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三国,不管一怎么看,都是诸葛亮vs司马懿赢,说司马懿赢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假如我说司马懿赢

郎咸平说诸葛亮喜欢投机。。。。 我笑了。我真想问他有读过三国没。。哎_百度知道
郎咸平说诸葛亮喜欢投机。。。。 我笑了。我真想问他有读过三国没。。哎
魏延跟着诸葛亮出祁山时,魏延跟他说给他一小分队人马。他从小路杀出绝对可以斩杀司马懿的后方不出几天就可获胜。诸葛亮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说过他不是迫不得已绝不取巧。老老实实打仗我可能赢不了司马懿但是我也不会输。但是取巧要么是输就是赢。郎咸平说诸葛亮弹琴退仲达,那天司马懿刚好跟老婆吵架了或者心情不好了直接杀进去诸葛亮怎么办? 当时诸葛亮已经无退路。没得退了后面是山。没地方去了。难道他束手就擒? 还有草船借箭。也是如此。是被周瑜给逼的无退路。要被砍头了所以才想出的取巧。郎教授你的经济理论我赞同的蛮多学到的也很多,但是你也看看中国经典之作吧。他不亚于国外名著。虽然国内进几百年没名著,但是36计,论语 孙子兵法……都是经典书籍。值得一看。
我想表达的不是历史上有没有此事情,而是在指出郎咸平的观点。思路在此问题上有问题。
提问者采纳
呵呵,历史上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好像都是杜撰出来的,连司马懿都要承认,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不曾弄险。
或许郎咸平是专指《三国演义》一书中所描述的诸葛亮的。但是我觉得即使如此,诸葛亮也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
应该是的。
其他类似问题
郎咸平说的相关知识
其他6条回答
诸葛亮还是有投机心理的,不是出祁山,而是选择跟谁的问题上是投机的
依你上面所说,我觉得你们两个半斤八两。还有这是郎咸平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上面所说诸葛亮弹琴退仲达,那天司马懿刚好跟老婆吵架了或者心情不好了直接杀进去诸葛亮怎么办? 当时诸葛亮已经无退路。没得退了后面是山。没地方去了。难道他束手就擒?历史上空城计诸葛亮根本没用过! 还有草船借箭。也是如此。是被周瑜给逼的无退路。要被砍头了所以才想出的取巧。赤壁之战根本没有草船借箭。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乘轻舟从灞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鼓乐齐鸣,安全返航。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我说你还是看一下《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吧!不要再拿演义说事了。
第二件是空城计。诸葛亮敞开城门,偃旗息鼓在城楼上弹琴。他赌什么?赌司马懿的多心,因为司马就是一个多心的人,可是诸葛亮有没有想到,万一司马那天没有多心呢?拔营出发前不小心和老婆吵了一架,被老婆臭骂一顿,脑门上挨了两鞋垫,到了城下正气得头晕脑胀,后果就是二话不说甩开膀子挥军攻城,那乐不思蜀的好戏搞不好就会换男主角了。 上面是郎咸平的书中 郎咸平:诸葛亮是优秀企业家吗? 中的一段话。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觉得现在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远远不够,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里还有五件事情是你们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见于郭冲的这篇文章。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参考资料:
易中天品三国
不是在问真的有无此事。只是在说做人的态度,要不要取巧。。这位仁兄。你跑题了。。
魏延提出过自己带队直指许昌,但是诸葛亮没有答应。没有在当时的环境下还真不好说是不是谨慎。后来司马家一个谁感叹,要是蜀军走小路,那可就是生死存亡的了。魏延那时候的官比诸葛亮小一点,而且是在刘备手里打拼出来的,不是投降的。细节都忘了,大致方向是这样的。
Oh!my Lady Gaga!我只能说把老罗的《三国演义》小说或者央视的电视剧奉为‘正统’或者是以此炫耀其博识、广闻,并动不动就来句别跟我来谈三国,三国演义我都读过NNN遍的那些神马人物......
郎咸平本来就是胡扯
其实有很多人说诸葛亮的著名战役《空城计》也是巧合。说如果司马懿打进来那诸葛亮必是司马懿刀下之鬼。那么这里说的是如果。前提。人诸葛亮也说。“司马懿必知我小心谨慎!”对司马懿都知道诸葛亮不会冒死走这种险招!所以司马懿才不会攻打进去。向下面哪位兄台所说。司马懿要是和他老婆吵一架冲进去杀了诸葛亮怎么办?哪有那么多的万一?和如果?那如果胡主席今天和老婆吵架就要抄你全家怎么办?如果?万一?都是在另一个角度上。不可否认诸葛亮就是全才。考虑问题尤其是对这些名人。要从大方面来考虑。其实我感觉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除了一些真正比较有真才实学有点什么大贡献的人可以配谈他们以外。其他人根本不配谈这些人。包括我也是。只是大家闲暇时候瞎说两句。何必当真?不要在说什么如果。万一。我想了很多万一如果。万一我成了亿万富翁。万一我。。。。很多很多。那不都是猜的么?你说万一有啥用?人诸葛亮毕竟最后空城计就是成功了对不?对不就得了。你说万一人家也没输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1343|回复: 6
三国的终结者:狼顾之鹰——司马懿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 && && && && &&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 && && && && && && && && && & 白发渔樵江渚上,看惯秋月春风;
& && && && && && &&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在这段英雄并起,天下混沌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雄心提起惜时高祖三尺宝剑,在寂静中饮恨;又不知有几番壮志扬起当年汉武三丈长鞭,在喧嚣中踌躇。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三分天下,三代血汗,三国之梦,碎成大统。而我们要为大家讲的正是个统一三分的家族中最重要的一位帝王——司马懿。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不陌生,而对于三国演义的点评想必大家最熟悉的便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我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及我查阅到的对于三国的评点当中都没有对于司马懿的具体分析和评述,我们小组对于司马懿的研究可以说完完全全是建立在个人的思考之上的,所以这篇论文当中的诸多观点和结论很有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在我们演讲的时候,如果大家有异议的话,可以记录下来,到演讲结束之后一起驳斥,我们尽量一一作答。
司马懿在整部三国演义当中绝对不是最主要人物,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配角。但是即使作为一个配角,司马懿对于这部三国演义,尤其是后半段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司马懿一生的评价是褒是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那么司马懿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在这位大晋王朝最重要的奠基人身上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使他在大魏群雄之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呢?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又挫败了天下奇才几何?今天,我们小组要对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做一个简单而又不乏深入的剖析,对这位千古奇人的是是非非做一份透彻却又留有余地的总结。
