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8 10 12 14 16 各种型号槽钢的抗弯强度容许应力 抗弯强度 拉应力的数值么?

更多选车参考:
综述:“网友 阿强7600 于
22:34:01 发表评论
lac0827 :
  能告我怎么测的么?我怎么测出来的是7升多。我的车的6350A,去年十一月提的车,现在跑了3千多公里。”
回答内容:我向你推荐网友210.37.6.* 的方法,过去我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作为车主,方法的精度足够了。其内容如下:
“来自 210.37.6.* 的网友 于
10:32:40 发表评论
明少帅网友 :你好!油耗8个,跑的是60-70kM,坐5个大人,开灯。我是在加油时将油箱加满看到油为止,按米表复零,跑48KM(来回),又到原加油站加满看到油为止,计算出的油耗量是比较准。”
我的看法是:
(含)说明书中所指汽车“等速百公里耗油量”,对大家(用户)没有实际意义,购车时一般的人容易被误导,从而引起大家对耗油量差异的迷惑和争论。说明书上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是指车厂在专门的条件下测试的,车主在实际使用时根本做不到。应当说速度在40公里/时,等速百公里油耗最低,(车厂一般只给出40、60、80公里/时中的一种等速百公里油耗量)。
只要车的整备质量,型号、大小相差不多,无论何种车,等速百公里油耗都会相差无几(由能量守恒定律决定),而与、汽车结构先进与否并无多大关系。随着发动机的、等速行驶的速度增加,百公里等速油耗量会稍有差别。
但是,“工况百公里油耗量”却是另一码事,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也不提供这方面的数据。一般说来,发动机越大(排量越大),行驶速度越高,“工况百公里耗油量”就会越大。例如装K10A(最大功率48千瓦)的北斗星,,在经常用120公里速度高速行驶时(冬季),百公里工况油耗量能达9~10升,这比装465Q发动机(最大功率33千瓦)的北斗星的工况百公里耗油量高很多。
北斗星车由于车身高,工况百公里耗油量对试验时的风向、风速特别敏感。
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功率大的发动机所多出的功率(北斗星K10A比465Q多出15千瓦,不多烧油功率怎么会多出15千瓦)。
我举北斗星车工况耗油量的例子可能会伤一些买北斗星车人的情感,这些人如果不信,可以按我前面介绍的方法测量一下自己车的百公里工况耗油量(第一次加满油箱高速长距离行驶后,第二次加满油箱的油量就是高速行驶耗油量),行驶距离越长,测试的次数越多结果就越准。)。由于各自试验的条件如:风向、风速和最大车速不同,试验结果差别较大。行驶速度越高、发动机储备功率越大(最大功率),你花费的油费就越多。
“说明书上的等速油耗”,是指在专门的条件下测试的,车主在实际使用时根本做不到。应当说速度在40公里/时,等速百公里油耗最低,(车厂一般只给出40、60、80公里/时三种速度中的一种百公里等速油耗量)。
04:17:56回复(0)|支持(0)
上一条口碑:
下一条口碑:
车型评分:*
做出个总体评价吧
评价标题:*
必填,3-20个汉字
您的评价会对其他人有很大的帮助
填写个综述吧10-500汉字
您还需要输入10个汉字
选择口碑分类:
外观内饰操控动力售后保养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有误
同步到微博&&
指导价:3.30-5.18万(待定)
市场价: 2.99-5.38万
类型:微型
保修:三年/8万公里
擅长领域:
解答问题:个
被提问:次第八章 弯曲应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八章 弯曲应力-
第​八​章​弯​曲​应​力​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4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14-25& 题14-10图&&&&&&&&&&&&&&&&&&
图14-26& 题14-11图
14-11& 图14-26所示阶梯轴的直径D=50mm,d=40mm,受交变弯矩和扭矩的组合作用。圆角半径r=2mm。正应力从50MPa变到-50MPa;切应力从40MPa变到20MPa。轴的材料为碳钢,σb=550MPa,σ-1=200MPa,τ-1=120MPa,σs=300MPa,τs=180MPa。若取ψτ=0.1,试求此轴的工作安全系数。设β=1。?应力与强度问题例题
解& 在AB段内,沿1-1截面将杆件假想地截开,并取左段为脱离体(图b)。在1-1截面上假设N1,为拉力,以杆轴为x轴,由静力平衡条件
