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办主任鲁炜回应"为什么facebook中文网在中国无法访问

||||||||||
最新播报:
鲁炜妙答媒体:可能有分歧,不能没沟通
为什么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中国政府是不是在收紧网上言论?面对如此“敏感”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回应称,“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我们不能没有沟通。”舆论评论说,鲁炜在发布会上的表现,表达了诚意,也显示了智慧,最重要的是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管理互联网的法治思维。
昨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即将在下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乌镇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和浙江省长李强一起到会向媒体介绍情况。鲁炜是记者出身,在互联网兴起之初就与网络结缘。任职高位之后,仍然保持着互联网“开放包容”的基因。
昨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情况,但是媒体除了对大会筹备情况关注,也接连抛来“敏感”问题,为什么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中国政府是不是在收紧网上言论?
对这些问题,鲁炜没有回避。鲁炜的想法是,“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我们不能没有沟通。”
舆论对此评论说,鲁炜在发布会上的表现,表达了诚意,也显示了智慧,最重要的是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管理互联网的法治思维。
“我没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
在回答了几个“常规”问题之后,“烫手的山芋”被记者抛来。
一位外国记者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Facebook的。他问,西方一些网站比如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请问中国为什么要关闭这些网站?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网络删帖关闭账号的。这位记者问:是不是中国政府要收紧网上言论?
这样的问题,在不少场合被提出过。有些官员曾经避而不答。一位记者判断:其实回答问题的官员可以回避,请记者提出与发布会主题相关的问题。
鲁炜没有回避,直接“接招”。
鲁炜说,我没有用过这些网站的体验,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被关闭。他坦承:但有些网站无法访问的情况,我想可能是存在的。
不过话锋一转,鲁炜说,我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国法律进行的,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依法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接下来,鲁炜开始和记者“拉家常”:我们没有关过境外的任何一家网站,你的网站在你家里,我怎么可能跑到你家去关你家的网站呢?
鲁炜说,中国历来都是好客热情的,但是谁到我家作客,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讲两句话,我没有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我希望到中国来的都是朋友,是真朋友。
不能既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
鲁炜的回答,没有完全消解记者对这个问题的疑虑。
又有记者提出,“我记得您表示这样的网站不可能让它进入中国,中国马上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请问您怎么看待外界一些评论,认为这个制度的实施就是在阻止有些外国的企业进入中国?”
鲁炜回应说,这是一条虚假新闻。他话锋又一转:当然,我也没说“脸谱”就可以进入。
“我既没有说它不可以进入中国,也没有说它可以进入中国。”
当媒体以为他在“打太极”之时,他接下来马上亮明底线:外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我们的底线就是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鲁炜说,法律法规就两条底线,一是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二是不得伤害中国的消费者利益。
“我们现在不能允许的是,既占了中国市场,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鲁炜说,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欢迎世界所有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确实太大了。
鲁炜坦承,中国确实发布了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消息。“我们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来的。”鲁炜说,我们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鲁炜又一次“滴水不漏”,他表示,此举并非针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企业——当然,也包括一切国家和所有的企业。
在场媒体记者私下议论,鲁炜今天的表现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底气十足。
在鲁炜看来,这样底气来自于“中国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在互联网管理上没有做亏心事”。
发布会临近结束,鲁炜说,我愿意与全世界媒体朋友交往,我也希望这种沟通交流是通畅的。
“我反复说,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是不能没有沟通。”鲁炜向记者们告别:我期待着经常与你们见面,我也期待着和全世界的媒体就中国互联网管理听取意见、沟通想法,形成共识。(记者 宋识径 李丹丹)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国信办主任鲁炜提六个目标&实现网络空间真正清朗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国信办主任鲁炜提出六个目标
  昨天,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致辞中指出,要实现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这个总目标,就要把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作为六个具体目标。
  鲁炜指出,近期以来,网上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打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网络空间雾霾渐散、晴空初现。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网络空间真正清朗,就要实现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网络空间的“六个目标”:
  一是为民的网络空间。通过互联网听民意、集民智、惠民生、暖民心,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
  二是文明的网络空间。在网上倡导文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明有礼、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
  三是诚信的网络空间。把诚信上网作为行为准则,强化“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价值导向,建立并完善网络空间的诚信体系,共同铸就诚信的网络空间;
  四是法治的网络空间。加快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加强网站自律和网民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管理、网络运用、网络服务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五是安全的网络空间。把安全作为网络空间的“生命线”,大力维护数据安全、技术安全、应用安全、渠道安全,完善安全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
  六是创新的网络空间。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服务创新为重点,以传播创新为关键,以管理创新为保障,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网络空间。
  据悉,本届论坛围绕“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主题,共商中国互联网发展大计。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鲁炜妙答媒体:可能有分歧,不能没沟通
& | & 来源: & | & 编辑:杜军帅 & | &
  原标题:鲁炜妙答媒体:可能有分歧,不能没沟通
  新京报快讯(记者 宋识径 李丹丹)昨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即将在下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乌镇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和浙江省长李强一起到会向媒体介绍情况。鲁炜是记者出身,在互联网兴起之初就与网络结缘。任职高位之后,仍然保持着互联网“开放包容”的基因。
  昨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情况,但是媒体除了对大会筹备情况关注,也接连抛来“敏感”问题,为什么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中国政府是不是在收紧网上言论?
