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isual studio 20153写入代码后不能调试是怎么回事?看图!谢谢,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求助,visual studio 2013编写C++程序中出现的问题,不胜感激。
大家好,本人毕业设计需要用C++编写程序,然后对程序运行写出的数据进行后处理,使用visual studio 2013编写程序后,错误列表没提示错误,然后就直接运行(未调试),但运行过程中出现图1的问题(程序没按预期运行完就弹出图1对话框),按图1提示选择调试后,出现图2的对话框,提示发生未处理的未处理的win32异常,选择“是”按钮后,出现图3提示,说有未经处理的异常:0xC0000005,读取位置0x时发生访问冲突。百度一下说单击菜单栏“项目”,选择“属性”,选择“配置属性”下“链接器”中“系统”,改变“堆栈提交大小”,输入一个较大的值,但这样还是没用啊,因为毕业设计时间有点紧,请问各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谢谢大家!
但是我改变一些常变量的值,会有同样的问题,只是不一定是位置0x,如0xC0000005:读取位置0x10769DD3时发生访问冲突,但都会出现图3左下角& &density& & & & 0x0000000 {???}这样的问号,如果是读取位置0x10769DD3时发生访问冲突,就会是& & & & density& & & & 0x10769dd3 {???},点开图3左下角density的下拉列表,会出现“无法读取内存”,应该是说density这个无法读取内存,这个问题具体如何解决呢?我不是学计算机的,只是接触过C++,具体的怎么改呢?是不是我用完指针后没有delete导致的啊?谢谢解答啦!
代码比较长,不太好直接放上来,你能留个邮箱吗?我发给你具体看看,希望能解决,谢谢啦!:)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0XC0开头的内存地址是留给操作系统的。所以如果你读取这个位置,肯定会有问题。
density是数组还是vector?
如果是数组,你在开辟数组的时候,可以开大一些,比如这么大,应该够用了。
如果是vector,则你可以使用resize函数,把vector的空间开的大些。(当然了,这种方式不属于很好的实践,但是随便写点程序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用。)
density是一个二维数组吧,但定义的是double **density,二级指针,这个程序我是在别人基础上改动了一些初始值,我只知道程序实现的功能和整个模拟过程的算法步骤(这个程序是有关数值模拟方面的),具体其中涉及到的多级指针和new的用法,分配内存之类就很模糊,你方便留个邮箱吗?我能把cpp文件发给你帮忙看一下吗?
如果担心这个问题,可以试试smart pointer。
我自己再看看程序吧,谢谢啦!
好的,其实我按图1提示选择调试然后就到了图3的异常,应该是无法读取内存导致的,只是我C++学得不好,不知道怎么改,我再试试吧!
谢谢回答!:)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visual studio 调试成功,然后稍加修改就出现.exe文件无法打开进行写入错误
[问题点数:100分,结帖人light_power]
visual studio 调试成功,然后稍加修改就出现.exe文件无法打开进行写入错误
[问题点数:100分,结帖人light_power]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2013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三
2012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七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突如其来的Visual Studio Code为何这么热门?大牛来给你深度剖析!
这次放出的VSCode,算是轻量级的VS,用的是TypeScript/JavaScript并且结合atom用的开发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库atom/electron ? GitHub开发出来的,而且内置支持NodeJS(包括NPM)、Yeoman、Express、gulp、mocha、bower等当下前端开发领域非常热门的一些工具/库,不得不说,微软这次真的很潮!
