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app商店在线商店app购买了商品ipod没有付款显示订购成功什么意思

App Store 总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涌现。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本周的全新内容,并浏览排行榜前 100 位的 app 及更多内容。
精选游戏 + App
热门免费 App
1.2.3.4.5.
热门付费 App
1.2.3.4.5.1.1 为App Store开发程序,开发者必须遵守 (PLA)、人机交互指南(HIG)以及开发者和苹果签订的任何协议和合同。以下规则和示例旨在帮助开发者的程序能获得App Store的认可,而不是修改或删除任何其他协议中的条款
2.1 崩溃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2 存在错误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3 跟开发者宣传不符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4 无应用文档或隐藏功能与描述不符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5 使用非公开API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6 在指定容器范围外读写数据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7 以任何方式或形式下载代码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8 安装或运行其他可执行代码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9 beta版、demo版、trial版和test版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10 iPhone程序必须不经修改就能以iPhone分辨率和2倍iPhone 3GS的分辨率在iPad上运行
2.11 与App Store已有程序重复的应用可能会被拒绝,特别是数量很多的情况下,比如手电筒应用和爱经应用
2.12 有用性不显著、不独特的应用或者与网站简单捆绑的应用有可能被拒;不提供任何持久娱乐价值的程序可能会被拒绝
2.13 主要用于营销或广告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14 提供欺骗或虚假功能,却有没有明确标示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2.15 大于100MB(绿色原先是50MB)无法通过蜂窝网络下载的应用(App Store会自动禁止)
2.16 多任务程序使用后台服务仅限于几种目的:VoIP,音频播放,地理位置,完成任务以及本地提醒等
2.17 应用程序只允许使用iOS WebKit框架和WebKit Javascript浏览web内容
2.18 鼓励酗酒或使用违禁药物,或引诱青少年饮酒或吸烟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19 提供错误的系统诊断或设备数据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2.20 向App Store上传大量相似版本程序的开发者将会从iOS开发者计划中除名
2.21 简单的歌曲或者影片应用要提交到iTunes store,书籍类应用应该提交到iBookstore
2.22 武断地根据环境(如定位或者运营商)限制用户使用的应用会被拒
2.23 应用必须遵守iOS数据储存指导方针(),否则应用将被拒
2.24 存放在Newsstand的应用必须遵守开发者项目许可协议(针()的表1、表2以及表3,否则应用将会被拒
2.25 类似App Store,基于购买或者促销的目的而展示其他应用的应用将会被拒绝,除非是经过特殊审核(比如健康管理、航空以及其他无障碍需求等)或者为某些用户提供具有重大意义附加值的应用。(此前为"苹果拒绝具有以下行为的应用:展现、推广他人应用;推广与App Store现有应用极为相似的应用")
3.1 应用或者元数据中提到其他任何移动平台将会被拒
3.2 带有占位符文本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3.3 描述中有与程序内容和功能不相关的信息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3.4 为了不混淆用户,iTunes Connect中的应用名称应该和展示在设备上的应用名称一致
3.5 不同尺寸的app icon要一致,否则会造成混淆
3.6 程序图标和截图不符合4+年龄评级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3.7 目录与类型不适合于程序内容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3.8 开发者有责任为其程序指定适合的评级。不相称的评级可能会由苹果公司修改
3.9 开发者有责任为其程序指定恰当的关键字。不恰当的关键词可能会被苹果公司修改/删除
