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大炮 保罗 传奇保罗是什么牌子游戏 大概10年的把

装在套里的人 -- 也谈游戏中的“动力装甲”
海因莱因的遗产:《星际船上的伞兵(Starship Troopers)》中的动力装甲&&& 给我上,你们这帮猿人!想他妈活一辈子老不死吗? --& 一位无名副排长,1918年海因莱因老爷子肯定想不到,在他逝世十一年之后的1997年,他的作品会以电影的形式在那个被称为中国的遥远国度大受欢迎。很多科幻迷都还记得那闪着蓝色光芒射向太空,将一艘艘战舰拦腰击毁的生体等离子炮;记得在军营浴室和帐篷中发生的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画面;记得那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虫群并把在一年之后才发行的《星际争霸》当成了《星际船上的伞兵》的游戏版。《星际船上的伞兵3:劫掠者》的封面,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有日本特摄片的神韵至于电影的主角们,那群穿着灰色制服看上去颇像二战德国军队的星际船伞兵们&&呃,他们不过是些被虫子大肆宰割的炮灰而已&&更有科幻爱好者大喷特喷&都宇航时代了,人类的武器装备整体水平还不如拿破仑战争时期,虽然单兵装备了也许超越二战水平的自动武器,但人类远征军总不至于连门大炮都没有吧&&&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些战斗力只有5的渣滓端着自动步枪穿着连现实中的美军都不如的个人防具去和那些用陨石做远程轰炸武器的虫族交战真的就是活该被痛宰呀!幸而还有一些资深的科幻爱好者在为《星际船上的伞兵》正名,幸而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发行了《星际船上的伞兵》的译文小说,大多数的爱好者才得以获知小说原著里的星际船伞兵都是在战场上以一敌千的凶猛强者,他们都配发了一套即使在2011年听起来也相当华丽的85级橙色装备 -- 单兵动力装甲。至此,大导演保罗&范赫文塑造的炮灰形象被一脚踩进DVD盒,海因莱因老爷子的正牌星际船伞兵开始闪闪发光。由日本画师设计,海因莱因老爷子钦定的《星际船上的伞兵》动力装甲设定图在各大游戏论坛上有这么一个颇受欢迎的观点:&只有技术宅才能设计出像样的动力装甲&,而先后干过海军士官、银矿矿工、建筑商和工程师的海因莱因恰好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他宅到什么程度?在1959年,他就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动力装甲&这一超前概念,而直到51年后的今天,这一概念依然是武器开发商和游戏制作者所参考的基本设计理念。如此之宅,不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海因莱因老爷子借主角之口描述了他心目的动力装甲概念:&我们的动力服能给我们更敏锐的眼睛,更机警的耳朵,更强壮的后背以携带沉重的武器和更多弹药,更快的腿脚,更聪明,更强大的火力,更持久的忍耐力,还有,更不容易受伤。动力服不是太空服 -- 尽管它也有这个功用。它也不仅仅是装甲 -- 尽管连圆桌骑士都不像我们捂得这么密实。它不是坦克 -- 但如果真有人愚蠢到用坦克来对付机动步兵团的话,一个机动步兵就可以对付一小队这些玩意儿,无需别人帮助他就能将它们掀翻在地。动力服也不是飞船,但是它能飞,只不过距离很短 -- 从另一方 面来说,不管是飞船还是大气层内的战斗机都无法对付一个穿着动力服的士兵,除非对他所处区域进行饱和轰炸。反之,我们能做很多各种船 -- 无论空中、海中或是太空中的船 -- 无法做到的事。&《星际船上的伞兵》游戏里的动力装甲简而言之,海因莱因认为动力装甲应当同时赋予穿戴者超越普通步兵的火力、机动性、观测与通讯能力以及防护能力。 动力装甲部队的火力无法与战舰相比,但是一个动力装甲小队所配备的武器就足以对敌人发动精确打击并构成致命的破坏;动力装甲部队无法穿越大气层飞行,但却可以进入飞行器、坦克无法通行的复杂地形执行作战任务 -- 翻越山区、空降月球甚至进入曲折的地底隧道进行作战;动力装甲的观测与通讯设备能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战区域 -- 通常是以平方英里为单位来计算 -- 了如指掌;最后,动力装甲提供的防护能力使得士兵们得以在极度恶劣危险的环境下安全地执行任务,并且抵御大多数的反步兵武器。