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能梦幻西游赚钱攻略2014的网站,顺便问下怎么找到真正的那个草柳社区2014啊

思想互动空间:“TABLES”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格局|亚布力论坛|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思想互动空间:“TABLES”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格局
  上图为思想互动空间《“TABLES”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格局》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于2月11日-14日举行。上图为思想互动空间《“TABLES”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格局》论坛现场。
  以下是文字实录:
  赵民:各位亲爱的朋友们、老总、理事、嘉宾,把手机放到静音。全世界两个热点,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中国两个热点一个是反腐败一个是互联网。大家同意的话鼓个掌。现在反腐败是一个礼拜一个副部级干部,我们互联网的新闻也是一个礼拜一个重大的并购。就在上一个礼拜,就在昨天、就在前天,两个重要新闻:第一,著名的微信里面的笑话,my& god,阿里买了高德。第二,雷军投资了凡客。今天这么多的大腕,我们不从去年春节之前的新闻开始谈,就从最新发生的新闻顺便延续。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女士有限,我们俞渝第一个开话,后面是杜总。关于顺序的问题交给维嘉了,鼓掌欢迎我们的俞总。
  俞渝:赵民真的是难为我,我说这个题目是互联网的未来,我说我要知道未来是哪儿太好了。能看得见的是当当网上00年开始做,头几年做了一个现在的移动端的流量在40%,这是客户自己行为的变化,PC不能打开,所以这是很明显的。而且其实作为PC端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我现在感到危机和天生的劣势。
  我们从结构从产品从行为以及好多方面不如后期执行,这个差别有多大?差别有当年我们做互联网的人和做地面零售不一样的人的这么大的。比如说当当是卖图书起家的,实际上图书现在占当当销售额不到一半,其他是服装。图书里面电子书的销售占了1/10。所以我这个也搁在移动变化、无线变化的中间,这是我能看到的一个变化。我能看到的另外一个变化是细分的变化,以前我们都会做很综合的,门户是很综合的,像当当网这样的公司做电子商务也是很综合的。但是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是很多细分产品在出现,滴滴打车就是一个单一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程度间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未来怎么样我是看到了无线的发展和细分的发展。至于说未来的机会当当这样的公司能不能抓住,我觉得需要努力挑战很大,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十几年PC的一些包袱,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砸烂原来的思维框架,下面的路挺沉重的。这两个流量占了不到40%,而这个40%如果不是我们计划出来的话,其实我是蛮需要警惕的。
  王维嘉:其实移动互联网我们谈了很多年,前两年有一个争论说移动互联网到底是PC互联网在移动终端上的延伸还是全新的互联网,当然我觉得大部分做PC互联网的都认为是一个延伸,我们的数字中国每年还在深圳开一次分会讨论这个问题更多。现在看起来应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是什么事情让大家改变了这个看法呢?觉得就是要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那就是微信,在微信出来之前比如说你在手机上上一个网站效果肯定没有在PC上好,你搜索感觉也不如PC好,但是滴滴打车也是可以的。
  什么定义了PC互联网就是浏览器,互联网我们80年代就开始做了,浏览器出来以后所有的人都会用互联网的,所以说以后所有的应用包括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浏览器的基础上,其实微信并不是腾讯最早做的,这之前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因为我是做这个东西的,两三年前都在做至少十几年前的解决方案都是做的类似,但它做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整合最好的。我觉得不光是中国人口多用户量很大,微信的应用的确做得是非常好。前一阵发红包已经不仅仅是通讯的应用。实际上QQ和手机QQ什么区别?核心是群,因为在这之前一对一的通讯短信也已经可以做到了,群是最重要的,当然QQ也有群,但QQ的群老在,不可能你发一个东西你群里几十个人都知道,互动不起来,只可能再一个时间短。也就是说一个核心应用的核心的功能就定义了这个产业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当然,我们大家关心的是往前走我没有什么兴趣讨论“TABLES”,我觉得这是媒体编出来忽悠大家的。我就是客观的也不替谁说话,我个人不认为雷军的公司是在互联网的格局里,你说三星算不算?也是做手机的,手机量更大。我觉得苹果不是互联网公司。