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mig无线合作开发部怎么样设置无线路由器

腾讯MIG动荡背后:传刘成敏曾叫停微信 或因抢了移动QQ饭碗
摘要1月28日腾讯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宣布,手机QQ和超级QQ业务调至社交网络事业群,手机游戏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
&&&&&&& 投资界报道,对内部架构调整重组8个月后,1月28日MIG(移动事业群)宣布,手机QQ和超级QQ业务调至社交网络事业群,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在腾讯公告的同时,腾讯移动事业群(MIG)总裁、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EVP)刘成敏发布内部邮件称,将以“退休”的形式离职,并扬言“两年前我就有退休的想法。”  QQ帝国功臣41岁退休:不爱 爱投资  刘成敏,2003年3月加入腾讯,曾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移动通信部总经理、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等职;2005年10月起担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日,出任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及集团高级执行总裁。  迄今为止,在腾讯工作10年。  在加入腾讯之前,刘成敏就职于公司,在国内营销部工作,与各商关系深厚。正因为这种身份,刘成敏在“SP业务拯救中国互联网”时代抓住了SP大繁荣机遇。将手机QQ、超级QQ、手机QQ浏览器、手机腾讯网等多数腾讯业务中的无线部分延伸,成就“QQ帝国”,也将腾讯从等待出售的艰难时期赚得第一桶金,十年过去了腾讯市值接近640亿美元,可谓腾讯“QQ帝国功臣”。  科技博客PingWest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腾讯内部2008年的新春年会上,无线业务部门的员工表演了一个小品:“移动QQ”作为杨白劳的喜儿,要被迫嫁给地主的傻儿子中移动“飞信”,结果喜儿凭借雄厚的家财让这桩不对等的婚事没能得逞。  在小品剧情高潮处,大屏幕镜头切换至在台下观看的腾讯无线业务高级执行副总裁刘成敏,他正张嘴开怀大笑。那时的腾讯无线和刘成敏的地位在这个小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无奈SP时代已成历史,难敌移动互联网热浪的冲击?  在2012年的互联网大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称,“腾讯将继续专注于扩大开放,专注于移动产品,拥抱移动互联网。”  但是至今为止,刘成敏领导的腾讯无线并没有做出鲜明优秀的产品,反而微信推出两年多用户破3亿,让被称谓“下一个QQ帝国”的无线部门显得格外尴尬。  不过,刘成敏的“退休”和腾讯移动事业群的调整被业内传为“好处多多”:  一是,调整前刘成敏直接向总裁刘炽平汇报,而调整后腾讯无线直接向COO任宇昕汇报。而任宇昕顶着腾讯的业绩,一直想把微信尽快商业化,与张小龙有摩擦在所难免。直接掌管腾讯无线后,会加紧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出与微信等量级产品出。若成功,则减轻微信的压力;若失败,也能给微信更多的缓冲空间,二者皆可行。  二是,稳定刘成敏的支持者,让其感受到自身价值,以不至于架构的调整而导致人才的流失。  退休后的刘成敏路向何方?  据了解,刘成敏今年41岁,有4个孩子。他在退休的内部邮件中称,“我觉得今后应该换个生活方式,花更多时间照顾老人、培养孩子,寻找更加轻松的工作,这既符合公司的利益,也满足了我的愿望。”  那么,刘成敏退休后真的开始看孩子照顾老人的生活吗?
涉及人物,,,,,,
9572゜17582゜22129゜31546゜41510゜51307゜61300゜71279゜81184゜91044゜10
13938゜111625゜29572゜38920゜47582゜57134゜66194゜75853゜85336゜95222゜10
而在科技领域,这个词则另有所指,甚至非常可怕,因为它使人们想起了 1990 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当时一些...
