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疑问,是很幼稚的,就是我爸爸招待别人在家里赚钱住,主这方面提供住吃什么还理解,但老爸招待的人抽了一

公司全称: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电话:010-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18号国投创意信息产业园北楼1层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
在老家踏实过日子好不好?
按投票排序
1992 个回答
在手机上看见这个问题,于是到电脑前来怒答,因为感触实在是太深了。我估计我会写很长。中间夹杂了很多个人感情,结论在最后。答主男,2008年某三流西安民办大专毕业,怀揣了2000块钱,我买了一张火车票,来到上海。这里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甚至因为跷课,当时的学校暂扣了我的毕业证。我到上海唯一的理由,是喜欢互联网。在这里,我合租在有9个人合租的一套房。小单间月租金650块钱。房间里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个笔记本电脑。7月的太阳实在太热,求职问路基本靠12580。每周末去上海体育馆的招聘会,遇见突如其来的暴雨,浑身湿透根本不是个事,每天奔波而惶恐,我连毕业证都没有谁会要?一个月之后我遇见了我工作的第一任主管,那天我求职时迷了路,步行走了一公里,找到面试公司的时候满头大汗。整个衣服湿透的,头发上的汗跟洗过了一样,中暑几乎站不稳,他递了我一杯水,然后让我聊了聊对SNS的看法,估计是他可怜我的落魄,他给老总打电话说暂时不要我的毕业证,先看看我的工作表现。我进入到一家非常优秀的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工资只有1800。但我丝毫不介意,第一次参加例会,身边有了一堆来自迅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同事,知道了产品经理的这个职位,那人比我小两岁,是公司从盛大挖来的,他会用Axure,会用思维脑图,开会时能迅速提炼精髓,有着清晰的产品分析能力。分析互联网比我透彻的太多,遇见了正规军的我第一次明白,天外有天,我那点以往炫耀的知识根本连入门都算不上。早晨6点半起床,挤地铁,为了节约,基本中午不吃午饭。别人去吃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上顶楼的天台,对着上海的高楼大厦发呆。租住的住所卫生间的浴室龙头需要9个人共用,每天晚上做饭需要排队,上厕所的马桶只有一个,时间长就会被室友骂,电淋浴器的热水,别人用完了你就要等好久。每天到家写分析报告到夜里两点,困得不行就把闹钟设置到早上六点,然后睡觉。四个小时睡眠对我来说足够。当当满300-150的的时候,买了一大堆互联网的书狂补,周末,参加各类的产品经理聚会,不敢说话,只坐在最后安静的听。听他们分析,讲一堆我压根不明白的词,然后记在本子上,回家用百度查。国庆长假,离家近的同事都回家,我一个人替全部门的同事加班,3倍工资的待遇让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魅族m8。幸运的是我遇见了我一辈子的两个好哥们,公司里的一个PHP程序员和一个广告销售,我们三个人就像《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人那样一样形影不离,他们俩都是上海人。销售在我眼里算半个富二代,但特别努力上劲,比我在上海见过的很多外地人都要努力,这哥们与人打交道的人,各方面想法都更真实,本地人也有底气,他帮助我在各种情况下度过难关。经济,事业,感情......为了我们的项目,他甚至住在公司里过,程序员是个特别老实有点内向的男孩,执行力强很适合做程序员,总之,我们三个好的穿一条裤子。付出当然要有回报,2010年,团购刚刚兴起,我们开始负责公司里的团购导航,这是公司的一个很重点的项目。我们三个每天都像打了鸡血,那时候从没有考虑过是否和公司给的待遇对等,我们都抱着创业的理想做。销售去北京出差,我俩聊产品从晚上8点打到12点,四个小时的长途,他会将访问客户第一手的资料给我,我迅速做产品要求,然后提交程序员,程序员加班当晚就做产品迭代。有时候半夜两点我们会突然想到点子,然后我会打电话讨论,加班到夜里三点是太经常的事情,张江满满的路灯和空无一人的街道,然后挡车送下属回家,再回家睡几个小时,接着赶到第二天公司上班。有时在夜里一点发现一个页面bug然后打电话给技术。他也会立即起来改正。这是上海工作的人对工作的执着,绝大多数的人,只要是他份内的工作,你多晚打搅他都不会怪你,而且很负责。三个人的拼命很快有了回报,几年的时间,我变成这个项目的经理,我有一个近十人的小团队,他俩也都是各自业务的骨干,上海的生活节奏很快,你感觉自己有一天不努力就会落后,这让你有了动力拼命学习,她的配套设施很好,张江楼下的便利店有很多24小时服务,你能在加班到半夜三点饿了的时候下楼钻进任意一间吃关东煮或者让店员用微波炉加热一个鸡块便当给你。职位和收入上来之后,生活状态也变化了,周末可以去田子坊和女朋友逛街。从世博会看各国风光,去ChinaJoy找萌妹子拍照,去崇明岛抓小螃蟹,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去松江大学城喝咖啡,坐在小店里看日落。自由的自己带着女朋友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我的工资可以轻易的买得起IPAD,IPHONE,网购的东西基本第二天就到了,而且包邮。我也遇见了很多我这辈子都佩服的人,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充满智慧,穿着时尚得体,说话恰到好处,做事井井有条。男男女女都好聪明,遇见他们你就会觉得,我也要努力变成这样。再后来,搞销售的哥们开始带着我见客户,吃饭聊天,教我克服自己的弱点与人交流。过于内向是我的弱点,有了他的帮助,内向的我敢在公司战略会议上发言,为团队争资源,争利益。团队有一个正牌的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硕士和上师大的新闻学硕士。是的,作为他们的经理,我是西安一个三流野鸡民办大学差点没混上毕业证的大专生。离开的时候。月薪10k。每年14个月工资,我知道这个工资在上海并不算高,但,其实,我觉得她对得起我自己的努力,至少我所在的公司,节假日3倍工资,晚上加班有额外工资, 餐厅有免费的面包饼干方便面咖啡火腿肠,免费早餐。各种制度严格执行。周围有同事收入比我高,但他们也确实比我强。学历,工作能力,为人处事。我输的心服口服。然后只要快速学习就好了。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她不问你的出生,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她只看你是否努力,真的。我知道我有一天会回上海的,哪怕会变成房奴按揭。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房,因为我有理想。留在上海,让我的后代有更好的生活,已经是我此生最大的理想。回答你的问题:我也知道家乡安稳,衣食无忧,在家乡我不需要一分钱贷款,买辆好车拉着姑娘过平凡的生活。吃吃饭看看电影。每月1号的时候穿着大拖鞋到租客那里收租子。我也知道北上广房价高也许要做一辈子房奴,买杯豆浆还要排队,坐地铁挤得像汉堡包,买辆车还要摇号,一个破车牌8万块。那年幼稚的为了省钱不吃早饭的自己付出的代价就是如今每年体检都要观察随时准备切除的胆囊上的息肉。你以为我不解亲情,为了一点钱放弃家乡到4000公里以外的城市拼的昏天黑地,看不到父母日益的年迈,就是为了回来过年聚会的时候喝着咖啡笑着告诉你我收入比你高?你还说我虚荣我自私我价值扭曲?我知道,再也遇不见那个陪我住650一个月的房子,给我做饭学削土豆皮弄伤手指,我发烧时整夜跪在地下给我换毛巾的女孩子了。我再也遇不见为了一个页面的用户体验几个哥们争得面红耳赤约好下班吃火锅边笑边骂对方傻逼的铁哥们了。再也没有在办公室被经理骂的狗血淋头然后回到家努力改一个用户体验报告到半夜2点半的自己了。 那些放弃了家乡富足生活去一线城市打拼的,都是有理想有希望的孩子,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各个领域改变的希望。大城市奋斗的孩子和那些小城市养尊处优的孩子,到底是谁才是价值扭曲的?你倒是说说看?————————————————————————————————————以下是广告时间:以上内容摘自我的新书《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讲述了25个关于背井离乡的故事。购买地址:亚马逊:京东:当当:
如果不来北京,我和电影之间的距离永远无法缩短到现在的距离。我也永远不知道我可以在梦想的道路上走这么远。——是的我不是北京人——我之所以会有「通县口音」是因为我从小就说普通话然后又是在通县上的大学。在这条路上我有很多故事,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做成了很多牛屄的事情。但我从来不在网上说这些事情。我现在还不想回头,因为那些只是身后的脚印而已。我不会让自己停下陶醉,哪怕只是暂时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其实只在于自己。不必刻意将自己的生活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必然代价看得太过刻骨铭心。选择任何一种生活都要付出代价,只看自己愿意付出哪种而已。
