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人现在不用人人网现在还有人玩吗了

人人网为什么不但没成为中国的 Facebook,反而日渐式微?
作为中国互联网元老级创业者,陈一舟似乎比他同时代的人显得更失意。和陈一舟同时代的人,比他大五岁的马云,大一岁的李彦宏和周鸿祎,小两岁的马化腾,还有同岁的雷军,如今都已打造出能左右中国互联网行业格局的公司。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头顶“中国的Facebook”光环上市的人人,市值却已从最高时的70亿美金跌到10亿。现在的人人网,能否说是在做垂死挣扎?是什么让人人网不但没成为中国的 Facebook 反而日渐式微?人人网是怎么被陈一舟玩坏掉的?相关问题:
按投票排序
373 个回答
打倒人人的最后一击:人人小秘书
原因太多了,但是最重要的就两点,人不行,做错了事。1)人不行不是说陈sir的能力不行,相反,陈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投资家,如果其不想那么多,躲在背后做一个风投,今天的成就不一定在刘芹,张颖之下。问题就出在,他想的太多太多,很多不该他干的事情,他都去干了,但是他又是个偏偏不懂互联网的人。唐初有一道规定,叫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今天的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从业者,不管是富的流油的程序员,还是高大尚的产品经理,还是像我这种苦逼兮兮的运营屌丝,又甚至是售后,客服,你们都有可能当上CEO的,这话不是吹,是真的实话。理由很简单,你们都知道整个行业运行的大体机制,因为这些岗位的工作决定了,其会和上下游打交道,摸清整个或者部分产业链的上下部分。但是陈sir不是啊,他不是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他是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别人看不上人人这个破东西的时候,他一眼瞄准了其价值,但是却做不好啊。不是不努力,真的做不好。同时奉劝一句,如果要创业,在战略方向多听听你的投资人,但是对于产品细节和运营手段上,千万别资本人士的意见。今天我依旧觉得互联网是个屌丝的行业,并不是因为钱少,而是这个行业对于接地的要求远远大于对于战略的把握,你如果选错了方向,后果是你做不大,但是你做烂了产品,那么只有死路一条。2)第二个,就是运营的方向一直在作死。能永远活下去的社交产品都是把自己定位成工具来做,所谓工具,大致有两条要求,其一是满足用户的交流需求,这个简单。其二是不对用户施以任何影响性的行为,这里包括对用户正面或者负面,以及任何试图说服以及改变用户原本观点和价值观的行为。说得简单一点,没有价值观的,没有政治正确的社交产品才是好产品。但是人人显然把这一项做糟了,生活化内容越来越受打压,而新闻性的内容却越来越受吹捧,一个门户网站才喜欢做的事情,却被一家社交网站如获至宝,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结果却显而易见。正常的社交属性被摧毁的体无完肤。带来的后果是,原本平平无奇的社交网络,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全民大联欢,在用户内的传播效果大大增强,然后各种代购,段子手,广告狗纷沓而来,至此,内容是全毁了。总结一句话:好的运营达到三个要点。1)静悄悄的氛围,平缓而不死2)莫谈国事3)别贪心新闻属性的传播。不是人人太封闭,而是做了太多原本一个社交不应该做的事。
1500赞,感恩!补充说明在最后。~~~~~~~~~~~~~~~~~~~~公司内幕什么的不知道,说个逗比的事吧。我上学那阵刚刚兴起校内网(人人网),我们都用常用邮箱注册了,但是我寝室一个哥们用的是工作邮箱,邮箱里通讯录里是各种大小老板,博导硕导什么的,然后逗比人人给他所有的联系人发了推广邮件。邮件是这么写的,XXX(老板在通讯录的名),我是某大学的XXX(我那室友),我已经在校内网认识了很多美女,还可以跟女同学聊私密的事哦!快来加入吧!咱不提美女,不提私密,都没啥。问题是我这逗比室友喜欢给老板起外号啊!张白毛(他导师白头发),我是Z大的赵小小,我已经在校内网认识了很多美女,还可以跟女同学聊私密的事哦!快来加入吧!真是个悲伤的故事!~~~~~~~~~~~~~~~~~~~~本来不打算编辑这个回答的,但是评论中几个人有同样的疑惑,我解释一下。推广邮件并不是用工作邮箱直接发出去的,是人人通过导入通讯录之后从人人(好多人字)邮件发出的,署名用的是赵小小(真的不是我),署名后面也链接了赵小小工作邮箱地址。邮件开始的称呼就是通讯录中起的名字。因为外派名额本来就少,所以大老板一看来自某学校的某人(此处是真名,因为校内网都是实名注册才方便找到同学),肯定知道具体是谁,然后就发生了这个悲伤的故事。同时也因为不是他邮箱发出的,所以对外的说辞是通讯录丢了,其他网站胡乱发出的邮件,至于为什么网站知道他白头发这件事,也就随便搪塞过去了。为了保护当事人,在此隐去Z大的校名。。
