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大老虎将是谁一代一路战略合作是哪

     
北海:贯彻“一带一路”战略 潮起正是踏浪时
来源:人民日报网络版 日期: 08:47:00
“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胡永昌摄
北海铁山港公共码头。虞珊珊摄
涠洲岛俯景。许卫杰摄
  北海,地处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市。国家历史名城,南珠故郡,拥有“天下第一滩”银滩和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中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涠洲岛。
  投资24亿元、年产量120万吨,工业废水废酸深处理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的冷轧项目,日在北海市铁山港投产。而据最新,借力几年来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北海成为2014年唯一实现GDP两位数增长的城市。
  北部湾畔这座珍珠之城,在落实北部湾经济区规划,贯彻“一带一路”战略中,在几起几落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了浴火重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枕着北部湾激越的涛声,北海发展一波三折: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得风气之先;却在上世纪90年代因“房地产泡沫”破裂,满目疮痍;抓住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机遇,大力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创下过去5年间GDP年均增长17.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2%的纪录,引人瞩目。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的伟大战略构想,更是北海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表示,北海将立足共赢发展,以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国际产业合作、交流为重点,努力把北海打造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合作重要通道、产业合作重要平台、交流重要基地。
  涛声越千年
  波斯的陶壶、斯里兰卡的琥珀、马来西亚的铜熏炉……这些来自各国,沉淀着光阴印记的奇珍异宝,为何齐聚在北海市合浦汉代博物馆?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翻开《汉书。地理志》,可找到这么一段中国海外史的文字记录。
  2000多年前,汉代使者满载各种丝绸和黄金,从合浦、徐闻等地乘船出海,沿海岸而行,先后到达了现在的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最远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历时一年多,他们与沿途的国家进行商贸交易,购回了大量的明珠、壁琉璃和奇石异物。 在合浦考古中,发掘出了近千座汉墓,墓中出土了许多水晶、海蓝宝石、玛瑙、琥珀、黄金饰品等。“这些舶来品,都是昔日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交流的历史见证。”合浦汉墓博物馆馆长廉世明说。
  帆影苍茫,舟楫相望;披荆斩棘,迎风破浪。千百年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成为中外贸易往来的大动脉、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了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2000多年后,北海人把这段历史搬上了舞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的使臣到达合浦,寻找由海路到达西域的通道。其间,合浦大浪港口开始建造数百吨的海船。同年,汉武帝的使臣和船队在合浦大浪港转载货物,开始了一次彪炳史册的伟大航行。
  接受使命的大浦与新婚妻子阿斑离别,阿斑将红纱巾扎在大浦手腕上。她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在月光岩上,红纱重逢。数年后,历经艰辛的大浦终于完成使命,婉拒了已程不国公主梅丽莎的求爱,带着北部湾各国赠送的玉器与香料启程返国。踏上故土的大浦,却看到阿斑已如一座石雕,无限思念地遥望着大海。一遍遍的呼唤,一次次的爱抚,终于情动天地,阿斑缓缓苏醒过来……
  这部我国首部海洋性题材历史舞剧――《碧海丝路》首演后好评如潮。随后,传递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理念的《碧海丝路》,出访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韩国等国,广受欢迎,成为新的和平使者。
  南珠故郡,是北海又一标签。明代屈大均的《新语》就有“合浦珠名曰‘南珠’”“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南珠光质兼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远销海外。正如北海市学者范翔宇所说:“先有珠后有市,先有市后有路,路通了丝路就走起来了。”
  珠城起大潮
  铺开亚太地图,北海的区位可谓得天独厚:地处中国大陆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既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又有机场和深水海港的城市。
  漫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无污染”的银滩,看潮起潮落,思接千载,悄然动容――
  从汉书里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的开埠通商;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房地产泡沫”,再到如今的千帆竞发。“因海而名,因海而兴”的北海,几经辉煌却复归沉寂,起落不定的命运,令人感喟。
  直到2008年末,北海GDP只有276.5亿元,人均1.76万元,财政收入27亿元,在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垫底”。
  区位独特、资源丰富,缘何起起落落?面朝大海,身处前沿,为何却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几经探索,寂静反思,北海人找到了“病灶”: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实体经济引领,发展就只是个空架子!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至。瑟瑟寒风中,北海人“危”中见“机”:中央投资和重大产业布局向西部倾斜,《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加快发展产业、夯实产业支撑,正是良机!