昨天在手机上看到那个牛逼回复,很感动,今天还是忍不住,爬上网,写下自己的回答。我二十岁那年,是个傻逼电影青年,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电影,我决定辍学北上,去心中的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旁听。在北京,我基本上只认识一个人,带着家里给我的两万块钱(也是家里几乎全部积蓄),带着自己攒的几本电影书,毅然来到北京北漂,如今已有十二年。初到北京的日子,住在电影学院旁边北影厂招待所,一个床位,每月四百五十块。当时电影学院拉片室,拉一部电影得要六个小时,一个小时三元,得要十八元。学校最便宜的盖饭六七元。为了拉片,我把盖饭分成两份儿吃,中午一半,晚上一半。旁听的那一年,没出过海淀区,蹭所有能蹭的课,看所有能看的片,到港台资料室,复印当时买不到的台湾远流版电影书,不让复印的,手抄。就这么抄完了朱天文的很多剧本。旁听的第二年,老师介绍我写一个电视剧,三十集。我可以坦然承认,那真的是个烂电视剧,但是那时候,是我唯一的机会。所有写过的烂片,都曾经是我唯一的珍贵的机会,被人唾骂亦无怨无悔,因为很早我就想明白了,我们这个行业,就像打游戏晋级一样,你得慢慢积攒你的行业资历。A级的导演,找A级的编剧,A级的演员,如果你是C级的编剧,为何会用你?D级并不可耻,积攒几部,我就是C级,慢慢的一步一步往上走。摩羯座从来不相信侥幸,只相信努力。每一个机会,我从不轻视,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和才能,最大心血去写的,因为我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就是眼下这一次。真的很苦。一天写两万字,一大早制片人打电话披头盖脸来骂你,改不知多少次,宿舍没有网,写完了去网吧传,在网吧查资料,手抄下来回去写。浑身疼得要死,躺在地板上,缓解一会儿,继续写。有时压力太大了,自己一个人出去哭,站在三环天桥上,外面下雪,哭完了回去继续写。真的是生写出来的。编剧这一行,会写都是其次,能写,爱写是第一位的。后来写过一次主旋律题材,一个部队老编剧说,他们写剧本,条条框框修修改改更是数不胜数,怎么办?“谁叫你爱写呢?谁叫你爱这个呢?!”说得我当时眼泪都下来了。是啊,谁叫你爱这个呢?!并不能总接到剧本,得活吧,好多年给杂志写时尚文章,采访明星。时尚杂志要的是绚丽吹捧的文字,有自己的路数,要命的是一起约稿一起截稿,也就是说,四五家杂志约稿,几天之后,一起截稿,压力大到不可思议。最要命的是,内心的理想和现实的工作的冲突,看看自己写的那些稿子,总是痛苦得不行,隔一段时间就责问自己一遍,觉得自己烂掉了,写废掉了。心里最苦的时候,手心肿胀,有两倍厚。刚出道的时候,我给自己印了一张名片,上面写:NEVER WRITE WHAT I DARE NOT SIGN。我绝不辜负自己署名的每一篇文章。很幼稚,很挣扎,但是很认真,很较劲,明星采访,娱乐专题,山东快书,企业改革,我接的每一单工作,都尽全力去做。就这样,一点一点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06年,考研第三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研究生。07年,写李少红导演版《红楼梦》电视剧,08年,写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09年,和彭浩翔导演合作,写《撒娇女人最好命》,10年,写舞剧《金瓶梅》,11年,话剧《北京我爱你》,12年,和张一白导演合作,13年,和关锦鹏导演,林育贤导演合作,虽然后面这几个项目都没成,但是我学到了许许多多,从写字到做人,衷心感激。来到北京时,我20岁,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并不自信,一无所有。十年以后,我还在这个城市里,做着我想做的事,我没有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是,我没有去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忍受北京,无论如何,不忍离去?我想,因为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能性。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可能,这正是残酷之处。我永远记得,每年都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走出地铁站,觉得这是一座希望之城。(分割线我不会弄就这么着大家懂就好啦)我有一个干姐姐,是一个庞克文艺女青年。我认识她的时候,也是不省油的灯,画画,和搞音乐的男人在一起,深夜我们坐在路边抽烟,觉得自己是美丽世界的孤儿。姐姐在家乡的大学教书。我的家乡,是一个三线小城市,本地有一所大学。很多次我想,如果我回到老家,大概在大学教书,就是我最好的路了。大学并不是一块净土。开始几年,感觉姐姐还是很潇洒,教自己的书,和顺眼的学生一起玩,把自己的小宿舍收拾得很有味道,去敦煌写生,参加各地音乐节。但是渐渐的,你的一亩三分地,你不争别人的别人要争你的,姐姐不可避免的卷进学校的漩涡,得算计,得争夺,得战队。得弄论文,考学位,凭职称。姐姐很不愿意,但是没有办法。在小城市,婚恋是一大难题。我最大感触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文艺女青年,搁北京还能找到三两知音,虽然在婚恋市场上卖不上价但总算还有几个撞上枪口,但是在小城市,真的一个都没有。最不济,在北京,单着也就单着了,万人如海一身藏,没人觉得你是怪物。但是在小城市,就不行了。姐姐单了很久,不扛了,找了一个银行职员,姐夫是个厚道人。现在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两套房,一个娃。年前去看姐姐和娃,房子里一点姐姐的痕迹都没有,我是说,之前那种基于美而不是基于实用的味道,一点都没有。之前姐姐的小破窝,东一个陶罐子西一幅画,乱乱的,很美。姐姐跟我说,配合吧,尽量配合吧。我知道这很矫情,爸妈都觉得姐姐这个岁数嫁到姐夫是烧了高香了,但是我真的心里忍不住觉得有点惋惜,我想念那个喜欢张浅潜画一手好画神采潇洒内心庞克的姐姐。(再来一条分割线我还是不会大家体谅哈)也许有人觉得我是在晒优越感,显摆自己混得好,我绝不是这个意思。我早几年回家就发现了,其实老家的很多同学,过得比我好多了。父母在地方上,很容易就进了本地最好的单位,刚工作,家里就给买房了,结婚了,另外一头家长买车,平时回家吃饭孩子爸妈带,挣的钱就是纯积蓄。放假出国,平时淘宝,吃穿住用,比我高不止一个档次。今天中午吃饭,老师喝多了,喃喃的说,我每天回家,我的小孙女就抱着我说,爷爷抱!你的爸爸也老啦,也盼着有人喊一声爷爷哇!说了很多次,我很难过。也许,我选了这条路,真的很难去满足父母最简单的期待,没有人是神仙,当然会内疚,会难过,会自责。但是,我喜欢在北京,做自己这份事情的我自己。爱一个人,是爱和他在一起的我自己。爱一个城市,也是爱在其中生活的自己吧!我爱北京,不如说,我爱在北京的我自己。谢谢大家,耐心的读完我这么长的回答。
谢邀。个人体验说话吧。先说下经历。我是江苏无锡人,上大学去了上海。最初不过是随波逐流,并未细想——无锡老一代人普遍觉得,去上海最好,然后是苏州、杭州或南京。要北上,除了北京和青岛,别的都不那么靠谱。我大学毕业后,当自由撰稿人,留在了上海,每个月回一次无锡——无锡和上海很近,火车一小时便到。2012年到巴黎,现在暂居此处,每年夏天回无锡过暑假。于我而言,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其实并无其必要性。自由撰稿人,到哪里都能写。回无锡,或住在家里(地方也够),或住在别处房子里(我是长房长孙,老宅是可以住的),都很方便。我跟父母感情非常好。而在上海,租房住,物价亦贵,三餐得自己打理,还多了无数琐事。我留在上海的缘由是:女朋友还在上海读书(她小我四届)。刚获得独立的感觉,可以自由自在。虽然在无锡家里父母也不拘束我,但总归会有些顾忌。李安《饮食男女》里就说了,有顾忌才是家。以及:回到无锡,就会觉得太舒服了,不想动弹,觉得这一辈子每天吃吃馄饨汤包玉兰饼,在家写写东西,平时出去逛逛,也就够活了——人会不由自主的变懒。到上海,会紧张一些。后来在上海呆久了,慢慢的,有了些新感觉。习惯了上海后,会觉得全国其他许多城市,“现代生活便利度”太糟了。所谓“现代生活便利度”,在日本住过的大概会有点感觉:无论鸟取这种小地方还是横滨东京,基本上出门超市转角医院宠物美容手机数码一应俱全,你可以一天不说话不跟人打交道满足一切生活需求——这方面,上海就是,只要你收入不尴尬,可以生活得很自在。细节对生活,是很重要的。而回到无锡,在家里确实舒服,确实自在。但就在2013年夏天,我在无锡想买个手机(lumia,嗯),买不到;想买张ps3的游戏,不方便;没有地铁,必须打车,诸如此类,就不那么舒服了。大概可以这么归纳:我跟家乡的矛盾,是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家乡不那么先进的境况的对比,虽然无锡已经算是中国相对富庶发达的城市了。我到了巴黎之后,其实“现代生活便利度”方面,并不比上海强——上海遍地的宵夜外卖和便利店太霸道了。但巴黎有相当发达的地铁交通。随时有展览可以看。住在小巴黎基本可以在半小时内靠地铁到达任何一个苹果店(嗯,卢浮宫和老佛爷各一个苹果店)。任何时候去看电影都有十来部可以选。去年5月我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时电影院在同时播23部电影。散步圣地。因为多国移民的存在,可以买到任何国家的食材用来做饭。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今年5月我回了趟北京。吃烤鸭吃爆肚吃涮羊肉吃得不亦乐乎,物价实在太接地气,与此同时,会觉得北京交通实在不甚方便,空气质量就不好意思多说了,而且,在”现代生活便利度“方面,还是不如上海。做个小结吧。离家越近,家庭生活的舒适度、亲情的慰藉、生活的压力越小。离大城市越近,”现代生活便利度“、可以享用的物质/精神财富、视野开阔度就越大。而科技的发展,让亲情的慰藉,有更多的形式得到沟通,比如我妈是在习惯跟我FACETIME后,才对我去巴黎松口的。人是被环境所塑造的。各人有各人的取舍。在故乡的人,会比在大城市的人,生活得快乐温和些,没压力些,但也狭窄些。昨天我陪几位汉堡来的朋友吃饭。某汉堡的朋友,感叹汉堡整洁但乏味,巴黎比较热闹有趣。我们则感叹巴黎脏乱差杂,汉堡多靠谱有序啊。而一个欧洲重庆两头跑的阿姨总结说:她每次在欧洲呆久了就想回重庆吃串串喝夜啤酒吃小面,在重庆呆久了又想跑去欧洲散散步喘喘气。这就像烤脑花吃多了渴,水喝多了又嫌淡一个道理。人总是这样。在大城市希望有家庭的温暖,在家庭希望有大城市的热闹。永远不满足,永远都是别的地方好。大城市和小地方并没有高下之分。各人喜欢就行。但你得承认的是: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难度相对低一些;从小城市再去大城市,就会难一些。所以大家去大城市,去那里拼命,无他,只是在大城市立足,能够多一点选择的余地。说到底,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快乐,也就是多一点选择,而已。
我有个发小,问他为什么留在气候差的北京。他说:“黄沙万里觅封侯。”
春节期间,知乎上这个话题很受大家关注,去还是留,该不该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说了很多年,一直也没有一个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出于这种想法,我们基于8亿多QQ活跃用户做了相关的分析。-------------------------------11%的人在逃离QQ数据显示,日至2月1日,共计4907万人从北上广深四城,回到全国各地,占四地总用户数的51%。节后,3837万人选择继续他们的打拼之路,再次离开亲人,义无反顾踏上回归北上广之路。有约1070万人选择不返回北上广深,逃离率为11%,其中,北京又以18%的逃离率成为人们最想逃离的城市。逃离的人在家乡附近的二三线城市找到了他们新的天地,QQ大数据表明,节后未返回北上广深的人群,大部分流向了山东、河南、湖南、安徽以及除广州深圳外的广东其它地区。21%的新人涌向北上广从日至2月25日,1994万用户在2014年首次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上广深,新增率达到21%。其中近7成是18至29岁的年轻人,而北京凭借27%的涌入率,再次夺冠,成为人们最愿意来此打拼的城市。从数据上来看,虽然有人在不断逃离,但还是有更多的人涌入到北上广深,相比雾霾,工作机会,眼界,更前沿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对更加公平的环境,对于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可能更加重要。注:a)