  对这些问题,鲁炜没有回避。鲁炜的想法是,“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我们不能没有沟通。”
  舆论对此评论说,鲁炜在发布会上的表现,表达了诚意,也显示了智慧,最重要的是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管理互联网的法治思维。
  “我没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
  在回答了几个“常规”问题之后,“烫手的山芋”被记者抛来。
  一位外国记者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Facebook的。他问,西方一些网站比如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请问中国为什么要关闭这些网站?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网络删帖关闭账号的。这位记者问:是不是中国政府要收紧网上言论?
  这样的问题,在不少场合被提出过。有些官员曾经避而不答。一位记者判断:其实回答问题的官员可以回避,请记者提出与发布会主题相关的问题。
  鲁炜没有回避,直接“接招”。
  鲁炜说,我没有用过这些网站的体验,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被关闭。他坦承:但有些网站无法访问的情况,我想可能是存在的。
  不过话锋一转,鲁炜说,我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国法律进行的,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依法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接下来,鲁炜开始和记者“拉家常”:我们没有关过境外的任何一家网站,你的网站在你家里,我怎么可能跑到你家去关你家的网站呢?
  鲁炜说,中国历来都是好客热情的,但是谁到我家作客,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讲两句话,我没有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我希望到中国来的都是朋友,是真朋友。
  不能既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
  鲁炜的回答,没有完全消解记者对这个问题的疑虑。
  又有记者提出,“我记得您表示这样的网站不可能让它进入中国,中国马上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请问您怎么看待外界一些评论,认为这个制度的实施就是在阻止有些外国的企业进入中国?”
  鲁炜回应说,这是一条虚假新闻。他话锋又一转:当然,我也没说“脸谱”就可以进入。
  “我既没有说它不可以进入中国,也没有说它可以进入中国。”
  当媒体以为他在“打太极”之时,他接下来马上亮明底线:外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我们的底线就是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鲁炜说,法律法规就两条底线,一是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二是不得伤害中国的消费者利益。
  “我们现在不能允许的是,既占了中国市场,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鲁炜说,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欢迎世界所有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确实太大了。
  鲁炜坦承,中国确实发布了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消息。“我们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来的。”鲁炜说,我们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鲁炜又一次“滴水不漏”,他表示,此举并非针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企业――当然,也包括一切国家和所有的企业。
  在场媒体记者私下议论,鲁炜今天的表现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底气十足。
  在鲁炜看来,这样底气来自于“中国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在互联网管理上没有做亏心事”。
  发布会临近结束,鲁炜说,我愿意与全世界媒体朋友交往,我也希望这种沟通交流是通畅的。
  “我反复说,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是不能没有沟通。”鲁炜向记者们告别:我期待着经常与你们见面,我也期待着和全世界的媒体就中国互联网管理听取意见、沟通想法,形成共识。
相关新闻v&& 21:39:05v&& 21:38:32v&& 21:38:03v&& 21:37:31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鲁炜致辞。中国网 董宁摄影
三是诚信的网络空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没有诚信的网络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讲诚信的网络无异于“自毁长城”。当今世界,任何人都不愿生活在一个谎言泛滥、谣言四起的空间里。网络谣言等失信行为的存在,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网络的肌体,成为人人痛恨的公害。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理,就会导致“破窗效应”,就会在网络空间泛滥成灾,最终危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一个网民都要把诚信上网作为行为准则,对自己的发声负责,自觉做到有“谣”不信、有“谣”不传、有“谣”共伐,让失信行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团结网络名人、网络“大V”,鼓励他们发挥社会正能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到自尊自爱,切莫成为“大谣”。要大力弘扬诚信美德,强化“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价值导向,建立并完善网络空间的诚信体系,对于那些恶意制造、散布谣言的行为,坚决予以遏制和打击,共同铸就诚信的网络空间。
四是法治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上的事都是网下人干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不是“化外之民”,遵守法律是基本准则,底线不可逾越,一切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惩治。我们越追求自由,就越需要秩序;我们越追求开放,就越需要法治。依法治理互联网,是世界各国的通行惯例和普遍共识,任何国家都不会纵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最近“两高”出台了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解释,有力彰显了我们依法治网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加快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网络犯罪,特别是要大力铲除网络敲诈、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等“毒瘤”,加强网站自律和网民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管理、网络运用、网络服务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五是安全的网络空间。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关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黑客攻击、传播病毒、窃取信息、侵犯隐私等行为暗流涌动,广大网民对信息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我们要把安全作为网络空间的“生命线”,大力维护数据安全、技术安全、应用安全、渠道安全,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完善安全防控体系,筑牢“堤坝”,把好“关口”,堵住“后门”。新技术的应用如同新车出库,要“配好刹车再上路”。在网络空间我们同样要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提高公民信息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
