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油菜花节有没有可以网上买菜的网站 ?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湖北妇女南宁买菜迷路 四十多天后流浪到江苏
& | & 来源: & | & 编辑:杨磊 & | &
  陈某和儿子邹某团聚
  在广西南宁买菜时迷了路,四十多天后,竟然流浪到了江苏昆山,一路风餐露宿,饱受煎熬,如不是昆山民警的一句湖北话,她可能还要继续流浪下去。这两天,一位湖北籍五旬妇女的“奇幻漂流记”让不少人震惊了。28日,扬子晚报记者专访多位事件当事人,还原了一个值得当下很多年轻人思考的问题。
  一段“奇幻漂流记”
  民警一句湖北话 “套”出神奇经历
  操着外地口音,衣衫褴褛,神情呆滞,坐在楼梯口瑟瑟发抖;“我送你回克(回家)”,一句乡音打开了流浪女子的心房――10月21日晚6点50分左右,昆山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昆山市淀山湖某小区内,有一个中老年妇女蜷缩在靠近楼梯口的角落里,好像是迷路了。淀山湖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发现一个穿着又脏又破衣服的妇女坐在楼梯口瑟瑟发抖,手边放着一个装满衣服的蓝色塑料袋,当时的处警民警李义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说:“见她第一眼就觉得她非常疲惫,神情已经有些呆滞了。”
  随后,李义长便上前跟她交谈,问她:“你叫什么啊?家住在哪里啊?”然而,这个中年妇女充满戒备,眼神不断闪躲,不想交流。见此情景,李义长只好更加耐心起来,不断放缓语速、放慢声音跟她交流,终于,这位妇女开口了。然而,开口第一句就带着浓重的乡音,谁也没听懂。就在大家都抓耳挠腮的时候,湖北籍民警李义长隐约感觉那句话好像也是他的方言,于是更加耐心地上前询问。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中年妇女又说了几句,而这几句让李义长更加断定“这个走失的妇人就是我的老乡”。
  随后,李义长便用普通话向这个妇女自我介绍,说:“我也是湖北人啊,我们可以帮助你回家。”然而,听了这话的妇人还是原来那副戒备的样子。这时候,李义长灵机一动,说了一句方言“我送你回克(回家)”。听到家乡话,这个妇人感觉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终于抬起头来,眼睛里仿佛都在放光。接着,民警们就顺利地将妇人带到了淀山湖派出所。吃完饭、换好干净衣服,她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于是,李义长便又开始跟她对话,她这才讲出了自己的经历。
  这个妇人姓陈,今年50岁。原来,今年8月底,陈某去广西南宁,照顾在工地上打工的老公。9月8日那天傍晚,她跟往常一样外出买菜,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她便在雨中迷了路。不曾想,这一走,竟从广西南宁“走”到了苏州昆山。
  分离四十多天终团聚,母子抱头痛哭
  得知这一情况,派出所民警都感觉不可思议。随后,民警通过她的身份证得知,陈某是湖北仙桃人。于是,淀山湖派出所民警立即与湖北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
  晚上8点多钟,民警与陈某家人取得了联系。陈某的儿子邹某目前就在上海打工。当晚10点钟,邹某赶到派出所,母子两人在大厅里抱头痛哭。擦干眼泪后,陈某看着儿子,终于笑了。
  问她,到底一路走了多少天,她也记不清了。据邹某说,他的二姐由于刚生小孩,不能去南宁找母亲,就在家里利用网络寻人。她每天都在各个平台发布寻人帖子,还向一些交通电台寻求过帮助。家里的电脑无时无刻不是开着的状态,一有空就盯着电脑看有没有消息。“她刚生孩子,不能这么过度用眼,我也劝她,但是她一点也听不进去。”在家里,邹某的二姐每天都心神不宁,常常一边带孩子一边抹眼泪。
  当大家知道陈某已被找到的消息时,全家人几乎都想抱头痛哭,尤其是邹某的两个姐姐。“自从我妈丢了,我大姐就没休息过,每天都在外奔波。”
  三个疑问
  1.她怎么能跑那么远?