  北海新的机遇,来了!
  2010年年初,北海启动了旨在提升城市发展内生力的“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突破口,围绕产业大抓项目,“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同时,不断优化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谋定后动,上下同欲。“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北海党员干部,以“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魄力与勇气,吹响了加速赶超的“冲锋号”。
  全国第一条固态干钽电容生产线,第一块笔记本计算机电池、第一台电脑电源,第一台液晶电视下线……多个“第一”在这里诞生,一批或全国空白在这里被填补。北海电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爆发式增长,“北部湾硅谷梦”渐行渐近。
  总投资200多亿元的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仅用了18个月便实现投产,创下全国同行业速度之最,圆了北海人多年的“大石化梦”。
  世界林浆纸产业巨头斯道拉恩索公司,来了;全球知名台式电脑光驱生产企业台湾光宝集团,来了;著名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来了;中国最大能源企业之一的神华集团,来了……
  一批又一批的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项目落定生根,北海甩掉了“无产业支撑”的帽子。
  阔步追赶,北海交上喜人答卷。过去5年,北海创下GDP年均增长17.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2%的纪录。
  更难能可贵的是,北海经济持续增长,能耗不升反降;工业疾速快跑,碧海蓝天依旧。
  2014年前三季度,北海市逆势飞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6.6亿元、增长14.1%,增速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一位,是全区唯一一个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的地市;完成财政收入92.96亿元、增长17.26%,增速排全区第二位;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56亿元、增长26.7%,增速排全区第一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5.8亿元、增长32.1%,历史上首次在前三季度就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速排全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增速排全区首位。
  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北海现象”频获点赞。
  头顶“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光环的北海,正以优美的“竞走”姿态,奔向经济生态共赢共进的美好未来。
  风起再扬帆
  蓝色,是北海的底色;开放,是北海的基因。
  2000多年前,这里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19世纪末,北海被列为通商口岸后,8个国家领事机构设立于此。这里一度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1984年,北海成为我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
  潮起正是踏浪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让北海的开放发展开启了新境界。
  “作为中国与开展交流与合作最早的城市之一,北海率先开辟了与国家的海上航线,是与国家开展友好城市最多的城市。”北海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洪小龙认为,从历史渊源、积淀、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诸多方面,北海具备更多承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光荣使命。
  最具说服力。至2013年,北海市与国家贸易总额从2004年的1080万美元,提升到4.92亿美元;2013年,北海市与贸易总额,相比于2004年增长了44.56倍;已成为仅次于的北海第二大贸易伙伴。大量的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水海产品、豆粕、皮革制品、农药等“北海造”产品行销国家。截至2014年5月,已有6个国家83个企业到北海投资,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
  既“引进来”,又“走出去”。1993年至2013年,北海市共有13个企业走出去到国家投资,在开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等领域投资总额达4632万美元,涉及国家5个。
  在携程、途牛等门户敲入关键词“北海”,跳出的多条游线中点赞率最高的,便是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航线。1997年,北海市开通部分国家航线。10多年来,北海赴国家航线开航达1500多个班次,接待大批游客。
  2012年11月,北海与南京、泉州、广州等其他8个城市共同申报的“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已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目前,申报工作正扎实推进。
  “北海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北海的优势也在于对外开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山青表示,北海将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加大开放力度与做大产业,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把北海的经济做大做强。
  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既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又拥有独特的区位,更具备海上合作的港口、产业、商贸、人文等基础,北海参与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市长周家斌表示,北海将抢抓历史机遇,按照“把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北海“北靠腹地、向南开拓”要求,以打好“牌”“粤港澳牌”为重点,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鲁飞)
作者:记者 王明浩 庞革平 谢振华
相关新闻: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
[南方日报]
[人民日报]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本网由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主办 联系我们:020- Email:ppr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承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争当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排头兵”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争当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排头兵”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开创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落实这一战略构想,陕西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决策部署。同时,明确提出要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杨凌旱作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加强旱地作业与设施农业、环境调控与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撑,在中亚国家建设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这些部署要求,为杨凌示范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定位,也为杨凌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杨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过去几十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发挥杨凌的科教优势,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旨在以杨凌为载体,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对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亿万农民的新期待,示范区成立17年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深化农科教体制改革,探索协同创新新机制,持续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新路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示范推广效应显著增强,在作物品种选育、旱区节水技术、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推广,带动亿万农民走上致富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杨凌示范区正在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力争成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杨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品牌优势、科技优势、体制优势以及良好的对外合作基础。驻地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科教单位,有60个国家和省部级研发平台,聚集了70多个学科、5000多名科教人员。杨凌示范区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实行“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独特的共建体制优势,使杨凌加快发展的机制更加灵活。