3.10 有以下行为的开发者将会被苹果从iOS开发者计划中除名:试图操纵或者欺骗用户评级,伪造或者付费评级,以及其他不相称的行为
3.11 在安装下载之前推荐用户重启iOS设备的应用将会被拒
3.12 在提交审核过程中,应用程序应包含能正常运行的URL,比如支持URL和隐私政策URL
4.1 在收集、传输或使用位置数据之前未通知并获得用户同意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4.2 使用基于位置的API来自动控制车辆、飞机或其他设备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4.3 使用基于位置的API用于调度、车队管理或应急服务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4.4 当与应用功能或服务密切相关时可以使用位置数据,或者用于经过授权的广告
5.1 不使用苹果推送通知 (APN)应用接口提供推送通知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5.2 未从苹果获得Push Application ID便擅自使用APN服务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5.3 在首次推送消息或者要求推送通知运行之前未获得用户许可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5.4 使用推送通知发送敏感个人信息或机密信息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5.5 使用推送通知发送非请求消息或用于钓鱼或群发垃圾邮件用途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5.6 应用程序不可使用推送通知发送广告、促销或任何类型的直销信息
5.7 应用程序不能向使用推送通知服务的用户收取费用
5.8 使用推送通知会过多利用APN服务的网络流量或带宽或给设备带来过度负担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5.9 如果应用程序传送病毒、文件、计算机代码或程序,并且对APN服务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或中断,那么该程序将会被拒绝。
6.1 向终端用户或任意第三方显示玩家ID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6.2 将玩家ID用于任何未经游戏中心条款批准用途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6.3 试图进行反向搜索、跟踪、关联、挖掘、获得或利用玩家ID、别名或通过游戏中心获得其他信息的开发者将会iOS开发者计划除名
6.4 游戏中心信息(例如排行榜分数)只能通过游戏中心用于应用中
6.5 利用游戏中心服务发送非请求信息或用于钓鱼或群发垃圾邮件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6.6 使用游戏中心过多占用网络流量或带宽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6.7 如果程序能够传送病毒、文件、计算机代码或程序,并且对游戏中心服务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或中断,该程序将会被拒绝
7.1 人工刷广告浏览量或者广告点击率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7.2 包含空iAd广告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7.3 主要设计目的在于显示广告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8.1 应用程序必须遵守"Guidelines for Using Apple Trademarks"和"Apple Trademark List"中说明的所有条款与条件
8.2 任何误导和暗示苹果公司是该应用程序来源或提供商,或者苹果公司以任何形式表示认可其质量或功能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8.3 与目前已有苹果产品或者广告主题外观相似或混淆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8.4 在应用程序名称中将苹果产品名拼错的应用程序(例如,GPS for Iphone,iTunz)将会被拒绝
8.5 使用受保护的第三方材料(商标、版权、商业机密、其他私有内容)在申请时需要提供一份文本形式的版权确认
8.6 在保证原有内容的商标特征不被覆盖且完全可见的前提下,应用可以通过Google Maps API调用Google Maps和Google Earth图片。任何遮盖或修改Google标志或版权人证明的应用会被拒(该条款已经被删除)
9.1 不使用媒体播放器框架(MediaPlayer Framework)获取音乐库中媒体内容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9.2 用户界面模仿任何iPod界面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9.3 通过蜂窝网络传输的音频流内容每5分钟不得超过5MB