在之后5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数游戏中的动力装甲都沿用了这些概念。除此之外,海因莱因还提出了两个与动力装甲相关的重要概念,其一是单兵轨道空降舱 -- 能在第一时间把动力装甲部队精确、安全地投送到作战地区的理想运输工具(他甚至还设想出了很复杂的干扰手段以保护降落舱免受地面火力的反击);其二则是基于力反馈和力放大的动力装甲操作系统。这两个概念也同样为大多数的科幻题材游戏所接受。例如《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中的GDI阵营就是用单兵轨道空降舱来投送他们的精英步兵小队,而《光晕》之中的雷神之锤动力装甲就是通过力反馈方式来操作。从传奇到衰落 -- 《辐射》系列中的动力装甲先和Brotherhood of Steel的人说话,然后到一个叫Glow的被核弹轰过的大坑里去,可以找到一套很牛X的盔甲,就是光盘封面那套,不骗你,攻略合集上就是这么说的。 -- 跟我一起翻字典玩《辐射》的某位兄弟,1997年有趣的是,《辐射》系列的第一作也是在1997年发布的,恰好与《星际船上的伞兵》电影同年,比海因莱因的小说译本在国内发行还早些。于是,我最早认识的动力装甲不是海因莱因的星际伞兵服,而是在加州废土上某个大坑里的&很牛X的盔甲&。 《辐射1》里的巨幅动力装甲广告 《辐射1》中登场的是T-51b型动力步兵装甲,尽管看上去很像老派科幻电影里的产物,但这套盔甲确实是相当的&牛&。在把穿戴者捂的像台步行坦克般严实的同时,它还大幅度提升了穿戴者的力量 -- 腰不酸,腿不痛,哪怕是个文弱书生也能提起多管激光炮了!原本被揍得泪流满面的美军装甲骑兵团靠着它就能夺回安克雷奇并把战线逆推到东北亚了!根据《辐射》的背景设定,美军装备动力装甲的根本原因是能源危机。由于石油资源的极度贫乏,昔日庞大的重型装甲部队完全成为了摆设,于是在阿拉斯加的战斗中美军几乎被彻底压倒。迫于无奈,美军将尚在试验中的王牌 -- T-45d型动力装甲推向阿拉斯加的战场。尽管这种由小型能源电池(Small Energy Cell,SFC)驱动的动力装甲续航力相对不足,行动也不够灵活,但是厚重的合金钢装甲足以抵御轻武器乃至导弹破片的攻击,辅助动力机构极大地提高了武器携行能力。T-45d大量装备之后,美军成功地夺回了阿拉斯加。 《辐射3》早起放出的宣传图片,T-45d的那个黑皮手套被玩家骂了一百遍 9年之后,T-51b动力装甲完成了原型测试,这种脱胎于T-45d的动力装甲整合了内置的超微核聚变动力包(Micro Fusion Pack)、轻量化复合装甲与反射涂层,首次完美地结合了机动性、续航力与对实弹武器和能量武器的保护。装备T-51b的美军部队打破了持续多年的僵局,在敌军的防线上杀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好吧,尽管T-51b牛气十足,但《辐射1》最令人深刻的恐怕还是那种末世的气氛,就像它的片头动画所展示的那幢被核战争摧毁的小屋一样:动力装甲只是电视上一闪而过的形象,依旧按步就班辛勤工作的机器保姆与早已死与战争的房主一家的可怕对比才是真正的主角。动力装甲在《辐射1》里只能算一套很牛的盔甲,它要唱主角,就得等到一年之后的《辐射2》才有机会。《辐射2》就差时时刻刻提醒玩家动力装甲有多牛多厉害了&&游戏的主菜单界面上就是一套玩家从未见过的新型动力装甲(Enclave的先进型动力装甲),游戏的loading画面上有位土著大叔捡了个动力装甲的头盔扣在头上,游戏的片头动画里穿着新型动力装甲的士兵在阴森的气氛中用链炮扫射避难所里的居民,游戏初期一个穿着巨型动力装甲的怪人带着两个穿黑色动力装甲的手下当着玩家的面杀害了一家三口,游戏中的黑帮分子面对穿着动力装甲的士兵吓得不敢作声,而游戏中最强力的敌人也是动力装甲一族 -- 追杀邪恶玩家的赏金猎人大部分装备T-51b动力装甲,而后期必定会面对的Enclave士兵则是清一色的黑色先进型动力装甲。 《辐射2》中身穿先进动力装甲的士兵,而他背后的广告牌上则是老式的T-51b动力装甲 而且这黑色的先进型动力装甲还大有来头。