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男生,你们也不要觉得我不正常,我只是想寻求帮助而已。六年级选出男生的时我们班转来一个男生,我跟他成为

[转载]我想对家长说
有时我总在想,怎样才能和家长一起合作,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我始终在探索,下面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说了很多,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拿来一起和家长们共享。
我想对家长说
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就像饥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养料一样,渴望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而茁壮地成长,他们需要活动的认识,需要兴趣得到唤起和培植,他们要主动地发展自己。”这句话也完全映射出我的少年时代,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心理。知识像是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孩子的兴趣也同样,要激发总会带来无限的惊喜。但如果我们忽略他们的兴趣,而是把知识硬塞进他们的脑子里,效果是不会好的。
有些家长总有这样的疑问:家长和孩子在英语学习中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英语对孩子来说却始终是一个难题,孩子不想学也学不好,为什么?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中国孩子英语学不好,关键是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家长老师的压力使他们无法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自主的发展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为主,强调记忆力,忽视理解力;强调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强调按部就班,忽视个人差异;只追求进度,不讲求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是应付考试的工具。
我认为给自己课程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每一堂课要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结合孩子好学、好玩、好动、好表扬、好胜的“五好”心理,做到游戏多,要求少,重复多,内容精,同时调动眼、耳、舌、身、意全身参与,开发学生听、说、读、写、做、想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孩子一学就会,会就会用。
  如果,你还在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英语学习,并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并有所收获而发愁,变换一下角色,设身处地的当一回孩子,唤起我们当年学习英语是的那些过程,从孩子的心理入手,也许这样一切就简单许多也有趣许多。现在我也在不断的探索更易于儿童接受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分享我收获同时能够收获更多,我对自己有信心,对孩子们更有信心。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家庭教育问题,我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其一,教育责任的转移。许多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不好,完全由学校负责。而实际上,学校无力承担“负全责”的重任。其二危机的转移。家长大多感到压力大,为了改变命运,将压力与危机感转移到孩子身上,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其三,有些家长不注意精神卫生。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怨气、嫉妒心理等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出来。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四,许多学校常常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的活动,不能使家长学校真正发挥教育、帮助、指导家长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工作者、专家和媒体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有效工作帮助家长和学校走出误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当代家庭教育报》新闻部主任郑清川
  关注家校合作教育问题,是从《今日父母》杂志对我的一次采访开始的。
  《今日父母》杂志的寿命很短,一共出了十几期就停刊了,原因可能是销售量小,投入与回报不相吻合。我感到特别遗憾,至今还耿耿于怀。因为在我看来那是针对家庭教育的一份最好的刊物,内容充实,针对性很强,画面精美,制作精良,每一期都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家庭教育提出问题,阐述观点,给出建议,作为10岁~18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绝对开卷有益。我从第一次看到这本杂志就被它吸引住了,于是自费为我们全班48位同学的家长每人买了一期,然后年级就有六七十位家长订了这本杂志。可惜好景不常,也许是宣传力度不够,也许是家长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认识不足,据说订数不多,推广困难,只好停办。但是我由衷地感谢曾经的《今日父母》杂志,感谢热衷于教育的杂志出品人牟剑闵总经理,每期都有点睛之笔的执行主编王耕先生以及采访过我和我的学生,笔锋犀利的编辑谢征女士,他们把我对教育的研究和关注又引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关于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合作。
亲身经历的一组短镜头
我当了25年班主任,在实践中练就了一种“真功”——通过家访或者与学生家长的一次交谈,就能基本了解该家长的教育水平、教育心态、教育方法及教育成功或失败的缘由,不信?请看我亲身经历的一组短镜头。
  镜头一:刚接高一新班,一位家长打来电话:“……关老师您有什么事,说话……” 画外音:这是一位很“世故”的家长,很会使用“权利与关系”,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好影响。她就是我在前面写的“被家长教坏了的孩子”的母亲。当我不再担任她孩子的班主任时,这样的电话马上就打给了下一位新班主任。
  镜头二:我冒雨前去家访,在与孩子交谈期间,妈妈下班回来,进门后顾不上换鞋,也顾不上擦一擦脸上的雨水,一手拿着往下滴水的雨衣,眼睛怯怯地看着上高二的儿子说:“今天关老师在,让妈说两句话行吗?”完全是乞求的语气。
  画外音:我当即勃然大怒,大骂了一顿这个不肖子。但是家长的这种失败教育铸成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这个学生完全不考虑家长的一片苦心,我行我素,都读到高三了,一不高兴,说不来就不来上学了,家长只能求助于我。我赶过去站在他家门外(他不开门)连哄带劝,好不容易他才被我拉回到课堂上。凭借原有的一点小聪明,他考上了大专班,上了不到一年退学重考,以后又独自跑到深圳去“闯世界”。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混出个样来没有。
  镜头三:一个我并不教的初二小男孩在学校闹腾得很有名气,据说爸爸是博士。我一直想探讨一下这位“博士之后”是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但是苦于没有机会。一天该学生的母亲到办公室找物理老师,我借机搭讪了一句:“您为这孩子可是真操心了。”我话音未落,这位母亲扯开嗓门来了一句:“我命不好,这辈子倒了血霉了!”全然不顾办公室里有那么多正在备课的老师。但就是他妈妈的这一句话,我对这位家长的基本素质及其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画外音:光有博士父亲,没有一位高素质的母亲。而后我与孩子交谈,他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家的教育就是打,主要是妈妈打,爸爸轻易不管,一旦管“跟我妈用的方法一样”。
  镜头四:家长会,一位父亲坐在离讲台最近的第一排座位上,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金戒指,一身酒气,开会没十分钟,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
  画外音:孩子果然也像其父一样不拘小节,吊儿郎当,散漫成性。
  镜头五:第一次去孙逊家家访。博士父亲的学者风度,母亲的明理豁达,尤其孩子房间里丰富的藏书,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画外音:果然,孙逊是一个有教养、爱学习,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好女孩。
  这种印在脑海里的短镜头我可以再现许多许多,家长们的言谈举止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教育素质”(注:我在这里只谈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不涉及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话题)。也许有人会说,家长就是不懂教育,否则还要你们老师干嘛,我费心费力为孩子择校就是指望懂教育的好老师把孩子培养成才呢!此言差矣。“教育”二字可是字值千钧啊!所谓老师懂教育,只是说老师经过了教育方面的专业学习,是狭义的。而广义的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辞海》),它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部分。虽说学校、社会、家庭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一定的分工,但这三部分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以震惊全国的海淀区蓝极速网吧焚火案为例,纵火者均是未成年人,作为直接的犯罪者,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而反思的却应该是我们:首先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黑网吧的存在就为火灾留下了隐患,这是社会乃至政府监管部门推卸不掉的责任;其次,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再加上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疏于管教,显然“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培育了一颗危险的“火种”;而正值学龄的孩子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游荡,在网吧里度过本该在课堂学习的大好时光,无形中把一颗危险火种送到了留有隐患的起火点,学校也难辞管理不严之责(作为年级组长,我对班主任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学校早上7∶40上课,发现有学生未到校,7∶45前电话一定要打到他(她)家里,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孩子的行踪)。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24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表面看起来是三名未成年人酿成的悲剧,但他们何以小小年纪就如此“无法无天”?追根溯源的话,家庭、学校、社会都脱不了干系。
教育领域的社会责任
说到教育领域的社会责任,可能是出于多年从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敏感,我欣喜地注意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开始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开始,很快就延伸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庆幸,国家和社会把更多的目光,更大的精力投向了寄托着中国希望的下一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向全社会发出了动员令,文化部很快就开始清理对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的文化市场,黄书、黄碟、色情、暴力等都在严打之列;随后,公安部又在全国范围内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中屡屡告捷,封杀了一个个黄色网站,制裁了一批网上传黄的犯罪嫌疑人。这些行动净化了文化市场,宏扬了网络文明,有效地杜绝了给孩子们造成的视觉污染和灵魂污染,对此我拍手叫好,因为这是社会教育地位和水平的提升。虽然严格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当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时,那么无疑对于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我多年在学校做的是专职教育,但是我今天正在研究的却是
,因为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庭教育的完善,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不知在何时何处看到过“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谁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家庭熏陶、父母影响已经在孩子身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而孩子走进学校,尤其是走进初中、高中,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了。至于有人把“延续”理解为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检查督促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背诵默写等,这恰恰是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我认为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但对今天来说却又是无奈的。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而学校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这种“引申”的功能必由学校担当。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用“补充”一词也许并不十分恰当,但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说法了。我这里所说的补充是指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实现,以初中生为例,他们在校期间开设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品德、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计算机、心理等近20门课,是任何一个家庭也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我权且把它当作一种补充吧。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完善——由于绝大多数家长不懂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时常出现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误。这时候如果能够有好的学校教育,好的专业教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和指导,二力合一,教育效果将会更为理想。凑巧了,刚刚接了一个未曾谋面的家长电话,录音记录如下:
  “请问是关老师家吗?”