报告中用户均取18岁及以上;b)
逃离用户,指1月16日至2月1日期间离开北上广深,且在2月2日至2月25日未返回的用户。逃离率即逃离用户/总用户数。Ps,逃离计算还排除用户自然流失的影响,c)
2014寻梦北上广深用户,指2月2日登录过北上广深,且在此之前(1月1日~2月1日)未登录过北上广深的用户。----------------------------------以上数据可能还存在不足,我们还无法排除差旅人群和部分高校不同的放假时间带来的数据差异,但我们仍希望基于大样本量下的数字对大家有一个参考。也希望人口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学者拍砖。
小城市利益总盘子小,基本是熟人社会,自己的家族如果没有加入当地的利益链条,将会生活的非常痛苦,个人的努力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非常仰仗家族上辈子的积累。 在小城市发展的年轻人,基本是家里在当地有一定社会关系的。 大城市利益总盘子大,是生人社会,靠自己的劳动虽然远远不如上辈子已经积累的人,但小康和富裕生活可期。且不说金融,IT等只在大城市有工作机会的行业,就是基础服务的行业,在北京地铁边上一个鸡蛋灌饼摊一个月2万的流水,月嫂一个月8000-,人多了之后到处是挣钱谋生的机会。
贴一个昨天我发给公司内容团队的邮件,感觉还挺应题的。各位,是农历年的末尾了,向大家问一声好。在上半年的时间里,老同事们坚守在内容部门,在公司前景尚不明朗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下半年,很多新的朋友也加入了我们的内容团队,怀抱着对做出有趣作品的期待,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景。这段日子里,我不敢说了解你们每一个人,也不敢说你们每一个人都了解我,就靠着一点不知从何而来的默契和信任,走到了现在。我经常想要跟大家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试着排解一下大家的苦闷,或者听听大家的心里话,但由于工作时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如愿,这仿佛变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不止一次看到内容团队的同事们加班熬夜,不止一次看到同事们顶着黑眼圈来开会,不止一次在后期机房看到同事席地而卧,大家也不止一次的在我的严厉批评之后反复改稿。挠破头,想断肠。有时候我想,团队里一个偷懒的都没有,真牛逼。有时候我也想,在北京这样辛苦漂着,为什么呢。对于我来说,我把所有时间放在工作上,是因为我的起点不高,前面有太多的大山要翻越,后面有太多的虎狼在觊觎,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天赋比我高的人比我还努力,那我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我要用我所有的时间来尝试抓住仅有的机会。有时候别人会问,你为什么要这么拼呢?平平淡淡的日子不也是一生吗?对不起,我不想和无知庸碌的人为伍,我不愿跟审美低下的人同行,我不能与道德缺失的人作伴。所以,就得往上冲。盘古开天的时候,清而轻者上升为天,浊而拙者下沉为地。美好在上面,不美好在下面。对于大家来说,在北京,各有各的追求,但我总是讲,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每一段人生都是财富,战略上要有野心,战术上就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到自己的极致。话不多说,春节到了,大家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有空的话在家里看看书,看看别人拍的好片子。我希望明年继续和大家一起,创造一段充满骄傲的人生,共同走向心中的美好。祝新年快乐。------------------万合天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叫兽易小星
2013年的一天
.cn/v/b/.html
____3月3日——————这个视频是3G门户网1月27日首发的,背景音乐用的我的一首歌《Treasure》虽然是一个很普普通通的视频,却非常的真实,也非常的真诚。刚刚又再次听到,万分感动。我想,放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2013年的一天。每一天,都是我的珍宝。________1.27___________下面是正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虽然,多多少少也会被外界影响。为什么选择北上广?因为发展快。所以机会大。不管是工商走私贩毒行骗还是艺术,机会远远比北上广之外的地方多。说来也奇怪。我的朋友们,去北京的大部分是去搞艺术,上海的几乎是去公司干IT和生物,广州的大部分人都是去的工厂和自己开公司。当然,还有干乱七八糟的事情的。别说天朝,到处都是,台湾没说人都往屏东嘉义去吧,美国大家都第一选择去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吧?你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在韩国,整个国家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占国土总面积约0.6%的首尔地区居住。日本的很多年轻人也是去东京都寻求更大更多的人生机会啊!人家没有说其他地方因为人都走光了就滞后发展了吧!当年,我有机会留在我那个小县城,或许从商,或许公务,或许卖狗皮膏药。最后,我选择了离开,去外地。主要是我留在本地估计我爹妈也不会管我。所以读完书也没有再选择回去了。这不仅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结果,也是我爹妈的意愿:“长大了,不出去闯,留在这里有什么用?这里的机会和资源早已被开发得所剩无几了,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不出去吃点亏,总是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下,不自己去学习飞翔,怎么长得大?”只是我没有选择去北上广。我选择了一个离父母只有五百公里的城市。也是在一个省。为什么呢?因为我爹妈只有我这么一个,任何时候,和家里都有个照应。我有些朋友和邻居则不然,应该是很多。他们真的都去了北上广。有的是大学毕业自己找的工作,有的是分配,有的是什么都没有就去了。朋友还好,不幸的是,去北上广的邻居(别人家的孩子),都基本上成了各自家长吹嘘的对象。其实他们的收入和我这个没有出省的也差不远。房价还贵得真想二斤砒霜给你妹。我对他们的了解基本是:大部分人都是租房,最后回省买房——在那边混得差不多了,就辞职回家再就业,因为有工作经验,比较好上。然后再购房。我还有些从事艺术行业的朋友们。真的很辛苦很辛酸。树村和宋庄好多人都是知道的,就不说了。去年在北京,和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他200平米的大房子里,有过大致这样一段谈话:“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17岁”“当时就这么来的吗?还是这边已经给你有了安排”“没有,下火车的时候,几乎已是身无分文,到处找工作都碰壁,最后身上还剩下一块钱,真的是天地无助,哭都哭不出来”“那都没有想过和家人联系吗?也没有想过回家吗?”“都出来了,为什么还要靠父母呢?”我想起劲霸男装的那句广告词: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这是一个倔强的人。而现在,他已经成功进入金领阶层,很难想象刚刚来北京的时候,还是一个火车站和地下通道的常客。当然这只是一个正能量的例子。以前在农村看到过一对农民父子的谈话:我们祖祖辈辈都在种地,我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难道你也想和我们一样吗?难道你也想你和你的后辈们都继续种地吗?话虽客观,但是也很深刻。题主你恐怕不知道吧,现在的农民们已经很多都自己不种地了。反正我们那儿是。还种个屁啊,种地能有多少钱。都是有人来承包土地然后集中开垦庄稼的。然后你帮承包商种,最后给你结算工钱。这个都比纯种地钱多。说城市,在同样消费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何不去待遇较好,机遇较多的地方?留在老家,都是看你从小长到大的,你有几斤几两重,乡亲们不知道吗?你有啥举动想干嘛都难。你一做错什么事估计又得成大家茶余饭后的论点了。当然这个说得有点绝对。其实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想脱离父母,或者感觉再无留恋。于是选择远走高飞。可能是最近我长答案答起惯性了。本来我是想这样说的:年少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闖蕩江湖的夢想。我們都想在江湖裡完成自己心裡更深處的承諾。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總是認為淺水不遊強龍,金鳞也絕非是池中物,定會遇風雲而變化為龍。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累,我都堅信自己能夠挺下來。什麽事情,都會有出頭的那一天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因為這一點不順,我就放棄自己的夢想和信念,那我必將會擁有一個失敗的人生。我會在外面,看到更多以前我看不到的風景,吃到更多我以前吃不到的美食,認識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體驗到一個在家鄉完全體會不到的人生。因為我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一次试用繁体字,看起来的确别扭且不舒服。下次不用了。我们都是在外漂泊的人,好好的爱自己,也别忘了在老家的父母。不管我们飞多远,我们都只不过是父母手里的风筝,连着风筝的这条线,就是一辈子也甩不掉的亲情。离巢的鸟儿,总有归巢之时。向着天空的叶子,也总有归根之日。北上广也是最不好买火车票的地方。希望你们都顺利的买到了。现在也可以预定元宵后的火车票了。返程高峰预计在初六和十六。请大家确定好返程时间。别不要不相信网上购票,网上购票不止12306。如果买不到直达的,可以考虑分段购买。祝愿所有人,新年快乐,平安幸福。————————————————————————————————我没有去北上广发展自己的前景,我甚至没有出我生活的这个省。我只不过在这里很客观的说了一些我的自身感受。其他的,请好好阅读这里面,这些去过北上广,依然追寻着自己梦想的知友的答案!!青春拥有一张共同的脸,人间自有正能量!