在这篇论文当中,我们以三国演义为主,三国志,晋书为辅,和其他野记杂文,文人书评为参考,把司马懿的一生分为:文治,武功,政斗三大板块,通过这三个方面为大家展现一个三维立体的司马仲达。话不多说,首先就来为大家讲讲这第一个方面:
可能在许多人眼中司马懿并不是一个治国的良才,实则不然。在司马懿为官的四十三年当中,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出山,一直到黄初七年(226年)第一次出征抗击东吴,前后一十八年没有打过仗。在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时代,司马懿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文官。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没有随军出征,一方面是看中司马懿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不怎么信任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大家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之后我们还会在“武功”当中谈到,对于这样一个军事天才不加重用,我们可以推断出司马懿的治国之道必定有不俗之处。我总结下来司马懿的治国秘诀乃一个字——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晋书上有一句话说: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晋书)这么大一块地方是要供的起老百姓吃饭,还得要供得起三国连年战乱造成的巨大的军事开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着要一个大国,如果不解决好老百姓的肚子,大魏必然土崩瓦解与旦夕之日矣。那么司马懿是如何解决的呢?晋书上有这么一些记载:
司马懿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晋书)足以说明司马懿遂于粮草十分重视。
后面又有: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晋书)表现出司马懿大力倡导务农不是一朝一夕,不仅有实际措施和具体手段,而且也很还得贯彻落实下去了。
青龙三年,关东饥,帝运长安粟五百万斛于京师。(晋书)又表明司马懿当时在长安的粮食储备是很充足的专门用以备不时之需,解燃眉之急。
魏正始元年,魏明帝好修宫室,制度靡丽,百姓苦之。帝自辽东还,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焉。(晋书)这里不但体现了司马懿对务农的执着,海反映了它不提倡铺张浪费,老命上菜的事情。
正始三年,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晋书)帝以灭贼之耍,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这些都说明了司马懿不但始终是重视粮草,而且以粮草为国之根本,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其大建漕运,减役务农的草发也确实使得魏国在那战乱年代得以休养生息,也为日后的战争养精蓄锐。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治国只是他施展雄才大略中的一部分。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才华荒废在这悠悠朝堂之上,而正真能让宣王放开手脚来大干一场的地方终究是——沙场。而司马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一些受三国演义影响比较深的读者印象当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激情碰撞无疑是整部小说的一个高潮,也正是这两位鹰扬之臣的龙虎之争拉开了司马仲达戎马生涯的序幕,让司马懿这为军事天才得以在战场上施展自己横空一世的军事才华,那么面对这匹饿狼,他的第一位牺牲品是谁呢?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或许还记得,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克日,这里表示时间短,很快,不是一天就把他打下来的意思,也没有那么快。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孟达,孟达是蜀中人物,原来是益州牧刘璋手下的人,后来刘璋被刘备打败了,孟达就投靠了刘备。关公被困麦城的时候曾叫廖化到孟达哪儿求救,孟达不但不救还怂恿当时与孟达同守上庸的,刘备的义子——刘封不要去救。后来关公被吕蒙擒了。这件事情被刘备知道了,非常生气,就去打孟达,孟达于是就投靠曹操去了。
孟达投靠曹魏之后呢有心有不甘,出于种种原因又想谋反,于是就联系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你要反就快一点儿,拖拖拉拉只会自取其祸。孟达不听,只是说:丞相宽怀,惟听捷报。(三国演义)结果司马懿八天就兵临城下,不出半个月,孟达被自己人杀害,孟达的外甥邓览,李辅开门献城,司马懿大获全胜。
三国演义里的这段记载和晋书·宣帝本纪当中的史料基本相同,差异在于晋书上说:诸葛亮派了个诈降的去了魏兴太守申仪那儿,故意透露了孟达要反的这个情报,想逼孟达不得不反。晋书上描写这个申仪和孟达 “有隙”。就是有梁子,不和谐的意思。三国演义里没有提到这一段,而是说诸葛亮料到孟达会犹豫,必然失败,所以写信催他。这封信呢,又在当中被司马懿截获了,司马懿看完这封信就感慨:世间能者所见皆同…(三国演义)于是催军前行。
我个人偏向于晋书的说法。我们把这两段做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在字里行间罗贯中表现出来对诸葛亮的偏爱,甚至是恭维。而这番恭维的话竟是出自司马懿之口可见罗贯中写作的功力之纯熟的,在这一点上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话分两头,再回到孟达这边来。这个把孟达“逼反”的情节在两书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妨碍司马仲达在他人身第一场重要战役中的状态和发挥。为什么说这次军事行动重要呢?原因有两条:
当时诸葛亮兵在祁山,而魏主驾到长安,亲拒蜀兵。后来魏主说过一句话:今达造反,非卿制之,则两京休矣!(三国演义)说明当时孟达造反事关重大,当时是个战乱年代,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司马懿,这魏国很有可能就毁在孟达这个草头王手里了。所以平孟达之反在战略上的意义极为重大。
二.政治意义
对于司马懿来说,为什么一定要在八日之内杀到孟达城下,然后杀掉他呢?原因有二,第一,他知道孟达没有防备。为什么孟达会不防备呢?因为孟达算过一笔账,这笔账在晋书和三国演义当中都有记载。孟达在回复诸葛亮的信中写道:宛城去洛阳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晋书·宣帝纪)
从这段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孟达小儿的迂腐与愚昧,更能看都司马懿当时也是威名远扬啊。司马懿少有奇节,而多权变,非常善于随机应变。孟达起事的严重性在第一条当中已经强调过了,司马懿怎么可能为了请示圣上而放过孟达这条大鱼呢?第二,司马懿的心智非常人,其走一步算三步的本领在之后几场战役中也多有体现。而如果司马懿能抢先拿下孟达,抢走这头功,他的政治地位会更加牢固,权利也势必扩大,威信也同样增加,为后日夺权篡位打下的基础来说,这场战役的取胜可谓功不可没。
三国演义在这里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插曲。说是司马懿在往孟达那儿赶的路上遇到了徐晃,徐晃就问:将军这是去哪儿啊?司马懿说:今孟达造反,吾去擒之尔。(三国演义)徐晃马上就说:某愿为先锋!(三国演义)
就这么巧?堪堪好碰上?现在皇帝都去打诸葛亮了,你徐晃怎么就溜达到这里来了?还不是都为了去抢那头功好威名显赫一番?可见此役对于一个魏将的政治意义有多大了。
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孟达起义的失败是个必然。而其原因既不是起义的提前泄露,也不是徐晃,仲达的合兵一处,其根本原因是孟达的优柔寡断和司马懿的雷厉风行。正在孟达犹犹豫豫,疑惑不定的时候,司马懿早已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半月解决战斗,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把孟达给报销了。之可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孟达小儿安能措手焉?
