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专学校有哪些小孩 培养 要注意哪些方面?

昆明小孩 培养 要注意哪些方面?_百度宝宝知道▏情商教育课走近昆明孩子,都学些啥?
课外补课,不补学科补情商,最近,关于孩子情商培养的新闻和评论很多。晚报记者了解到,情商教育培训机构在昆明已悄然兴起。这些机构教些什么?孩子们是否学有所获?春城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关于孩子情商这事
都是套路;情商补不起来的,经历多了你就会懂
家长觉得孩子的情商重要,却没有实际行动培养孩子的情商
举双手赞成孩子接受情商教育,情商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孩子们席地而坐围着老师上课
记者近日来到昆明一所专门进行情商教育的培训机构,一间教室内十余位稚嫩的学生在教室内席地而坐,上着时间管理课。老师给大家定了“一天出游计划”的主题,由每个学生轮流讲述,告知去哪儿玩,什么时候出发,做些什么事情。学生时而端坐,时而平躺在地,有时学生间会互相推拿。
上课的氛围十分轻松、愉悦,见学生互相推拿或讲小话时,老师会在一旁微笑地提示,而不会愤愤指责。有的小孩说话语速缓慢,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加以引导,听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见有孩子没有耐心听时,老师就会提醒:“别人回答时要耐心倾听,尊重别人。”另一个教室里,孩子们围着老师在上“海归技巧课”,让孩子学会释放压力。
“来这儿学习后,我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不像以前淘气了。当自己很生气的时候,就会深呼吸,实在控制不住的话,就在纸上画画或写字,然后再狠狠地撕掉,丢到情绪垃圾桶里。”小朋友睿睿说,他最生气的事,就是作业太多。在这儿已学习了两年的小杰说,“现在我自己整理学习用具,学会了缓解情绪、与他人交朋友等,还会主动帮家人承担家务,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家长李女士说,女儿然然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而传统教育中老师又好像不太待见,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学习情商教育课程。从效果来说,付出还是值得的,孩子处理问题、适应挫折等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这边的老师也比较包容孩子的个性。“小学以学业为主,对学习成绩比较看重也可以理解,但是对我自身作为家长而言,学校里得不到的教育,我可以到校外去获得,情商教育不像艺术特长班,那个可能孩子长大后就遗忘了,而社会情绪能力则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李女士表示,打算让然然学完两年半的情商课程,花费在2万多块。
让学生认知情绪培养合作精神
那情商教育课给孩子教些什么?孩子们能听得懂么?已从事情商教育6年的龙老师告诉记者,情商教育课主要教给孩子最基本的如何去尊重他人,和他人交朋友,识别情绪,等等。
识别情绪课中,当两个孩子发生抢玩具的情况时,一方面让孩子表达玩具被抢后的感受,教孩子遭遇这种情况时该如何跟沟通,让对方将东西物归原主;另一方面,让抢玩具的这个孩子也认知到玩具被抢让对方带来的情绪,了解抢别人东西会让对方伤心,通过认知情绪而不轻易抢人家东西。此外,如给孩子发糖果时,少给一个孩子发,让他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认知到“嫉妒”这种情绪,并从正引导他这时该怎么做。
“以实景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亲身感受,有的也许在生活已经遇到过,更多的可能还尚未感知,情商教育课全方面地让孩子们认知到这些东西,并将他们往正确的方向的引导。”龙老师表示,学校初期会给孩子教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独立性,再此基础上又会锻炼孩子的合作精神、语言表现力等。
在国外,情商教育本身是素质教育
“情商教育并不是给孩子教世故、圆滑,而是教给他们情绪的披露,真实的表达。不仅要照顾自己的感受,还有照顾别人的感受……”该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高女士介绍,他们学校原来主要从事青少年思维方面的智力开发,后来发现智商重要,情商也同等重要,智商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情商则更多需要后天的环境塑造。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种声音:情商比智商重要。高女士表示,智商决定一个孩子走多快,情商则决定一个孩子走多远。在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科的学习不能提升社会情绪能力培养,而社会情绪能力的提升则反过来能促进学科的学习。“在国外,情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而我们身边几乎没有中小学引进社会情绪能力学习的相关课程。”
“现在的家长都认为情商很重要,但仅停留在想的层面,很少付诸行动去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高女士说,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更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拼命地去补英语,报各种艺术班、特长班,也不会想着给孩子上情商教育课。
高女士表示,现阶段,带孩子来参加情商教育课的家长有两种类型:一是发现孩子性格内向或是特调皮捣蛋等,家长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出焦虑;二是家长自身意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该机构中,上情商教育课的孩子年龄主要在4到7岁。“很多人得病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往往忽视了提前预防。情商教育也是一样道理,孩子的情绪、思想观念等出问题了,家长才想到找教育专家,为啥不提前给孩子学习接受社会情绪能力呢?”