我来爆两个小料,利益相关:消息来自我在人人网实习或者工作的同学,这些同学后来都离职了。当年室友因为实验室和人人网合作去人人网实习,年会的时候抽奖抽到了一辆价值两千元的自行车,兴冲冲的去领奖的时候行政说:你是实习生不给你。。。。。。然后就真的没给。。。。。。为了表示安慰,补偿了50元话费。。。。。。 (我那没骨气的室友还收了!)行政一定程度上作为公司对员工的脸面,这次一下子就体现了:1)给不起这两千块;2)做事情事先没有规划,给不起就别要实习生参与抽奖啊;3)不要脸面抽中了还赖账。所以当年我们系毕业生没有一个去人人网的。最近几年的工作形势好,我们系虽然不是top 2,但是也完全是卖方市场,人人网光这一波招聘损失的长期效益就远不止两千块了。和人人上很多扯淡的因小失大的产品功能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另一个朋友在哪里工作,刚去不了解状况,brain storm新产品新功能的时候提了很多idea,结果老员工们的回应是:“这个Facebook做了没?” (然后翻墙出去看了看) 没做为什么我们要做?事实证明老员工的想法也没错,这不是抄都抄不好么。(人人小秘书去死吧!)什么样的人和文化做出来什么样的产品,不死才怪。
我回答这问题就单纯极了,纯粹是看最高票不爽人人太封闭,话题封闭在校园里,封闭在“登录查看完整内容”里。事实是,人人从09年开始就一直在「努力」的走出校园,最典型的就是从校内网改名人人网,他可不是太封闭,只是想开放没开放起来而已。说回正题,人人网的运营和策略一直换来换去摇摆不定,在我看来才是衰落的关键。不如先问这么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在一个社交网站上加一个人?豆瓣可能是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知乎可能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吸引了我;微博可能是因为他是个名人,诸如此类。那人人呢,最常见的理由是「他是我同学」所以当你们不再是同学,那这个社交的需求就淡了。所以,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好多人基本毕业之后就很少用人人了,很多人的感觉都是,毕业之后再上人人,都没什么东西可看了,所以不用了。为什么毕业之后就不用人人了,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个人觉得大约是这么几个原因:1.人人的关系是学校为主,曾经有个人人状态,叫「有种人际关系叫我有他人人」,虽然人人也是个强社交产品,但其实比之微信要弱一些:我可能不会随便因为一个人跟我同校,就在不了解的时候给他我的手机号、微信号(因为它相对偏私人,我个人会倾向于给已经熟悉、有一定了解的人),但我却可能因为他跟我同校就加了他人人。所以其实有个问题,微信来说,他是真的把人分成好友/非好友;但人人不是,好友、非好友之间,还存在一种「我有他人人但不认识」的关系。这样就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你人人timeline上一大半的人,其实是你不关心的、同时也懒得看的,这部分人的存在,会影响你看到不想看的内容,比如各种脑残的「不转不是中国人」、「莫言最美的十个句子:我很傻,你别对我好,我会当真」等等(是,我知道有屏蔽以及特别关注功能,但是普通用户会不会用是另一回事);第二,好友组成复杂,会让人无法畅所欲言,再加上人人的传播效果相对于朋友圈更强,面对一群不认识的人,当你不知道你的某个行为会冒犯到某些人;试想某姑娘发现自己晒了个自拍都被人分享然后讽刺了一番,那她下次晒图的时候是不是会多斟酌一下?如果干什么事都要斟酌一下,那很多人可能就直接不干了——还不如发到更「友善」的朋友圈去(朋友圈里很少有人会当面讽刺)。2.基于第一点(人人的关系是学校为主),又产生了一个现象:人人上用户真正最关心的内容,往往是学校的动态——比如吐槽学校的文章啊、学校最近有什么变化啊、哪个学院有了个漂亮的学妹啊等等;但是一旦离开学校,你的关注点就从学校变成了社会——这点上,人人又明显不如微博,你看那里有社会动态、有热门事件的讨论、有名人和红人,这都是人人很难提供的。结合以上两点,想发东西的时候不如发在朋友圈、想看的东西都在微博,两面夹击,人人不衰落才怪。上面是产品的主要问题:当然产品还有太多问题我都懒得吐槽了人人动不动改版(比如时间轴版本,推了一下就不推了)、发通知(您有几个好友在玩XXX)、傻逼人人小秘书经常发私信「快来用哔哔吧」挺烦人的,但是吐槽归吐槽,对于人人这种量级的产品,这些小细节没有能够达到影响一个产品兴衰的程度——90%的用户没你想象的那么在乎这些事,他们大多数并没有想过好的产品、好的用户体验应该如何。说完产品说运营。曾经有个著名的校内八大俗:生活常识化妆技,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后悔成功录,论文大全雅思题。