消灭孟达只是给司马懿在施展武威之前做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区区孟达怎能搪塞司马懿压抑多年的狼子野心,又如何满足他踌躇数十载的理想抱负呢?此时的司马仲达正如一头方识肉味的饿狼——胃口大开啊!他需要寻找猎物。与此同时,在西方蜀汉一位千年不遇的旷世奇才正拥蜀兵十万,虎耽中原。这两位实力在伯仲之间,旗鼓相当的鹰扬之臣也似乎命中注定会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强强对话,一场影响中国历史的虎踞龙盘之争。这个人又是谁呢?
——诸葛孔明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偏袒是有目共睹的。纵览整部三国演义,武侯初出茅庐边让曹操火辣辣地爽了一把,借兵借箭借东风赤壁战借得公瑾是无话可说,算魏算曹算关公华容道算得阿瞒如丧家之犬;三番计气得周瑜死不瞑目,五虎将打的刘璋鼻青脸肿;观星象算尽天人气数,巧布阵吓退东吴雄兵;卧府中东西北五路退敌,耀神武南蛮王七次遭擒。自出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所帅之众,如神兵天将,所到之处,似如履平地,可谓三国演义男一号偶像派形象代言人。那么这位偶像派的诸葛帅哥和实力派的司马帅哥在一起,擦出的必然是好莱坞级的火花。那么三国演义的总导演罗贯中先生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段好戏,他老人家也不负众望地演绎出了一段千古流芳的传奇和佳话。
孔明和仲达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开始打,一直打到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偶魏都督丧胆 共十回首尾两章的标题都是上半句不利诸葛,下半句有损司马。粗略计来,有失街亭;空城计;庞西小道退郭淮,孙礼;武,阴城外困张郃,戴陵;缓兵计赚司马懿;借雨势三出祁山;陈式傲误中埋伏计;破曹真夺祁山地势;战渭滨斗阵辱仲达;出陇上妆神偷麦;降天兵吓退老狼;识偷袭解围卤城;木门道计杀张郃;识虚实老狐狸占北原渭;献巧思武侯赚木牛流马;遇伏兵宣王走单骑;葫芦谷司马氏险灭门;送巾帼舞阳侯忍辱;见木偶魏都督丧胆;死诸葛走生仲达。前后交锋二十回,斗智斗勇斗胆略,孔明十六胜四负占压倒性优势败北。以上统计是以三国演义为范本,其中的数据到底有多少水分我们暂且不说,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输都是输得那么英姿飒爽,司马懿赢也总是赢得窝窝囊囊,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没有,小说中孔明六出祁山每次撤退都是不折一人一骑,诸葛亮连逃都是那么的潇洒,光从这点看,我就要在罗贯中的脑门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哪儿是打仗啊,分明是在打PSP啊。
话分两头,毕竟这是四大名著之一,还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虚构就否定它的价值,我们研究司马懿以三国演义为主,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为辅,还是可以得出不少结论的。我从三国演义当中挑选了三场好戏,上来便是:
第一场& &空城计
空城计是我们民间的俗语,在三国演义里面这一出名为“武侯弹琴退仲达”,关键字“弹琴”。相信讲到这里,无论读没读过三国演义,大家脑海当中多多少少会浮现出一幅景象来:孔明道袍羽扇,纶(guan)巾鹤氅(这是诸葛亮的标志性行头)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童子,手捧宝剑,右有童子手执塵(chen)尾,大开四门,每一门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是形容诸葛亮那边的。司马懿这边呢?先是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司马懿的反应很有意思,先是笑而不信,然后是看毕大疑,紧接着火速退军。这段描写非常有趣,我们来研究一下:诸葛亮摆出这样一副模样,想传递给司马懿什么样的信息呢?很简单,两个字——“请进”。那么司马懿接收到的是什么意思呢?也很简单,两个字——黑店。我们看一下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就有体会了。当时大军的前哨报知司马懿,诸葛亮那边情况如此这般怎样怎样,司马懿的反应书中用了四个字:笑而不信。我们来体会一下这四个字,前哨告诉你前面的情况你有什么好不信的呢?他又不会吹牛,又不会骗人。那司马懿为什么不信呢?因为他看了一辈子的兵书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打仗的,尤其那个人还是诸葛亮。果然,下文马上又来四个字,懿“看毕大疑”,八个字把司马懿的心理描写的通透完整。当时司马懿下令退兵的时候司马昭为他为什么?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三国演义)——一席话使我们豁然开朗。
空城计估计大概不是诸葛亮自己打的,是罗贯中帮他打的。罗贯中帮人家打仗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帮诸葛亮打,而司马懿和孟获就成了罗贯中老人家笔下最大的牺牲品。所以大家不能只读小说,不读史书,尤其是读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不然就会像夏侯惇一样失去一只眼睛——一只正视历史的眼睛。
话分两头,让我们回到空城计里来,我在晋书·宣帝本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曹真传;魏书·明帝纪以及资治通鉴当中皆没有查阅到有关于空城计的相关记载,甚至在诸葛亮的第一次伐魏战争当中都没有司马懿参与的相关记录,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还列出了三条空城计不可能发生的理由,但是尽管有许多因素都对空城计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空城计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当中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精彩绝伦,更是因为即使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们依然能体悟出蕴藏在其中的许多哲理,也正是通过那座空城,我们更能看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一言一行,你来我往的博弈,和藏在博弈背后的深层次的人物性格。人说孔明一生惟谨慎,而从空城一计的角度来看,司马仲达的谨慎并不亚于诸葛孔明。诸葛亮之所以敢唱空城是因为他算定仲达料其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之所以能唱空城是因为他处事的确处处谨小慎微,百密而无一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司马懿知诸葛亮谨慎,故不敢轻进,而非胆小怯懦,是彰显稳重,明举也。诸葛亮的空城计虽是奇招,却不可多用,属于那种一次性的勾魂大法,是保命用的。仲达虽然放了孔明一条生路,却是依法用兵,纵然不胜,也并无差损,反倒是如果贸然进兵,纵然擒得诸葛亮,亦是失稳重而乱方寸之举,不复为魏大都督——司马仲达也!