所以大家不要想“TABLES”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下还会有什么新的应用,还会有什么颠覆性的商业呢?我觉得要从手机来讲最主要的是两个,一个是随时随地在线,一个是位置。其他的东西现实屏幕各方面是不如PC的,所以你看现在的应用微信也好DD打车也好,未来的应用都是和这两者有关的,有可能比如说在这种旅游或者是随时随地提供和位置有关的服务,未来新的东西应该和这两者是相关的。当然,我们现在可能还有一些东西想不到,但我觉得要从市场来讲,前几年每年都有记者问我华为怎么样,这个市场的曲线其实很有意思,当终端数量到了1000万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开始启动了,当到了1亿的时候就开始爆炸了,所以移动互联就是从智能手机的第一天开始,2007年iPhone的发布,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天,没有智能手机就没有移动互联网。但是,手机量比较少也比较贵,一直到了安卓出现它的价格降到了1000块左右的时候,迅速地发展。过去我们一直在功能机上做应用,现在功能机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没有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市场PC已经是第八年的连续下降了,所以我认为开始进入有点成熟的阶段了。我个人预测,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大概今后可能就是这些了,特别惊人的东西不一定会有了,这并不确定啊。但今天的创业企业已经在做了,大家的想象力和试的范围至少已经是80%、90%了,那么未来能起来的今天已经有了,我们不一定看到,但很多创新型的公司已经在做了,至于是不是能够彻底颠覆PC互联网,我觉得可能还要看各个公司的基因。比如说腾讯,原来就是做邮箱、QQ的,所以过渡到微信还是比较自然的。其实雷军做米聊是比这个早的,现在没有人用了,以前的用户体验还是不错的,因为没有那么的用户基数把大量的人都转过来。这两者的用户体验和原来的基数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我觉得PC互联网不会没有了,而是并存。就像互联网起来之后电视和报纸就没有了,可是到现在还是有,但整体的趋势还是在往下走的。没有那么快,长远来讲再过十年纸媒体和电视就没有了,但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关系,它大概没有这么戏剧性的大的变化。因为搜索这样的应用像网络游戏这样的应用,暂时是很难替代的,手机上做暂时是做不到的,所以应该是有它的市场。但它的相对市场份额可能就相对增长得很快。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就是做上面应用的。否则做手机的是,做手机的壳子的是不是?做电容的是不是?所以这不太一样。像做电脑的一般不认为电脑公司是互联网公司,都用电脑啊。所以两者是完全平行的,人家还是比较客观的。
  赵民:我们刚才开始的时候共和国上空的鹰在四号道上跌了一跤,有人说跌跤会发大财的,所以你要感谢一下大家。
  曾强:我不太同意维嘉的观点,我觉得在今后五年甚至是今后十年可能在IT产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会发生比人们想象更大的变革。我想从两个方面去谈,第一,从IT产业本身来谈,第二,我讲一下互联网产业化。
  第一,我觉得IT产业从它的生态链来说应该是分成四个阶段,最底层是操作系统层。
  王维嘉:我不是说没有大的变化,我是说今天的公司在做的事,未来几年的震惊现在都有人在做了,比如说我认为移动支付将来可能会很大。不会有一个现在完全没有人做,从来没有听说突然之间变成微信这样的,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曾强:我们回头再谈谁是下一个挑战微信的人。第一层,从操作系统来看。目前全世界被四家公司所瓜分,第一是安卓,大概最新的数据占80%,苹果iOS占16%,微软从最后一个季度有一点上升大概是2%左右,下一个是黑莓。这四家公司大概控制了99.9%的操作系统。这个发生的时间是多长时间?就是四年的时间。把以诺基亚塞班操作系统为主的功能机的系统就摧毁了,那么今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二,中间件平台层,比如说像苹果、像阿里巴巴、像“TABLES”中的腾讯,实际上都是在中间件的平台层。这个发生的变化大家都看到了,从春节红包来看,微信杀手级的平台应用,一下子把几个月红极一时的淘宝和支付宝所带来的风头抢了。很简单,因为支付宝是一个星期才看两三次,但你的微信是一小时看几次。那么这种体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微信对淘宝的颠覆性的影响,马云又没有上市的情况下,我觉得今年可能两匹马哪个是本命年、哪个不是本命年,小马是领先了很大一步。而且基于微信上的各种各样的杀手级的应用很快会出来。这是第二个层面,关于操作性之上的平台层。
  第三,应用层。比如说像我们看到的有卖商店的、有卖书的、有卖凡客的,这个东西的应用下一步比如说卖保险、卖汽车、卖房子,这种杀手级的应用马上会出来。
  第四,终端层。现在全世界超过100%的利润被两家公司瓜分,一个是苹果一个是三星。很多公司包括国内的TCL、联想都是靠亏本来做智能手机的市场。