  被好心人送上火车后坐过了站到了上海后,一路流浪到昆山
  陈某走失当天,陈某的老公便报了警,可一直没什么反馈。随后,他从老家喊来十来位亲戚帮着找,整个南宁连乡下都不放过,但一点线索没有。其实,陈某早就不在广西了!
  9月8日,陈某迷路后,她只记得一路往东走能够到家,于是就一直走。“后来有个好心人帮我买了票。”陈某说,在南宁时,一位好心人看到她的身份证上籍贯是湖北,便想着把她送回湖北。但当天,已经没有到湖北的火车了,好心人考虑到从南宁回湖北肯定会经过桂林,于是,就帮她买了一张到桂林的火车票,并将她送上了列车。但陈某一上车便睡着了,这一睡便已经到了终点站――上海,列车员开始清车,陈某只好下了车。
  下车后,陈某非常想去找儿子,但她既记不清儿子的手机号,也不知道他的住处。于是又开始流浪,她的信念就是:“我就不停地走,一定能够走回家。”终于,经过长达四十几天的流浪,陈某走到了昆山淀山湖,于是,发生了开始的那一幕。
  2.什么人送她上的车?
  南宁救助站工作人员看身份证是湖北便帮她买了票
  陈某的儿子邹某表示,国庆节过后,他曾向南宁救助站咨询,描述了母亲的大致情况后得知,母亲口中的“好心人”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帮她买了9月30日去桂林的火车票,并联系了桂林那边的救助站帮助接应。然而,大家都没想到,陈某并未在桂林下车。
  3.她脑筋不太好?
  只是记忆力不行 常年生活在农村,“害怕”城市
  陈某与儿子相见后,一直强烈要求回老家,她说:“我要回家,以后再也不出来了。”邹某拗不过母亲,在找回母亲的第二天就将她送回了湖北仙桃。目前,陈某的两个女儿一直守着母亲,生怕再有任何差错。陈某的老公也表示:“做到年底,就回家照顾她,再不到外面打工了。”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陈某的两个女儿已经在教陈某使用手机,希望她以后遇到特殊情况后可以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原来,陈某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子女们都比较孝顺,但是也都已经成家立业。陈某的老公在广西南宁打工已有四五个年头。前两年,陈某就一直在老家守着家里的几分薄地。后来,陈某感觉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还不如去南宁跟老公团聚,生活上也有照应。然而,城市的车水马龙毕竟跟家里的乡间小道不一样,陈某记忆力又不是很好,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走失事件。
  据了解,与以往走失的一些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不同,陈某并没有类似疾病,她只是记忆力不好,邹某也分析他母亲走失的原因:“她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城市不是很了解,对城市的适应性很差。”
  多说1句
  离乡进城的人们能多得到一些关心吗?