恋爱金句传送门,男默女泪蛋疼文。读到哪句心疼了?不顶不是中国人。好多人把这样内容太多归结为人人衰落的原因,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这样的内容低端归低端,但是能增进活跃度啊,我相信这应该是人人运营kpi考核的一部分。要真按照这答案里某些人说的把这样内容封杀了,人人活跃度立刻减到活不下去你信不信?但是我也不是给这种内容说好话,这样的内容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一个社交网站,你社交做不好,那你就该多花点心思做内容,放任低端内容不管我可以理解,那你倒是多鼓励原创啊——人人对于抄袭完全是不管不问,前阵子更是听说某个抄袭抄袭成性的苏姓红人进了人人并受到陈老总的亲切接待(这苏姓红人有句名言:我比其他抄袭号好多了,我都是从站外往人人抄,都不抄人人网其他人的),有这样的人存在,能怪人人网的段子永远落后微博么——你的段子都是抄的、过时的,我干嘛不去微博直接看呢。另一个问题又是产品上的,人人这种强社交做内容,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看一个人文章很好,想点进去细看,结果一看,诶,不对非好友开放看不了;点好友申请,诶,对方好友已满——这种事我经历过太多次了。一方面希望优质内容传播、一方面又有权限限制、好友数限制让你没法舒服的看。(记得人人希望通过「关注」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最后倒是连公共主页这个不错的产品都给弄砸了)说完内容运营,再说用户。我一直觉得,社交网站的产品,其实应该是用户。而人人的用户运营……早期08年有一批「人人网红人」,他们红主要是因为他们抄袭的比较勤,并不是因为原创。一度记得看某红人爆料,她可以接广告,但是要人人网运营的许可,同时还要给人人网分成、如果自己私下接广告会怎么样呢?直接被删了几千好友(想象一个微博大号被删了80%粉丝)。这种限制具体到了只能发某一家视频网站的地步。现在人人网倒是宽松多了,至少人人红人接广告不用分成了,他自己也生生捧起来了一批大号,我印象深刻的比如胡XX、陶X,涉及个人评价的先不说。没错,是能带来不少流量,但是就一句,哪个网站是靠培养少数几个草根大号维持活跃的,我是想不出来;至少社交网站更应该注重形式上的公平,这种捧,只会让其他比较红的人心理有落差,跑到别的网站去。利益相关,多年人人网用户
在聊人人不行之前先看看当时人们为啥用人人,其实原因也蛮多,其中 在说过这么一段:所以想想看,微博没有存在感,写博客没那么多精力,学习太累,读书太贵,打游戏要po图秀牛逼,今晚好不容易吃一顿开封菜我得拍照上传装个逼,今年春晚太烂我要吐槽以显示专业,看到不爽的人我要骂喷,遇见俩跪圈的我得膜拜一下,这么多理由,这么多具有共同语言的人群,大家都是这么低的智商,我不在人人待着,我去其他地方找虐去?一点一点来看吧。先放两张图,是人人在百度指数近几年的折线。我们发现人人的的顶峰大概在年。2012年之后开始下跌。我们发现人人的的顶峰大概在年。2012年之后开始下跌。所以导致人人变差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发生在年前后。而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的量,都不应该成为影响人人发展的主要原因。把所有答案加评论都看过之后现在说人人不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体验不好。UE UI丑,难用。人人小秘书啊,比如查看完整登陆啊,比如新版垃圾啊,blabla2.老大不行。陈一舟不行,人人员工不行blabla3.用户质量问题。都是学生,太幼稚。blabla4.竞品的崛起。微信微博的崛起。blabla5.大学生毕业了就不用人人了。1.人人的体验是不好,真的不好。就连人人自己的员工有时候也觉得不好。但是如果你去一些应用商店看一下竞品的评论,或者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App下的评论,你会发现丑,卡顿,崩溃,难用,是所有这些App的通病。为了以防小人曲解我的意思,提前重申我并不是说:别家的也难用,所以所以人人就要难用。 我认为这不是影响人人XX的主要因素。2.用户问题。人人的主要用户群一直都是学生,即使前几年在求开放试图去走出校园,但是没办法,还是学生。既然一直都是学生,学生的质量从来没变过,产生内容也必然不变。这些都不变怎么会是影响的主要因素?3.大学生毕业都不用人人了。其实这个答案还稍微靠谱。但是靠谱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毕业了我不用人人,所以人人的量就跌了,亲,每年还有开学的啊。我觉得原因是,现在学生的量一年比一年少。以高考大省山东为例:山东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而12级现在大概在大三。