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原消南外滩滨水区附加图则园林村 湾滩村在哪个位置

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_结合巢湖市中庙镇总体规划实例_单德启-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城乡/园林规划
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_结合巢湖市中庙镇总体规划实例_单德启
2002年第1期第17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SINGHUA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1 2002Vol.17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结合巢湖市中庙镇总体规划实例单德启, 王小斌(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滨湖旅游风景区的小城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其规划设计必须发掘地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上做深而精的研究,构筑旅游的特色;同时,要复兴山水文化城镇的理想模式,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保证规划有长远发展的弹性,加强观念、制度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整体探索此类小城镇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关键词:文化特色; 自然生态; 园林; 旅游; 弹性原则中图分类号: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01-0078-06Tu-  当前,国家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撤乡并镇、迁村并点的步伐加快。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风景旅游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些风景旅游区小城镇(包括滨湖旅游区小城镇),由于缺乏科学的城镇规划,造成了风景旅游资源和景观生态的严重破坏,建设用地极大浪费,乱搭乱建,低层次的“小煤窑”式的重复开发,破坏性开发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屡见不鲜,镇区有大量的极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庙堂建筑和民居建筑被拆毁。因此,我们深深感到必须把滨湖风景旅游区小城镇规划工作做好,引导其可持续地发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新的建设高潮到来之际,如何保护滨湖风景旅游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生态资源以及民居遗产,塑造旅游特色并加以现代化的表现,以旅游促生产并带动城镇经济的全面发展,解决近期低水平、低档次建设和远期高档次、高水平建设的矛盾,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怎样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护、继承和弘扬地区传统文化,创造优美的景观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公众参与意识,从硬件和软件的全方位建设中,把观念、制度和文化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建设系统工程中来,真正地做到旅游兴镇。如果没有正确指导思想的规划和建设,建设景色优美、功能完善齐全、健康持续发展的小城镇是不可能的,至少存在着缺陷。巢湖位于江淮之间,地跨合肥、巢湖二市和肥东、肥西、庐江三县。巢湖又称金湖,巢湖因湖面形态呈鸟巢状故名巢湖。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1987年巢湖被列入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庙镇位于巢湖市居巢区的西部、巢湖北岸,似半岛状伸入巢湖。中庙镇依山傍水,临湖而立,现状建成区0.51平方公里,镇区总人口4386人。而距中庙镇2.4公里的姥山岛,具有3山9峰之景,海拔105米,岛上生态植被保护良好,环境优美是一望无际的巢湖湖面上的“湖上绿洲”,岛上有文峰塔、圣妃庙、古船塘等名胜古迹。中庙同姥山岛相辅相承,号作者简介:单德启(1937-  ),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斌(1966-  ),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79称湖天第一胜境。中庙镇的景区有中庙(又名太姥庙)、昭中祠、白衣庵和中庙船塘,占地不大,却极具地方传统特色和旅游文化价值。巢湖为江淮之间鱼米之乡,中庙镇又处于滨湖最有利地位,渔业文化和产业发展极具规模和特色,湖中水产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远近弛名,享誉中外。中庙镇于1984年和1992年分别作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庙镇的城镇建设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但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经济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矛盾不断加剧。由于缺乏规划的指导,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中庙镇的城镇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近几年,随着国家旅游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集镇出现了一些零散的“小煤窑”式的建设,规划设计的档次不高,各种问题伴之而来,如用地布局不合理、发展无序以及对传统风貌和生态景观环境的严重破坏等(见图1,图2)。面对这种滨湖旅游风景区的小城镇,如何来进行规划设计,其正确方法论的和思想理念将成为规划此类小城镇核心问题