30岁之前的张朝阳,是个典型的嬉皮士,作为考取了李政道奖学金的MIT物理高材生、博士后,他并不需要像其他留学生一样到唐人街刷盘子,而是经常开着一辆敞篷车,扎着马尾,吹着口哨,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但在1995年,31岁那一年,由于安排了一次MIT校长到中国的访问,他在北大见到了刚刚被提拔为副校长的陈章良,而那时候,陈章良只比张朝阳大了3岁。这次见面深深的刺激了张朝阳,3个月后他义无反顾的就拎着一只皮包回到了深秋的北京。此后的两年,张朝阳蜗居在一个没有热水、环境非常糟糕的单间里,住宿、办公混在一起,不分昼夜的开始事业的打拼。今天,我们知道,在1998年互联网兴起的热潮中,张朝阳第一个拿到风险投资,抓住了“三大门户”格局形成的契机,进入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名人堂。如果你问张朝阳,为什么你愿意到北京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张朝阳一定会告诉你:年轻人,你造吗?如果我当年不去北京,今天,你会在这里问我这个问题吗?25岁的丁磊,自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乡宁波的电信局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电信局啊,金饭碗,福利待遇丰厚,工作轻松,那可是人人都挣破脑袋想往里挤的安乐窝。但在1995年,丁磊向电信局领导提出了辞职,当时的领导估计有一刻钟没有反应过来: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大学生辞职的,你确定你不是脑袋进水了?但是丁磊仍然一走了之,去了广州,在那里,有他在网上结识的中国最早一批年轻极客。也正是和这批本土极客的技术切磋,使得丁磊可以受到启发,最早开发出电子邮箱和网络聊天室等软件,为后来的创办网易积下第一桶金。今天,如果你问丁磊,为什么你愿意到广州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丁磊一定会告诉你:年轻人,你造吗?如果我当年守在电信局里安乐度日,我会有机会在33岁就成为首富吗?周鸿祎从小就是个有野心的人,读中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于是在西安交大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折腾反病毒软件和开公司创业。但是两次的创业失败,和一趟中关村的考察,让他明白了世界之大和自己的渺小。1995年,研究生一毕业,周鸿祎就离开了西安,北上帝都。在那个知识精英云集的互联网江湖,周鸿祎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一次又一次撞的头破血流,3721卖了,雅虎总裁的位子干不下去,奇虎论坛搜索冷冷清清,流氓教父的恶名如影随形,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找到360免费杀毒的终南捷径。今天,如果你问周鸿祎,为什么你愿意到北京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周鸿祎一定会告诉你:年轻人,你造吗?我在来北京之前,再怎么折腾,也只是一只小青蛙,但在这里,我的每一次碰壁,都能让我撞开一座大山,看到更远的天地。1999年的圣诞节,31岁李彦宏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张机票去北京创业。在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中,李彦宏已经是华人圈里屈指可数进入高管层的精英了,房子车子、社会地位应有尽有。但是李彦宏仍然决定了回到北京从新开始,因为不甘心:在美国,同行的谷歌正如明日之星般走红,作为竞争对手,李彦宏所在的infoseek搜索公司却被卖给了迪士尼,渺茫的结局已经注定。要想东山再起,必须回到自己熟悉的中国市场,虽然那个希望是同样的渺茫和吉凶难测,但是,李彦宏仍然去了,两手空空,去开创一份全新的事业。今天,如果你问李彦宏,为什么你愿意到北京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李彦宏一定会告诉你:年轻人,你造吗?我如果不去北京,我今天可能将在美帝的家里每天唉声叹气,我会懊悔一辈子。1999年的春节过后,马云终于从北京回到了杭州,开始了人生中的第四次创业。在北京与外经贸部业务合作过程中,马云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网上广交会等一系列官方网站,也获得了一年几百万的利润,但是他仍然要折腾,带着自己的团队重新开始,在杭州的创业地,湖畔花园,每人只有500元的微薄薪水,办公住宿挤在一起。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疯子。但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属于自由的互联网时代的痛苦是外界不能体会的。今天,如果你问马云:为什么你要回到杭州创业,不继续在北京打拼呢?马云会跟你说:“年轻人,你造吗?有了我,杭州就是一线城市。互联网终将改变世界,而主宰未来中国互联网天下的,惟小马与老马耳!”就在过去的年,电商网站唯品会创造了两年市值增长50倍的传奇,几年时间就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仅次于TABLE五巨头的百亿美金互联网新贵。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沈亚,来自温州,洪晓波,来自法国,他们共同相遇在广州这个传统商业贸易中心,碰撞出新时代的火花。今天,如果你问沈亚和洪晓波,为什么你们愿意到广州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这俩一定会告诉你:年轻人,你造吗?温州没有互联网气息,法国不是中国人创业的土地,如果不是在广州,我们不可能创造奇迹。还有走在创业路上的知乎合伙人,周源和黄继新来自贵州,李申申在南京读的大学,如果不是在北京,他们不会看到更大的世界,拿不到创新工场的风投……不止是互联网,在金融、地产、文化、商贸四大社会支柱产业,你可以看到,那些业内一流企业,几乎全部云集在北上广深杭五座一线城市。金融:四大国有银行之外,在最具有活力的市场化金融企业之中,民生银行在北京,浦发银行在上海,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在深圳。地产:2013年七大过千亿营收的一线地产龙头企业,除了大连万达,其余的,绿地在上海,万科和中海在深圳,恒大、保利和碧桂园在广州(佛山)。文化:华谊、光线、博纳等电影制作龙头在北京,唐人影视、华策影视等电视剧龙头在上海和杭州,奥飞动漫、华强动漫等动漫龙头在广州和深圳。商贸:传统商贸被电子商务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新兴的电商一线巨头中,阿里巴巴在杭州,京东在北京,唯品会在广州,一号店在上海。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聚集在一线城市呢?这就要由产业的发展变迁说起。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年轻人愿意上山下乡,寻找更偏僻的可以耕种农作物的地方。这个产业规律,导致中华民族从早期的黄河流域走向了长江流域,将沿海瘴气丛生的的百越地区改造为千亩良田,即使是丘陵沟壑也要开垦为梯田。哪里可以撒下种子生根发芽,哪里就是生存的桃花源。在工业社会,制造业需要集约化的产业链支持、需要便利的物流通道,但是对劳动力和地租的成本又很敏感,因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边的郊区,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的制造业体系就是这么发展起来了。但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的驱动力由第三产业带动,研发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团体协作,因此一流人才聚集的一线大城市成为主要的创新平台。越是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其流动性越好,越是充满活力,商业机会就越多。今天的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转变。沿海城市的加工制造业网络在成本压力下,正在大范围的向内陆二三线城市迁徙,带动了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合肥等新兴制造业城市的发展。比如,广汽比亚迪将汽车生产中心向长沙转移,富士康将生产线向成都重庆转移,美的格力海尔三大家电巨头齐聚合肥。随着生产基地的迁移,上下游产业链的成长和壮大,下一个东莞和苏州正在孕育之中。而纺织业,我们看到,百丽的生产基地搬到了安徽宿州,李宁的生产基地在湖北荆门,波司登的在苏北徐州,安踏的在河南睢县……三十年前,香港的纺织业搬到了深圳,于是诞生了百丽女鞋,西方运动鞋巨头的生产线搬到了福建晋江,于是诞生了安踏,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下一个百丽安踏,下一个温州泉州也会在内陆地区形成。但是,这些内陆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目前主要体现在低价格成本,在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科技产业和高端知识型服务业方面,主要的集中地仍然是沿海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座一线城市与世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上的优势并不会因为低端制造业的转移而削弱。反而将因为低端劳动力的离去,高端人才比例的上升和聚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创新空间。这种一线和二线经济区域的隔阂,主要不在于人均GDP,而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分工。如果你从事的制造业,你可能在内陆二线城市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你从事的是知识型服务业,你可能只能在沿海一线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现实。现在,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你愿意苦读寒窗十年,即使每天背单词、做习题,远离了快乐,加深了近视,仍然义无反顾?你一定会回答:因为只有穿过考大学的独木桥,我才有机会收获美好的明天。那么,如果你再自问: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是的,我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因为两个字:机会。哪里有机会,哪里就是奋斗的日出之地。如果年轻不去奋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留在农村,你就只能成为农民;如果你留在内陆的小城市,你就只能从事传统行业,或许也能发达,但是没有机会名留青史;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或许你永远都不能成为张朝阳、马云那样的传奇,但是你的人生毫无疑问将会更加精彩,你能见识到这个时代最新鲜的变化,和同样有文化和远见卓识的人共事和生活,你的能力将得到更快的提升,凭借你的学识更容易进入中产阶层,以你的能力,至少不会活的比在小城市更窝囊;一线城市一百万人可能才会成就一个张朝阳,但是小城市里一千万人也不可能成就一个张朝阳;一颗种子,淮北为橘,淮南为枳,生长在森林里才有机会成为参天大树,生长在沙漠里就只能枯萎凋零;即使成不了大树,也能成为大树丛中的藤蔓桫椤,鲜花野果,蝴蝶蜜蜂……这就是一个好的平台和圈子的意义所在。城市越大,机会越多,越是一线,知识越有价值。——————有朋友说,你举的那些例子,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那些地方成功的机会多一些罢了,只要有能力,在哪里都能成功。我要说,年轻人,你太单纯了。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的分布,绝不是平均或者随机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现象,比如:13亿人口的中国总也拿不到诺贝尔奖,我们的影视动漫作品在市场上总是被人鄙视,创新的科技公司似乎总是在美国硅谷出现……还有最近知乎上很火的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人不服气,难道中国人天生就比外国人笨吗?