它是由Enclave的科学家和技师们在战后研发的先进装甲,在合金/陶瓷复合装甲的重重保护之下是强劲的辅助动力机构、自稳定系统与最为华丽的&&自循环系统(这东西的作用就是把人类的代谢产物转化为饮用水,嗯嗯)在这么一种强烈的暗示之下,所有玩家都觉得只要动力装甲入手必定如同打通任督二脉练就葵花宝典一般天下无敌,无论是山岭军事基地(Sierra military base)废墟里的大量超级变异人还是纳瓦罗(Navarro)Enclave基地里的士兵和战斗机器人都已经无法阻止玩家们的疯狂热情了!Enclave的先进型动力装甲确实很对得起玩家的这份热情 -- 它的造型更现代,更邪恶,力量提升幅度超越了T-51b型动力装甲的水准,最重要的是,它几乎能把穿戴者包装到刀枪不入的程度,能量武器与爆破武器几乎无法伤害穿戴者,辐射污染与实弹武器的伤害也被极大幅度地削弱(当然还是有高斯武器这样的神物可以击破动力装甲)。穿着这样的一套盔甲,玩家就可以在废土上纵横驰骋,就可以成为加州一害,就可以&&就可以站在最终Boss Frank Horrigan面前而不用那么羞涩了。 《辐射2》中捡了个T-51b头盔的土人大叔! 无错,Frank Horrigan,通过可控变异产生的新一代超级变异人,联邦政府的终极特工,一拳打碎死亡爪首领的强者,与特殊动力的装甲融为一体的巨型杀戮机器。一边是提着联装等离子炮和高振动粒子刀的Horrigan,一边是横扫废土的神选者(Chosen One)。巅峰对决在两位身着最强动力装甲的战士间展开,动力装甲堪称是《辐射2》中的隐藏主角。与前两作相比,由东经14度制作组操刀的《辐射战术版 -- 钢铁兄弟会》(Fallout Tactic: Brotherhood)由角色扮演转型为小队战术。为了鼓励玩家尝试不同类型的游戏方式,制作者对原本的游戏设定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原本近于完美的动力装甲也就顺理成章地具备了一些缺陷。在《辐射战术版》中,动力装甲穿戴者的修理、科技、开锁、急救和医疗等技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穿着动力装甲潜行更是成了近乎不可能的任务。通常来说,只有担任攻坚任务的队员才需要动力装甲的保护,而在《辐射2》中被遗忘的特斯拉装甲则成为了医护兵、侦察兵等角色的最佳选择。《辐射战术版》中的中西部兄弟会动力装甲在以&老头滚动条&闻名的B社接过《辐射》的大旗之后,最老式的T-45d型动力装甲出现在了《辐射3》的各式宣传之上,而许多《辐射》系列的老玩家则对B社的动力装甲表达了强烈的&&愤慨。我记得当时骂得最凶的一句话是&黑皮手套?这台&会走路的电冰箱&居然戴着一双黑色皮手套?您全家都戴黑皮手套!&暂且放下外观上的丑陋不提(须知在瞻仰了后来被骂成&抽水马桶头&的T-51b型动力装甲和被骂为&蟑螂超人&的Enclave动力装甲之后,大家都纷纷赞叹T-45d根本就是美轮美奂),《辐射3》系列中的动力装甲可以说是从实用角度来看完全不合理的东西 -- 动力装甲的穿戴者可以多背负10至20磅的重量,但是全套的动力装甲自重就达50磅 -- 换句话说,这所谓的&动力装甲&根本就是&人力装甲&,你得自己背着这一大堆东西穿越北美废土!我甚至怀疑《辐射:新维加斯》中新加州共和国重装士兵所穿戴的&山寨动力装甲&(NCR salvaged power armor)根本就是在暗地里讥讽《辐射3》:你们的&动力装甲&需要人力扛着,那我们就索性开发一套新的&人力装甲&! T-51b型动力装甲,好一个会走路的马桶!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辐射3》中的动力装甲能被刀捅穿。你没看错,动力装甲能被刀捅穿,不需要多高的近战武器技能,只要攻击次数足够,再弱的武器都能磨死动力装甲的穿戴者。很多人不明白装备着能量武器与动力装甲的钢铁兄弟会在莫哈维沙漠是如何被新加州共和国的普通士兵击败的,看到这里,他们应该明白了。钢铁兄弟会是被数量优势在20倍以上的新加州共和国部队活活抚摸死的。而这幕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动力装甲质量不合格。由盛入衰,悲哀得难以想象。由传奇走向衰落,这就是《辐射》中的动力装甲的故事。从敌人到战友 -- 《极度恐慌》(F.E.A.R)系列中的动力装甲&那个Alma有什么好吓人的,她就是主角的老妈啦!老妈每次出来都是帮儿子解围的!说起吓人,还是克隆人动力装甲比较劲爆&&& -- 从来没觉得红衣女鬼有什么吓人的某宅男,2005年大部分的科幻游戏中,动力装甲都是玩家手中的神兵利器,主角一穿上动力装甲,敌人就各种惨死。