。一、特色和地区文化中庙镇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文脉,即皖中滨湖山水集镇和庙堂遗址,成为它独特的旅游资源。它不仅有一般小城镇的特征,更具有旅游小城镇的特征;旅游兴镇,不仅是经济学的观点,更是此类小城镇开发、建设的依据。所以,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挖掘该城镇最优秀、最具特色的要素,不轻易放过基地一个山丘、树林、湖面、自然生态景观的特色以及建筑群体、单体甚至民宅特色的要素。滨湖城镇的特色由多方面的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地理环境与地方气候、生产方式和手工技艺、空间结构和建筑景观都是特色的重要内容。(一)水文化特色水文化特色是滨湖城镇特色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佛教经书故事里,吸引人的有南海“观世音”菩萨,东海有东海龙王以及海底龙宫,使我国东南大海令人神往。巢湖及中庙地区的水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精彩,巢湖烟波浩瀚,景色秀丽,湖面波光粼粼,渔帆点点,岸边港汊弯弯,加上水中的姥山岛、文峰塔以及遥相对应的凤凰台上的中庙镇,风光如画。由阳光、沙滩、柳林、港湾、水岛、渔帆、古建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的景观特色。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对城市规划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换言之,古代城镇具有的特色是长期受山水文化的影响的结果。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把水看成具有灵性和人性之物,代表了天地自然智慧和美德神物总称。水文化是社会文化总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庙镇规划中(图3)制定以下原则:(1)特图
1色原则:在对中庙镇,姥山岛旅游景区的区位分析、自身特色、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深入细致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抓住生态观光旅游这个主线,以线带面,确立中庙镇生态旅游独具特色的经济格局、自然整体氛围、民俗风情、建设风格以及景观风貌等。(2)传统风貌的保护和更新原则:中庙寺院、昭忠祠和白衣庵等建筑群都要严格保护,在修建过程中,都要整旧如旧,保持其原有的建筑特色,这也是中庙镇区旅游景区中独占性的人文景源;同时,对其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加以保护。对半边街区的传统商业购物步行区和渔民饮食文化一条街的改造和更新,饮食文化一条街的改造和更新,都要尊重传统环境特色,突出中庙寺院的主导地位,新建和改建的建图2,8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保护挖掘特色并不意味着不能有机更新,研究哪些要素特色是不能动的,须原封不动地保护,哪些要素是可以更新的,通过研究要尽快把我们的传统城镇、传统民居和园林景观文脉,作为文化遗产里面的建筑理论和建筑经验总结出来,才能更好地构成城镇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相适应的规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世界范围来看,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小城镇,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当然,特色产业的开发要视特色资源来确定,同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要研究市场需求和开发能力的状况,因地制宜,有所侧重。2.抓住自己的传统产业。3.国家产业政策导向。4.文化因素(地域文化)是高屋建瓴地考虑产业特色的深层次因素。5.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失去独占性
。区城镇和建筑风格、形态和形式。这些都是难以复制的无价之宝,是旅游兴镇的独占性财富。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和思想,而最后的成果需要在具体而真实的语境中寻找,任何既定的模式和框架都是相矛盾的。地区性的传统既要有继承,又要求发展,即如何发展和延续,也可视为传统地区性现代化的表现,这也符合辩证发展的逻辑,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着眼于全球化,还是着眼于地方多样化,实际上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民族和地区保持凝聚力和活力,又使全球文明的发展有益于民族地域文化的发展,而不至于削弱或吞没民族、地区和地方的文化。所以,过分钟情于全球性的技术文明,将散失各地区文明应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城镇和园林建筑的意义和地方文脉相连,并诠释着地方文脉,这并不意味地域性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城镇、园林和建筑学更与未来相连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形成吸引各地区居民前来旅游观赏、休闲和度假,这都将促进经济和产业及文化的更快发展。二、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有机融合1989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召开的各国议会联盟大会通过的《海牙宣言》,提出“自然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力量”,可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对生态系统的剖析研究,能为旅游城镇的规划设计提供精髓的思想和原则。(一)自然生态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著名生态学家E?P?奥德姆1971年指出: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图3大至整个生物圈、整个海洋、大陆、湖泊,小到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个小池塘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庙镇的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就包含巢湖湖泊、姥山岛森林,中庙镇的岗地、圩滩和池塘、湿地系统,尤其是姥山岛独特的森林生态,在整个华东区域都是稀有的。这是兴办旅游产业的资源和依据。