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作ppt爱鸟报

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件ppt (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件ppt (3)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6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爱鸟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2.1 &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日本三菱重工集团揭开大庆油田的秘密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大庆油田大庆人》。
1966年7月《中国画报》刊登了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照片
《人民日报》一则新闻报道:“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1966年9月,周总理接见了王进喜。
下面是几张当时报纸上刊登的照片。
日本人由上面的报道获取了如下信息:
(1)通过铁人王进喜身穿大皮袄的样式,以及下着鹅毛大雪的照片,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三省的结论;
(2)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推断出马家窑就是大庆的中心;
(3)从报刊报道的大庆设备是肩扛人抬,又得到一个推断:马家窑离火车站不远,远了就抬不动了;
(4)通过王进喜参加中央会议的报道,推论大庆已经大量出油;
(5)根据《人民日报》一幅照片上钻台手柄的架势,计算出了油井的直径;
(6)根据中国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推算,把全国石油产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剩下的就是大庆的油量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还处于保密时期,但是日本人却最先判断、分析出大庆油田的情况,三菱重工迅速集中大量专家和人员,在对所获情报进行深入细致的处理之后,全面设计出适合中国大庆油田的采油设备。果然,中国政府不久向世界市场寻求石油开采设备,三菱重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符合中国要求的设计设备一举中标。
思考:日本人获取大庆油田情报的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指需要获得怎样的信息):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
(2)选择信息来源(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报纸、期刊
(3)采集信息:阅读报纸、期刊
(4)保存信息: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多维度观察和推理分析,进行信息挖掘,从而获得了重要的情报信息。
总结:获取信息的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观摩学生制作的以“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为主题而制作的电子版报。
------------------------------第二课时-------------------------------------------
2.1.1 确定信息需求: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 目标为论文或板报,以获取文字、图片类信息为主
& 目标为演示文稿形式,除文字图片外,还要考虑声音和视频等类型的信息
& 目标为宣传片形式,主要以获取视频、动画类方面的信息为主
3、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 确定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以《爱鸟报》为例,信息需求清单如下:)
信息采集卡1
&禾花雀的特性
&禾花雀的生态价值
&禾花雀的生存现状
&禾花雀食用情况调查
文字 图片 录像
成果目标形式
2.1.2 确定信息来源
动物 山河 风雨 表情
行为 化学反应 活动过程 事件现场 其他&&&
&没有加工过的信息
老师 父母 同学 朋友
专业人员 其他&&&
&提供信息或提供线索
报纸 书刊 广播 电视
音像制品 网络 其他&&&
&加工过的信息,需考证
& 说明:信息源越广,信息量越大;信息源越可靠,信息越真实;信息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单一渠道。
2.1.3 采集信息
1.主要的采集方法(有三种)
采集信息方法示例
观察 实验 调查 体验
听讲座 请教专家 讨论
网上交流 问卷调查 其他&&&
阅读书刊 收听广播
收看电视 检索光盘 观看电子音像制品 搜索网页 其他&&&
2.采集信息的工具
除了传统的纸和笔外,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丰富,常用的有
采集信息的工具
通过各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到计算机中
可集视频和音频等信息
采集图像信息,数码相机还可兼有摄像功能
采集音频信息
最终的信息采集卡:
信息采集卡1
信息需求(内容)
&禾花雀的特性
&文字 图片
&书刊(&中国大百科全书&
&禾花雀的生态价值
&专业人员(采访动物研究所李光杰教授)
&禾花雀的生存现状
&文字 图片
&网络(从(.cn下载)
&禾花雀食用情况调查
&文字 图片 录像
&动物 活动过程
事件现场(观察,调查资料)
成果目标形式
使用的工具和软件
&纸,笔,数码相机,计算机,录音机,摄象机,Word,Photoshopt等软件.
