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词和拓词百词斩哪个更好用好

拓词:四个准 70 后的创业传奇
题图中左数第三个,就是拓词的 CEO 薛淡。
第一次见到薛淡,是在上上个周末的开发者大会上,当时他和照片里一样背着双肩包,言辞也不多,看起来非常年轻,我甚至会用“稚嫩的外表藏不住创业者的沧桑”这种句子来形容他。因此,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当我得知他已逾而立之年时的那种惊讶。
而他的经历,也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所有猜测。
“我一直是个跨界的人。”
在做拓词之前,薛淡在清华同方任职,主要做智能建筑的研究和设计,作为思科认证网络设计师,他在这一领域耕耘了六年,曾参与设计了央视电视大楼、北京饭店等建筑的智能楼宇系统。而更早之前,网络架构专业出身的他成为了一名系统工程师。
“我不是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但我对互联网的深度架构很熟悉 。我的学习经历比较复杂,暂时不讲,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如果要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我会花费其中十天的时间研究方法。我非常喜欢研究方法 。”
作为一款背单词应用,拓词本身就可以称作为一种英语学习方法——“拓词,拓(第四声)词。”
薛淡对“拓词”这个名字感到非常满意,它本身是产品的名字,也可以被当做一个品牌来运营,甚至还能被视作一种记单词的方法——他认为“拓词”这种方法本身也可以取代“背单词”,消除广大英语学习者心中的痛。拓词的英文名是 Towords,to+words 正是“和单词较劲”的意思。
在这种”较劲“的方法上,坊间一直存在争议:拓词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其实好与不好是两个很难区分的概念,标准不明且因人而异。在具体的方法上,薛淡认为与其去讨论方法——也就是“单项选择”——的好坏,不如探究方法是否能带来效果。
“争议主要出现在‘选项’上,其实拓词的干扰项不是固定的,因为拓词没有题库,每个选项都是算出来的。拓词的干扰项是很强的,选项与正确答案也非常接近,这方面我们一直在设计和改进。后面几个月有新的东西会出来,在不增加选项的前提下降低成功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作为一款以在线教育为切入点的应用,拓词本身融入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这是拓词的优势。按照薛淡的说法,他们是一支教育和互联网结合的团队。
“‘再认’和‘再现’是单词和知识类的记忆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其中一个不可跨越的因素就是重复。记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编码’,比如什么‘联想记忆’、‘归类记忆法’等等方法都是在编码上下功夫,而我们则强调重复。”
许多记忆技巧都是在编码层面下功夫,而拓词帮你把‘重复’的步骤做了,在编码上想了一些办法——强调发音,直接作用于编码。另外,薛淡并不太认同诸如联想记忆等方法,他认为这些方法事实上增大了信息量,同时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效率。
“许多所谓的方法都是扯淡。”
他认为重复是无法跨越的,而许多弱化重复的所谓记忆方法都是扯淡。
“有的网站会给你提供五种记忆方法,这都是扯淡。我不是来研究方法的,我是来记单词的,没有人对方法感兴趣。我可以创一万种方法,那很牛吗? 很多方法不具备通用性,你就不能用这种东西做产品,容易走偏。”
拓词在功能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反馈。在拓词团队内部流传着一个叫“学习心理干预”的词汇,简单说来就是给用户一些应有的刺激,就像篮球场边扯着嗓子吼的教练,不断提示场上球员。也就是说,用户使用拓词学习是个持续的过程,用户的学习进度也受到监测。薛淡坦言,目前拓词的反馈机制颗粒度还很大,不够精细。
此外,拓词还面临着诸如、、等同类应用的冲击,拓词的优势如何凸显,如何体现,都是棘手的问题。
就像我不敢相信薛淡已经三十多了一样,我不敢相信拓词四位创始人的平均年龄——37 岁。四人除了薛淡外,全是 70 后。
这个项目是拓词的 CTO 提出的,他此前一直在做与 E-Learing 相关的工作,开始投身开发拓词的时候已经有十年的编程功底。还有一位原是一名中学老师,教了十几年书,对中国教育模式非常熟悉,也深恶痛绝。再加上一位 70 后资深程序员,共同孵化出了今天的拓词。
“所以我们懂互联网,也懂教育。”