而12级现在大概在大三。现在的12级人数比当年08级人数减少了近1/3。这对于一个基于学生的社交网络平台的打击还是很致命的。4.员工问题。有人说陈老大不行,其实我也不知道。不是因为是自己的员工所以不想说,是我真的不知道。对于一个刚入行的PM,把自己要做的东西做好。至于公司发展前景,互联网大势,我这种弱渣还看不清,也没必要涉足。这不是我该做的事情。还有说人人的产品经理不行。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像我一样傻伯夷的产品狗存在,即使再牛逼的公司也有傻伯夷。5. 竞品。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先放两个竞品的图微博微信微信虽然微博在web端也展现出明显的颓势,但是移动端的量其实没怎么减少。至于微信,那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他们全部都是在11年左右开始发力的。这还没算上一些其他的非常火的新兴的社交应用,比如陌陌。至于为什么微博微信是如何对人人造成冲击的,这个问题可能又要单独拉出来讨论了。虽然微博在web端也展现出明显的颓势,但是移动端的量其实没怎么减少。至于微信,那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他们全部都是在11年左右开始发力的。这还没算上一些其他的非常火的新兴的社交应用,比如陌陌。至于为什么微博微信是如何对人人造成冲击的,这个问题可能又要单独拉出来讨论了。好吧,总把失败的原因归咎在别人身上而不看自己的原因当然是不对的。人人的原因人人自己也清楚。我知道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人人的员工在关注,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我在编辑这段答案的时候发现我的导师关注我了
(╯°Д°)╯︵ ┻━┻但是发现问题离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在路上,至于这条路走不走的通谁都不知道。还有,人人没死。虽然已经没有当年风头强筋,但是几千万的月活仍然比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产品要高。如果要把这样一种状态叫做死,你该如何面对你家年过半百的老人呢。利益相关:从网客服。 且仅代表个人意见,和官方木有关系。
Facebook 上还有同学老友,人人网却被我妈加了上千个袁姓本家。至今不明白加这么多好友到底有什么好处啊,不能用她自己的号加么?后来发现是她注册不了人人网(中专学历,大学函授,要按学校注册,Facebook 应该没这个限制)。从此我的 time line 与我无关。后来她能注册了,但是我的好友也删不掉了。后来我毕业了,想看认识的同学的八卦却要先加好友。厚不起脸皮去加,万一他不通过呢?走上社会后,社会认识的人不用人人网(本来一开始就大学生才能注册呀)。我想改资料为非在校生,但还是老问题,貌似得先选公司而我的公司不在里面也不是很想让人知道。2011年。毕业一年的我收到了人人网前端开发的 offer,我到北京后又收到北京网易的 offer,工资一样。我回想了下自己用人人网的频率已经好低了。又回想了下人人我面试官跟我说的,他最近的挑战是怎么复制 Facebook 的某个 javascript 库还是啥的,忘了。再回想了下人人网加班的情形和网易的正点下班。当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觉得网易这些将来的同事们的气色比人人网见到的人的气色真是好太多了。最后我没选人人网。以上是关于人人网我所有的故事。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丧心病狂の人人小秘书超长图在最后)↑↑ Chrome+插件后的人人网登陆界面↑↑ 原生态的人人登陆界面↑ Chrome+插件后的人人网主界面↑ 原生态的人人网主界面↑ 原生态的人人网主界面这还是我把所有代购、秀自拍、发没品笑话和图片的好友都屏蔽掉的结果,这么反用户体验的界面也真是够了然后。。。↓ 这是无微不至的人人小秘书。。。人人网快没快死掉我不知道,反正当时我是快死掉了。。。
从网不会死,只会变成全球最大的蛤丝交友平台。
人人里大部分都是学生,功能主要是用来扩展校内的人际圈的。现在打开人人一看新鲜事,基本上清一色从别处抄来,从微博豆瓣知乎等等,原创力很差,没有什么输出。我至今还上人人的原因,是因为到了考试前,人人上就会流传出大量的重点.....毕业以后肯定会弃用了,人人上没有我想找的团体,也没有我需要的养分。现在说话有水平有分量的团体,大多数都不是学生。学生是没法儿成为主流的。不过也没看人人要倒闭啊,毕竟定位不一样,当年我为了开背景音乐还冲过人人豆呢。我倒是觉得,人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实名制婚恋交友平台.......