2.1.4 保存信息
1.整理信息 分类保存
2.输入计算机保存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的类型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
.doc(word)&&
.jpg(格式,数码相机的图片就是该格式,网络常用)&&
.gif,网络常用&&&
.gif&(由几幅图像组合而成的动画,网络常用)
.swf(flash,网络常用)
.avi(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电影\电视)
.mov(Apple苹果公司开发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rm(新型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rmvb
.dat(vcd中使用)
.mp3(文件,失真小,文件小,网络常用)
.wma(音质高于mp3,压缩大于mp3,由windows自带的播放器直接在线播)
MIDI最小,WMA比较小,MP3最大(但是音质最好)
 活动:请二位同学上台唱两首歌,并录音成wav文件,转成mp3作为手机铃声 
保存,所有信息都是用0和1二进制方式进行保存加工处理。
任务一:完成“测试”中对应该练习。
任务二:假设我们已经收集许多关于“邵武的印象”的资料存放在磁盘中,文件夹为:“”,请你根据概况、风光、民俗、名人、小吃等专题用不同文件夹进行分类整理每一专题,再根据信息类型进行分类。
PowerPoint
任务一:为了加快邵武的建设,如果你是邵武市市长,你将带你的政府班子去厦门招商引资,以&邵武欢迎您&为主题准备相关资料,2人为一组,列出其信息需求清单及相关内容.
右击此处下载练习文件:
信息采集卡
信息需求(内容)
成果目标形式
使用的工具和软件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研指导 && 高中教研 && 信息技术 &&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编写说明
摘自:《浙江省温州中学》
一、编写指导思想
1.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注意层次性和开放性
教科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教科书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教科书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资源,展示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
二、内容体系结构
教科书突破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经验,并考虑《信息技术基础》主题内容及其特点,以及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按照认知、技术、社会三者的规律及关系重新编排,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内容分散到各章、节中,与具体内容的学习紧密结合,这样效果较好。考虑到各章篇幅的均衡,全书分为六章,内容体系结构和各章节对应的课标内容标准以及课时安排如下表。
《信息技术基础》体系结构
对应课标内容标准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1.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一)(1)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四)(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信息的获取
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一)(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四)(4)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2.4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一)(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1)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4.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二)(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四)(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4综合活动:我的家乡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
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三)(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5.2使用数据库
(三)(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5.3剖析数据库
(三)(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5.4综合活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三)(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6.1信息安全及防范策略
(四)(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四)(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
(四)(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四)(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6.3综合活动:信息技术问题辩论会
意图:针对信息技术活动中容易模糊的问题展开辩论,澄清有关问题,提高信息活动能力;也希望对全书进行一次回顾。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表格中的章节与课标内容标准对应的只是大致的关系,课标中有些内容标准要经历几节、几章甚至全书的学习才能完成。例如,&(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贯穿第三章全章和第四章第一、二节,&(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四)(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几乎贯穿全书。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具体说明及要求参见各章、各节的学习目标要求及教材分析部分。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包含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用通用工具、智能工具及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等)、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以及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把它分成上、下两章是出于各章篇幅应相对均衡的考虑。
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专门设置一章来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
三、编写体例说明
每章第一版面(章首页)进行专门设置,内容包括三方面:
1.本章学习目的:说明本章内容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学习本章等。
2.本章学习目标:根据体系结构划分,依据课标内容标准的要求,提出本章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将落实到各节中,具体目标在教师用书该节书中有说明)。
3.本章学习内容:列出本章各节目录,给学生有个总体认识。
各节一般先设计一段&情景引入&语,然后以&任务驱动&等方式展开学习过程。设置如下一些栏目:任务、观摩、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练习等。希望通过这些栏目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方便教师组织教学。不同学习内容由于采取的学习方式不同,因此包含的栏目情况各不一样。各个栏目大致含义如下:
任务:指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设立的具体要做的事情,课文中一般有完成该任务的学习过程。
观摩:观察实际事物,围绕某些问题思考分析。
实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示范的方法而具体做的事情。
交流:同学之间的问题讨论、交换意见及成果等活动。
探究:对某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的探讨、研究活动。
评价:对活动过程或结果的评定,一般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练习:一节书后设置的巩固、测试性习题。技术性较强且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实践&活动,可能要延续到课后才能完成,这时一般不再设练习。