∑x=0&& N1-1=0&&&&& 得&&& Nl= 1kN
N1为正号,说明原先假设的轴向拉力是正确的。又AB段内无其他外力作用,故AB段内任一截面上的内力都是+
1kN,AB段处于轴向受拉状态。
同理,在2-2截面处假想地截开,取左段为脱离体(图c),
由&&& ∑x=0& N2 + 4 - 1=0& 得&&& N2 = -3kN
轴力N,是负的,说明实际轴力方向与假设相反,N2是压力,BC全段处于轴向受压状态。
为求得CD段内3-3截面上的内力,于3—3截面假想地截开后,为计算方便可取右段为脱离体(图d),也假设3—3截面上内力为拉力,
则由& ∑x=0& 2 - N3 =0& 得&&& N3 = 2kN
轴力N,是正的,说明实际轴力方向与假设相同,CD全段处于轴向受拉状态。
解& 画AB杆的轴力图。
由图可见AC段轴力N1=30KN,CB段轴力N2=20kN,最大轴力所在位置在AC段。但由于AC段截面面积A1大于CB段截面面积A2,故不能由轴力图判断危险截面所在位置。
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
AC段:σ1 =N1/A1 =30×103/400×10-6=
CB段:σ2 =N2/A2 =20×103/200×10-6=
因此,危险截面在CB段,最大工作应力为σmax = 100 MPa
解& 拉杆横截面面积
A=Лd2/4 =Л102/4 ×10-6= 78.5×10-6m2
横截面上正应力
σ=N/A = 10×103/<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5×10-6 = 127.4MPa
计算该单元体α斜截面上应力
σα=σ(1+cos2α)/2 = 127.4[1+cos(2×450)]/2
= 63.7MPa(拉)
τα=σsin2α/2 =127.4×sin(2×450)/2
令与α面垂直的为β面,则β= 900 +α,故
σβ=σ[1+cos2(900+α)]/2 =& 63.7MPa(拉)
τβ=σsin2(900+α)/2 = -63.7MPa
最后画C点应力单元体,并在图上表示应力值及方向。
解& 材料的容许应力[σ]=σjx/n
=340/1.5 =227MPa
杆件最大工作应力:σ=N/A=50×103/(π×182×10-6)=196.5MPa&[σ]
故杆件安全。
形。试分别选择型钢号。
解& 令AB杆为①杆、BC杆为②杆。在荷载P作用下两杆分别承受一定的轴力N1,N2。
取B节点为脱离体,绘制其受力图,
由&&& ∑y=0&& N2sinα-Nlsinα=0&&& 得&&& N2=Nl
由&&& ∑x=0&& P-Nlcosα-N2cosα=0& 得&&& N2=Nl=P/2cosα=160/(2×2/)=100kN
答案为正,说明Nl、N2假设的作用方向与实际相符,Nl为拉力,N2为压力。
下一步需确定拉、压杆的容许应力。低碳钢是塑性材料,应选择屈服极限σs 作为材料的极限应力,σjx=σs。
拉杆&&& [σ]1=
σs/n1=240/2=120MPa
压杆&&& [σ]2=
σs/n2=240/3=80MPa
最后,可求得这两杆所需的面积,并选择型号:
AB杆&&& A1&Nl/[σ]1
=100×103/120×106 =0.83×10-3m2=8.3cm2
查型钢表,选2∟56×56×4,得面积&&&
A,1=2×4.39cm2=8.78cm2& A,1
所以,AB杆附合强度要求。
BC杆&&& A2&N2/[σ]2
=100×103/80×106 =1.25×10-3m2=12.5cm2
查型钢表,选2∟63×63×5,得面积&&&
A,2=2×6.134cm2=12.286cm2&
需要验算BC杆的强度
σBC=N2/A,2=100×103/12.286×10-4=81.4MPa&[σ]2,
且(σBC-[σ]2)/[σ]2=(81.4-80)/80=1.75%&5%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宋体;color:#%为超过容许应力时的允许范围,所以,BC杆也符合强度要求。
故两杆所选的型钢号均能满足强度要求。
解& 截取脱离体如图。
左边的钢板通过铆钉传递给上、下盖板的力分别为P/2,使之与右边钢板的外力P平衡。取右边的铆钉为脱离体,每个铆钉受力相等如图示。铆钉有两个剪切面,称双剪面,用截面法可得每个剪切面上的剪力Q=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按铆钉剪切强度计算所需铆钉数
(P/2n)/(πd2/4)≤[τ]
& n≥(P/2n)/(πd2[τ]/4)=2×100×103/
π×162×10-6×100×106 &=2.49 支,取n=3支。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校核挤压强度
n=3,2t1&t2(拉板与盖板材料相同),故取AC=t2×d。