  从这四个层面未来发生格局的变化,每个变化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最底层的也就是操作系统,实际上没有操作系统层面的根本性的变化,所谓中国互联网的格局是不存在的。从整个世界来讲,这个格局有没有可能呢?安卓就花了四年的时间来做,现在自主创新加上中国主导。所谓自主创新是靠国内的这些人来做,所谓中国主导是靠并购买国外的公司。这两个结合起来再加上中国的用户在终端层、应用层和平台的结合,有可能会把全世界的移动互联网的生态链从底层做一次更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刚才所说的优可能在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对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操作性上。去年年底我们本来要参与收购黑莓,可是没有收成。今年我们正在做另外一件事,这个机会是存在的。因为四年的时间就可以产生世界80%的苹果,中国占世界1/3的市场,如果合起来做是有可能的。据我所知中国不只是有两家,中国政府还在支持一家,民间也在做。
  王维嘉:PC操作系统一直在做,像中国的红旗。回顾历史的话一直在做,最后还是有问题。
  俞渝:我想问,第一曾强你不能选择性地应用数据,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公司不是四年产生的价值,苹果从80年代开始产品就很牛掰,只是它与时俱进从iPhone一直到iTouch它是一个客户体验优秀的公司。苹果是集技术、设计、硬件、工艺领域于一体的,它是消费类电子公司的爱马仕。诺基亚的衰败是衰败了十年,诺基亚的衰败也不是一天两天。第二,你说要做基础层应用的,我想问你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底蕴,如果对中国本土的消费者不用说这三个国家,在今天做企业我们都有世界公民的胸怀和眼光,我可以不在乎它的国籍的,只要它是安全的。如果你可以展示出一个操作系统,我也觉得安卓有很多的问题,甚至我觉得这会不会三星没落的一个原因。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些公司有做这个操作系统的可能?这两个之间是没有等号关系的。过去这些年我参加过一些所谓科技创新的项目评估,什么中华芯、芯片等等自主知识产权,各种各样的大帽子,无端地花着我们企业家纳税的钱,以自主产权各种各样的帽子到最后是不了了之。我觉得如果真的是今天更环保、更务实,我希望真的是客户体验技术过关不过关来衡量该不该进入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基础是从不做选择性算术开始。
  杜强:最近几年我从事的是平台,我们的PC操作系统已经完了,再怎么做也超越不过微软。移动互联网系统战争已经结束了,你赶不上他们了。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想下一个战场是什么战场,我认为可能是穿戴,穿戴体验跟手机是不一样的,现在还没有一个专门为穿戴为系统,把这个占领了不得了。我们最好是选择下一场战争。
  王兴:我是在学校里学计算机的,我非常希望中国有操作系统,我比在座的各位都希望,因为我上过这个课。但你说要说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可能不可能出现世界级的操作系统?我比较悲观。因为我觉得并不是希望产生就可以产生,之前做CPU、做PC操作系统包括现在,虽然说中国的市场很大,但大不过世界市场,中国市场占世界市场1/10左右。我们有两种世界观,一个圈是中国、一个圈是外国,两个是不重叠的。另一种是一个圈是中国,另一个大圈是世界。我们大会的主题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民族情感。如果你说要做世界级的操作系统,就算全部中国人都做的话也没有用,中国大不过世界。怎么作出世界级的操作系统还是需要人才,现在中国政府很有钱,但这不是拼人就可以的,需要最顶尖的人才,中国人确实聪明,聪明不过全世界的人,印度和各国还有很多聪明的人,所以最后的操作系统会在美国不是偶然,因为美国有最好的机制可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王维嘉:我的公司大量和手机公司打交道,作为一个手机公司才能什么操作系统,第一看什么?就是看能不能帮他多卖手机,什么叫多卖手机就是上面有没有好的应用。所以一个操作系统是有一个锁定效应的,微软的操作系统一定是非常烂的,苹果比它好得多,但它为什么起来了呢?大量的应用在上面。80年代末我从苹果换到PC的时候我非常痛苦,可是很多的应用找不到了,所以说必须转。今天安卓也是一样的,它已经有大量的操作系统现在弄一个新的,其实和技术没有关系,你可能用户体验比它好,除非你能做一些它做不了的核心应用,也就是说如果只是量的改变,没有人会愿意转,我是一个手机厂商,我是一个老板我考虑非常现实,我换了你的操作系统没有任何的应用根本就没有人买我的手机,这还不是世界市场大和中国市场大的问题,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特别简单,根本不是说国家& 砸几十个亿、几百个亿什么民族情感,就是手机厂的老板你能不能帮他赚钱,能帮他赚钱他就用,不能赚钱就一边去。我们都是生意人就这么简单。
  俞渝:所以我觉得操作系统这个命题已经有结论了我们还是要移动。
  曾强:中国自主和中国主导是两个概念,所谓中国自主就是中国人自己做,所谓中国主导就是中国控股。你们所认为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大股东都会国外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主导和中国人自己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关于操作系统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件事情,这家公司既有所有安卓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兼容,同时又有安卓所没有的操作系统,这些东西都已经做了而且我们已经签约了。这家公司不是中国人做,所以这个公司有没有成为第五家挑战那四家的咱们慢慢看,因为这个市场变化非常大。什么是市场?市场是用户。如果中国有1亿人采用了这个操作系统,这就是超过了微软超过了黑莓。所以,一切都有可能。
