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水面全部冻了,有一个地方一直冒气泡没有冻,这肺气泡是什么病原因?

成县国土资源局
当前位置:
地质灾害83问
时间: 16:12:25 | 来源:成县国土资源局 | 点击数:3505 | 【&&】 【】 【】
“”“”“”“”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度的地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年7月3日15时30分发生的铁西滑坡,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生在我国铁路史上最严重的滑坡灾害,被称为“”米,高40—米。滑坡体填满采石场后,继续向前运动,掩埋铁路涵洞、路基,堵塞铁西隧道双线进洞口,堆积在路基上的滑坡体厚达14米,体积为220万立方米。越过铁路达25—米,中断行车40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仅工程治理费就达2300万元。铁路滑坡的地层为侏罗系砂岩、页岩及泥岩。岩层倾角40—
余人对山坡岩体进行频繁的爆破,不断采石。截止到1974年底,已累计采石70300立方米,使岩体结构日益遭受破坏和松弛。导致1976年在山坡上方出现明显的开裂、下错等蠕动变形。雨水和沟水渗入滑坡体内,不仅给滑体增加了水压力,也对滑坡面碳质岩起了软化作用,加剧了山坡的变形,终于酿成滑坡灾害。因此,铁西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采石。而频繁的爆破震动和地下水活动则起促进作用,加强了滑坡的形成和发展。
年来我国哪次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最重?
月23日,云南省禄劝县原普福公社的烂泥沟发生特大型滑坡。滑坡总方量为3.9亿立方米。由于滑坡体前后缘高差大、山坡陡峻,滑体滑落后继续顺沟谷高速滑动5—米、高167米、面积2.2平方公里的拦河大坝。大坝拦截引起蓄水成库,形成容量达5万立方米的“”—个村庄、85户、计283间房屋和一洞石灰窑被掩埋,死亡444人(科学知识从书《山》中提出死亡651人)。成为40年来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重的一次滑坡。滑坡发生8个月之后,大坝溃决溢流,形成强大的泥石流,大量石块被带进金沙江,形成险滩。
年、1922年都曾有滑坡发生。历年小垮不断,山坡裂缝甚多。因此滑坡再次发生是完全可能的,必须密切注视其动态变化。
年7月17日至18日。滑坡体面积约0.77平方公里,总土石方量约1500万立方米,其中滑坡前缘约230余万立方米,土石坠入长江河道、直达对岸,最大滑距约200米。鸡扒子滑坡虽未造成人身伤亡,但毁坏房屋1730间,工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共600万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量石块坠入长江中,江床淤高30余米,形成了600米长的急流险滩,给长江航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约1000万元的间接经济损失。航道整治费高达8000万元。
)。复活的最主要原因是暴雨的解发。1982年7月,云阳地区连降暴雨,该月降雨量达633 .2毫米,是该区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滑坡就是在这次暴雨过程中复活。滑坡起动的前夜,恰是暴雨高峰期。在暴雨的作用下,位于老滑体上的天然排水沟—万立方米的土石体落入石板沟内,造成沟床堵塞,使上游积水成库,天然排水系统失效。大量地表水流沿老滑坡体古部后缘裂隙灌入坡体,使坡体中的土石饱水软化、强度大大降低;并使地下水位急剧抬升,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静水浮托力猛增,为老滑坡的复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17日20时滑坡开始向下蠕滑。18日2时,部分老滑体开始剧烈滑动,并将滑体前缘部分推入江中,最大滑速达12.5米/秒。
余米的江边陡坎,滑坡的复活正好发生在这个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的最严重部位。老滑体未遭破坏的地段在这次大暴雨中则安危无恙。
年3月6日湖南省柘溪水库滑坡灾害的教训是什么
月6日湖南省安化县资水河谷的柘溪水库库岸发生了一起重大滑坡灾害。该水库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水库。当时水库工程尚未竣工,正值施工期间。于大坝上游右岸1.5公里处的塘岩光发生了大滑坡。滑体约165万立方米,土石以高达25米/秒的速度滑入深50余米的山区水库,激起的最大涌浪漫过尚未建完的大坝顶部泄向下游,造成了巨大损失,死亡40余人。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4天降雨可能诱发滑坡灾害毫无戒备。
