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草莓含致癌农药农药哪家网站好

第A09G版:中国
央视记者买8份草莓经检测均含致癌农药
    北京消息&草莓是很多市民非常喜欢的水果,然而最近网上有流言说,草莓农药残留普遍,把市民吃草莓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也让很多网友感到了疑惑。那么草莓农药残留真的会有这么多吗?  为了验证此流言的真实性,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  经过工作人员初步检测,8份样品中全部都检测出了百菌清这种农药。含量最高的是在新发地购买的4号草莓样品,含量最低的是在昌平采摘园购买的7号样品。专家介绍,国家的农药残留限量一般是在1毫克每公斤这样一个范围内。  尽管此次检测中检测出了百菌清这种农药。但即使残留最高的4号样品,检出结果仅为国家标准的百分之一左右。最低的7号样品,检出结果更是仅为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五左右。  但进一步检测后,实验人员又检测出了另一种农药乙草胺,同样是8份样品中全部都有。  乙草胺是除草剂,它主要用在大田作物里面。玉米、豆子、土豆,也可以在油菜里面登记使用。目前国家没有登记草莓的残留标准,也就是说在草莓上不能使用。  如果参照欧盟标准0.05毫克每公斤,那这些检出的样本里边,1号草莓样品乙草胺的最高残留量是0.367毫克每公斤,超标了7倍多,就连残留最低的3号样品,也超标了大约1倍。  据专家介绍,美国已经把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如果长期食用乙草胺累积量比较多的食物,可能会致癌。  (据央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央视记者买8份草莓经检测均含致癌农药》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133588)妻子怀孕了,想吃草莓,但听说现在市面上的都是打过催大剂和好多农药的,哪里可以买到健康有机的_百度宝宝知道新闻热线:028-
草莓农药超标致癌被否定 但滞销跌价已成定局
编辑:徐佳
  虽然“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后被权威检测结果和业内专家否定(见本版5月2日求证栏目《“吃草莓致癌”说不靠谱》),但由于之前“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致癌”的报道流传甚广,已经迅速导致多个草莓主产区草莓滞销,价格大幅下降,种植户和经营户损失严重。
  多个主产区销售迅速走冷,价格跌大半
  辽宁东港市农经局局长刘作仁介绍,东港全市种植草莓16.8万亩,是全国种植草莓面积最大的县;全市20万人从事草莓相关行业,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草莓第一县”。5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港市椅圈镇李家店村的“联胜草莓合作社”,看到仅有四五人正在分拣包装收购来的草莓。而4月26日,还有十几个人干活。
  合作社理事长王晓东告诉记者,该合作社草莓直供沈阳一家大型连锁超市,“4月26日之前,一天供货六七千斤,现在也就供应两千来斤,不到1/3。中间刚曝出乙草胺风波时,还让我们停了三天供应。按照原来协议,‘五一’期间每天应该供应1.5万斤左右,这个‘五一’基本停止了。”
  销量的急剧下降,带来价格的大幅走低。4月26日之前,这个合作社收购的大棚“九九草莓”(一个品种),价格一直稳定在7.5―8元之间,乙草胺风波后,经过一些网站渲染,收购价直接掉到了2元钱一斤,现在才恢复到3元至3.5元。
  据统计,目前东港每天草莓产量1800吨。东港市农经局对90个定点草莓种植户的调查显示,4月25日―26日,正常的市场批发价为每公斤14元,而受报道影响,平均批发价格骤然下降为每公斤4―6元。草莓种植户遭受巨额损失。
  经销户也损失严重。王晓东介绍,超市进不去的三天,只好拉到批发市场;有七八千斤草莓卖不掉,保鲜期又非常短,只好倒掉。
  辽阳市、辽中县等辽宁草莓主产区,原本红火的草莓销售也迅速走冷,价格不到原来1/3。刘作仁说,“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致癌”报道出来后,各地对草莓的恐慌迅速传导到主产区。4月27日以后连续几天,北京、哈尔滨、深圳等传统的大市场、大超市纷纷停止购买草莓。这几天市场重新允许进入,价格才有所反弹。
  消费者恐慌难消,当季草莓烂在地里恐致后期损失
  “我们种草莓从没有用过除草剂,怎么可能含乙草胺致癌呢?”东港市龙王庙村一蒋姓村民说。
  农户无奈的另一面,是消费者止不住的恐慌。尽管多地表示未检出乙草胺,众多消费者却纷纷坚持“哪怕没有致癌农残也不会买了”。