  “对,我就是。您是……”
  “我是新初一的一位学生家长,有个问题向您咨询一下。”
  “好的,您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暑假还有一段时间,可孩子作业基本做完了,我不知该让她干点什么,是不是再去报一些补课班之类的……”
  “请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上班家里是不是就剩孩子一人在家?”
  “是女孩,白天有姥姥陪着她。”
  “好的,放假了嘛,要让孩子休息好,另外她马上要进入初中学习,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已经发到手的新课本翻翻看看,作个简单的预习,然后我要给您提一个建议,利用假期大好时机,鼓励孩子多读点书,带孩子去逛书店、书市、图书大厦,选书,买书……”
  “孩子总是显得很幼稚,不爱看书。”
  “咱们不能总是迁就她的幼稚,要帮助她长大,指导她选择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文字书,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或中国的一些小说……”
  “她能看进去吗?”
  “不要着急,每天先作为任务规定读上20页、30页,晚上您下班回来一边做饭一边让女儿讲讲今天书中看到的情节,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您也要表扬,鼓励她明天继续读。”
  “好,我今天就带她上图书大厦,以后我也要多看书了。”
  “多看书也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受益无穷,希望您今后能把带孩子逛商场改变为经常逛书市和书店,让孩子去感受那种文化氛围,去多了她就逐渐感兴趣了。”
  这只是这段对话的一部分。当然我还为这位妈妈提了一些建议,家长也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最后还表示“以后可能经常向您请教”等等。但是她所表达的“今天就带孩子去买书”和“以后我也要多看书”不就是一种对家庭教育的完善过程吗?但是这种完善的条件是家长有心(主动给我打电话),我有意(真心想帮助她)。
  乍一看我前面表述的似乎都是学校的作用:延续,引申,补充,完善,恰恰相反,我要强调的是,学校的这些作用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体现的,抛开学龄前的前期家庭教育不说,就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家长如果继续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果不能很好地支持与配合学校工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势必还会人为地给孩子的成长制造障碍。这就是我目前十分关注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
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一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爸爸妈妈和老师,我知道你们的所谓合作是什么。这种合作几乎从我上小学就开始了。就是你们的合作,使我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周末和闲暇时间。你们一直就合作得很紧密,特别是爸爸,不但天天守着我学习,还没事就往老师那里跑,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你们还要怎样更紧密地合作呢?如果家校合作仅仅是学校在家里的无限延长的话,我现在就声明‘我反对这样的合作’。”
  好一个叛逆的孩子!我也声明:我支持这位同学的想法。
  这是《今日父母》杂志曾经作过的一个专题:关于家校合作。他们先期作了一些采访,上述“叛逆言论”就是他们的采访对象——江西省某校高一学生赵&&的心声与宣言。该杂志在2002年第12期以《从父子对垒看教育的水火之争》为主题,报道了15岁高中生赵&&与其父亲在家校合作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详细内容我在这里不用描述了,单看看编辑们所配的两个标题就足以了解这父子俩之间的矛盾与各自的心态了:一篇是《为了儿子我还能做些什么》,副标题——一位父亲的痛苦独白;另一篇是《我反对这样的合作》,副标题——一位苦恼孩子眼中的家长与学校。一位在“痛苦”,一位在“苦恼”,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家长与学校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合作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围绕这一系列问题,《今日父母》杂志又举办了有记者、学生、家长、老师参加的一系列座谈,大家很认真地坐下来探讨关于家校合作的意义、方法、效果及成败等问题。我参与了讨论并发表了看法,回来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许多想法表达得不够透彻,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必须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误区:家校合作目标不明确或不一致
误区一:家校合作目标不明确或不一致
  “哪个当爹妈的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好啊!”这是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呀!”这也是老师们的心里所想。这样看起来好像目标绝对一致,相互配合应该不成问题。可实际情况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埋怨、指责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我知道一个学习非常不错的小男孩,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思。由于他在学习方面比较省心,班主任老师更关注他在“做人”方面的一些不足,提醒他不要老迟到,要为集体做事,要学会关心他人等等,甚至有一次我在楼道里发生了眩晕,他回过头来问候了我一句:“关老师您没事吧?”我就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表扬他学会关心人了,鼓励他做得更好。可是他的家长对这一切都不以为然,眼睛只盯着成绩,挑剔年轻老师的教学,埋怨学校不安排校车接送学生,甚至把家里的闹钟拨慢15分钟,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而迟到。像这位家长的种种做法,能说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致吗?
  聚焦于学生分数的家校合作,成功概率很低,是现今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无奈。即使一段时间家长、学校抓得很紧,配合得不错,成绩一度上升,但往往很难保持,因为“治标不治本”,只能给家长和老师一瞬间的欣喜。江西那位赵&&同学满腹牢骚:“语文老师没完没了地让我们分段写中心思想,我不明白,一篇好好的《荷塘月色》何以能读得如此支离破碎?这些东西实在用处不大,学也白学,还容易把人的正常逻辑搞乱。”就这种心态,老师和家长逼着他把《荷塘月色》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提高语文成绩吗?这种“短期行为”,“现实主义”家校合作正在被家长和老师们实施着;数学老师让家长在孩子不及格的卷子上签字;化学老师让家长督促孩子默写化学方程式;语文老师让家长看着孩子背《出师表》……每一科老师的目标都很明确——家长要监督孩子提高我这一科的学习成绩。
  有些家长真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配合”老师,可惜能力有限,再说孩子未必听你的,跟孩子打着闹着“狠抓”了五科,可能也就一科成绩有点起色。于是这科老师高兴:“你看家长抓了和不抓就是不一样。”其他几科老师就会埋怨:“这家长不负责任,我也没办法。”我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总会发出“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老师敬业情”的感叹。其实老师和家长很多时间是在做无用功,在一厢情愿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鞠躬尽瘁”,而孩子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听一听这近乎冷酷的回答:“这段时间网上开始谈论‘家校合作’,近来爸爸也总说这件事,还说要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好好沟通沟通,研究一个使我‘浪子回头’的方案。我觉得好笑,我本人既然提不起兴趣,你们还合作什么啊?也不问问我究竟是怎么想的,似乎完全与我无关。你们这样不把我们的感受当一回事,就不怕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吗?”——这是孩子的真实心声,而且很有代表性,不过是绝大多数孩子“不敢”坦露的心声罢了。
误区:家长陪读就是合作
误区二:“家长陪读”就是合作
  今天的家长真不容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打拼之余,有相当多的人,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花钱择校,请家教等不说,就是“陪读”——检查作业,亲自辅导,给孩子报听写,额外加作业,甚至就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学习的,也绝不在少数。以我刚刚送走的一个初中毕业班为例:全班49人,家庭环境相对宽松,不直接过问和干涉孩子学习的也只有四五个家庭,一一列举,值得思考:
  孙逊,女,爸爸为留日博士,孩子随父母在日本生活学习了4年,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只把握大方向,教育方式民主化,孩子有很大的自主权,业余时间参加校田径队,爱读书,喜绘画,练书法,兴趣广泛。学生会竞选落榜,她感到不公平,想去找校长理论,妈妈表态: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我就支持你。最后中考报志愿,也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中考成绩482分,班级第四名。
  王晓妍,女,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游历过许多国家,兴趣广泛,业余时间骑马、打篮球、用电脑绘画等。平时学习很轻松,除英语成绩优异外,其他各科中等水平,家长实行宽松管理,给孩子最大的自主权。只是在初三下半学期家长对成绩不满意,才过问和监督了一下,中考475分,在班里排第八名。高于平时成绩,轻轻松松考上理想高中。