30日更新公司战略层面做不了客观评价,只能说大家都看得到。陈一舟的外号都是股神了。之前有人说人人网是中国政治氛围最轻松的,有蛤丝,有搞分裂大张旗鼓的等等,并且说人人网的审核尺度很大。实际上是审核部门并不是太负责任,很多该删的东西就是要删,很多该封的号也要封。没见过哪个网站会有鼓吹分裂国家的人成为红人的。事实上也是从网害怕删号会流失一批用户。偷懒的人很多。跨部门沟通基本跟打仗似的。大公司病人人网都有。没有富贵命一身富贵病。-------------------------因为是前公司,所以匿名。一是待遇,校招待遇很高,比bat还高。之前听说应届的校招产品有开到17k的。而有的社招员工可能干几年都到不了7k。二是产品线。人人的中层产品把持网站多年,做产品一是太保守二是太激进。太保守是说万事抄fb,fb没有的东西很少会做。fb改什么样就改版成什么样。完全不顾用户体验。照抄的路子明显已经不适合中国互联网了。太激进是每次改版简直就是pm的梦想,用户的噩梦。pm总是有那些希望改变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习惯的神奇想法,完全忽略体验。对老用户来说,每次改版,都得研究半天怎么用那些基础功能。对新用户?新用户完全玩不转。三对用户的数据思维。只会用技术办法解决问题。中国互联网有个说法,新闻网站一篇新闻一个页面就够了,却都要做好几个翻页,带来好几个点击。技术思维也是这样。人人网流量减少和用户流失很厉害,个人觉得公司层面没有好好考虑原因,只是不停的发召回信,带来短期的用户回流。四是有网站安全隐患,有多次大量用户账号被盗的事件。被盗账号全部被用户淘宝客、秀身堂、减肥药等假冒伪劣产品的宣传,没有良好的措施去处理。有个说法是,你看人家在人人卖假减肥药都开上保时捷了,你当个网络红人能赚什么钱?很多用户被盗之后申诉得不到处理就不再使用人人网账号。这批人具体数量不详,但是身边朋友几乎都碰上了,并且带有对人人网的不满。所以流失大量用户很正常。不流失才不正常。五是网站思路不清晰。人人网从校内走到人人,有一段时间想走白领路线,但是忽略了从校园用户到白领用户需要两三年的一个积累,整个社区的氛围才会网白领方向转。但是当时激进的要求直接转向白领社区,对用户损伤很大。六是对用户没有健康的管理机制。简单的说,对于用户的违规行为要么往死里管,要么一点也不管。七,很多部门臃肿,很多部门缺人。内部资源的争夺以及内耗。这个没法细说了。我想看了都明白。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衣领和红人。由于活跃用户越来越少,形成小圈子,小圈子里的人互捧互黑,根本无法成为全网标杆性的红人。九、花大精力办傻事。比如2013年的移动端拳头产品啵啵和美美,14年的哔哔。不如做一个叫“呵呵”?不否认人人做过一些比较好的,比如语音相册,但是随着人人网整体的衰弱,更少的人会记得曾经的辉煌,暂时想到这些。
人人用户群主要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像我所在的这所二本乡村大学里,同学每天的空闲时间基本上是在刷空间。我很早就注册了人人,但主要是用来看我曾经认识的那些高中学霸们在干些什么。人人上的互动是建立在真实人际的基础之上并以学校为单位向外辐射的。你注册个野鸡大学的账号,即使自己不觉得丢人,在人际圈的拓展上也首先就处于了劣势。重点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何况那些学霸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人人这个校园平台对他们来说也就不再有意义了。用户的流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陈一舟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的阶层显著差异性。很多人悲剧般的命运,早在进入校园之前就在默默上演了。~~~~~~~~~~~~~~~~~~~补充说明一下,我这里提到的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区别可能让一些人有所误会,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社交需求也不同。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的社交方式往往更功利。我在这里用学校来简单划分是因为普通大学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贫困家庭出身的(我班上39人,城市学生仅有5人,还都是偏远小城低保户家的孩子)。他们与重点大学中有着光明前途的学霸们的需求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的需求仅仅是生存!现实的残酷更早地在他们心灵上打下烙印。他们拼命努力向上爬,只为了在城市里求得一个生存的位置。而在大学的短短四年,以他们的眼界与二三本学校拥有的非常有限的资源(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可以去500强公司实习,国外大学交换生等,而普通大学学生的主要兼职是,摆地摊,服务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想不出任何可能改变命运的上升途径。因此,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考虑爱好,梦想与未来。他们需要一个与人接触更直接更迅速的社交平台,这个平台并不需要给用户提供多强大的深度展示功能(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原创日志会淹没在一堆广告里),但一定要有很强大的传播性和互动性。非实名会让他们感到平等和安全。平台的广阔会让他们产生像赌徒一样的刺激感。很多女生整天没事微信摇一摇,男生整天在qq,陌陌看头像加mm,你以为他们真的只是空虚寂寞冷吗?她们潜意识里只是渴望有一个人或者神的突然出现来彻底改变她们的生活。他们如果在大学毕业之前还找不到男/女朋友,就马上面临着被农村父母逼婚。他们短暂的青春就永远结束了。她们根本来不及像你们一样思考人生。她们看到开宝马奥迪的人就傻傻地信任,其实跟你们在国外看到没被污染过的蓝天就对国外产生好感是同样道理。(哦,晕轮效应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在人人网上注册了账号,偶尔登陆(但不发任何内容)去膜拜高富帅白富美们的幸福生活,是有多给面子啊。。