如果把拓词团队的历史编成故事,那么这定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刚开始的两年,四位创始人全是兼职状态参与的。当时的薛淡正在找项目,想创业,与另外三位同为驴友的创始人偶遇之后,一拍即合。2009 年,四人分析了一下整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认定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必然趋势,基于四人各自的经历,发现比较擅长”搞学习“。
薛淡打趣道:“主要是因为我不会写程序,也不会写词库,所以只能做 CEO,做做产品。”
从未有过产品经验的薛淡从零开始,但因为工作原因,他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两头兼顾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两边都觉得做不好,我本身也属于很苛刻的人。结果到了 2011 年 6、7 月份,我们的用户无意间出现了一次小爆发,也就是说我们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于是就辞职了。“
那时,薛淡的儿子就快出生。
刚想创业的时候,薛淡和他的技术搭档甚至考虑过去炸薯片,或者去开餐馆。但炸薯片不靠谱,开餐馆前期投入又太大,遂放弃。开始做托词时,整个团队只有十万的启动资金。
2011 年 8 月,是拓词正式出生的时间,之前都处在孕育阶段。直到 2012 年拿到徐小平的投资之后四人才有薪水,此前的七八个月里是完全没有收入的。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十年以前,薛淡看了徐小平的《图穷对话录》,才决定不去考研。这件事情后来被徐小平得知,于是他在 2012 年再版这本书的时候,把薛淡和拓词的故事写在了前言里。
“十年前,徐小平让我放弃考研;十年后,他成为了我的投资人,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四位创始人都很成熟,而现在拓词的技术团队都很年轻。“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合作,对我们几个创始人来讲,也可以更好地带团队。”
目前拓词团队共十五人。
“拓词是个技术团队,我们擅长的是算法,针对每一个人的算法。”
薛淡相信,拓词的交互设计是最简单的,在其产品上再做减法是极其困难的。”我们的产品不华丽,因为我们不追求那个,我们追去的是简单高效,甚至说粗暴。“
团队的性格决定他们在每个方面都做的很深,但又特别在意趋势。拓词最初是被做成网站的,因为网站有部署优势。到了 2012 年 7 月底,拓词的核心算法已近成熟,于是一夜之间冻结网页,马上投身客户端的开发,两个月后,拓词 2.0 版上线。
看起来动作不快,但他们的每一步都很踩得很深。 用薛淡的话说,他们“是一个很耐得住性子的团队”。成熟稳重是优势,但也带来了弊端。“运营和线下是我们的弱势,无论是个人方面还是人力资源都跟不上,只能不断地平衡。”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技术和教育视作根本,当多多种因素相冲突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不会出现太多干扰项。
“不管以后拓词能做成什么样,不管它能不能赚钱、上市,我们已经觉得非常幸福了。我们每天都会收到用户的感谢,很多词库都是用户帮我们弄的,甚至还有很多用户过来实习,他们都密切地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充满了感恩。”
拓词:四个准 70 后的创业传奇单词锁屏:巧用零散时间背单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语可以说是陪伴着所有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很多人工作也离不开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单词就是学英语的拦路虎。多少次踌躇满志的翻开单词书,过了几个月还没背出字母A。背单词俨然已经成为“刚需”,许多开发
英语可以说是陪伴着所有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很多人工作也离不开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单词就是学英语的拦。多少次踌躇满志的翻开单词书,过了几个月还没背出字母A。背单词俨然已经成为&刚需&,许多开发者也看准了这一市场。拓词、百词斩等都是比较优秀,具有不少使用者的背单词APP。但是,以小编自己的亲身经验来看,这些应用虽好,却和当年的单词书一样,开始用时热情满满,缺乏毅力坚持,过不了多久就沉睡在手机的列表里。而一款名叫单词锁屏的应用,看准了手机使用者锁屏、解锁的日常操作,让用户利用解锁的零散时间背单词。
单词锁屏学习计划页面