简直就是装甲一出,杂兵当诛。 与动力装甲比起来,《极度恐慌》中的克隆士兵几乎不能算是威胁 《极度恐慌》是个例外。现在我们都知道主角Point man身世不凡,兄弟帕克斯顿菲特尔(Paxton Fettel)是最终Boss兼职心灵控制指挥官,妈妈是最终Boss的妈妈兼职一出场就大面积无差别轰杀的逆天神女,自己还练就了一身彪悍的战斗技能与超自然的快速反应能力。如此豪华配置的主角,无论是ATC公司的保安部队、跟着Paxton行动的克隆人部队还是妈妈召唤来的鬼魂都已经无法阻止他了。只有动力装甲能。当第一台REV6动力装甲径直撞开钢筋混凝土的墙壁,杀气腾腾地站在主角面前的时候;当第一台REV8精英动力装甲将三名ATC保安化为齑粉,然后不慌不忙地向主角走来的时候。大多数玩家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 该死!重武器呢?重武器在哪?! 《极度恐慌2》中使用EPA动力装甲的战斗就是纯粹的横扫千军 与《辐射》的复古科幻氛围不同,《极度恐慌》将自己的基调定位为硬派射击+电影式惊悚。《辐射》中的动力装甲可以靠着闪亮的外壳和四处可见的外置管线来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复古科幻风格,而《极度恐慌》中的动力装甲则是充满了近未来科幻片中的军用武器的冰冷味道 -- 与人类截然相反的逆关节双腿、挂满了武器的双臂以及被厚重的装甲和繁多的感应器包裹着的躯体都在暗示着&这家伙不是人类,这家伙只是一台杀人机器&&&REV6型动力装甲是最常见的克隆人动力装甲,装备了2门激光炮/4管加特林机炮/火箭发射器的REV6仍然具有等同于普通步兵的机动性,轻型武器几乎无法伤害其穿着者。克隆人部队还使用&母鹿D&(Hind D)型武装直升机来投放REV6,大大加快了它们投入战斗的速度。面对着REV6,执行清剿任务的Delta部队损失惨重,只有天赋异禀的主角尚可一战。更庞大的REV8 巨海兽(Leviathan)式动力装甲则像是一台会走路的坦克,它一路横冲直撞,在遭受了大量的火箭弹与地雷攻击后才停止行动。 《极度恐慌2》中的REV6看上去更科幻一点,斑驳的表面反映出战斗的激烈 《极度恐慌2:起源计划》(FEAR: Project Origin)中的动力装甲科幻味更足,带给玩家的感受更直观更刺激 -- 老式的REV6动力装甲更换了运输工具,它们像是流星一样从空中坠落,依靠能量护盾吸收着陆时的冲击力,然后好整以暇地投入战斗。更先进的EPA精锐动力装甲(Elite Powered Armour)在游戏中作为Boss级敌人出现,也成为了主角的座驾。这种身高12英尺的巨兽配备了2门3管转膛炮和一个4联装的火箭发射器,前视红外系统(Forward-looking infra-red system),以及目标侦测与识别系统(Targe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在游戏中操作EPA的时候,玩家可以发现视野中的普通敌对目标都被黄色光框标示出来,而相对危险的导弹射手和动力装甲则被红色光框标出,在复杂的城市废墟中,玩家还可以切换到红外模式来提高搜索敌人的效率。有趣的是,出于游戏性的考虑,EPA具备一种近乎无赖的自动修复系统,只要不被持续攻击,EPA就可以修复自己遭受的损伤。在非常危急的战斗中,EPA会把驾驶员弹射出舱外,然后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自我修复,除非损伤已经修复,否则它将拒绝驾驶员进入。 而更庞大的EPA也将在《极度恐慌3》中成为玩家的坐骑 此外,《极度恐慌》中还有一种类似于动力装甲的装备出现。在第一作中,克隆人重甲士兵穿戴了MK7重型护甲,这种护甲在提供了额外的防护能力的同时却大大地降低了士兵的速度和灵活性,看上去更像是防爆服而非动力装甲。在《极度恐慌2 -- 起源计划》中MK7得到了近乎脱胎换骨的重新设计,辅助动力机构和异常厚重的护甲使它看上去更接近传统定义上的动力装甲,而原本的5个蓝色&眼睛&也被大量的闪着白光的光学感应器代替。由于MK7可以被电磁手雷瘫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它也应当被看成动力装甲家族的一员。原本被定位为&玩家的对手&的动力装甲在《极度恐慌》中大放异彩,但是玩家们在被这个对手追得手忙脚乱之后就会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我不能弄台动力装甲来玩?