9.4 通过蜂窝网络传输超过10分钟的视频流内容需要使用HTTP Live Streaming,并包含一个基准线为64kbps的音频HTTP Live Streaming。
10.1 应用程序必须遵守苹果的《》中所有的条款和条件。(上个版本描述为:应用程序必须遵守苹果《iPhone用户界面指导原则》以及《iPad用户界面指导原则》中的所有条款和条件。)
10.2 外观与与iPhone的自带应用(比如App Store、iTunes Store和iBookstore)相似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10.3 未能按苹果《》描述正确使用系统提供的项目(比如按钮、图标)的应用将会被拒绝。(上个版本描述为:未能按苹果《iPhone用户界面指导原则》及《iPad用户界面指导原则》所述,正确使用系统自带的按钮、图标等项目的应用程序可能会被拒绝。)
10.4 创建多桌面/主屏幕环境或者模拟multi-App插件体验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0.5 修改音量大小和铃声/静音开关等标准开关功能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0.6 苹果和我们的客户高度推崇简单、精致、富有创造性以及经过精心设计的界面。虽然需要付出更多,但却非常值得。苹果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如果你的用户界面太过复杂或者水准不高,可能会被拒绝
11.1 使用App Store以外的渠道解锁或开启附加属性和功能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1.2 使用应用内支付系统(IAP)以外的系统购买内容、功能或服务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1.3 使用IAP购买实物商品和并非用于该软件的服务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1.4 应用程序使用IAP购买积分(Credit)或者其他的货币必须在本应用中消费
11.5 使用IAP购买已过期积分(Credit)或者其他货币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1.6 使用IAP订阅的内容至少要持续7天,而且允许在用户的其他iOS设备间共享
11.7 应用程序使用IAP购买项目必须分派到正确的购买类型中
使用IAP购买iOS内置功能(如照相机,陀螺仪)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1.9 含有已超过限定时间的"出租"内容或服务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除非通过审核的内容(比如films和电视节目)
(上个版本描述为:含有已超过限定时间的"出租"内容或服务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1.10 保险类应用程序必须免费,遵守发布地区的法律,并且不能使用IAP。
11.11 一般而言,你的应用程序越贵,我们的评审越彻底
11.12 提供订阅功能的应用必须使用IAP,苹果将会按照中的约定与开发者按30/70比例分成
11.13 在应用内使用跳转至外部购买或订阅链接的应用将会被拒,比如"buy"按钮跳转至一个购买电子书的web页面
11.14 只要应用内没有跳转至外部购买、订阅的按钮或链接,苹果允许这些应用读取或展示经批准的、并且在应用外购买或订阅内容(特别是杂志、报纸、书籍、音频、音乐、视频以及云存储)。苹果只能通过应用程序内的购买获得一部分收益
11.15 应用程序可以只使用自动更新订阅期刊(报纸、杂志)、商业应用程序(企业、生产力、专业创意,云存储)和媒体应用程序(视频、音频、声音),否则应用程序将被拒绝
11.16 当与特定的经过审核的实体产品(比如玩具)结合使用时,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获得批准的附件功能,只要附加功能完全依赖于该硬件产品(比如一款用于控制望远镜的应用程序)或者也可以在不使用实物产品的情况下使用应用程序,比如作为成功的奖励或者使用IAP。(新增)
12.1 从苹果网站(例如、iTunes Store、App Store、iTunes Connect以及Apple Developer Programs等)抓取任何信息或者使用苹果网站内容和服务进行排名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2.2 应用软件可以使用获得批准的苹果RSS feeds,例如iTunes Store RSS feeds
12.3 只是简单的网页剪切、内容整合或者收集链接的应用程序可能0会被拒绝
13.1 怂恿用户以可能造成损害的方式使用苹果设备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3.2 快速耗光设备电量或产生过多热量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4.1 涉及诽谤、人身攻击性质以及内容狭隘卑鄙的应用软件或者打击特定个人或组织的应用软件将会被拒绝
14.2 职业政治讽刺家和幽默作家不受这一条款约束,并鼓励
15.1 应用程序中出现人或动物被杀、致残以及枪击、刺伤、拷打等受伤情形的真实画面将会被拒绝
