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结婚吧电影二十年 现在离婚 有二十万左右的居民房 己三次开庭 他就以手上没钱为由 不给我另一半

二十年炒股梦总结
08:26来源:
作者:东方博客 我的名字叫博客
我的名字叫博客 的个人首页92年办的股东代码卡。开始炒股的股票还是有形的现在还有一点,收藏品了,没有托管。500股一手,钱还不够买一手的,只能和朋友合作买上一手。第一次股市扩容的时候,也有人排队的,但是排的人很少。那是周日,我正好要出差,去广州坐飞机当时深圳机场还没开通,早上去坐民航班机的时候,看到稀稀拉拉二三十个人在排队,心想这回错过赚钱的机会了。要是当时知道我错过了怎样的一个赚钱机会,我就会立马辞职去排队了。这次才是真正的赚钱机会,远比广为人知的两年后的那一次厉害得多。头两年炒股就是跟着起哄,本小利微,只是觉得这玩意儿赚钱挺容易的,根本没啥风险意识。转眼到94年的八月行情。之前托人开后门办了个电话委托,再也不用去递单了。为什么要开后门呢因为电话委托要五万,我那时候没那么多钱。94年的行情中,我是个做T0的快乐傻瓜,每天开市就挂篮子,也就低买填若干个小单,同样高卖填若干个小单,隔一两个小时去查一次,要是成交了就再补单,这样下来一天也有个几十一百的收益,多的时候有几百,赚钱真是太容易了。直到最后改T1,我买的深发展满仓被套。94年开电话委托的时候,证券部给了我一张印着深沪两市股票代码的A4大小的一张纸,正面是深市的,背面是沪市的,当时整个市场加起来也就二百多股票吧。不像现在看着都晕。94年被套的时候,我是把所有的钱都投进股市了,一共将近十万块,包括炒股赚的,更多是口里夺食攒的。想来现在这个时候,也有无数的新股民把所有的钱都去买股票或者是买基金了。当时我的平均进价是16块4。接下来的近两年就是最黑暗的日子,深综指都破了100点。95年的时候,再没看过股票。什么是被套这时候才知道。提篮子的美好时光遥远得一点都不真实。96年的好时光终于到来了。这时候,我错过了成为百万富翁的第一次机会。我在6块3的时候把深发展全出了96年未除权的价格!,那时候大约是四五月份。当时我特别高兴,因为解套了,还拿回了点利息。为了庆祝解套,我请几个朋友吃了次饭。当然,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顿只花了百多元的饭实际的含金量有多高。96年炒股的时候,已经是夫妻档了。LP的深市股东卡的编码是7位数,算算排序也就一百多万号,在现在说起来也算是非常资深的股民了,但是当时也就只能算是94年才开始炒股的新股民。所以,那时候炒股还是以我为主,一个人炒两个户。面对96年的革命大好形势,顾不上后悔把深发展卖了,两口子一心往前看,研究斗争策略问题,达成的共识是我们不能仅仅在深市一个战场奋斗,要到沪市开辟第二战场。于是马上行动,双双开了沪市代码卡。拿到手的是磁卡,比深市的纸卡牛多了。估计现在都已经是IC卡了吧说实在的,炒股这么多年来,赚也好赔也好,我觉得最幸运的一件事是:两口子从来没为炒股的事吵过架。比起股海中的沉浮来,人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点真是很重要。96年炒股,我最困惑的问题就是:根据什么理论才能指导好自己的炒股大计呢当时的理论流派实在太多,连搞周易测市的都很有市场,更别说主流的数浪大师们了,每一个都数得不同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如何数浪。当其时,本人都已经算是个半生不熟的老股民了,只是教训要比经验多,因此还是很希望有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专家来指导的,那心情,估计跟当年革命时代落草的绿林汉子投奔革命后希望党给派来个政委的心情差不多。只是,正因为也乱炒过几年,对专家和理论总不至于听到一声炮响传过来就会接受,总要仔细观察一下,但一看之下,总觉得专家有骗子的嫌疑,自己恶补的各种理论专著呢买了很多书,到现在还没一本全看完的,觉得跟我们中国的国情不是一回事当然基础概念除外。就在这半信半疑之中炒完了大半年。96年真正是我炒股赚钱的一年。全年赚了12万8。那是多少钱呀!就跟小品里讲的:我王老汉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呀!。当然,要是认真起来说,我不但放弃了成为百万款儿的第一次机会,而且,一年后回头看,我在96年上半年买的任何一只股票如果是满仓买入放到97年的话,都会比自己费那么大劲炒一年要强。96年还有件大事:就是社论。人民日报社论应该是96年12月份的事吧。社论一出来,深沪两市全线跌停。绿油油的一片不说,股指的日线是一条跌停的水平线,就跟病人死亡后的心电图监视器一样。此情此景也许一生仅得一见,也希望别再见。我在干什么呢我在证券部。这是我开通电话委托以后第一次去证券部。我在证券部里仔细观察一张张悲痛、麻木或者不知所措的脸。我板着块脸,没有一丝笑容,心里却乐开了花。兴灾乐祸就是我当时心态最好的写照:因为在前一个交易日,我全部空仓了,账户里全是钱,一股股票都没有。想想那时自己够小人得意的。为什么会空仓原因很简单。之前几天,我去昆明。在昆明,闲来无事,找个的士司机说:知道你们最大的证券部在哪不知道,最近很多客人都去哪儿。于是,我便去昆明最大的证券部去参观具体是哪,现在还真记不起来了,只知道是在个很大的广场边上。一去,我就被吓坏了:证券部的大厅根本进不去,无数的人围在门口盯着LED屏看行情。所有的人都兴高采烈。开户的人源源不断排着长队。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果昆明这样的内地城市都火成这样了,那么,股灾是不是要来了回到深圳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清仓。这是我真正的第一次成功,完全靠自己的判断。当然,回想起来还主要是运气。我应该是91年的股民。而深市的第一次扩容是在1991年,这次是最赚钱的,只要想要表就可以拿到,当天上午就没人领表了只要拿到表的就赚钱,正因为这样的示范效应,才有第二次的疯狂。广为人知的发股票抽签表的事,应该是1992年。这两次我都没赶上。第一次的原因前面我已经说过了。第二次的还是被我在的那个公司害的。发抽签表的前一个月,正好被公司派去长驻东莞。不过发完表的那天晚上我倒是回到深圳了,那些排队没领到表的人,在那晚上搞了把示威,前往市委市政府请愿,就从我们的宿舍旁边的街道上过,挺热闹的。后来好像是补发了一批抽签表才解决问题。其实第二次的利润就已经不大了对一般人来说。