余年的艰苦调查研究和长年累月的监测工作,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大型滑坡。这就是1985年6月12日凌晨3时45分至4时20分发生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长江西陵峡中新滩镇的大型滑坡。该滑坡的体积约3000余万立方米,坚硬的块石、碎石及泥土快速崩滑下来,将新滩镇全部摧毁。滑坡体前部的土石堵塞长江江面的1/3,顿时江中激起巨浪54米高,涌浪波及上下游共42公里长的江段。
户居民1371人无1人伤亡。使一场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
年成立以来,科技人员一直坚持在高山峡谷的现场工作。1974——月布设了四条视(水)准线,计12个变形点(由“”年后,利用监测结果和现场调查资料,发现了异常,及时地向上级报告了险情。至1985年6月11日,当现场调查和位移监测资料,十分有力地说明大滑动即将来临,前兆非常明显时,该处立即向湖北省科委和长办发出了险情告急。仅隔11个小时,便发生了这次大滑坡。
年3月7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的著名的高速黄土滑坡—
“”
3“”
)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或将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主要工程措施有:油墨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截水盲沟———
)防止阿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上游严惩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
)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
)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引起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
米者占25%以下,产生剥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米者占50——米者占75%以上,山坡角多大于40度。
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
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
3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年6月3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区的大型岩石崩塌体的边界面就是由后部垂直裂缝,底部白云岩层理面及其他两个方向的临空面组成的。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黄土崩塌体的边界面多由90°
2级以上的强震过程中,震中区(山区)常有崩塌集中出现。地震过程之后发生崩塌很少。
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米左右的陡壁,陡崖被众多宽大裂缝深深切割,致使临江绝壁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对长江航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据史书记载,该处历史上几千年来曾多次发生崩塌堵江断航事件。这说明崩塌作用具有多发性特点,在预测崩塌的可能性时,应考虑这个特点。
1980月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岩石崩塌(岩崩、又称山崩)、山崩时,标高839米的鹰嘴崖部分山体从700米标高处俯冲到500米标高的谷地。的谷地。在山谷中乱石块覆盖面积南北长560米,东西宽400米,石块加泥土厚度30米,崩塌堆积的体积共100万立方米。最大岩块有2700多吨重。顷刻之间,盐池河上筑起一座高达38米的堤坝,构成了一座天然湖泊。乱石块把磷矿的五层大楼掀倒、掩埋。死亡307人。还毁坏了该矿的设备和财产,损失十分惨重。
年7月采用大规模爆破房间矿柱的放顶管理方法,加速了上覆山体及地表的变形过程。采空区上部地表和崩塌山体中先后出现地表裂十条。裂缝产品的部位都有布在采空区与非采空区对应的边界部位。说明地表裂缝的形成与地下采矿有着直接的关系。后来裂缝不断发展,在降雨激发之下,终于形成了严重的崩塌灾害。
余万平方公里,连续覆盖五省(区)。以黄土滑坡、崩塌广泛分布为其显著特征。
年以来我国发生过哪几次重大的区域性滑坡、崩塌灾害?