这里也劝大家一句,做人还是谨慎点好,真到了能派用场的时候——能救命!
西县弹琴,孔明用平生之谨慎换回了一条命,而仲达却在蜀汉丞相的鼻子前晃了一晃菜刀;空城绝唱,唱响了蜀魏之争的号角,唱出了魏都督与汉丞相鬼斧神工般的巅峰对决,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大战。那么接下来为大家献上拿出好戏呢?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我粗粗翻阅了一下三国演义,这一仗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吃到的为数不多的败仗,故事情节还是比较容易概括的,说是孔明上表六出祁山,先师之机为司马懿所识破,败了一阵,折了万余人。这在三国演义当中可以算是一场普通的战役,为什么要特地提出来呢?因为这是诸葛武侯在司马懿身上乃至整部三国演义当中吃到的可以说是最大也是最耻辱的一仗。罗贯中写这一仗一共用了一千零二十八个字,其中一半都是描写两位主帅的战略部署的,其中语句亦是妙趣横生。说是孔明六出祁山,司马懿引兵于北原下寨。诸葛亮就开了个会,在会上孔明发言说:现在魏兵在北原下寨,我们就假装打他前军,另派一支敢死队顺水飘到他后面把他的浮桥烧断,绝其后路,再前后夹攻,估计司马懿这小子够呛。然后镜头又马上切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呢,也在开会,司马懿说啊:孔明这样的架势啊,其中有计,这小子假装打我们前军,肯定会另派一支敢死队顺水飘到我们后方把我的浮桥烧断,绝我后路,再前后夹攻,那样的话我们可够呛。他是怎么知道的,书里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分析:当时双方只是刚刚安营下寨,未交一合,互相之间的了解也就是我看得到你,你看得到我,仅此而已。司马懿可以一上来就对对方的招数做出如此准确的预测,凭借的只可能是对诸葛亮入木三分的了解和对战争形势极端明锐的洞察力,他不但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还知道诸葛亮在想些什么。他清楚诸葛亮乃智谋之臣,事事谨慎,尤其是在出师首战,没有必胜的把握不会与你轻易交锋,一旦失败,挫动锐气,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这个时候的孔明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失败了,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儿还会讲到的。所以司马懿推测出来他用此计,果然不出仲达所料。那么在判断完对手的战术之后司马懿是怎么做的呢?先传令夏侯霸、夏侯威如何如何,然后再令张虎、乐綝怎样怎样,接着叫郭淮、孙礼这般这般,最后又让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如此如此。人员配套,分工明细,互不干涉,却是协同作战,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
面对这样一个司马懿,我对他做了这样的一个评价:料事如神,当机立断,有条不紊,决胜千里,北原渭桥一役大破蜀兵也可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这场战役前后有两个小插曲特别有意思,说在孔明出征之前,当然的先上表后主。孔明第一次出祁山的时候写了一篇大家都耳熟能详,曾经还朗朗上口的出师表,第二次出祁山的时候呢写了一篇后出师表,这篇后出师表是否是孔明亲笔,历史学界尚有争议,但之后的出师估计孔明也懒得写给刘阿斗看了,看了反正也看不懂。这第六次出祁山上奏后主的时候呢,太史谯周表示反对,原因是近日蜀中有诸多不祥之兆,又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魏。下文中司马懿也说了同样的话:懿奏曰:“臣夜观天象,见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于西川。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三国演义)这两人观天象得出的结论一致,姑且可以说明当时应该是这么个情况,那孔明听了谯周话是什么反应呢?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灾氛,而废国家大事耶!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对孔明的占星大法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对于其卜出的卦象之出神入化都依然历历在目,至少我是这样的。在当今社会依然有人相信占星术,比如说著名的法国足球队主教练多梅内克。但他的占星术和诸葛亮的比起来只能算是旁门左道的残羹剩饭,属于三脚猫功夫的皮毛部分。当年孔明抬头看了看星星就把曹操给放了,掐指一算就知道庞统活不长了,关公被祸,张飞遇害,子龙殒命,都先为孔明所知,如此神算怎么就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呢?不是孔明忘记看了,更不是他没看明白,诸葛亮看得比谁都明白,他看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司马懿不除,自己百年之后蜀中再无大将。所以必须在自己死前与司马懿决一死战。虽然占星术一说也许是子虚乌有,但其折射出来的现象却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证明,姜维也好,杨仪也好,后来都不是诸些魏将的对手。纵使诸葛孔明有经天纬地之能也难以抵挡曹魏源源不断涌现的将帅之才。这些,不但孔明明白,司马懿也清楚得很。改编曹孟德的一句话来讲:今天下英雄,惟仲达与亮耳。盗用孙仲谋的一席话说:非司马仲达莫与当孔明者也。
此处并非小觑东吴,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小插曲:在北原渭桥一役战败后,孔明写了封信托费祎转给孙权,大概意思就是司马懿这关有点难打,要不咱俩联机一下,通关了也算你一份。孙权拿到这封信后——大喜,说了一段话,上来第一句话就很搞笑:朕久欲兴兵,未得会合孔明。你孙权出兵,干嘛要和诸葛亮会合?人家诸葛亮出兵也没急着要啦你一块儿去啊。再说了诸葛亮他不是第一次出祁山啊,人家都六出祁山了,前五次你都去哪儿玩去了?你孙权倒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诸葛亮那边都和司马懿打的焦头烂额了,你这边到想起来与孔明会合了?再听下去:今既有书到,即日朕自亲征,入居巢门,取魏新城;再令陆逊、诸葛瑾等屯兵于江夏、沔(mian)口取襄阳;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取淮阳等处: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克日兴师。一番话讲的是气势恢宏,唬得费祎是心潮澎湃啊。那么我倒是要问一问了,你孙权计划的那么详细,那么周密,那么到位,那么的完善了,不早做动作,不会是一直在等着诸葛亮的一封邀请函吧?三十万人就这么等着,一等就是七八年的,这架子也太阔了吧,诸葛亮的面子也太大了吧?很显然孙权的这番话是套话,是空话,一张空头支票,让费祎小朋友开心开心,东吴除了对关羽的荆州一战外,很少发动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这么多年都忍下来了,这回是忍无可忍好味道?还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孙权是东吴皇帝,不是梁山好汉,这是三国演义,也不是水浒传。在那三国鼎足之时,要得天下最好的方法是:坐山观虎斗,而收渔翁之利,当时的东吴正处于这么个状态,孙仲谋岂肯轻易出兵?事实证明从孙权说完这句话一直到诸葛亮死后七年,东吴未动一兵一卒,连喷嚏都不打一个。证明我们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
当时天下大势,司马懿看得非常清楚,我概括有三大“必然”:
第一.孔明必然拼死伐魏
第二.孙权必然隔岸观火
第三.朝廷必然全力支持
先说第一条,原因有三:
1.&&先策不成
何谓先策不成,这要追溯到二十七年之前孔明出山的时候为刘备度身定做的天下大计——隆中对,在隆中对里规划得很清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于西川占人和,以成鼎足之势,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然后可图中原也,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之前所说的全有了,可现在要出兵问题就来了,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出在现荆州已失,于是原来兵分两路,便成了现在的死打一处…另一个问题出在:“待天下有变”这五个字上,今待天下无变,何也?