  山东省烟台市绿食草莓研究所所长刘景亮告诉记者,当地此时正是产量最大的盛果期,80%的草莓都是成熟果,如果不能及时采摘,第二天就会烂掉,还可能引发灰霉病,殃及其他草莓。现在,受负面新闻影响,粗略估计已有1/3的草莓烂在地里。“今年烟台产区的草莓种植户几乎必亏无疑。”刘景亮说。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多个草莓产区。四川省双流县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基地,该县农村发展局办事员、中国草莓协会常务理事干大木告诉记者,受报道影响,当地观光采摘草莓的客户这几天减少了2/3以上,以前采摘价是一斤30―40元,现在跌到一二十元。草莓已开始烂在地里,预计后期总损失在每亩300斤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草莓种植监管较严,不存在“卖的不吃,吃的不卖”
  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张运涛博士认为,总体上看,草莓的安全生产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监管体系。
  辽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副所长姜兆彤说,每年市政府都会在春秋两季重点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培训。他们有专门的草莓农药售卖柜台,草莓农户购买病虫防治药剂需要登记,执法大队也经常进行抽检;草莓还建有可追溯系统。很多人说农民对农产品都是“卖的不吃,吃的不卖”,但东港草莓农户都是在地里摘了草莓直接吃。
  干大木也觉得双流当地对草莓生产的监管严格:植保站会对农药使用进行技术指导;执法大队对农药购进售出进行台账检查;种植业主需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有田间档案记录;此外还有质量检测部门的定期检查等。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说,每年他们都会对种植户进行3―5次安全化生产培训,对草莓也形成了县级有农产品安全监测站、乡镇有监测室、生产基地有监测点的“三级监测网络”。
  采访中,草莓种植户和基层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纷纷建议,主流媒体应该加大对各地检测的草莓质量结果的报道力度,一些前期进行报道的媒体应该积极澄清解释,挽回公众误解。“现在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特别关心,媒体在报道相关负面事件时,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不能一竿子打倒一片,更不能轻率地播出,这太伤害农民的心了。”张运涛说。
太阳鸟时评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网传大棚草莓农药毒死蜜蜂 省农业厅:浙产草莓放心吃
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施雯)冬令时节,考究的吃货们,早已在餐桌上为正在大量上市的本地草莓留了位置。
  这两天,杭州果品批发市场里,一天就要卖掉100吨新鲜草莓&&今年的暖冬气候有利于草莓生长,本地草莓大量上市拉低了价格,目前草莓批发价8~12元/斤,比去年便宜不少。
  到了春节,草莓价格按惯例会上涨,吃货君们很多都在抓紧囤货,准备大快朵颐。
  可这草莓还没吃上几口,诸多闹心的传言先在网络上此起彼伏起来:农药草莓、激素草莓、草莓园蜜蜂集体死亡等消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这些传言真的靠谱吗?
  这回,相关部门和小记们想到一块去了&&昨天,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中心等涉农单位,在建德下涯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布我省自主培育的草莓新品&越心&、&越丽&,还通报了今年第一次全省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测的结果。
  农业部门和权威专家现身说法,给这些传言戳了章:不靠谱。
  草莓连蜜蜂都能毒死吗
  网络传言:
  最近,一位自称是职业蜂农的网友说,他最痛恨种草莓的农民,因为他们在大棚里打农药,把蜜蜂都毒死了,这草莓带毒,农民自己都不吃。
  现场求证:
  程珊是建德下涯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社员,她有个10岁的儿子,每天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尝几个地里刚采来的草莓。
  关于草莓园蜜蜂死亡的传言,最近,程珊也在网上看到了,她觉得很气愤,但也没处说理。
  昨天,听说省城有媒体来采访草莓食品安全,程珊特地从地里摘了盘草莓跑到现场,和社长唐旭东,社员钟俊丹、胡汉春一起当着大家的面,吃光了整盘草莓。
  &草莓开花到结果,全靠蜜蜂来授粉,不然果实的卖相会不好,也卖不了好价钱。&程珊说,&蜂巢放进草莓棚里,刚开始蜜蜂很想飞出棚,会使劲撞大棚,很多蜜蜂是把自己撞死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午气温高,蜜蜂嫌大棚太热,撞大棚想飞出去,也会出现死伤。&
  社长唐旭东说:&每批草莓都要抽检合格才上市。