月9日,四川省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18个地、市、州的90多个县区发生了约6万处滑坡、崩塌,其中规模较大的达47000多处,特别是盆地北部边缘山区和中部丘陵区分布尤为密集。它们中断了交通、破坏了灌溉渠系、耕地和山木,滑坡数量之多,发生时间之集中和造成灾害之严重程度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处,摧毁房屋1.6万间,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46%,经济损失达11亿元以上。
余处,给鄂西山区人民生产建设和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危害与重大损失。
月15日,湖北鄂西州45个小时降雨达331毫米,引起三区、一镇15个乡75个村暴发滑坡、崩塌数以千计。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年12月20日,陕西省高陵县蒋刘乡发生滑坡,死亡22人,毁坏耕地245亩,房屋159间,整个村庄被毁。
年9月17日凌晨四川巫溪县城龙头山发生岩崩,摧毁一栋6层的宿舍、两家旅舍、居民房29余户,掩埋公路干线70余米,造成1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70万元左右。又如云南金沙江下游段大砂坝,历史上曾为米粮川,1754年发生一次大滑坡,淤埋了古县城,从此变成荒沙滩,年年发生泥石流。
年来分别于1948年、1984年、1987年8月、1987年12月、1988年1月发生较大崩塌。据不完全统计共毁坏民房157户,毁坏耕地824亩,损失粮食22万斤;摧毁类矿通讯井2处、回风巷800米、运输巷450米;损坏10万伏高压输电线800米,造成煤矿停产的经济损失113万元。
年6月,甘肃省民乐县瓦房城水库发生100多万方的大滑坡,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进水塔推倒,岸坡护墙被毁,水库因此不能正常运营。又如1978年9月甘肃省武都县化马寨子沟发生滑坡,损坏80千瓦电站一座。
2万元。滑坡、崩塌对铁路的危害主要表现是:破坏线路、中断行车、危害站场、砸坏站房;毁坏铁路桥梁及其他设施,错断隧道、摧毁明硐,造成车翻人亡的行车事故,例如1981年8月,宝成线略阳至王家沱间发生崩塌性滑坡,,破坏线路100米,轨道被推入江中,中断行车544小时;1979年4月成昆线K812处崩塌造成列车颠覆事故。
3年云南奕良县板桥发生滑坡,掩埋公路400余米,中断交通3个月,因公路中断而绕道行车运货增加经费15万元。
年9月在墨西哥海湾,飓风触发海底滑坡,使两座当时世界上工作水深最大的采油平台翻倒,仅在设备费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亿多美元。又如我国“”年至1979年间曾因海底滑坡发生一次倾斜下沉,9次滑体,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年7月9日,四川省南充地区华莹市溪口镇发生100万立方米的滑坡,滑体在滑动过程中破碎解体,在大量暴雨和地表径流的参混下旋即转化为泥石流。泥石流顺坡奔腾而下,流动达1公里,所经之处,农田、村庄全被摧毁。泥石流掩埋了红岸类矿、川煤12处、溪口粮店、溪口水泥厂等6个单位和数个村庄的全部房屋、建筑、生产设备和车辆,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死亡221人。
年6月,四川雅江县唐古栋一带发生大型滑坡、滑体落入雅砻江,垒成一座高175米至355米、长200米的天然拦河大坝,堵江断流并造成长达53公里的回水区。9天之后,大坝决口溢流,造成洪水泛滥事故。
“”“”
4“”
&)测斜仪法。用钻孔打穿滑动面直到稳定地层,下入套管。然后,在不同时间将测斜仪放入钻孔,测定不同深度上钻孔壁斜度的变化,换算成不同深度的位移。
)放射性同位素法。将方射性同位素(一般用钴60)放在不同深度的地层中,然后在地表接收它的位移情况,借以测定深部地层的位移量。
)电阻丝片法。在钻孔中放入贴有很多电阻丝片的灵敏度较高的薄金属管或塑料管,在地面上用应变仪测定其电阻值变化,即可反映不同深度的位移量。
)金属球法。在钻孔中投入金属球,对球体通电后,量测电场强度,即可确定金属球移动位置。
“”
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水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
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发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年是近几十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1年滇西北的怒江州有六库、沪水、福灵、贡山等五县40余条沟谷暴发了泥石流,为近30年来最多、最严重的一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如1985年滇东北的东川市小江中游20余条沟谷暴发了规模巨大的粘性泥石流,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年该地区甘孜、阿坝、凉山、渡口、绵阳等地区的50个县1000余条沟谷暴发了泥石流,其中凉山州城洛县利子依达沟大型粘性泥石流为我国铁路运营史上遭受的泥石流灾害之冠。
3—年该地区的略阳、留坝、凤县、南郑、勉县、宁强、汉中等县都发生了较大的泥石流,仅宝成铁路凤州、略阳一带的铁路沿线就有134条沟谷暴发了泥石流,造成了巨大损失。
1年8月,云南大盈江流域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损失。例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公路因此被淹1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流线、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已3次被迫改线。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年犀牛山地震又形成滑坡、崩塌,致使泥石流更加严重。又如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沟方可获得合适的建筑场地。1972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现场120人死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年一场大雨暴发了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10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断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又如甘川公路两水附近,1973冬在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1974年7月18日发生泥石流,使15座桥涵淤塞。
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下游的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当地群众说:“”
年以来我国发生过哪几次区域性泥石流灾害?