改成v7,我有思想准备。是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是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呀,已经习惯老版界面的这些用户,社会联系还是蛮广泛的,是有舆论能力的。我们敢于升级,就是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就是要有这种精神!这期间,有人向我本人,包括向我的公司泼脏水,说我不顾本业去搞风投,用户反馈意见公司副总还不给好脸,一派胡言!我感到非常气愤,啊,一派胡言!我和我的公司,几十年就这么下来了,没有任何个人资产,我公司本来是很早以前就被认可的社交网络,没改版前就搞得很成功,结果就是怕有人给我们造谣,说我们乱改版想挣点钱,几天前我把公司附属业务全卖了,现在专心做社交,我对我们公司做出的牺牲很感动。
界面丑死,操作烦死,客户端卡死;谣言横行,软文泛滥,广告霸屏。。。对陈一舟来说,人人网只是他的生意。
个人感觉是,人人的初衷一方面是认识同校的新同学,一方面是熟络老同学,两者的目的都是强化用户现实里的朋友关系。但很多时候用户会把人人当作豆瓣用,基于兴趣关系认识了一些可能远在天边的朋友,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与话语体系,比如早些年的草圈与北斗,CS/ACM方向的跪圈,发福利的二次圈等等。这就导致一个人发的一些内容,可能一部分好友是完全看不懂的。如果你总是发这些,和看得懂这些东西的圈子里的人关系可能会变得很好,但考虑到大多数本科生心态没那么开放包容,现实里的同学就可能认为你在装逼,或者是一个很无趣的人。随着兴趣的逐渐深入,每个圈子都越来越小,话语体系也愈发破碎,导致一个人在发一条状态之前都要仔细思考这条内容的target audience所占比例如何,会不会让圈外人感觉不舒服等等。玩个SNS而已,累成这样,何必呢。这种时候很多用户就决定不考虑兴趣爱好没交集的同学们的感受了,这样自己玩的更开心,毕竟没人理解自己发的东西的有趣点是件蛮悲伤的事。但是这种事情对于人人来说肯定是很不好的。所以一个普通用户可能会看到自己时间线上都是几个(也许并不熟的)同学在发一大堆自己看不懂的东西,这样的SNS用着有什么意思啊,还要单独装个客户端,不如微信朋友圈了。所以人人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在没有什么特殊兴趣,只想按照人人的初衷去用人人的用户的视野里发生的,一个个小圈子玩的都还挺High的,但是世界上还是正常人多一点,所以人人的活跃度就逐渐下去了。
已修改。我是2009年申请的人人,当时很多人在使用新浪博客、qq空间。人人对我而言,只是作为博客的一个补充。三者还有一个共同点——社交,但是,彼此的区别也决定了彼此在不同领域成为博客时代的老大。首先简单写写当时三者的体验情况:qq空间界面:多样化,三种展示方式——小窝、普通、全屏;提供收费的背景音乐和精美界面,也允许免费自定义。社交展示:日志、照片、“说说”的前身。qq空间从博文为主开始转向微博文为主,那年twitter在中国作为一种概念很火爆,新浪、搜狐等都在做自己的微博客,这一点腾讯也看准了。新浪博客界面:完全免费,选择内容多,好看,背景音乐免费,自定义免费。社交:qq空间主要基于qq好友上熟人间的展示,而新浪博客则抓住了一种广泛的、公共的社交方式。随着twitter的出现,后起之秀“微博女王”姚晨和“博客女王”徐静蕾在新浪这块地上开始分庭抗礼了,也已经说明了新浪内部对“博客”还是“微博”有了讨论。人人界面:免费可选择项又少又丑,其余收费(我的第一体验感受就是不想再用。另外,人人的界面一直地混乱,在其主页上展示的内容又极其单调)。社交:主打同校,博文、照片。人人究竟做什么用的?我是不太清楚的。好友间展示,qq空间很方便;看明星、陌生人的生活、观点,新浪博客很方便;校友间的联系,我当时最喜欢在学校贴吧里闹腾;玩文艺的东西吧,有豆瓣、博客大巴,饭否、轻博客。人人,无聊了就复制粘贴点东西上去。(底层用户,我们可能更明显地反映出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状态哟~~)2009年左右,人人很火,竟不是基于它的社交、博客功能,而是开心网的“偷菜”。后来qq空间也搞了一个,这回,腾讯再一次“敢争第二,后来居先”。后来“偷菜”冷了,人人的粮也就断了。2011年我终于摔坏了诺基亚,用了一台家人废弃的windows智能机后,换了索爱,立刻下载了qq、新浪微博,但我到2012年才下载了人人的客户端。界面就懒得吐槽了,唯一的记忆点就是丑;传张照片,还没法加滤镜。如果不是上大学,根本不会下载。人人在手机上的战役,也是滞后的。回忆就说到这里。下面使尽力谈谈。在facebook和twitter演变成两种竞争的概念时,人人选择了facebook。然而人人也无法是facebook,竟也没有做到“人人”,其实它一直是“校内”。为什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哎呀我微博不打社交牌的怎么这么多熟人互相关注了?”如果一个软件、网站好用,最开始肯定会在熟人间传播,最热时熟人间肯定会相互询问。产品的好坏和需求度,这一点不能本末倒置。我联系校友,展示自我,用微博、qq、微信、贴吧……的同时也就可以用了。