  “除非这个女人患有精神问题,不然怎么会不知道有电话这种东西?”“根本就不现实。编出来的吧。”“一场说走就走的飞行么……太假了吧。”陈某的“奇幻漂流记”在网上引发很多网友的讨论,不少网友发出了类似的质疑。
  联想到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过的一部小品《钟点工》,反映了农村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后遇到的种种不适应,出门不认路,没有朋友……很多年轻人在城市安家落户后,都想着把家里老人接来享福。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下子转换环境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陈某即是如此,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她,对大城市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所以,对于陈某这类从农村突然进城的群体,我们可能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关心。“如果社会各界在帮助的时候能够再做得更仔细、深入一点,那么帮助的效果才会最大化。”正如淀山湖派出所民警李义长所说,如果南宁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能留个心眼给其家人打个电话,如果上海火车站那位列车员能多问一句老人去哪,也许陈某的“漂流记”早就结束了。
  最后,如果你准备将老人从农村接到城市,别停留在物质上的给与,花点时间陪伴,耐心地帮助老人适应城市生活吧。实习记者於苏云 记者薛马义
  原标题:湖北籍妇女南宁买菜迷路四十多天后流浪到江苏
更多新闻v&& 15:31:48v&& 10:56:02v&& 17:21:13
•&•&•&•&•&•&•&•&
•&•&•&•&•&•&少儿歌曲钢琴伴奏 湖北民歌 买菜
歌谱简谱网
少儿歌曲钢琴伴奏 湖北民歌 买菜
少儿歌曲钢琴伴奏 湖北民歌 买菜您好,分享的企鹅
湖北籍妇女南宁买菜迷路 四十多天后流浪到昆山
陈某和儿子邹某团聚。警方供图  在广西南宁买菜时迷了路,四十多天后,竟然流浪到了江苏昆山,一路风餐露宿,饱受煎熬,如不是昆山民警的一句湖北话,她可能还要继续流浪下去。这两天,一位湖北籍五旬妇女的“奇幻漂流记”让不少人震惊了。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专访多位事件当事人,还原了一个值得当下很多年轻人思考的问题。  一段“奇幻漂流记”  民警一句湖北话“套”出神奇经历  操着外地口音,衣衫褴褛,神情呆滞,坐在楼梯口瑟瑟发抖;“我送你回克(回家)”,一句乡音打开了流浪女子的心房—&#日晚6点50分左右,昆山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昆山市淀山湖某小区内,有一个中老年妇女蜷缩在靠近楼梯口的角落里,好像是迷路了。淀山湖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发现一个穿着又脏又破衣服的妇女坐在楼梯口瑟瑟发抖,手边放着一个装满衣服的蓝色塑料袋,当时的处警民警李义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说:“见她第一眼就觉得她非常疲惫,神情已经有些呆滞了。”  随后,李义长便上前跟她交谈,问她:“你叫什么啊?家住在哪里啊?”然而,这个中年妇女充满戒备,眼神不断闪躲,不想交流。见此情景,李义长只好更加耐心起来,不断放缓语速、放慢声音跟她交流,终于,这位妇女开口了。然而,开口第一句就带着浓重的乡音,谁也没听懂。就在大家都抓耳挠腮的时候,湖北籍民警李义长隐约感觉那句话好像也是他的方言,于是更加耐心地上前询问。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中年妇女又说了几句,而这几句让李义长更加断定“这个走失的妇人就是我的老乡”。  随后,李义长便用普通话向这个妇女自我介绍,说:“我也是湖北人啊,我们可以帮助你回家。”然而,听了这话的妇人还是原来那副戒备的样子。这时候,李义长灵机一动,说了一句方言“我送你回克(回家)”。听到家乡话,这个妇人感觉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终于抬起头来,眼睛里仿佛都在放光。接着,民警们就顺利地将妇人带到了淀山湖派出所。吃完饭、换好干净衣服,她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于是,李义长便又开始跟她对话,她这才讲出了自己的经历。  这个妇人姓陈,今年50岁。原来,今年8月底,陈某去广西南宁,照顾在工地上打工的老公。9月8日那天傍晚,她跟往常一样外出买菜,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她便在雨中迷了路。不曾想,这一走,竟从广西南宁“走”到了苏州昆山。  分离四十多天终团聚,母子抱头痛哭  得知这一情况,派出所民警都感觉不可思议。随后,民警通过她的身份证得知,陈某是湖北仙桃人。