曹索米,男,爸爸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魅力12》节目主编。妈妈是海淀区某高中代课英语教师。家长全部精力都在自己的事业上,完全无暇顾及孩子,连吃饭都经常是各自在饭馆解决,更不用说直接关心孩子的学习了,一切自主,一切自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看起来似乎“不务正业”,但实际上该干什么心里比谁都明白。中考490分,班级排名第二,还称没考好。
  郝志旭,男,与上面三位同学不同。他的父母不太为他学习操心的原因是这孩子省心。他智力平平,反应不算快,数理化相对费点劲,但凭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语文、外语有明显优势。从不用父母看着、逼着学习的郝志旭,凭借自己的实力,中考472分,班级第十三名,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令许多所谓聪明的同学羡慕。
  刘梦,女,这是一个争强好胜,成绩一贯优秀的女孩子,“不用扬鞭自奋蹄”,基本不需要家长督促,学习自觉性较强,行为习惯良好,中考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我掰着手指头数,据我掌握的情况,也就是这几位同学家长完全不“陪读”,可是成绩却相对理想。除此以外,我这个班还有44名同学的家长,或多或少地在充当家庭教师、家庭陪练、家庭督导的角色。而且真有一部分家长不遗余力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和要求在“帮助”孩子学习:除去每天例行的检查,听写,签字以外,懂外语的家长辅导外语,学化学的家长讲化学,数学遇到难题家长帮着解答,居然还有家长是“全活儿”,什么都拿得起来,实在没这方面能力的家长或请家教,或买一堆课外习题逼着孩子多练。但中考结束后,我很不情愿地看到,这些在学习上花了家长大量心血和精力的孩子们,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我这个班反映出的现象有没有代表性还不得而知。我将继续关注和探讨这个问题。
  出现“陪读”误区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三个:第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庭来说成功或失败就是100%。家长想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第二,在今天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下,中考、高考确确实实维系着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前途与命运,家长和老师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三,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有偏颇之处,对家长期望值过高,把学校教与学的矛盾转嫁给了家长,不尽合理。第三点我是最不愿意写的,惟恐引起同行们的不满,而且坦白地说我本人也是认识超前,行为滞后。作为班主任(我不是主科老师)我也在违心地给家长们增加压力。但是我不想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是搞教育的,应该要求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进步。
  在《今日父母》杂志组织的座谈会上,有一位家长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开家长会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报一下,仅仅通报情况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老师在上课现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家长在家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又能有什么办法?”这番话虽然不能说完全对,但也很直白地表达了人们对这种家校合作的不满意和不接受。据一位从英国回来的朋友讲,在英国的学校,老师是不允许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认为那是表示对学校、对老师的不信任。虽然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别国的理念,但是我实在不能赞同每一位主科老师都给家长布置任务的做法。虽然老师们的理由很充足,既要提高成绩,但学生又不自觉,家长管一个孩子而我要管四十多个孩子……也真可谓用心良苦。可是教学毕竟是我们的责任,没有理由让家长分担过多,另外实践证明效果也并不好。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共9年时间,一直拿家长当“拐棍”,离开“陪读”就不学习的孩子,都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误区:老师与家长联系=告状
误区三:老师与家长联系=告状
  我敢说,100%的学生最烦老师找家长告状。我是老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站在学生一边。也许有人马上会提出质疑:难道你能做到不给学生告状吗?不能,确实不能。如果一定用“告状”这个词的话,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告出水平,告出效果,不做无用功”。不妨举一例说明:这是《今日父母》杂志采访我以后作的一篇专题报道,题目是《合作方法最重要》。引言部分是这样写的:一项成功的家校合作,挽回了叛逆孩子张小雨——小雨的班主任如是说。这位班主任就是我,我采用了“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方式,成功地“告了一状”,成功地策划了一次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这是我接的一个初三班级。张小雨,女生,性格略显内向,不合群儿,看卡通成瘾,所有零花钱都用在买书上,积攒了一大木箱卡通漫画书。上课看漫画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全班倒着数。前任班主任谈话、批评、没收均无效果,几乎就放弃了。我接班后她上课照看不误,我好言相劝无济于事。在即将召开我上任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时,她交给我一封千余字的长信,信中痛斥我不懂新文化,不接受新时尚,说看卡通漫画是世界潮流,国外人人都在看,“我不追星,就是要看卡通漫画书”,并明确表示绝不会屈服。父母撕过、烧过她的书,并不止一次地打过她,但她发誓要看下去。信中她预言我一定会在家长会上给她告状,她等待着会后家里一场急风暴雨的来临,但不会让我看到满意的结果。拿着这封信,我犹如接到了一道“战表”,周围很多老师看后都被激怒了,我反而冷静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她所谓的“预言”是揣摩了一般老师的心理和做法,她已经领教过了,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意料之外”。
  家长会后我留下她的父亲,通报了情况后,要求家长配合我,按我的方法去做:家长回到家里后不生气,不责备,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这就是第一个“意料之外”;然后告诉她关老师表扬你了,表扬你爱看书,不追星,这在今天的青少年中是比较少的——第二个“意料之外”;但是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第一,你这样没有节制地看,对学习有没有影响?如果觉得确实没有影响,你的学习就是这个水平了,那关老师支持你继续看下去——第三个“意料之外”;第二,你上课看如果关老师不管,其他同学也上课看关老师该不该管?家长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去说、去做了,没有出现她所预料的急风暴雨,反而大大地触动了她。经过几乎一夜的思考,第二天她主动找到我,要求跟我谈谈。刚巧那一天是10月8日,是我儿子的15岁生日,因为在他14岁生日那天我一晚上走访了三个同学家,把儿子的生日忘了,愧疚了一年就等着孩子15岁生日时弥补呢,因此我婉言拒绝了她。没想到她也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第二天是周日,她迫不及待地由父亲陪同打听着找到了我家,再一次要求和我交谈,并且表示如果谈好了,她立即去理发馆把很怪异的发型剪掉,要重新做人。我揽着她的肩膀,首先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对昨天没和她谈表示歉意,然后我们推心置腹谈了很久。第二天的张小雨,头发剪短了,把一箱子书锁起来了,上课认真听讲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用她的话说:“您这种对待学生的方式,让我无法再顽抗,我只能投降,但我输得心服口服。”
  这个案例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吧,这种成功的体验我还有很多很多。你说我告状没有?显然是告了。但我的“告状”是以理智为前提,以解决根本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就事论事,更不是推给家长帮我解决“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问题。课堂上老师都三番五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又能如何呢?
  我上班的路上要经过两所小学,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爸爸或妈妈骑车带着孩子,一边走一边嘱咐“上课好好听讲啊”,“课堂上可别玩啊!”有些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在孩子下车关门的那一瞬间也不忘叮嘱一句“上课要专心啊”,“今天别被老师留下,我准时来接你啊”。
  每每听到这些话,再看看孩子那心不在焉、习以为常、似听非听的表情,我就特别想提醒老师们,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啊?孩子有什么样的毛病其实家长心里都清楚,尤其是经过小学六年“千锤百炼”的孩子,到了中学,孩子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有什么样的好习惯,有什么样的坏毛病,家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别看家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时主要说优点,缺点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那一来是家长爱面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让老师“善待”自己的孩子,二来也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旧有的不良行为随着走进中学就丢弃了,改掉了。至于谁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谁的孩子偏科,谁的孩子不爱完成作业,谁的孩子有撒谎的恶习,谁的孩子粗心大意,谁的孩子放学不爱回家……家长们都知道,而且指望着老师帮他孩子纠正这让他“伤透了心”的坏毛病!