  赵民:操作系统的东西不谈了,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发言,中国有那么多的用户也没有什么操作系统。
  曾强:下一个影响中国的是互联网产业化。什么叫产业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产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说雷军杀入了一个新的手机产业,他的思维方式和摩托罗拉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它是用互联网的基因来做的,这就叫互联网的手机化。我们再看下一步我们正在跟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谈,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保险,完全是小微,什么10块钱出去旅游看病都是手机一付就付了,这是互联网的保险。下一步还有可能是互联网的汽车,用互联网的思维,汽车还没有出来呢先把订单拿来,车的内饰是什么都可以订。这种东西出来可能对未来中国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的智能手机、智能办公室等等出来之后,产生了一个一个的产业就是互联网产业化。我觉得这是2014年里最大的亮点。
  刘东华:我为什么做正和岛?是因为我十几年前受到了威胁。今天发生了什么?我们身边包括亚布力中层的企业家们,今天发生了什么?亚布力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改革开放最成功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们过去没有感到怎么害怕,差不多从13年开始真的感到害怕了。因为原来知道我的对手在哪儿,离我多远,长的多大,会以什么方式威胁我,会知道。从13年开始几乎所有领域的王者们都开始害怕了,根本不知道他的对手会以什么方式出现,会以何种方式颠覆自己。我其实做了两年多的正和岛,最近才刚刚冒出一个概念,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社交正在改变一切。重组重构基于什么?人了不起是因为他有信息,千里之外的人能沟通,几千年前的价值能量可以接住,但人类的进步是不断地缩小沟通的时空成本。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方式比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社交更方便,这种沟通随时随地。刚才维嘉说小米不算互联网公司,我不太同意。我觉得联想手机和摩托罗拉包括诺基亚,他们肯定不是互联网公司,我觉得小米完全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在做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包括董明珠在跟雷军打赌的时候,我觉得确实董明珠事先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小米是怎么回事,只是说都没有生产什么的,小米其实是基于和客户的最充分的沟通。
  好的传统企业就是基于对客户需求的非常充分的调研,生产出针对性非常强的产品,这就是特别好的传统行业的企业。但小米是根据它的客户随时随地的大量的沟通,把这种沟通产生的需求提炼成最好的产品需求,然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研发和生产能力,最好的满足这种需求。我觉得他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有这样的崛起绝对不是偶然的。像刚才俞渝说曾强苹果不是四年,雷军也不是。那天晚上他被马云噎了几句,最后雷军说我做互联网是最长的,我已经做了20多年了。这3年只不过是20多年积累,持续进化的一种爆发。我说基于移动互联的网络社交正在改变一切,主要是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对企业的话,就是企业和客户之间、企业家和客户之间,企业家和合作伙伴之间,企业家和企业家之间,这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建立了解的方式、互动的方式,建立信任的方式,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微信的抢红包在企业家人群中哪儿抢得最火爆吗?正和岛的一堆,因为正和岛有100多个企业家部落,这里抢红包抢的是最热闹的,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有钱,是因为这些人在一个有门槛的社区里面,基于移动互联但建立了了解和信任,因为高端人群要在互联网上热闹起来,没有相互深的了解和信任是没有可能的。网络实战刚刚开始,将重构整个商界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实际上我觉得刚刚开始,人类每次基本的交流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之后,再基于这个改变一切都会成功的。为什么马云这么多年来那么自信,头一次有一点忐忑,在更小的小马面前有一点忐忑,马云是用电商颠覆传统的商务。是在互联网上做交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交易,阿里巴巴想从交易向社交进化已经努力了很长的时间了,到现在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突然发现如果从社交向交易延伸是自上而下,是很容易的一个事。