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10,夜胶藤15,云木香10黄芪15大枣10酸枣仁10白术10白参10炙远志10桂圆肉的功效与作用10

您的位置: &&
白术提取物5:1 10:1 20:1补气健脾
起批量(kg)
供货能力:
可销售总数量:
最低订购量:
建议零售价:
86-029- 联系我时请说是从盖德化工网上看到的
本产品由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提供,请致电了解详情。
会员等级: VIP会员 第1年
实名备案: 已实名备案
经济性质: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模式: 生产商,
联系电话: 86-029-
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陕西西安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20号华晶广场B座1104
产品详细说明
产品英文名称:
术、山芥、山姜、山连、山精、冬白术
EINECS编号:
主要成分:
白术提取物
提取来源:
检测方法:
应用剂型:
片剂 胶囊 水剂
临床应用:
医药保健品
1公斤铝箔袋25公斤纸板桶
白术提取物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白术植物提取物皂甙 厂家现货
白术提取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白术植物提取物白术皂甙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含量规格:白术提取物,提取比例10:1
产品特性:棕黄色粉末
---------------------------------------------
【产品名称】:白术提取物&
【中文别名】:术、山芥、山姜、山连、山精、冬白术
【拉丁名称】: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提取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
【药用部位】:根茎
【原料性状】:精细棕黄色粉末
【药用成份】: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A、B,另含3-&-乙酰氧基苍术&酮、3-&-羟基苍术酮等&
【性味归经】:温;苦、甘;归脾、胃经
&名称:白术提取物
类别:补益药
拼音:BAI ZHU
拉丁: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别名:术、山芥、山姜、山连、山精、冬白术
药用部位:根茎
规格:5:1 10:1 20:1
性状:精细棕黄色粉末
性味归经:温;苦、甘;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内有实邪雍滞者禁服。
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 年 3 月,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天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现代化、产业化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科技外向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包括柚子系列产品(柚皮苷、柚皮素、柚皮苷二氢查耳酮)、枳实系列产品(橙皮素、川陈皮素、橘皮素)、槐果系列产品(槐果苷、染料木素、山柰酚)、以及其他活性单体(香叶木素、芹菜素、熊果酸、莽草酸)多糖类(灵芝多糖,云芝多糖,黄芪多糖)齐墩果酸等 . 经过 10 年来的持续发展,公司已在植物提取物生产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客户资源,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天然药品、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制造企业和医药原料贸易商建立了良好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据有稳定的客户群,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市场稳定,市场前景广阔。由植物提取物领域的一代天骄陈冲先生带领的博士,硕士及一大批科研人员不断的开发新品使我们公司随时可满足国内外客户的新品需求,公司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芹菜素、柚皮甙、染料木素、熊果酸、木犀草素、莽草酸、山奈酚、芝麻素等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下设市场、研发、生产等多个部门,公司研发中心拥有一支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队伍,以及多台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磁力驱动高压釜等先进的检测、实验、中试设备,与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依托关系,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公司生产车间拥有数条植物提取生产线,以及动态逆流提取、柱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效逆流萃取、微波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激素等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已形成年产600吨植物提取物的生产能力,产品规格齐全,品质稳定。 公司拥有完善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管理部配置了多台套气相、液相、紫外等先进检测和实验仪器,并对工艺研究、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测三项职能进行了明细分工,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和全面的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确保了产品的品质。 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迅速的供货能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让小草公司能够满足您的各种需求,成为您理想的合作伙伴。
该公司相关产品
别名: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规格:20:1
外观:棕色粉末
提取部位:根茎
提取溶剂:水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桉油醇(&-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提取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
性味:性温,味辛、苦
检测方法:薄层色谱
包装:铝箔袋或纸板桶
保质期:24月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苍术
功效: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能。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萎痹、风湿痹痛、风
寒感冒、雀目夜盲。
苍术主要质量指标:细度: 100%过80目筛规格为: 5:1或者10:1 水分&5 .0 % 砷&2 ppm 重金属&20ppm 细菌总数&1000CFU/G 霉菌、酵母菌数&100CFU/G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标准Specification
结果Result
性状检查Organoleptic
外观Appearance
Fine Powder
Yellow-Brown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使用部位Part Used
提取方法Method of Extraction
Hydro-alcoholic
提取溶剂Extract Solvent
Ethanol & Water
干燥方法Drying Method
High Temperature&Pressure
提取比例Extract Ratio
物理性状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粒径Particle Size
NLT100%Through 80 mesh
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
灰分Ash content
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40-60g/100ml
重金属Heavy metals
总量Total Heavy Metals
微生物检测Microbiological Tests
菌落总数Total Plate Count
&1000cfu/g
酵母菌及霉菌Total Yeast & Mold
大肠杆菌E.Coli
阴性Negative
沙门氏菌Salmonella
阴性Negative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阴性Negative
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货供应:
白藜芦醇,软骨素,S-腺苷蛋氨酸,辅酶Q10,D-泛醇,褪黑素,胶原蛋白,番茄红素,叶黄素,蜕皮激素,虾青素,熊果苷,大豆异黄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二十八烷醇,淫羊藿苷,&-胡萝卜素
胶原蛋白(牛皮化妆品级)胶原蛋白(牛皮食品级)
胶原蛋白(猪皮化妆品级)胶原蛋白(猪皮食品级)
胶原蛋白(鱼皮化妆品级)胶原蛋白(鱼皮食品级)
胶原蛋白(乳品级)
植物提取物:
锯叶棕提取物,白柳皮提取物,黑升麻提取物,酸枣仁提取物,紫锥菊提取物,山楂果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问荆提取物,荨麻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枸杞提取物,灵芝提取物,香菇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白云豆提取物,乳香提取物,山药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生姜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玉米须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菝葜根提取物,灰树花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三七提取物,车前草提取物,车前子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大豆异黄酮,白芍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白芥子提取物,枇杷叶提取物,厚朴提取物,番泻叶提取物,莽草酸,熊果酸,绞股蓝提取物,娑罗果提取物,漆黄素,人参提取物,人参叶提取物,刺蒺藜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猫爪草提取物,枳实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防己提取物,艾叶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白茅根提取物,白术提取物,百部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柏子仁提取物,板蓝根提取物,半夏提取物,薄荷提取物,补骨脂提取物,苍耳子提取物,柴胡提取物,朝鲜蓟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大黄提取物,大青叶提取物,大枣提取物,淡竹叶提取物,丹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冬瓜子提取物,杜仲皮提取物,防风提取物,独活提取物,茯苓提取物,覆盆子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钩藤提取物,瓜蒌提取物,海带提取物,合欢皮提取物,荷叶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核桃提取物,西红花提取物,藏红花提取物,葫芦巴提取物,黄柏提取物,黄精提取物,黄连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僵蚕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荆芥提取物,桔梗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降香提取物,菊花提取物,苦瓜提取物,苦楝皮提取物,苦杏仁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宽筋藤提取物,辣椒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龙胆提取物,龙眼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麦冬提取物,牡丹皮提取物,木瓜提取物,木香提取物,南瓜子提取物,牛蒡子提取物,牛蒡根提取物,牛膝提取物,女贞子提取物,芹菜提取物,桑白皮提取物,桑寄生提取物,桑叶提取物,桑枝提取物,苏木提取物,山豆根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射干提取物,伸筋草提取物,石菖蒲提取物,鼠李皮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天花粉提取物,葶苈子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威灵仙提取物,稀莶草提取物,细辛提取物,续断提取物,玄参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夏枯草提取物,芫荽提取物,燕麦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野菊花提取物,薏苡仁提取物,茵陈提取物,郁金提取物,郁李仁提取物,远志提取物,栀子提取物,竹茹提取物,紫花苜蓿提取物,泽泻提取物,蜀葵提取物等。
植物提取物产品:
中草药提取物
白柳皮提取物、刺蒺藜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大茴香提取物、丹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番茄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黑升麻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红曲提取物、虎杖提取物、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姜黄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菊花提取物、苦瓜打粉、苦瓜提取物、雷公藤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猫爪草提取物、母菊提取物、南瓜子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千层塔提取物、青皮提取物、青皮提取物、人参打粉、人参根提取物、人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山药提取物、生姜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干]、甜叶菊提取物、问荆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香菇提取物、香菇提取物、小茴香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玉米须提取物、棕榈子提取物、大麦苗汁干粉、银杏干浸膏、紫苜蓿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等。
之前收到您的回复。
* 主要内容:价格要求:-
规格要求:-
产品数量:-
包装要求:-
您已经是盖德化工网会员?登录后自动填写以下表单内联系方式
您还不是盖德化工网会员?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或点击这里
* 联系人:
* 邮&&箱:
公司名称:
* 联系电话:
a4yvczkqmeecovrwamyqcyahf4dtob3ibyzvmlqfmflwiad3aezfq2cumfkwmxljavtvs3igmmatobruajqa6pcsgy
a4yvczkqmeecovrwamyqcyahf4dtob3ibyzvmlqfmflwiad3aezfq2cumfkwmxljavtvs3igmmatobruajqa6pcsgy
白术提取物5:1 10:1 20:1补气健脾相关产品报价
公司名称报价日期
VIP陕西藤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
120元/千克
VIP西安昌岳植物化工有限公司
VIP西安仁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天瑞集团生产部
VIP西安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
110元/千克
VIP西安昌岳植物化工有限公司
VIP陕西藤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
VIP西安四叶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元/公斤
VIP西安斯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天瑞生物
VIP西安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
陕西斯诺特工厂
VIP陕西斯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0元/公斤
VIP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120元/公斤
VIP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VIP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西安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VIP西安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
120元/千克
VIP西安昌岳植物化工有限公司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盖德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卖家,交易前 请详细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向盖德化工网举报。 。
总部电话:8 ; 江苏办:025-;客服电话:1; 展会合作:9
版权声 明&2015十、退翳剂十一、补益剂
十二、治疳剂十三、外用剂
发布时间:&&&来源:&&&90人关注
  十、退翳剂
  眼之风轮,质地透明,光亮如镜。若发生病变,则混浊不清,是为翳膜。一般原发于风轮者为翳;继发于气轮,赤丝缠绕者为膜。
  退翳之法,须分层次。当风热正盛时,则以疏风清热为主,略加退翳药;至风热稍减,就应以退翳为主,略加祛风清热药,切忌单用或过用清热药,否则阳气受损,翳必不退;若系陈旧翳膜,则以风药发散,佐以活血行气之品。
  翳发于风轮,风轮在脏属肝。因此,凡属清肝、平肝、疏肝的药物,也有退翳之效。
  (一)经验方
  加味拨云退翳汤
  【组成】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车前子10g(包煎),石决明20g(先煎),蛇蜕3g(包煎),蝉蜕5g。
  【功效】祛邪退翳。
  【主治】星点云翳初起,红赤流泪。
  【方解】方中蝉蜕疏风清热,退翳明目为君;蛇蜕、木贼疏风清热,退翳明目,石决明、青葙子清肝退翳明目,荆芥、防风祛风退翳为臣;黄芩、赤芍、车前子清热,清肝明目为佐;柴胡疏肝解郁,透表泄热为使。
  加减拨云退翳丸
  【组成】蝉蜕100g,木贼100g,车前子80g,青葙子80g,菊花80g,防风60g,柴胡6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g,空腹开水送服,1日3次。
  【功效】退翳明目。
  【主治】黑睛宿翳。
  【方解】蝉蜕疏风清热,退翳明目为君;木贼疏风清热,退翳明目,青葙子清肝明目,助蝉蜕退翳为臣;车前子、菊花、防风祛风清热,清肝明目为佐;柴胡疏肝解郁,透表泄热为使。
  荆防退翳汤
  【组成】荆芥10g,防风10g,蝉蜕5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石决明10g,决明子10g,车前子10g(包煎),蛇蜕5g(包煎),甘草6g。
  【功效】祛风退翳。
  【主治】外感风热与肝胆之火相搏,上炎扰目之角膜斑翳。症见黑睛生翳,白睛红赤,刺痛流泪,兼见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祛外感之风邪;木贼、青葙子、石决明、决明子、车前子以清肝明目;柴胡疏肝解郁;黄芩以清热;赤芍以活血凉血;蝉蜕、蛇蜕以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血虚,加当归10g,以补血;气虚,加黄芪10g,以补气;肝肾阴虚,加熟地黄20g,枸杞子10g,以滋阴补肾。
  二退决明汤
  【组成】蛇蜕5g(包煎),蝉蜕5g,石决明20g(先煎),熟地黄20g,青箱子10g(包煎),谷精草10g,木贼10g,菊花10g,防风10g。