座,50余处受灾,中断行车达二个月之久。宝天段的泥石流泛滥,造成几处断道,总淤积量达1.3万立方米以上,使宝天段成了陇海线上“”亿元。
月,在陕西省南部勉县、略阳、宁强三个县及四川北部旺苍、南江二个县大部分地区也暴发了大量的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月下旬和8月上旬甘肃省武都城区连降大暴雨。8月3日,武都城区暴发了北峪河泥石流、东江水沟泥石流、北山诸沟(共9条沟)、灰崖子和钟楼滩诸沟(共11条沟)泥石流也同时暴发,泥水横溢、洪积锥比比皆是。泥石流淤埋公路、淹埋房屋、冲毁河堤和田地,汇入白龙江,引发了近50年一遇的洪水。这是解放以来武都地区最大的一次灾害。
条沟发生54起泥石流,断道5次,淤埋车站两个。
年、1985年和1987年辽东地区的复县、金、盖县、凤城、恒仁、宽甸、新宾等县及辽西地区的锦西、建昌、朝阳等县都发生过区域性泥石流灾害。特别是1987年7月发生的复县、丹东地区的泥石流、规模之大、损失之严重,是该省前所未有的,死亡人数达610余人。
年来我国因人类活动产生的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是哪一次?
年前并不是一条泥石流沟。1958年修建公路,施工中不适当弃渣沟内。1959年在此修建的盘山水渠,因大量漏水,引起山坡坍塌和滑坡,1959年雨季开始发生泥石流。后来,日益严重,逐步发展成为东川支线铁路上危害最大的泥石流沟之一。如1963年9月18日夜间,该处在1小时内降暴雨55.2毫米,激发了将近50年一遇的泥石流。当时,沟内松散固体物质的储备量只有40万立方米。在1966年大地震后,山体开裂坍塌滑现象大量增加,到1977年沟内松散物质储备量已增加到1450万立方米。事实说明,该沟的泥石流处在发展阶段。自从1959年泥石流复活后,该沟(铁路桥)发生淤积、漫流、改道,因而加长桥孔,由3孔增加到7孔。尔后,每年平均淤积上涨1米多,桥被淤埋变成路基,晴通雨阻,靠清淤维持通车。至1970年,被迫改建成明硐。可见,老干沟石流对铁路运营已构成严重威胁。
公里,而安然无恙。说明它的浮托能力之强大。因此,可以说,泥石流类似洪水,又胜于洪水,据此特点,我们必须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毫米,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
各种地震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均可产生这类裂缝。
由于基底断裂的长期蠕动,使岩体或土层逐渐开裂,并显露于地表而成。
发育隐伏裂隙的土体,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作用下,裂隙中的物质被水带走,裂隙向上开启、贯通而成。
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软化和液化作用等,使松散土体中部分颗粒随水流失,土体开裂而成。
因黄土地层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湿,产生沉陷而成。
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使膨胀土或淤泥质软土产生胀缩变形发展而成。
因各类地面塌陷或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地下采空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的岩土体开裂而成。
由于斜坡滑动造成地表开裂而成。
大类。前述的1、2类即属构造地裂缝,4、5、6、7、8类为非构造地裂缝,第3类应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个县市发现地裂缝点746处。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大同、壮族、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各类地裂缝穿越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水管及各种公共设施,致使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影响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之多。
年,1976年以后,发育规模和活动强度急剧增大。1977年后开始有组织地调查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查明该市地裂缝是基底断裂活动在地表的反映。近年来,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大大加剧和激发了地裂缝的活动。到1989年,已基本查清的城、郊区主要地裂缝有10条,最长10公里,合计总长40公里,地裂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这些裂缝均顺北东东方向平行伸展,并且具有垂直位错、水平拉裂、扭动三种变动性质。全区多年平均垂直位错速率15.85毫米/年、拉裂速率4.91毫米/年,扭动速率1.33毫米/年。每条裂缝影响带宽度3——
幢楼房破坏,其中21幢全部或部分拆毁。还有1057间平房(含民房、两层楼房、车间、校舍、仓库等)毁坏或受损;主道路破坏60处,地下管道10处,深水井3口,围墙427堵,礼堂、蓄水池、游泳池、停车场等公共设施7处;受损村寨41个,工厂91座,中小学及大专院校40所,其他企事业单位97处,仅楼房、平房损失估计(不含维修费)达2164.6万元。若将其他损失费及维修费等计算在内,则损失更大。
“”
)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2)采掘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3)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4)抽汲卤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多座。可能还有一些城市虽已发生沉降,但因没有进行全国性的全面的城市精密测量,所以不能给出沉降城市的准确数字。以下简要介绍几座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城市。