c = (P/n) /(t2×d)=100×103/3×20×10-3×16×10-3=104
故采用3只铆钉是安全的。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按板的抗拉强度计算板宽b
图示左拉板的受力分析与轴力图。
可见1-1与2-2均可能为危险截面,故分别计算: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1截面&&&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1=P/(b-d)t2 ≤ []
b≥P/t2 []&& +d =100×103/20×10-3×160×106
&+16×10-3=47.2 m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2截面&&&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2=2P/3 /(b-2d)t2 ≤ []
b≥2P/3 /t2 []&& +2d =2×100×103/3×20×10-3×160×106
&+2×16×10-3=52.83
考虑盖板拉伸强度: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3截面&&& P/2 /(b-2d)t1 ≤
b≥P/2t1 []&& +2d =100×103/2×160×106
×12×10-3& +2×16×10-3=58
所以,综合考虑拉板与盖板的拉伸强度,取b=58m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按板的剪切强度计算板端尺寸L’
图示板端可能沿铆钉孔发生剪切破坏,则a-a,c-c为剪切面,剪切面上的剪力Q=P/6。
(P/6)/ L’t2≤[τ]
因此:L’≥(P/6)/t2[τ]=100×103/6×20×10-3×100×106
解& 支承在墙上的槽形钢梁可按简支梁计算,其计算简图见图,
每根梁承受的均布荷载为:&
q=3×1.2=3.6kN/m
梁的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其值为:Mmax = ql2/8 =3.6×52/8=11.25 kNm
查型钢表,得梁的抗弯截面模量为:Wz=2×39.7×103=79.4×10-6& m3
校核梁的强度
σmax = Mmax / Wz=11.25 /79.4×10-6& =142Mpa≈[σ]=140MPa
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
得:Mmax=10.54kNm
由强度条件计算出Wz :Wz = Mmax
/[σ]= 10.54×103/160×106= 65.8×103mm3
再由Wz值,在型钢表中查出与该值接近的型钢号,I12.6 ,Wz
=77.529×103mm3,大于计算结果。
(1) 画出计算简图并求出荷载:q=(0.8+0.5)×0.8=1.04 kN/m
画出弯矩图与剪力图,确定最大内力及其截面
ql2/8=1.04×3.62/8=1.69 kNm ,Qmax=ql/2= 1.04×3.6/2
按正应力强度条件选桁条直径d
σmax=Mmax /Wz ≤[σ]
Mmax=1.69kNm,Wz=лd3/32,
[σ]= 11kpa代入上式,得:
d≥== 11.6cm
因此,选择原木直径为12cm。
(1)支反力VA=VB=210 kN,并画出弯矩图与剪力图,得:Mmax=45kNm
,Qmax=210kNm
(2)由正应力强度条件选工字钢型号W≥Mmax
/[σ]=45×103/160×106= 281cm3
查型钢表,选用I22a,其Wz= 309cm3&281cm3
(3)校核剪应力强度
由型钢表查出I22a的IZ/SZ=18.9cm,d=0.75cm,代人剪应力强度条件公式:
τmax=QmaxSz*max/Izd=210×103/18.9×10-2×.75×10-2
= 148Mpa&[τ]
剪应力强度不满足要求,改选I25b,查出IZ/SZ=21。27cm,d=1cm,代人剪应力强度条件公式:
τmax=QmaxSz*max/Izd=210×103/21.27×10-2×1×10-2
= 98.6Mpa&[τ]
满足要求。
解(1)450斜面上的应力:
σ45=σx/2+σxcos2α/2 -τxsin2α=40/2+40cos2(450)/2-(-60)sin2(450)=80Mpa
τ45=σxsin2α/2+τx cos2α=40 sin2(450)/2+(-60)cos2(450)=20Mpa
(2)主应力数值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
σ1 ==40/2+=83.3Mpa