&。玩家的需求就是圣旨!于是,《极度恐慌:起源计划》中,EPA就合情合理地成为了主角贝克特的胯下坐骑,《极度恐慌:重生》的主角F813更是一开场就驾着EPA大杀四方。在即将问世的《极度恐慌3》中动力装甲会扮演什么角色?从目前公布的REV9动力装甲设定图来看&&有一张驾驶舱打开的设定图,嗯,你懂的。家居旅行,必备良药 -- 现实中的动力外骨骼(Exoskeleton)在纷繁的游戏中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动力装甲,霸气的如《光晕》系列的&雷神之锤&装甲,在整合了某女性人工智能的战力、星萌的护盾技术、地球的宇宙领先水平自主科技和玩家的鬼畜操作意识之后成为了在各个星球表面打赢每一场战斗的神器;华丽的如《战锤40K》系列中的陆战队动力装甲,它的表面几乎完全被繁杂的纹饰、徽记、战利品所覆盖,以至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陈列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皇室铠甲都相形见拙;拉风的有《孤岛危机》系列中的纳米战斗服(Nano Suit),独到的软式动力装甲设计和快如闪电的灵活性在一部又一部CG中大出风头,吸引了无数眼球和镜头;实际的有《潜行者》(Stalker)中的军用外骨骼/自由团外骨骼(Exoskeleton),在主流的游戏动力装甲设计纷纷选择神经传导操作的时候,并且勇气十足地把驾驶员的头部暴露在外面&&由于版面的限制,我不可能为游戏中所有自称为&动力装甲&的东西做一个全面的综述。就像如同现实的限制,我们不大可能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动力装甲所带来的兴奋与激动。借助HULC轻松提起155毫米炮弹的士兵真的不能吗?不,军火巨头洛克西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旗下的伯克利仿生科技公司(Berkeley bionics)自2000年起就在开发军用外骨骼。他们的目标是&让士兵在战斗中能够额外携带200磅的负重,并以1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高速行进&。日,伯克利仿生科技公司公布了他们的产品HULC(人类通用型负重外骨骼,Human Universal Load Carrier),我们离动力装甲的梦想又近了一步。HULC本质上是一个由电池驱动的外骨骼。主要的结构集中在下身,在胯关节和膝关节处都有液压组件。200磅的负载通过配置可选的承载部件搭载,把重量均匀分散在外骨骼上,不需要穿戴者来承重。HULC的体积并不大,平时可以收纳在一个很小的拉杆箱里,士兵在穿着它的时候,只需要把脚踩在托盘上,固定好大腿、腰部和肩部的系带,HULC的感应器就会自动侦测穿戴者的行动意图,然后驱动液压组件做出相应的动作,保证HULC的动作与穿戴者的动作一致。洛克西德&马丁公司表示HULC的灵活性非常强,穿戴它的士兵可以轻松地奔跑、行走、下跪、深蹲、匍匐,不会有任何的不便。而且驱动HULC的燃油发电机重量很轻,完全可以由HULC自身背负,加满燃油的HULC可以连续行进24小时,足以胜任一般的战斗任务。 在山地测试中的HULC,穿着它的士兵可以轻松做出各种战术动作 目前,HULC的主要定位是战斗辅助系统。在它的帮助下,士兵可以轻松愉快地举起大口径炮弹之类沉重的物品,在复杂地形下使用重型武器(这样一来《辐射战术版》中举着M2HB重机枪扫射的情景也就不那么夸张了),从而极大地提高作战效率。而洛克西德&马丁还表示,考虑到HULC的承载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类,他们将会以HULC的骨架为基本架构,为其增加防护装甲和各种传感器,从而打造一种全新的、以城市和山野等复杂地形为主要战场的新型单兵装备。而这样整合了武器携行能力、防护能力、行动能力与观测通讯能力的HULC,不正是我们在游戏中常常看到的军用动力装甲么!电影中的动力装甲1986年的《异形2》(Alien2)中,瑞普里与异形女王决战的时候使用了卡特彼勒型工业用外骨骼(Caterpillar Power Loaders P-5000)。外骨骼挥舞机械臂和工业用切割炬击退异形女王,将其抛入外太空的情景震惊了无数的观众。