人人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我为什么要选择它?人人最大的失误,也因为:把体验感第二位,过分夸大需求点。没有多少人会坚持用一个不好用的软件的,尤其当这种需求可有可无,可以替代。新浪反应很快,也意识到了潜在的社交需求,发展了“私信”功能,甚至一度试图演变成一个集大成体——即时通讯、微博客、视频分享、音乐分享、图片分享、购物、抽奖、游戏、新闻媒体……融合为一体。到了今天,新浪微博已经意识到了后路最多与qq一样,成为一个人人都有,而定位无法不专注的平台。和qq界面增加的按钮越来越多的原因一样,现在微博增设一些新功能,并非“垂死挣扎”,而是作为一种补充。转过来看人人,这么多年,QQ空间在发展上,做出了与小游戏网站、朋友网、拍拍网的联通,内容定位上逐步转向好友间的微博文分享平台,页面设计上经历了从博客向轻博客改版,到手机客户端UI的转变,qq空间一直在改进。而人人,依然致力于打造一个完美复制版facebook,但又一直无法跳出“校内”的圈子。我必须问问,淮南生橘,淮北生枳,facebook在中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以社交来说,qq之后,尤其以新媒体的出现为主,社交媒体新兴于性需求,繁荣于自我展示。对这些社交的根本需求,早期的微博,后来的微信、陌陌、blued都有意识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已经不是网络刚出现,人们都新奇地拉着各种素未谋面的网友聊天的时代,这种情况下,人人在哪里?以博客来说,2012年,facebook收购instagram,以后instagram得到了极大的发展。facebook业已看清电脑转下手机,内容分享从“长多杂”转向“短少精”的趋势。新浪宣布博客时代已死,豆瓣推出广播,腾讯微博死后主要致力于手机qq空间的建设,这个时候,人人在哪里?(“美拍”是一个很好的新媒体衍生品,我们的人人终究不是facebook,没有抓住。之外,facebook大笔收购各种网站,其实就是在押宝。人人在做什么呢?)总结下来,人人衰败的原因:1.用户层不固定,流动性大;2.基于消费能力低、发布内容幼弱的学生,难以对学生以外的群体形成校友联络之外的吸引力;3.facebook近年来也在逐步衰退中,这是互联网博客时代的巅峰之作,人人的逐步谢幕,也是一种必然;4.错过的机会:在twitter的胜出中,人人对短文发布的推动弱了;在图片分享开始冒尖时,人人没有重视;在视频分享出现时,人人也没有抓住大作文章……5.线下推动力弱:校园里新浪微博协会、腾讯微博协会、朋友网、青梅等互联网活跃程度极高,人人的身影很难发现。6.手机客户端的滞后,客户端的吐槽在我的答案之上很多人已经吐槽得差不多了。7.界面太丑,像一个十年前的产物,好看的要花钱买,这对于要东西好又不愿花钱的庞大网民来说简直不能忍。1996年,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门户网站瀛海威在万众瞩目中诞生。仅仅4年后,瀛海威创始人兼总裁张海树被迫离开。当时的控股人中国兴发集团认为责任全在张海树的战略失败之上。远在海外,瀛海威的模仿对象“美国在线”已被yahoo远远甩在身后。她回忆到:“瀛海威限于困境时一晚,我和丈夫开车走在北京的路上,那个时候天黑了,雾很大,我们跟着车流,看不见方向,车流往前走一点,我们就走一点,我突然发现,那时的瀛海威不也是这样吗?”对陈一舟而言,大概也是如此。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能做到被我们这一代熟悉,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新浪宣布博客时代死了,博客大巴在网上告诉回忆的网友说:“我们还在”,豆瓣日志成为了鸡汤文和广告文的扎堆处,qq日志几成摆设。人人,装着它的“社交”发动机,在博客这道车流里,慢慢走着。
人人网走下坡,我认为比较主要的原因是「该开放的不开放,不该开放的开放了」# 不该开放的开放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SNS鄙视链(来源见水印)(来源见水印)人人为了抑制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大方地让各种公众主页和段子手进驻,偏偏这些内容几乎没有原创内容,全都是从其他社交平台转发抄袭而来。人人网用户群的封闭性恰恰不需要这些低质的噪声信息,封闭社交满足的是分享者的分享欲和浏览者的窥私欲,充斥在时间线的大量的与自己无关的信息,用户流失是必然。看Aaron的纪录片时他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我们当下的社会不再是没有机会发声的社会,关键是你发出的声音是否被他人获取。人人在为用户提供发声的舞台的同时,还拉来了一堆接上了隔壁家舞台音源的喇叭。活该底下的人不走。# 该开放的不开放另外,人人网的API可以堪比SNS中最难用的API,没有几个开发者愿意吃力不讨好的去不断的适应麻烦的API(似乎一些知名开发者可以获得私有API的支持)。第三方开发者不想为人人提供分享入口,用户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网页和手机端发布。于是发表过程繁琐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分享原创内容的不积极。-----Updated at October 25,
PM-----上文中引用的图片仅是为了说明人人网中内容同质化的情况,对其他社交平台保留意见
我觉得是“最近来访”这个功能………
人人太封闭,话题封闭在校园里,封闭在“登录查看完整内容”里。
前几天刚刚把人人网账号注销掉了,觉得很是怅然。伴随着自己大学的一个互联网产品,就这么走出了自己的生活。