大家都很清楚,人种论是愚昧的,归根结底还是土壤、气候,眼界、见识和环境在起作用。张艺谋很聪明、有天赋、又努力,但是受困于中国的影视生态,他的成就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未来与李安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今天的中国,或者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存在这样两个近乎壁垒分明的社会圈子:二线及以下城市:主要以制造业、矿业为经济基础,满足于社会的物质制造。一线城市:主要以知识型服务业为经济基础,为全国各地的制造业生态提供研发、营销、会计、律师、娱乐等的服务。那么,对于知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来说,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就是95%,而不是51%。即使是你的孩子,都比农村里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像高晓松一样,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现在就不用为房价烦恼,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去一线城市发展呢?——————有评论说:几百万人里面能出一个张朝阳就不错了,这种文章最误导人。ok,那我来说一个身边人的故事。我的妻子,一个来自北方小城市的姑娘。刚来广州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懂,去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当文案,三个月后,被辞退了,又去了一个小公司,当客户服务,由于无法完成领导的任务,每天挨训,半年后自己知难而退了。这个时候,我的妻子已经完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够胜任的。按很多朋友的理解,就应该知难而退,回到小城市里平庸一辈子了吧?幸而,我的妻子是值得我骄傲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转换思维,决定不再随随便便找一个小公司,而是要去一个能够学到知识的大公司。是的,经过上百次的面试和淘汰,最终一百万人里才有一个的张朝阳给了她一个机会——她在搜狐广州分公司幸运的得到了一个位子。搜狐的眼光可真够独特的。但是在这里,一个曾经被认为能力是渣的脚不踏实地的姑娘,却开始了蜕变。她得到了很多优秀同行的指导机会,很多规范流程的操作锻炼,她的能力飞快的增长。几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搜狐里不大不小的一个中层骨干。如果你问我的妻子:为什么你愿意到广州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我的妻子一定会告诉你:“兄弟姐们,你造吗?如果我还在内陆的小城市,我的能力和见识几乎肯定就停滞在十年前了,看看我的中学朋友们,我能知道我的将来是怎么样的。但是在一线城市,我有机会进入优秀的企业,向有才华的人学习。我不知道我的能力算好还是坏,但在这里,我的目标可以更高一点,更远一点,于是我看的越高,进步的就越快。如果是在小城市或者小企业里,我一定无法想象,我一个月的销售额竟然可以做到几千万。噢,天啊,这真的是几年前那个我吗?我都有点难以置信的感觉了。你说异常艰苦吗?我也住过暗无天日的出租屋,拿过一个月800元的薪水,为买菜钱发愁过。谁没有过那个阶段,艰苦过后,幸福不就来了吗?当然,我之所以义无反顾的要来广州,是因为,君临在这里。”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这题目下面成了晒苦大会了,刚好下午休息下,稍微说两句,只是个人经历个人观点,代表不了大众,回答里提到的城市只能代表自己的家乡,不一定能代表中国内地普遍的情况首先,拿所谓环境说事,北上广深的环境绝对不是中国最差的几个城市,只是因为一线大城市的问题经常被播报出来罢了,很多二三线城市的环境要恶劣的多,而且广深这种城市,没觉得环境污染到什么恶劣的程度了其次,在北上广工作不是什么异常艰苦的事,远离家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快乐,选择在一线大城市工作更不是什么价值观扭曲,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如果说别人的选择自由是价值观扭曲,这样的言论和想法,才叫价值观扭曲最后,谈谈为什么当初自己要做出这个选择大学毕业在大城市工作(不仅仅包括所谓北上广深,苏州杭州南京当时也是我首选),坚决不回家的主要原因是:家乡的人不遵守规则,整个地域也没有什么公开简单易懂的规则可言去年过年我回家,跟初中同学一块喝酒聊天,我家跟他家是世交,他爹跟我爹也是同学,关系自然是很亲热的,刚好他研究生快毕业,就等六月份毕业,去市水电局工作上班,一入行就是正式编制,非常舒服,喝了一小会他开始跟我说胡话,说到自己的年轻梦想,渴望去大城市奋斗云云,问我觉得是不是回家乡工作很没出息,然后说道他羡慕我在大城市大公司工作,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我很反感的看着这人,内心呵呵冷笑几声,没搭话,只想扇他几耳光,把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王八蛋扇醒我大学毕业时候不是没尝试在家乡找工作,考过一次市教育局老师,考过一次市招商局翻译,这两份工作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每次都考中了,但是每次都被刷掉了,也不是分数不够,而我一直弄不懂他们的录取规则和竞争原则,但是就是不中,后来打听一下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情况,我爹有个得意门生,一直在镇上小学教书,是优秀教师,每次都是全县第一,但是他连续考了三年的县教育局编制,每次笔试都是第一名,却每次都失败,而同时有个女老师,轻松一考就过了,这位女老师的出勤率差到极点,教书更是烂的一塌糊涂,为什么能考上呢?因为她公公在县政府,是个官僚至于我这位小王八蛋同学,口口声声说羡慕我在大公司工作,为什么能进水电局这种肥差(在三线小城市,七七八八加起来月收入都能过万,而市区房价,50W就能买个非常不错的公寓了),因为他老爹在县政府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有很多人脉而我爹只是个穷教书的而已事实上,我也曾经试图学着他们这样不遵守规则——我直性子的爹在我妈的唠叨下,终于愿意出头去教育局求那些老同学帮我这个没用的儿子找份教职,我打印了一摞证书,陪着他挨个登门拜访,送烟送酒送红包,去了一两家之后我就发现不对劲了,我爹两鬓花白,好歹也是堂堂七尺男儿,我却在旁边看着他低声下气忍气吞声连连点头的求人,好话说尽,本来就不善言辞的他想尽词汇的来推销我,说我各种大学成绩云云,那时候我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尊严的男人,都绝对不愿意让自己老父亲如此折辱,就为了给自己的废物儿子找份月薪2500的狗屁教职于是我悄悄拉了下我爹的衣角,拉着他回家,回去我仔细想了下,第一我绝对不能容忍我爹这么放下尊严的求人,第二我自己也绝对不可能以后为了我的子女这么低三下四的受屈辱,内心这么一想,干脆操他们妈!于是第二天我就打包离家,去家乡附近最大的城市,上海,过了三天,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于是一直混混到现在我爹和他同学们的遭遇对比加上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家乡的环境中所谓的规则是不看个人才干和才华成绩的,只看人脉资源家庭背景,但是这种规则要求的条件我达不到,更不愿意在这种不守规则的环境下生活下去没错,全中国的大环境就是不守规则,但是大城市因为多元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找到守规则的小环境,而这点对于那些空有智力才干却毫无家世背景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就这么简单的事而已而当年我让我爹这么一直低三下四的求下去会如何呢?毫无疑问肯定会有个稳定的工作,能让我做下去,但内心深处,我反感自己成为这种不守规则的人,更不愿意自己的小孩,以后也生活在这种不守规则的环境里PS,从来不认为在老家就是安稳踏实,我身边回家工作的哥哥姐姐和同学朋友们更多的变成了世故乡愿不守规则的无耻小人,在大城市工作也不代表就好高骛远不安分,更不太容易成名成家大富大贵,但是起码自给自足,做到坚持内心原则,成为一个可爱的普通人,这点不是在我老家安稳踏实过日子的混蛋们能比得上的
我奶奶儿女四个,只有我爸出村读书。孙辈五个,只有我顺着一溜读下来,其余都是乡镇职专,没出过本市。有时候我也想,弟妹太可惜,世界那么大,眼界却只有一个小镇。事实上,除了我自以为是,似乎谁也不为自己可惜。相反,过年回家,亲戚们大都眉飞色舞,分享在镇上新开的ktv嚎歌的视频,展示刚买的新皮裤,每个人都过得神采奕奕。出来打拼也好,守着老家热炕头也好,能拾掇自己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过得心满意足就是完胜。世界有多大,不过是由自己为自己设的边界。甭管去哪,能自己把自己伺候爽了,愿意折腾就去吃点苦,愿意安逸就踏实待着。真的,能说服自己,活的爽爽的,挂前也不觉得尼玛该拼没拼或者不该拼可拼过头了活一辈子都没遂心就成了。
因为我是gay,小地方根本活不下去。
微博上看到这个问题,想一想自己走来的路,感触挺深的,注册个账号来回答一下给各位打算去大城市或者离开大城市的的人一些参考。我看了那么多答案,为什么没有人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呢?难道农村出身的人都不上这个网站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城镇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乡村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农村户口。加上一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会迁移户口到城市,或者农村出身,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城市定居,还有一些人的城镇户口是很落后的县,乡,镇。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至少三分之二的人老家都是农村的,并不是什么城市。请问这些农村出身的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考上大学的人(比如我,老家很是贫困落后,96年通的电,09年通的公路,现在回老家倒不用担心下雨了),回到老家能干什么?种地吗?我这一辈,绝大部分的人已经不会种地了,无论是否考上了大学。我父母那一辈的人也不种地了,他们大多都是把地扔了宁愿长荒草也要外出打工,因为外出打工两个月,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要多!这些年扔地的人多了,荒地开始成片,可以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也有人从农民手里租地,一亩一年200元。我父母从小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我们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只要你们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不要在农村扒土地了。而我老家的教育, 从小学,初中,高中,最后能考上大学的,也就1/100!我十分不理解,什么叫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什么叫踏实过日子?对于我这种出身的,请问家里有什么日子可过。你要知道,当你说出某些话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出身和高度。我爸妈在上海拾荒收废品,我弟弟在合肥搞建筑设计,我妹妹在昆山的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我在北京搞IT,大家每年只能团聚一次,那就是过年的时候。