艺龙所遭遇的处境进一步恶化,成长速度放慢,亏损却加大。艺龙今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
当年一个姑娘,举着一杯奶茶,就红遍了宅男界。奶茶MM章泽天一时风头无两,拒绝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更...你的位置: >
> 腾讯MIG03-无线系统测试工程师(深圳)
MIG03-无线系统测试工程师(深圳)
工作地点:深圳
职位类别:技术类
招聘人数:1人
工作职责:
承担腾讯无线的主要业务产品测试工作,保障发布质量;
根据项目测试计划制订项目测试用例并实施,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
与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就项目要求、进度和问题进行沟通;
负责设计测试用例,组织并进行产品测试,提交软件的测试报告;
参加软件项目的相关评审;负责缺陷跟踪和管理;
负责自动化用例的编写和监控脚本维护。
工作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的软件测试经验;
熟悉测试流程与各种测试技巧,较强的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有自动测试工具或性能测试、协议测试等的应用研究经验;
热爱软件测试工作,可以胜任重复性工作,工作细致认真,有耐心;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了解手机应用行业,熟悉手机终端ANDROID平台者优先,有ROM相关测试经验优先。
如果您对该职位感兴趣请发送简历至:jujian. (标题注明来自举荐网官网,会优先查阅简历,内部推荐至腾讯)
腾讯官方网站:
========= 关于举荐网 =========
举荐网(jujian.me)是一个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内推职位信息的垂直招聘平台。举贤人,荐英才。伯乐与千里马的相识之地。
举荐微博:(新浪) , (腾讯)。
想在上厕所的时候、在被窝里获取最新互联网内推职位资讯,又不用怕被人看到吗?
个人微信号:GeekMars(可添加为微信好友,添加时备注姓名以及公司或所从事行业)
添加 举荐网 微信号:【jujianMe】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添加: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腾讯移动互联变局:微信崛起挑战MIG地位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王刚责编:悠悠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擘也疲于调整和改变。
去年5月,腾讯宣布业务架构调整,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半年后的2012年12月,业界便开始盛传MIG将被拆分重组。
传言很快变为事实。1月28日,腾讯公司官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升级”其移动互联网战略,对MIG架构进行调整:手机QQ和超级QQ业务调至社交网络事业群,手机游戏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
意外的是,作为承载腾讯未来想象力的微信平台,竟不是出自MIG之手?毫无疑问,微信的异军突起是腾讯这次大调整的“幕后推手”。
而在更深层次上,这次调整也预示着腾讯的移动互联网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在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看来,腾讯必须经历这样一个阵痛的阶段。他认为,腾讯过去更多的是“无线”的观念,也就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服务提供商(SP)观念。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没有主导者,不再是围绕电信运营做服务而后分账的模式了。
“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领域和空间,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创意和市场能力,去获得用户和发展自己。”洪波认为,微信的成功让腾讯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架构调整不涉及裁员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腾讯宣布从原有的业务系统制(BusinessUnits,BUs)升级为事业群制(BusinessGroups,BGs),把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
此番调整后,MIG俨然成为手机上的“腾讯帝国”,业务囊括了手机QQ、手机Qzone、手机腾讯网、微博移动客户端、手机游戏、soso地图、手机安全、手机浏览器等。
直到去年12月28日,云科技程苓峰爆料称腾讯MIG将被分拆,原因是马化腾对MIG现在的成绩不满。
腾讯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询问时称,架构调整后,MIG更多的精力将集中于新产品研发、孵化和平台培育,聚焦于浏览器、安全、搜索、应用平台等平台型业务。剩下的主要业务包括手机管家、手机浏览器和手机街景地图。
伴随着MIG的拆分调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MIG总裁刘成敏也宣布因个人原因“退休”,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兼任MIG总裁,向腾讯总裁刘炽平汇报。
对于此前传言腾讯无线团队将被“N+5”遣散,腾讯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调整不涉及任何裁员计划。
“MIG是公司移动战略的先驱和奠基者。帮助QQ,Qzone,游戏,QQ音乐,腾讯网,微博等从PC成功地延展到移动终端,并且储备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人才、技术和经验。而在新的移动产品领域,如手机浏览器、手机安全、手机阅读等都取得了突出成绩。”马化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MIG的人才和能力将输送到公司的各个部分。
拆分MIG提升协作效率
什么原因导致成立不到8个月的MIG如今被拆解到其他各个事业群?
