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10度,也可为螺纹左旋右旋判断170度,怎样判断应取哪个读数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量出式量器是指用来测量从量器内部排出液体体积的量器。(&&&& )
计量检定就是对精密的刻度仪器进行校准。(&&&& )
在计量检定中,检定和校准都是对计量器具进行鉴定。(&&&& )
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都应发放合格证书或不合格通知书,作为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法定文件。(&&&& )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校准主要是确定其量值,从而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 )
实验室所用的玻璃仪器都要经过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鉴定。(&&&& )&&
修理后的酸度计,须经检定,并对照国家标准计量局颁布的《酸度计检定规程》技术标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
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
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 )
一般情况下量筒可以不进行校正,但若需要校正,则应半年校正一次。(&&&& )
对出厂前成品检验中高含量的测定,或标准滴定溶液测定中,涉及到使用滴定管时、此滴定管应带校正值。(&&&& )
低沸点的有机标准物质,为防止其挥发,应保存在一般冰箱内。(&&&& )&
SI为国际单位制的简称。(&&&& )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16个词头及它们通用符号,国际上称SI词头。(&&&& )
开[尔文]的定义是水两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
&体积单位(L)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非国际单位。(&& )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且允许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计量单位。(&&&& )
千克的符号是kg,k为词头,g是基本单位。(&&&& )
计量单位是具有名称、符号和单位的一个比较量,其数值为1。(&&&& )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书面形式规定,建议使用的计量单位。(&&&& )
&当量、摩尔、克、标准大气压等都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就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所构成。(&&&& )
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mol”,摩尔质量的基本单位是“g?mol-1”。(&&&& )
由行业部门以文件形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单位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而不应拆开。(&&&& )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词头的名称与符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也可以拆开使用。(&&&& )
1km3的液体,表示其体积为1000立方米。(&&&& )
106表示兆,用符号M表示,10-6表示微,用符号&表示。(&&&& )
优级纯化学试剂为深蓝色标志。(&&&& )
指示剂属于一般试剂。(&&&& )
&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
化学试剂中二级品试剂常用于微量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分析工作。(&&&& )
& 实验中,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
实验中应该优先使用纯度较高的试剂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
&校准玻璃仪器的方法可用衡量法和常量法(&&& )
国标规定,一般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使用两个月后,必须重新标定浓度。(& )
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
计量法规包括计量管理法规和计量技术法规两部分。(& )
产品标准的实施一定要和计量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
校准和检定一样,都是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二者没有区别。(&& )
化学检验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忠于职守、专研技术、遵章守纪、团结互助、勤俭节约、关心企业、勇于创新等。(&&& )&
GB6定义标准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
分析工作者只须严格遵守采取均匀固体样品的技术标准的规定。(&&& )
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是指经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 )&
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是指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 )&
11.48g换算为毫克的正确写法是11480mg。(&&& )&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和批准所有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标准。(&&& )&&&
ISO14000指的是质量管理体系,ISO19000指的是环境管理体系。& (&&& )&
产品质量水平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四个等级( )
标准编写的总原则就是必须符合GB/T1.1-2000( )&
质量体系只管理产品质量,对产品负责(& )
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应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以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 )&
标准试剂的确定和使用具有国际性。(&&& )&
企业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和产品的质量情况制订适当低于国家或行业同种产品标准的企业标准。(&&& )&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在企业要求允许误差范围内(&&& )&
ISO的定义是为进行合格认证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 )&
CNACL201-99文号是《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 )&