无变就等他变呗!那么就引出了第二条原因:
2.&&时不我待
诸葛丞相他老人家等不及了,晋书和三国演义当中都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说孔明与司马懿两军对垒之际诸葛亮派去了一个使者,司马懿就问他: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晋书)——非常操劳,怎么会这么操劳的呢?一方面是像诸葛亮自己所说的那样“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方面也是孔明必然出山的第三个原因
3.&&蜀汉无后
蜀国的后备人才问题是导致最终灭亡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里且不论是什么导致的人才不济的问题,就看五虎大将之时,威风八面,纵横天下,其五人之智勇,我就不多说了。而关张二人死后,黄忠中箭,马超病死,诸葛亮还拖着个七十多岁的赵云冲锋陷阵,最后蜀中拿得出手的先锋就剩下一个魏延了,诸葛亮连接班人都是个魏国降将,抱着武侯的兵书还打不过邓艾,诸葛亮死后蜀中是一片大乱,内忧外患,从此一蹶不振。
4.&&以攻为守
加上这一条是因为参考了易中天先生的意见,这里并非借花献佛,只是觉得教授说得很有道理,在这声明是易中天先生的观点,引用如下: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内必先攘外”。因为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加强凝聚力,战争都是最好的手段。一个国家,如果处于战争状态,管理和治理起来就顺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镇压反对派,也便当得多。此其一。
& & 第二,曹魏和孙吴虽然尚无直接威胁,但蜀汉在三国当中毕竟是最弱小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图强。《后出师表》说:“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这话无论是不是诸葛亮所说(《后出师表》疑为伪作),道理都是对的。的确,“以弱为强,犹可资保”(《华阳国志·后主传》)。如果不主动进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毙。更何况在进攻的过程中,也未必没有可乘之机。所以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就说,诸葛亮的北伐是“以攻为守”。一方面,通过战争来保存自己(巩固以存);另一方面,通过战争来寻求机会(待时以进)。王夫之说,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就在这里(公之定算在此矣)。
& & 第三,诸葛亮毕竟是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并没有变。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只要有机会,就会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问题在于,理想没变,形势变了。因此,目标和策略也要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高举“兴复汉室,还与旧都”的旗帜,坚持“汉贼不两立”的原则,不断北伐;另一方面,又必须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绝不能再有关羽失荆州、刘备败猇亭那样的惨重损失。
& & 安内必先攘外,小国更要图强,理想必须坚持,这三条加起来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攻为守”。这个“守”,既是守住蜀汉政权,也是守住荆州集团,还是守住道德底线。
既然时机不来,也等不了那么久了,诸葛亮只有一条路——殊死一搏。
再说第二条,孙权必然隔岸观火,原因也有三条:
1.&&东吴保守
东吴实乃闭门自守之国,又据长江之险。吴主孙权性格内敛,又向来行事谨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肯轻易出兵,时机不到,不会伐魏。再加上东吴已经多年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境内国泰民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是孙权不想看到的。
2.&&仲达之怵
太和元年,魏明帝即位,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晋书)驱走孙权,挫败诸葛瑾,斩了张霸,并首级千余。
孙权继孙策之位以来,在赤壁烧曹操,荆州擒关羽,广陵破曹丕,猇(xiao)亭退刘备,战则必胜,此番亲征却至惨败,与司马懿之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再战吴兵在士气上就先大输一阵,安敢再迎仲达之兵耶?
3.&&天赐之势
正如之前所分析的一样,静观天下大势,坐看蜀魏之争,蜀胜则伐魏,魏赢则征蜀,这是孙权给自己定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贸然出兵,一劳师远征,二风险太大,若不胜,则魏可吞吴而并蜀也。如今东吴依托这天赐大势,安肯拱手而弃之之理焉?
不想打,不敢打,也不能打,得出结论:孙权必然隔岸观火。
再来看看第三条——朝廷必然全力支持
魏国人才济济,凭什么就你司马懿去前线立功?凭什么其他人都只能当缩头乌龟,在后面给你当拉拉队?泱泱大魏国就你司马懿不是盏省油的灯,其余的都是酒囊饭袋?这些问题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当时的那些魏国大臣提出来的。当时在朝廷里类似的反应大概也是有的,但是最终朝野上下还是给予了司马懿最大限度的支持。我在这儿归纳出了这么四条原因:
第一&&曹真已死
司马懿在曹真死之前并不主管军事,而多是管辅政,理朝一类的文事,曹真乃曹氏宗族,在三国演义当中曹真是一只缩头乌龟,软弱无能而且心胸狭窄。实则不然历史上的曹真是一个军事才能卓越的将领并且成功抗击了诸葛亮的第一次伐魏。司马懿和曹真一齐伐蜀的时候,头衔是大将军,而曹真是大都督。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话,曹真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而司马懿充其量也就是个总参谋长,大权是捏在人家曹真手里的,这对于司马懿来说是挺不爽的一件事情。曹真一死,司马懿在朝廷当中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就自动铲除了,对于朝廷来说对付诸葛亮的人选又少了一个。
第二&&资历深厚
中国人从古至今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官场,轮次排辈,出身门第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道路还是起着比较大的作用的。司马氏世代为官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末楚汉之争的时候,掐指算来司马懿在魏国朝廷当中的资历不可谓不深,人脉不可谓不广。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已官居主簿,曹丕执政时更是视司马懿为心腹: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将半壁江山委与司马懿。曹丕临终前更是托孤与司马懿,其地位相当于蜀汉的诸葛孔明。曹真死后,司马仲达便可谓是魏国第一大重臣。
第三&&魏主支持
这里先纠正一个史实,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是六出祁山,而在史书上有记录的只有五次。司马懿参与了其中的第四和第五次,而且都是独领大军。这与魏主曹叡的鼎力支持十分不开的。曹操死后,司马懿的仕途是多云转晴,就像刚才提到的,魏主曹叡是曹丕亲自托孤给司马懿的,曹叡的登基还仰仗了司马懿的大力相助,所以魏主对司马懿是宠信有佳的。而在曹叡心目当中抗击诸葛亮的最佳人选也当仁不让的瞄准了司马公。
第四&&诸葛神通
诸葛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党人留下的印象太为深厚了,我们暂且不论孔明如何神通广大,就说孔明一出祁山的时候——关中震动。(三国志·诸葛亮传)孔明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晋书)所以估计当时很多人还是挺怕诸葛亮的。那诸葛亮现在打过来了总得派一个人去和他挑吧?看看满朝文武,不是乳臭未干吧,就是老眼昏花;不是生性莽撞吧,就是胆小怯懦;不是宽了吧,就是窄了;不是高了吧,就是矮了…瞅了半天,诶!也就是那个叫司马懿的大小长短正合适,就是他了。
于是乎,司马懿了却了后顾之忧,又排除了傍虎之患,一蹦一跳地西征抗蜀去了。那么对于蜀兵,司马懿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呢?