  孩子们说“老师找家长是无能的表现”,话虽尖刻且不公平,但是如果找家长单纯就是为了告状,岂不等于承认“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转嫁给家长了吗?孩子说咱们“无能”也不算太冤枉吧。
  再举一个我处理过的案例:
  一天晚上我正在做饭,电话铃响,是我校一位年轻女教师打来的。
  “关老师,我遇到一个难题,不知该如何处理了,麻烦您给我出出主意。”
  随后她介绍了事情的全过程:课间休息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一女生正在揪打一男生(此时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女孩子太不像话了”)。老师厉声制止时,这女生喊了一句“他骂我月经失调”,在场同学哄堂大笑。年轻的女老师很替她难为情(这时候老师对女孩的感觉更不好了),把打架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后,下一步该如何处理,小老师没了主意。请教身边一些稍年长的老师,有的说“让她写检查”,有的说“让她在班里公开作检查”,也有人说“请她家长”。可喜的是这位老师虽然年纪不大,教龄不长,但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用心,思考再三给我拨通了电话。我把我的态度和处理意见提供给她作为参考:第一,这事完全没有必要找家长。发生在学校内、教室里的一件并不十分严重的事,不要扩大矛盾。第二,在班里作检查的效果不会好,因为它毕竟涉及到了比较隐讳的话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把矛头完全指向了这个女同学,无形中袒护了口无遮拦、引起争端的那个男生,我如果是那个女生我会不服气的。另外“月经失调”这样的话从初一同学嘴里说出来,恰恰说明了他们似懂非懂,还没有那么复杂,不要把孩子想得有多么龌龊。经过我这一分析,立刻得到了她的认同。“那我下一步该做什么呢?”我给了她两条建议,先给那位女同学打个电话,告诉她今天老师批评你是因为你身为班干部(女生体委),对你要严格要求,老师知道首先做错的不是你,是那个男孩子说了伤害你的话,老师一定会批评他的。但是作为一个女孩子,以后应该注意……
  用“情”和“理”,既能抚平她受伤的心,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要借此机会分别给男女同学开会,进行一次青春期教育,尤其是要告诉男生:你们上了中学,要从小男孩长成男子汉了,要懂得尊重异性,说话不能过于随便,想什么说什么;行为上要约束自己,做一个有教养、有修养、有涵养的人。这位小老师按我的指点去做了,我的这顿晚饭吃了一半,她又来电话了,告诉我和那个女同学谈得非常好。一场差点被扩大了的矛盾顺利化解了。
  如果前面提到的“卡通漫画”事件作为我成功“告状”的案例的话,那这个“月经失调”事件应该是没有告状,老师自行圆满解决的案例。处理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前者是“顽症”,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告状”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者是偶然,只要老师能够解决,能达到教育目的,就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让家长把孩子训一通甚至打一顿,给老师出出气的做法千万要不得。老师们尤其有必要明确一点:靠家长压服最多维持到小学结束,随着小孩上中学,进入青春期,家长逐渐就会败下阵来。给孩子冠以“逆反”两个字,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不听话了”,“管不住了”。今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题目就叫《我拿孩子没办法》,道出了众多家长的无奈。
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二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确实有合作的必要,这也是我多年从教的切身体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在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们的心理、思维、情绪、行为等起着影响和干扰的作用。“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谜,使老师们不解,令家长们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家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需要双方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寻求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家校合作的首要目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家长和老师一合作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多少,甚至就成了“才”。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我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刚刚开了个头,没有理论上的深刻认识,只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比较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经验,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
  “家校合作应该由学校牵头来搞,因为家长是分散的,缺乏号召力,学校才有力量来组织这件事。另外,家长也可以积极地行动起来,不要什么都等着学校来做,如果学校不做呢?耽误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家长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我当时在场,她说的“由学校牵头”指的是开办家长学校,表达了家长对这种家校合作方式的认可和期盼,这也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传统上的家校合作一般包括三大块,即家访、家长会和请家长。这三种形式我认为不能摒弃,仍然要坚持,但应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容。
  在25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在坚持进行家访,而且家访的目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就在前不久的新初一班主任会上,作为年级组长,我要求老师们利用暑假家访,并特别强调了家访目的:第一,了解孩子,拉近与学生感情上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亲近你;第二,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向家长传递沟通与交流的信息。第一个目的如果通过家访实现了,就会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所以我告诉年轻老师们:到学生家一定不要摆出“老师家访”的架式,而是“朋友串门”,要自然、亲切,以关心和鼓励的语言为主,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注意到,比如让学生近距离地跟自己坐在一起,到学生房间参观一下他的小天地。时间不要很长,半个多小时足以让孩子感到一份惊喜。而通过和家长的简单交谈,一般也能够对家长的性格、文化素养、教育能力以及孩子成长的小环境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对于今后如何与家长去协调和沟通有一个前期的思想准备。
  家访是一门艺术。曾经有44中学生王&的母亲通过我的学生家长找到了我,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感觉实在没办法了,“慕名而来,请关老师到我家跟孩子谈谈”。看着这位无助的母亲,我无法拒绝。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听到一个细节是“他特别烦老师”,我心中有数了,于是嘱咐家长“进你家门后不要介绍我,开场白我自己来。”下午6点多钟,王&家长把我接到他家,打开房门妈妈说:“王&,来客人了。”孩子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我故作惊异地说:“呵,你也有个儿子呀?我还以为你的孩子是个女儿呢!太好了,别看我有个儿子了,还是一看见男孩就高兴。”然后我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他,“嗬,这么高,好标致的小伙子。来,陪阿姨坐会儿。”于是他很自然地坐在我身边跟我聊了起来。他一进入角色,完全没有戒心了,也就被我引进了主题:在哪上学,几年级,喜欢什么课,不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厌学……我对他有鼓励、有赞扬,也有批评、有指导,谈得十分融洽。在这期间他也知道我是老师了。不知不觉中快8点了,他主动提出“咱们请关老师一块儿吃饭吧”。为了能和他继续“套近乎”,我也就顺水推舟了。到晚上10点多钟我离开他家时,他一直把我送下楼,他妈妈不由得问他:“王&,你可从来不送客人的,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送关老师下楼。”孩子回答:“我根本没觉得是老师,就像我的同学来了一样。”——这就是艺术性家访的效果。
  我在前面提到的陈飞同学,就由一次家访得出了“关老师最了解我的”结论,以后就处处听我的;另一位认为“我是女孩儿,爸爸不喜欢我”的同学,由我的一次家访纠正了爸爸妈妈的偏见,缓解了与女儿的矛盾。2001年暑假,我去张思宇家家访,家长高兴地到处宣传:“我们选这个学校选对了,班主任都50多岁了,还来家访,太负责任了。”去一学生家,不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迎出来,还当作一件特大喜讯通知了家委会,连家委会主任都一起迎出来了,因为“小学六年老师从没来过,现在家访的老师太少了”。这些心存感激的家长,在日后的工作中都给予了我极大的配合。
  家访成为我所在的北英中学的保留传统,老师付出了,也得到了回报,尝到了甜头。我校的杨春燕老师,家住八大处,2001年接新班后,为了家访经常带着上初二的儿子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里。不出一个学期,杨老师走访了全班40多个学生的家,一来杨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家长,二来通过家访,师生之间建立了感情。三年来尽管孩子们处于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思想、情绪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和波动,但孩子们对杨老师的那份情没变。绝大多数家长对杨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一直坚持到孩子们毕业。这样的家校合作是不是应该提倡?