初次使用,用户需要首先设置学习计划,选择词库、单词顺序、每日新词数量。单词锁屏提供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出国考试、中小学英语和其他考试等5大类词库,基本涵盖了用户所需词库,部分词库需要单独下载。此外,用户可以设置解锁时看几个单词,以及复习提醒时间。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是否显示中文释义、例句,下载语音包。当然,作为一款在锁屏时背单词的软件,自定义壁纸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单词锁屏屏锁界面
设置好学习计划后,就可以体验锁屏背单词了。对于初次使用的用户,单词锁屏给出了使用向导。向左滑可以直接解锁,可以避免遇到急事解锁困难。向右滑可以复习背过得单词。向上滑动将单词标记为已掌握,向下滑动将单词加入生词本。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设置中文释义和例句,锁屏界面显示的只有单词及音标,点击屏幕可以看到中文释义。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的解锁操作,可以实现在解锁过程中记下单词。
单词锁屏的记录界面
在锁屏背单词后,用户还可以在软件中查看每天的解锁次数、坚持天数、掌握词数等。在记录界面,用户还可以看到自己和其他使用者的对比数据,并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分享到人人、微博、朋友圈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单词锁屏软件会覆盖原系统的锁屏界面,也就是说,用户将无法像使用原锁屏界面那样直达拍照、短信等界面,会给用户使用上带来一些不便。
单词锁屏的开发者从一个不同的出发点,将用户每日数十次甚至是上百次的动作同背单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强制&的背单词的环境,巧妙利用了解锁的零散时间让用户达到背单词的目的。当然,所有的背单词软件都只是一个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用户自己持之以恒。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华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98
播放数:86526
播放数:132668
播放数:47332
48小时点击排行附近人在搜什么
在线教育的风口上 单词类APP如何突破瓶颈?
  在手机上背单词曾被视为单词书外一个新鲜的选择,但是有限的盈利空间以及难以测量的实际效果,让一些单词类APP遭遇发展天花板。  随着在线教育概念大热,单词类APP也成为很多玩家切入市场的选择。但是,在完善产品功能、探索出更好的盈利模式以及挖掘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之前,单词类APP仍需蛰伏。  拓词的困境  距离拓词最后一次版本更新已过去近四个月,尽管apple
store以及官方微博下用户反馈bug的意见不断,但这款曾位居苹果商店教育类付费APP前三的应用依旧静悄悄。  静悄悄的背后是拓词团队正在遭遇考验的事实。  2011年之前,拓词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拓词上线于2010年,由于2011年得到大V推荐,短期内获得了大量用户。同年底,拓词团队拿到真格基金2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但是这种向好景象已成过去。  据拓词联合创始人李欣欣介绍,最初,拓词团队希望通过应用付费维持营收,但是这套模式很快被验证行不通。  2013年,用户增长逐渐接近天花板,新增的付费用户下降到每天不到一百。与此同时,用户活跃度不高的问题开始显现,拓词日活跃用户只占到全部注册用户的10%。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拓词在2013年加入用户成长体系,同时开始尝试流量变现,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2014年初,拓词推出免费版,然而免费版不仅应用内购买率很低没能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对付费版造成很大冲击。  在一步步试错之后,拓词陷入失去主要技术团队支持、盈亏无法平衡、用户活跃度不高的困境。  不断发酵的市场  尽管拓词正在遭遇内部困境,但在线教育概念越来越火,也让单词类APP市场越来越热。在苹果应用商店中,同类产品至少有几十款,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在这些单词类APP中,除了拓词,扇贝单词及百词斩也在这一领域耕耘较长时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团队都在十余人左右,规模很小,作风低调几近湮没无声。