15.2 出现描绘暴力或虐待儿童等内容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5.3 游戏中出现的"敌人"不可指向一个特定种族、文化、一个真实存在的政府、企业或者其他任何现实中的实体
15.4 对武器进行真实描述以怂恿非法使用或滥用这些武器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5.5包含俄罗斯轮盘赌博内容的游戏将会被拒
16.1 应用程序中出现过于令人反感或者低俗的内容将会被拒绝
16.2 在设计上激怒用户或令人感到厌恶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7.1 在未经用户事先许可,或未告知用户如何使用信息,在何处使用信息的情况下,应用程序不能传输用户数据
17.2 要求用户提供电子邮箱地址和出生日期等私人信息才可使用其功能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7.3 仅出于遵守适用的儿童隐私法规的目的,应用程序可以要求用户的出生日期(或者使用其他age-gating机制),但是必须包括一些有用的功能或者娱乐价值,不管用户年龄大小。(上个版本描述为:专门收集未成年人数据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7.4 应用程序收集、传输以及分享未成年用户个人信息(比如名字、地址、邮件、位置、照片、视频、绘画、聊天以及其他个人数据,或者与以上所述相关的永久性标示符)必须遵守应用儿童隐私法规。(新增)
18.1 含有色情素材,也就是《韦氏词典》中定义的"旨在激发情欲,对性器官或性行为的明确描述或展示,而无关美学或情绪感受"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18.2 用户频繁提供生成色情内容的应用程序(比如以前的Chat Roulette程序)将会被拒绝
19.1 涉及宗教、文化或种族群体的引用或评论包含诽谤性、攻击性或狭隘内容,或会使特定群体遭受伤害或暴力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19.2 程序可以包含或引用宗教经文,程序所提供的引用或翻译必须准确且不会引起误导。评论应该有教育意义,可以令人开阔眼界,而不应有煽动性
20.1 赌博和竞赛必须由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或者app所属公司发起
20.2 应用程序必须展示赌博和竞赛的正式规则,并声明苹果不是发起者,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活动
20.3 开发者运营一款具有抽奖性质的应用必须经过法律允许,并且抽奖应用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报酬、机会以及奖品
20.4 允许用户在应用中直接购买彩票或彩券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20.5 提供真钱游戏(比如体育博彩、扑克牌、赌场游戏以及赛马)的应用程序必须有应用使用区当地必要的许可和允许,必须限制在这些区域,必须可以从App Store免费下载。(新增)
使用IAP购买信誉或者货币,且结合真钱游戏的应用将会被拒绝。(新增)
21.1 包含可以向已认证的慈善组织捐赠功能的应用程序必须是免费的
21.2 捐赠款项的募集必须通过Safari浏览器访问web页面或是手机短消息完成
22.1 应用程序必须遵守所有发布地区当地法律,开发者有义务了解并遵守所有当地法律
22.2 包含虚假,欺诈或误导性陈述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2.3 任何招徕、促进或鼓励犯罪或明显鲁莽行为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2.4 支持非法文件共享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2.5 被设计用以非法赌博工具的应用程序(包括点算牌)将会被拒绝
22.6 具有匿名或恶作剧拨打电话或发送类似短信/彩信功能的程序将会被拒绝
22.7 任何开发暗中收集用户密码或用户私人数据程序的开发者将会从iOS开发者计划中除名
22.8 包含非法律执行部分发布的DUI检查点信息,或者怂恿/协助酒后驾车的应用将会被拒绝
22.9 任何计算药用剂量的应用必须提交药品制造商或者认可机构(比如医院、保险公司以及高校)。(新增)
23.Passbook Passes可被用来支付或者接收支付,传递商业信息或者提供验证(比如电影票、飞机票、优惠券以及其他),而把Passbook Passes用于其他用途的应用程序可能会遭到拒绝,并且会被撤销Passbook证书
23.2 Passes必须包含有效的pass发行人有效的联系资料,否则app将会被拒绝,并且Passbook证书也会被取消
23.3 Passes必须经过实体签名,并基于其名字、商标或者品牌进行分发,否则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而Passbook证书也可能会被撤销
24.1 主要供儿童使用的应用程序必须包含隐私政策,必须适用于应用程序的儿童隐私法
24.2 主要供儿童使用的应用程序不允许包括行为广告(比如基于用户app内部活动的广告),任何在应用程序中展示的上下文广告必须适合儿童