记得当香港的报纸和电视还讽刺我们这些表叔:为了千股,差点千古。我一个同学和他的女朋友专门请了几个人排队,中了两签,除掉成本包括人工、吃饭喝水、收集身份证费用,赚了五千块。当然在当时对我们这些穷人来说不算小钱,不过我同学的说法是:要有下次,打死也不干了,一辈子没受过这样的罪。抽签之后,相关场所周围一片狼籍,跟战争过后差不多,有草坪的地方居然有的到了寸草不留的地步,其惨烈的盛况可以想像。中国高级官员中合法地成为千万富翁的事例也出在深圳。他就是在深圳官声不错的第二任市委书记李灏。当时深发展发股票的时候,根本没人愿意去买,需要层层动员。李书记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带头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买了深发展股票。经过历次分红扩股,到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已经有上千万之巨。有人眼红,告到中纪委,中纪委专门调查此事,结论是来历清白,合法所得。题外话是,老百姓并不是看不得官员们有钱,但是来路得正。象这样的千万富翁市委书记,我只有佩服!多少年之后,还能有我这么一个不相干的小市民想念他。国信红岭营业部如果留意现在每日的成交龙虎榜,国信红岭营业部肯定在榜上,而且一般会排在前三,有涨停敢死队之说。股评家们对这个营业都特别关注,常常根据它的表现进行很多推测想象,似乎很是神秘,里面坐着个蒙面的主力。其实我觉得没什么神秘的。我开户就在国信红岭营业部,后来那么多年也都在这里。红岭聚集的资金多,关健在于它的位置好又开设得早,占据了先机占了先机之后,赚了钱就可以把硬件和服务搞上去。行情火爆的时候,跑道通畅是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堵单的话会把你害死,在这方面红岭营业部从来都表现得不错。从心理因素上讲,因为在红岭开户的老股民多,发财的人就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相信这里的风水好。这种东西的影响力不可小看,大家说、大家传,最后也就成了跟绝对真理差不多的东西了。红岭的客户都比较稳定,大家轻易不动地方。这个营业部可赚钱了,可谓是坐地收钱。比如我,办了电话委托以后,其实到现在我去的次数不过十来次,一两年打次单,或者大额的钱进出才去,营业部提供的种种优惠和服务我都没有享受过。有一回去办事,跟服务小姐抱怨,服务小姐笑着说,你这样常年不露面的的客户太多了,要都来,我们这虽然地方大,但肯定站都站不下。国信红岭营业部,其实是国信证券的风水宝地呀,那么多人给它送钱还不找它的麻烦。网前时代的炒股工具我自己是93年买的电脑,95年上的网,96年买的手机。股市进入互联网时代,应该是97年之后的事吧。在这之前,炒股除了去证券部,最先进的手段就是电话委托,有的证券部一到行情好的时候就打不通电话。信息方面,最普通就是证券报。有人发明了饭盒指数,就是数给股民送盒饭的数判断行情,还有一种就是报纸指数,每天调查报摊上证券类报纸的销量。这两种方法都很有效。那时候,报摊上流行的还有一样东西,跟现在有的地方的六和彩码经一个样式,小开张的非法股经,卖得还挺贵,买的人不少,都是不知道哪门子的专家指点要大涨的股票消息。这种东西我是从来没碰过,但据说也有人根据这个买股票发了财。也许,某只股票本来是不涨的,但买的人多了它就涨,然后,大家就更信专家的话。这种循环,到现在也在发生,虽然已经不是地摊上的股经了,但本质是一样的。重要的信息工具是传呼机。能拿个中文股票机的人,十有八九是资深股民。其硬件费用和服务费,可比现在的手机贵多了。一般的传呼台至少都会一天发几次公共信息,比如开市休市的指数等。我买手机前拿的是个数字传呼机,也有这种服务。每天的某个时候,每个人的传呼机都会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所有的人都低头查看,这肯定是传呼台在发指数消息了。也是一景。抢反弹的失策96年我幸运地躲过了人民日报社论引发的大跌。当我一个劲幸灾乐祸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我失去了一个绝好的短线获利机会。凡大跌后必有反弹。在大跌的第二天,深发展就开始有异动,一度打开停板,虽然在最后仍然是以跌停报收,但如果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在跌停板上去检货,因为这预示着短线的强力反弹随时会发生,这种钱不赚白不赚。其实当时我心动来着。之所以没有行动,我想是两个原因阻止了我。第一,那年我是6块多钱把深发展卖了的,而此时就算两个停板,它的股价还有15块多。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是很多股民的习惯性心理,直到现在我也常被自己的这种心理困扰。第二,保护胜利果实的心理。好不容易到年底了,当时又逃过了大跌,有着翻一倍以上的收益,这种时候,落袋为安的思想时不时地会从脑海中冒出来。这种心理也很普遍,比如说现在,为什么最近市场如此不稳,有个风吹草动就大跌呢其实也是这种心理作怪。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12月份想着空仓,一到一季度就一门心思想着买股票,其实从道理上是一点都说不过去的。就这样,我看着市场跌了两三天,看着开始反弹市场情绪稳定下来,满仓的钱一动不动,直到12月19号实在忍不住了再杀进去。这时候肉早就没了,最多还有点汤。最后的两周交易,也赚了点钱,有几个百分点吧。也挺不错了。就这样,我胜利地走出了1996年。一如既往的选择看到现在一些80年代的新生代,天天诉苦,没钱买房啦,没钱买车啦,更没钱结婚啦。潜水的我只是一笑置之。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永远是少数。我看到过两个数字,都是关于现在中国富裕家庭的数字,净资产都以十万美元为标准,从中国大陆的范围看,低的数字是150万户,高的数字是300万户,都没有超过中国家庭总数的1%。1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在深圳这样的城市里,只是很普通的一套二手房的价,或许再加上一辆10万以内的车。80年代只不过刚刚进入社会,比他们年纪大的那么多人都没死,奋斗了那么多年,也只不过才300万户家庭净资产超过80万元罢了。难道比他们年长的人都是笨蛋初入社会的头几年里,钱是最难攒的,好象这还与收入多少没太大的关系。月光族并非现在的发明。