自然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它所需要的能源是生产者对光能的“巧妙”转化,消费者取食植物,而动、植物残体和代谢物通过分解又归还到环境(土壤)中,重新供植物利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除了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外,还存在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二)地区性特色对建筑的地区性而言,阐述地点性和全球性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具个性的空间层次,仅从建筑单体来研究地区性问题就很狭隘。地区性的凸现,在城镇的区域整体景观风貌、生态环境、城镇社区或街区乃至城镇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得更为清晰。地域性的凸现,还需要一个时间座标,正如罗西所说,建筑包括存在和时间,地区性关注历史,关注此时此地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通过“此时”未来的一段时间凸现出来的。所以,传统地区的城镇和建筑文化有相对稳定、封闭的独立性渐变发展,从而展现出鲜明的地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81是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能流和物质流的行为由信息决定,物质流和能量流是信息流的载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剖析中可以看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近似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的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始状态。所以,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的状态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能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而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称为生态失调,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系统中各群落、组织将在失衡中灭亡或遭重创。今天,随着人类技术力量的不断强大,人类对自然的高强度开发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屡遭破坏。美国学者W?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一书中阐述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强调人类要维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的平衡,为争取明天的生存和发展做准备。1970年初,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报告,高呼人类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下降的生态危机。在这之后不久,联合国发表《只有一个地球》,呼吁人类面对全球自然生态危机的险境,揭开了世界大规模系统化研讨生态学的讨论。这也是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的核心内容。(二)人文生态人文生态是自然生态在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由有形物态如城镇、园林、建筑和无形的文化、风格,邻里关系、经验和价值观等组成。人文生态的美学价值是和谐与有机平衡,从传统城镇的合理的规划布局,依山傍水的选址,富有特色的简朴的古建筑,包括庙堂建筑、寺塔和古民居装饰等都是人文生态和景观的组成部分。小尺度的空间、邻里之间的互助关系以及对区域环境共同的责任感都是此类城镇生活和人文生态结构组成。从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建筑和城市、园林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由于人的非凡的创造力,从自然生态系统其他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在人的元素组群外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系统。这个系统在人的观念思想下建立,从而形成了由人、建筑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文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的建筑活动,引起了周围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变化。对人文生态系统而言,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但是这一人文生态系统在动态平衡下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为人文生态系统提供了一般性原理,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既符合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求,对人类来说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形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环境,从而成为城镇建筑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人文生态要建立美好的秩序。以建筑为例,包括空间布局、空间组织塑造等都要有主次之分。例如,突出重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庙镇老街就要突出中庙佛教建筑的主导地位和佛教建筑秩序感。中庙镇有优美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再加上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构成了风景旅游区滨湖城镇旅游资源极有价值的内容,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真正动力。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在城镇建设和规划中,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开发,坚决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代价;追求浮华和生搬硬套大城市的建造手段和技法,将会使滨湖旅游型城镇和一般城市毫无区别。