国家标准规定,一般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使用两个月后,必须重新标定浓度。& (&&& )&
化学纯试剂品质低于实验试剂。(&&& )&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
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识为红色说明多功能检测设备的某些功能巳失效,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
国标中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执行,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
国际标准是由非政府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颁布的,在我国受到限制。(&&& )&
质量检验具有“保证、预防、报告”三职能。(&&& )&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工作方法体现了PDCA循环,即“策划-检查-实施-改进”四步骤。(&&& )&
分析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样本的情况,而不是为了获得总体物料的情况。(&&& )&
我国的标准等级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 )&
产品标准可制定强制性标准,也可制定为推荐性标准。(&&& )&
企业可单独制定进出口标准。(&&& )&
产品质量认证是为进行合格认证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 )&
国际标准是指ISO、IEC制定的标准。(&&& )&
所谓标准分级是依据标准的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 )&
当产品中的某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时,需要制定企业标准。(&&& )&
标准,按执行力度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标准,按基本属性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
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主成分含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如仅有一项杂质含量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产品。(&&& )&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化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必须采用国际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1989年4月1日发布实施。(&&&& )&&&
国家标准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标准。(&&&& )
计量基准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批准和颁发证书。(&&&& )
建筑工程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于本法。(&&&& )
按照标准化的对象性质,一般可将标准分成为三大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
国家强制标准代号为GB。(&&&& )
GB,其中GB代表工业标准。(&&& )
国际标准代号为(ISO),我国国家标准代号为(GB)。(&&&& )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
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 )
&ISO9000族标准是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总称。(&&&& )
《中国文献分类法》于1989年7月试行。(&&& )
标准和标准化都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进行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
GB6定义标准化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
GB/T、ISO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代号。(&&&& )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
标准要求越严格,标准的技术水平越高。(&&& )
国家标准是国内最先进的标准。(&&&& )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 )&&&&&&&&&&&&&&&&&&
在日本的PPM管理体系中PPM的含义是百万分之一和完美的产品质量。(&&&& )
企业标准一定要比国家标准要求低,否则国家将废除该企业标准。(&&&& )
&质量活动结果的见证性文件资料是质量记录。(&&& )
企业有权不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推荐性标准。(&&& )
技术标准规定某产品质量界限为不大于0.03,而实测结果为0.032,此数字可修约为0.03,判合格出厂。(&&&& )&&&&&&&&&&&&&&&&&&&&&&&&&&&&&&&&&&&&
企业技术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主要领域批准发布。(&&&& )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有四个核心标准。(&&&& )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玻璃器皿不可盛放浓碱液,但可以盛酸性溶液。(&&&& )
无论均匀和不均匀物料的采集,都要求不能引入杂质,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 )
汽油等有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 )
把乙炔钢瓶放在操作时有电弧火花发生的实验室里。(&&&& )
化工产品采样量在满足需要前提下,样品量越少越好,但其量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备考样品和加工处理的要求。(&&&& )
保留样品未到保留期满,虽用户未曾提出异议,也不可以随意撤销。(&&&& )
在化验室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实施整体管理,不能只管局部。(&&&& )
实验室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去接触电源,实验完毕后及时拔下插头,切断电源。
在实验室中,皮肤溅上浓碱时,在用大量水冲洗后继而用5%小苏打溶液处理。(&&&& )
凡遇有人触电,必须用最快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压缩气体钢瓶应避免日光或远离热源。(&&&& )
灭火器内的药液密封严格,不须更换和检查。(&&&& )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化验室的环境与安全)
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可上岗作业。(&&& )&&&