六是创新的网络空间。创新是互联网的基因,没有创新就没有互联网,没有创新就没有互联网的未来。放眼国际互联网发展,创新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竞争力。“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国的网络媒体要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服务创新为重点,以传播创新为关键,以管理创新为保障,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网络空间。理念创新,就是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媒体发展之路;技术创新,就是要勇立互联网科技发展潮头,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用更多的中国创造、民族品牌,抢占传播制高点、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创新,就是要从网民切身需求出发,拓展新兴业态,消除信息壁垒,填补信息鸿沟,提供更多专业化、个性化信息服务;传播创新,就是要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用生动的故事吸引人、真挚的感情打动人、通俗的道理说服人;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系,创新运营模式,壮大网络媒体的整体实力。
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合力共建。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作为推动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做到“八个带头”:
一是带头把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带头抓管理,就是要始终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
三是带头扬正气,就是要坚持传播正能量是总要求。
四是带头树新风,就是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五是带头守法纪,就是要坚守法律法规底线。
六是带头探规律,就是要提升网络传播的有效性。
七是带头谋发展,就是要增强网络媒体核心竞争力。
八是带头建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和人民的强大队伍。
同志们、朋友们:
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党和人民的共同心声。正能量如同希望的火种,需要点燃,更需要传递。衷心希望广大网络媒体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汇聚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让网络空间充满温暖、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最后,祝第十三届网络媒体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唐佳蕾国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发表演讲(图)--河南分网--人民网
国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发表演讲(图)
&&&&来源:&&&&&
   当地时间12月2日,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发表题为《沟通中互信 合作中共赢》的主旨演讲。
   新华网华盛顿12月2日电 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当地时间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发表题为《沟通中互信 合作中共赢》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沟通中互信 合作中共赢
  ――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日)
  尊敬的凯瑟琳 诺维利女士,尊敬的克瑞格 蒙迪先生、沈向洋先生,尊敬的邬贺铨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来自中美互联网领域的政府代表和业界精英齐聚华盛顿,共同迎来了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的开幕。我谨代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论坛主办方微软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表示由衷的感谢!
   去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奥巴马总统把握大势、放眼未来,从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到北京中南海“瀛台会”,就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推动两国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中美网络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已经从商业的合作、民间的沟通,上升为两国交往的重点、各方关注的焦点,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影响着两国的未来。新时期的中美网络关系,总体向好、稳步向前,但前进途中时有坎坷,主要呈现两大特征:
   一是深度融合、利益攸关。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是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最大境外市场,几乎所有的美国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在华享有巨额收益,高通公司一半利润来自中国,苹果设备新增用户一半来自中国,美国有近千家投资基金把中国作为重点,触角遍布中国互联网各领域,占外资投入的一半以上,美国企业的兴衰与中国市场紧紧相连。美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上市近50家,总市值近5000亿美元,美国股民分享了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的红利。最近,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创造了全球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融资总额超过250亿美元,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股民投给阿里巴巴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对中国互联网的信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二是存在分歧、时有摩擦。昨天,我乘机从北京到华盛顿,横跨太平洋,飞行万余公里。我想,如此遥远的距离,如果没有往来,哪会产生分歧?正是因为中美互联网融合得越来越深,交流得越来越广,联系得越来越紧,我们的不同点才容易被放在放大镜和聚光灯下,加上文化的差异,一些问题自然就出现了分歧。比如,在网络空间治理上,美方讲“多利益相关方”,中方讲“多边”,这本来并不矛盾,没有“多边”,哪来“多利益相关方”的那个“方”呢?因为概念的不同而刻意夸大分歧,不仅无益于中美网络关系,也无益于世界互联网的共治和发展。
   深度融合,因为充满信心;存在分歧,说明缺乏信任。有信心,却缺信任,这是当前中美网络关系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一则寓言故事叫“疑人偷斧”,讲的是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人偷走了,就暗地里观察。他看那个人走路的姿势,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语气,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可过了几天,他在自家院子里找到了那把斧子,才想起是自己遗忘在院子里了。这时候他再看邻居家的人,怎么看都不再像偷了斧子的样子。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信任是多么可贵、多么重要,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带着主观的偏见去看待他人,真实也会被误解为虚假,美好也会被幻化为丑恶。