  每年,我们的草莓70%供应杭州市场,30%出口日本,每盒出口草莓都有农户信息,哪怕一颗出了问题,都会被全部退货,这样的情况,真没发生过。&
  草莓是用药最多的水果吗
  网络传言:
  有网友说,草莓原本是春天开花结果的,现在都集中大棚越冬种植,一旦发生病虫害,农民就会在棚内大面积喷药,残留的农药会停留在果实表皮。草莓的病虫害非常多,算是用药最多的水果蔬菜之一。
  专家解读:
  浙江草莓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12万吨,浙产草莓到底能不能放心吃?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省农业主管部门,似乎比老百姓还着急知道。
  1月初,浙江省农业厅就开展了今年第一次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共抽查了建德、镇海、慈溪、奉化、乐清、嘉善、诸暨、金东、衢江、临海等10个草莓主产区的100批次草莓,检测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60种农药,所有样品全部合格。
  草莓苗杀药是在开花前,从挂果到采摘还需要3个月时间。
  &草莓会长蚜虫,如果湿度大,可能得灰霉病。大棚种植草莓,一来是延长草莓的采摘期,解决冬季没有本地水果吃的问题;二来大棚清洁种植,也是为了减少病虫害,提高草莓的安全性。&
  蒋桂华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的草莓专家,他说:&如果这3个月里有病虫害,病症也是点状分布的,不需要大面积施药,即便用药也是低毒低残留的,一般5~7天就完全代谢掉了,因为草莓是一周采摘一次的,所以对人体没有影响。&
  大个或空心的草莓,都是打了激素致残的吗
  网络传言:
  很多小朋友喜欢吃草莓,可是妈妈总教育孩子,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是打了激素的,那些空心的,特别大的草莓也一样,孩子最好都不要吃。
  专家解读:
  浙江草莓的品种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作为浙江草莓育种的首席专家,蒋桂华请大家品尝了最新育成的草莓品种&越心&和&越丽&,因为越心草莓的抗病性强,将成为我省红颊草莓的替代品种。
  越心草莓长得有点类似鸡心形,咬上一口果肉,鲜甜多汁,香糯适口。可是,记者咬了一口发现,草莓中间有空心,这难道是打了激素的吗?
  蒋桂华说:&我们所谓激素,其实学名是&赤霉素&。它是种植物激素,并非动物激素,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食用赤霉素会对人体有不良影响。&
  在专家看来,并不是说大的、空心的、畸形的草莓,就是激素草莓,草莓大小完全是由植株营养和果实成熟度决定的。
  &有人说空心草莓就是激素草莓,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草莓空心是品种决定的,有些品种长得太大易空心,比如我们新育成的&越心&草莓。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临安板桥镇的灵溪草莓合作社,富阳栗园的赵培雪草莓种植园亲自品尝下&越心&草莓,看看农户种植到底有没有用激素。&
  蒋桂华还说:&目前,浙江主打的红颊、章姬都是优选品种,包括越心、越丽,整个栽培过程,是完全不需要使用赤霉素的。&
  畸形草莓看着有点揪心,这种草莓能吃吗
  网络传言:
  有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可能是因为基因变异或者受到什么污染了,这样的草莓是不能吃的。
  专家解读:
  导致草莓畸形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长过度,还有一种是花期授粉不均。
  草莓要长得好,要依赖蜜蜂充分授粉。
  在冬季气温过低时,蜂群不愿意出巢,大棚内的草莓,相互紧挨着的花朵,如果授粉不均匀,就会导致有的草莓种子受精,有的种子没受精。
  受精的种子得到生长素的滋润,开始细胞分裂、吸收养分,没有受精的种子则不能良好发育,从而形成双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等畸形果实。
  还有一些草莓会出现两个头,或者看起来有些扁平、不规则,这种草莓则是因为生长过度,也就是通俗说的熟过了头造成的,这种草莓不但食用安全,而且口感还特别甜呢。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网传草莓农药毒死蜜蜂 省农业厅:浙产草莓放心吃
冬令时节,考究的吃货们,早已在餐桌上为正在大量上市的本地草莓留了位置。
这两天,杭州果品批发市场里,一天就要卖掉100吨新鲜草莓——今年的暖冬气候有利于草莓生长,本地草莓大量上市拉低了价格,目前草莓批发价8~12元/斤,比去年便宜不少。
到了春节,草莓价格按惯例会上涨,吃货君们很多都在抓紧囤货,准备大快朵颐。
可这草莓还没吃上几口,诸多闹心的传言先在网络上此起彼伏起来:农药草莓、激素草莓、草莓园蜜蜂集体死亡等消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这些传言真的靠谱吗?