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是化学检验工的职业守则内容之一。(&&& )
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应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以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 )
化学检验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忠于职守、钻研技术、遵章守纪、团结互助、勤俭节约、关心企业、勇于创新等。(&&&& )
化学检验工的基本文化程度是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
分析工作者只须严格遵守采取均匀固体样品的技术标准的规定。(&&& )
化验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烫伤、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器的安全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等。(&&&& )
实验室内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铁柜中,柜的顶部要有通风口。(&&&& )&&
化验室内可以用干净的器皿处理食物。(&&&& )
遇水燃烧物起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应注意勿顺风使用。(&&&& )
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
灭火时必须根据火源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 )
进行油浴加热时,由于温度失控,导热油着火,此时可用水来灭火。(&&&& )
实验室中油类物质引发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
在电烘箱中蒸发盐酸。(&&&& )
当不慎吸入H2S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
钡盐接触人的伤口也会使人中毒。(&&&& )
在使用氢氟酸时,为预防烧伤可套上纱布手套或线手套。(&&&& )
腐蚀性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 )
温度计不小心打碎后,散落了汞的地面应洒细砂石。(&&&& )&&
应当根据仪器设备的功率、所需电源电压指标来配置合适的插头,插座,开关和保险丝,并接好地线。(&&&& )
大型精密仪器可以与其他电热设备共用电线。(&&&& )
不慎触电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安全电压一般规定为50V。(&&& )
普通分析用水pH应在5.0~7.0。(&&&& )
实验室三级水须经过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
纯水制备的方法只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
二次蒸馏水是指将蒸馏水重新蒸馏后得到的水。(&&&& )
实验室所用水为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以用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
水的电导率小于10-6 s/cm时,可满足一般化学分析的要求。(&&&& )
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密度。(&&&& )&&
实验室三级水pH的测定应在5.0~7.5之间,可用精密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检验。(&&&& )
&实验用的纯水其纯度可通过测定水的电导率大小来判断,电导率越低,说明水的纯度越高。(&&&& )
&三级水可贮存在经处理并用同级水洗涤过的密闭聚乙烯容器中。(&&&& )
在配制溶液和分析试验中所用的纯水,要求其纯度越高越好。(&&&& )
用过的铬酸洗液应倒入废液缸,不能再次使用。(&&&& )
药品贮藏室最好向阳,以保证室内要干燥、通风。(&&&& )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使用的化学试剂。(&&&& )
&高压气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氮气用黑色瓶装,氢气用深绿色的瓶装,氧气用黄色瓶装。(&&&& )
气体钢瓶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可燃气体、助燃气体、不燃气体、惰性气体。(&&&& )
装乙炔气体的钢瓶其减压阀的螺纹是右旋的。(&&&& )
高压气瓶外壳不同颜色代表灌装不同气体,氧气钢瓶的颜色为深绿色,氢气钢瓶的颜色为天蓝色,乙炔气的钢瓶颜色为白色,氮气钢瓶颜色为黑色。(&&&& )
不同的气体钢瓶应配专用的减压阀,为防止气瓶充气时装错发生爆炸,可燃气体钢瓶的螺纹是正扣(右旋)的,非可燃气体则为反扣(左旋)。(&&&& )
氧气瓶、可燃性气瓶与明火距离应不小于15m。(&&&& )
氮气钢瓶上可以使用氧气表。(&&&& )
因高压氢气钢瓶需避免日晒,所以最好放在楼道或实验室里。(&&&& )&
压缩气体钢瓶应避免日光或远离热源。(&&&& )
为防止发生意外,气体钢瓶重新充气前瓶内残余气体应尽可能用尽。(&&&& )
打开钢瓶总阀之前应将减压阀T形阀杆旋紧以免损坏减压阀。(&&&& )
氧气瓶、可燃性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应小于10米。(&&&& )
气体钢瓶应放置于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的地方,开启气体钢瓶时,人应站在出气口的对面。(&&&& )&
对于高压气体钢瓶的存放,只要求存放环境阴凉、干燥即可。(&&&& )&&
化验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 )
没有用完,但是没有被污染的试剂应倒回试剂瓶继续使用,避免浪费。(& )
打开钢瓶总阀之前应将减压阀T形阀杆旋紧以便损坏减压阀(&&&& )
使用化学试剂时,如取出的一次未用完,必须封存剩余的取出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
天平室要经常敞开通风,以防室内过于潮湿。(&&&& )
一般实验用水可用蒸馏、反渗透或去离子法制备。(&&&& )
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三级水的规格(&&&& )
实验室所用的玻璃仪器都要经过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鉴定&& (&&&& )&
化学试剂A?R是分析纯,为二级品,其包装瓶签为红色。(&&&&& )(&&&& )
铂器皿不可用于处理三氯化铁溶液。(&&&& )
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可以保存几天后继续使用。(&&&& )
金属离子的酸性贮备液宜用聚乙烯容器保存。(&&&& )
化学试剂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即不超级造成浪费,且不能随意降低试剂级别而影响分析结果。(&&&& )
实验室一级水不可贮存,需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
危险化学药品按特性分为易燃易爆类、剧毒类、强氧化性类、强还原性类、强腐蚀性类等。(&&&& )
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大,其溶解度就越大。(&&&& )
25℃时,BaSO4的Ksp=1.1×10-10,则BaSO4溶解度是1.2×10-20mol/L。(&&&& )