我刚到深圳的时候,刚入道的人收入从几百到几千的都有,但好象没人能在几年内攒出多少钱来。人总有种本能,挣多少花多少。但是投资理财的原始种子资金只能靠攒,至少我不知道还有别的办法。可这个时期,成家立业却哪一样都要钱,总是有无数花钱的理由,却没有多少来钱的渠道。我和LP认识得早,所以结婚也就早。我们结婚是租了间单身公寓,花了五千块钱买了点家俱杂物,开始连电视机都没有,唯一的电器是一个电饭锅。其实,当时我们是还有两万块钱的,双方的家里条件也都还不错,也可以支持的。可是我们一商量,一是不要家里的钱,二是不花太多自己的钱,钱可以生钱呀,投资要紧,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这是最早我们在投资与消费间的选择。说到这儿,我要赞美一把我LP这一代中国女性。她们既有传统中国女性的品德,又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里里外外一把手,对感情执着认真,没有那么势利和物质化。她们陪着当时还是穷小子的丈夫一路走过来,对应的这一代男人是从心底里感激她们的,觉得欠她们很多。所以,我们这一代男人就算是玩婚外情都和我们之前的男人不一样,口号是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为什么就因为她们在家里的地位不一样,和丈夫在人格和精神上是完全平等的。说走题了,回到选择上。94年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一次选择。有机会可以买到微利房了相当于现在的安居房,二房二厅,不到七十平米,价格也很便宜,不到二十万。当时我们全部的钱足够交首期了,固定利率的按揭,一个月一千多也可以负担得起。这是个很大的诱惑。我们商量了很久,实在是舍不得把好不容易攒的一点钱买房子,何况,接下来还有装修,还有家俱电器,都要花钱,买了这房子,意味着今后多年我们的收入都要填进去。最后决定不买了,我们不相信今后住不到更好的房子。96年的时候,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有孩子了,是不是要买房子当时股票赚了不少钱,年底的时候我们又讨论了一次。这次,很快得出结论:还是投资要紧,先不买房!我很庆幸我们当初的决定最后是98年买的房。如果当初是另外一种选择,也许我现在就是住在一套两房的小房子里,按揭都还没有交完。同时也很难想象,工薪家庭的我们现在还能达到10万美元的这个标准线。世界上最难借的是钱进入1997年的时候,股市在社论打压之后有点半死不活的样子。春节之前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行情可言。但是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看多的,每一个人都在准备年后大干一番。为什么所有的人信心这么足,其实还真说不上太多的理由,连续降息是实质性的刺激,还有就是香港要回归呀。香港回归股市就要涨,这其实是比08年奥运会股市就要涨更不符合因果关系的一个判断,可是大家都信了,股市就还真能涨上去。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准备搜罗所有能找到的钱入市。除了相信大势看涨,还因为有一个可靠的消息下文再谈。当时家里的总资产有二十多万,但并不全是现金,也不全是人民币。其中有94年三年期三万元的国债,年息将近13%高得惊人,只有几个月就要到期了,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在社论之后把96年的一部分利润换成了外汇,存定期当稳健投资的,这也有好几万。我们要首先解决这一部分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办法是找人借钱也就是高利贷,把国债和存折当抵押品,借期三个月,利息10%。这一下,等于把自己的钱全部变活了。当时深圳的非法集资盛行,各个单位也多有小金库,谁出的利息高就借给谁。我们一咬牙,想方设法,这样的钱借了十几万,当然利息付得很高,跟高利贷也差不多了。本来没打父母的主意的。之前曾经多次向老爷子借钱炒股,每次都被骂个狗血淋头,老爷子认为炒股不是什么正路。但是事巧了,有次回去,老爷子问到我们买房的事前文提到过,当时考虑过买房的,大概他老人家也担心自己的孙子没房子住。我期期艾艾地说,买了房也没钱装修呀其实这时我们已经决定暂时不买房了。老头这时挺大方的,装修的钱支援你们点。四万元到手,真是大喜过望。没动过向朋友借钱的脑筋但借别的钱的时候,很多朋友是帮了大忙的。原因很简单,你是穷人的时候,你的朋友也不会多么有钱。就这样,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凑成的一大笔钱离五十万还差一点。我们义无反顾地杀向1997年的股市。内幕消息炒股的人从不依靠消息的人很少。消息满天飞,但是准确的消息却是少之又少,多数都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有很强目的性的,根据这种绝对可靠的消息去炒股,不吃亏的人很少。真正有价值的消息,一定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严格保密。掌握这样的消息,在我只有一次,就是在97年。依我的性格,并不是那种冒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人。这种事我也只干过一次,也就是97年这次。严格说来,这消息是由几个不完整的片段拚起来的。我有两个朋友在同一个上市公司,一个是财务P,一个是文秘L,和我一样,当时都是小爬虫级别的,不可能掌握很关键的东西。但是,P参与编制年报,L有时负责和上市公司勾结的庄家的联系,这两个凑在一起,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庄家何时进何时出,庄家的手法太多样了,骗死人是不负责的。这时候,我有个朋友F,他的一个朋友A正好是庄家作为主要据点的证券部搞技术的,在后台随时可以看到庄家账户里的动作。这下,情况就很清楚了:上市公司要做个非常漂亮的年报,然后搞个十送十的分红方案,在庄家需要的时候放出利好利空消息庄家负责他自己和上市公司资金的运作,在年前建仓,年后来拉。我们唯一不知道的,是庄家准备拉到多高。不过一点都不要紧,不是还有A这只眼睛在盯着吗我们五个小爬虫,就这样悄悄地尽自己所能在97年1月建了仓。大家都知道,这有个专有名词:老鼠仓。除了这个小圈子,这消息没告诉任何人。