例如,方格网的大马路,无根据的大广场,追求星级的大宾馆、保龄球、高尔夫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追求深加工、精加工和旅游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自然生态保护原则认为,人及人类的建造活动都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个系统是一个有机平衡的系统,一旦某些方面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相关的失衡。按此原则,应制止对自然环境的消极破坏。在中庙,要保持和维护现有生物种群,提高自然的复苏能力,禁止在姥山岛上大面积征用绿地,砍伐林木建房,机动车禁止上岛;不得在岛上修机动车道,步行道的修建应就地取材,采用条石、块石或鹅卵石路。而在中庙镇,沿滨湖大道将中庙寺院、昭忠祠和白衣庵及度假村等进行大面积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规划镇中心大面积景观生态公园,作为居民,游客休憩,步行和游览的良好生态型场所;在镇区南部沿农民公园等低洼地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公园,既能改善镇区环境、气候,又能兼休闲、观光之功能,从而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三、复兴山水园林城镇文化的景观设计滨湖旅游型城镇的规划建设从目标和操作上可利用其优势,而发展成为理想的山水城镇模式。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引起了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广泛讨论。他在很多,8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园林营造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中,把整个城市(包括城镇)建成为一个座超大型园林,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园林环境,让现代的居民也享受到。在不少附庸社会潮流的规划设计工作者眼里,仍然把建高楼大厦、大广场、玻璃幕墙等作为小城镇规划的现代化标准,这将导致建筑和城市文化的失落,同时,将浪费巨大的资金财力和物力,这是要坚决杜绝的。“山水园林城市”首先表达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原本只有王侯将相享用的园林环境,通过规划建设,要奉献给城镇的主人――市民。其次,“山水城市”极具生态学哲理,它的核心思想是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和考察城市问题。在发达国家,人们为了回归自然,一方面热衷于到大自然中去,另一方面还努力把大自然引入城市。另外,“山水城市”是对城市环境中的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作综合考虑的结果,除了涵有生态学的观念,还涵有历史、文化的概念;不仅追求自然美,还追求人文美。规划学家芒福德曾指出,在城镇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这对城市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这个城镇文化随之而衰退。应既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另外,“山水城市”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理解,它具有科学理论的层次性。在滨湖山水城镇复兴山水园林文化,事半而功倍。中庙镇自然的湖泊水体,天水一色,渔帆点点的景色,青青的远山,绿化植被保存完好的湖心岛,构筑了山水城镇美好的景观生态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建筑群和其围合的空间,与山水地貌融为一体的设计将是正确之道,在技术和设计手法上应坚持,尺度宜小不宜大,色彩宜淡雅明快,不宜晦暗杂陈;符号宜发掘地方环境和建筑传统元素,并加以现代化的表现。建筑高度和密度都要严格控制,特别要注意防止对山水环境的污染。在滨湖山水园林城镇,复兴山水园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设计好景观环境,要将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作为规划设计重要元素来考虑,以生态化为基础,通过诸元素的组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思想,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只有这样,我们在山水园林设计里才能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展现出“山得水而话,水得山则媚,城镇得山水而灵气”的山水城镇,从而充满活力。中国园林的特点是以山水风景为主将规则的建筑物和不规则而自然状的山岩、树木、水面对比组合山水城市模式是将传统园林山水的形态拓展,自然中流露出朴实,但按生态的原则不能过多地破坏生态,这样投入的资金物力也能减少,这是一个双赢的措施。在中庙镇的规划设计里,树立复兴山水城镇文化的思想,因地制宜,结合道路、岗地、沙滩和水面等地形地貌,规划山水园林城镇。首先,规划出两个水景公园,绿地景观公园和体育公园,同时结合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庙镇新的旅游活动点。第二,在滨湖大道两侧设滨湖绿带,供居民游憩、散步,兼做防洪绿地,同时,大小绿地组合,沿路布置石凳、石椅、路标、指示牌等小品,使镇里居民和游客能在休息中享受自然山水园林风光。第三,重点绿化路和景观绿化大道相结合,尤其是景观绿化大道宽20米,配种优质高大乔木,也穿插布置一些有造型特色的树种,形成园林中的对景、夹景、框景序列,引导视觉形成情景交融的景象。姥山岛规划成一个大的湖上绿洲公园,以自然生态原始森林为主要特色,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同时要增加观赏性树种;与此同时,作好岛上的退耕还林,在岛内引种的林木强调检疫,保证无虫害,从而使姥山岛真正成为湖中的绿色明珠。在中庙和姥山之间的湖区是形成山水园林城镇的基石,从湖上看中庙、姥山、白衣庵、昭中祠等更觉湖天第一胜景的绝处。湖上规划游泳区、湖中帆船竞技区,各具特色,姥山岛和中庙镇相映生辉。随着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21世纪将是城市规划理论、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时代。