作者:来源:oschina/知乎 整理| 14:05
本文内容由&&翻译自&
Microsoft 今天在其&上正式宣布了&&项目:一个运行于 OS X,Windows 和 Linux 之上的,针对于编写现代 web 和云应用的跨平台编辑器。该应用仍然处于预览版阶段,但是你现在就可以在下载体验。
这标志着 Microsoft 第一次向开发者们提供了一款真正的跨平台编辑器。虽然完整版的 Visual Studio 仍然是只能运行在 Windows 之上,但是今天的声明向我们展示了这家公司对于支持其他计算机平台的承诺。
&很多人都使用 Windows 作为他们的开发环境,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还有很多人使用 Linux 和 Mac&,Somasegar,Microsoft 公司的开发者事业部总裁在这周稍早时候对笔者如是说道。&我们想让他们能够在他们习惯的平台上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而不是非要迁徙到 Windows 上&。这些平台上的很多开发者们也更乐意于使用像 Sublime Text 这种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而非像 Visual Studio 这种全特性的 IDE。
Visual Studio Code 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对多种编程语言的内置支持,并且正如 Microsoft 在今天 Build 大会的 keynote 中所指出的,这款编辑器也会为这些语言都提供了丰富的代码补全和导航功能。JavaScript,TypeScript,Node.js 和 ASP.NET 5 开发者也将会获得额外的工具集。
该编辑器也集成了所有一款现代编辑器所应该具备的特性,包括语法高亮(syntax hight lighting),可定制的热键绑定(customizable keyboard bindings),括号匹配(bracket matching)以及代码片段收集(snippets)。Somasegar 也告诉笔者这款编辑器也拥有对 Git 的开箱即用的支持。
正如 Somasegar 所言,新款编辑器部分基于 Microsoft 为 Visual Studio Online 编写 Monaco 编辑器时的经验,但是该公司也正努力将一些 Visual Studio 的语言特性带到 Visual Studio Code 上,例如 Roslyn 项目,Microsoft 的 .NET 编译器平台。并且 Microsoft 声称这些为 VSC 打造的语言服务也会在其他编辑器包括 Sublime Text,Vi 以及 Atom 中可用。
上面提到的一些语言特性已经在其他编辑器中可用了。就在不久前,Microsoft 启动了针对 Sublime Text 的 TypeScript 插件项目,并且 Somasegar 告诉笔者该公司承诺会在未来启动更多类似于这样的项目(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开发者们的需要)。
Visual Studio Code 的发布的确来的很突然。然后仔细想想这在一段时间之前就已经有了预兆,比如 .NET 内核的开源(以及使其能够跨平台运行)或者是社区版的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的启动。
如果是在短短几年前,今天的宣布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今天,这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惊喜。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大牛们是如何来评价这跨平台的Visual Studio Code项目
以下内容是摘自知乎的回答:
我没看现场的发布会,我是睡觉突然醒了直接看到微博上刷屏的信息,从床上跳下来,下载,试用,然后冒着猝死的风险来写答案。(早晨起来整理一下答案,fix一些细节)
首先对Visual Studio Code做一个大概的介绍。首先明确一下,这个Visual Studio Code(以下简称vscode)是一个带GUI的代码编辑器,也就是只能完成简单的代码编辑功能,并不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而Visual Studio、WebStorm这类的开发工具是IDE,功能强大,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
有些答案在讨论配置文件是JSON格式的,这个已经是Sublime、Atom这一类编辑器的标配了。另外,关于Web云端开发的支持,第一版本也没有相关的功能。目前仅仅就是一个编辑器而已,跟连接微软的后端云服务没啥关系。当然,可能以后的版本会加入直接连接云端进行开发吧。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些GUI编辑器的产品:Sublime、Notepad++、Atom、H5 Builder、Brackets等等,包括终端下的Vim、Emacs等等,都是这个vscode的竞品。我个人比较常用Sublime,Atom少用,所以只能对比下Sublime。
以下从刚刚的试用情况来大概谈一谈编辑器独特的地方,仅供参考。
典型的VS风格的UI,支持light和dark两种theme切换。旁边按钮分别是新建、搜索、git和调试。不过功能布局情况,完全类似Atom。
Mac Air上将近300万行代码的文件,打开需要5、6秒,浏览无卡顿,无崩溃现象,继续coding也不卡顿,Go to Line也不卡顿,粘贴代码会卡顿、问题不大。Sublime3的最新版连打开这个文件,都要将近2分钟,根本不比了。