Ag2CrO4的溶度积(2.26×10-12)小于AgCl的溶度积(1.8×10-10),所以在含有相同浓度的CrO42-的试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首先生成Ag2CrO4沉淀。(&&&& )
Mg(OH)2饱和溶液中Ksp,Mg(OH)2=[Mg2+]? [OH―]2是Mg(OH)2的一级和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乘积。(&&&& )
沉淀的转化对于相同类型的沉淀通常是由溶度积较大的转化为溶度积较小的过程。(&&&& )
沉淀反应中,当离子积<Ksp时,从溶液中继续析出沉淀,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关系。(&&&& )
当溶液中[Ag+][Cl-]≥Ksp(AgCl)时,反应向着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 )
对于难溶电解质来说,离子积和溶液积为同一个概念 。(&&&& )
某难溶化合物AB的溶液中含[A+]和[B-]均为10-5 mol/L ,则其Ksp=10-10。(&& )
向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平衡时,AgCl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
已知25℃时Kosp(Ag2CrO4)=2.0×10-12, Kosp(AgCl)=1.8×10-10,则该温度下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
由于&&&&&&&&&&&&&&&&&& 小于&&&&&&&&&&&&&&&&& ,因此在CrO42C和ClC浓度相等时,滴加硝酸盐,铬酸银首先沉淀下来(&&& )
由于Kosp(Ag2CrO4) =2.0×10-12 小于Kosp(AgCl)& =1.8×10-10,因此在CrO42C和ClC浓度相等时,滴加硝酸盐,铬酸银首先沉淀下来(&&& )
欲使沉淀溶解,应设法降低有关离子的浓度,保持Qi& Kosp,沉淀即不断溶解,直至消失。(&&&& )
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O4将会使得BaSO4溶解度增大。(&&&& )
在分步沉淀中Ksp小的物质总是比Ksp大物质先沉淀。(&&&& )&&&&&&&&&&&&&&&
在含有0.01M的I -、Br-、Cl-溶液中,逐渐加入AgNO3试剂,先出现的沉淀是AgI。(&&&& )(Ksp(AgCl)>Ksp(AgBr)>Ksp(AgI))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
苯分子具有立体的正六边形结构,各个键角120度。(&&&& )
甘油属于油脂类。(&&&& )
含有多元官能团的化合物的相对密度总是大于1.0的。(&&&& )
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乙酸则不能。(&&&& )
有机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反应速度一般较快,反应是不可逆的。(&&&& )
重氮化法反应一般应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 )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气体、稀溶液通性)
& 拉乌尔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的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要比纯溶液的蒸气压要低。(&&&& )
&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g 水中,所得到的两个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
不可能用简单精馏的方法将两组分恒沸混合物分离为两个纯组分。(&&&& )
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其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高。(&&&& )&&&
将少量挥发性液体加入溶剂中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可测定溶剂的分子量。(&&&& )
凝固点测定,当液体中有固体析出时,液体温度会突然上升。(&&&& )
凝固点下降公式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溶质均适用。(&&&& )&&
闪点是指液体挥发出的蒸汽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高温度。(&&&& )
稀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高。(&&&& )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指的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比其纯态时的蒸气压下降了。(&&&& )&&
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值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
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非电解质作溶质时,所得溶液蒸气 压要比纯溶剂的低。(&&&& )
在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就会比纯溶剂的高一些。(&&&&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蔗糖溶于纯水中所形成的稀溶液缓慢的降温时,首先析出的是纯冰。相对于纯水而言将会出现凝固点上升。(&&&& )&&&&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
&设可逆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基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有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
催化剂能大大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同时也改变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
定量实验测知,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2倍到4倍。(&&&& )
对于大多数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对于基元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中物质浓度的指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应物质的分子式前的系数相一致。(&&&& )
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化学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
反应正向移动时,提高反应温度只能提高正反应速率。(&&&& )
基元反应的分子数是个微观概念,其值只能是1,2,3这三个数 。(&&&& )&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通常溶液的温度每增高20℃,反应速度约增大2~3倍。(&&&& )