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目标出发,进行规划方法和理念的探索,使城镇空间环境的发展不仅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更要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丰富地区的空间文化内涵,保护利用地区特色资源,维护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参考文献:[1]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12.[2]吴良镛.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3]顾孟潮,鲍世行.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4]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J].建筑学报,2000,(11).[5]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它[J].建筑学报,2000,(11).[6]刘滨谊.景观设计中对自然景观要素的再认识[J].规师,(滨湖园林旅游风景区小城镇规划初探83TheDesignoftheSmallTownsofLakesidesofSceneryLandscapeAreaSHANQi-de,WANGXiao-bin(SchoolofArchitecture,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Thesmalltownoflakesideofscenerylandscapeareaisnotasmalltownofordinarymean-Abstracting.Thewayofdesignandplanofthesmalltownmustresearchthecontextoftheregionandhistoryandculturecharacteristic,sowemustdoprofoundworksinnaturalandhumanecologyforbuildingtravelcharacteristic.Meantime,wemustrevivetheidealmodeofthemount-riverculturetownandpromotethequalityoftheenvironmentofhumanresidence,inordertoguaranteeelasticityoflong-termdevelopmentofthetownplanning,andenhancethebuildingofconceptsystemandculturefacilities.Thisarticleisentire-lyexploringthewaysofdesignandplanofthedevelopmentofsuchkindofthesmalltown.KeyWords:cprincipleofelasticity(上接第63页)  参考文献:[1](俄)金融消息[N]..[2][3]M.奥西莫夫.1998年的俄罗斯证券市场及1999年的发展前景[J].(俄)金融市场,3,167.[4]C?库里京.俄罗斯金融市场概貌[J].(俄)金融市场,4.[5]A?鲁斯里科夫.俄罗斯证券市场兴起的现实与幻想[J].证券市场,2000,(3).[6][7][9]TargettS.Crisesthatareforgottensoquickly[J].FinancialTimes,2000,(1).[8]U?卡菲也夫.1999年的结果对2000年的俄罗斯股票市场意味着什么?[J].证券市场,2000,(3).[10]C?加卡依.经纪人准备革命[J].商人报,2000,(45).[11]C?西诺夫.在俄罗斯建立国家调节证券市场系统[M].莫斯科:星际出版社,4.[12](俄)消息通告[J],2000,(13).[13](俄)消息通告[J],2000,(15).[14](俄)独立报.金融网站[N]..OntheSecurityMarketoftheRussianFinancialCrisisZHANGHong(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Russiaestablishedthemodernsecuritymarketin1990.Sincethen,thesecuritymarkethassufferedfromalotofdifficulties.Therearetwomainstockmarkets:theMoscowinter-bankforeignex-changetradingsystemandtheRussiantradingsystemnow.Thedefectofthemarketstructureledfinan-cialcrisis.Finally,theworldknownRussianfinancialcrisisbrokeoutonAug.17,1998,andithadagreat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thesecuritymarket.KeyWords:Rusecuritytrade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近代上海苏州河滨水区城市空间的演变-兼论苏州河滨水区城市空间综合整治.pdf6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论文提要:
论文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以上篷苏州河滨水区城市空
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近代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近代上海苏州河
滨水区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其演变轨迹。论文最后对未来苏州
河河道综合治理中城市空间整治规划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Abstract:
Theauthortakeswaterside
oftheSuzhouriverasthe
itsevolutioninneoterictimefromvarious
analyzingprocedure
politics,economics,sociology
culture,investigatingtaking
formationand
ofthewatersideurban oftheSuzhou
development
riverinneoteric
trackofevolution,Infinal
Shanghai,tryingexplore
author his
thesis,the
researchthe
presentpreliminary
integratearrangement
Suzhouriverforthefuture.
spac∞ofthe
关键词:苏州河滨水区城市空间近代城市化
Words:the
River,Waterside,Urban
Space,theSprawlin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山县一环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