这就是为什么马云突然比较忐忑的原因。所以我觉得二马之争,这二马马云的王国也不得了,不愿的将来在全球互联网乃至于全球商界都应该是全球十大市值企业。这两家企业肯定都能近取。所以我给大家做这么一个小小的汇报,我也特别骄傲作为一个这么特别特别土的人,突然在最代表趋势和潮流的领域出现了。我代表的是需求,我代表的是需求。Facebook是普通人的网络社交,它是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linkin是商务人群的网络社交,主要是商界白领找工作,是全球第一高的市盈率公司800多倍。而正和岛是中国下一步为全世界商界的决策人群做网络社交的。他其实是在做这样的一个事,我只是告诉大家这样一个趋势。我是非常谦恭地做小学生,通过小学生的学习给大家提供价值。
  赵民:我同意东华所说的一点,正在改变,不同意两点,他说自己是一个边缘人士,我觉得东华做了互联网以后,这三年年轻30岁,再年轻下去家庭都要变了。所以做互联网使人的状态不一样,这是一个真的事情。第二个我不同意的是,我认为两马中间只能有一马,只能是一马当先,我说的没有错,大家鼓掌。
  吴鹰:如果说起互联网,我还是对互联网很有感情的,有幸在贝尔实验室最早接触互联网,因为另外一个实验室也接受了我,但很早就用,在84、85年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给很多人带来的机遇是这样的,你说手机的OS,其实OS在移动互联网是很小的一块,是很重要的但并没有那么重要,说的那么恐怖,我很反对耸人听闻地写报告给常委,因为他有渠道可以到常委那,大家都在那批非常重要,被外国人控制和颠覆。你想在手机上的OS和计算机里面的OS其实是不一样的。从IBM开始就用人家的东西,你说这几大公司美国一直做到现在,欧洲如果想做早就做了,我不讨论但要补充一下。
  应该看到移动互联网是方兴未艾刚刚开始,它有巨大的潜力。我刚刚得到了一个佐证,前几天麦肯锡发表了一个报告,移动互联网到2025年的价值,当年产生的GDP是5万亿到11万亿美金之间。这跟以前我们说的互联网带来的下一个巨大的商机是有佐证的,因为还有一个预测是云。云大概是3万亿到6万亿美元之间。物联网也有差不多3万亿到4万亿美元之间,大数据没有提。跟互联网有关的东西,巨大的商机我倒觉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传统行业跟其他很多行业的改变,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叫移动互联网,什么叫互联网思维。前些日子有一个相当大的企业家,在国外讲新一代的中国首富,他说他反对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他说互联网思维不就是创新吗?只有互联网公私财创新吗?我们也很创新,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互联网思维不是简简单单的创新,创新是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创新就根本不叫互联网思维,他是把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微信也不担心商业模式,很多的地方都可以赚钱,不接受这个东西就是说先把用户用到最好最舒服了再来想模式来做。一个红包发下来,企业家里面有很多人不愿意把信息弄出去,他说我就坚决不要这个,不要把财务信息弄出去,因为微信上开了一个虚拟的名字,但一个红包真实手机、姓名、银行帐号都出去了,好像是老五说的没有用,我说好多的东西不弄不行,你可以单开一个银行帐户,单用一个发红包的帐号就可以了,昨天俞敏洪发了15万的红包,我就跟他说,我出去滑雪之前用两分钟时间在手机上买了一个理财产品,因为刚好有一笔钱到期了到我的账户上,我买理财产品我不做就是0.35%的利息,几天有5、6万,对很多人来说5、6万不算钱,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积累的话是很多很多钱。一个人的一生,投资1万块钱用60年的时间,大家算算3%和6%可以差很多很多倍,但每期是2年,如果利息是1%的话,每72年翻一倍,3%就是24年翻一倍。所以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各种行业的巨大的商机,理财也是很多,保险也是很多。中国移动互联网、互动再说硬件、软件、人才积累,其实刚才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苹果经过那么多年的积累后面爆发了出来,雷军的小米绝对是互联网公司,我真的不同意维嘉的观点。中国经过多年的积累,最厉害的是积累了这么多人,美国玩命生也生不了那么多,我父亲兄弟姐妹16个,平均那一代人3、4个孩子,我最大的大表哥都78岁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代。当然中国的政策不让这么多生可是我们确实有13.4亿的人口。其实定义很简单,就是用无线的终端上互联网的技术产生的各种东西都应该算移动互联网的范畴,这样的话中国会产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出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技术出来以后,腾讯和马云都有可能成为前十大市值的公司,这个机会确实非常大,最近的预测是两个三千亿美金,看谁先到。马云动作快一点他有可能是第一,但现在慢一点,腾讯对他的威胁比较大,腾讯有可能在3000亿美金上呆的时间更长,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中国会不会产生更大的企业呢?像微信产生这么多用户的不可能了是吗?