想想,这种消息能告诉人吗我猜中了开始,那结局呢我在这只股票10元钱左右建了仓。我们几个人商量,买单都不要太大,一小笔一小笔买的。其实现在看来也没必要这么小心,几个人加起来又能有多少钱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不过小心没大错,谨慎一些总是好事。我们的成本比庄家低多了。庄家9块多的时候才开始动手建仓。建仓的时候股票就开始涨了一点。过完年,果然是一路小涨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这个时候,我吃不住劲了。最重要的是思想压力太大。毕竟有一半钱是借的,另一半自己的钱里面,其中的一半又相当于抵押贷款。我开始睡不好觉。赚钱了以后就更睡不好,毕竟才二十多岁,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普通人罢了,还真不是空手创下亿万家财的传奇人物,这心理素质就不合格。客观原因是借的钱快到期了,想着要还。回头一想,这其实是给自己卖出的一个理由,如果真下定决心守下去,其实是完全办得到的。我从13块多就开始卖,最后一笔是18块多卖的。算下来,平均一股赚了五块来钱。这时候是97年3月份,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赚了50%!赚的钱就够还债的了。从这个角度讲,真是成功。可是这股票后来如何了呢5月份的时候,达到了近30元的高位7月份10送9。5,达到次高位除权以后放量到过12块多,这个时候庄家才基本出完。结局是:我赚了很多钱,从来没一次赚过这么多钱。但是,我又一次失去了一举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当然,这次还是比上次强多了,毕竟是赚了钱,长进多了。小圈子的后来对于参与此事的五个人来说,这一次都赚了不少钱。财务P,一直奋战在股市,直到2001年一下子亏了几十万,然后彻底退出股市了,今年行情这么好也没下水。P转战地产,现在已经有多套房,一个月租金收入就有1万多,净资产至少在500万之上。文秘L,依然奋斗在股市,不过战场已经转移到H股。历年收益都不错。孩子才几岁,已经给小孩开了股票账户,从小培养理财能力。朋友F,是97年那次收益率最高的,只有他坚持到接近最高点卖出。后几年有段时间试图成为职业股民,短炒两个月损失了几十万,然后,满仓买入啤酒花离开了证券部,该干嘛去干嘛,从此以后形成了捂股的风格。在熊市那几年,啤酒花是极少的几只可以赚大钱的股票。他现在捂着的是sst春花,两块多进的。朋友A,在某证券公司一直呆到2002年,多的时候月入超过30K,所有节余的钱都投到股市,都算不不清楚一共投了多少钱到股市。最后离开的时候,卖掉所有的股票,市值不过20余万,买房还得按揭。他的作风是短而凶悍,大起大落,今年我们几个里大玩权证的也只有他,且大有斩获。我的故事后文还会说。只是借钱炒股的事情,这辈子不打算再干了。给伟人送行97年2月19日晚小平同志逝世。对股市的影响是:18日消息灵通的先知先觉者们几乎把股市砸到跌停板,19日反弹了一些。当时我是满仓。20日一早和几个同事聊天,分析后市会如何走,七嘴八舌之下,达成的共识是:股市问题不大。理由很简单,如果股市不跌停,岂不是不把小平同志当回事但是如果一路跌下去,那又不是显得股民们对新核心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的估计是,几天之内就会站稳涨回来。几乎是话音刚落,股市就开盘了。果然几乎以跌停开盘,但随即就开始反转向上。我们谁也没想到的是,指数当天不但从跌停板上拉回来,而且最高点基本与前一日平盘,只跌了一点点告收,次日更是高开高走,基本收复了18日以来的失地。仔细想想,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中国的股市是个消息市,连小平同志逝世这样的消息都可以提前出来中国的股市还是个政治市,在中国炒股,一定要讲政治。股民们首先应该是个政治分析员,然后才是投资者。之前之后的无数次经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20日晚的深圳是座悲伤的城市,无数的市民自发地拥向深南路小平同志的巨幅画像前献花追悼,我们一家人也在其中。公安们如临大敌暗中戒备,但人群秩序井然,我从来没见过中国人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这么自律。人们的悲伤和怀念是发自内心的,全国可能没有一座城市像深圳这样对小平同志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座城市因他而兴,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因此而变得更好。人流之中我在默祷:希望小平同志是中国人民追思的最后一位英雄和伟人。我们苦难的民族历史上救民于水火的英雄和伟人总是层出不穷,在这背后是无数平民百姓的苦难和血泪。我祈祷上苍让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能够安宁祥和,哪怕因此而进入一个没有英雄和伟人的平庸时代。对于平民小百姓而言,平庸而安宁的生活就足够了。昏了头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简单道理是: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但是知易行难。其实,做金钱的主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大人们常说到的一句话是不要给小孩子太多的钱,他们会乱花。但是说这话的大人们很少想到:我自己能掌控多少钱超过多少钱我就会乱花一般的人肯定会觉得多多益善,钱还怕多小孩子们从一角一块的零钱开始学习理财,到了高中大学,他们就可以掌控一个月几百块的生活费了,然后毕业参加工作,可以管理四位数的工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有五位数左右的积蓄。这个过程大部分的人都能顺利及格。但对很多人来说,一生财富增长的速度从此就开始放慢了,因为管理金钱的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无能的主人会放任金钱以各种方式溜走。97年的时候,我和LP就是这样的无能的主人。