90%的人觉得情商需从小培养
却有92%的人没让孩子上相关课程
记者在“春城晚报乐学派”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问卷调查,78人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果显示:56%的人了解过情商教育,85%的人认为情商比智商重要,64%的人觉得自家的孩子情商不高,90%的人觉得孩子的情商需要从小专门培养,92%的人没有带孩子上过所谓的“情商教育课”,85%的人表示孩子所在的中小学没有相关的情商教育课程。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够认清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情商和智商,说实话很多的理解完全不同。情商不是八面玲珑,智商高不是只会读书考试。情商高应该是能恰当应对个人及他人情绪和行为。智商高指具有优秀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情商补不起来的,经历多了你就会懂。
都是套路……
人大代表建议中小学增设情商教育课
在2015年昆明市两会上,昆明市人大代表史衍丽表示:孩子的情商对于其一生至关重要,而中小学时期是小孩身心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的人生观、良好性格和心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小学长期追求高分成绩、忽视孩子情商教育带来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对中小学生加强情商教育以及常态化的实践工作已刻不容缓。她建议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系统地增设情商教育课程和相应的实践课程。
一方面结合孩子在不同的生理期对孩子给予循序渐进的理论指导,一方面通过进入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给予与分享等带来的人生乐趣。美国、加拿大、瑞典等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在每周安排若干固定时间带孩子进入社区,开展各种服务和实践活动,让孩子在与社会、与人的接触中去学习、去感受、去认知身边真实的世界,同时也逐步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形成助人为乐的性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在大部分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环境中,孩子缺乏相互间的交流、监督和参照比较,在学校安排情商教育课程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就更为重要了,希望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中小学中有课程涉及情商教育内容
昆明市官渡区南站小学教科研主任莫云表示,南站小学有一门叫《儿童哲学》课程,培养孩子们会倾听、会质疑、会思辨、会选择、会担当的能力,其中也就涉及有情商教育的内容。“一到六年级每个班的学生每周都要上一节儿童哲学课,深受学生欢迎。这门课和其他课很不一样,大家看了故事要说自己的想法,氛围轻松也很有意思”。
“据我了解,目前昆明还没有中小学专门开设情商教育的相关课程。”盘龙区明通小学北辰二部少先队总辅导员郝学兰表示,去年在家长的提议下,由家长给孩子上了一堂有关情商教育的课,深受孩子及其他家长的喜欢。“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开展更多关于情商教育的课程及活动,毕竟情商高的人更容易适应社会、更受欢迎,让学生们从言行举止学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双手赞成孩子接受情商教育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老师表示,“情商教育也是德育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举双手赞成中小学校增设情商教育课,现在的孩子不缺智力,繁重的学习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
余允珠老师赞成家长带着孩子去上所谓的“情商教育课”,她说,从身边实际的例子可看出,接受过情商教育的孩子一定比同龄人健康。跳出传统教育本身,有资深的专家在推崇着情商教育培训,这恰恰说明社会在发展。同时,她建议,现在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家长一定要寻找那种不太功利、真正在做情商教育的办学机构。另外,家长要和孩子一同成长,汲取心灵营养,情商课终究还是一种课堂教育,一周一次的课程至多只能对孩子起到一定指导作用,而无法取代日常生活的情商培养。
情商,也称为社会情绪能力,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问题解决、情绪管理、自律、人际交往、责任心、独立性与适应性、竞争力、挫折抵抗、领导力等十大能力,每一种能力又通过对若干观念和技巧的运用而获得。
春城晚报记者 赵伦 摄影报道
《嘉兴日报》
自从1995年美国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后,情商这一新词方风靡全球。人作为社会动物,情商与智商一样重要,这已被众多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所认可。然而,动辄上万元的“情商培训班”,却是中国式教育环境下某些人的“发明创造”。
《大河报》
一些披着情商外衣的各种培训班,美其名曰教孩子们提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但实际灌输给孩子们的却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和旁门左道,让孩子从小就认准关系学、成功学那一套。情商教育的主战场绝不是在社会性培训班中,而是在孩子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学校和家庭中。
《呼和浩特日报》