每章最后设置&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两项。扼要回顾用&概念图&的方式呈现该章的知识及其联系;学习评价是让学生自我测试掌握该章学习内容的程度,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该章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为方便学生学习,正文旁边设置了一些提示、建议,表示教师的引导,另外还设置了一些旁注,对某些内容作解释。
四、教科书主要特点
1.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教材注意选择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学习活动的例子,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信息技术的学习。如看云识天气、奥运节目、爱护野生动物、设计旅行计划、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目标----西部、我的家乡、书报刊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校本课程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使用道德规范等等,都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
2.注意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必修模块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除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知识技能外,高中更重要的是提炼、提升信息技术中蕴藏的思想方法。例如,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侧重点放在加工信息的过程、方法和特点上,并在初中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提炼;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侧重点放在对常见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及特点上,尤其是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上。
第二方面是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必修模块的内容体系结构,使内容丰富的必修模块形成结构严谨的内容体系。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科的逻辑线索,同时有针对性地渗透&信息技术与社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第三方面是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必修模块中与选修模块相关的内容,一是界定好两者间的关系,完成必修模块的要求,二是注意为选修模块作些铺垫,以激发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提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在学习&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提示学生:若想学习如何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可以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在学习&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提示学生:要想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和应用,可选修《人工智能初步》课程;在学习&在网上发布与交流信息&时,提示学生:要想了解更多有关网络的知识与应用,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课程;在学习&剖析数据库&时,提示学生:要建立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可参考选修课程《数据管理技术》。
3.注意适应性、选择性、开放性
考虑到学生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以及地区、学校间的差异,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设计成多层次、多样化,供不同学校和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过程中,教材以&家乡名人----孙中山&作为范例,配套光盘中提供了范例作品的许多素材和半成品,要求学生完成该作品的制作,并另外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水平高的学生除按课本的方法完成该作品外,还可对该作品作进一步的加工,提高表现水平,此外,会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获取和加工素材,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表现水平较高的多媒体作品;水平很差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课本的方法直接从光盘中获取素材和半成品完成该作品的制作。再如,在学习&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活动中,提供了5个活动项目(并且鼓励学生自拟活动及项目),而且这些活动项目要求的条件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项目开展活动,使教材具有开放性,因此能满足不同学校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许多学生活动主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主题开展活动。
此外,教科书还设有&拓展&栏目,内容有知识的拓展和活动的拓展,供学生课后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按照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以及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及学习目标来设计,并按照教学过程序列呈现相关内容,以发挥教科书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以&任务驱动&等方式展开学习过程,并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例如,根据任务需求,自主寻找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合作解决问题;合作探究高效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自主选题,合作制作多媒体作品;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合作探究常见信息资源管理,归纳常见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特点;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综合活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等。
教科书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并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式综合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例如,编制&爱鸟报&(第二章)、设计&旅行&计划(第二章)、制作&家乡名人&多媒体作品(第三章)、制作&可爱的家乡&多媒体作品(第四章)、设计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第五章)、开展信息技术问题辩论会(第六章),等等。
教材非常重视评价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注意形成性评价,设置许多交流、总结、评价活动,有自评、小组评、班级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各节还设置具有一定评价功能的练习题;每章最后设置了一个&本章扼要回顾&和终结性评价的&本章学习评价&,让学生自我检查完成该章学习目标的程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此外,还设计了&存在问题与不足&、&我还学会了&、&我还想学习&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也利于老师掌握学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指导。
5.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了许多参考网站供学生查找资料,且配有教学光盘。光盘中有多种电子刊报及相关素材、多种多媒体作品及相关素材、计算机程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教学光盘与教师用书一起发行,学生可以复制使用。
[参考文献]: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胡同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美)June Jamrich
Parsons Dan Oja著,田丽韫,龚波等译,《计算机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制作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