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净资产增长了近五倍,50万的净资产,如何管理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的父母从来也没有这么多钱,在长辈那里得不到经验的传授虽然我们都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可是大家都知道,一直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学校会把政治课从小学开到研究生阶段,让每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超过国外的政客,却舍不得开上一门让每个人都终生受益的理财课程,哪怕是以选修课只值一个学分的方式。当时我们的全部理财知识,就是知道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这些鸡蛋的大部分都是股市这只金鸡下的,我们却毫不犹豫地从股市里抽出了相当多的资金。其实这事从96年就开始干了,在对汇率走向根本没有任何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就抽出一部分钱换成外汇存起来,多年后回头看,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相当有限。这还算好的,因为基本实现了保值和增值我们还和一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我们出钱朋友出力,结果货到异地根本卖不出去,这也算好的,毕竟钱不多2万,而且还贱卖回收了一部分资金。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血本无归的事。随着97年股市的走强,深圳也成了一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城市。一系列非法集资这是后来定性的,当时政府可没说的把戏在深圳也形成了一个高潮。最有代表性的是广东化州高州两地的果园庄园认购。这套把戏,其实和股市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有高度的相似性。首先,骗子股市里是庄家会和某地主管招商引资的部门与官员相当于股市里的上市公司勾结起来,找一家策划公司相当于股市里的咨询研究机构,包装出某地一个收益诱人的庄园投资项目相当于股市里的题材和概念,然后通过媒体相当于股市里的股评家和媒体广为宣传,开展第一期的招商相当于股市里初步建仓,在不久之后一般只有几个月,加强宣传攻势,开展后续的招商行动,同时给第一期招商的客户以丰厚的回报树立榜样相当于建仓后的拉升,吸引涨停敢死队,后续的投资者就会源源不断地把钱交出来。当若干次招商之后,骗子早把钱想方设法转移走了,留给一心想发财的庄园主的,只是一片不值任何钱的遥远的山地相当于庄家出货股民套牢。现在,我和LP还拿着一份高州天湖庄园时值10万元的果园权属证书呢。这地方我们从来没去过,也不知道长了多长的野草,或许是寸草不生的石头坡也不一定。这点,是不是也很像那些买了退市的高科技或者重组概念的公司的股民一样他们对这些个公司也是一无所知除了庄家想让他们知道的以外,也许,这些个公司已经停产很长的时间了,设备都在生锈结蛛网。金融风暴中的平安扣九七年底的时候,我曾经在香港呆了一段时间。很多人都知道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最多也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罢了。毕竟当时的中国大陆开放程度还没有现在高,常常是境外括台风,我们睡我们的安稳觉。就算当时国内股市在97年下半年下跌,也跟这场金融风暴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真正处在风暴之中,才会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汇市、股市、楼市三重下跌的影响之下,临近传统的圣诞新年假期的香港,市面从来没有这么萧条过。人们都不敢花钱,而不花钱,又造成了更多的失业和更大的萧条,在经济学上有个说法,叫做财富递减效应。雪上加霜的是,来自东南亚的游客及其消费能力也大大减少。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香港开始重视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大陆表叔们,看重他们日渐增强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香港闹市区一间接着一间的金店,此时称得上门可罗雀。香港的金店一直到现在都对大陆游客有吸引力,何况当时正值不景气的时候,各个商家的折头都打得很大。我一连几天在各个店里转来转去,服务生和服务小姐的态度好得不得了,正好我又有大把时间,真是过足了眼瘾。我其实是想给LP买件首饰。LP嫁给我的时候,别说送她现在流行的钻戒之类的东西,就是一条金项链都没有,她不是个计较的人,可是我心里一直到现在也过意不去。所以,有机会就会给老婆买点首饰,虽然我不喜欢陪她逛街,可是陪她逛首饰店我一直都是乐意的。有人说,玉是讲眼缘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回深圳前的最后一天,我例行逛街,到了周大福的一家店子里,一眼就相中了一枚翡翠平安扣。这是枚镶铂金的全色老坑料的平安扣,虽然不是玻璃种,但水头极好,放在那里如一泓春水,极其温润。讲了半天的价,花了5000港币拿下,回来后LP也非常喜欢。别看我前面把这块玉的品质介绍得头头是道,但这都是后来学的,当时完全是门外汉,一点都不懂,只是觉得周大福这种店信誉好,不会作假,看着喜欢就买了。过了好些年,有一次我和LP逛首饰店的时候,无意中拿这个平安扣和店里的玉进行比较,服务小姐老是盯着这个平安扣看,我们就问她为什么。她问这多少钱买的,我说几千块钱吧。她说这绝对不可能,除非这是B货,要是A的话,会值很多钱。我当然知道这不会是B货。直到今年,遇到一个行家,向他请教。他告诉我们,这种种水的玉料,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了。要是有,也不会去做平安扣这种简单的首饰,所以那位服务小姐会怀疑是B货。这几年高档翡翠的价格涨了十倍不止,而且就算是在十几年前这块玉也不会比我买的价低,我是买了个最低价。可见收藏也是条致富的路呀。