于是,淀山湖派出所民警立即与湖北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  晚上8点多钟,民警与陈某家人取得了联系。陈某的儿子邹某目前就在上海打工。当晚10点钟,邹某赶到派出所,母子两人在大厅里抱头痛哭。擦干眼泪后,陈某看着儿子,终于笑了。  问她,到底一路走了多少天,她也记不清了。据邹某说,他的二姐由于刚生小孩,不能去南宁找母亲,就在家里利用网络寻人。她每天都在各个平台发布寻人帖子,还向一些交通电台寻求过帮助。家里的电脑无时无刻不是开着的状态,一有空就盯着电脑看有没有消息。“她刚生孩子,不能这么过度用眼,我也劝她,但是她一点也听不进去。”在家里,邹某的二姐每天都心神不宁,常常一边带孩子一边抹眼泪。  当大家知道陈某已被找到的消息时,全家人几乎都想抱头痛哭,尤其是邹某的两个姐姐。“自从我妈丢了,我大姐就没休息过,每天都在外奔波。”  三个疑问  她怎么能跑那么远?  被好心人送上火车后坐过了站到了上海后,一路流浪到昆山  陈某走失当天,陈某的老公便报了警,可一直没什么反馈。随后,他从老家喊来十来位亲戚帮着找,整个南宁连乡下都不放过,但一点线索没有。其实,陈某早就不在广西了!  9月8日,陈某迷路后,她只记得一路往东走能够到家,于是就一直走。“后来有个好心人帮我买了票。”陈某说,在南宁时,一位好心人看到她的身份证上籍贯是湖北,便想着把她送回湖北。但当天,已经没有到湖北的火车了,好心人考虑到从南宁回湖北肯定会经过桂林,于是,就帮她买了一张到桂林的火车票,并将她送上了列车。但陈某一上车便睡着了,这一睡便已经到了终点站——上海,列车员开始清车,陈某只好下了车。  下车后,陈某非常想去找儿子,但她既记不清儿子的手机号,也不知道他的住处。于是又开始流浪,她的信念就是:“我就不停地走,一定能够走回家。”终于,经过长达四十几天的流浪,陈某走到了昆山淀山湖,于是,发生了开始的那一幕。  什么人送她上的车?  南宁救助站工作人员看身份证是湖北便帮她买了票  陈某的儿子邹某表示,国庆节过后,他曾向南宁救助站咨询,描述了母亲的大致情况后得知,母亲口中的“好心人”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帮她买了9月30日去桂林的火车票,并联系了桂林那边的救助站帮助接应。然而,大家都没想到,陈某并未在桂林下车。  她脑筋不太好?  只是记忆力不行常年生活在农村,“害怕”城市  陈某与儿子相见后,一直强烈要求回老家,她说:“我要回家,以后再也不出来了。”邹某拗不过母亲,在找回母亲的第二天就将她送回了湖北仙桃。目前,陈某的两个女儿一直守着母亲,生怕再有任何差错。陈某的老公也表示:“做到年底,就回家照顾她,再不到外面打工了。”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陈某的两个女儿已经在教陈某使用手机,希望她以后遇到特殊情况后可以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原来,陈某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子女们都比较孝顺,但是也都已经成家立业。陈某的老公在广西南宁打工已有四五个年头。前两年,陈某就一直在老家守着家里的几分薄地。后来,陈某感觉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还不如去南宁跟老公团聚,生活上也有照应。然而,城市的车水马龙毕竟跟家里的乡间小道不一样,陈某记忆力又不是很好,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走失事件。  据了解,与以往走失的一些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不同,陈某并没有类似疾病,她只是记忆力不好,邹某也分析他母亲走失的原因:“她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城市不是很了解,对城市的适应性很差。”  实习记者於苏云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薛马义  多说1句  离乡进城的人们能多得到一些关心吗?  “除非这个女人患有精神问题,不然怎么会不知道有电话这种东西?”“根本就不现实。编出来的吧。”“一场说走就走的飞行么……太假了吧。”陈某的“奇幻漂流记”在网上引发很多网友的讨论,不少网友发出了类似的质疑。  联想到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过的一部小品《钟点工》,反映了农村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后遇到的种种不适应,出门不认路,没有朋友……很多年轻人在城市安家落户后,都想着把家里老人接来享福。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下子转换环境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陈某即是如此,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她,对大城市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所以,对于陈某这类从农村突然进城的群体,我们可能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关心。“如果社会各界在帮助的时候能够再做得更仔细、深入一点,那么帮助的效果才会最大化。”正如淀山湖派出所民警李义长所说,如果南宁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能留个心眼给其家人打个电话,如果上海火车站那位列车员能多问一句老人去哪,也许陈某的“漂流记”早就结束了。  最后,如果你准备将老人从农村接到城市,别停留在物质上的给与,花点时间陪伴,耐心地帮助老人适应城市生活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更懂湖北更懂你,欢迎关注大楚网微信
