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温度下,有一杯未知质量的硝酸钾溶液,若恒温蒸发溶剂10克水,析出1克晶体,再恒温蒸发溶剂10克水,溶

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溶液100克,取出50克,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4)常温下10克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克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5)20℃时将硝酸钠溶液恒温第一次蒸发10克水分析出晶体1克,再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2克,则第三次蒸发10克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1.5克.-乐乐题库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知识点 & “用“>”、“<”或“=”填空:(1)50...”习题详情
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9%
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溶液100克,取出50克,剩下溶液质量分数=&5%(4)常温下10克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10克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5)20℃时将硝酸钠溶液恒温第一次蒸发10克水分析出晶体1克,再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2克,则第三次蒸发10克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1.5克.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内在因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和外在因素---温度,及有关饱和溶液既不饱和溶液和溶液析出晶体的知识.
解:(1)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是有空隙的,因此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总体积会小于100毫升,故答案为:<(2)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要比60℃时的溶解度要大,即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6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答案为:>(3)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这100克溶液无论是取走的50克,还是剩余的5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5%,故答案为:5%(4)由于食用油不易溶于水,却能够溶于汽油,所以10克汽油溶解的食用油的质量比10克水溶解的食用油的质量大,故答案为:<(5)20℃时第一次给硝酸钠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1克晶体,溶液达到饱和,第二次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晶体,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的,由于第三次和第二次一样蒸发的都是饱和溶液,因此也应该析出2克晶体.故答案为:>
主要考查了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及有关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主要考察你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只不过,前者是定性表示,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来表示;后者是定量表示,常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和计算的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者根据某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该溶质的在此时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先确认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才可以运用 这个特殊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不过,此时,一般会通过文字信息或溶解度曲线等图表信息给出相关的提示.2.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来判断其溶解性时,要特别注意溶解度必须是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往往通过查找溶解度曲线获得);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时,一定要换算成溶解度再进行推断.例如,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很明显如果直接按照0.5克,根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内部联系来判断的话,此题应该选择C;可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0.5克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它只是在10克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而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应该是100克;也就是,此时的溶解度不是0.5克,应该是5克(0.5克×10).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B.
与“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相似的题目:
(2013o泸州)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得80g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及升温均能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将t1℃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t2℃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某温度下,100g&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g,现向其中加入4.4g硝酸钾和5.6g水,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1.6%&100%&100%
“用“>”、“<”或“=”填空:(1)50...”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有关溶液剂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2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3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2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蒸发不计).下列图象能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加入的KNO3晶体质量而变化的是(  )
3(2007o武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溶液100克,取出50克,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4)常温下10克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克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5)20℃时将硝酸钠溶液恒温第一次蒸发10克水分析出晶体1克,再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2克,则第三次蒸发10克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1.5克.”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用“>”、“<”或“=”填空:(1)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毫升.(2)2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60℃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5%的食盐溶液100克,取出50克,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4)常温下10克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克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5)20℃时将硝酸钠溶液恒温第一次蒸发10克水分析出晶体1克,再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2克,则第三次蒸发10克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1.5克.”相似的习题。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意知,5克水中能溶解1克NaOH.则由此可以计算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由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来计算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由题意知,5克水中能溶解1克NaOH.则该温度下的NaOH的溶解度是20克.A、该温度下,NaOH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g100g+20g×100%≈16.7%.故A正确;B、原NaOH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原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小于16.7%.故B错误;C、若将原溶液蒸发10克水,会析出晶体1克.故C错误;D、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20克.故D错误.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该温度下的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若U型管中的红色液体发生右高左低的变化,则该物质是(  )
A、NH4NO3&(硝酸铵固体)B、NaOH(氢氧化钠固体)C、C6H12O6(蔗糖固体)D、NaCl(食盐固体)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B、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C、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D、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科目:初中化学
日晚21时16分许,“长征二号F”T1型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直刺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运送“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火箭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气分子、一个氮气分子组成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了8.65mL的水B、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D、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科目:初中化学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这里的K、Cl是指(  )
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科目:初中化学
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并放出大量热,于是他们做以下探究实验.实验1、向包有氢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验2、向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的缘故.你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溶液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放入试管中,猜想A正确B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放入试管中,猜想B错误【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外一些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我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是学习化学的语言.