近年来,先后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埃及等国建立了现代农业援外基地,建立了9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0余项。作为全国四大援外培训基地之一,仅2014年,杨凌就成功举办12个农业援外培训项目及38项国际交流活动,多个国家农业高级官员参加培训,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杨凌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杨凌与丝绸之路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既有相通性,也有互补性。为此,我们提出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契机,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政府间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涉农产业商贸合作的重要中心、涉农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示范基地的工作思路,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示范及经贸合作交流,使杨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及发展模式的示范推广基地、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交易的重要中心、中国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国际农业对外援助交流的重要平台、现代农业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
  打造国际农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杨凌农高会平台作用,放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恳谈会、丝路国家驻华使节杨凌行、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展等活动效应,促进杨凌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在进一步巩固与丝路沿线国家4个友好城市关系基础上,推动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同相关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加强交流合作,带动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主动参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展会、博览会等活动,让中国杨凌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和新经验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得到展示、推广,为推动沿线国家和世界农业发展注入杨凌基因,增添中国力量。
  推进农业重点领域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中亚、西亚、东欧等3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独一无二,尤其是农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积极推进农业重点领域的合作,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将合作关系扩大至中亚其他国家以至中东欧国家。以“中国――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建设为契机,推动双方在苹果新品种研发、矮化新栽培模式推广、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杨凌农高会与中亚国际农展会、哈萨克斯坦国际农牧业及园艺展览会的长期合作机制,以展会为平台促进多领域、深层次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涉农新品种、新技术等物权的国际交易和流转,带动商贸合作。加强政府、民间等多层次交往,积极搭建双方交流对接、项目推介、人员往来交流平台。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区内两所大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关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在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规划建设苹果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旱作农业及节水灌溉技术等联合实验室。依托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平台,构建科技成果数据库,实现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科技成果的合作与共享。支持区内高校、科研单位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交流。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合作。依托杨凌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引导推动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现代农业经贸合作。支持区内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在境外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以基地为载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策划举办“杨凌企业走进中亚”系列推介活动,促进杨凌先进的农业技术及产品,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流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杨凌将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浩荡东风,切实发挥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服务和国际农业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当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排头兵”,为我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邓&&楠、任丽虹)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一带一路” 提升中阿战略合作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第6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京召开,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引发强烈反响,各界人士认为中阿可借助此次会议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动未来经济发展;双方还可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寻求合作机会,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今后发展伙伴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中阿携手共同加强经济建设不仅符合各自的发展需求,也对区域稳定和世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中阿合作有哪些亮点?建设&一带一路&对中阿发展有何意义?合作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外相关学者。&
中阿合作基础坚实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地处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端,具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世纪以来中阿之间形成战略性经贸合作关系。阿拉伯国家向中国提供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中国则是其工业制成品和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服务的主要供应者。中国最近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将把这种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升到新水平。&
埃及《十月》(October)周刊执行总编辑艾哈迈德&默罕默德&侯赛因(Ahmed&Mohamed&Hussein)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古丝绸之路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受益于与中国的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也有了快速增长。阿盟一直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积极寻求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可为双边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中阿友好与长期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强大的现实利益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唐志超表示,&中阿在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共同看法和利益,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当前又均面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中阿开展友好合作势所必然。&
中阿合作迎来新机遇
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给其带来诸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此外,阿拉伯国家还将得到中国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的经验。&唐志超告诉记者。