  王维嘉:今天像微信这样的大的应用我们都看到了,如果说现在完全没有做的不太可能的,都没有听说过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吴鹰:我不同意,数十亿以上的用户的一定会有的,因为需要改进的传统是很多的。
  王维嘉:我就是说基于智能手机上面的应用。
  吴鹰:那太多了肯定还有很多。我们在座的屋子里的人都可以想象出来一些东西,想象中一定是这样的。李彦宏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2007年他说中国不会再有大的互联网公司,最起码不会有10亿美金的公司出来。这个当时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错误的预计。在移动上的操作会有很多新的公司,今天看来上百亿美金的公司已经有很多家了。关键是中国有互联网思维有这么大的市场做一下,亚布力论坛其实政府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对他做有限制的事情,今天的微信美国用和在中国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的防火墙,所以腾讯必须要在国外建一大堆的服务器,增加很大的成本保证用户体验跟国内一样。讲这个有一点敏感,说国家安全也很重要,你说刘东华想当国家主席有可能吗?我们就干自己的事,把钱赚好,我们跟政府是建议和建设。所以这些事都应该想,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范围,我们应该要把我们做的事做好我是非常积极地认为,移动互联网会带来巨大的商机,跨行业之间的机会是非常巨大的。
  王兴:我反复跟同事讲,你要相信一句话凡是没有被互联网所改变的行业,都基本上会被互联网改变。过去几年互联网发展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说优酷改变了电视行业,淘宝把集市也搬到了大卖场,京东把百货厂商百到了网上去。美团是把吃喝玩乐搬到了互联网上。互联网产业化或者是产业互联网化我认为是非常明确的趋势。
  另一点,今天的主题是讨论互联网格局,那么互联网未来是什么?互联网的特点是无边界,以前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但一夜之间就掐起来了。现在的无边界不光是在互联网内了,走出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就是到所有的行业去。所以我们再往下的话讨论什么公司是不是互联网公司的话,跟几十年前讨论说这个东西用不用电是一样的,最后所有的公司都是电力的,可能只有少数公司可以做互联网里面的基础设施,其他所有的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都用互联网。那个方向的话会是对在座的各位或者是其他更有意义的。因为会真的做互联网最顶层核心的最基础设施平台的是少数,只是要把互联网更好地用起来。
  赵民:凡是现在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赶紧想一想自己被别人改变还是改变别人。第二,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
  曾强:最后有两个产业,一个是互联网产业,一个是一点没有互联网产业。人会越来越希望在网来的影响下逃避它,像滑雪、潜水、休息、睡觉。现在有一个最火的所有的IT大佬们去,五天五夜与世隔绝在沙漠里,所以进行只有两个产业,一个是互联网产业颠覆所有产业,一个是永远不想让互联网进来,隔绝的产业。
  嘉宾:其实互联网到无线互联网,说的是电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产业叫工具化和产业化都可以,你说叫焦虑或者是什么那总是要改变的。去年我去马云那里,我觉得他们对银行的促进很大,我觉得保险不太可能,你们没有太关注,春节这15天80万的保费,只有1分钱的保险。我们现在跟携程合作有7、8年了,你们买的保险都不知道是哪家保险公司,最开始是泰康的,之后、新华基金,现在我们大概还占50%,一年有2000万客户。我做保险20块钱,其实只有没有飞机掉下来,保险的成本就是低的,没有赔付。你说会不会掉?肯定会掉的,这20块钱我分钱给你也可以,整个成本下来大概只有5块钱,剩下的是中间商拿走了,我不能说携程赚大钱了。互联网不管现在讲什么,把它都衍生了,本质还是全天候、方便,最重要地是所有的商业,商业的本质除了是需求还有就是成本。最大的核心是能够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保险销售的成本是很高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这样的产业品牌很重要,这就涉及到诚信。还有一个是用互联网特别是无线互联网,只不过是要大家改变方式,因为保险是冷产品,什么叫冷产品,第一是买保险的就不用管它了,微信厉害就是一小时连看三遍。你刚才讲子马云的支付宝,保险买了之后你就忘了,我来找你你会烦的。我一次性买了以后十年就不管了。第二是被动性的。那么互联网能不能颠覆呢?不一定都颠覆。保险比如说有意外险还有医疗的,大规模卖把它标准化这些都会被颠覆。可是综合性的,比如说带有全家理财、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互联网能做吗?泰康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老了你要不要养老?你病了要不要看病?你看这个世界能物质不灭吗?这样一个产业是一个持续性的而且是跨养老、医疗,是大产业的整合。是一个协同的、持续性的,因为养老天天要吃要住,这是一个什么产业?我认为是一个超值的消费产业,也是一个巨无霸的。泰康的业务七年前就开始做这个事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反互联网的。但也是一个超级巨无霸的产业。我肯定会投1000个亿,像北京、上海、广州、海南做成了我就可以说了。去年年底最后一天三亚拍地就我一家,很多人找我来PK,最后交钱的就我一家,而且是一线海景地。我还是走在前面了,我起码在北上广三亚的海棠湾有3000张床位。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做医疗,我可能有20所到30所医院,我是医养结合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创新是家族墓地,你的光辉业绩是要让祖祖辈辈和后代继承你的精神,那就不是一个碑放在那,其实所有产业都可以创新,这是不是一个超级的产业呢?这就是互联网有没有关系,有没有互联网的思路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我现在是两边做,互联网对我们的冲击是很大的。
  王维嘉:是什么样的冲击?