从1921年发现地面下沉开始,到1965年止,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已达2.63米,影响范围达400平方公里。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市区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从1966—年间。累计沉降量36.7毫米,年平均沉降量为1.7毫米。
从1959—米。1982年测得市区的平均沉降速率为94毫米。目前,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2.5米,沉降量100毫米以上的范围已达900平方公里。
3自从70年代以来,北京的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毫米。沉降总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而北京城区面积仅440平方公里,所以,沉降范围已波及到郊区。
4地面沉降发现于1959年、1971年后随着过量开采地下水而逐渐加剧。1972—毫米,年平均沉降量30—处。1983年后,西安市地面沉降趋于稳定发展,部分地区还有减缓的趋势。到1988年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1.34米,沉降量100毫米的范围达200平方公里。
经1979年、1980年、1982年三次在市区600平方公里范围的测量,发现沉降量大于200毫米的面积有254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沉降区面积达7.1平方公里。最严重的是吴家堡,其次是小店。吴家堡水准点的累计沉降量:1980年是819毫米,1982年是1232毫米,到1987年累计沉降量达1380毫米。
个县(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
年的86毫米和100毫米减至1988年的24毫米和29毫米。年平均沉降值降低了60%以上。
1年代每天开采30余万立方米,减少到80年代每天开采4万立方米,使地下水位得到回升,地面沉降量由每年22毫米减少到5毫米。这样,地面沉降基本上得到控制。天津市也如此: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逐步减少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地面沉降得到控制。如1986—眼,并严格控制审批增打新井,大大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经测量证实,市区和塘沽区平原沉降量分别从1986年的62毫米和54毫米减少到43毫米和46毫米。
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至1965年市区地面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63米。1965年后,上海市政府制订了《上海市深井管理条例》,有关部门积极地采取了压缩用水(计划用水)、人工回灌(含水层储能)、调整含水层开采层次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市区地面沉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从1966年到1987年22年间。累计沉降量36.7毫米,年平均沉降量1.7毫米。这一成就是在国内有关单位协作和许多老专家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地矿局和市纺织局、市公用局等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年起,上海市地矿局开始对市区及近郊的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地面沉降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研究。到1987年已投入各类钻探工作量7万米。为查明地面沉降的背景条件,实施动态监测,掌握各种数据,共打100余个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孔;建立了由700多个水准点组成的精密水准测量网;埋设了17座不同类型的基岩标和42个分层观测标,216个孔隙水压力测头;建立了500余个地下水位、水质、水温长期观测井;开凿了专门回灌井,建立了大型综合试验基地;开展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创造了冬灌夏用、夏灌冬用和调整开采层次等新方法。还与很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经过20多年的系统研究,较全面地掌握了上海地面沉降的规律,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型音频大地电场仪对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又有覆盖层的基岩山区进行勘测,确定地裂缝的深度及其延伸情况,优于其他物探方法。如在长江三峡河谷岸坡——
断层模式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料。
个省(区)发育这类地面塌陷。其中以桂、粤、黔、湘、赣、川、滇、鄂、冀、鲁等省(区)最为发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岩溶地面塌陷点在778处以上,塌陷坑总数超过3万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至10余亿元。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许多矿区均有发育,尤以北方煤田区最为严重。其他各类地面塌陷分布零散,发育规模和危害性相对较上。