  【功效】扶正祛邪,退翳明目。
  【主治】肝阴亏虚,外感风邪上扰头目所致的宿翳,云雾移睛;症见视物昏矇,眼前有点状黑影,或云雾样暗影,头晕目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方解】方中用熟地黄滋补肝阴,使肝阴充足以上注于目;蛇蜕、蝉蜕退翳明目;石决明、青箱子、谷精草、木贼、菊花清肝泻热、退翳明目之功;防风能祛除外风。诸药配伍,共奏扶正祛邪,退翳明目之功。
  拨云退翳散
  【组成】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
  【功效】退翳明目。
  【主治】宿翳。
  【方解】方中木贼疏风清热,退翳明目;防风、荆芥祛风清热,发散退翳;柴胡、决明子、青葙子祛风清肝,退翳明目;黄芩清心肝邪热;赤芍养血活血以助退翳,甘草调和诸药。
  (二)常用方
  消翳汤(《眼科纂要》)
  【组成】木贼5g,密蒙花5g,柴胡10g,川芎5g,当归尾10g,生地黄15g,荆芥10g,防风5g,蔓荆子10g,枳壳6g,甘草5g。
  【功效】升发退翳。
  【主治】黑睛白翳,临证主要用于黑睛翳障,酸碱化学伤,红赤基本消退后遗留的瘢痕翳障者。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柴胡升发退翳;木贼、蔓荆子、密蒙花明目退翳;川芎、当归尾、枳壳活血退翳;生地黄既益血养阴,又防辛散耗阴;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常于方中加沙参10g,麦冬10g,以助养阴生津;白睛红赤未尽者,加菊花10g,黄芩10g,蝉蜕5g,以清解余邪;黑睛有翳,羞明者,加石决明10g(先煎),谷精草10g,乌贼骨10g,以清肝明目退翳;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10g,以润肠通便。
  滋阴退翳汤(《眼科临症笔记》)
  【组成】玄参15g,知母10g,生地黄15g,麦冬10g,刺蒺藜10g,木贼5g,菊花5g,青葙子10g(包煎),蝉蜕5g,菟丝子10g,甘草5g。
  【功效】滋阴退翳。
  【主治】翳膜初结,干涩不适,视物昏暗。
  【方解】方中玄参、知母、生地黄、麦冬滋阴养液;刺蒺藜、木贼、菊花、青葙子、蝉蜕退翳除障;菟丝子补益肝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阴退翳之功。
  【加减】本方常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后期、角膜瘢痕。因角膜炎大多属热证、实证,热邪易耗阴灼液,而本方之组成正切病机,故临床常用本方。治疗角膜瘢痕,常于方中加乌贼骨10g,蒲公英10g,以增退翳明目之功;若觉眼痒涩有泪者,加荆芥10g,薄荷5g,以祛风散邪。
  菊花决明散(《原机启微》)
  【组成】决明子10g,石决明10g(先煎),木贼5g,防风10g,羌活10g,蔓荆子10g,菊花10g,炙甘草5g,川芎5g,生石膏15g(先煎),黄芩10g。
  【功效】明目除翳。
  【主治】肝经风热,瞳神紧小,黑睛生翳,泪多眵少,目痛连头,眉骨疼痛等。
  【方解】决明子、石决明、木贼明目除翳为君;防风、羌活、蔓荆子、菊花散风升阳为臣;甘草、川芎和气顺血为佐;黄芩、石膏除邪热为使。
  十一、补益剂
  人体维持正常功效,有赖于气血充盈,阴阳协调。如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营养不良,或因疾病消耗,都会使气血亏损,阴阳失调而产生各种虚证。
  眼病之患者,以肝肾、气血为病者较多。肝肾虚每见赤丝稀疏,星翳隐伏,冷泪时下,干涩昏花;气血虚每见胞睑垂闭,翳陷难起,昏盲视渺等症。除眼部症状外,尚伴有全身相应的虚证。
  滋补肝肾,首先要分辨其为肝肾阴虚或阳虚,然后着重补阴或补阳,阴阳俱虚者,则阴阳并补。血虚者多伴有气虚,补气能生血,故于补血剂中,常须加补气药以增强疗效。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故补益肝肾的同时,还须兼补脾胃。
  补益剂主要用于虚证,凡外邪实热,不宜使用,但如病邪未清,而正气已衰,则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若干补益药以扶正祛邪。
  补气药与助阳药性多温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补血药与养阴药性凉粘腻,故阳虚阴盛及脾胃虚弱者,均宜慎用。
  (一)经验方
  升提汤
  【组成】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羌活10g,防风10g,枳实10g,当归10g,制南星5g,制禹白附5g,柴胡6g,升麻5g,炙甘草5g。
  【功效】升阳益气。
  【主治】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甚或眼球转动失灵,视一为二,伴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君;柴胡、升麻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臣;当归养血活血,枳实理气行滞为佐;羌活、防风祛风散邪,南星、禹白附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以治眼球运动失灵,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方中重用补中益气之药,佐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之品以治本,兼以祛风化痰,燥湿化痰之品以治标,有标本同治之妙。
  【加减】眼球转动不灵活甚者,加秦艽10g,僵蚕10g,钩藤10g(后下),以祛风活络。
  温脾补肾汤
  【组成】熟地黄2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山药10g,牛膝10g,制附子10g(先煎),桂枝10g,干姜3g。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胞虚如球,面色无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方解】方中干姜辛温,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附子益命火而暖脾土,两味辛温大热之品,共治脾肾阳虚,水不化气,湿邪上泛之症为君;茯苓配山药渗湿健脾,熟地黄、枸杞子、牛膝、山茱萸补益肝肾,养血明目为臣;泽泻配熟地黄而泻肾降浊;牡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为佐;桂枝温阳化气利水为使。诸药合用温补脾阳,利水化浊,治脾肾阳虚之胞虚如球等症。
  养血补心汤
  【组成】熟地黄15g,当归10g,丹参10g,麦冬10g,天冬10g,桔梗10g,菊花10g,柏子仁10g。
  【功效】养血补心。
  【主治】两眦赤脉炎红,细小稀疏,微痒不舒,心烦不寐;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熟地黄、当归补血养血,补内脏而通血为君;柏子仁、麦冬、天冬养阴清心,而除虚火,助熟地黄、当归补心为臣;菊花配熟地黄滋养肝肾并能明目,丹参活血通络,除烦安神与柏子仁养心安神为佐;桔梗利五脏,补血气,载诸药上行而为使。
  补肝养血汤
  【组成】熟地黄15g,当归10g,白芍10g,枸杞子10g,防风10g,菊花10g,川芎5g,木贼5g。
  【功效】补养肝血,兼祛风邪。
  【主治】迎风流泪,目无赤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脉细。
  【方解】方中熟地黄、当归补血养血,补内脏而通血为君;白芍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为臣;枸杞子、菊花养肝明目为佐;防风、木贼祛风止泪为使。
  ⑤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黄20g,当归10g,白芍10g,白芷10g,羌活10g,防风10g,刺蒺藜10g,川芎5g。
  【功效】补养肝血。
  【主治】迎风流泪,目无赤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脉细。
  【方解】熟地黄、当归补血养血,补内脏而通血为君;白芍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为臣;白芷、羌活、防风祛风散邪为佐;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为使。
  养肝益肾汤
  【组成】熟地黄15g,枸杞子10g,茯苓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桑螵蛸10g,菟丝子10g,白芍10g,五味子6g。
  【功效】养肝益肾。
  【主治】眼泪常流,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薄折,脉细弱。
  【方解】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养肝益肾为君;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白芍温补肾阳,养肝益阴,助熟地黄、枸杞子养肝益肾为臣;茯苓健脾渗湿,桑螵蛸补肾助阳为佐;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养血,收敛止泪为使。
  气血双补止泪汤
  【组成】熟地黄15g,当归10g,白芍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防风10g,白芷10g,川芎5g,五味子5g,甘草5g。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患眼不红不痛,唯泪下频频,泪水清冷稀薄,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健忘怔忡;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方解】方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气血双补为君;防风、白芷祛风止泪为臣;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养血,收敛止泪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加味杞菊地黄汤
  【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5g,枸杞子15g,山茱萸6g,当归10g,白芍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菊花10g。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主治】眼内干涩畏光,双目频眨,视物不清,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则诸证加重,伴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
  【方解】本方由杞菊地黄汤加当归、白芍而成。方中杞菊地黄汤滋养肝肾,退翳明目。加当归、白芍补血养肝,柔肝敛阴更能增加治肝肾亏损,阴血不足之眼内干涩,双目频眨之效。
  益阴补肾汤