在市场初期,进入单词类APP的玩家多为这样的小团队,但是,随着在线教育概念越来越火,单词类APP的市场也在发酵,教育行业的巨头开始进入。  去年,沪江网开发的开心词场上线,正式由单词类应用切入在线教育。今年4月份,乐词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推出记单词类APP“乐词”,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由新东方控股,以至于乐词上线一度被解读为新东方试水在线教育的第一枪。  乐词CEO祖腾表示,英语学习入口是词汇和口语,词汇是第一道门槛,且国内用户数量足够庞大,英语应用覆盖K12、大学、出国考试、职场等,借单词抢占移动端入口,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用户,并通过大数据打造更适合国内用户的个性化英语学习解决方案。  扇贝英语创始人王捷持同样看法,他认为,之所以选择单词类APP,是因为记单词是英语学习最直接的切口,在未来发展中,可以从记单词扩展到其他品类。  单词类APP如何突破瓶颈?  市场虽热,但拓词的遭遇已经表明,单词类APP的发展存在掣肘。  李欣欣如此总结拓词产品的发展速度与预期差距较大的原因: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二是受单词记忆本身的枯燥性与APP记忆效果缺乏客观评估的影响,用户活跃度没有质的突破。  同样受困于此的扇贝英语做了不同尝试。目前,扇贝单词开发了包括扇贝新闻、扇贝读书在内的应用集群,在其中设置上百个消费点。据介绍,在一定的用户基数上,扇贝团队已经实现小规模盈利,至少团队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为提高用户活跃度,扇贝英语让用户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更多感知,刺激学习热情。  然而,即便尝试效果不错,王捷仍认为单词类APP还不到收果子的时候,大规模变现需要长期积累。  王捷说,他不会制定目标用户数、营收等KPI,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应用对用户的实际帮助。远在西南的百词斩创始人欧阳丹对腾讯科技表示,现在还是需要低头做事。而经过上轮试错后,拓词也将重心重新转移至产品本身上来。
  从体量来看,单词类APP现在分的都只是蛋糕一角,真正的大蛋糕是更广泛人群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从用户规模和产品形态来看,单词类APP还没有到引爆点,在引爆点到来之前,大家都需要继续摸索和耕耘。拓词和百词斩哪个好_百度知道
拓词和百词斩哪个好
提问者采纳
单词释义太杂干扰多这点也比较坑,喜欢一起学的气氛的可以去,但取消手动调整进度之后从生词到熟词一轮时间更久了,不适合考前突击复习,不过扇贝小组有很有爱的;百词斩有图片搭着例句记得牢,有词根有朗读,需要自己记,界面有爱,不过也是没有拼写环节拓词适合赶进度扫旧词;扇贝强制重复次数多,有拼写环节所以拼写记得牢,不适合记拼写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是一块木头,大大的木头,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云词、拓词、扇贝、百词斩和 SuperMemo 等背单词的网站,各有什么特点和不同?沪江的开心词场怎么样?
看了各位IT同仁讨论这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_╰)╭刚刚结束漫漫考G和考T的路,都还取得了我认为理想的成绩,以上的单词软件我基本都尝试过,我也来谈谈我的想法这可是一个真正使用这些软件花了几个月背了几千单词并且通过了GRE和TOEFL考试人的想法噢!!!我的情况:T大工科男,记忆能力不佳(女盆友背的比我快,记得比我牢),但是擅长逻辑推理,喜欢通过反馈的方式关注自己的记忆情况,加以总结。我的软件使用的过程:开始尝试了各种背单词产品,包括扇贝、拓词、supermemo、云词等等。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经过不断总结与反思,最终回归云词,成功拿下考试。开始通过拓词、supermemo等软件过一遍单词,把所有的需要背的单词找出来,存到云词3的单词本中。在刷题的过程中遇到单词,也存到云词3的单词本中。每天刷云词3的单词本就好了单词到底是怎么记的:背单词的好的方法,依然延续了大家可能熟悉的高考复习的方法。过书-》生成错题本-》第一轮复习错题本-》生成错题本2-》第二轮错题本-》生成错题本3-》无穷无尽其关键在于 1.在每一轮中找到自己不熟悉的单词 2.对于不熟悉的部分大量的重复 3.回到1对于这个过程,似乎相关的从业人员都是这么理解的:对于过程1.艾宾浩斯曲线(或者其他的算法)可以代替人工总结(自己总结)的方法,将多次选错的词定义为不熟悉的词,并将提取出来。对于过程2.帮助大家重复的方法,无非就是选择题,以拓词为例,可能出现三种:听发音选词义,看单词选词义,看词义选单词。不停地重复出现。