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dachuwang或大楚网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lwx]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咸宁曝光干部作风问题:多单位干部上班时间买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咸安曝光干部作风问题
5月6日8时50分,区政务服务中心教育、文体、林业、枫丹公交、住建局5个服务窗口人员不在岗,10时30分左右,区工商局、商务局、教育局有干部在上班时间买菜;4月6日,清明
原标题:咸安曝光干部作风问题
5月6日8时50分,区政务服务中心教育、文体、林业、枫丹公交、住建局5个服务窗口人员不在岗,10时30分左右,区工商局、商务局、教育局有干部在上班时间买菜;4月6日,清明节期间,鄂L16868公车在渔水路段行驶&&13日,咸宁市咸安区专项整治推进会上,近一个小时的曝光短片让19个单位领导如座针毡,也给前来参加开会的400余干部上了生动一课。
今年以来,咸安区严查干部作风问题,依法依规查处,全区已双规干部8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通讯员谭辉龙、胡剑芳、雷勇、樊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社区“蔬菜直通车” 有望缓解买菜贵
讯(湖北之声记者柳芳)
蔬菜&卖难买贵&现象一直屡见不鲜,如何让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省去多个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社区居民?怎样的蔬菜流通新模式,才能寻找产销之间的利益平衡点?社区&蔬菜直通车& 的出现,正是对这一愿景的有益尝试。
自去年10月15日首批开行以来, 目前已经有75辆&蔬菜直通车&开到了武汉三镇的上百个社区。蔬菜直通车上的菜价是否真的便宜?菜品能否承诺安全有保障?政府惠民工程如何做到长效?请听湖北之声记者柳芳的报道:《三问&蔬菜直通车&》
几天前,家住武汉市青山区祥丰路景胜花园的王女士惊喜地发现,小区门口来了辆&蔬菜直通车&,二十多个蔬菜品种依样摆开,还有真空包装好的豆制品,
【出录音】有新鲜又嫩,这么一大把2元,我上午买了一次,现在又买,送到儿子那去,我觉得这个菜新鲜。
记者观察发现,直通车上的蔬菜都经过分拣称重,和超市一样,包装上都贴好了价格标签,选购起来十分方便。
这辆蔬菜直通车来自武汉轩农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西红柿、青椒等反季外地菜采购于蔬菜批发市场之外,大部分菜品全部来自公司自有基地:
【出录音】,公司把斤两都称好了,不洒水不玩秤。每天还经过检测,每台车一天跑2到4个社区。公司要我们带最放心的菜来,用最好的态度去服务。
蔬菜直通车的菜价是否真的便宜?记者当天特意做了比较,本地当季菜竹叶菜3.7元一斤,苋菜3.3一斤,外地反季节菜西红柿4.8元一斤,青椒3元一斤,都比附近超市的同品质菜便宜10%左右。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介绍,蔬菜直通车是武汉市为应对蔬菜&卖难买贵&现象,对蔬菜流通新业态的大胆尝试,自去年10月15号首批推出蔬菜直通车以来,目前武汉三镇共开行了75辆蔬菜直通车,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
【出录音】我们整个的规划是2012年内150台蔬菜直通车要确保120个社区,3家企业。这就是目标,目前有75台了,还有25台马上回来。
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蔬菜直通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民普遍叫好。胡体良还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按照150辆车,每车一天2趟,每趟2000公斤计算,每天能够供应蔬菜60万公斤。武汉市目前每日蔬菜供应量在300万公斤左右,保守估计150台蔬菜直通车投入运营后,能够占到两成左右市场份额。