  【组成】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山茱萸5g,牡丹皮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柴胡10g,当归10g,枸杞子10g,菊花10g,丹参10g,五味子5g。
  【功效】益阴补肾。
  【主治】视瞻昏渺、干涩昏花、云雾移睛、高风雀目、青盲、圆翳内障等。伴头昏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细。
  【方解】方中以杞菊地黄汤,加生地黄滋补肝肾,养阴平肝,滋水明目;当归、丹参补血活血;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柴胡疏肝理气。综合全方,以滋养肝肾,补血活血为主,佐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有补而不滞之妙。
  加减明目地黄汤
  【组成】生地黄30g,熟地黄30g,枸杞子10g,菊花10g,麦冬10g,五味子6g,石斛10g,石决明20g(先煎),茯苓10g,山茱萸10g。
  【功效】补肝滋肾。
  【主治】肝肾阴亏所致的眼疾。症见头晕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口苦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目干涩昏花,瞳神气色不清或散大;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石斛以补肾阴、清虚热;菊花、石决明清肝热以明目;麦冬滋阴生津,以清肺胃之热;茯苓渗湿健脾,以利中焦;五味子、山茱萸味酸入肝,以养肝。
  滋阴地黄汤
  【组成】熟地黄20g,菊花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玄参10g,牡丹皮10g,天冬10g,麦冬10g,石决明10g(先煎),知母10g,黄柏10g。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大、小眦部位的白睛上起膜,色淡红,时轻时重,涩痒间作,心中烦热,口舌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解】熟地黄滋补肝肾,而养阴精为君;天冬、麦冬助熟地黄滋阴为臣;泽泻、茯苓、山药、牡丹皮滋肾补脾,健脾渗湿为佐;知母、黄柏、玄参增强滋补肾阴,清热降火之功,石决明、菊花清热平肝,退翳消障为使。
  加减滋阴地黄汤
  【组成】黄连5g,黄芩10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地骨皮10g,山茱萸10g,五味子6g,当归10g,柴胡10g,枳壳10g,天冬10g,甘草5g。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疏肝。
  【主治】肾阴亏损,心、肝之火上炎扰目之绿风内障。症见眉骨痛甚,或偏头痛,瞳神散大,视物昏矇;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肾阴亏损,则水不能涵木,肝火与心火上炎。方中用生地黄、熟地黄大补真阴,以补肾填髓,滋水涵木;苦寒之黄连、黄芩以清上炎之火;心火上炎则灼肺金,故方中用地骨皮、天冬清肺中之热;肝体阴而用阳,故方中用当归以养血柔肝,用柴胡与枳壳疏理肝气;山茱萸与五味子共俱酸敛之性,既使上炎之火收敛,又能使散大之瞳孔缩小;甘草调和诸药。
  滋补肝肾活血汤
  【组成】熟地黄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枸杞子10g,菊花10g,当归10g,丹参10g,柴胡10g。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目失所养。症见眼前黑花飞舞,或视物变形,视衣脱落。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
  【方解】方中杞菊地黄汤,滋补肝肾,养阴平肝,滋水明目;加当归、丹参补血活血,养血通络;柴胡条达肝气,治头晕耳鸣、调经。
  桑椹地黄汤
  【组成】桑椹20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女贞子20g,黄精15g,玉竹15g,决明子15g,炒麦芽10g,麦冬10g,石斛10g,石决明15g(先煎)。
  【功效】滋阴补肾,壮水制火。
  【主治】肝肾阴虚之视物易色、视瞻昏渺等;症见视物模糊,或伴有视物变形,头晕耳鸣,腰脊酸痛,口干咽痛,心烦盗汗,尿黄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桑椹、黄精滋补肝肾之阴;玉竹、麦冬、石斛滋补肺胃之阴;肝阴亏虚,则肝阳上亢,方中用决明子、石决明以平肝潜阳;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纯用平肝、镇肝之药,恐肝气反折,故用麦芽升发肝气,以疏之。
  【加减】火盛者,加蒲公英15g,连翘10g,金银花10g,以清热泻火;小便不利,黄斑部水肿甚者,加车前子10g(包煎),赤小豆10g,以利水消肿;日久不愈者,加鸡血藤10g,以活血通络。
  加减石斛夜光汤
  【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女贞子20g,天冬10g,白术10g,麦冬10g,桑椹20g,枸杞子10g,茯苓15g,石斛10g,菟丝子10g,五味子5g,牛膝10g,防风10g,刺蒺藜10g,青葙子10g(包煎)。
  【功效】补肝养血,益肾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之视瞻昏渺。伴头昏眼花,记忆力差,腰酸耳鸣,遗精;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方解】方中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桑椹、枸杞子、菟丝子、石斛以滋补肾阴;天冬、麦冬以补肺阴;白术、茯苓以健脾利湿,补益中焦,防止补益之药过于滋腻困脾;五味子、牛膝导上浮之虚火下行;防风、刺蒺藜、青葙子以祛风明目。
  养阴益气汤
  【组成】生地黄30g,玄参20g,麦冬15g,天冬10g,玉竹20g,知母10g,生石膏30g(先煎),黄芪20g,甘草5g。
  【功效】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胃火熏灼,肺燥津伤证之消渴目病。
  【方解】方中生地黄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养阴润燥;麦冬清热养心,养阴润肺;天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且滋肾阴,为润肺之要药;玉竹有养阴润燥,止渴生津之功,为治肺胃之要药;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肺;生石膏泻肺火、救胃阴、除大热、止烦渴,与知母同用,效如桴鼓;黄芪、甘草益气固表,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热,益气生津之效。
  【加减】视网膜出血量多者,可酌加三七粉3g(冲服),墨旱莲15g,牡丹皮10g,以增凉血、活血、止血之功;伴有黄斑水肿者,酌加茯苓30g,白术10g,薏苡仁15g,车前子10g(包煎),以利水消肿。
  加味四物五子汤
  【组成】熟地黄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5g,地肤子10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枸杞子10g,车前子10g(包煎),赤芍10g,牡丹皮10g。
  【功效】补肝血,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目失所养所致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或视衣脱落。症见眼前黑花飞舞,或视物变形,视衣脱离;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物能滋养肝血,补养肝阴;地肤子、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车前子五子质柔多润,能补肾养精;赤芍、牡丹皮能活血化瘀。
  补心明目汤
  【组成】生地黄15~30g,熟地黄15~30g,党参10g,玄参15g,丹参15g,茯苓15g,桔梗10g,远志6g,天冬10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黄芪15g,五味子5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菊花10g,枸杞子10g。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宁神。
  【主治】心营亏虚的青盲以及阴亏血少,头昏失眠,健忘怔忡,或因心神不宁而所致的视瞻有色、视瞻昏渺、青盲等眼病。
  【方解】方由天王补心丹衍化而来。方中生地黄、熟地黄补肾水,滋肾阴;茯苓健脾渗湿;酸枣仁、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黄芪、党参、白术大补气血;当归、丹参、白芍、玄参补血活血;天冬、麦冬助其津液;菊花、枸杞子清肝明目;五味子收其耗散;桔梗为使,载诸药入心,不使其速下。
  【加减】眼底血管细者,加鸡血藤15g,石菖蒲10g,以活血开窍;便秘者,加生何首乌15g,以润肠通便。
  补血明目汤
  【组成】熟地黄15~30g,生地黄15~30g,黄芪15~30g,川芎5g,当归10g,白术10g,天冬10g,羌活10g,防风10g,牛膝10g,白芍10g,丹参15g,炙甘草6g。
  【功效】养血滋阴,活血祛风。
  【主治】血虚所致的各种眼疾。症见眼失明或视力锐减,眼珠作痛,或午后目珠涩痛,牵引眉骨,面白唇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方中地黄、川芎、当归、白芍四物能滋养肝血,补养肝阴;黄芪、白术、炙甘草能健脾益气;天冬能滋肾阴,降虚火;牛膝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补肝肾;丹参与牛膝合用能增其活血化瘀之功;羌活、防风以去头面之风。
  【加减】视物不清,眼痛者,加鸡血藤10g,石菖蒲10g,以活血开窍;便秘者,加生何首乌10g,以益阴润便;失眠者,加首乌藤10g,柏子仁10g,茯神15g,以宁心安神。
  加减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柴胡10g,当归10g,谷精草10g,升麻5g,木贼10g,蝉蜕6g,甘草5g。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目病久服寒凉损伤脾胃,真气不能上通九窍。症见黑睛生翳陷下,日久不愈,眼睫无力,常欲垂闭;或高风雀目,神疲纳差;舌质淡红,脉弱。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为君;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脾健则有生化之源;当归补血,气血同源,气血充则阳气旺,真气才能贯通九窍;黑睛生翳以谷精草、木贼退翳明目为佐;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使诸药上达目窍为使。