σ3 ==40/2-=-43.3Mpa
tan2α0=-2τx/σx=-2(-60)/40=3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α0=71.560,
α0=35.80、α0+900=125.80,
σα0=σx/2+σxcos2α0-τxsin2α0=40/2+40cos2(35.80)/2-(-60)sin2(35.80)=83.3Mpa
所以, σ1所在平面的方位角为σ0=35.80,
σ3所在平面的方位角为125.80。
主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
(3)最大剪应力
τmax=(σ1-σ3)/2=[83.3-(-43.3)]/2=63.3Mpa
τmin=-63.3Mpa
tan2β0=σx/2τx=40/2(-60)=-0.334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β0=-18.440,
β0=-9.220, β0+900=+80.780,
=σx sin2(-9.220)/2+τx cos2(-9.220)=40/2
sin(-18.440)+(-600)cos(-18.440)=-63.3Mpa
所以, β0=-9.220,是X轴与τmin的夹角。最大剪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
注意,最大和最小剪应力作用平面上一般有正应力,其值为:
σ-9.22=σx/2+σx cos2(-9.220)/2-σx
sin2(-9.220)
=40/2+40/2
cos(-18.440)-(-60)sin(-18.440)=20Mpa
最大和最小剪应力作用平面与X轴的夹角为β0+900=+80.780,最大剪应力作用平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如下:σ80.78=40/2+40/2cos(2×80.780)-(-60)sin(2×80.780)=20Mpa
最大和最小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正应力相等,这是普遍规律。
解 (1)求支反力和绘Q图和M图
支反力为: VA=200KN,VB=50KN
Q图,M图如图所示。
(2) 截面几何性质
IZ=120×3003/12-111×2703/12=88×106mm4=88×10-6mm4
Sza*=120×15×(150-7.5)=256000mm3=256×10-6m3
ya=135mm=0.135m
(3) b点的应力
σb=Mcyb/ IZ==136Mpa
(4) C截面稍左截面上a点的应力
σa=Mcya/ IZ==1.225×108Pa=123Mpa
τa=QSZ*/Izb==64.6Mpa
(5) C截面稍左截面上a点的主应力
=123/2+=150.7Mpa
σ3 =σa/2-=123/2-=-27.7Mpa
tan2α0=-2σx/τx=-2×64.6/123=-1.05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α0=-46.40,
α0=-23.20, α0+900=66.80,主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
==165Mpa&[σ]=170Mpa
由第四强度理论校核结果满足要求。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如果σx≠0,τx≠0,而σy=0时,该单元体的主应力是
σ1 =σx/2+&&& σ3
代入第三强度理论得
故第三强度理论可改写为下面形式:
应用上述公式,只需求出单元体横截面上的应力σx和τx,直接代入相关公式校核其强度,不必先求出主应力σ1和σ3。这样就简化了计算工作。
解 (1) 画Q图和M图,危险截面在C截面稍左:
QC左=Qmax=P/2=750/2=375KN
Mc=Mmax=PL/4=750×4.2/4=788KN&#8226;M
&(2)求C稍左截面上a点应力
IZ=dh13/12+2bt3/12+2[bt(h1/2+t/2)2]≈803/12+2×[22×2.2×(80/2+2.2/2)2]=206200cm4
Sza*=bt(h1/2+t/2)=22×2.2(80/2+2.2/2)=1990cm3
ya=h1/2=80/2=40cm
σa=Mcyc/IZ==153Mpa
τa= QC左Sza*/ IZd==36.2Mpa
(3)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a点的强度
==169.3Mpa&[σ]=170Mpa,强度满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