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在家可以踏实过日子,谁他妈愿意一家五口人常年分隔四方一年只能见一次面?下面说说自己和自己同学的情况吧,幸好大学时我是班长,平时同学聚会也是我来主持,对班里大多数同学目前的情况还算了解。我08年毕业于合肥的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的是计算机科学。我们班的情况我作为班长,在评审贫困生的注意过,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农村户口,真正算的上城市出身的,不超过10个(一班42人)。当年毕业后,和大家毕业的时候一样,很是迷茫。有人选择了考研(考的人很多,最后就考上俩,因为学校实在不行),有人选择了出国(也是俩),有人选择回老家听从父母安排进了体制内,比如有一个回到县城老家当计算机老师了,没事教教打字啥的。大部分的人还都是留在了合肥。而我,和另一位同宿舍的基友,决定去北京。有两个去了上海,有一个去了广东。我们这5个,恰恰都是农村出身,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包括自己的父母。5年多过去了,中间怎么辛苦,怎么奋斗的就不恶心大家了。现在说说各自的情况。去广东的那位家里给掏了20W,加上自己的一点存款,几年前就买房打算定居在广东了,去年已经结婚,收入现在他一个一年20W左右,家庭收入应该在30W(朋友老婆的事情不好细问),还房贷应该没什么压力,因为也已经买车了。上海的一个在毕业两年后就当上了项目经理,现在一年30多万,娶了一个上海姑娘,房车自然不愁,定居在上海了。另一个 听他说今年打算去杭州,这5年多赚的钱够在杭州付个首付。女朋友催的紧,要房子,上海实在买不起。杭州也算是IT重镇,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北京的我们俩呢,基友去年去成都了,靠着北京这五年技术的积累,在成都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买房了,近期打算买车了,靠的是自己这几年在北京积累的财富。而我呢,受不了早年出国现在已经定居在多伦多的一位同学的蛊惑,去年考了雅思,打算今年自费去加拿大读研究生,希望自己毕业后可以顺利找到工作留下来,也是靠的自己这几年积累的财富。我们5个人,没有一个是精英,出身贫贱,学历二本,但我们没有靠过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除了广东的那位买房子的时候,从家里拿了20W)。但是我们都靠自己在大城市的打拼,过上了自己觉得还不错或者自己打算的生活,起码买得起房子了不是吗,大家都还比较满意吧。两个已经结婚,一个快要结婚了,除了我这个有留学打算的人,大家都靠自己的努力买房了,没有啃老(说实话我想啃老,但是我没有可以啃的老)。如果我们选择待在合肥,或者题主说的回老家,有今天的成就吗? 什么叫公平,这就是公平!下面就要说说那些留在合肥的同学的情况了(不谈女同学,也没有几个)。大部分都结婚了,有人中途离开了合肥,去了别的城市,情况已经不明,这几年大家的聚会,来的越来越少,QQ上的话也少了,可能大家有了家庭,都忙了吧。留在合肥的那些同学还是比较清楚的,因为聚会就在合肥。买了房的,只有3个是完全靠自己在合肥买房的(混的好的,大家都知道,这个底还是有谱的)。没买房的,也么有什么存款,可以说完全不如我们几个选择去大城市的。(当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从事IT行业,在合肥,待遇2000左右,这个收入只够自己生活,现在应届生的待遇是左右(开发工作),供参考。)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收入有点高,其实搞IT的人应该知道,五六年经验,在北上广,年入20W左右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也算是我们占了IT行业的便宜了吧,这是一个不问出身,底层职员都普遍有着较高收入的行业。我看很多答案都说到梦想,很多评论却在鄙视梦想,鄙视的原因是认为梦想是个很大很假的东西。其实去大城市的打拼人来说,或许有人为了出名,有人为了发财,绝大部分的人梦想还都是很简单的:农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二狗子来广东的梦想是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大屁股的媳妇;四五十岁的一对夫妇来上海收废品的梦想是赚钱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北京的梦想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可以站稳脚跟,买上房子。这些梦想都是很实在的,也并不难实现(打算靠自己北京买房的那个,现在来说,很难了。为了防止有人抬杠,还是提一下吧)。大城市的公平给了这些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并没有几个人的梦想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或许你认为为啥去大城市打拼的人的不在家过着有房有车的踏实生活,非要去大城市追求所谓的梦想呢,因为他们在家并没有房也没有车啊...最后送给来大城市打拼的人一点建议吧,权当自己的一点体会。希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待在这个城市,也就是记得自己的梦想,然后朝着梦想去努力,不要混着混着就稀里糊涂的混下去了。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我个人觉得是好事。不要一毕业就很世俗的考虑 我想去北京,但是买不起房怎么办,这不是20多岁应该考虑的问题。做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周星驰这里的理想,我理解成生活的奔头,工作奋斗的目标。就像
的媳妇,从一个月薪800的小文案住着地下室奋斗到了广东搜狐分公司里不大不小的中层骨干,我也有一个同学,从小小程序员奋斗到了现在的项目经理,年薪三四十万,他只用了4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触手都能够到的梦想。
近2000个回答,我的答案十有八九没有人看得见,但是我还是想要说我的故事。我关注这个问题很久,每天都看他人的回复,一点一点的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今天想上来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自福建龙岩,一个山区不能再山区的地方,是以前红军的根据地,革命老区,县城被山环绕,高速公路限速60,交通在2011年以前都不是很方便,之后开通了龙岩到上海的动车才开始好转。如果要说对比,我想我最有发言权,从家乡到上海,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为什么选择离开家乡?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有一个回答如是说到”当年在老家重庆,天天看着大家喝茶打麻将,晒太阳,想想这样的生活真是特么幸福,但是回头想想,一辈子只满足于吃回锅肉的话,你让锅包肉怎么办”这句话就代表了我离开的理由,作为一个来自三线城市都不是的学生,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是我们家那的,5块一碗,百吃不厌。我来上海之前,我没有见过自动售货机,我高考是10年,我不知道什么是iphone。我高中的时候想,这辈子,如果不出去看看,那我一定会后悔死。所以高考的时候就依然选择要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看看。不为什么,只为了多涨涨视野,万一到时候回家,我也不后悔。你不会后悔你做了什么,只是会后悔没错什么我是因为在上海待了四年,才喜欢上这个城市,才让我留下的。是真真切切因为这个地方打动我而选择坚持在这儿我记得有一句话意思大概是“中等资质,一激,一逼,方能有所成” ,我看另外一个问题,关于为什么选择移民出国,回答的很多都是说,在国外,不用靠太多背景,只要符合社会规则,大学毕业,踏实肯干,能够没有负担的做一个中产阶级。我在上海是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感觉我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高中毕业前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在经济上确实有些困难。我父母都是非常基层的事业单位员工,两个人现在的收入加起来现在还不如我在上海的工资。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因为我母亲的老师,但是她自己的学校我都无法就读,所以父母为了我读初中的事操碎了心,最后在别人入学后的半个月我才去上学。第二件事是我高中的时候心脏有点异样,那时候想看病,不是认识的医生完全不敢看,七找八找拖熟人才找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医生看了。在家乡,社会规则不明确,做事情都是以“人情为纽带”,我父亲是很老实的人,做了30多年的民警,还在基层做。我亲眼看过父亲为了求人办事,不能喝酒的父亲不得不喝到醉的可怕。我的母亲,在我高中的时候,因为我成绩好起来后,她的学校要求我回去她学校读书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当时我考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我母亲拒绝后,学校取消了我母亲所有评优的机会。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在一个你不能不靠所谓“关系”才能生存的环节,如果你没有一点权力,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我的父母还算有份稳妥的工作,较好的社会地位,都不得不屈服于各种而样的潜规则下。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他们今天还算勉强能帮到我的话,如果我还在这个地方,这些关系规则没有变化的话,那我的儿子,我的孙子,怎么办?我是一个人来的上海,我在上海没有任何亲戚,这四年所有的成就都是靠一个人努力而获得。我并不是说只有上海才能实现你的人生梦想。但如同前面的“中等资质,一激,一逼,方能成功”,在中国的环境下,上海给了我最好的机会去实践上面的话。作为一个从来不是尖子生,只是中上资质,家庭条件中等的孩子,如果我的努力不是放在上海,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回报。我第一次到上海,最吸引我的竟然是自动售货机。现在回想才明白之前没走出来之前视野是多么狭隘。在上海,我是第一次看到排队这种现象,第一次看到坐电梯有左行右立,第一次去医院看病完让我觉得医生可以信赖。我在上海的四年,我能看到喜欢的演唱会,能去看斯诺克大师赛,能参加各种大公司举办的活动,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太多机会,只要你愿意去把握,就可能让你见识更多。在上海,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到五百强工作,不用回答家乡为了一个所谓的公务员让父母甚至亲戚都操碎了心。在上海,我不用担心被出租车绕远路,甚至有司机走错路直接停表不再多计费。在上海,我可以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去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而不是靠关系去建立所谓的人脉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并不一定只在上海,只在大城市,其实关键的在于核心观念的变化楼上有朋友说到所谓的亲情绑架,我深表赞同,家乡的人受限于“坐井观天”,很难去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比如我曾经就为找工作和读研的事情被亲戚说到委屈的要死,后来找到工作了,又马上改口,在我有多个工作可以选的时候,又非得我去一个央企。他们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你的价值观。这点上我完全不能同意,在上海,起码你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心去成长和发展,再也不用为了谁而高考,为了谁而工作。亲情绑架的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楼上朋友所提到的“小农思想”,即幸福是通过比较产生的。