  加减益气聪明汤
  【组成】黄芪10g,党参10g,蔓荆子10g,升麻6g,葛根10g,黄柏10g,白芍10g,石菖蒲10g,柴胡10g,炙甘草6g。
  【功效】补气升阳,聪耳明目。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的近视。症见能近怯远,伴耳鸣失聪,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脉虚无力。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温补脾阳;葛根、蔓荆子、升麻鼓舞胃气,升发清阳,上行头目;白芍养血柔肝;黄柏清热祛火;柴胡疏肝解郁,与升麻同用能升发阳气;石菖蒲能聪耳明目;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中气得升,肝肾受益。
  【加减】视物模糊者,加枸杞子10g,女贞子10g,以滋阴明目。
  补阴壮阳汤
  【组成】熟地黄20g,茯神10g,枸杞子15g,菊花10g,党参10g,菟丝子10g,楮实子10g,肉苁蓉10g,锁阳10g。
  【功效】补肾明目。
  【主治】治疗肾阴阳两虚所致的近视。症见能近怯远,伴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方中熟地黄、枸杞子、楮实子补肾阴以明目;菟丝子、肉苁蓉、锁阳补肾阳以明目;菊花清肝明目;茯神、党参健脾益气,防止滋补之药过腻困脾。诸药合用,平补肾之阴阳,使阴阳充足以养目。
  加味定志丸
  【组成】远志200g,石菖蒲200g,党参200g,茯神100g,黄芪200g。研细末炼蜜为丸,早晚各服10g,开水送服。
  【功效】补益心气,定志安神。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所致近视。症见能近怯远,伴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者。
  【方解】方中远志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石菖蒲入心经,能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党参既能补气,又能补血;黄芪与党参同用能增强其补气补血之效;茯神益心脾而宁心安神。
  加味补心汤
  【组成】党参10g,丹参10g,玄参10g,生地黄20g,天冬10g,麦冬10g,远志10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五味子6g,木贼10g,菊花10g,茯神10g,当归10g,桔梗10g。
  【功效】养血安神。
  【主治】心血虚所致的近视。症见能近怯远,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方解】方中以生地黄滋阴清热,使心神不为虚火所扰为主药;玄参、天冬、麦冬协助生地黄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丹参、当归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自安;党参、茯苓益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更用五味子、酸枣仁之酸以敛心气的耗散,并能安神;木贼、菊花清热明目;以上诸药共为辅药;桔梗载药上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养血安神,滋阴明目之剂。
  补肾丸
  【组成】石决明30g(先煎),肉苁蓉3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补骨脂3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10g,每日2次。
  【功效】补肾明目。
  【主治】肾阴阳两虚所致的近视。症见能近怯远,眼目昏暗,时见黑花,渐成内障者。
  【方解】方中石决明、菟丝子、枸杞子能补肝肾之阴以明目;肉苁蓉、补骨脂补肾阳以明目。诸药合用共奏平补肾阴肾阳明目之功。
  明目二地汤
  【组成】熟地黄15g,生地黄15g,枸杞子10g,菊花10g,麦冬10g,五味子5g,石斛10g,石决明20g(先煎),茯苓20g,山茱萸6g,菟丝子10g。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绿风内障术后、青风内障、青盲,伴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
  【方解】熟地黄、生地黄二地补益肝肾,通血脉,利耳目为君;枸杞子、山茱萸、石斛、菟丝子助熟地黄、生地黄养肝明目,补肾益精为臣;茯苓健脾渗湿,菊花、石决明清利头目,平肝清热,养肝平肝为佐;麦冬、五味子调肺胃而益肾阴,并可治疗失眠健忘为使。
  清肝明目汤
  【组成】生地黄30g,山茱萸6g,柴胡6g,白芍10g,山药10g,泽泻10g,茯苓10g,知母10g,黑栀子10g,酸枣仁10g,桑椹30g,墨旱莲15g。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肝肾阴虚,眼干涩、视疲劳,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生地黄滋阴益肾,清热凉血为君;山茱萸、桑椹、墨旱莲、山药滋补肝肾,养阴润燥,黑栀子、知母清热养阴为臣;泽泻、茯苓泻肾降浊,健脾渗湿去其湿浊,酸枣仁养心益肝,生津安神为佐;白芍、柴胡舒达气机为使。
  (二)常用方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人参10g(或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2g,陈皮5g,当归身10g,升麻5g,柴胡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功效】益气升阳,调脾健胃。
  【主治】脾胃气虚之眼睑下垂、眼睫无力、青盲、夜盲;舌质淡,脉细。
  【方解】《审视瑶函》曰:&是方人参、黄芪、甘草甘温之品,甘者中之味,温者中之气,气味皆中,故足以补中气;白术甘而微燥,故能健脾;当归质润辛温,故能泽土,术以燥之,归以润之,则不刚不柔而土气和也。复以升麻、柴胡升清之气于地道也,盖天地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降,则万皆死,观乎天地之升降,而用于升麻、柴胡之意,从可知矣。&补药多滞,故用少量的陈皮以防滞。脾胃健,清气升,则诸症可愈。在临床应用中,一般去姜、枣。若脾虚胃寒,大便溏薄者加煨姜,温中散寒。
  【加减】眼科常用本方治疗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病后眼睫无力、视力疲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角膜溃疡迟迟不能愈合、病后调护失宜、脾虚气弱之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皮质盲等。此外,对眼部外伤、眼球内异物由于眼压太低不能手术者,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恢复期,用此方效佳;对于气虚不能摄血致眼底出血患者,用本方收效。因气为血帅,气虚则脾失统摄,血不循经而溢络外,故补气可以止血,对于脾虚气弱之眼内出血及多种眼底病患者可用此方化裁。若上睑下垂,视一为二,眼球运动障碍者,加僵蚕5g,全蝎3g,以祛风通络;视网膜水肿、积液多者,加苍术10g,薏苡仁10g,车前子10g(包煎),以除湿利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者,加山药10g,扁豆10g,莲子10g,砂仁5g,以益气温中健脾;大便溏泻者,加炒薏苡仁10g,煨葛根10g,以健脾渗湿。用于治疗脾虚气弱之视网膜色素变性,常加丹参10g,川芎3g,三七粉3g(冲服),鸡血藤10g,以活血通络。
  归脾汤(《正体类要》)
  【组成】白术10g,茯神15g,黄芪15g,龙眼肉10g(后下),酸枣仁10g,人参10g,木香5g,炙甘草6g,当归10g,远志5g,生姜6g,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引起的视物模糊,视物易色及暴盲等。
  【方解】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效。故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亦即益气与养血相融之剂。
  【加减】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引起的眼内出血,如近视性黄斑出血、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等。临床上常在方中加入三七粉3g(冲服),丹参10g,鸡血藤10g,生蒲黄6g(包煎),以加强止血活血散瘀之力;视网膜出血色较淡者,加阿胶10g(烊化兑服),以补血止血。用于治疗心脾亏损之视网膜静脉阻塞,出血之初量多者,加仙鹤草10g,白及10g,以收敛止血;出血量少或出血已止者,加丹参10g,三七3g(冲服),以活血化瘀。纳差腹胀者,去大枣、龙眼肉,加神曲10g,陈皮5g,砂仁5g,以理气和中;若伴心烦不眠,加桑椹10g,龟甲10g(先煎),以增养血补心之效。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引起的胬肉攀睛,眼痒难忍,飞蚊症,频频眨眼等眼疾。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牡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加减】本方为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常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的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眼科常用该方治疗肝肾阴虚所引起的胬肉攀睛、春季角结膜炎、玻璃体混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维生素A缺乏性角膜上皮干燥及角膜上皮点状脱失等眼疾。临床上治疗因虚火引起的结膜充血或结膜干燥,可加石斛10g,玉竹10g,沙参10g,天花粉10g,以增强其养阴清热之力;若治胬肉攀睛,加石决明10g(先煎),谷精草10g,决明子10g,密蒙花10g,以清肝退翳;治疗玻璃体混浊,可加丹参10g,赤芍10g,郁金10g,以行气活血消瘀;治疗眼睛频频眨动者,加丹参10g,红花3g,菊花10g,刺蒺藜10g,以祛风活血;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用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加减;自汗、盗汗者,加黄芪15g,生地黄15g,牡蛎10g(先煎),浮小麦10g,以益气固表;视网膜水肿、渗出多者,加猪苓10g,车前子10g(包煎),益母草10g,以利水化瘀;视网膜出血者,加三七粉3g(冲服),墨旱莲10g,以活血化瘀。
  杞菊地黄丸(《医级》)
  【组成】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黄20g,制山茱萸5g,山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主治】主治肝肾亏虚所致眼内干涩、视物昏暗、视一为二、视物变形、能近怯远、通睛、圆翳内障、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视瞻有色、青盲等病症。