科目:初中化学
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F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装置选或.(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该反应的表达式为.在该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4)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还需在&加.在 20℃时将某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2克晶体 第二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3克晶体由此判断原硝酸钾溶液是什么溶液?(饱和/不饱和)第三次再蒸发掉5克水,析出晶体多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 20℃时将某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2克晶体 第二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3克晶体由此判断原硝酸钾溶液是什么溶液?(饱和/不饱和)第三次再蒸发掉5克水,析出晶体多
在 20℃时将某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2克晶体 第二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3克晶体由此判断原硝酸钾溶液是什么溶液?(饱和/不饱和)第三次再蒸发掉5克水,析出晶体多少克?要说明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不饱和,因为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析出2克晶体,那么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再蒸发10克水析出3克晶体>2g,说明第一次蒸发时不是饱和的 溶质的溶解度为100*3/10=30g,所以第三次再蒸发掉5克水,析出晶体为5*30/100=1.5g
若原溶液饱和,则两次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必然相等. 但题中析出晶体质量不等,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第一次蒸发一部分水后,溶液达到饱和,再蒸发水,才析出2克晶体. 第二次蒸发水时,由于此时溶液已是饱和的,所以析出晶体比第一次多.由上可得,3/10=X/5,X=1.5即蒸发5克水,析出晶体1.5克....
不饱和,因为第一次不能确定饱不饱和,析出晶体后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即第二次蒸发是溶液是饱和溶液,说明饱和时10克水能溶解3克晶体,所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根据溶质与溶剂的关系,得3/10=x/5,x=1.5t摄氏度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t摄氏度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
t摄氏度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
A:t摄氏度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5克水,可析出3克硝酸钾晶体\x0dB:t摄氏度时,若将原溶液中加入2克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x0dC:t摄氏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x0d当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5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x0d当 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 此时溶液已饱和,再 恒温蒸发掉5克 析出1克 硝酸钾晶体\x0d这说明 :t摄氏度时,5克水溶1克硝酸钾晶体.则100克水溶20克 硝酸钾晶体 所以S=20g所以B也对A改为可析出4克硝酸钾晶体\x0dD改为:t摄氏度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百分之20煙波江上ち 的感言: 谢谢其他回答(1)沧海亦桑田1级胡说,不会不要乱扯.答案是:D分两份A份蒸发10g析出1g晶体,B份蒸发15g析出2g晶体说明原来是不饱和的,原溶液蒸发25g(相当于A蒸发10g,B蒸发15g,所以析出3g晶体,)A正确,接下来注意了,把B份的蒸发15g份两步第一步蒸发10g水(等于于A份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析出晶体之后就是饱和溶液也就是第二步蒸发5g水(15-10=5)析出1g晶体(2-1=1),这时候是饱和溶液可以求得的溶解度为20g,C正确;A份和B份都这么看只有10g水溶解1g是不饱和,其余的事饱和的(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根据溶解度20g水应该溶解4g才是饱和的应加入4-2=g的KNO3.ABC都是对的,D是无法计算的某物质(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了2克晶体,再恒温蒸发出10克水,析出了析出了3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原溶液一定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了2克晶体,再恒温蒸发出10克水,析出了析出了3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原溶液一定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了2克晶体,再恒温蒸发出10克水,析出了析出了3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D.最后剩余的溶液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
说明在该温度下,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3克该物质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刚开始蒸发掉10克水,析出2克晶体,说明原溶液在t℃是不饱和溶液..故选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恒温蒸发溶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