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移动方向。(&&& )
一步就能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等于反应完全所需时间的一半。(&&&& )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酸度、温度和催化剂。(&&&& )
由于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所以才使得这类反应的速率较慢。(&&&& )&
欲提高反应Cr2O72-& +& 6I -& +& 14H+ &→ 2Cr3+& +3I2& +7H2O& 的速率,可采用加热的方法。(&&&& )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
2Cu2+ + Sn2+ == 2Cu+ + Sn4+的反应,增加Cu2+的浓度,反应从右向左进行。(&&&& )
Cl-的活度增大,甘汞电极的电势一定增大。(&&& )
KMnO4能与具有还原性的阴离子反应,如KMnO4和H2O应能产生氧气。(&&& )
pH计的电动势与氢离子浓度的关系式为E=K+0.0592ln[H+](25℃)。(&&&& )
φ0Cu2+/Cu+=0.17V,φ0I2/I-=0.535V,因此Cu2+离子不能氧化I-离子。(&&& )
当氯气为1.013×105Pa,c(Cl-)=0.01mol/L时,电对Cl2/Cl-的电极电位是1.417V 。EoCl2/Cl-=1.358V。(&& )
电极电位比Eo(I2/I-)大的还原性物质,可以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 )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当增加氧化形浓度时,电极电位降低。(&&& )
反应H3AsO4+2I-+2H+→H3AsO3+I2 +H2O,φoH3AsO4/H3AsO3=0.56V ,φoI2/I-=0.54V,c(H3AsO4)=c(H3AsO3)=1mol/L,若在溶液中加入NaHCO3,使pH=8,就能改变反应的方向。(&&&& )
反应到达平衡时φo1’-φo2’ ≥0.4V,则该反应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
两电对的电位值差值越大,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越完全。(&&& )
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
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
铜锌原电池的符号为 (-)Zn|Zn2+(0.1mol/L)‖Cu2+(0.1mol/L)|Cu(+)。(&&&& )
现有原电池(-)PtOFe3+,Fe2+‖Ce4+,Ce3+OPt(+),该原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Ce4+ + Fe2+ = Ce3+ + Fe3+。(&&&& )
压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
氧化还原反应次序是电极电位相差最大的两电对先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取决于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 )
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对电极电位差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
在原电池中,给出电子的电极称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对应于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其还原产物;接受电子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在中性溶液中,2H+/H2的电极电位(298.15K,H2压力为l大气压时)是-0.414V。(&&& )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吸附、表面张力)
&&& 测定微量含金矿物中的金含量,常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使金元素富集到活性炭中,该种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
&&& 一个稳定的气泡之所以呈球形,其原因是气泡表面任一点上所受到的附加压力都相等,使各个方向的附加压力相互抵消。(&&&& )
& 固体系统可降低单位表面吉布斯函数,导致固体表面具有吸附能力。(&&&& )
&极性吸附剂易于吸附极性的溶质。(&&&& )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
比表面Gibbs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
表面活性物质加入到溶液中,所引起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大于零。(&&&& )
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平行于液体表面的紧缩力称为表面张力。(&&& )
固体对气体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一样的即为范德华力。(&&&& )
固体对液体溶质的吸附会在固体与液体表面产生双电层并进行离子交换。(&&&& )
固体溶解时,即使剧烈搅拌,接近固体表面的一层薄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差,这一层薄层称为扩散层。(&&&& )
胶体分散系统具有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特征。(&&&& )
物理吸附仅仅是一种物理作用,吸附稳定性不高,化学吸附的作用力较强,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中会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带。这两种吸附都具有选择性,吸附和脱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物质表面层中的分子与相内的分子所受的引力相同。(&&& )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在能被完全浸润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大气压的压力。(&&&& )&&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分配定律、相平衡)
在萃取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少量多次萃取的方式比一次萃取的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丙醇易溶于丙酮中。(&&&& )
&萃取分离的依据是“相似相溶”原理。(&&&& )
分配定律表述了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溶解平衡时,该物质在两相中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
分配定律不适用于溶质在水相和有机相中有多种存在形式,或在萃取过程中发生离解、缔合等反应的情况。(&&&& )
分配定律是表示某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量之间的关系。(&&&& )
分配系数越大,萃取百分率越小。(&&&& )
物质B溶解在两个同时存在的互不相溶的液体里,达到平衡后,该物质在两相中的质量摩尔浓度之比等于常数。(&&&& )