  【方解】本方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10g,菊花10g而成。
  【加减】本方具有补益肝肾作用,治疗肝肾阴虚之干眼,常加天花粉10g,麦冬10g,天冬10g,石斛10g,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口干少津者,加五味子10g,玄参10g,沙参10g,以养阴生津;白睛隐隐淡红者,加地骨皮10g,桑白皮10g,以清热退赤;少寐口干者,加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以滋阴养血;体弱气虚者,加党参10g,黄芪15g,以益气养阴;能远怯近者,加何首乌10g,龙眼肉10g,肉苁蓉10g,以增滋养肝肾之功;治疗肝肾不足之视疲劳,常用杞菊地黄丸合柴葛解肌汤,去方中石膏;眼干涩者,加北沙参10g,麦冬10g,以益气养阴;用于治疗肝肾亏损之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常加郁金10g,鸡内金5g,炒谷芽10g,焦山楂10g,以行气活血。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共同性内斜视,气虚体弱者,加党参10g,黄芪10g,黄精10g,以益气养阴;们远视者,加何首乌10g,龙眼肉5g,肉苁蓉10g,以滋阴补血。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远视眼,若眼胀明显者,加石决明10g(先煎),磁石10g(先煎),以平肝潜阳;眼睑下坠不能久视者,为脾气不足,加党参10g,黄芪10g,以补脾益气;眉骨疼痛者,加川芎10g,白芷10g,以活血止痛。
  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0g,酒炙山茱萸6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桂枝10g,炮制附子5g(先煎),去头牛膝10g,盐炙车前子10g。辅料为蜂蜜。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所致高风内障、青盲视昏、瞳神干缺、火疳结节,双眼闭合,不欲睁开,眼球内陷等眼疾。
  【方解】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之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一方的偏衰必将导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且肾阳虚一般病程较久,多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若单补阳而不补阴,则阳无以附,无从发挥温升之能,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肾而益阴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借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牡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使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牛膝、车前子温肾利水以消肿。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利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自除。
  【加减】眼科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双眼闭合,不欲睁开,眼球内陷,巩膜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葡萄膜炎,视神经萎缩及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疾。临床上治疗双目闭合,不欲睁开,眼球内陷,可加党参10g,黄芪10g,升麻5g,益气升举;视物模糊者,可加枸杞子10g,肉苁蓉10g,菟丝子10g(包煎),以补益肝肾。用于治疗肝肾两亏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若嫌力薄,可加菟丝子10g,五味子5g,以增补肝益肾明目之力;若兼气血不足,加黄芪10g,党参10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以补益气血。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者,可加猪脊髓少许,以补益肝肾,充脑髓。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可加鲜猪肝30g,以补肝明目。
  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
  【组成】熟地黄(焙干)15g,生地黄(酒洗)15g,山药10g,泽泻10g,山茱萸(去核,酒洗)6g,牡丹皮(酒洗)10g,柴胡10g,茯神(乳蒸,晒干)10g,当归身(酒洗)10g,五味子(焙干)5g。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明目。
  【主治】视瞻昏渺证属肝肾亏虚者,以及眼见黑花,圆翳内障,视大变小。
  【方解】《审视瑶函》曰:&精生气,气生神,故肾精一虚,则阳光独治。阳光独治,则壮火食气,无以生神,令人目暗不明。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用生熟地黄、山萸、五味、当归、丹皮、泽泻味厚之属,以滋阴养肾,滋阴则火自降,养肾则精自生。乃山药者,所以益脾而培万物之母;茯神者,所以养神而生明照之精;柴胡者,所以升阳而致神明之气于精之窠也。孙思邈曰:中年之后,有目疾者,宜补不宜泻。可谓开世之蒙矣。&
  【加减】《审视瑶函》曰:&凡人年在精强,而多丧失其真元。或苦思劳形纵味,久患头风,素多哭泣,妇女经产损血,而内外别无症候,日觉昏花月复月而年复年,渐渐昏渺者,非青盲即内障也。宜服明目地黄丸。&临床常用于干眼、在泡性角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间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病的后期阶段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初期、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病,属肝肾阴虚者。眼内干涩者,加天花粉10g,玄参10g,以养阴清热活血;玻璃体混浊较重者,加牛膝10g,丹参10g,以助补肝肾、养血活血;虚火伤络者,加知母10g,黄柏10g,以养阴清热凉血;若舌质偏红,加玄参10g,以滋阴凉血;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视网膜色素变性,加夜明砂10g(包煎),丹参10g,牛膝10g,以活血化瘀通络;虚热重者,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清热;多梦盗汗者,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清热。服药期间,忌萝卜。
  【按语】益阴肾气丸(《原机启微》),即明目地黄丸去当归身、茯神,加当归尾、茯苓。
  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鹿角胶10g(烊化兑服),菟丝子10g,杜仲10g,当归10g,肉桂3g,制附子6g(先煎)。
  【功效】温补肝肾。
  【主治】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所致高风雀目、夜视罔见、青盲视昏、圆翳内障初起。
  【方解】方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阴;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补益肾精;当归滋补肝血;肉桂、附子温补肾阳;肾阳足、肾精充,则精神得养,神光得以温煦,则高风雀目诸症可望获效。
  【加减】本方为肾气丸加减而成。功效与肾气丸基本相同,但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强。主要用于肾阳不足之上睑下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眼病。临证常于方中加川芎5g,牛膝10g,鸡血藤10g,以增活血通络之力;兼气虚者,加党参10g,黄芪10g,以健脾益气升阳;若眼内干涩不适者,加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玉竹10g,何首乌10g,以益气滋阴;虚火上炎,口咽干燥者,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降火。
  补心汤(《眼科秘传》)
  【组成】当归10g,人参10g,生地黄10g,桔梗10g,知母10g,黄芪10g,麦冬10g,远志6g,甘草5g,连翘10g。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两眦赤脉淡红,细小稀疏,微痒不舒;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甘草补心气;当归、远志、麦冬、生地黄滋阴养血安神;知母配连翘,清心经虚火;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目窍。
  八珍汤(《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熟地黄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主治】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眼痒,频频眨眼及夜盲等目疾。
  【方解】方中人参与熟地黄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加减】眼科常用本方治疗泪溢症、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维生素A缺乏性夜盲症、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等眼病。临床上用于流泪症,如迎风泪多者,加防风10g,白芷10g,菊花10g,刺蒺藜10g,以祛风止泪;若遇寒泪多,畏寒肢冷者,加细辛2g,桂枝10g,巴戟天10g,以温阳散寒摄泪;气虚者,加黄芪15g,以助补气。用于治疗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可加麦冬10g,玄参10g,天花粉10g,以养阴生津。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之视神经乳头炎,常加鸡血藤10g,菊花10g,枸杞子10g,以开窍明目;气虚者,人参可用到30g,加炙黄芪30g,以益气;血虚甚者,加益母草10g,鹿角胶10g(烊化兑服),龟甲胶10g(烊化兑服),以大补其血;失眠者,加首乌藤10g,酸枣仁10g,以安神;便秘者,加蜂蜜10g,何首乌10g,黑芝麻10g,以滋阴润便;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加丹参10g,川芎5g,牛膝10g,石菖蒲10g,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