那么我就得引出来这第三场较量
——巾帼辱懿在我看来这段对决是仲达与孔明之间最精彩的较量之一。而且在真实性方面也得到了考证,我在晋书上查到了相关的段落,而且内容也比较相近。故事其实大家都有很了解:说是诸葛亮要去找司马懿单挑,司马懿不同意,凭什么和你打?闭门不出,诸葛亮就想了个馊主意:拿了个盒子,让人送到魏营里边儿去。司马懿接到盒子打开一看,哟?一条巾帼~!,代表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借指妇女。意思很明确咯:你司马懿有种就来和我打,不要像个女人似的缩在家里。这个意思司马懿当然懂,可他手下的那些猛将也明白得很啊!司马懿能忍,他们可再也看不下去了: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雄。(三国演义)懿曰:吾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三国演义)你看这句话,司马懿脑子反应非常快,马上就把皇帝给揪出来了,和他一点儿关系没有,责任是推得一干二净。诸将哪里肯听,明明现在是你拦着不让我们去打的嘛!于是个个是捶胸顿足,摩拳擦掌,两眼喷火,咬碎钢牙,恨不得一刀把司马懿给剁了。懿曰:“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众皆允诺。司马懿和这帮久经沙场的大将们打交道就跟哄小孩儿似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下去往下看:司马懿的这份请战书换回来的是什么呢?——一纸禁兵令。魏主曹叡令辛毗(pi)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司马懿接诏入帐,辛毗宣谕曰:“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三国演义)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晋书)——搞了半天还是不能打,而且这次不是不能打了,是更不能打了,皇帝发话了嘛。还派了这么个老头儿…算了吧。这个时候懿暗谓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三国演义)老狐狸最狡猾的一面终于暴露出来了。你们一帮武将和我司马懿玩儿权术,还嫩了点儿,想打?没门儿!
司马懿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与诸葛亮决战是最愚蠢的方法。兵书上谈到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诸葛亮攒着这一口气不死,就是来和你拼命来了,司马懿能和你拼吗?而且司马懿的目标很清楚:抵挡住诸葛亮,不能让他打过来。言下之意是什么呢?不输就是赢。这个时候无论从什么条件上来说司马懿对于诸葛亮都是占优势的,诸葛亮为什么要送一条巾帼来呢?因为你不和他打他难受啊。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得坚守,打得过也不和你打,打不过就更不和你打了,看你怎么着吧。有一句话叫:正确的战术不能主动改,我觉得放在这个地方非常合适啊。果然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晋书)为这场世纪大战草草地画上了一个句号。让我们在哀叹惋惜天妒英才的同时,也可以在历史留给我们的无限的遐想空间里冥思,遨游…
我们依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场战争,我们几乎可以对着司马懿这个人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做一个较为深入的剖析并且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从诸葛亮送巾帼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以下几个品质:把持大局,不拘小节,政治正确,精于世故,深谙韬略,坚守原则,老谋胜算,足智多谋。咋一听似乎一头雾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来分析
1.政治手段
司马懿的一纸请战书换来了一封禁兵令,这一来一去看起来似乎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事实上是司马懿利用了天子之诏,平息了众将之怒,封住了百官之口,其在政治上的独到,手段老辣令人不寒而栗,而其对于朝廷皇帝等人的知己知彼可谓出神入化。
2.军事战略
正如刚才司马懿和我们一起得出的结论:诸葛亮必然拼死一战,因为他的时间不多了.蜀中地势十分崎岖,诸葛亮屡出祁山都为粮草所困,蜀兵利在速战,再加上诸葛亮急于求成,欲速与司马懿决战,在这种时候闭门坚守可谓是上上之策,至于之后引出的送巾帼之类的事件,在整个战役当中只能算是一些小插曲,面对这样的司马懿,诸葛亮的失败可谓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这场战役的胜利属于司马懿,是因为司马懿料到他孔明气数已尽。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在晋书中有一段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论: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里的“权”不是指权力,而是指【权变】。“志大而不见机”这个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了,指的是“天下有变”和两路出兵,现在天下无变,荆州有失,所以先策不成。“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就是指诸葛亮的能力问题了,多谋而少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优柔寡断,好兵而无权就是墨守成规咯,你一个优柔寡断又墨守成规的军事将领怎么能够称之为天下奇才呢?其实说到底,诸葛亮只是个按照兵法按部就班打仗的人,不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再怎么厉害也只能是个二流货色。三国演义中作者对诸葛亮能力的夸大是出于文学原因,不能当真。面对这样一个将领,司马懿这般用兵若神,如何不胜?