  嘉宾:三网他们实际上是跟我们合作了。多少伟大的计划宣布合作,最后出来的有几个?我现在跟淘宝已经在合作了,大家可能没有关注。现在淘宝那里买家有800万,这卖家都是一些小商户,他们没有保障,现在的产品已经卖了三个月了,有5万单,一个人5块钱。传统保险5块钱怎么卖,亏死了?你想5块钱怎么赚钱啊?如果说保10万的意外伤害、意外医疗,还有得了癌症赔你10万,5块钱一个月一年60块钱。现在不赚钱,赚钱了我们也不拿走,虽然我们是卖家,我们准备再把住院、看病都纳入进去。我们跟腾讯也合作了,所以我们春节10天通过腾讯卖了12万单。慢慢大家会接受未来一定会做得很好,所以一定要走在前面。
  俞渝:你给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所有事情都在被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改变,你所提到的保险产品没有互联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谈互联网思维有时候太窄,我们有时候谈创新和极致的客户体验。但互联网最基本的特点一个是有草根性,另外会把所有最细碎的需求集中在一起,让你做得料每天一分钱或者是一个月五块钱的产品。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还有什么特点就是竞争,没有互联网之前,你看别人的产品逆向复制和追赶你的周期是不一样的,所以把这些东西放进去那是互联网思维,改变我们什么?我觉得都会改变。你刚才给的例子一个是你的渠道被移动互联网化,同时保险产品的本身也被过程给重新定义了,你以前做不了什么样的产品,因为你用的是传统的产品。
  嘉宾:这是最本质的。
  俞渝:成本只是一环,后面的逻辑是以销定产和以虚定产。
  嘉宾:刚才理事长表达的是传统行业也需要创新,第二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拥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因为我们以前把创新和互联网等同起来,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德鲁克定义企业家的本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在美国很多人把它跟高科技创新结合起来,而实际上在中国是土豪来做的,土豪的骨子里是要功成名就,所以在中国传统行业机会更大。我们把互联网、IT、创新结合在一起了,我们更应该谈的是创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抱互联网。所以俞总说的是传统行业也需要创新,而且在中国商业形态非常低级创新的空间更大、创新的程度可以更深。
  赵民:在座的还有一号店的董事长。
  一号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移动互联的看法和它的一些趋势,我认为在移动互联在全球来讲也是婴儿阶段。我认为是远远还不到少年和成熟的阶段更不要讲中国。因为移动互联很多的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包括它的定位功能、它的图象识别、扫描功能、互感的功能。我认为还没有充分的、本质上还有更多的创新,我认为将来还有巨大的区别会出现。假如说用英文讲特别是以可佩戴设备出现了之后,使得移动智能设备成为人器官的一部分,这样让后面的几个趋势都可以实现。
  第一要实现的是万物互联。可以想象以前没有这种智能手机的话,这只是一个概念。当这个出现了之后真正可以万物互联。当万物互联了之后,所有的资源、物体等等状态和变化都变成透明的,让我们可以优化它,可以有最佳的配置,这一点将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另外,基于移动互联的社交也是远远地超出了以前基于PC的,PC还是要坐在电脑跟前,现在是随时随地沟通,而且这种购物或者是做什么事情的话,随时可以寻求意见领袖的意见或者是家人朋友的意见来作出最后的决策,很多事情不在一起就可以做。再一个是C2B,这样才真正把顾客的需求聚起来,而且按需定制,精准为顾客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这一点一定是这样的需求。将来库存肯定是大量地下降,几年下来我们库存从50多天已经降到20多天,今年的目标是15天,当我知道所有地方的库存的时候,精准地知道所有物品在什么状态的时候,供应链对我来讲是透明的。
  最后我认为是大数据,我认为大数据的研究现在是远远还没有到真正的运用的阶段。因为大数据是四个阶段,最底层的阶段是数据的搜集,这个数据是原始的也是零散的,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数据分析了之后、归总了之后,展示成人们可以理解的程度之后,它才变成了知识,用知识后面再加上模型和所有的决策机制变成了你的决策。但最高层次还是把这些决策变成人们的智慧。从数据到支持到决策到智慧的阶段还是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就是看我们抓住这样的机会。