程苓峰认为,去年5月重组后的MIG可以视为腾讯的移动版,几乎无所不包。不过这种架构却一直被外界诟病。
“移动业务不是PC业务的延伸,移动业务不应单设部门。无线是一种渗透到现有产品中的能力,应该以产品为边界划分,而不是以终端设备为边界划分。”搜狗CEO王小川曾对媒体表示。
洪波则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传统的腾讯业务是纵向布局的,有做互动娱乐的、有做社区的、有做通讯的等等,但MIG确是横向的,几乎覆盖所有的传统业务,这种部门设置很“奇怪”,也就是说传统业务的移动化需要通过第三方(MIG)来实现,内部沟通成本会增加很多。另外,做移动业务的人如果对传统业务的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了解不深入的话,也不可能把移动业务做好。
如此看来,腾讯此次架构调整便可显示出其合理性。“以前按终端划分,各种PC产品的手机版都归MIG,PC版与移动版需要协调用户、市场等各种资源。新的思路则是,PC上可以复制到移动端的产品,则按产品线重新划归传统PC产品部门,不再出现用户、市场等资源的协调。”程苓峰认为,MIG拆分后可以提升PC和移动端的协作效率和整体的用户体验。
微信崛起挑战MIG地位
近期,微信宣布其用户已经超过3亿,业内预计其用户数量将在2013年底达到5亿。这个由“神奇小子”张小龙带头研发、出自腾讯广州研究院的产品如今已经风靡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
“微信的出现,则有望打破僵局。” 程苓峰表示,腾讯内部各条业务线和 MIG 的摩擦由来已久,并且也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掌控 MIG 的移动业务,但苦于缺乏移动互联网的运营资源。
他认为,MIG拆分后有利于整合资源,未来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扩展也将逐步以微信为核心,而不再是以手机QQ为核心。
现实的情况确实如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手机QQ的在线规模虽然在增长,但用户消息量却下滑严重,每日的消息总量已经被微信超越,Qzone的移动端活跃度也远低于PC,日图片上传量也被微信追上。
微信的迅速崛起也曾引来刘成敏及其MIG的“羡慕嫉妒恨”。一位腾讯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称,微信刚刚上线时曾遭到来自刘成敏的阻力,而腾讯无线也曾开发出类似微信这样调用手机通讯录的产品但被刘叫停,因为刘非常依赖运营商的支持,怕得罪电信运营商。
“过去的移动部门其实是一个依托电信运营商产生增值收入的无线部门,自身拓展新业务的能力比较弱。”洪波分析认为,MIG之前承担传统的业务太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手机QQ的维护,没时间去思考和开发自己的产品,也是其做不出微信这种产品的重要原因所在。
近两年,MIG在手机浏览器和手机安全方面投入巨大人力和资金,但仍收效甚微,刘成敏“下课”疑由于此。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最近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手机QQ浏览器仅以27.5%排名第二,与UC浏览器的64.7%的份额差距明显。零点调查的《2012年度智能手机用户安全行为研究》报告中,360手机卫士份额为79.6%,腾讯手机管家只有11.7%。
显然,习惯了拔尖的腾讯并不甘心在手机浏览器和手机安全领域只坐在第二把交椅上。
未来MIG需找到主攻点
当然,也不能全面否定刘成敏和MIG。
“无线是十年前第一个为腾讯创造收入的团队,并推动腾讯上市。而这正得益于刘成敏的工作。”腾讯COO任宇昕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出身华为的刘成敏非常善于处理腾讯和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甚至主管部门的关系。刘成敏加盟腾讯后先后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移动通信部总经理。自2005年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负责无线业务的开发和运营。这期间帮助腾讯抓住了SP大繁荣的机遇。2012年5月,腾讯内部架构大重组,刘成敏出任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及集团高级执行总裁。
马化腾也表示,刘成敏加入公司时,腾讯只是一家“前途未卜”的创业公司,“他带来了电信行业的经验,无论是领军原有的无线业务部门,还是后来的MIG,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翻过这页后,腾讯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将走向何方?