作为新生事物,我国目前对情商培训班还缺乏相关规范和标准,培训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并无硬性要求,而一些情商培训班也存在授课质量的差异。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引入情商的内容,无疑是解决社会培训可能蕴含风险的治本之策。
《华商报》
对于培训机构开设情商课程,现在较为普遍的意见是,没什么作用。这种观点更多还是出于一种对培训机构的习惯性反感,也与收费太高有关。其实,社会机构重视并开设一门课程,往往是对准学校教育空白来的。好好观察一下,社会培训机构的很多做法、很多观点,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的。
《四川日报》
注重智商而忽略情商,是当前教育的短板。能够认识到情商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并不惜成本进行培训和强化,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不过,一些家长的误区在于,把情商教育应试化,其实情商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长期的培养,而不是短期的培训。
《中国教育报》
“情商班”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指出:教育的意义永远持存于教育的过程之中,且这个过程是终身性的。将希望寄托于几节课的集中辅导,就想见到孩子情商的明显提高,显然不符合逻辑,也有悖于常理。实际上,抛除了那些噱头看,孩子的情商培养,还得回到系统的学校教育和全方位的家庭教育上。学校的德育课程虽没有种种唬人的头衔,但培训市场能提供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一一找到映射,并在环境营造、专业素养、科学设计、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占尽优势。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点对点”等个性化教育上的不足,尤其是亲情的感染力、融合度和示范作用,胜似一切说教,这对于低幼龄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所以,不妨远离那些贩卖“情商”的忽悠与诱惑,真正引导孩子人生未来,还得看我们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合力。
情商教育本是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中的,情商的培养本也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支离破碎的教育,缺啥补啥的孩子
春城晚报评论员 刘孙恒
课外补课,不补学科补情商,最近,关于孩子情商培养的新闻和评论很多。晚报记者了解到,情商教育培训机构在昆明已悄然兴起,并且学费不菲。
可以预见,有关孩子的情商教育培训机构势必会越来越火,并且在可见的未来,有关孩子的情商教育,会成为诸位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抓的一个教育项目。
情商当然重要,但与智商一样,它是可以通过课外补课补来的吗?它是可以轻易量化的吗?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知识涵养,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他就会自动转变成一个高情商的人?
看看情商教育课主要教孩子些什么。已从事情商教育6年的龙老师说,主要教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和他人交朋友,识别情绪等。见此,我不禁笑了,凡此种种,一首《找朋友》的儿歌不就已经全部诠释了么?“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不正是在培养孩子的情商么?
情商教育本是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中的,情商的培养本也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为情商这个概念太大,它可以什么都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并不像考试分数一样,可以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活生生地把情商教育剥离了出来,以为延续应试教育“缺啥补啥”的手法,就能让孩子的情商速成。
当然,那些情商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也会捣鼓出来一些东西,让孩子看起来情商有了渐长,从而让家长感到满意。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就好像你参加英语四六级培训,掌握了考试技巧后过了四六级,但并不意味着你的英语水平有了提高一样,与其说孩子情商高了,不如说孩子掌握了成人的套路,变得圆滑了。一个稚嫩的小孩上了几堂课就情商高了,你信吗?
有哲人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同理,如果父母不能在生活的小事上引导孩子去思考、去体验,如果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讲大道理的时候,说一些深入人心的小故事,单凭课外补补课,就能培养孩子的情商,这绝对是一厢情愿。因此,家长应该多多思量,情商究竟是什么?不能听风就是雨,人家说情商能够决定人生的厚度就倾信不已,别忘了还有一个“逆商”的玩意儿。何况情商这个东西也与天赋异禀有关系,正所谓“参差多态才是美”,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没有高情商、高智商就不能好好活着吗?请别最终忙了自己,苦了孩子。
此文为春城晚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ccwbxxzk
教育资讯哲理故事
所谓生活,必须不断靠学习来刷新自己
1. 交流、合作请加乐学君微信: ccwbjy
2. 小记者作文或微信投稿请发送至: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中专学校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