之后动力装甲/外骨骼一直在异形的故事中被发扬光大,例如《异形对铁血战士2》中就出现了P5000的军用版本Exo-suit,这种同时配备激光枪、喷火器、火箭和机炮的动力装甲堪称写实系动力装甲中火力最凶残的一员。 《异形2》中的P5000&&这么看相当萌 2003年的《矩阵&革命》(Matrix-Revolution)中,锡安的抵抗力量使用&装甲战斗服&(APU,Armored Personnel Unit)迎击入侵的机械章鱼哨兵群,但是APU的设计过于简陋,开放式的座舱完全起不到保护驾驶员的作用,看上去像是工业用外骨骼改造而成。倒是在《矩阵动画版 -- 第二次文艺复兴》(Animatrix&Second Renaissance)中出现的军用动力装甲更加完善,提供了短距离&飞行&的能力和全面的保护。虽然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那身行头算的上年事已高,但毕竟《钢铁侠》的电影要直到2008年才露面。钢铁侠的2型和3型装甲过于大能,只好被扔去跟超级英雄们作伴,倒是影片初期靠着喷火器和装甲扫灭恐怖分子的1型装甲颇为有趣。当年发行的还有《星际船上的伞兵3:劫掠者》(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电影中强尼率领劫掠者小队的重型动力装甲横扫阿拉奇虫族,毫发无伤地救出了被俘的幸存者。这部低成本的电影以DVD的形式发售,没有上映,其中的动力装甲造型也过于粗劣。2009年的电影业中动力装甲频频出场。先是《第九区》(District 9)中的外星动力装甲大战各式南非产单兵武器,而后是《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G.I.Joe: The Rise of Cobra)里的Delta6型战斗服大显神威,几乎令《孤岛危机》的纳米战斗服都甘拜下风。之后闹得沸沸扬扬的《阿凡达》(Avatar)中登场的动力装甲被称为&机动性强化平台&(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 suit)。影片中,公司保安部队使用的是身高16英尺的MK6型战斗AMP。通过动态捕捉手套,AMP可以精确地模拟驾驶者的动作,并像普通的士兵使用步枪一样轻松地操作一门30毫米口径的GAU90机关炮。在电影的高潮中,英勇的迈尔斯&夸奇上校就是驾驶着他自己的&超越荣誉&号MK6浴血奋战,最终为叛徒所害,身披数创犹怒目圆睁奋战到最后一刻!凑巧的是, 23年前的《异形2》的导演也是詹姆斯&卡梅隆,看来这位导演真的就很偏好这口子啊&& 《第九区》中的外星人动力装甲
游戏创意 的相关资讯
业界动态最新推荐装在套里的人 -- 也谈游戏中的“动力装甲”_
我的位置:>>>
装在套里的人 -- 也谈游戏中的“动力装甲”
发布时间: 18:09 () 作者:大众软件-攻城学院兔老师 编辑:liyunfei
共 5 页/5条记录首页
装在套里的人,也谈游戏中的“动力装甲”
海因莱因的遗产:《星际船上的伞兵(Starship Troopers)》中的动力装甲
&&& 给我上,你们这帮猿人!想他妈活一辈子老不死吗? --& 一位无名副排长,1918年
海因莱因老爷子肯定想不到,在他逝世十一年之后的1997年,他的作品会以电影的形式在那个被称为中国的遥远国度大受欢迎。
很多科幻迷都还记得那闪着蓝色光芒射向太空,将一艘艘战舰拦腰击毁的生体等离子炮;记得在军营浴室和帐篷中发生的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画面;记得那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虫群并把在一年之后才发行的《》当成了《星际船上的伞兵》的游戏版。
《星际船上的伞兵3:劫掠者》的封面,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有日本特摄片的神韵
至于电影的主角们,那群穿着灰色制服看上去颇像二战德国军队的星际船伞兵们……呃,他们不过是些被虫子大肆宰割的炮灰而已……更有科幻爱好者大喷特喷“都宇航时代了,人类的武器装备整体水平还不如拿破仑战争时期,虽然单兵装备了也许超越二战水平的自动武器,但人类总不至于连门大炮都没有吧……”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些战斗力只有5的渣滓端着自动步枪穿着连现实中的美军都不如的个人防具去和那些用陨石做远程轰炸武器的虫族交战真的就是活该被痛宰呀!