有声音指出,腾讯应该将QQ、微信、微博三种产品合并,从产品或者系统层面升级为平台。但洪波反驳认为,腾讯所有在线业务均依托于QQ,手机QQ更多是维系在线业务的核心。而微信更多是拓展到生活,包括在线和离线,两者的定位完全不一样的,微信也不会推出做面板,对传统桌面业务不会有任何影响。
甚至有腾讯移动电商人士撰文称,微信并不会取代手机QQ。“我觉得手机QQ只是打了一下盹,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有一些本来应该快速转身自我变革的事情,没及时做好,而微信替它做了,并做得很出色。”他认为,在手机QQ快速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与微信并驾齐驱。
值得玩味的是,最新推出的手机QQ版本在功能和体验各方面堪称微信的“孪生兄弟”。
“QQ在通讯、社交及平台商业化领域都覆盖相对年轻的市场,这个是历史形成的,过去十年未改变,未来也很难。而微信作为全新的品牌,已经获得了高端用户,应该深度经营成熟用户形象。”上述腾讯移动电商人士认为,QQ变成不了微信,而微信也不要变成QQ,单一品牌无法通吃整个市场,只有协同布局。
至于MIG,洪波建议,其必须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得更有进取心,不应该是其他业务的支撑部门而是自成体系,既要区别于传统的PC业务也要区别于微信。
相关文章|||||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国内顶级IT科技门户网站。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腾讯MIG总裁刘成敏为什么走?
阻碍过微信?力挺手机浏览器?抵制无线拆分?
传闻总是要成真的。1月28日,腾讯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刘成敏以退休的名义宣布离职,同时还宣布的消息有,手机QQ和超级QQ业务调至社交网络事业群,手机游戏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这已经不是刘成敏的江湖。他所带领的手机QQ不但划出了MIG,还正在;他力挺的手机浏览器,在MIG内的战略地位已经被调到手机管家之下……一时间,对刘成敏离职、MIG拆分的各种揣测和分析都有,其中,刘成敏错失微信是很大一条罪责。分析了刘成敏离职的原因,评价还算温和:1 与工程师文化不相容:腾讯内部向来推崇工程师文化,然而MIG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刘成敏本身不是技术出身,腾讯内部人士评价他说:Tel(刘成敏英文名)是特别有营销思维的人,他对市场的把握和敏锐度很好。刘成敏也曾经表示,他的主要工作是动嘴而不是动手。2 刘的运营商时代已经过去:腾讯COO任宇昕在回顾过去时说,无线是十年前第一个为腾讯创造收入的团队,并推动腾讯上市。而这正得益于刘成敏的工作。对于当时的腾讯无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不是产品和竞争,而是需要运营商、手机厂商乃至主管部门的良好沟通与支持,这恰是来自华为的刘成敏所擅长的工作。腾讯无线在各地有很多办事处,员工也大多是市场出身,据说把各地运营商“打点的非常好”。但以前手机QQ、手机游戏运营主要依靠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时代,慢慢的一去不返。而作为在过去光环照耀下的既得利益者,腾讯无线整体上思维已现固化,顾虑重重难以自我革命。这也正是外界批评腾讯无线错过种种发展机遇的根源之一。虎嗅却听到一些更猛的传闻(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消息来源不愿具名):微信微信刚上线时,刘成敏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阻力。据说在微信推出语音功能之前,刘成敏曾经给不向自己汇报的张小龙打过电话,要求他停止发布微信新版本。当时,微信团队对公司环境已近绝望,张小龙假托不知情,怀着“发布最后一个版本”的心情,授意下属推出了带语音的微信。然后……微信的市场就爆发了。刘对微信一类产品的不感冒,某种程度上也跟他习惯了依赖运营商、赚安稳钱有关。在里写到过,2011年初腾讯无线几乎与微信同时推出QQ通讯录产品,支持Q信聊天功能(类似微信的沟通方式),也支持语音聊天,但随后也被叫停。虎嗅了解到,叫停者正是刘成敏,理由是,Q信既没什么市场,功能上的小花招又会让运营商不爽。手机浏览器公平地说,试图叫停微信,应该是刘成敏与腾讯总办的共识。而真正让刘成敏跟包括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内的腾讯总办产生严重分歧的产品是手机浏览器。刘炽平等高管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成不了入口,在手机上浏览器就没用了。但刘成敏坚信浏览器是第一位的,力排众议投入了巨资做市场。不久前,腾讯公司开年会时,刘炽平把无线事业群的战略产品修订成了手机管家第一、浏览器第二。这必然强化了刘成敏出走的决心。抵制无线拆分对无线事业群的拆分,刘成敏也是抵制的。