我记得我的亲戚虽然一直叫我读研,其实说到底最后衡量一个人还是用了金钱,想让我去垄断的央企,和说一年能赚多少多少,喜欢去比较别人能赚多少。逢年过节,茶余饭后的闲谈无非都是在背后议论别人的好或者坏,除了这些,别无谈资。我不是觉得这有多Low,只是我真的不习惯,因为我习惯了一个人去好好的努力,我不在乎最后的结果,我的幸福真的和他人无关。另一方面则是当你走出来后,视野开阔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之前有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以至于当你再回去,和亲戚,甚至和高中朋友,一些没有离开的朋友都有沟通的差别。在上海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拼搏,我想买贵重的东西会自己去努力挣钱,我生活的光线的一面都是一点一点的汗水换取的。但是在与一些之前同学的交谈中你会发现,很多开始就走向了所谓的“社会成功”,即不在乎过程,在乎最终的结果。例如某个同学能进了事业单位大家就觉得很厉害,例如谈论的不是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只会和你说"你看你,现在出去了,连家乡都不要了”这种话。当你和你同学聊天的时候,发现你说的他们已经完全不懂的时候,甚至嗤之以鼻不屑的时候,突然间这是一种难过,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摆脱了曾经的层次,绝对不是说更高或更好,但是却发现同学和亲戚这么多年了,还在原地踏步。你不得不停止这些交流,却又反而不能被理解和包容。如果可以,我又为什么要离开?我又为什么不回去。你叫我回到家,每天和行尸走肉一样的上班,看别人的笑脸。虽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除了每天的侃大山,我真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一个人。四年,我看着曾经那些一个个比我优秀的同学的变成所谓的“成功”,看着曾经都有梦想想做什么的朋友最后败给了现实。这种难过,如果你不和我一起在上海努力过,又怎会懂得。我身边很多无论条件,天分都比我好太多的同学,最后都回到了家乡,选择一份所谓的好工作而再也没有了声音。这些同学,完全有可能去实现比我好更多更多的成就,却因为社会环境和规则不得不成为普通的成功者。下星期我就要上班了,我住在上海一个90年的公房的小区里,小区外的街道其实一点都不吵,晚上很有生活的气息。以至于当我散步经过公园,看到老人和孩子,看到路边热闹的小龙虾排挡的时候,我真心觉得一点都不比家乡差,也有上海自己的人情味。很多人说,你拼死拼活,在上海当一个小白领,出入高级写字楼,赚着虽然有上万的收入,每天加班到很晚,还要挤地铁,还远远买不起房。为什么?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挣钱,能够真真正正做点事,我起码不担心自己会饿死。我加班,起码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是自己选择的路,再苦也会走完地铁虽然挤,但里面有一群和我一样为了梦想来上海拼搏的人。房价虽然高,但不要忘了,上海是全国过万收入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回家,我一个月拿个4000不愁吃喝,但我还要看人脸色,却要面对着8000 ,9000的房价。在上海,起码我现在不担心我买不起房,因为我相信我自己有实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我想说我绝对不是说大城市有多好,小城市有多差。回答最初那句话,如果我能够满足只吃清汤粉的幸福,我也绝对不会再去羡慕大城市一分一秒。但我偏偏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喜欢上了吃锅包肉和溜肉段。======================================================================7.6号更新没想到这么下面的答案还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赞,觉得很开心我看了很多人的答案,有人说是我们在大城市还没到拼关系的层次,所以觉得舒服。我不同意我在上海,我接触过月收入过百万的企业家,接触过外企的高层,我和这些人的关系都不错,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是生活,还是人生大方向上的建议,从这些人身上你可以感觉到当一个社会真正开始进步后,社会规则是明确可循的,人的意识和视野开拓后,其个人的素养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些年收入上千万的人,虽然住着别墅,住着楼中楼,但他们不是所谓的土豪,当人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不是再继续低端的玩法了。我和这些人聊天,他们不会用金钱去衡量人,会根据我的个人情况去帮我做分析,不会强加于我什么。我大三的时候去面试,坐在地铁上,手里看着Catia制图教程,望着一车厢拥挤的人,他们中很多很多的年轻人。都跟我一样来到上海去闯,这些人敢于离开家乡,敢于在这篇陌生的土地上去寻求一个公平机会下的梦,他们中的某些人,终究会成功,当我们的社会资源逐渐过渡到是这些人开始分配的时候,我想,会更好的。我们都一样,流着汗挤进地铁里,去做一个追梦人。
哪里扭曲了,我作为一个码农,在帝都等大城市才能有发挥自己的地方,要回老家了说不定工作都找不到。除了工作,还有工作之余的生活。本人喜欢踢球,在我家附近的球场上,即使是大冬天也能找到一群踢球的人。总之在帝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妹妹,211,日语系,毕业之后在北京面试一次就找到工作,在新浪。一年半之后回老家。有学历,有工作经验,投出的简历有几十份,只有一家回音了。每周六天上班,试用期三个月工资一千,转正后一千三。社区职位考试,民政局下属,非公务员非事业编,工作性质居委会大妈那种。总录取50人,有近万人去考。找职业中介,答应给找工作,签约成功之后给佣金六万。这听起来像不像骗子?但全家都感谢那人。能把事办成,花钱也愿意。这就是现实。在北京,你努力,有能力,你的薪水会回报你。在老家,首先你得先找到一份工作。但这个首先有多难,我是看到了。很难。不断有人问,那我妹干嘛回去呀。因为,她找了个老家的男生恋爱了呀。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因为恋爱,可以放弃家乡的工作和能看夕阳的小公寓来北京挤地铁住隔断间比如我,也可以因为恋爱放弃北京还不错的工作回到老家受各种打击看各种脸色为自己求容身之地,比如我妹。当事人不后悔,别人的一切建议都无意义
当你一边感叹北上广周围low逼好多、价值观扭曲的时候,过年回趟家,才叫开了眼————————————————————————————————过完年回来,可以稍稍总结一下不能忍的low人low事:电影院看电影,开场后五分钟才安静下来,中间仍仍有孩子在喧哗,父母也不加制止,我回头怒瞪两次依然视若无睹;餐桌上,聊起政治,立刻开始“中日必有一战”、“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论调,大概环球时报和中央四套发挥了重要作用;总有些不怀好意的亲戚,非要在你身上寻找优越感,“结婚了没有”“工资多少”“买房没”这类问题提出来有时候就是为了让你难堪,因为随后就会接着摆出来一句“我们家孩子xxxx”“我听说xx家孩子xxxx”“你们家孩子工作搞定了没?”“还没定呢,现在在xxx实习”“你赶紧找人,我听说xx家的托了xx的关系才进去的”……————————————————————————————————每次回家,总有太多期待,每次离家,也会有太多不舍。不过这些都是因为家乡是父母亲人的所在。每次回到工作的城市,看到大部分人在电梯上左行右立,想到那么多人凭自己努力奋斗,其实这城市背后还是藏着温暖的。有时候,出来了,就真的回不去了。
大年初三早晨拖着箱子从家里滚回上海坐在办公室里值班时满脑子离职念头的心境实在太合适回答这个问题了。======================中部三线城市出身,无过硬家庭背景,前十八年在家乡安稳混过,大学辗转千余公里之外的二本财经大学,最后外加腐国无含金量商科master。——呵呵。上海有几个HR不觉得这份简历一无是处?目前的状态是,坐在淮海路5A写字楼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延安高架上的车流下定离职的决心。我不知道题主所言“过得异常艰苦”是指物质还是精神,但我一定是更偏向于后者。从大一开始,关于工作之后的未来我就已经决定得异常清晰——或者说异常犹豫。回家or上海。大学期间每年F1中国站那周我会买一张动车(后来是高铁)票,从杭州赶到上海度过3到7天不等的时间,住在一位土著朋友家里。像每一位脑残粉一样站在偶像入住的酒店门口等一整天的时候,我最常做的动作是抬头看上海的天空。甚至在我还用着国产杂牌手机的时候,就已经留下关于这座城市的劣质影像资料。要么是在最发达最中心的这儿奋斗,要么就滚回老家过安稳的日子。从腐国回来之后在家闲散了三个月,每天看片打游戏,偶尔投一两封无谓的简历,在家蹭吃蹭喝,亲历了阔别五年的故乡之秋。体验很差——心理的。爸妈当然养得起我,普通工薪家庭所以没惯出我花钱的习惯。在家开销少的可怜,但就像那么多人说的:家乡,就是关于你的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我从不表露但也从不否认自己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我滚去找了一份工作。说出来不怕你们笑,月薪1.2K。但是告诉你们,我的月固定开销还不到0.2K。所以化妆品衣服鞋子什么的隔三差五买买也够,甚至偶尔扔几百米进游戏里充一下RMB玩家。然后第二年(也就是去年)4月份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找工作,然后没找到。(忘了提,那时候我有个小男友,在广州,我想大体人家也不可能来我家这种小三线发展,所以是不是为了爱情什么的得到大城市去,而作为狮子座,我不可能完全迁就别人,所以,上海果然又是最合适的。)梦醒之后第二天投了三份简历,第二天和第三天各拿到一个回复,分别约了三天后的直面和四天后的网面。直面的那家要去北京总公司,12306只剩站票。出发当日下班后背着双肩包赶去火车站,双肩包里是为了配正装的斜挎包,站在火车盥洗室8个小时后抵达北京西站,在车站味道浓郁的厕所换衣化妆,然后挤早高峰的地铁赶去朝阳门面试。当天晚上硬座回家,次日凌晨抵达,睡四个钟头之后是另一家公司的网面。后来两家公司都决定要我,但是只有第一家有上海的职位,那么就它了,半月后入职。title很好听,marketing consulting,其实是销售。试用期6个月,底薪2.5K,转正底薪3K,在上海这种地方基本全靠提成。我五月入职,六月开始独立签约,七月签约额就已经是小组第二,收入15K,八月初提前转正,收入18K。在上海这种地方我并没有从生活上亏待自己。为了不跟别人share厨卫,并且绝对公共交通直接连接,我每个月花2K在房租上,平均每天吃+行50RMB,月均开销5K+,大概是我在家时工资的5倍。但我的生活是这样的:为了不在地铁上被挤得前胸贴后背,我每天6点30起床,7点10分出门避开早高峰,7点45提前一站下地铁,走去淮海路的M记吃早餐看新闻,8点30离开M记走去公司,9点开始上班;晚上6点半错开晚高峰离开公司,7点半到家(加班的话就是8点离开公司,9点到家),看片打游戏然后睡觉。每月4天假,双休日必定要在公司,工作日才能调休,旺季的时候连续上班18天,每天加班到9点。对面的同事脸上有几颗痘,每颗长在什么位置我可以画给你。这样赚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不是。那为什么还要待在上海拼命赚钱?过年的时候我回家,跟闺蜜逛街,中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凑合了一顿米皮。一边吃一遍念叨如果在上海,我们可以本帮菜港式茶餐厅粤菜日料随便选;看电影的时候万达只开一个购票柜台,于是我很怀念上海这边的取票机;拎着年货站在路边打不到车而最近的公交站要走十分钟的时候,我恨不得立刻回到上海离地铁站只有47秒脚程的出租屋。上海这段时日的生活体验,最似我在英国的一年。不过,你以为这些“生活品质的差异”是问题的关键么?不是。截止现在,在上海工作九个月整,慢慢形成并且完善的想法是准备写一篇文章——《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都应该是销售》。我接触到的客户群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遍及上海以及周边省市的各个阶层,简直就是一副众生百态图。拜这份工作所赐,我学会了如何跟每一类人沟通以及如何投其所好,微笑着看他们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然后在签约之后迅速漠视和他们有关的一切;拜这份工作所赐,我可以每天穿梭在淮海路奢侈品店的橱窗之间,观摩些月薪5W+的商业精英的生活节奏,并且不感卑微。