  嘉宾:我想说两句是因为我曾经在刚才提到的很多企业里面工作过,我在三星电子工作过三年主管移动互联网业务,我想提供一些证据让大家来讨论。第二我在微软工作过五年,我也很高兴见到了俞总,我们07年曾经见过,我发了邀请函给你。不以市场为决定作用三星日进斗金的时候也想过做操作系统,三星以前自己研发投入,为了把它推出去财务重新分配成本才可以使得手机通过上市批准,所以这是很难的。硬件厂商只会带来最大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的操作系统,这是真正的市场规律,所以失败了后来再搞的时候我就离开了。第二,硬件厂商能不能作为应用我再提供一个证据。三星曾经有一个口号跟微信一模一样的,花了多少钱来推广,曾经作为全球来推广在中国和北美部署,这里面说一说数字的事情,要推一个应用,因为我在三星主管,所以见过大量的公司,希望手机预置,包括高德也来谈过,一旦预置了以后通过率高。2012年的时候每季度三星的手机是几千万部,什么意思?我曾经说过在去年亚布力论坛的时候我曾经讨论过,一个季度几千万部,每一天100万部手机发货,那样的预置程度都不能够把这么一个类似微信的,甚至韩国搞不过当时韩国自己的微信。我想提供第二个证据是硬件厂商未必可以做成。第三,关于一个操作系统成败与否或者是一个应用成败与否,除了硬件厂商一个运作手段和推广的力度和生态环境思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不是说有可以逞强的资本就可以了,刚才很多人提到了安卓操作系统,我在Facebook上跟安迪?罗宾遇到了,他们搞的一套操作系统是很好的,后来被微软收购了,微软收购了以后出的手机是KIM(音),最后被合并到微软里面。进到谷歌以后他们的目标是反微软,这样推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可能推广的策略有关系。我们今天谈移动互联网,如果说是15年前开始搞这个,几年后连北京晚报的记者都写GPRS,我觉得这个事还离着很远。我想回顾的是,我们跑来基于位置服务、SNS、穿戴式设备,这些是不是一定时期内的东西?Facebook之前有很多好的企业后来也不行了,微信之前最火的是微博。亚马逊在搞把货先发出去,根据用户的行为你没有下单我,碰巧以前美国的邻居先生就是做这个项目的,亚马逊为了这个东西,我们中国人很自豪的是主要策划的是三个架构师都是中国的。我们有互联网的发展。最后作为结束大潮退去,谁在水里可以看得出来。
  王维嘉:你买了一个三星手机,你的朋友没有所以还连不起来,但是微信这样的东西所有的手机都有,核心是你的朋友圈,量可以大到像苹果,苹果做了所有的互联网的东西都失败了,它没有互联网的思维。itunes,它的东西就做不对,因为乔布斯就不懂这个东西,所以就做不对,所以公司的基因真的很重要。
  嘉宾:你的问题我研究了答案,并且我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在三星管互联网,所有跟我合作的人全部来开会,你跟我来联系不能用微信。这么推根本不行,用户体验有独特的地方。刚才提到的没有我的朋友,我自己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我没有答案。先发者是有先发优势的。
  王维嘉:很多人提到了穿戴设备,22年前我在硅谷的研究所主持的研究项目就是可穿戴计算机,我有三个美国的技术专利都是穿戴设备的,包括立体声之类的。我的意思我个人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是,在目前状态的智能手机上就叫移动互联网,如果将来到了穿戴设备又是一个新的名字了,因为它的应用可能又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大量的医疗和健康方面的应用,大家会给它起一个新的名字比如说穿戴互联网。当发生质的变化的时候就不能用移动互联网来概括。所以我个人定义的是一个比较窄的移动互联网,就是在现有的手机上实现的,没有质的变化的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这是我个人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杜强:刚才这位老总提到了微信是前几名,后面就很难赶上了,俞总问为什么做不成?在中国微信类的应用,我做的一款速聊是中国的第一款,我们在米聊出来前6个月就出来了,我说不能再做了,因为我一直在做垂直领域的互联网我一般是避免跟巨头开战了。做完了以后我说不能做了,我说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会马上杀入这个领域。而且我担心,这样的话会取代中国移动,所以我说这个不可能,这个绝对不会允许的。正好360就找到我们说要买我们的团队,我拼不过中国互联网巨头,三个月之后就不做了。我的感觉是,微信的崛起首先是产品做得很好,另外时机也很好,还有它有朋友圈,朋友圈的理解比任何人的理解都深。我这几年一直做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因为手机的屏幕很小,所以今后微信不可能像QQ一样什么都有,只会有少量的功能,这会给很多中小型企业带来很多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应该比PC上有更多的机会。中国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做得不是很容易,移动互联网很可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赵民:大家还有什么话要说,散会了以后再说,两分钟结束我们重新回到今年的主题,市场的决定作用在这场论坛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所有的一切不管是操作系统的争论还是关于非互联网行业的互联网行业,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市场来了,只有你去改变别人还是你被别人改变。你改变你的家人还是你被你的家人改变,你被你的孩子改变还是你去改变你的孩子。今天我们谈“TABLES”,如果我们明年还回到这里,不知道“TABLES”这个顺序会不会改变,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悬念。谢谢大家!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qq圈子在哪里打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