例如手机QQ划归到社交网络事业群跟PC业务部门合并,刘成敏的抵制方式是,放业务不放人。这使得接收了业务的事业群,不得不重新招人来做。而MIG一重组,旧团队们没产品可做、也没其他部门接收,面临被裁的风险。这事使得刘炽平在年会上放了重话说,对于公司的架构调整,不要“抵抗”。带着这样的背景知识读刘成敏的离职邮件和马化腾的MIG调整邮件,你能看懂更多: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炫耀你的微信影响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哎,连续一个星期的腾讯的新闻了,huxiu你这是要坚持不懈啊。本来不想再说的,但秉承着首页置顶新闻回复的原则,也最后说几句吧,MIG的分拆和刘成敏的离职有没有内幕?当然有,这次涉及到的高层变动不止他一个,还有其他人,这就是博弈,有人要上来,就必须有人要离开,调整还在继续。MIG的拆分在业务层面上确实是因为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业务,刘成敏以前算是比较强势的evp了,现在sp不赚钱了,手机游戏也被互娱给抢了,话语权少很多了。在腾讯,还真是谁赚的多,谁就声音大。最后,MIG的业务发展和公司其他几个群产生了长久的冲突,在加上现在SNG的老板是mark和汤道生(martin的同学,也是martin带入腾讯的),后面的大家自己想吧。另外,大家也不用过分揣测,这种事,每个公司都有,要说精彩,中国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新浪无疑是执牛耳者。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速速解剖新浪
这位大哥是看不下去了。呵呵。腾讯还是挺好的。
行家啊,求写新浪:)
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刘成敏出走是应该的。“微信刚上线时,刘成敏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阻力。”“真正让刘成敏跟包括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内的腾讯总办产生严重分歧的产品是手机浏览器。”“刘成敏的抵制方式是,放业务不放人。”这几点很明显的证明了刘成敏在腾讯组织架构中扮演的角色:抵制者。换句话说就是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背离。未来的互联网市场应该是走整合资源的路,尤其是百度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既然要整合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刘成敏在这点上是符合的。从行文中看到刘成敏是营销出身,和运营商、手机厂商关系良好。有资本,有关系,有能力,但却是个刺头。这对高层来说,很难处理。一旦不得力,扫地出门是正常的表现。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腾讯内部向来推崇工程师文化——这句话不靠谱,没记错的话腾讯微博的领导是媒体出身//@谢文: 大公司重组中常见现象。//@虎嗅网: #小道#据说在微信推出语音功能之前,刘成敏曾经给不向自己汇报的张小龙打过电话,要求他停止发布微信新版本。当时,微信团队对公司环境已近绝望,张小龙假托不知情
不是,兄弟你搞错拉,腾讯微博的老大不是媒体出身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是,兄弟你搞错拉,腾讯微博的老大不是媒体出身
新版手机qq的产品设计完全照搬微信,何解?腾讯在移动终端上要合二为一?[疑问]
市场太大。一个玩不过来。应该是。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市场太大。一个玩不过来。应该是。
腾讯在用生命山寨腾讯!这个标题说明了很多问题。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稻子可妈 亲偶昨天没说错吧,这种产品的overlap是有问题的。只不过是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也算迎合了人们喜新厌旧的习惯。资本家是不会养闲人的~业界这么多年,阿拉是不会看错的//@虎嗅网: 据说在微信推出语音功能前,刘曾给张打电话,要求他停止发布新版本。张假托不知情,然后微信的市场就爆发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成王败寇啊。要是当时他把微信灭了,做成了一件别的产品,到了现在,灭微信也会是他的功绩之一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貌似有点道理,刘敏多大啊,退休?!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ta的文章(8994)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mi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