   纵观20年中美互联网交流发展史,双方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我们在网络空间共识大于分歧,合作多于争端。习近平主席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我们可以有分歧,但我们不能没有沟通;我们可以有争论,但我们不能没有信任。我们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我们应当看到,中美两国合则两利,而且是多方获益;斗则两伤,甚至是伤害世界。中美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寻求更多利益汇合点,做朋友而不是对手,做真朋友而不是假朋友。我们应当看到,中国梦与美国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美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我们应当看到,中美在网络空间共识是主流、合作是主流,我们不仅要求同存异,更要求同共进,让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和平和安全,让互联网不给犯罪和恐怖主义提供渠道,让互联网有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让互联网更多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这也正是互联网发展的要义。我们应当看到,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大交流、大发展、大融合是时代的潮流,共享共治是历史的选择,谁也阻挡不了,谁也改变不了,只有顺势而为,相向而行,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创造和引领人类的未来。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我们愿与大家分享五点主张:
   一、彼此欣赏而不是互相否定。互联网诞生于美国,从美国走向世界,这是美国为人类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有400万家网站,6亿多网民,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强中国有4家,今年仅电子商务交易额一项预计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且还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几天前,我在网上看到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的三季度财报,营业收入增幅均超过50%,这样的增幅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说明中国的管理是有序的,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说明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道路是正确的,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强有力的。我们不仅需要为相同而欢呼,更需要因不同而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欣赏对方的优点,借鉴彼此的经验,而不是去否定对方、改变对方。
   二、互相尊重而不是对立指责。国无大小,都是平等的。在网络空间,应当彼此尊重网络主权,彼此尊重对互联网治理模式的选择,彼此尊重在网络领域的重大关切,彼此尊重在网络文化上的差异,深入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20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外国企业在中国赢得市场、赢得用户、赢得效益的,无一例外地尊重中国的市场环境,无一例外地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美国企业在华发展的鲜活案例告诉我们,选择了尊重,就能把握机遇,深深融入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洪流,创造出无限的价值;选择了对立,就会偏离轨道,把自己孤立起来,最终被市场所抛弃。
   三、共享共治而不是独善其身。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这已成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共识。大国之大,不是权力之大,而是责任之大。网络空间也许不会因为大国之间的和睦而和睦,但一定会因为大国之间的不信任,而乱象丛生、混乱不堪。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决不能为了自身发展而遏制别国发展,决不能为了自身安全而侵犯别国安全。而且,离开了国际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发展,任何国家的绝对安全、一枝独秀也都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登高望远,热情拥抱网络空间共享共治的新时代,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发展的多样性,转化为推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无穷活力和强大动力,让我们的后代真正受益于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伟大变革。
   四、沟通互信而不是相互猜疑。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我们更清楚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是多么可贵;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我们更明白网络安全是多么重要。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中美应更多地沟通,更多地互信,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网络攻击、侵犯隐私等行为,共同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让互联网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我坚信,只要我们拿出智慧和勇气,网络安全不仅不会成为中美关系的分歧点,而且会成为中美合作的新亮点。
   五、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与美国互利共赢、融合共生的20年。中美互联网在市场规模、运营机制、技术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差异不能成为合作的障碍。正是因为我们有广泛的差异性,我们才拥有更强的互补性,我们才拥有合作共赢的无限可能。当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互信合作,当最现代的西方文明与最悠久的中华文化相互碰撞,当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最广阔的网络市场水乳交融,中美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前景一定比太平洋还要宽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华盛顿有句名言,“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中国人也讲,“行胜于言”。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在沟通中互信,在合作中共赢,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美互联网的美好未来,为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造福两国乃至世界人民作出历史性贡献!
   谢谢大家!
关注人民网河南分网微信平台
安卓版新闻客户端二维码
(责编:杨晓娜、辛静)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各频道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acebook注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