理论上,97年的时候我到香港买上一堆翡翠首饰,现在也会大大地发了。这算不算我又错过了一次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呢我认为不算。因为当时我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收藏意识,同时也没有一点相关的知识。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现在也在恶补。至于我LP,虽然有人说这枚平安扣能值台车了,她依然经常戴着出门。管它呢,既然专业卖玉都会认成是B货,小偷也不会认为它值钱的。一地鸡毛的1998我在1998年的股市交割单打印出来有厚厚的一叠,比哪一年的都多。猛一看吓一跳,以为自己在这一年炒了多少只股票。细细一看,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交易记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申购新股和新基金的记录。这一年里我只要账上有钱,就不放过任何一只新股。但这番努力,却应了我们老家的一句俗话:今年的鸟儿不会在去年的旧窝里。打了一年的新股,收益还不及97年的一只小天鹅。最好的一只是秦川发展,赚了不到4000块钱,中了基金就赚得更少,1000份赚几十几百的都有。由于看到了97年打新股的收益诱人和股市炒作的风险,很多股民和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在98年专业打新,这时候新股上市的数量又大大增加,使得中签率和新股上市收益率同时大幅下降。在股市里只有先人一步站立潮头才能有丰厚的利润,留给跟风的后来者的,总是只有更大的风险和可怜的一点赚头。说到这里想到当下跟风的买开放基金和新入市开户的人,去年的这个时候做这些事该有多好。现在进来,真的还有十年牛市可赚吗得打个问号。在股市交易方面,我的作风开始变得保守。种类倒是开始拓展,除了股票,也开始做基金和转债,但这一年里我所有涉足的股票基金和转债,也不过十来只。但是有些股票我做的时间很长,进行波段操作10手20手的交易来摊低成本,这样累积起来交易次数就很多了。全是赚的小钱,这一年我赚得最多的是在丝绸转债上,200多一点进的,300多出,总共赚了4万多,而且还是分多次进出的。这年的钱赚得真不容易,就像个鸡毛小贩,一点点的赚。另外在个股的选择上,越来越看重基本面,不了解的不做,哪怕赚不到更多的钱。这年我做的广东福地、赛格三星之类的股票,都是比较了解公司基本面的,虽然没赚很多钱,但也没亏。也许是多亏了我这份小心。98年的大势并不好,指数最后在年终的时候又回到了年初的起点,中间好像也最多只涨百分之二三十。很多人在这年里亏了钱,我还是赚的,有个十一二万,挺不错了。519与我无关99年的519行情,给众多老股民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这是一波典型的政策市行情,来得凶猛,却也结束得迅速,从五月十九日启动开始,到六月三十日见顶,指数涨了差不多百分之七十。今年一年的指数涨了百分之百,人人叫大牛市可是519行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指数涨百分之七十,这才叫超级人造大牛市呢。但是这么大的行情,留给我的印象却极为淡漠,因为我基本上没参与这个行情。原因在于,之前的熊市我做得很是成功,在五月十九号行情开始的时候,我手头没有一股股票,只有极为安全的180张南化转债市值40000多元。事情从头说起,回到1999年年初,当时我的心情非常好,前一年大家都亏钱,我还赚了不少,新一年开始的时候,仓位很轻,也没有套住的股票,因此在新的一年中势必延续以往成功的战术。在操作上,多看少动,轻仓介入,品种选择最安全的防御性品种,大练钢铁赚点就走如果几分钱一角钱一股也叫赚的话,就这样,我还在4月初相对的最高点清仓出货,当时的感觉是,继续玩下去就要亏钱了。果然,我出货后股指一路走低,直到519。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打新股上,因为这种收益最保险,而且主要申购基金,那年封闭基金发得特别多,申购了就能中签,虽然利很薄,一份基金最多几分钱甚至1分的赚头,但比起申购股票那么低的中签率来,有赚和没赚差别还是很大的。只有在不发基金的时候,我才会申购新股。别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对新股中签完全不寄多大希望的我,却捡了一只金元宝。这里还要更正一下,前文说我中的小天鹅并不是我中新股赚钱最多的,这两天查单才发现,这只金元宝才是赚钱最多的:这就是当初申购的时候叫浙大辰光,上市改为浙大海纳,当时红极一时的高校高科技概念股现在是SST海纳,其落魄之态让人感叹。八块二的申购价,我是三十一块多均价分两次出的,1000股就赚了两万多块。如果我是在上市不久以四十四块多的最高价抛出的话,可以赚三万多。所以,519来到的时候,解套的股民在欢呼,踏空的我在一边郁闷。天天看着涨,越涨越疯狂,越疯狂就越不敢去追涨。毕竟此时已经是老股民了,不会像新股民一样头脑一热就一头扎进去,不管当时市场如何疯狂,内心如何煎熬,却始终提醒自己:这时候入市,搞不好就是别人赚钱我买单了。这一个多月,大部分的时间就是一边郁闷地打新股,一边看着人赚钱。实在不甘心呀。还会有什么机会吗天天想,天天看。可这行情却是个普涨行情,没涨的股票根本没有。整个大市连像样的回调都没有。琢磨来琢磨去,终于让我看到了一个品种:基金。当时的封闭基金,在市场里是一个边缘化的品种其实一直到不久前还都是这样,根本没人注意它,大家关注的是股票,基金像个小丫头一样藏在不起眼的角度里,价格每天一分钱两分钱地波动着。有天我突然想到,我错过了行情,可基金们没有错过行情,基金的净值一定在大幅增长,而且,到最后股票炒无可炒的时候肯定会人注意到它。二话不说,我顺手就以1.05元的价格买了2000手看起来有点异动的基金普惠,然后决定,所有新申购中签的基金一份也不抛当时的基金的中签率非常高,因为盘子大,也没有多少钱赚,这时是六月九日。行情继续发展,市场也越来越疯狂,新开户的股民又开始排队了。我手头的基金也开始疯涨。这时候,我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因为这种场面太熟悉了。在六月二十九日,我抛空了手头的所有基金和转债,只保留已经错过了最高点没出的新股浙大海纳。我空仓了。基金普惠我也是一手出货,成交价是1.69元。我最初虽然踏空了,但最后终于赶了上来,相比大盘涨幅,收益率也相差不太远。