24.3 主要供儿童使用的应用程序必须得到家长许可或使用parental gate才能链接至应用程序外部或进行交易
24.4 儿童类别中的应用程序必须标明"5岁以下,6-8岁或者9-11岁"移动支付哪家强?这次苹果完胜谷歌--百度百家
移动支付哪家强?这次苹果完胜谷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 : 谷歌推出电子钱包已经有好几年了,可以说遭遇了众多艰难险阻,而苹果移动支付业务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业界的广泛看好与支持。现在问题来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掘金过程中,苹果与谷歌为何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径,这会对今后双方的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
北京时间10月17日凌晨1点,苹果在库珀蒂诺总部召开新品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配置堪称强大的iPad Air 2和5K显示屏的iMac等多款新品,同时还推出了iOS 8.1和新版免费的Mac OS X Yosemite系统。总体来看,这是一次例行的产品更新,不过是对原有产品线的查漏补缺,并没有什么太激动人心的亮点。而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来自一个容易被外界忽略的细节:在本次发布会上,苹果CEO库克宣布了Apple Pay将在10月20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经签约了500多家银行,在美国共有超过22万家零售店支持苹果的Apple Pay服务。
实际上,早在9月11日iPhone 6和iPhone6 Plus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就已宣布推出名为Apple Pay的支付服务。苹果公司还通过视频展示了这项最新的支付服务,在整个支付过程中,利用近场通讯(即NFC)的技术和苹果的Touch ID技术,用户可以轻松完成支付。当时有很多Android支持者不屑的指出,谷歌的Android 手机早在三年之前就已具备了这样的功能。的确,对于移动支付市场而言,苹果是一个姗姗来迟者,这是一个客观的判断,不过Android支持者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谷歌并没有在谷歌钱包业务上获得成功,也并没有在移动支付市场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2011年5月,在一次科技业大会上,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首次演示 “Google Wallet”(以下简称“谷歌钱包”)。这是谷歌的一款移动支付产品,核心技术也是NFC技术,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配备此功能的手机或者其他设备与10厘米或更短距离内的另一台NFC设备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用户消费时,只需将手机往商户读卡器上一刷,即刻完成支付。
谷歌钱包看上去确实很方便,你需要做的只是将手机放在离这些终端设备几英寸远的地方晃一下,支付不再用拿现金,也无需掏卡。当用户智能手机安装谷歌钱包软件后,还可以关联上会员卡和打折卡,消费同时享受积分和打折服务。但3年过去了,这款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广相当不顺利,支持的运营商和手机机型寥寥无几,远未达到谷歌预期。截至2013年年底,谷歌钱包在 Google Play 上的下载量还不到3000万次,在强敌林立的移动支付市场,谷歌钱包的生存由此显得异常艰难。2014年4月,谷歌钱包产品管理总监皮特·哈泽赫斯特甚至离开了谷歌的移动支付业务。
可以说,谷歌钱包的失败也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利益协调问题。换句话说,这条产业链由谷歌、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信用卡公司、银行、连锁商户组成,而每一环节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正是这种复杂的利益链,最终导致了谷歌钱包的推广遭遇了重重困难。与推广Android大获成功不同,谷歌在支付领域并不占据核心资源,且缺乏对联盟各成员的控制力。另外,谷歌钱包遭遇的艰难险阻还源自强大的竞争对手,目前,美国四大无线运营商中,仅有 Sprint 支持用 Google Wallet 支付,而 Verizon 、AT&T、T-Mobile 三家则联合另起炉灶,开发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平台 Isis。另外,包括沃尔玛、Target 在内的零售商联盟 MCX 也在开发类似的应用。移动支付是个长链条,谷歌钱包链条的手尾两端却各自成营,最终发生人心不齐,各自拆台的问题。