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来说,人人失败都是必然的。1、移动互联网转型太慢
人人网兴起时,正是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之时。人人网犯了和手机QQ早期一样的毛病:所有功能直接从PC迁移过来。
还记得早期的人人APP主界面居然是让我选择进入新鲜事,还是个人主页。作为一个信息流的移动APP,这样的设计简直就是反人类!这一个选择的过程,会降低多少到达率!不想吐槽。
当然,产品体验糟糕只要快速迭代七八个版本,就好了。但是!人人网从战略层面来说,依旧认为web端是人人的核心,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未对移动端进行大幅度优化,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后来终于转型了,这个时间留给了竞品足够的发力时间了。不要忘了移动之王—微信,也是在那个阶段崛起的。2、关系链泛化
人人网和空间经历了同样的问题:关系链泛化。关系链泛化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消息流被一些用户不需要的信息污稀释了。
微信的做法是对订阅号进行了折叠,减少对核心体验的影响。
而人人直到了2014年,才开始对广告进行打击,同时在移动端feed流对公共账号进行折叠显示。这个时间留给了竞品足够的发力时间了。3、强大的竞品
在国内,最大几个社交网络:人人网,空间,微博,开心网,朋友圈;
开心网早就死掉了,我就不多说了。社交网络满足的个强需求:交际圈内互动,关注交际圈外围动态。
首先,新浪作为一家媒体公司,整个产品的运营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微博已俨然成为国内第一大媒体平台,基本满足了用户关注交际圈外围动态的需求了。然后就是熟人社交,熟人社交的交互是借助关系链的,空间依托QQ,一直是国内最大的社交网络,但是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关系链泛化,且是匿名制。因为这个原因,实名制的人人超越空间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的,但是,在这个时候,腾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三条线发力,解决这个问题:腾讯微博,朋友网,朋友圈。前两个死掉了,而朋友圈借助微信的强关系链,完全满足了用户交际圈内互动需求。
社交网络作为腾讯的立命之本,投入的资源和人人比,只多不少。所以,竞品太强,是人人的第一道坎。4、关系链把握不当
人人网和脸书一样,都是从校园切入。但是,脸书后来覆盖到了社会所有阶级,而人人依旧停留在校园。
人人不是不想转型,只是转型的结果不太理想罢了。记得12年或者更早的时候,人人疯狂的向社会各级人士,尤其是写字楼里面的白领进行推广。用户是进来了,但是流失率之高,留存率之低,堪称业界奇迹。
因为人人转型期间未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导致用户流失的原因,我也不好做臆测了。总之,转型失败给人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只能退守校园,但是校园的这块市场也在节节败退,在我离职时,月活已经和竞品差了好几个量级了。但是我老大在做的“社团人”和“校园广场”是两个个比较有意思的产品,对校园关系的把控能否将人人带入校园时代,成为校园Facebook拭目以待。
在这些不断调整目标用户的过程中,留给了竞品足够的发力时间了。5、大公司病
记得人人网上市的时候,Joe宣布了人人的发展战略,从生态链的角度整合了诸多业务:视频,团购……但是问题来了:资源有了,如何从产品层面进行整合?互联网时代,业务整合不是简单的“入口+资源”就能成功的。以团购业务为例吧,人人网的核心用户是:学生,再细化一下,最核心的是:大学生。大学生对团购业务的需求不可谓不大,但是产品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去呈现?是不是应该针对目标人群做运营活动?至少,我看到的是简单粗暴的推广,未对业务做产品层面的优化。
在这个糟糕的整合过程中,留给了竞品足够的发力时间了。6、内部问题
在人人公司待了一段时间,感觉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存在一种诡异的感觉。
首先,人人网拥有一些优秀的产品,比如我老大@小雨哥。然后,由于人员流失极其严重,导致了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同时,部分员工消极怠工,工作开展比想象的困难。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对比我了解的几家公司,是处于一个偏高的点。我会说,有一个需求,在我离职前两个月就在跟进,离职后两个月都还没解决。原因很简单:人手不够。
最后,对于Joe了解不多,只是感觉Joe更像一个商人。他对投资的擅长绝对比对产品的理解要深刻一百倍。但社交网络和电商不同,单靠商业是玩不转的,产品才是社交网络的核心。不管是产品形态还是产品玩法,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了。记得有一个笑话在公司内部流传:Joe看着产品数据,又看了下财务报表,叹了口气:靠这帮产品今年又要亏损了,只能卖个业务了……
准确说,Joe缺一个像小龙一样的产品经理,而不是一群投资VP。
留给人人的时间不多了。利益相关:前人人产品实习生,现腾讯产品培训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人网为什么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