英语考试与词汇的关系:没错,单词是很重要。但是实际上,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英语考试都是语言能力测试,背单词并不是贯穿与整个考试周期内。对于常见的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前期花2周背单词足矣,之后一边做题一边看看,完全够了。只有像GRE这样的考试,背单词是需要完全贯穿于整个考试周期内的,准备半年,那这半年内都得把重点放到背单词。词汇来源:对于词汇来源,我只有呵呵了。常见的产品们的词汇书几乎都是类似的。我知道为啥,因为你们从网上只能搜集到这些素材。GRE的红宝什么的。但是上,最有用的单词,叫“高频”。高频单词是各个参与考试的人不断从各个鲜活的考试现场总结出来的,这些单词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却是信息量最大的,最有用的单词。不过,既然大家都能总结,必然会出现很多版本,多版本无权威恐怕是各个产品人素材来源的噩梦吧,可惜了。以上产品现有的单词书,老、旧、权威、全,但是,烂、信噪比极低。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大规模地吐槽,因为我希望系统的阐述我会怎么设计这个产品,只要一对比,就知道为啥现有的产品这么值的吐槽,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值得吐槽。但是我现在时间有限,如果之后有时间,我会系统地阐述滴。但是我还是想吐槽,吐槽完了大家没有理解也没有关系,记得提醒我把这个答案补全:1.定位错误。没有分清单词书与单词本的区别。背单词不是背单词书,而是背单词本。单词书是你开始购买拿到的书,单词本是通过自己筛选后属于自己的本子。背单词背的都是本子。现有的都很少能明确地区分出这个本子。2.单词分类不明确。一本全新的单词书,对于每个单词,我们可以分类四类:A认识的B听说过不熟但是很快就认识的C没听说过但是很好背一下就记住的D不好记住的。现有的的产品对于ABC类单词倾斜太大,导致D类单词没有办法很好地沉淀。D类单词才是关键。这一点是第1点吐槽的一个实例。3.记忆判定有误。一个单词算不算记住,靠算法来判断,这个思路是错误的。现有的算法,对于ABC类单词,没有尽快地过滤,对于D类单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复。导致大部分时间本单词在做无用功。记不记得住当然只有自己才知道,算法判定个屁啊,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我投向了云词3。一个单词出来,就是两个选项:记得、不记得。这个吐槽也是吐槽1的一个实例。书始终是书,变薄的太慢,沉淀下来的词我都没觉得记住,你丫就告诉我其实我记住的。除了光爽爽还有啥用?4.记忆方法有误。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有什么用啊?用过拓词的扪心问问自己:你选对一个答案,到底是因为你建立了一种一一映射记住单词,还是因为你刚才见过这个意思所以选择这个答案?背个20分钟开始神游,觉得哪个眼熟选哪个,还都是对的,一下子背了3个小时,爽,今天背了超多单词。但这有个屁用啊!刷一边list,有哪个词是建立了一一映射记下来的?5.碎片时间利用有误。碎片时间是背单词的绝佳方法。我就靠每天早上起床,每天晚上睡觉前,以及吃饭出去的各种路上刷刷手机,就能过几千个单词。看看拓词的设定,手机上背单词还有听音选词义,这你妹的我吃个饭还得带个耳机??碎片时间就是要极简。可以看看google reader在android下的4*1的桌面插件,那才是极简。为啥我觉得这么多问题,但是广大群众没?因为往往试结果不主要依赖词汇量。花了这么多时间,到底背了多少单词,是你们算法说了算,但我也指出,你们的算法往往是有问题的。结果往往是你爽我爽大家爽,但其实单词真没背多少。反正考试结果过了就说你们好用。但其实真不是这样。各位产品经理们,反馈机制在这里快失效了!!总结:背单词确实还有细分。包括拓词在内的大部分产品基本都是针对这样一群人:可以背诵的周期长,不急,主要使用电脑,不关注自己的记忆情况(信赖电脑的算法与判定),考试结果不主要依赖词汇量。这样的人群可能是各位产品的主要用户,因此,各位的设计理念是有道理的。或许你们的梦想是帮助大家学好英语,是帮助大家理解词义,是帮助大家锻炼英语能力,而不仅仅是背单词。但,我觉得没意思。因为背单词就是背单词,英语能力从来就不是从背单词中学会的。我跟老外聊天,我看英语新闻,我写paper,那是我锻炼我的英语能力。背单词我就是要刷的快,记得劳。针对短时间内背诵大量有用的单词的产品我还没有看到,也没有看到哪家在往这个方向发展。However,经过这个过程,我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产品设计思路,如果哪位想一起做点开发,可以来找我聊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词斩电脑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