再说家长会
 再说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主动权掌握在学校和老师手里,而且不用规定也无须提倡,或多或少总是要开的。其内容一般不外乎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这个批评还会连带上家长。然后主科老师轮流上讲台,根据自己所教这一科的情况,进行总结、表扬、批评,再加上“家长应该如何抓好这一科”的指导。会后还会再留下几个“
问题学生”的家长再谈学生的问题。在一次开完家长会后,我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用来自嘲:
  家长,忐忑不安。
  学生,提心吊胆。
  家长,语重心长恳谈。
  孩子,表面点头称是,
  其实一肚子怨言。
  会后过不了三天,
  一切烟消云散,
  又回到了从前。
  这种老套路的家长会看起来老师和家长进行了一次密切合作,但意义真的不是很大。我曾经试图从我做起,使家长会有所改变。
  首先,在时间上,学校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成绩、排名都出来了再开家长会。显然目的就是向家长报告和分析考试成绩。对此我不能赞同,因为考完了,报成绩不是目的,分析成败原因是老师和学生应该认真去做的一件事,向家长汇报意义不大。我主张家长会改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开,把考后报分变为考前动员,让家长知道孩子要考试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复习环境,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孩子建立竞争意识,争取考出水平,取得理想成绩。至于考试结束后想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成绩(其实只有少部分同学需要老师告知),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开家长会的形式了。
  作为普通班主任,我没有决定权,1998年我鼓动高一年级组长按我的想法作了一次改变,学生反映良好,说:“考前开没什么压力,不用那么胆战心惊了。”家长也感觉不错,说变被动为主动,考前能抓一抓,心中有数了。2001年我当年级组长后又搞了一次,但“习惯势力”使我无法再坚持下去。看起来仅仅是个开家长会的时间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念。
  其次,我给我的学生们一种承诺:家长会上不告状,不点名批评,更不责备家长,有什么问题下来个别交流;我对家长们提了个要求,家长会后回到家里,不发火,不骂人,以鼓励为主,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我这样做的宗旨一不让家长恐惧家长会,给家长留面子,二不让学生反感家长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长会这种家教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对家长似乎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从学校、老师这一方面来说,怎样开家长会,采用哪些形式,如何发挥家长会的最佳效益,都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我手中的座谈会记要中有几则发言,一位家长说:“我孩子的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由校医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人讲课,怎样帮孩子度过困惑。”我觉得这种形式就是进步。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现在办的家长学校是一种好的形式,但内容太单调了,都是关于青春期教育的。青春期问题只是孩子诸多问题中的一部分。家长学校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更广泛一些?是不是可以像香港一些中学那样,由学校组织一些学校之间的活动?比如组织问题类似的学生的家长一起开专题讨论会,或者组织一些家长交流教子经验。我很希望能向一些特别会教孩子的家长取取经。”
  一位在座的老师马上回应:“除了家长学校,我们学校最近在探索一种‘小型家长会’,就是刚才那位家长说的,把问题类似的学生家长聚集起来。目前看来家长对这种形式的家长会还是比较认可的。”
  听了上面三位家长和老师的发言,首先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是,家校双方都希望合作,重视合作,出发点相同,目标基本一致。只要在方法上、手段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合作的空间很大,合作得前景看好。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替孩子们呼吁一下:无论何种方式的家校合作,都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大人们合作得再好,孩子如果不接受也等于零,千万不可以形成两伙大人对付一个孩子的阵势。本来孩子在青春期就正逆反着呢,一旦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就为“管”我,“治”我,那就可能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所以,“家校合作”必须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平等的对话。
最后说说“请家长”
最后说说“请家长”
  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家校合作方式。小学老师经常是采用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我上小学时,哪个同学被老师“留下了”,那可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了),家长来接孩子时给孩子告上一状的方法。高中老师就理智多了,请家长到学校来的比较少,问题实在太多了,老师忍无可忍了,顶多给家长打个电话通报一下情况而已,因为老师们明白这么大的孩子家长已经左右不了了。“请家长”利用率最高的就是初中老师。初一到初三,年龄13岁~15岁,青春期正萌动着呢,真可谓“多事之秋”也真够难为这些初中老师的,求着学,哄着学,压着学,斗智斗勇,软硬兼施,实在没法子了——找家长。上课说话,找家长;男女之间传纸条,找家长;不完成作业,找家长;考试作弊了,找家长;甚至哪篇古文没默写下来,也找家长……真累!家长累,老师也累,关键是大家累了半天没有什么效果,没效果那不就是一个“败招”吗?既然是“败招”,老师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改良一下,修正一下,有点新意呢?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我有时真替那些怒气冲冲地喊着“把你家长找来”的同行们着急。
  家长要不要找?要,但调整一下策略,可能事半功倍。试举一例:在第一章里我曾写过我的一个得意门生王海洋,尽管他十分优秀,但高中期间也时不时犯点孩子们惯犯的小错误。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在作业上偷懒,今天做题缺步骤,明天少交一门作业,后天作业放家忘带了,有那么三四次以后,我意识到他在放松自己。我不但要让他家长了解这种现状,还要联合起来敲打他一下。于是在一次他说把物理作业忘在家里了,我没动声色,悄悄给他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首先说了一下王海洋近期表现,本着“响鼓也要重锤敲”的原则,我请求他妈妈配合我。因为知道他妈妈就在所住部队大院门诊部工作,时间上有一定弹性,所以就请他妈妈专程给儿子来送一次作业,一来借机教育王海洋,二来“杀一儆百”,给其他同学提个醒。商定好后,我回到教室,一脸严肃地向同学们宣布:“最近老有同学忘带作业,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也不能让你们回家取。从今天开始,咱们实施一个新的办法,谁忘带作业我就打电话让家长来送,你们不心疼你们的爸爸妈妈,不怕影响他们的工作,我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今天就拿王海洋开刀,我已经通知了他妈妈,九点半课间操时将作业送到。”同学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王海洋更是无地自容。我至今忘不了当天那一幕:王海洋妈妈骑车来到学校,巧的是那天风特别大,我们三个人面对面站在办公室,身高1米8的王海洋低着头,满脸流汗,他妈妈借机会教育了他一顿。王海洋是一个特别孝敬父母的孩子,从那一刻起,他真的把教训铭刻在心,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其他同学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说忘带作业了。就这件事来说,我既请了家长,又告了状,但是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个家长请得值,应该也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
  请家长,作为负责任的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一种手段,本身并无过错。但是我想应该注意这样三点:一要明确目的,为了什么事,请家长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不是能够收到预期效果,老师都要先想清楚,免得劳心伤神,生一肚子气,还不见得解决问题。我就经常听到一些任课老师给班主任下指令:“把你们班&&&的家长找来。上课不听讲,也不知道在底下干什么呢!”或者“叫&&的家长来一趟,他孩子要再不好好完成作业我就不管他了”。像这种老师“一气之下”做出的请家长的决定往往是徒劳的,学生上课在干什么连讲台上的老师都不清楚,家长又怎么能知道呢?至于说“不管了”,怎么可能呢?越是这些嘴里说着气话,追着找家长的老师,责任心才越强,根本不可能放弃一个学生,所以这样即使把家长请来了,也达不到目的。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把请家长、给家长打电话这种沟通不要仅仅局限在孩子有了错误之后。孩子有进步了,给家长报个喜讯;学习优秀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把家长请来介绍介绍经验;召集三五位家长座谈一下,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及家长的建议;即使孩子的错误必须告知家长,也不要一告了之,而是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和教育孩子。总之,不要把“请家长”这种善意的举动搞得那么沉重,让孩子惧怕,让家长不安,这不过是老师与家长之间一种平等的沟通与交流。
  从学校和老师角度谈家校合作,除去传统的家访、家长会、请家长等方式外,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变化,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默守陈规是行不通的,人人都会从窗体顶端走过,但“青春期”的概念却是近些年的时尚语。其实说白了,对于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人来说,“青春期”教育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难题,是对我们教育水平的考验,总不能败下阵来吧。在实践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寻求更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我们责无旁贷。
  家校合作是双方的,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校、老师正在投入越来越大的热情和精力做这件工作。作为互动的另一方——家长,据我所知也有合作的愿望,甚至有许多家长为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真是不遗余力。但是显然效果并不怎么满意,否则就不会引出“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的话题了。其实被扣上“更年期”帽子的家长们也很苦恼,现在都是一个“宝贝儿”,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成功与失败都是100%,谁也不愿留下遗憾。就在最近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自责和懊悔溢于言表:女儿中考成绩不理想,被一所不太中意的高中录取。如果家长提前活动一下,可以在择校政策许可范围内,花3万元重新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学校,但是由于家长动作迟了一步,错过了机会。孩子自知“理亏”,虽然郁闷但也无可指责,妈妈可就受不了了,电话中一再表示对不起孩子,没有尽最大努力去为孩子争取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担心有可能给孩子造成终身遗憾。我虽然也开导、安慰了她一番,但我知道,任何语言也抹不掉家长心中对孩子的这份“歉意”。