不仅下载量“寒碜”,更严重的是谷歌钱包一直在做赔本生意。作为一款让 Android 用户进行在线支付和到店支付的移动钱包,跟银行和PayPal不一样的是,谷歌不想从用户的每笔交易中分成,它的野心是通过交易数据分析出用户的消费习惯,从而向他们投放更精准的广告。为了获得这些交易数据,谷歌向合作的信用卡企业支付了高昂的费用,这也意味着,用户在谷歌钱包上的每一笔交易其实都在让谷歌烧钱。
不过,谷歌掘金移动支付遭遇重重困难的背后,却是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突破2350亿美元,增长44%。Gartner的研究总监SandyShen表示:“从2012年到2017年,我们预测全球移动支付规模平均年增速为35%,到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4.5亿人,支付规模达到7210亿美元。” 在巨大的利益蛋糕面前,谷歌起了个大早,但所获不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谷歌想去挖掘消费者尽可能多的交易数据,从而在未来可以用在对消费者的目标广告上,归根到底,这是由谷歌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而言,谷歌的真正面目是一家广告公司,Google Adwords和Google Adsense几乎涉及每个行业,疯狂的掘金能力使得谷歌营收中的绝大部分进账都来自广告业务。所以对于谷歌来说,要帮助企业更有效率的找到顾客,也就代表他们必须主导这条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换而言之,谷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兴趣不在于电子付款,而在于整套商务链,包含促销,交易细节,优惠券与收款等。而对于各大银行以及运营商来说,他们根本不想被推到这样一个位置,提供各种类型的交易数据返回到谷歌,最终让谷歌能从这些交易数据中攫取丰厚的利润。因此,绝大多数银行并不情愿全力去支持谷歌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与谷歌移动支付业务运营方式完全不同的是,苹果不会分享用户的支付凭证,比如信用卡号、到期日、安全码等信息,同时苹果公司也不保存用户的支付记录。在ApplePay中,所有信息都以加密形式存储在Secure Element中,在支付时会生成设备特有的一次性支付码和动态安全码(又称为代币),然后传送给商家。商家不会知道信用卡信息,也不可能在安全系统有漏洞时泄露信息。如果iPhone丢失,用户还可以通过“查找我的iPhone”服务停止所有支付行为。
在最近的两次新品发布会上,苹果重点强调了Apple Pay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苹果CEO库克承诺,“苹果不知道你买了什么,你在哪买的,以及你花了多少钱。”。同时,苹果坚持称绝不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苹果关于个人隐私相关内容采取的沟通逻辑准则是:是先告知—用户许可—用户随时可关闭许可。实际上,不久前库克发出的一份关于苹果个人隐私承诺的公开信也专门提到:“我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直接:就是销售出色的产品。我们不会根据你的电子邮件内容或网页浏览习惯来建立档案,然后出售给广告商。我们不会用你存放在 iPhone 或 iCloud 上的信息来赚钱。而且我们不会读取你的电子邮件或信息,从中获取资料来向你推销相关商品。我们软件和服务的设计初衷,是让我们的设备更为出色。一切就这么简单。” 库克在这里特别强调“隐私”,这也与谷歌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苹果此次推出的Apple Pay,也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技术打天下,而是集合了NFC近场通讯技术、TouchID身份验证技术,以及传输加密技术,实现了从银行卡到支付终端机的安全信息传输通道。通过指纹授权,生成相应的支付请求,然后将加密数据通过NFC传送到支付终端,实现了端到端的安全。即使手机丢失,因为获得手机的人并没有相应的指纹信息,也一样无法盗刷银行卡里的钱财,而用户只需要通过findmy iPhone远程解除绑定。为此,从某种程度上说,ApplePay甚至比传统信用卡本身还安全,即便连收银员都无法看到消费者的姓名、信用卡号或安全码。
谷歌钱包要获得成功,需要多方联动,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获得硬件厂商支持。而苹果已经完全控制iPhone硬件和软件,这时候苹果软硬一体化的生态圈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为Apple Pay兼容目前的基础结构,而且苹果已经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安装基础,因此在获得牵引方面苹果不会遇到任何困难。换句话说,苹果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开通了新的支付方式,但又不会替代现有的支付网络。
实际上,Apple Pay的概念并不是苹果的神来之笔,而是自iPhone问世起历经七年的发展自然形成的。2007年,当人们惊叹于初代iPhone的时尚外观与卓越功能时,却没有意识到其实早在那时移动支付就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打开APP Store,申请iTunes账号,绑定信用卡,购买自己心仪的APP,其实你已经见证了移动支付时代的来临。