  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白芍10g,当归10g,陈皮10g,黄芪10g,桂心3g,人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熟地黄15g,五味子5g,茯苓10g,远志5g,生姜10g,大枣10g。
  【功效】气血双补。
  【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心悸不眠,体虚盗汗,食欲不振,以及脾不统血,月经不调等证。眼科可用于绿风内障术后、青风内障、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暴盲、青盲、能近怯远等,证属心脾虚者。
  【方解】本方从十全大补汤变化而来,为双补气血之剂,方以人参命名,概以人参为补气药之首,取气为血帅之意,俾气行则血行。荣即营,这里指营血。喻用大补气血之品,滋养营血,使身体恢复健康,故名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汤较之八珍汤多远志、陈皮、五味、黄芪、桂心,并去川芎之辛窜,复增静养血分,宁心安神之功。
  【加减】本方主要用于出血者,可加生蒲黄10g(包煎),藕节10g,以增强止血的作用;渗出多者,加薏苡仁10g,白扁豆10g,以利水渗湿;用于治疗产后哺乳期气血两虚的视神经炎患者,常于方中加丹参10g,石菖蒲10g,鸡血藤10g,以活血养血;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10g,柏子仁10g,首乌藤10g,以养心宁神。
  左归饮(《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20g,山药10g,枸杞子10g,炙甘草5g,茯苓10g,山茱萸10g。
  【功效】滋肾养肝。
  【主治】真阴不足证。视物昏矇,青盲内障,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为主,甘温滋肾以填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血,合主药以加强滋肾阴而养肝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阴健脾滋肾。合而有滋肾养肝益脾之效。                  【加减】眼科常用本方治疗流泪症、开角型青光眼或青光眼术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用于治疗流泪症,若见流泪较甚者,加五味子5g,防风10g,白芷10g,刺蒺藜10g,以收敛祛风止泪;若泪液清稀者,加巴戟天10g,肉苁蓉10g,桑螵蛸10g,以温补肾阳之力而助固摄止泪之功;视盘色淡白者,加丹参10g,川芎5g,牛膝10g,石菖蒲10g,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兼阳虚者,加杜仲10g,肉桂3g,以助肾阳。
  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
  【组成】楮实子(无翳不用)10g,菟丝子(酒煮,焙)10g,枸杞子10g,炒车前子10g,五味子5g,当归身10g,熟地黄10g,川椒3g。
  【功效】温补肝肾,益精明目。
  【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坐起生花、视瞻昏渺、圆翳内障等。
  【方解】本病多是由于肝肾两亏所导致的诸多症状。方中菟丝子、楮实子、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当归、熟地黄养血柔肝;五味子补肾滋水;车前子补肾利水,清热除湿,使补而不滞;川椒温中补肾阳,共成补益之剂。
  【加减】《审视瑶函》曰:&加减驻景丸治肝肾气虚,视物渺渺,血少气多,瞳仁内有淡白色,昏暗渐成内障,久服能安魂定魄,补气血虚耗。&现在常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等病的后期,属肝肾阳虚者;亦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病。
  视力日减,视野渐窄者,加党参10g,白芍10g,川芎5g,当归10g,以益气养血。
  助阳活血汤(《原机启微》)
  【组成】防风10g,黄芪15g,炙甘草5g,蔓荆子10g,当归10g,白芷10g,升麻5g,柴胡10g。
  【功效】补气升清。
  【主治】脾胃气虚,清气不升,眼睫无力,常欲垂闭,或隐涩难开,视物昏花。
  【方解】方中黄芪、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和血补血;防风、蔓荆子、白芷疗风升阳;柴胡、升麻升脾胃清阳。诸药合之,共奏补气升清之功。
  【加减】用于治疗脾虚气弱之老视,常加党参10g,葛根10g,以增益气升阳之功;便溏者,加党参10g,陈皮5g,白术10g,以益气健脾;纳差,加白术10g,神曲10g,以健脾化食。
  生脉散(《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引起的视物不清,眼前有黑影浮动,视物变形及暴盲等眼病。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云:&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酸枣仁10g,柏子仁(炒)10g,当归身(酒洗)10g,天冬(去心)10g,麦冬(去心)10g,生地黄(酒洗)12g,人参(去芦)5g,丹参(微炒)15g,玄参(微炒)10g,白茯苓(去皮)15g,五味子(烘)5g,远志(去心,炒)5g,桔梗10g,朱砂0.15g(吞服)。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而数。
  【方解】方中以生地黄滋阴清热,使心神不为虚火所扰为主药;玄参、天冬、麦冬协助生地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丹参、当归身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自安,人参、茯苓益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更用五味子、酸枣仁之酸以敛心气的耗散,并能安神,以上诸药共为辅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亦取其入心以安神,均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安神之剂。
  【加减】本方为滋阴安神之方,常用于阴虚血少之神经衰弱。眼科用于内障眼病兼头昏失眠,心神不宁者,或因心神不宁而致某些眼底病复发者。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开角型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慢性葡萄膜炎、白塞氏病、视神经萎缩、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病变、视疲劳、脉络膜萎缩等眼病,而具有上述症状者。入汤剂一般不用朱砂;服药时忌胡荽、大蒜、萝卜、鱼腥、烧酒。治疗气血亏虚所致眼疲劳,常用天王补心丹合柴葛解肌汤,去石膏;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0g,以润肠通便;头眼胀痛者,加蔓荆子10g,菊花10g,以清利头目。
  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方》)
  【组成】柏子仁10g,枸杞子10g,麦冬10g,玄参10g,当归10g,石菖蒲10g,茯神10g,熟地黄15g,甘草5g。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阴。
  【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视瞻昏渺、干涩昏花、青盲等,伴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等症。
  【方解】方中用枸杞子、熟地黄补肾气;当归、玄参、麦冬滋阴养血;柏子仁、茯神、石菖蒲宁心安神;甘草益气和中。共奏补肾滋阴,宁心安神之功。
  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组成】天冬(去心)60g,人参60g,茯苓60g,麦冬(去心)30g,熟地黄30g,生地黄30g,菟丝子(酒浸蒸)24g,甘菊花(去蒂)24g,炒决明子24g,杏仁(去皮尖)24g,干山药24g,枸杞子24g,牛膝(酒浸)24g,五味子15g,刺蒺藜(炒去刺)15g,石斛(熬膏尤妙)15g,肉苁蓉15g,川芎15g,炙甘草15g,麸炒枳壳15g,青葙子15g,防风15g,黄连15g,乌犀角(水牛角30g代替),羚羊角(山羊角15g代替)。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温酒淡盐汤,或白滚汤任下。如改汤剂,则将药量减轻。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眼前黑花,或视一为二,神水淡白症。
  【方解】《原机启微》谓:&上方补益药也。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天门冬、人参、菟丝子之通肾安神,强阴填精也;臣以五味子、麦冬、杏仁、茯苓、枸杞子、牛膝、生熟地黄,敛气除湿、凉血补血也;佐以甘菊花、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甘草、枳壳、山药、青葙子,疗风治虚,益气祛毒也;使以防风、黄连、草决明、羚羊角、犀角,散滞泄热,解结明目也。阴虚不能配阳之病,亦宜服之。此从则顺之治法也。&
  【加减】本方为大剂复方,用药达25味,集滋阴、凉血、清热、息风、补气、行气诸药于一炉,但以滋阴补肾清肝为主,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内外障眼病。原著主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眼见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一为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覩。神水变纯白色,及有眵泪眊矂等症。临证常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开角型青光眼,及青光眼术后之调治。
  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陈皮5g,半夏6g。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引起的斜视。