3. 用户体验细节
这个我一点一点来说
(1) 可以直接点击GUI按钮或者右键进行新建File、Folder这样的操作。(以前的Sublime这方面比较差)
(2) 直接分离tab和关闭tab
左边的按钮可以直接split窗口。。比Sublime方便多了。右边的x可以直接关闭标签。
然后左侧还可以看到一个大的蓝色按钮,可以直接Open Folder,也比较爽。。这里也就直接暗示了以Folder为项目,不然很多新手弄不清楚打开文件、打开Folder什么的。
(3) 无插件化的代码diff
非常强大的一个功能,目前发现两个方式可以启动diff功能。
第一种是在左侧,右键文件select to compare,然后再右键一个文件Compare with 'xx',就可以出现diff。第二种是git的模式下,点击右上角的switch to changes file,就可以启动diff。
然后左上角点击...按钮,会出现
然后点击switch to Inline View,可以并到一个tab diff。
(4) 代码补全支持Angular标签、支持函数说明提示
然后简单试了一下HTML和JS的代码补全(C#试了貌似没有补全,具体的再看)
HTML的补全算不错的,还支持Angular的标签补全。
JS的代码补全太帅了,直接看图吧,每个函数属性都有说明。支持Node补全。。
(5) 自动提示覆盖配置文件&悬浮提示
这种编辑器,自己改配置文件也是很常见的。目前,不支持对不同语言进行独立配置,都是集成在一个配置文件里面;不过支持对不同项目有不同的配置文件,支持快捷键配置。
配置的时候有两点很nice:
1. 会自动打开Default Settings和User Settings,提示让你在右侧修改覆盖自己的配置文件。这个对新手很友好、也很方便。
2. 另外鼠标放到配置文件(JSON格式)的key上,会自动悬浮提示。
(6) 语法错误提示&格式化代码&无插件化的代码Debug
内置了语法错误提示,很方便。
右键代码区域支持自动格式化代码,挺不错的。
编辑器还带了原生的Debug功能。
目前来看,配置文件主要是前端开发方面的配置,Debug支持Node和Mono(.Net)。
开启Debug功能,必须要Mono3.0安装好,我光调试Node也要安装,不清楚为什么。
点击左侧的Debug按钮,会自动在目录下生成Debug的配置文件
按照自己所需修改好,然后左侧选择要Debug的配置,然后就跑起来了。
(7) 支持简单的多行选择
在单词上右键Change All Occurrences,然后就可以选择多行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支持大家最关心的插件化,但是这只是刚开始,只是第一版,插件化对微软来说也应该只是分分钟。而且第一版放出来就支持插件化意义也不大,因为开发者们也都不知道微软要做这个东西,第一版放出来也没啥插件。我要是微软,第一版也不放,后续版本赶紧加进来就好,只要用户多,都不是事儿。而且右下角直接有一个笑脸可以拿来反馈信息,所以大家有什么想反馈的,直接点那个按钮。
综上,说完了一些吸引人的feature,放上我个人对其的初步评价,一个预期。
首先,免费开放肯定是非常好的消息,Sublime毕竟是收费的,Sublime 3连无限期免费试用都不行了。
其次,插件化、语言独立配置要赶紧加到日程里面,搞出来,这才是大炮。不过,以微软的水平,这个应该完全不是问题,而且官方文档里面也已经说了,这个是在日程上的事情。
再其次,用户体验的细节上,微软肯定是完爆Sublime的,见上文。
最后,对前端开发、Node、C#比较友好。以前搞前端开发的,特别是Mac和Linux的开发者,应该会比较倾向于这个了,估计很多都会把常用编辑器从Sublime换到这个了。C#开发者的话,应该还是在Windows上的开发者才会用的多,对他们而言,当做一个快速的编辑器不错,比VS本身打开方便多了。
其他语言方向的,如果之前用Sublime的,可能会比较多转到这个。如果这款编辑器微软真的比较重视的来发展、推广,支持插件化、语言独立配置之后,应该喜欢用Sublime来开发Python、Ruby、Go等等那批开发者都会切换到vscode。
如果说,你比较急切,上面的话都懒得看,那么我主要浓缩总结三点特性:
2. 用户体验细节好,IDE版的智能特性
3. 流畅,完全不卡。(Atom估计哭了,不知道微软为啥把自己改造的不卡了)
推出这个vscode对微软来说,就是标志着他们要开始席卷了,先让你们用上这种编辑器再说。当然对开发者来说,不管喜不喜欢用,反正不花钱多了一个选择,挺好的。
PS:话说到Atom,确实到现在我都没再用过。(经过评论指正)不过微软vscode好像是Atom Shell套层壳子,应该是自己改了,不知道怎么改的这么快,具体情况不敢乱下结论。不过不管怎么样,你好歹改下二进制文件的名字吧。。。
【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热点头条头条热点头条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22人学习过
讲师:7人学习过
讲师:12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全面介绍了Linux编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涵盖Linux基本知识、如何建立Linux开发环境、Linux开发工具、Linux文件系统、文件I/O操作、设备文...
订阅51CTO邮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sual studio 201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