直通车上的蔬菜品质能否过关,安全检测是否有保障?针对市民的疑惑,武汉轩农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映霞表示所有上架销售的蔬菜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
【出录音】武汉市全市范围内生产和流通有个管控机制。属地管理,你在这个地方生产的基地,当地的农业部门和食品安全部门对这个生产的品种进行检测。流通的部分,外地调运过来的有几级管理机制,进武汉市的蔬菜品种都有检测,市民还是可以放心的。
除此之外,蔬菜直通车还纳入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全程动态监管,所有直通车车身上都印有统一举报电话12316,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
【出录音】各个区要建立责任体系,网店布局的检查调查包括他的收费和正常经营秩序的维护,运行后我们还强调价格,标识和停靠点,还要强调举报销售品种经营四件公示牌等等,这一规定很明确的,定期要考核的,如果不行的话要取消他的经营资格。
作为政府工程,蔬菜直通车又如何做到长效惠民?胡体良告诉记者,蔬菜直通车的口号就是&便民、稳价、放心& ,为实现这一承诺,相关部门制定了多项举措,还印制了厚厚一本《蔬菜直通车管理手册》,各项执行细则和考核目标都在当中一一呈现。
首先,对申请蔬菜直通车的企业和合作社有较高的门槛,通过网络报名、专家评审、资格审查层层筛选,目前三家入围经营企业全部敲定,分别是湖北老农民高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轩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武汉汇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出录音】首先要有自有的生产基地,要有一定的面积,保证蔬菜有一定供应量。二要有蔬菜分拣加工的场所,三要有配送的车辆,有购买车辆的能力,要有一定实力,基地有一定规模,加工分拣要有一定能力。
作为政府鼓励的蔬菜流通方式,武汉市政府对蔬菜直通车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和支持,比如对购置车辆给予50%的价格补贴,但对直通车营业时间、地点、经营品种、价格都有明确要求。武汉市轩农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映霞介绍:
【出录音】首先要优先解决配套不足地区,比如新开发的一些地区解决配套周围菜场什么都没有健全的,人们买菜特别不方便的的确优先考虑。从商业氛围来讲的话,不能形成恶性竞争,不能顶着菜市场和别人发生冲突,不能影响交通通行,不能留下垃圾,不能对市民生活造成惊扰。最重要的就是平抑物价,我们对直通车的要求就是低于周边市场10%到15%,当然也不可能造成恶性竞争,低到50%也不行。
目前,蔬菜直通车每天只供应上午和下午两小时,为了扩大惠民工程的受益面,弥补供应时间的不足,三家入围经营企业还同时推出全天候运营的蔬菜社区直营店模式。在洪山区金鹤园小区内的蔬菜直营店,记者看到,这里的品种更加丰富齐全,有蔬菜水果,豆制品、调味品、大米油盐也是一应俱全,除了价格存在优势之外,菜品也十分新鲜,湖北老农民高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康,
【出录音】居民反映非常好,要我们多开,好多社区打电话要进入,我们有一套比较特殊的定价体系,所有人到我们店里都很惊奇,为什么我们可以把价格做到那么低,第一,我们创品牌期间不追求盈利,2是社区店降低运营成本,3是直供减少中间成本。
这样的直营店,目前武汉全市已经开有18家,这个数字将在未来不断被刷新,来自武汉市农业局的数字显示,至明年底,武汉市还将在中心城区建设150个社区平价蔬菜直营店。
小小菜篮子却装载着沉甸甸的民生大话题,直通车、直营店,这些蔬菜直销模式省掉了批发、集贸环节,在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让市民菜篮子得到了实惠。难怪市民会普遍叫好了。
但短期内这种方式难以覆盖所有市场,因此,多建设公益性批发、零售市场,减轻零售终端负担,让更多百姓能够吃上平价菜依然是政府主管部门要牵挂的事情。我想,只要本着服务菜农和市民的原则,坚持为百姓菜篮子减负,相信更多形式的&蔬菜直通车&会直接开进百姓心坎里。
责任编辑:gbxwlb
》楚汉论坛
》全媒体记者
》网事长江
》视听推荐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705111) 鄂B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发邮件到: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HBTV·湖北网台 招商电话:027- 传真:027-
广告联系:上海视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TEL:021- FAX:021- MAIL: 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菜谱家常菜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