  【方解】本方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而成。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脾胃气虚证。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六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加减】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的常用方。常用于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呃逆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证属脾胃气虚兼痰湿者。眼科常用于治疗斜视,临床上治疗麻痹性斜视常合正容汤加减,头痛甚者,加菊花10g,全蝎5g,川芎15g,以祛风通络止痛。
  保元六君子汤《寿世保元》)
  【组成】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5g,半夏10g,肉桂粉2g(冲服),甘草3g。
  【功效】益气固肺,健脾渗湿。
  【主治】脾肺气虚,水湿潴留,上犯于目,所致视直如曲,或神光自现,视衣脱落。伴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方解】本方由六君子汤加黄芪、肉桂而成。方中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加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健脾利水;肉桂通肾阳,温营血而利血脉,量少配补气之品,黄芪、党参有鼓舞阳气之功,加强利水湿之效。
  当归活血饮(《审视瑶函》)
  【组成】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川芎5g,黄芪10g,苍术10g,防风10g,羌活10g,甘草5g,薄荷5g(后下)。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胞睑皮轮震跳。
  【方解】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养血;黄芪补气生血;苍术燥湿健脾,脾健则能生血;羌活、防风、薄荷上行祛风;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本方为顽固性部分眼轮匝肌痉挛所致眼睑震颤常用之方。临证常去羌活、薄荷;若胞睑震跳等症状持续不休者,加僵蚕5g,天麻10g,钩藤10g,以养血平肝息风。
  止泪补肝散(《银海精微》)
  【组成】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川芎3g,刺蒺藜(炒,去刺)10g,木贼10g,防风10g,夏枯草10g。
  【功效】补肝止泪。
  【主治】肝虚流泪,迎风流泪不止。
  【方解】本方由两组药物组成,一组为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以补肝养血为主;一组为刺蒺藜、木贼、防风、夏枯草,以祛风见长。两组配合,既补肝,又止泪,故用于肝虚流泪。
  【按语】一方无夏枯草。一方加羌活、香附。并注:肥人加夏枯草10g;冷泪加桂枝10g。本方常用于泪管不完全阻塞之流泪,也用于老年人因泪小管周围肌肉松弛,收缩无力,吸虹减弱,泪道通畅之流泪,可加黄芪10g,党参10g,以补气摄泪;若流泪迎风更甚者,加白薇10g,菊花10g,石榴皮10g,以祛风止泪。此外,《医宗金鉴》之补肝散,与此同药,但主治乌风不足。
  菊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枸杞子10g,巴戟天10g,甘菊花10g,肉苁蓉10g。
  【功效】温补肝肾,止泪明目。
  【主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方解】菊花、枸杞子滋补肝肾;肉苁蓉、巴戟天温补肾阳。
  十二、治疳剂
  婴儿幼童,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断乳过早,调理失宜,或因疾病耗损,精气不足,皆可酿成疳疾。每见面黄肌瘦,皮毛干枯,咽干声哑,泄泻频繁等证;严重者上攻于目,初则夜盲雀目,继而白睛干涩,甚至黑睛溃烂而失明。
  疳疾初起,病由积滞,多属实证,宜先消其积,后调脾胃;若虚实夹杂,则宜攻补兼施;若病热笃重,出现纯虚症状时,则应用培补之法。
  眼科所遇疳眼患儿,多系虚证,故应以益气补脾,滋养肝血为主,挟热或素有虫积者,则佐以清热、杀虫之法。
  此外在治疳同时,尚须改善饮食,加强护理,防范变证,以促进疾病痊愈。
  常用方
  消疳散(《审视瑶函》)
  【组成】使君子(用白者,去油),雷丸(去皮,用白者,红者杀人,勿用,以米泔水浸苍术少许,将雷丸同苍术用火煴之,用雷丸,去苍术,炒干)各等分。
  研为细末,每1岁用0.3克,用鸡肝,勿犯铁器,净去筋膜血水,炖半热,蘸药食,重不过三四服见效。
  【功效】杀虫消疳。
  【主治】疳积,夜盲,眼生翳膜遮睛。
  【方解】方中使君子、雷丸杀虫消疳;苍术、鸡肝健脾补肝治夜盲。
  【按语】本方以杀虫为主,主要用于小儿虫积,以角膜软化症之夜盲期为宜。若黑睛生翳者,加木贼,以退翳明目。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10g,砂仁5g,薏苡仁10g,桔梗10g,白扁豆15g,茯苓15g,人参10g,炙甘草5g,白术15g,山药15g,大枣10g。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肺脾亏虚致金疳,可见白睛浅层生玉粒小泡,日久难愈,或反复发作,以及脾虚便溏所致弱视、疳积上目、高风内障,目失濡养,视物不明,夜盲,视野进行性缩窄。
  【方解】本方补益脾胃,兼以渗湿,主治脾胃气虚夹湿泄泻证和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为基础,加扁豆、山药、莲子肉、大枣健脾以固泻,砂仁和胃理气,薏苡仁渗湿健脾,桔梗祛痰止咳兼载药上行。
  【加减】眼科常将本方用于治疗病程较长的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泡性角结膜炎、角膜软化症、弱视、后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眼病。若白睛有小泡,周围赤脉环绕,眼涩痛者,加桑白皮10g,赤芍10g,以缓目赤、止目痛。
  用于治疗脾虚湿泛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若黄斑水肿、渗出较甚,可加猪苓10g,泽兰10g,牛膝10g,以增消肿行滞之效;若脾阳虚衰,水湿停滞致眼底水肿较甚者,可加猪苓10g,泽兰10g,牛膝10g,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通络消滞。视网膜陈旧色素沉着者,加川芎5g,丹参10g,三七粉3g(冲服),鸡血藤10g,以通络活血;若兼食滞者选加山楂10g,麦芽10g,神曲10g,谷芽10g,鸡内金10g,以消食化滞;脘腹胀满者,加厚朴10g,陈皮5g,以理气健脾;完谷不化,四肢不温者,加熟附子3g,以温阳健脾。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阴气滞者。
  猪肝散(《银海精微》)
  【组成】猪肝60g,海蛤粉5g,夜明砂5g,谷精草5g。
  【功效】养肝补血,清热明目。
  【主治】鸡盲雀目,疳疾入目。
  【方解】方中猪肝滋补肝血;海蛤粉清热消疳;夜明砂、谷精草清热退翳明目。本方具有补肝退翳作用。
  【按语】主要用于肝虚血损或小儿疳疾上目所致的夜盲、结膜角膜干燥、角膜软化等眼病。若食欲不振,加苍术5g,以健脾燥湿;若脐周疼痛,加使君子3g,以杀虫消积。
  肥儿丸(《医宗金鉴》)
  【组成】人参5g,白术10g,茯苓10g,黄连3g,胡黄连5g,使君子6g,神曲10g,炒麦芽10g,山楂10g,炙甘草5g,芦荟6g。
  【功效】补脾清热,消疳杀虫。
  【主治】虫积成疳,脾虚肝旺所致疳积上目,目劄,黑睛混浊或者溃烂,畏光流泪,白睛干燥,抱轮红赤,胞睑频频眨动,喜揉拭。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白术苦温燥湿健脾;茯苓甘淡渗湿;与黄连、胡黄连合用以清热,使热从下焦泄出;甘草甘平,和中益脾;神曲、山楂、麦芽消导化食;芦荟、使君子杀虫。全方共奏健脾消积,清热杀虫之功。
  【加减】肥儿丸对小儿脾虚失运,食积停滞,或兼见虫积,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甚合。眼科常用于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结角膜上皮干燥、角膜上皮点状脱失、角膜软化症。可于方中加夏枯草5g,野菊花5g,蝉蜕3g,以退翳明目,加薏苡仁10g,蒲公英5g,败酱草5g,以增清热排毒之功;若眼干涩不舒,常喜揉眼者,加太子参6g,山药10g,以益气生津;若见肚腹膨胀,表筋显露,加厚朴6g,莱菔子10g,以健脾理气消积;若午后低热,去黄连,加鳖甲10g(先煎),青蒿3g,以滋阴清热;前房积脓者,加金银花10g,蒲公英10g,败酱草10g,以清热解毒。     十三、外用剂
  外用剂在眼科应用颇广,包括点剂、滴剂、膏剂、熏洗剂、搐鼻剂等,多用于外障疾患。诸如红肿热痛,胶眵粘结,胬肉攀睛,星点翳膜,以及跌扑损伤,赤紫壅肿等证,均可采用外治法,以收退赤消肿,止痛祛痒,消翳磨障之效。必要时可与内服药配合应用。
  使用外用药时,应注意药品、器具及医务人员手指消毒,严防病菌传播。
  经验方
  决明香滴眼剂
  【组成】石决明250g,麝香4g,吐温-80 5ml,氯化钠8.5g,注射用水适量,共制成1000ml。
  【功效】退翳明目
  【主治】圆翳内障、云雾移睛。
  【制法】(1)取麝香放乳缽中,加少量注射用水研细后,装入蒸馏瓶内加入注射用水1500ml,浸泡一夜,进行减压蒸馏,收得蒸馏液700 ml。(2)将麝香药渣液加石决明及蒸馏水煎煮2次,头煎沸后2小时,二煎沸后1小时,2次煎液合在一起过滤浓缩至280ml。(3)将浓缩液中加入氯化钠及吐温-80,搅拌溶解,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过滤后分装滴眼瓶内。(本品为微黄色,几近无色透明溶液),每日滴眼4次。
  (二)常用方
  如意金黄散(《外科心法要诀》)
  【组成】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 64g,甘草64g,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
  以上药研为极细末,成药为黄色粉末,凉开水调敷患处,或以金银花露调敷,或以丝瓜叶捣汁调敷。本品可制成油膏,比例:凡士林8/10,金黄散2/10。使用时注意勿误入眼内。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消肿止痛。眼睑红肿,痰核硬结,跌扑损伤。
  【方解】大黄、黄柏、天花粉、甘草清热解毒。白芷、陈皮、南星、苍术、厚朴散结化痰,燥湿消肿。姜黄散瘀止痛。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今日坐诊大夫
邱伟强主治医师
擅长:眼表疾病,白内障等前节疾病,老年相关性眼病。
虫积疳翳&是怎么引起的?
虫积疳翳&如何治疗?
虫积疳翳&吃什么好?
虫积疳翳&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桂圆肉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