这回,相关部门和小记们想到一块去了——昨天,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中心等涉农单位,在建德下涯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布我省自主培育的草莓新品“越心”、“越丽”,还通报了今年第一次全省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测的结果。
农业部门和权威专家现身说法,给这些传言戳了章:不靠谱。
草莓连蜜蜂都能毒死吗
网络传言:
最近,一位自称是职业蜂农的网友说,他最痛恨种草莓的农民,因为他们在大棚里打农药,把蜜蜂都毒死了,这草莓带毒,农民自己都不吃。
现场求证:
程珊是建德下涯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社员,她有个10岁的儿子,每天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尝几个地里刚采来的草莓。
关于草莓园蜜蜂死亡的传言,最近,程珊也在网上看到了,她觉得很气愤,但也没处说理。
昨天,听说省城有媒体来采访草莓食品安全,程珊特地从地里摘了盘草莓跑到现场,和社长唐旭东,社员钟俊丹、胡汉春一起当着大家的面,吃光了整盘草莓。
“草莓开花到结果,全靠蜜蜂来授粉,不然果实的卖相会不好,也卖不了好价钱。”程珊说,“蜂巢放进草莓棚里,刚开始蜜蜂很想飞出棚,会使劲撞大棚,很多蜜蜂是把自己撞死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午气温高,蜜蜂嫌大棚太热,撞大棚想飞出去,也会出现死伤。”
社长唐旭东说:“每批草莓都要抽检合格才上市。
每年,我们的草莓70%供应杭州市场,30%出口日本,每盒出口草莓都有农户信息,哪怕一颗出了问题,都会被全部退货,这样的情况,真没发生过。”
草莓是用药最多的水果吗
网络传言:
有网友说,草莓原本是春天开花结果的,现在都集中大棚越冬种植,一旦发生病虫害,农民就会在棚内大面积喷药,残留的农药会停留在果实表皮。草莓的病虫害非常多,算是用药最多的水果蔬菜之一。
专家解读:
浙江草莓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12万吨,浙产草莓到底能不能放心吃?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省农业主管部门,似乎比老百姓还着急知道。
1月初,浙江省农业厅就开展了今年第一次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共抽查了建德、镇海、慈溪、奉化、乐清、嘉善、诸暨、金东、衢江、临海等10个草莓主产区的100批次草莓,检测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60种农药,所有样品全部合格。
草莓苗杀药是在开花前,从挂果到采摘还需要3个月时间。
“草莓会长蚜虫,如果湿度大,可能得灰霉病。大棚种植草莓,一来是延长草莓的采摘期,解决冬季没有本地水果吃的问题;二来大棚清洁种植,也是为了减少病虫害,提高草莓的安全性。”
蒋桂华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的草莓专家,他说:“如果这3个月里有病虫害,病症也是点状分布的,不需要大面积施药,即便用药也是低毒低残留的,一般5~7天就完全代谢掉了,因为草莓是一周采摘一次的,所以对人体没有影响。”
大个或空心的草莓,都是打了激素致残的吗
网络传言:
很多小朋友喜欢吃草莓,可是妈妈总教育孩子,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是打了激素的,那些空心的,特别大的草莓也一样,孩子最好都不要吃。
专家解读:
浙江草莓的品种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作为浙江草莓育种的首席专家,蒋桂华请大家品尝了最新育成的草莓品种“越心”和“越丽”,因为越心草莓的抗病性强,将成为我省红颊草莓的替代品种。
越心草莓长得有点类似鸡心形,咬上一口果肉,鲜甜多汁,香糯适口。可是,记者咬了一口发现,草莓中间有空心,这难道是打了激素的吗?
蒋桂华说:“我们所谓激素,其实学名是‘赤霉素’。它是种植物激素,并非动物激素,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食用赤霉素会对人体有不良影响。”
在专家看来,并不是说大的、空心的、畸形的草莓,就是激素草莓,草莓大小完全是由植株营养和果实成熟度决定的。
“有人说空心草莓就是激素草莓,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草莓空心是品种决定的,有些品种长得太大易空心,比如我们新育成的‘越心’草莓。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临安板桥镇的灵溪草莓合作社,富阳栗园的赵培雪草莓种植园亲自品尝下‘越心’草莓,看看农户种植到底有没有用激素。”
蒋桂华还说:“目前,浙江主打的红颊、章姬都是优选品种,包括越心、越丽,整个栽培过程,是完全不需要使用赤霉素的。”
畸形草莓看着有点揪心,这种草莓能吃吗
网络传言:
有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可能是因为基因变异或者受到什么污染了,这样的草莓是不能吃的。
专家解读:
导致草莓畸形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长过度,还有一种是花期授粉不均。
草莓要长得好,要依赖蜜蜂充分授粉。
在冬季气温过低时,蜂群不愿意出巢,大棚内的草莓,相互紧挨着的花朵,如果授粉不均匀,就会导致有的草莓种子受精,有的种子没受精。
受精的种子得到生长素的滋润,开始细胞分裂、吸收养分,没有受精的种子则不能良好发育,从而形成双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等畸形果实。
还有一些草莓会出现两个头,或者看起来有些扁平、不规则,这种草莓则是因为生长过度,也就是通俗说的熟过了头造成的,这种草莓不但食用安全,而且口感还特别甜呢。记者 施雯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农药超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