杨光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从四个方面为中阿经贸关系带来新机遇。其一,能源合作。阿拉伯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扩大从阿方进口液化天然气或将成为中阿能源合作的新亮点。其二,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强调中国与西部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将在阿建筑工程承包领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带动中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货物出口。其三,投资合作。扩大中国企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不仅有助于推动阿拉伯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油气资源国实施经济多样化战略和延长本地油气工业&价值链&作出贡献。另外,中阿在金融领域的投资也会成为新亮点。其四,在&一带一路&构想下,随着中国西部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受访学者表示,未来中阿将积极参与到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建设中来。唐志超认为,对阿方而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发展中阿关系、巩固中阿友谊、深化中阿战略合作的诚意。该战略的实施将极大扩充双方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大大提升中阿合作关系的战略性。
默罕默德&侯赛因补充道,&近期埃及政府刚刚经历了选举,社会局势有些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更加希望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生活状态,因此无论在贸易、能源还是社会建设方面,中阿论坛都提供了一次新机会。&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解决若干问题。杨光举例说,如加快中国与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自由贸易谈判进程,尽快完成谈判使双方受益;阿拉伯国家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对中资企业投资的吸引力;中阿应扩大文化和人文交流,加深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等。&
责任编辑:常畅
开幕式的演出场面宏大:三套马车拖来红日,驱散中世纪的黑暗与寒冷…
欢迎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闻邮件产品
为会员可免费享受更多新闻邮件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4:09:14
【政府工作报告: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政府工作报告: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19
网站简介:
“一带一路”放飞新梦想――代表委员热议区域协调发展  本报记者 王 晋 张 双 陈发明 吴佳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将极大优化发展空间,催生区域经济新格局,对此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连辑代表:东西部要合力形成国内小循环,缩小差距,再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中。  李令红代表:加强沿线、沿带港口合作与发展,促进相关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和贸易便利化。  赵广发委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带一路”战略再次成为讨论热点,代表团开放日里、新闻发布会上,中外记者的提问聚焦这一战略;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这一焦点话题。  形成合力,缩小东西部差距  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升级,带动改变西部基础设施、产业发育及现代农业、对外贸易、信息化、教育等领域的落后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说,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在研究这一战略任务推动落实过程中,考虑到西部省份的实际情况,形成两个循环,“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大循环,包括国内的资本、技术在国际上的大循环,如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面向国际社会共同的机遇;同时,还要有一个国内的小循环,把更多投资放到西部落后地区。首先打造形成国内的梯度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西部设立国家倡导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比如说,甘肃过去是老能源基地,现在是新能源基地,应该考虑怎么把西部的基础产业、能源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借助‘一带一路’率先扶持发展起来,让东西部形成合力再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中。”他认为,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如果不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升级,不带动改变西部基础设施、产业发育及现代农业、对外贸易、信息化、教育等领域的落后局面,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东西部差距还会加大。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表示,“‘一带一路’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布局,涉及国内众多省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问题,还涉及我国与丝路沿线几十个国家如何打造利益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构想,建议在2015年工作中强化这一战略的实施。”  由近及远,构建战略合作新高地  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西区委主任委员彭钊说,在推进这一战略时,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彭钊委员认为,构建面向东盟的战略合作新高地,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东盟各国与中国关系尤为密切,山水相连,息息相关,资源禀赋各具优势,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而且近20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合作紧密。”他建议,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一是建立面向东盟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以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合作平台为基础,建立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二是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地区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建设。建设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同时,打造以岛国风光、异域风情、民族特色、海洋开发等为主体的中国―东盟旅游圈,构筑“两圈三通道”空间格局,即以“小圈―东海旅游圈、大圈―泛北部湾旅游圈”为核心,以“跨国、国内东西和西南三大通道”为轴线,形成跨国联动、海陆联动、内外联动的整体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裁李令红说,宁波市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目前,宁波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200多条航线。他建议,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沿带港口(无水港)合作与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和贸易便利化,设立“丝路国际港口合作服务组织”,推动港口间投资、管理、业务和技术合作,加快中国港口“走出去”步伐,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促进丝路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港口及城市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对外辐射力。  提速“五通”,扎实推进重大战略  解决好“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五通”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要解决好“五通”问题,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这些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国家行动。代表委员们纷纷在执行层面建言献策。  “‘一带一路’涉及五六十个国家,需要研究、规划,与相关国家协调协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告诉记者,国家旅游局正在根据“一带一路”整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旅游规划。“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交往,将对中国及周边相关国家旅游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铁建总裁赵广发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陕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今年,陕西将在继续提升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推进贸易便利化和企业走出去、不断完善合作平台、加强智库建设等方面发力,真正把陕西的‘一带一路’建设做实。”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市长董军表示,“新起点是多维度、多元化的互联互通,我们要积极践行‘五通’举措,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系统化思维,按照产业结构高端化、互联互通多元化、对外贸易便利化、区域发展协同化的思路,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一个老虎是三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