孔明并非一无是处,正如后来,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有一句评价:天下奇才也。这句话也是在晋书和三国演义当中都查阅得到的。前后一看是否矛盾呢?不然。我查阅才了各种历史资料中,三国志是对于诸葛亮评价比较高的,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最后对诸葛亮的总结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一席话分析的非常透彻,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几乎一点都没有虚张夸大的成分,孔明的长处在于一个字
诸葛亮对于内部的管理艺术的掌握和运用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三国志,裴松之的注,晋书,资治通鉴这些正史当中就有大篇幅大规模对于孔明依法理政,治军有方的记载,在魏阳秋异同,晋阳秋,袁子正论,魏氏春秋,蜀记等这些野史中,对于诸葛亮的内政管理更是赞不绝口,归根结底,诸葛亮乃一辅国奇才,而非用兵良将,欲教萧何行韩信之法,乃强人所难,物不尽其用,人不尽其才,孔明以己之短敌仲达之长,最后饮恨身死,之可谓汉运方尽,无力回天。
讲到这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可以告一个段落了,但是我忍不住还是要做一个总结,司马懿在这场战役到中获得了胜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把它分为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部分:
1.&&主观原因
①& &用兵谨慎
②& &深谙韬略
③& &明晰大势
④& &不拘小节
⑤& &精于权术
⑥& &见微知著
⑦& &知己知彼
2. 客观原因
①诸葛不善用兵
②孔明时日不多
③蜀道易守难攻
④汉室人才不济
⑤隆中对策不成
⑥东吴袖手旁观
⑦内政鼎力相助
⑧目标非败即胜
⑨曹魏兵多将广
⑩汉室气数已尽
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令人敬重的人物,即使在分析司马懿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用许多诸葛亮的例子来折射司马懿,在这里我必须承认在分析司马懿的时候我还是有诸多偏向性的,这对于诸葛亮是不公平的,在我刚才做总结的时候,大家也可以看到,司马懿胜利的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这既说明了孔明即使在不是自己擅长的军事方面仍然可以大放异彩,也说明了英雄生不逢时,正如三国演义最后的一首诗里写的:…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纵观三分大势,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属于那种贯穿小说的重量级老BOSS,最终有了这个结果,司马懿的运气的的确确是比孔明要好得多。然而战场上不会管你那么些个道理,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胜便是胜,败便是败。正是诸葛亮这片绿叶衬托出了仲达这朵红花,也只有孔明能促成司马懿的丰功伟业,司马氏的不朽传奇。可以说司马懿的成功,也有诸葛亮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诸葛武侯,何来司马仲达身后的赫赫战功?哪有之后威震寰宇的大魏丞相?说远一点,怎会有日后大晋王朝的千秋伟业?!!所以不要记恨你的敌人们,因为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你的成功,正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缔造了你的辉煌。
话分两头,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在军事上的成就可谓到达了一个顶峰,在开篇之时我说在军事方面一共介绍三个人,现在死了俩,那么第三个是谁呢?
——公孙文懿
公孙文懿原名叫公孙渊,文懿是他的字。话说公孙文懿有一段家谱三国演义上写得很清楚,我查了一下史料,大概呢也是正确的,在这里不多重复了,也没什么太大意思。如果说胜了诸葛亮是司马懿战略上的成功的话,那么赢公孙渊,便可谓是他战术上的胜利。
关于灭公孙渊一役的记载,罗贯中倒是鲜有吹牛,三国演义和晋书上的记载惊人的相似。说是当时公孙渊造反,自号为燕王,改元昭汉元年,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而来。插一句:这里我发现一个规律,这个比较不厉害,比较傻的人啊,比较喜欢自封,说自己是什么王,什么帝,然后拿一大堆证据来说明自己与众不同,有些人听听,诶,还有点道理,跟着他干吧~~,于是在这些个自称很厉害的大王周围跟着的往往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脑子的人,公孙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时有两个人,一个叫纶直,一个叫贾范提议公孙渊不要进兵结果都被公孙渊杀了…你身边也就这两个有用的人,都被剁了,以后谁来给你提意见?谁还敢和你提意见?
公孙渊造反的事情一下子就传到了朝廷,司马懿提兵四万去请公孙渊吃生活。临走之前呢,与魏主曹睿有一段对话,当时曹睿问司马懿,你觉得公孙渊会怎么办,司马懿说: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他都已经为公孙渊设计好了,曹睿又问:其计将安出?司马懿又说: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非常了解对手,他不但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还能够有对方的大脑想问题,仲达的摄心之术,令人胆寒。
果然不会出仲达之料,公孙渊屯兵辽水以距司马懿,依照司马懿所说的“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最差的办法是坐守襄平,那显然司马懿对于公孙渊的表现还是不满意的咯,于是司马懿想了一招,绕过公孙渊的大军走小路直取襄平引诱公孙渊在辽水的主力军来救,于半路击之,果然大获全胜.于是公孙渊便坐守襄平了。这回司马懿满意了。四面合围,等公孙渊投降。
& && &当时下大雨,军事都说要移营山上,司马懿说军中敢有言徙者斩,有一个可怜人,晋书上说叫张静,三国演义里说叫仇连,反正有这么个人,犯令了,就被斩了。这招叫杀鸡儆猴,又叫杀鸡给猴看,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懿治军很严。那时陈群就问司马懿说:你当时‘克日擒孟达的时候’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坚城,斩孟达。’现在为什么这样呢?司马懿就笑着说:公不知兵法耶?上来第一句就体现出了小说的肤浅!在晋书当中没有这句话,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句话是罗贯中说的,为的就是体现司马懿的嚣张和猖狂,司马懿平生谨慎,为人谦后,外柔内刚,不曾以语相激,加上陈群乃三代忠臣,朝野内外一向敬重,这次又是虚心讨教,怎么可能上来就出言不逊呢?不合常理。
& && & 那么接下来的话两书大致相同,司马懿的这一席话也是说得非常精彩: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
& && &在这短短的七十六个字里面,司马仲达用兵之“权变”二字展现的是淋漓尽致。招招依照兵法,却从不依法用兵,与时俱进,酌情出招,随心所欲,变幻莫测。孙权再给公孙渊的一封信中写道: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曹睿对想要召回司马懿的官员说: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计日而待。卿等何必忧也?回想起来,如此人物说孔明“好兵而无权”也就见怪不怪了。至于公孙渊,司马懿和他打就和玩儿一样,亲自讨伐是给公孙渊面子,让你觉得死在我司马懿的手里,也是平生快事,死也瞑目了。
果然不几日,公孙渊突围被司马懿活捉,斩了。
平公孙渊之乱后,司马懿又先后三次击退东吴,不费一兵一卒捉拿王凌,斩杀王彪。
说到这里我们基本上把司马懿一生比较重要的军事事件做了一个粗略的概括。观其一生,平内乱,御外敌,东征孙吴,西讨巴蜀,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耗死孔明,三退蜀兵,亲讨东吴五将,威驱诸葛家丁,决胜于千里之外,料事于方寸之心,所到处战无不胜,扬帅旗四海皆定,东西寇闻风丧胆,南北夷诏到即平,司马氏威镇九州,天下怵仲达神兵~!
