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民在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技术中发现一矮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

濉溪县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每空1分,共8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里发现一矮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细胞的分裂&&&&&&&&&&&&&&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
。与诱变育种的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优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杆品种与感病矮杆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抗病矮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4)“人工进化”和自然生物进化一样,他们的实质都是&&&&&&&&&&&&&&&&&&&&&&&&&&&&&&&&&&&&
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
22.(每空1分,共6分)“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叶型紧凑、果穗大,单株产量明显提高。回答以下问题:
(1)“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中,经&&&&&&&
育种技术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经过较长时间的大面积种植,依然保持着各种优良性状,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掖单13号玉米是精心选育得到的&&&&&&&&&&&&&&&&&
(2)“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小,上冲)在生产中有利于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是在玉米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将其作为亲本连续培育到第三代(F2),很快选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品系(新品种)。该突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显性突变:a→A或隐性突变:A→a)。
&(4)若玉米“小果穗”与“大果穗”是一对相对性状,“紧凑型”(B)与“平展型”(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2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__。假如F2中“紧凑型”与“平展型”的表现型比例为3:1,而“大果穗”与“小果穗”表现型比例为0:1,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23.(每空1分,共8分)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家畜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已知牛的X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质量和体积也大,利用具有一定粘稠度的分离液可对精子进行沉淀分离,奶牛场为了增加牛奶产量应选择分离液&&&&&&&&&&&&&&&&&&&
(选择“上层”或“下层”)精子,以获得所需性别的牛犊。
(2)图中过程①通常采用&&&&&&&&&&&&&&
技术。在这个过程中&&&&&&&&&&&&&&&&&&&
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会发生&&&&&&&&&&&&&&&&&&&
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及透明带。
(3)胚胎移植时,受体应处于适合的生理状况,此时可利用激素对受体进行&&&&&&&&
处理;此外,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为了确保得到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往往需要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请简要写出一种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
&&&&&&&&、&&&
&&&&&&&&&&&&&&等。
24.(每空1分,共12分)在山东曹县五里墩克隆牛研究过程中用于克隆研究的供体细胞来源于两头优质的成年牛,一头为高产的黑白花奶牛,另一头为优质肉牛盖威公牛。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于鲁西黄牛的卵巢。DNA检测证明,所有克隆牛犊与代孕母牛没有遗传关系。克隆技术有很多优点:可控制性别,经济效益显著,克隆胚胎取材简单,成本低,可加速我国家畜品种的更新换代的速度。
(1)克隆牛培育过程中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
、&&&&&&&&&&&&
(2)克隆牛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胚胎移植时期的胚是&&&&&&&&&&&&&&&&&&&&&&&&&
(3)获得重构卵多采用卵母细胞的原因是&&&&&&&&&&&&&&&&&&&&&&&&&&&&&&&&&&&&
&&&&&&&&&&&&,代孕母牛的作用是&&&&&&&&&&&&&&&&&&&&&&&&&&&&&&&&&&&&&&&&&&&&&&&&&&&&&&&&&&&&&&&&&&&&&&&&&&&
(4)重构卵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5)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分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的性别是&&&&&&&&&&&&&&&&&&&&
(6)多多和福福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双细胞克隆牛,其克隆样本是年产万公斤的奶牛,试分析它们一定高产吗&&&&&&&
&&&&&,原因是&&&&&&&&&&&&&&&&&&&&&&&&&&&&&&&&&&
(7)奶牛传统的生育方式是一胎只生一头,但专家在借腹牛体内移入两枚克隆牛胚胎,成功培育出了孪生克隆牛,其意义是&&&&&&&&&&&&&&&&&&&&&&&&&&&&&&&&&&&&&&&&&&&&&&&&&&&&&&&&&&&&&&&&&&&&&&&
(8)政府有关部门官员表示,今后将要改变我国低产奶牛的现状,尽快发展高产奶牛业。采取的措施是
&&&&&&&&&&&&&&&&&&&&&&&&&&&&&&&&&
&&&&&&&&&&&&&&&&&&&&&&&&&&。
25.(每空2分,共16分)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瓶、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实验步骤:
⑴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⑵进行细胞培养。
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溶液,C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⑶制作临时装片。
①&&&&
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用&&&&&
&&&&&&&&&&&&&&&&&&
处理,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滴加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⑷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为清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寻找处于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⑴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
QB=12.5%, QC=0.1%,
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______________作用,C瓶的Q值说明_____
__ ___________。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3)基因重组&&&&& &1/8(4)基因频率的改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主要考查你对&&杂交育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杂交育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3、常用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4、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中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5、缺点:优良性状的纯化过程需数代,育种年限较长。6、杂交育种的步骤 ①培育杂合子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水稻、玉米等。 a.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 b.特点:高产、优质、抗性强,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②培育纯合子品种 a.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 (♀、♂)→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推广种植。 b.培育双显纯合子或一隐一显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推广种植。 c.特点:操作简单,但育种年限较长。 基因突变:
&知识拓展: 1、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的关系 ①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 b.