众所周知的是,519行情在六月三十日见顶回调。想想也够神的,几年里我居然逃了几回顶。故事如果这样讲下去,大家一定会认为是在讲一个小股神的故事。可惜呀,真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像成功故事那么简单。英雄总是在胜利后中冷枪,黎明前上刑场。所有的故事中,悲剧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它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事情为什么会那么巧,只要细节稍微变化那么一点,一切结果就不会那么糟糕,也许结局就是喜剧了。比如哈姆雷特,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有个好朋友B,是个学者型的人物,长于战略分析。我们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就是对大小中外的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立此存照,过一段回头看看准还是不准,结果往往非常之准。比如今年初,我们一起分析,认为下半年粮食将会上涨,主力品种是玉米,他因此投入玉米期货市场,小赚了一笔。当然,这都是后话。在99年的时候,他是证券业人士,是当时有名的一家财经媒体的后台撰稿,当年还出了一本有关股票的专著,也通过了全国第一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他出的研究报告,一向偏重于基本面分析,从事实出发,从不玩概念之类的玄虚。中国市场上一直很缺少这样的股评人士,黑嘴太多了。我看股票,也喜欢从基本面出发。519行情中,我们关注到了一只涨得不多的股票,经过研究,发现基本面非常不错一直到现在都还可以,这就是川投控股。其实在大市上涨的过程中,我就很动心的了,但是大盘一直没调整,我也就一直没动手。前文提到,我在6月29日空仓。6月30日大盘冲顶后转头向下,跌了很多。无论是从抢反弹还是长线的角度出发,我觉得问题都不会太大,于是开始买入川投控股。从这天开始,到七月初,我重仓介入了川投控股,一共500手,均价大约在8.10元。99年的下半年行情就一个字:跌。我用剩下的钱打新股,收获还不错,收益上千到几千的也有几次。但这一切都无事于补,川投控股一直在跌,年底的时候到了六块多钱。其实它跌得不算很多的。关键的问题是,量非常之小,明显是无人关注的样子,而且趋势一路向下,根本看不到止跌的希望,估计也就只有一批散户在里面上蹿下跳。这种股票是挺可怕的,哪怕基本面再好,因为没有机构和主力,不会有人护盘,在牛市不涨,在熊市里不断阴跌。大家看看现在市场上的股票,其实有很多基本面还可以的小盘股就处于这种状态,这也是很多散户认真选股,却始终不赚钱的原因之一。在年底的时候,我把它斩仓了,一共亏了十万。在一只股票上赔这么多钱,我是从来没有过的。加上其它的亏损,99年下半年我亏了十一万五。本来全年是赚了二十万出头的,这一下子,全年的利润还差几百元才到十万整数,为几年之中赚得最少的一年。就在我抛出川投控股没几天,它就开始活跃起来。也许是有主力进去了也许是长时间休眠的庄家醒来了这都不得而知。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有人就等着我这500手出来,一出来就开始启动。这股在2000年涨了一年,最终在2001年元月达到最高点23.67。不过这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我已经在黎明前倒下,不仅损失了十万,也第三次失去了赚够百万的机会。这可不比买玉,这次是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和准备的机会。处江湖之远中国的多数证券公司都有个坏毛病:行情不好的时候就装孙子,对客户笑脸相迎,比对亲爸亲妈亲爷爷还亲行情一来就是大爷,什么服务质量都下来了。举个例子,深圳的某个小券商,刚成立时恰值牛市,号称300万资金才可以开户混到后来几个难兄难弟合并重组了,连零资金财户都帮人开,还屁颠屁颠给你办好一切手续送上门来,就指望你能存进点钱交易,给他们贡献点手续费。所以,什么时券商开始进行大量优惠活动了,不用说,这时候行情就肯定不好,看券商的熊样就知道熊市来了。记不清是98年还是99年的时候,反正是行情不太好的时候,各个券商开始了争夺客户的大战,最有吸引力的一招是开户或转指定交易送电脑,一家券商说保证金50万送,我就40万,30万,最低的20万就送。当然也不白送,要和你签个协议,规定总交易量到多少后产权才归你。不过,一般的也没写要是你不做到规定的量的话要收回电脑,估计券商也知道,用了一段时间的电脑基本不值钱,回收了也没用。虽然电脑不会是啥好配置,基本上属于便宜的大路货,但再怎么算也值几千块钱。我认识个人,按能拿电脑的最低标准配置资金,拿了一堆电脑,自己用不了可以送人,送不了就放在那儿看着玩。玩这手最积极的是小券商,大券商一般条件没有小券商那么优惠。按我们两口子当时的条件,还真可以搞上几台电脑玩玩。动过这心思,也对国信一部的无动于衷不满,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来我们自己有电脑,二来转户挺麻烦的,三来也不知道那些个小券商会想什么法来阴你,至少天天想办法让你多交易是肯定的,羊毛最后一定会出在羊身上。与其如此,还不如认真炒炒,几台电脑用不了多久都能赚回来。可气的是,过了很久我去国信打单,才知道后来国信也送过电脑,我们完全是有资格的,但你自己不去问,它就不通知你,反正能省一点是一点。当时我就问,那现在还能不能补回答说,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过了这村没那店了。靠,真黑呀。老股民里我们两口子真算是另类。除了刚开始时递单交易的时候以外,自从办了电话委托,就很少去证券部,而且电话委托一直用到21世纪当然现在不是了,虽然我在95年就上了网。后来资金量大了,也够大户至少是中户标准了,但这辈子我就没有踏进过大户室中户室一步,有时候自己想想都奇怪。自然,券商提供的优惠也是一样没有享受过,大到电脑,还有以前的股票机,小到饭盒矿泉水就连可以商量的交易费用、交易的内部消息都没有享受,就更不用说透支之类的好处了。不过我是一点都不后悔。也许正因为这样,我才和这个股票市场始终保持了必要的距离,让自己的分析判断始终能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海量的信息分散了精力冲昏了头脑。