  其实家长真的欠孩子什么吗?我的回答是:欠,也不欠。不欠的是对孩子的那份情、那份爱,那份成长中的关心,那份生活中的给予。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们,用他们的付出淋漓尽致地向孩子倾注自己的爱,得到的回答却是:“妈妈,您的爱我受不了!”“我最怕看妈妈的眼神,她的眼神里期望太多了,爸妈的爱让我不快乐。”就是现在生活在大城市最底层的农民工们,他们把用身体和生命挣下的每一个铜板积攒下来,为的是“回家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可是就在他们为儿子的将来创造和积攒财富的时候,他们还未成年的儿子却辍学,不再接受正常的教育,你难道能说这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吗?所以我说为人父母,或者作为家长在对待子女的“爱”上不但不欠,而且只多不少。但是家长们欠的是正确的教育理念,理智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教育手段——这恰恰是今天家庭教育的软肋,因此才不堪一击,因此才屡战屡败,因此才不被孩子们接受。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在北京电视台2004家庭教育论坛上引用孩子们的话,把父母们称为“菜鸟”,据说是港台的泊来语,意思就是在网络方面的“笨蛋”、“白痴”、“什么都不懂”,孩子则自称为“老鸟”。现在的情况是“菜鸟在教育老鸟”,而且是用传统的方式,一厢情愿地教育,“老鸟”们能服气吗?不服气又怎么能接受呢?现在许多教育方面的专家都在大声疾呼“家长要学习教育”,“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教者应修身”。这种呼吁和提倡无疑是个好势头,绝大多数家长一定会接受。但是据我了解,家长们最迫切需要的答案就是:“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很广泛,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回答,我仅从家校合作这一点出发,谈谈我的看法。
  家长要充分认识与学校、老师良好合作的现实意义。我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确确实实有不少得意之作,培养出了一批像王海洋、张思宇这样的好孩子,转变了一些某一方面略有欠缺的所谓“问题学生”。家长们总爱在人前表达这样一种意思:“碰上关老师是我们孩子的幸运。”或者是“这孩子幸亏遇上了关老师”。每当这时我定会给家长纠正:“没有您的配合是不可能成功的,家长功不可没。”的确是这样,不是家长与我达成共识,没有家长的精诚合作,单枪匹马的我再有本事也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道理,家长的心气儿再高,单枪匹马也难遂心愿。既然家校目标是一致的,而老师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无论如何也应该高出家长一筹,家长如果能够做到主动沟通,虚心求助,善于协调,合理配合,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就能助孩子健康成长一臂之力。
  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充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割裂开来,形成几种错误认识。
  其一,我为孩子选择了好学校,已经尽到了责任,剩下的教育问题就交给学校和老师了。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上了好学校并不是绝对进了保险箱,清华、北大学子照样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持这种观点的往往是事业有成、工作繁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长。孩子上了3年初中,没开过家长会,不知孩子老师姓什么,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几班,初中毕业没考好,再花高价钱上高中——这样的家长我见过不少。
  其二,有的家长很自谦,认为自己不懂教育,甚至文化程度不高,也辅导不了孩子,只能拜托老师了。这些家长的着眼点只在孩子的“功课”上,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帮不上忙,所以客观上放弃了与学校的积极合作。
  其三,不好意思打搅老师。这样的家长还真挺多。心里特别想跟老师取得联系,想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及学习状况,或者发现孩子有问题了想求助于老师,让老师给支支招。但是犹豫再三,“算了吧,别给老师找麻烦了”,有的家长还十分通情达理地表示“我这一个孩子都这么费劲,人家老师管40多个呢,别给老师添乱了”。殊不知您的这种好心有时候还真耽误事,失去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另外也可以说明家长们有时真不太了解老师们的心,只要对孩子有好处,能帮助孩子进步,大多数老师对自己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
  我们北英中学逯广芬老师教初三时接手一个底子薄弱一些的班级后,为了改变班级面貌,主动征得家长们的配合,除家访、家长会外,还为全班48个学生每人建立一个联系本,该表扬的、该批评的,学校有什么重要通知,每一次单元测验的成绩等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或多写或少写,每天都要逐一落实。学校本无这方面的要求,逯老师自己给自己加大了工作量。
  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但是中国的教育国情中有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这就决定了家校合作在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家长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力戒浮躁,脚踏实地地、真心实意地和学校、和老师携起手来,直面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相信1+1&1∶1。
提高自身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
三提高自身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
  从中国传统观念来看,孩子是我生我养的,就该我来教育,还用取得什么教育资格,不是有点荒唐了吗?这话听起来也在理,中国古代《三字经》里不是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观点吗。我国法律也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家长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既天经地义又责无旁贷,谁也不能够剥夺。现在的问题在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提升。孩子们在社会各种思潮影响下,思维活跃,完全没有了“君臣父子”观念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传统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我打你怕”的教育被孩子们嗤之以鼻,而且还不仅仅限于“不予理睬”,还要加上各种形式的反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逆反”。孩子们称家长为“菜鸟”,说他们到了“更年期”,这就反映出了他们既藐视一切又无奈的一种心理。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们急于想知道“怎么办”。我就不断地接到家长这样的询问:“孩子什么也不跟我说,怎么办?”“关上门不让我进他的房间,我不知道他一晚上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办?”“我一开口他就烦,摔门就走,怎么办?”“拿起电话最少半个小时,也不让我听,怎么办?”“放学不爱回家怎么办?”“考试成绩不告诉家长怎么办?”……家长们的“怎么办”太多太多了,真可以编一本“家庭教育的N个怎么办”了,而且可能还真有人敢一一写出答案来给家长们“救急”。
  但我要负责任地告诉家长们,家庭教育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问题既然已经出现,“治病”就不能急于求成,中国有句古话叫“去病如抽丝”嘛。老师也好,专家也罢,针对您的“怎么办”决不可能“药到病除”,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在接受家长的咨询或求助时,只能给家长一些建议,一些尝试,家长能认真按我的要求去做了,也许会见到一点点的效果。但我认为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孩子综合症的病根儿未必能治愈。这也是我要提醒家长们的第二个问题:家长们的思路有误,都把“怎么办”作为待解难题,却不追问一下为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病根儿您找到了吗?社会影响、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自然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但同处青春期,有些孩子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逆反”,没有给家长造成多大的困惑,而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我坦言相告,就是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水平造成的。换句话说,孩子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得当的教育。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急于求成的心态,急功近利的方法和手段,有时真是“好心办坏事”,“欲速则不达”,甚至是“物极必反”。所以今天的家庭教育决非易事,不是谁都能教育出好孩子的;想当个好家长,希望孩子从自己手里走向成功,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资质。专家们提出的“要教育孩子先教育家长”的观点我特别赞同,一来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二来家长掌握和接受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切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思想,才可能提高教子成功率。具体来讲,我给家长们建议就是:
家长要学习
  家长们要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关注、关心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动态。教育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越是解决了温饱、经济迅猛发展的国家,儿童教育、国民教育越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国家就正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复苏与上升期,所以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就越发突显出它的重大和深远意义。也许由于我从事的是教育,所以对教育方面的信息反应十分敏感。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国家、社会、媒体、舆论、学校、家庭方方面面对教育、对青少年教育、尤其对青春期教育的极大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全社会都在给予积极的响应。电台、电视台关于青少年教育的专题节目比比皆是,报刊、杂志对青少年的动态报道非常及时,孙云晓、卢勤、周歧、王宏甲等专家们全身心地用出书、讲座等各种方式来点拨和指导家长们学会教育。这一切,作为家长您都注意到了吗?过去一说教育是科学、是学问、是艺术,就被人理解为是指学校教育说的。今天我就更直白地告诉家长:教育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女儿也同样大有学问,也同样有艺术性。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不学习就掌握不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不学习您的儿子女儿也许就被您耽误了。