在上海,机遇和视界都是无限的——即便有时仍旧需要运气。==================================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首先我不觉得我在上海过得异常艰苦,或者起码不像上面大多数细数自己奋斗史的答友们住地下室或者群租房,也没有为了工作熬通宵睡办公室。我家没有逼我找体制内工作的爸妈,更没有每天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所以我的状态一直是随我想干嘛就干嘛。我来上海不是为了改变人生这么崇高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后代。我来上海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所以相对于大多数答友,我应该属于一个异类。所以在我的目的达到之后,在我遇到了一个能够为我的想法投资的朋友之后,我逐渐明确了离职的想法。或者说在我初步完成了最简单的积累之后,我的选择就不那么局限了。也许我会留在上海,也许会离开,但这座城市之于我的引力会永远存在。==================================写在最后的几句玩笑话——为什么我不怕三线城市会“磨灭我的理想”或者“消磨我的意志”?24岁的时候开始,我才敢说自己有了求知欲,我开始认真读史,读科学,用和在中学时完全不同的心境和状态。所以好像,环境怎么样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在这里我要再一次感谢我开明的爸妈。如你们所见,我就是散漫。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这个资格说这些问题,因为我目前走在几乎所有人都唾弃的北飘路上,而且我自己也看不到方向,因为我还没工作。这两天和初中,高中的朋友聚会,28,29岁的人了,大家都结婚的结婚,公务员的公务员,7、8个都有了孩子,只有我一个,没工作,没女友,朋友们纷纷给我讲道理,叫我回兰州(没错,标准三线城市),回来找关系,随便干点啥,朋友们对我真的很好,推心置腹说了很多,很多还能帮我在当地找工作,可是,心中的苦,他们是不会懂的。2004年我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毕业(自爆,老子不在乎),高考总分620分整,按照清华685分的标准,我可以上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院校,或者兰大,随便选专业的水平,然后我脑袋被夹了一样的报名西安交通大学(你妈去年录取分才590分),然后就落榜了,然后就调剂来到了南京的河海大学,很多人都说,211,也不错嘛,毕业了,在南京进入A.O smith公司工作(还是个外企哦?),然后老爸老妈就一百个不愿意,“外企怎么样?一辈子都是个打工的,没地位,回来考公务员”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公司把新招的人都裁了,我11月回家,想着考研,但是我知道我妈妈为我买了考公务员的书,因为在她眼里,只有那份工作才是有地位的。2个月后,我考研过国家1线几分,家里人就叫我在兰州读书,哪个学校就业好?兰州交通大学,铁道部院校么,是个带把儿的都有人要,还是国企哦!好么,我去上。2012年6月,我顺利毕业,顺利进入北京铁路局,我真的无法想像家里人脸上的笑容,貌似我已经走成为了CEO,迎娶了白富美,走上人身巅峰。来到北京铁路局,显而易见的原因,我被分配到唐山的丰润县,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小站当信号工,我给我老爸老妈说我不想这样一辈子,他们只能劝我说:“研究生么,你们段总共才你一个,过两年肯定就提拔了”,你们难道不记得当年国企下岗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被无情的扫地出门了吗?你们以为我真的上了这么多年学就为了去铁路边数车轱辘?当年在学校签三方的时候你们招聘的人不是保证会留在北京么?怎么到我这里就一切都变了?走到这一步,我觉得我真傻,特别是当我辞职在北京找了一段时间工作,工作了几个月以后,我觉得我学到的东西超过我在兰州的20年,在南京的4年,这些东西只有一线城市才能给你,其它地方都不行。在兰州找工作,你基本没有选择,国企要靠爹,公务员一样靠关系,其它的真心没有了。在南京,其实你也没什么选择,几乎所有的外企,金融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我想做的咨询,市场研究,只有一线城市有,再加上研究生我学的铁路信号,那就更没有选择了。为什么说大城市的人见识大,小城市的人没见识,这些东西不是简简单单的什么通过读书,网络就能学到的东西,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每个专业出来是做什么的,更别提怎么选了,只知道,哪个专业热门,某某某在某个单位上班,你学什么专业就能去,其实我父母只是抱着美好的梦想,他们也没关系,他们也不懂,只能怪我懂得太迟了,但是我今天想,如果我当年能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上学,即使上不了清北复交,我的见识,我的思想,我的积累,也远远要比现在高的多,特别是我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在一些错误的事情上,这些经历其实也对你的发展有帮助,但是远远比不上正确的方向。为什么即使在北上广蜗居,也不愿意回去?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很多人不喜欢大城市,因为的确生活很艰苦,经常能听到人们说,4W的房子你又买不起,研究生学历在北京也不好使,你又不是名牌大学的,你都快30了,还不结婚,你急不急,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想法,也许你们已经喜欢了一个月3000,老婆孩子热炕头,周末出来吹牛吃火锅的小日子。我仅仅是希望能在聚会的时候和更优秀,更有思想的人交流,成为朋友,我仅仅是希望做一份喜欢的工作,从工作和成绩中寻找到一些快乐,我只是希望我既然已经浪费了大把青春,希望不年轻的我能够出去走走,见识见识,既然我已经走出了这一步,为什么我不再努力一下,再坚持一下,也许我就成功了?为什么我明明知道回家我也没关系去拼爹,或者明知没关系我在铁路局就是个SB信号工,我还要留在哪里数车轱辘,还要看领导脸色才能证明其实我也就是多读了两年书?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那么艰难,有些人更艰难,比我艰难的人更多,但是你已经认识到了,你为什么就任命了,为什么不至少去努力一下,为什么不在一个至少相对公平一点,机会多一点的地方去努力改变自己一些,哪怕一点点也好。"听我说,朋友,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同样来自肖申克的救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我尊重别人的解释,但我保留我的看法。---------------------------------华丽的分割线-----------------------------------好吧,首先谢谢各位知友的评论和鼓励。其实我的这个回复,的确不应该出现在知乎上,这绝对不是一篇充满了正能量,或是优秀方法论的文章,最多就算是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吐槽罢了,另外可能我自爆的力度有点大(当然裸照还是算了),很多老乡,校友,同事纷纷献身说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我了一丝温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极度失落的,有点像《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里面的史密斯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卫生间里面挣扎的感觉(好吧请原谅我这个敏感又自负的处女座),加上手术,我差不多失业半年,找工作也是各种不顺,最后灰溜溜的回家过年去了。我这种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属于典型的半吊子人物,高不成低不就,在过去的某一天,可能因为你某一门课考了100分,或者说侥幸的上了研究生,就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月薪8000,但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这个世界会同情弱者,也会尊敬强者,但是夹在中间的半吊子人物可能会很可怜,陪伴你的只有坚强和隐忍,没人会在乎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升了,有人落后了,但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他们渐渐的失去了奋斗的意志,因为生活如此艰难,看不到方向,就像北京的雾霾一样,承重,压抑,呼吸困难。这个题目其实是问为什么要留在北京(我留在北京找工作主要就是因为我的档案还在北京局的手里,索性就地找算了)?很多如同我一样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历练,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技能和见识,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他们在小地方没什么生存空间,或者说那种一眼看到退休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恐惧,他无法想象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而且可能由于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他们也没法在小地方找到一个供他们安稳一辈子的工作(我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帮不上忙),所以他们走出去了。走出去是好的,是有勇气的,但是,你面对的将是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因为那里有更优秀,更具有发展眼光的人在拼个你死我活;这些人在这种地方最困难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说当你有定位的时候,怎样说服别人给你一个机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北京找工作,10个单位9个单位不知道河海大学是什么学校,如果你在北京上学,你有同学,你有学长,你有对这个城市的更进一步的认识,这都是你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资源,而那些如我一样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其实什么都没有。在这里我反复强调了见识的重要性,以我现在的认识来看,这东西远比别的重要,越早开拓视野,越早定位自己,越早的准备和实施,是成功的最主要保证,方法〉努力,心灵鸡汤文可没说这些。在北京上海找工作,你要面对很多,比如你要面对一个可能除了会说英语,别的什么都不懂的人轻松KO你,比如HR会亲描淡写的说“海龟的请留下”(我丝毫没有贬低海龟的意思,但当人家说出,因为领导不做地铁,所以不知道北京地铁这么堵这种有些脑残的话的时候,我已经呵呵了),当然这只是少数现象,更多的还是凭借实力和经验,这一点更是要了这些人的命,没经验=没工作=没经验的恶性循环,打碎了无数人的梦想。来年,我可能还会去北京找工作吧,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很多时候我也会非常失落,什么都不想干,连简历都不想投,但是还是要坚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后,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感谢鼓励我的知乎网友,今天难得的大雪,希望不管是已经上班的,还是放假的学生,在接下来的马年能够跃马飞翔,奋勇前进,同时祝福知乎这个大家庭越办越好!!!Best Wish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花亲戚在家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