幸而还有一些资深的科幻爱好者在为《星际船上的伞兵》正名,幸而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发行了《星际船上的伞兵》的译文小说,大多数的爱好者才得以获知小说原著里的星际船伞兵都是在战场上以一敌千的凶猛强者,他们都配发了一套即使在2011年听起来也相当华丽的85级橙色装备 -- 单兵动力装甲。至此,大导演保罗·范赫文塑造的炮灰形象被一脚踩进DVD盒,海因莱因老爷子的正牌星际船伞兵开始闪闪发光。
由日本画师设计,海因莱因老爷子钦定的《星际船上的伞兵》动力装甲设定图
在各大游戏论坛上有这么一个颇受欢迎的观点:“只有技术宅才能设计出像样的动力装甲”,而先后干过海军士官、银矿矿工、建筑商和工程师的海因莱因恰好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他宅到什么程度?在1959年,他就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动力装甲”这一超前概念,而直到51年后的今天,这一概念依然是武器开发商和游戏制作者所参考的基本设计理念。如此之宅,不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
海因莱因老爷子借主角之口描述了他心目的动力装甲概念:“我们的动力服能给我们更敏锐的眼睛,更机警的耳朵,更强壮的后背以携带沉重的武器和更多弹药,更快的腿脚,更聪明,更强大的火力,更持久的忍耐力,还有,更不容易受伤。动力服不是太空服 -- 尽管它也有这个功用。它也不仅仅是装甲 -- 尽管连圆桌骑士都不像我们捂得这么密实。它不是坦克 -- 但如果真有人愚蠢到用坦克来对付机动步兵团的话,一个机动步兵就可以对付一小队这些玩意儿,无需别人帮助他就能将它们掀翻在地。动力服也不是飞船,但是它能飞,只不过距离很短 -- 从另一方 面来说,不管是飞船还是大气层内的战斗机都无法对付一个穿着动力服的士兵,除非对他所处区域进行饱和轰炸。反之,我们能做很多各种船 -- 无论空中、海中或是太空中的船 -- 无法做到的事。”
《星际船上的伞兵》游戏里的动力装甲
简而言之,海因莱因认为动力装甲应当同时赋予穿戴者超越普通步兵的火力、机动性、观测与通讯能力以及防护能力。 动力装甲部队的火力无法与战舰相比,但是一个动力装甲小队所配备的武器就足以对敌人发动精确打击并构成致命的破坏;动力装甲部队无法穿越大气层飞行,但却可以进入飞行器、坦克无法通行的复杂地形执行作战任务 -- 翻越山区、空降月球甚至进入曲折的地底隧道进行作战;动力装甲的观测与通讯设备能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战区域 -- 通常是以平方英里为单位来计算 -- 了如指掌;最后,动力装甲提供的防护能力使得士兵们得以在极度恶劣危险的环境下安全地执行任务,并且抵御大多数的反步兵武器。在之后5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数游戏中的动力装甲都沿用了这些概念。
除此之外,海因莱因还提出了两个与动力装甲相关的重要概念,其一是单兵轨道空降舱 -- 能在第一时间把动力装甲部队精确、安全地投送到作战地区的理想运输工具(他甚至还设想出了很复杂的干扰手段以保护舱免受地面火力的反击);其二则是基于力反馈和力放大的动力装甲操作系统。这两个概念也同样为大多数的科幻题材游戏所接受。例如《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中的GDI阵营就是用单兵轨道空降舱来投送他们的精英步兵小队,而《光晕》之中的动力装甲就是通过力反馈方式来操作。
共 5 页/5条记录首页
您可以使用“←
→”键快速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拉保罗是什么牌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