接受现实,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接受现实,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说接受现实。对于家长来说,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与孩子们有了“代沟”,理解不了孩子们的所想、所作、所为,不明白到底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其实在我看来,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讲,并没出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在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的信息社会里,孩子们的思维、表现是在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他们青春期的反应强烈,是因为他们不受传统观念的禁锢,敢于表现。家长们如果扪心自问的话,我们这些“过来人”难道没经历过青春期的困扰吗?虽然“青春期”概念被提出和大量的出现是近十几年的事,可是毕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在这个年龄段的反应,即使没有青春期的说法,它也是个客观存在。
  坦白地讲,我在12岁~20岁之间就曾有过青春期的躁动(这本是我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美好的回忆,为了点醒家长们,只好把这羞于启齿的小秘密公布于众)。最初是在上小学六年级时,心里特别喜欢同班某男生。我们俩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学生,同窗六年,前五年没有什么感觉,不知怎么小学毕业前那一段就开始关注他,想接近他。我们当时上学是“二部制”,就是半天上课,半天家住比较近的四五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到一个同学家里去写作业,我就愿意和他分在一个小组。记得有一次老师为了让我俩分别帮助一些同学,要求我们分别插到两个小组里去,我不高兴了好几天。这不就是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吗?可是小学毕业后分别考上了不同的中学,时间长了渐渐也就淡忘了,至今已是杳无音信。
  第二段回忆是在17岁到山西插队后,回北京探亲时见到了曾经既是邻居又是小学同学,从小的朋友。他在海军某部队当兵,我们有几年没见了。他小时候个子就高,这时候已经有1米8了,穿一身军装,很英武。这次见面我心中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他约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礼堂看了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当时的感觉是既兴奋又忐忑,生怕被熟人看见,有一种负罪感,甚至怕他再约我,匆匆“逃离”了北京。以后我们也逐渐失去了联系,但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然后就是插队期间。我们是北京女三中的五个女生和十三中的7个男生在一个村子插队,一起吃饭,一块儿干活,朝夕相处。那时候快20岁了,对某些男同学由好感到产生想法,应该也是正常的。但仅仅是想法而已,直到今天,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但我们仍旧是最真挚的朋友,相互间都有着一份牵挂。
  我的故事讲完了。说真的,50多岁的我第一次公开披露我这些人生经历中的小插曲,还确实先鼓了鼓勇气。但是当我写出来后却产生了两种突出的感觉,第一个感觉是美好、甜蜜,这种回忆原来是一种享受,好像突然间意识到“我也从青春期走过”。第二种感觉是青春期的心灵躁动是如此正常,如此平常又如此美妙。我相信我不是“个别”,不是“另类”,现在正在为孩子的青春期而困惑的爸爸妈妈们,我相信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期保留着一个小小的角落。学学我,把它挖掘出来仔细地品味一下,一定有助于你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今天的孩子们,尤其是当老师既神秘又气愤地告诉您,“您的孩子和某异性同学好”的时候,您能够冷静地,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才不至于人为地扩大和孩子的间距。与孩子感情间距越短,才越有机会走进孩子心中,也就越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接受利于疏导,而拒绝是自设障碍。
  再说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从哲学上来讲,思想、理念属于意识范畴,要源于客观实际。中国封建社会的“父为子纲”,“棒打出孝子”显然不符合今天社会发展的实际了,更新教育观念是为人师、为人父、为人母者的当务之急。传统观念不可全弃,但固守传统也行不通。有许多家长自认为“我已经够民主了”,“我已经很宽松了”,但殊不知,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所谓民主、所谓宽松反而成了无原则的溺爱。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手、足、情,说的是某大学老师给学生留的暑假作业是回去给父母洗脚。首先我认为这个创意是好的,因为父母们经常在抱怨孩子不懂亲情,不体谅父母,不会关心他人。这不是给孩子们一个纠正自我的机会吗?真去做了的孩子很有感触,可是在演播室现场就有家长不屑地表示:“洗哪门子脚啊?有那时间让他学习,写作业好不好!”我很为这样的家长悲哀,看起来为子女的这种“无私”其实内含着潜在的危险。孝道本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现在却要当作一种新理念来弘扬了。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特别强调“平等”和“欣赏”。“平等”显然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挑战,讲的是孩子与师长在人格上的平等。这种观念是现代的,是进步的,是正确的,是绝对应该提倡的。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那种居高临下地管教孩子的方式确实应该摈弃,但如何理解“平等”二字的内涵却是我们在接受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如果把这种教育理念表面化,形式化了,不见得有好的效果。我就曾亲耳听到学生的议论:“还说和老师平等呢,她们能穿高跟鞋,不让我们穿,他们能换着样穿衣服,我们只能穿校服……”这就是孩子对平等的理解。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低声下气,无原则的迁就,自称已经“丢掉了父母的尊严”,这也叫平等吗?据说有的学校提出“和学生谈话请学生先坐下”、“上课迟到了不用喊报告进教室”,从形式上来讲这些都不能算错,但这样的做法就能真正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吗?我看未必。
  28届雅典奥运会网球金牌得主孙甜甜的妈妈说:“别人家都是父母骑自行车带着孩子,我不这样,甜甜8岁以前我总喜欢骑着自行车,让她在后面撒丫子跑,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这位“狠心”的母亲为培养孙甜甜的奔跑速度打下了最早的基础。你能说这对母女不平等吗?能说妈妈对女儿不尊重吗?
  所以教育上的平等、尊重,需要我们这些育人者用心去体验,懂得它的真谛才能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欣赏教育”是当今教育专家们在极力宣传和推广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不记得哪位专家说过:“中国的家长,食指特别发达,总是用食指指点、指责、指挥着孩子,而西方一些国家的父母,拇指总是特别发达,经常是伸出拇指赞扬孩子。”我真佩服最早发现问题,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实在是太逼真、太形象了。我给许多家长传达这个看法时,家长都非常认可,承认自己即使手的食指没有伸出来,脑子里、意识中的食指也在充分发挥着同样的功能。要说从家长的心态来讲,谁不愿意夸自己的孩子啊?可是有的是“没的夸”,有的是“不敢夸”。据我分析,说“没的夸”的一来不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二来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不敢夸”的是不了解孩子的心态,夸大了批评、指责的作用。
  我很赞同欣赏教育,但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欣赏孩子的什么,家长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像卢勤老师举例所说的那样,孩子乘车逃票了,你夸他聪明,或者孩子在外面打架占了便宜了,你夸他真棒,那不就把孩子引入歧途了吗?
  二是抓住欣赏的时机。当然最好的时机应该是从孩子很小时候,让“欣赏”伴随孩子成长,培养自信和上进意识。现在的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进入青春期了,开始逆反了,应该怎样再运用“欣赏”的手段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欣赏要讲究艺术。前不久我和15岁男孩张梦龙,还有他妈妈在一起交谈,他妈妈说了一句:“我昨天看了《告诉孩子,你真棒》那本书,写得真好,看了挺受启发的……”还没容她把话说完,张梦龙就一连串的“得,得,得,你俗不俗啊!”你看,这就是从小没有怎么享受过“欣赏”待遇的孩子,他看透了你“欣赏”他的目的,为了表扬而表扬他们是拒绝接受的。家长对孩子的表扬、赞美、鼓励必须是由衷的,不做作的,让孩子感觉是“真”的。孩子才会表面不露声色而心中美滋滋的。
  总之,家长要想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要学习和接受符合时代进步和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随时调整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此时刚好看到一则最新消息:中国教育台推出《家长俱乐部》。全文如下:中国教育台近期开播大型教育谈话节目《家长俱乐部》,作为一档促进父母共同进步的谈话节目,也是中国目前惟一一档以沟通家长教子问题,提升家庭教育品质为目标的节目,将在CETV-1周日黄金时段播出,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新京报》)。真希望家长们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节目。
建议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
  这一点我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给家长们的建议:主动与老师联系,主动与老师沟通。我的理由有三:
  一是家校双方随时、共同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行为表现,有利于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家长和老师长时间不沟通容易造成漏洞,导致难以补救的后果。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应该是你们老师的责任,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主动承担与家长保持联系的责任。但我不得不提出我的第二理由,就是每一位老师毕竟要管理几十个学生。就我现在所在学校所在年级来说,每班48人,班主任要想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难度确实大了点。任课老师一般教两个班,96名学生,要想随时向家长汇报一下学科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成绩,更是不太容易。而家长抽时间到学校来一趟,或者给老师拨个电话,这种交流老师们是十分欢迎的。
  我的第三个理由曾经有个学生跟我开玩笑说“关老师太狡猾”。因为学生最恨老师告状,尤其孩子刚犯了点错,出了点问题,老师给家长一个电话打过去,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老师又告状了,效果非常不好。可是家长隔一段时间找老师了解一下近期表现,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时候聪明的老师是既有表扬,又有批评了),这时候学生往往不会迁怒于老师,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一高三学生由于班主任向他家长反映“与某女生交往过密”,致其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地找到我,劈头就是一句:“她闲事管得也太宽了。”我问他:“老师怎么管你的闲事了?直接批评你了吗?”“没有,她告诉我妈妈了。”“是去你家告诉的吗?”“不是。”“是老师主动打电话告诉你妈妈的?”“也不是,是家长会后告诉的。”“好,家长会后,你妈妈主动留下来,找老师了解一下你近期的表现,老师不加任何定性地如实汇报你的在校表现,老师哪里做错了啊?”到这儿,这学生哑口无言了,只好悻悻离去。试想如果是老师主动去向家长“告状”,后果一定会比这更严重。
  这三个理由,我无需多讲,只建议家长们主动与老师多联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看您对孩子这么负责任,还真得给您孩子更多一些关注呢!