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能引起性状的改变。 c.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d.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②少数基因突变可引起性状的改变,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②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3、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4、基因突变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但染色体变异一般可以镜检出来。5、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了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的碱基序列,如由A→a(隐性突变)或a→A(显性突变),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6、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1)基因突变的类型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2)判定方法 ①植物:让突变体自交②动、植物:让突变体与其他未突变体杂交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细胞分裂图中的变异类型确定: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不同:
易错点拨: 1、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会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但只是原有的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并不会产生新的性状。2、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四分体时期,而不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3、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例&&& 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思路点拨:3个图都来自于同一个体,所以只能来自雄性动物,A正确;甲图中,l、2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为基因重组,1、4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A、a所在染色体为同一染色体复制而来,A、a只能由基因突变而来,B错误;丙图为减Ⅱ后期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B 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①概念: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②类型: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以下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③结果: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①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②细胞内染色体数日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染色体组①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②条件: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3)单倍体和多倍体比较
注:①二倍体:有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②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3、染色体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单倍体育种 例: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一般是纯合子。(2)多倍体育种 ①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②成因: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④实例:二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表解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同:
&知识点拨:染色体组数的判定&1.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判断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细胞内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该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图C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1条,则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细胞内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如图A细胞内有3种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3条染色体;如图C 细胞内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5条染色体。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如图B细胞内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4次,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目的形态数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的形态数如图A细胞内共含有9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3种,9/3=3,则该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图 B细胞内共含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2种, 8/2=4,则该细脆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图C细胞内共含有5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5种,5/5=1,则该细胞内含有1个染色体组。 2.一些细胞分裂图中的染色体组数判断(如图)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2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④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4 个染色体组。 知识拓展: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则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 2、判定生物是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关键是看它的发育起点。若发育起点是配子,不论其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若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3、体细胞染色体组为奇数的单倍体与多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4、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般是纯合子。二倍体生物的花粉经单倍体育种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植株。四倍体等多倍体的花粉经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能产生杂合子。如BBbb的花粉基因型有三种:BB、 Bb、bb,培养处理后基因型分别是BBBB、BBbb(杂合子)、bbbb。 5、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植株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叫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6、不同生物的变异类型不同,不同生殖方式所带来的变异类型亦不相同,探究变异原因与变异类型时首先应注意的是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殖方式。 (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的相关概念: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③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④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3、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易错点拨:有关基因频率计算的两点提醒提醒1&&& 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为:该基因总数/该等位基因总数×100%。提醒2&& 当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时,等位基因总数不是总人数乘以2,而应该先单独求出女性和男性分别含有的基因数再相加。 知识拓展:遗传漂变:对于所有有限大小的种群来说,由于小样本抽样的基因数量有限而导致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15629999585244845639178968869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