印象中天天呆在证券部的人还真没有多少赚钱的,被洗干净的人倒有不少。离这个市场远一点,可能还能看得更清楚一点。不经意间到来的胜利2000年我重仓做的品种只有三只:大亚股份、鞍钢转债、东方航空,都是采用酌情建仓,逐步出货的方式。所谓酌情,就是建仓可快可慢,但一般不会在一天之内完成逐步出货,就是在盈利或亏损触及目标线后,以每笔10手以上转债是百份以上的规模逐步出货,这样在出货时机上虽然卖不到最好的价格,但一般都能得到比较好的价格。一直以来,相对自己的资金不断增长,我每年操作的品种却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频繁换股的短线操作少了很多,我的短线一般是在自己持有的股票上波段操作。与此同时股票持有的时间不断延长,拿上几个月的很多。但是我不认为这样做是长线,可能叫中线比较合适。2000年的行情也不小,我操作的品种如此之稀少,除了我的操作习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当时我在内地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投资了一个项目,在深圳的时间比较少,不能跟以前一样经常照看。这就迫使我尽量去选择一些比较安全优质的品种持有,而且还不能太多,不然照顾不过来想想,不是在网上,是电话委托呀。我在元月份进的大亚股份,均价十一块多,从三月底十四块多的时候开始出货,中间十五块多卖了不少,但到四月中旬时出完时,价格已经下降到不足十四元了。这就是逐步出货的好处,虽然没有全部卖在十五块多的高点,但均价十四块五以上,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只想着卖到最高点,那也许在十五块多的时候还不会出货,最后只能低于十四块卖了。初战告捷,得利10万以上。中间还抽过新股,不过一无所获,这块的利润已经薄得可怜了,于是从2000年5月开始,我就结束了持续多年的打新生涯。因为五一后我要出去几个月,因此,选择一个安全又能得利的品种就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此时的我对股市已经很不放心了,放眼一看,真没多少值得买的股票。思前想后,仍然决定从边缘品种入手。目标锁定在鞍钢转债上。原因首先是转债安全,其次市场轮炒的习惯决定钢铁类的股票总是在后面才动,鞍钢当时好像是叫鞍钢新轧如果涨了转债会联动。我从四月中旬开始进鞍钢转债,我从100元左右开始进起,它却在后面几天最低被打压到97块多钱,这种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很可能有人要打它的主意。我决定两个账户都满仓杀入。做股票至今,满仓杀入一个品种的事只有两次,一次是97年那次,另一次就是这回了。我的想法很简单:比面值还低的价格进转债,从买的时候我就赚了,风险为零的情况下丰厚的收益还可期待,这种好事哪里找去最坏的情况下相当于长期储蓄,要说鞍钢破产还不出钱,有谁会信带着炒股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安心我去了外地。放心到什么程度放心到不闻不问的程度。以往出门,会让LP盯住股市,这回还特意交待让她也不要管了,我们在电话里也从来不谈。再加上事多,忙得昏天黑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偶尔看电视知道股市在涨。就这样我也没去查我的鞍钢转债到什么价位了。说实话,到这时候我除了确实对鞍钢转债比较放心之外,还有一个心理,是怕自己听到转债没涨影响自己的心情。一个股民最痛苦的只有两件事:踏空和套牢。尤其,象这样自己没办法参与行情而踏空而不是自己判断失误,会是更痛苦的一件事情。7月份的某一天,接到朋友B的一个电话:鞍钢转债到了130了,你知不知道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车上,收好手机呆呆地看着窗外楞了半天神。就在这不经意间,在股市里打滚多年之后,我终于在股市赚足了一百万。这是一开始炒股都不敢梦想,后来经常想想却也没太当真的一个目标。狂喜,然后迅速冷静下来:毕竟,钱还没有到手。鞍钢转债到130,和之前不足百元被低估相反,明显已经开始被高估了。虽然我当时不不清楚市场的情况,但只要我赚到我能赚的就可以了。当下决定开始出货。但是出货也不意味着一次性出光,我出得很有耐心,全靠打手机别人的座机不放心,每天出一点。出了一个多月,八月份才出完,最高价格141.7元,有三分之二均价出在140元,其余的在130多。最后出货的时候,它的价格已经回到130多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品种,我也查不到它的K线图,但当时我大部分至少是出在了阶段性高点。我回到深圳以后还介入过东方航空,不过这回没赚到钱,但也没亏多少,一股两角左右,看到势头不对,一走了之。2000年是那几年炒股赚得最多的一年,而且在股市中赚的钱累计超过了100万,圆了一个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炒股的时候,有个习惯,在年底的时候去把全年的交易单打出来,然后再慢慢分析总结。这样的单我有厚厚的一大包,最后的一份是2000年的。之后改网上交易,就没继续这个习惯了。把单打回来以后,会抽时间慢慢地看,细品这一年操作的得失,还有就是把资金的进出去向,以及当年的盈亏,大的决策当时的心态在交易单上记录下来。也多亏了这样,多年以后,我再回忆这段时间的事情,总是有线索可寻,想想,很多事就想起来了。在这里发这个贴子,也是边看以前的资料边写的。国为我自己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总结一下,否则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天会把这些事全部忘记的。温故而知新,把股市多年经历过一下,对现在的操作也是极为有益的。要说是股市小结,还不如说是理财小结更合适。用笔记下来,就不会再丢失了,老话还是说得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Copyright & 2014 Eastmoney.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秀晶我们结婚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