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很欢脱,说你看,公共服务“人人可以享用”。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学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中的教育公共服务,主要的服务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这里的“人人可以享用”,是说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接受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这里不讨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而不是人人享有大学旅游资源的服务。举一个例子,如果说纳税人建的设施,纳税人就可以随意进出的话,监狱也是国家拿了纳税人的钱修建的,我们每个人也享有“生而平等都可以进监狱”的权利,那么,是否监狱也要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呢?我还想贴一个公益性项目的定义()公益性项目是指那些非赢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
公益性项目是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一般规模大,多,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的投资项目。
现阶段关于公益性项目的解释有两种,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即包括政府部门发起实施的农业、环保、、教育、交通等项目,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等项目。
狭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有民间组织发起的,他利用民间资源为某些群体谋求利益,创造社会效应。
术业尚有专攻,一个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不是天下苍生,更不是天下苍生的衣食住行。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教育机构的服务,教育机构是为社会大众修建,更精确地说,教育机构是为了那些“在其中接受教育”的人的利益而实施,没有供游人参观的义务。也就是说,大学不让人参观也无可厚非,如果你一定要说大学是纳税人筹钱建的,那么也请拿着旗子去医院、监狱、孤儿院等等机构门前抗议:“凭什么不让参观,凭什么要排队进入!”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大学能不能阻止,或者规范游人的进入。因为各种声音太多,我只能很笨拙地去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五条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十条 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在高等学校中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所以高等学校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培养人才,它没有义务去供社会人士参观,同时它还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高校有必要保证学生的学生生活环境,为其提供教学、科研的保障。那么由此看来,一些知友所描述的,游人随意参观教学楼、妨碍上课、社会人员与学生抢饭吃等情况的发生,是学校没有尽到责任。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这样的情况。那么,北大进校安检,这就是北大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学生负责。------------------------------------------------------------------------------------以上道理很容易明白。可还是有很多人会不服。像题主这样的“有心结”的人还是很多。很多人在追求所谓的公平和平等。但其实大多数人追求的不是公平也不是平等,而是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但真正的公平和平等是要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的。 而且有些人的态度,实在让我想起了以前学的一篇文章,《陈焕生进城》。我交了房钱,为何不让我享受!我不但要享受,我还要糟蹋呢!实在可爱。如果题主还想不开,可以试想,如果以后自己的孩子可以进北大,你是否愿意他在课上被游人骚扰、下课了以后发现没有饭吃、节假日不敢待在自己的学校?如果你不愿意,你又何必这样伤害别人家的孩子呢?现在开始为大学里面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到以后自己的孩子就读的时候,一切说不定就很美好咯。
P大太小了,真的放不下这么多游客,要不我拿我的北大校园卡把你们带去清华玩吧,那里面可大可大呢,hiahia
五道口人民公园和中关村人民公园盛大开业啦…
最重要的考虑是安全问题。有一部分国人看待P大的心态很不正常,一面把本来很正常的人特殊化,一面故意把被自己特殊化的人黑化。因此P大一直比较担心自己成为一些精神有问题或是反社会的人士的攻击重点,特别在特殊的日子、暑期人多容易乱的时期等更是比较担心师生的安全和正常的秩序。之前P大食堂被外来的人投放过炸弹,每个月保安还都能检出有几个杀过人的通缉犯,有过这样的例子,谁放心随意让人进出呢?大学本来就是一群人教学、科研、生活的地方,校园不是动物园、不是游乐场,虽然它被很多游客当成了用来娱乐的景点,但它主要的职能必须是P大自己的人上课、科研、办公的地方。P大本身已经很小很拥挤,各方面资源都很紧缺,外面的人一进来,有时候实验室的人正在做实验、推公式,突然涌进来一群声音很大的人,暑假里还可能一天之内有七八次正在做事时被一群人打断找厕所的。且不说会影响正常的科研和教学,有些实验室对于没有防护措施和安全意识的外人而言,随意的进入是有潜在危险的,但是热心的游客往往并不会意识到。P大的人并不是什么高人一等。虽然也有富二代,但是他们大多很谦虚很努力也很友善,总而言之很正常,也同时有许多学生是比较穷或者说一多半是普通家庭或中产阶级。考上P大是人家自己的事,进了P大人家也只是关心做好自己、尽力对社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没人有精力去看低别人。本来在问题评论里已经说明了学校主要是出于安全等考虑,但是不知为何被题主删了。。。我的评论是态度很平和的,还指出虽然进校园麻烦一些,但是听课是随便听的,老师同学也都很nice。这样的评论会被删除,是何用意?
说实话…我觉得任何一所国内的大学都不应该让外人进入。就一个字,吵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动物园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