司马懿在当世之时可谓是一位军事奇才,也正是这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三分天下为他提供了好一片战场,好一番舞台,也正是他那当世可谓无双的军事才华为他在大魏朝廷当中开辟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朝廷当中无论是谁,想要飞黄腾达,凭的就是实力,祖宗传下来的也好,自己打出来的也好,有实力说话就有底气,走路就挺得直腰杆。归根结底,军功章不过只是司马懿的一样工具,一种用来满足他权力欲望的工具;打胜仗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帮助他攀上地位巅峰的手段。那么现在的司马懿打足了胜仗,捞够了军功章,文治武功是样样兼备,党羽心腹是漫朝遍野,那么仲达满足了吗?
当然没有,他还要为自己的子孙铺平道路,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政坛便成了他最后的战场。
道尽司马的文治,讲完仲达的武功,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司马懿的政治斗争。司马懿在官场的勾心斗角,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他的戎马一生。而司马懿的谋反之心或许在很早之前曹操时期就有迹象表现,但当时的司马懿不会也不敢有谋反的念头。这里分析两个小插曲,是曹操怀疑司马懿有谋反之心的说法。
曹操曾经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仲达非一般人,他的志向也不是一般人所及的。正是曹操在用人之时看出了他的本质,而告诫曹丕要提防此人。曹操之所以留着司马懿那是因为司马懿的确是个人才,而且留给曹操的子孙所用,必将是有利少害的,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保住魏国的兴许缺了一个司马懿就完全不行了。
有符于狼顾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司马懿有狼顾之像。这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添加出来的新元素,有史实记载。那狼顾之像是什么样的?其实就是身体向前,脑袋可以一百八十度后转。在今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可怜的颈部畸形患者,除了有些怕人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古人眼里,“狼顾”是贪婪多疑之相。曹操因此对司马懿十分嫌忌。我认为,古人说的这种面相也并不是凭空捏造,这种动作是因为长期压抑在心中的防备和对他人时时刻刻的警惕之心所造成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司马懿才能最终攀上权力的顶峰吧。
其实,无论怎么说,司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时都是十分尽忠的。谋反之心是随着权利的上升而上升的。况且曹丕曹叡也都算是明君,司马懿有何理由谋反。只是无论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是,曹丕曹叡二代都短命,两人寿命加起来不过75岁,司马懿一人活过了曹氏二代,而事实证明曹氏一代不如一代。看到这样的情景谁没有称王的想法呢?更何况,司马懿到了篡权之后,也做了与曹操一样的事情,让他的儿子去称帝,放手让他的子孙去打天下。
1. 司马懿在官场的争斗,最精彩的应该是诛曹爽这一段。曹叡死后,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司马懿是辅佐曹氏四代,辅政二次的重臣,理应得权,而曹爽却是晚辈,无军功治绩可言,有“庸才凡品”之称的他为什么可以成为托孤之臣呢?
曹叡既是明智之君,他在托孤之时必然深知其中利害,从他托孤的两个人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司马懿是三朝权重,而等级,资历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的曹爽的出现无疑是给曹髦留一条可以依靠的脉路,如果司马懿有二心,曹爽可以代表曹氏一脉与之抗衡。可以说,曹叡死后,曹爽就像是曹家的一面旗帜,曹爽的存在代表了曹氏家族依然有雄厚的实力。话句话说,只要曹爽一死,司马懿一生中最后一个强劲的敌人便倒下了。
他们第一次的交锋应该说是从曹爽全取兵权开始。最主要的依据是《三国志·曹爽传》的记载:“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曹爽架空司马懿,虽然建议封司马懿为高官,让他地位在其之上,可其实是剥夺他的兵权,夺取他的势力。《三国演义》也写到“爽入奏魏主曹芳曰:‘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芳从之,自是兵权皆归于爽。”曹爽这招可谓柔中带刚,可见其谋士的足智多谋。而司马懿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便是诈病,自从被封为太傅之后,就称病重在家休养。曹爽则自从兵权归一之后得意忘形。三国演义中记载说,曹爽要出去打猎,虽然他弟弟劝他不要出去,现在威权太甚,万一被人暗算,后果不堪设想,可曹爽不听。他派人去刺探司马懿,司马懿早就料到,便装病骗曹爽。三国演义中这段虽篇幅不长,但可谓极其重要,司马懿此举,目的有二:一是麻痹曹爽诸人,让其放手改制,引起众怒,同时做出委屈之状,争取同情;二是暗中进行准备,待机行事。而曹爽那一方则毫无防备的出去打猎,司马懿乘机占据曹爽曹羲兵营,禀太后曹爽有谋反之意,令诛之。而另一方面,受排挤的王观、高柔、蒋济等军政元老纷纷出动,配合司马懿父子控制了禁军,稳定了洛京的局势。
这一来一去双方计谋各出,最后还是司马懿占据上风,打曹爽一个措手不及。曹爽本有机会反扑一次,可起兵讨伐司马懿,可是曹爽昏庸之辈啊,实在是鼠目寸光,眼下形式窘迫,却迟迟不肯决断。三国演义中最后写道:“爽掷剑而叹曰:‘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范大哭出帐曰:‘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可见曹氏后代庸碌如此,司马氏取而代之是必然之事。之后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曹爽等放弃抵抗,以求保全,但数日后尽被诛,以致天下“名士减半”。至此,曹爽集团覆灭,司马氏专权的局面基本形成。政权的转移之后,司马氏基本就坐稳魏国江山了,剩下的只不过是些有一点兵马的武将罢了。
关于司马懿的一生我们就说这么多,纵揽宣帝这跌宕起伏的七十三载春秋,二十九岁出仕,倡导农耕,大兴屯田,广修漕运,充实国力,治百姓不论安居乐业,起码也是丰衣足食。
小试牛刀斩孟达,大显神威破孔明,老谋胜算擒公孙,三次亲征讨吴兵。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焉?周公恐惧流言日,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要不是他那天下奇才,我们又怎么知道他影藏多年的狼子野心,也正是他那当世无双的狡诈成就了他日后的传奇,
————后有人赋诗二首:
天笔惜才书将星 俊杰奇韬出魏营
机玄迭宕羞经史 筹略显隐救国倾
祁山笑藏乾坤诣 胭粉难遮老成心
若无即倒平澜智 安得两晋入丹青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no,我只是来看看有没评测的,从上到下扫描一偏,发现木有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从头看到尾;分析的比较中肯,但是诸葛六出祁山的真正意图并不在此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en&&bucuo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懿是诸葛亮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