在开发iPod+iTunes,以及iOS的AppStore下载中,苹果积累了海量的绑定信用卡用户,iPhone的用户全球已经有3.3亿人,这3亿多的后备用户都可能是Apple Pay的用户。而苹果接下来在iPhone 5s时加入的指纹识别Touch ID,成为了苹果布局在支付领域一颗重要棋子:指纹识别属于生物识别,是目前安全又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而在2014年,iPhone 6发布只需要加上一个NFC芯片,就补齐了支付的最后一环,一个完美的支付闭环由此就形成了。
事实上苹果就是这么做的,而且筹划了很久,苹果公司的影响力在于其拥有强大的软硬件结合能力,以及高度统一的使用体验。如今,仅凭其拥有10亿iOS用户和8亿iTunes账户,即便一小部分人升级到NFC和ApplePay设备,ApplePay的用户数量也是相当可观,而这又会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使用Apple Pay。此外,苹果最新推出的Apple Watch等硬件将搭载Apple Pay,也可以作为支付载体,这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在我看来,Apple Pay在今后甚至将是使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的最大优势。
正因为ApplePay基于商业价值链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所以它将对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甚或整个支付生态环境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在第三方合作方面,苹果表示,已与美国运通、万事达和Visa达成合作,并与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6家银行达成合作。这意味着,苹果将覆盖约80%的美国信用卡用户。苹果还公布了ApplePay的初期合作伙伴:赛百味、麦当劳、迪士尼、沃尔格林、梅西百货、丝芙兰和梅西百货等,当然还有苹果商店。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支付周围环境问题。
具体到中国市场,如今国内的NFC移动支付市场相对封闭,只有三大运营商、银联开启了移动支付业务,但由于支付的标准不统一,严重阻碍了NFC移动支付的发展。苹果想要进入到国内市场,与银联、运营商合作是最为省力、快速的方式,而苹果最大的优势便是拥有数亿的iOS用户,也必将能够成为NFC移动支付市场的生力军。
如果仔细观察谷歌的商业模式,你会很容易去理解为何谷歌的钱包为何会失败,他们很难获得银行以及运营商的支持,没有来自市场的强大牵引力,只能依靠自己闷头发展用户。而如今苹果的移动支付方式Apple Pay会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当然,它也会遇到谷歌面临的困境,那就是产业链利益协调的问题。不过最大的不同是,苹果没有谷歌那样的野心,成为消费者交易信息的挖掘者,或是成为银行和商户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易中介。苹果充当的是通道角色,其实这类似于支付宝首创的快捷支付。Apple Pay获利的商业模式是向银行收取手续费,虽然只是比例非常小的交易佣金,可放在巨量的移动支付市场自然也是一笔大生意,可能丝毫不逊色于苹果商店卖软件的收入。
因此,在最近的两次发布会上,苹果其实发布了这两年最具有潜力的一款产品——Apple Pay,虽然在发布会上谈及Apple Pay的时间很短,不过这可能是未来苹果巨大的一块收入来源,也是支撑苹果股价的中坚力量。苹果已经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安装基础,因此在我看来在获得市场牵引方面苹果不会遇到任何困难,苹果的这项移动钱包服务将会成为行业标准,带动行业广泛使用基于NFC的支付系统。而苹果一旦达成其移动支付业务的目标,对于Android阵营的手机厂商而言,将会是一个新的伤害。因为这会将苹果的用户群更加牢靠的捆绑于苹果的生态系统当中,同时吸引更多的用户投奔到iOS系统的阵营中来。当然,我相信谷歌不会轻易放弃移动支付这个市场,我也不认为它会采用别的商业模式,去放弃挖掘移动支付领域的交易数据。这就意味着苹果在这个市场占有后发制人的巨大优势,从而大大领先于它的竞争对手,包括谷歌以及Android阵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5783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关注电影市场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小时代4》PK《栀子花开》这场...
首席娱乐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应用商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