在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理智的桥梁
  我这里所说的理智,是建议家长在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理智的桥梁。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深知师生间的融洽对于教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老师和学生各居矛盾双方的主体地位。在对立中求统一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生家长,如果能够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黏合剂、润滑油,最终受益者一定是您的孩子和您的家庭。
  今天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自然也就提高了对老师的要求,这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当您拿定主意,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因为现在可供家长选择的学校越来越多),送到这些老师手里时,您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些信任,多些配合;少些怀疑,少些挑剔。应该确认学校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相信绝大多数教师是可以不断改进的;更要清楚孩子学习、品行的优劣取决于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绝非老师一人可以决定的。您把心态放平了,是一位“明白”的家长,就一定会理智地去看待和处理师生间产生的一些正常范围内的分歧、摩擦甚至冲突,就会调解矛盾,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的批评或要求,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树”而不是“贬”老师。这对孩子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我认识的一位知识分子家长,就在孩子回家“控诉”数学老师年轻、没经验、讲得不好时,及时帮他纠正:“老师毕竟大学毕业,学了那么多年,又有老教师带着,一定没问题。你们班不是有数学学得非常不错的同学吗?还是在自己身上找找学不好的原因吧!”没有得到家长支持的孩子以后不再抱怨了,逐渐和数学老师越来越融洽。就这同一个话题,我也听到过个别家长的处理方法:“年轻就是不行,咱们怎么这么倒霉,别着急,我找你们校长去,要求换老师。”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有这样家长的撑腰,孩子自己还可能努力吗?反正学不好也不是我的责任——这就是孩子的想法。可是到头来吃亏的又是谁呢?其实孩子回家诉苦,发泄不满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时期,一上了高中,孩子才不愿再向家长说学校的事呢。越是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越需要家长给予正面的引导,我设定几种常见的情景。家长们不妨考虑一下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回家说:
老师偏向&&&同学。
我今天上课没说话,老师冤枉我。
我们老师特讨厌,放学总比别的班晚。
真烦,今天我们老师又把我们臭骂了一顿。
倒霉,今天老师把我的文曲星没收了。
我们语文老师讲课特没水平,我都不爱听。
我今天忘带作业了,老师罚我在学校补上。
我上课就说了一句话,老师就没完没了地批评我。
我讨厌&&&老师。
  就选取的这些情景,家长们可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但我要忠告您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做对孩子有好处,请务必想清楚。
  也许有人会说,你是老师,当然就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说话。难道老师的种种做法就都对?孩子们的反映都不准确吗?那您就误解了。第一,老师们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管理方法多多少少会有差别。老师本是凡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抛开极个别教育界的败类不说,再优秀的教师在与人(学生)打交道的工作中,也会出现纰漏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对这一点我不但承认,而且是最心知肚明的。第二,孩子们反映的往往是他(她)的亲身经历,也许是客观事实,也许是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偏见。他们之所以回家诉说,就是想听到家长的评判,得到家长的同情和支持。这时候的您如果能做到既不贬低老师,又不伤害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使孩子的情绪得到缓冲,不但有现实意义——缓解师生间的矛盾,还可能产生长远意义——培养孩子宽容、自省的良好品质和换位思考的思想方法。至于说真正属于教师的问题,您完全可以善意地直接或间接地提出。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及学校领导都会给予认真考虑的。让教与学这对矛盾向有利于孩子成长方面转化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教育孩子您有义务,老师有责任,我们之间的和谐、一致、互谅、互补对孩子肯定是有好处的。个别不理智家长的一些举动只能为孩子造成潜在的后患。举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
  初一即将结束时,我看到个别学生的英语成绩已经跟不上了,心里真是万分着急。于是求助我以前的学生,现高材生陈薇、崔岩利用假期给几个孩子做家教,补一补英语。当时有补课愿望的孩子和家长不少,我不可能都安排,于是用心挑选了三个男生。没曾想其中一位在企业当个小“官”的父亲用一句“你们老师什么意思,她是不是创收呢?”拒绝了我的好意。另两名男孩补课很见效,而这个学生英语成绩却一蹶不振。本来孩子是个单纯、热情的好孩子,我对他还多一分偏爱,可是这位父亲却误解了我们师生间的关系。三年中,这位家长从没有主动与老师取得过一次联系,只在孩子上初二时的一个中午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学校。我简直喜出望外,热情接待并汇报孩子的近期情况(这时候这名学生各科成绩已经很差了),没想到不容我说三句话,这位父亲话锋一转“我今天主要是来反映一个问题……”原来是来告体育老师状的。就因为体育课上的一个游戏,男同学之间要互相拍打后背,孩子们顽皮,可能手重了,把他儿子打哭了。为此家长找我给体育老师奏了一本。我至今耿耿于怀的不是家长反映的问题,而是家长在遇到问题时的不冷静、不理智。第一,这些事值不值得您大动肝火。第二,中午孩子回家刚一诉苦,您就迫不及待地冲到了学校,对孩子能有好的影响吗?第三,我满心欢喜、满怀诚意地感谢您的到来,您这一瓢冷水,泼得我能对您没意见吗?据我所知,老师们中间有一种不那么正确却很无奈的共识,那就是家长难缠、事多、不讲理,对孩子我们只好少管,谨小慎微地管,顾虑重重地管,其实对孩子是没什么好处的。
  前面我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谈家长的理智,下面我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请求家长的理智。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老师一个电话把您请过去,劈头盖脸连孩子带家长一通数落,让您觉得很没面子。还有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了一批孩子,您竖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听见您想听到的名字,可是当老师点名批评时,您最怕听到的名字却从老师口中念出来。尽管大部分在座的家长并不认识您,您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早上临上班前,孩子怯生生地交给您一张不及格的考试卷,让您签字;还有,突然手机响,接到老师电话,告诉您孩子在学校又惹事了……总之,一桩桩、一件件让您恼怒的信息在刺激着您的神经,“恨铁不成钢”的念头使您压不住火,往往就会爆发一场两代人之间的家庭战争。
  但不知家长们注意到没有,这种战争并无实际效果,或者孩子有极短时间的些许变化,过不了三天,一切如故,下一次刺激又在等着您了。这是何苦来的呢?我要坦言的是,老师们的这种做法虽属无奈,也不见得合适,起码值得商榷。但作为今天的家长也不要固守“先生告状了,回家就得挨板子”的传统做法。而是应该改变一下思路,就像我前面介绍的“卡通”事件的处理方式一样“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也许效果真的会给您一个意料之外呢!当然这就需要家长的理智了。
  首先理智地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其次理智且策略地听听孩子的申诉或狡辩(也许是认错,那就更好了);再次,理智地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心平气和地讲理,在讨论中辨明是非,既要指出他的问题,让他无话可说,又要尽力发现他哪怕只有一点点“有理”的地方,给予肯定、表扬,甚至编几句“老师批评你的同时也表扬了你”之类的话。这种善意的谎言一来可以让孩子觉得“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一无是处”,二来也可以缓解因为老师告状而造成的孩子心中的不满,减少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您不是就起到了师生之间润滑剂的作用了吗?因此我劝家长们,当听到孩子犯错了、惹事了、学习退步了,甚至考试不及格了等信息时,“有话好好说”。您越冷静,不给孩子造成与家长、与老师顶牛的机会,他才有可能从内心去反省和自责。反之,如果走进了老师拿家长出气——家长跟孩子生气——孩子跟老师赌气的怪圈,只能是恶性循环,谁的气也顺不了,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关于家校合作我给您的四点建议:一要学习,二要接受,三要主动,四要理智。虽是我的经验之谈,但的确具有可操作性。您要是真的像有些家长表示的那样:只要为了孩子好,让我干什么都行,那就不妨试着去做一做,但是您必须明白,做这些可比为孩子拿出几万块钱难度大多了。
发展家庭教育
  一写家校合作的话题我简直收不住笔了。我也曾问过我自己:有没有资格指导家长?我的观点能不能被家长、老师们接受?经过认真考虑我为自己提出了三个理由:第一,家校合作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作为教育界的圈内人,有发表意见的责任和义务。第二,近30年教龄、25年班主任经历,可以说毕生精力都用在学生们身上了。我熟知孩子、了解家长,应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第三,熟悉我的老师和家长们有一个共识:有什么难题了,就找关老师吧,她总能给你出一些招儿。是啊,这就是我想写这本书的初衷。积攒了半辈子的经验、教训,只存在脑子里多可惜啊,还是资源共享吧!至于说能不能接受,那只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我还是挺自信的。
  老规矩,还是用名人的话做本章的结束语吧。中国学会常务理事,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张春熙说:
  “家庭教育的现状需要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需要改善。而改变与改善的出路在于发展——发展家庭教育。”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有三个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