口水井的大量抽采地下水,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产生塌陷坑1023个,导致89座房屋开裂或倒塌,道路坍裂,423亩农田毁坏,电杆倒塌,一度引起全城停电,直接赔尝和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局部地段因污水灌入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另外,云南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塌陷,使历史悠久的最佳风景点—
处,累计中断行车1680小时,部分工点治理费用已上亿元。在我国的主要干线铁路中,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较为严重的有:京广线、贵昆线、浙赣线,津浦线、沈大线、渝达线等。塌陷造成车站建筑物毁坏、路基沉降、道路悬空、桥涵开裂倒塌、隧道施工受阻等。铁路断道停车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火车脱轨。有些路段列车长期限速慢行,损失巨大。如京广线南岭隧道和大瑶山隧道的地面塌陷,造成已建铁路下沉、运输中断、隧道施工受阻;贵昆线K413—小时,已投入的治理费用达1700万元;津浦线上泰安车站的地面塌陷造成路基下沉,路轨架空、行车一度中断,整治费用达2000万元以上;沈大线瓦房店市路段的地面塌陷造成裂车停运8小时余。
的路段存在冻融病害,个别线路病害路段达60—
厘米,夏季沉陷方量达几万方之多。
“”“”“”厘米以上为标准。堆积的风沙物质多来源于本地区地表的物质,即属于“”万公顷。其发展速度很快。近22年来,土地沙化面积由占该区面积的20%上升到50—
“”“”
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近几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我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
“”万平方公里。其中,历史上早已形成的有12.5万平方公里,近100年来形成的有5.6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15.6万平方公里有发生沙化的危险。初步统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沙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展约1500平方公里。受沙化影响的有11个沙(区)212个县(旗),人口3500万,耕地400万公顷,草场500万公顷。近年来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如鄱阳湖平原也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万15.8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顷的草场受其影响,值得注意。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我国目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其中含有的机肥料相当于50个年产量为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活的土壤和氮、磷、钾肥料被冲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条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0.2—年代减少了1000公里。比如1958年以前,从嵊县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吨载重量的木船。由于河床淤沙太多,现在已被迫停航,地表水资源变成沙子,航建公司改成“”
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以上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据有关专家预测,照此下去,再过50年,长江流域的一些水库都要淤平或者成为泥沙库。
亿亩扩大到22.25亿亩,30年中扩大了33.6%,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其中,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4亿亩,占全流域面积的20%。长江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约5亿吨,已达到黄河入海泥沙量的1/3。因此,从现在起,如不注意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森林保护,长江终有一天要变成第二条黄河。情况之严重,问题之重大,已不容等闲视之。
“”个山地丘陵县调查、水地流失面积比50年代增加了38%--76%,个别县甚至成倍地增加,比如江西省5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60年代占10%,70年代占13%。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83个县的森林资源因遭到了严重砍伐,致使生态系统平衡破坏,农业气候、江河水位流量、地下水等许多方面出现异常变化。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2.7%,在全世界160个国家中,已降到第120位。尽管如此,有限的森林资源还在减少,每年净减森林面积约2190万亩。怎不令人担忧?
个国家。西德MR保险公司还编制了《世界灾害分布图》,对于掌握具有全球普遍性意义的灾害分布状况及某些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的灾害情况,很有帮助。我国在这方面也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省、市、自治区,县都已编制了单类或综合类的地质灾害分布图。综合性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也正在编制中,它必将为我国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普及灾害知识等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国土规划的宏观决策和工程建设规划布局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
“”““”
大类。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平方公里的区域累计沉降量达550多毫米。这不仅导致高层建筑的倾斜,而且加重了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的负担。
万亩绿洲,其中有百万亩良田,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已使良田周围靠地下水涵养的草场出现枯死现象,长此以往绿洲还能在沙漠中长存吗?
多年来,有史可考的较大洪水灾害共计1000多次,平均每2年一次,给国计民生造成极大损失。因此,防洪问题始终是国家大计,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项与水有关的综合利用事业竟相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和各项兴利事业从总体上说利益是一致的,没有防洪的安全,各项综合利用事业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后引起的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
)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
)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
)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
)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
)《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环保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水利部门结合自己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环保部门的工作侧重点放在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水行政部门的工作侧重点放在江河水质保护。二者相辅相成,密切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实效。
)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方面,对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建设项目在实施时,必须贯彻主体工程与污染防止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
)对于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章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法》还规定了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和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作为控制水污染的经济手段。在水污染的监督管理中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部门,按照自己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护区水体不受污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治理,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当搬迁。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当经济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同意。
)建立和健全水污染监测体系。环保部门以环境监测站为主体,水利部门以水文测验站为主体,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水污染监测系统,为水污染防治规划、治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条至第43条,对防汛与抗洪都有明确的规定。第3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第39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防汛抗洪工作。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第40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规划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确定防洪标准和措施,全国主要江河的防御洪水方案,由中央防汛指挥机构制定,报国务院批准。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或者制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第41条规定在防洪河道和滞洪区,蓄洪区内,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条例防洪的要求。第42条规定按照天然流势或者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或者按照批准的运行方案下泄的洪水、涝水、下游地区不得设障阻水或者缩小河道的过水能力;上游地区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第43条规定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根据经批准的分洪、滞洪方案,采取分洪、滞洪措施。采取分洪、滞洪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必须报经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事先通知有关地区。
年水面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最大容积约定400亿立米,随着人口的增加,陆续围垦成田,到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减为293亿立米。到目前湖面仅剩下2691平方公里,容积减为174亿立米。由于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降低,每年防汛非常紧张,有的年份还溃围淹地。1949—年中每年平均溃围淹地27万亩。近年来围垦内湖也已过多,如湖南省境内围垸,60年代内湖面积尚有304万亩,为当时围垸面积的21.4%,而现在内湖面积仅剩下100万亩,占现有围垸面积的6.07%,因而内涝严重,1949—年平均内涝成灾66万亩,可见无论从防洪和排涝来讲,围湖垦田都已过渡,今后都必须严加禁止。
),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适时适量灌溉;(2)减少渠道渗漏;(3)中耕松土,切断毛细管孔隙。
“”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新恢复业务以来,在1981年四川洪水、1982年武汉水灾,1983年陕西安康洪水和1985、1986年辽宁水灾等多起较大的理赔活动中都崭露了它的优越功能和作用。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特点,正在完善有关规定,逐步试行。
主办:成县国土资源局  技术支持: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  |  | 
ICP备案编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冷冻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