一定量的萃取溶剂,分作几次萃取,比使用同样数量溶剂萃取一次有利得多,这是分配定律的原理应用。(&&&& )
&& PCl5、PCl3、Cl2构成的体系中,如果存在如下化学反应 PCl5(气)& ===PCl3(气)+Cl2(气)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2。(&&&& )
&系统中相与相间存在明显界面,同一物质如果处于不同的聚集状态也形成不同的相。(&&&& )
&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
NaCl的水溶液中,只有Na+、Cl-、H+和OH-才是这个体系的组分,而NaCl和H2O却不是组分,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分离和独立存在。(&&&& )
对任何混合物,物系中都存在界面,有多相。(&&&& )
二组分系统地相律为f=2-φ&&& (&&&& )
反应 N2+3H2==2NH3达到平衡,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2。(&&&& )&
非常细的铁粉与硫磺粉混合得很均匀,那么相数为1。(&&&& )
杠杆规则适用于相图中任意两相平衡区。(&&&& )
将物质体系内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的总和叫做相。(&&&& )
水在1个大气压,373K时只有一相。(&&& )
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C-R。(&&& )&
相平衡的杠杆规则表明:当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时,两相的物质的量正比于系统点到两个相点的线段的长度。(&&&& )
相平衡时,物系中的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之间关系的定律是C=P-f+2。(&&&& )
相是指体系中一切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任何均匀部份,相与相之间可以由分界面区别开来。(&&&& )
依据相律,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由C(s)、H2O(g)、H2(g)、CO(g)和CO2(g)建立化学平衡,则平衡体系中有4个组分数。(&&&& )
在抽空密闭的容器中加热NH4Cl(s)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系统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是2 。(&&&& )&&&&&
化学分析(基础部分)
&&& 通常移液管的标称容积与实际容积之间存在误差,需用一个系数R予以校正,简单地可表示为V=RW&&&&& 。(&&&& )
& 凡是基准物质,使用前都要进行灼烧处理。(&&&& )
&6.789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是:6.790(&&&& )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校准的方法有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 (&&&& )
&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
&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
&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01%。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
精密度高,准确度就一定高。&&&&&&&&&&&&&&&&&&&&& (&&&& )
12℃时0.1mol/L某标准溶液的温度补正值为+1.3,滴定用去26.35ml,校正为20℃时的体积是26.32ml。(&&&& )
使用滴定管进行操作,洗涤、试漏后,装入溶液即可进行滴定。使用滴定管进行操作,都要先洗涤、试漏,再装溶液、赶气泡,然后进行滴定。(&&&& )
D级基准试剂常用作滴定分析中的标准物质。(&&&& )
pH=3.05的有效数字是三位。& (&&&& )
Q检验法适用于测定次数为3≤n≤10时的测试。 (&&&& )
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保持在6―8ml/min。(&&&& )
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下贮存一般不超过30天。(&&&& )
标准规定“称取1.5g样品,精确至0.0001g,其含义是必须用至少分度值0.1mg的天平准确称1.4g~1.6g试样。& (&&&& )&
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而且准确可靠。(&&&& )
测定次数越多,求得的置信区间越宽,即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越接近。 (&&&& )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
测定结果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
差减法适于称量多份不易潮解的样品。 (&&&& )
称量时,每次均应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 )
当需要准确计算时,容量瓶和移液管均需要进行校正。(&&&& )
滴定分析标准试剂主要用途是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定植。(&&&& )
滴定分析用标准试剂我国习惯称为基准试剂,分为C级(第一基准)和D级(工作基准)两个级别(&&&& )
滴定分析中常用的标准溶液,一般选用分析纯试剂配制,再用基准试剂标定。(&&&& )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用试剂溶液进行润洗。(&&&& )
滴定管读数时必须读取弯液面的最低点。(&&&& )
滴定管内壁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准确测量。(&&&& )
滴定管体积校正采用的是绝对校正法。(&&&& )
滴定管中装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即可读数,并应使滴定管保持垂直状态。(&&&& )
滴定管属于量出式容量仪器。(&&&& )
电子天平每次使用前必须校准。(&&&& )
对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有人偏深有人偏浅,所造成的误差为系统误差。(&&&& )
对照试验是用以检查试剂或蒸馏水是否含有被鉴定离子。(&&&& )
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
分析纯的NaC1试剂,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 )
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棕色。(&&&& )
分析纯试剂的标签的颜色是蓝色的。(&&&& )
分析纯试剂可以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
分析纯试剂一般用于精密分析及科研工作。(&&&& )
分析结果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可用优级纯或分析纯试剂代替基准试剂。(&&&& )
分析中遇到可疑数据时,可以不予考虑。 (&&&& )
国标规定,一般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使用两个月后,必须重新标定浓度。(&&&& )
化学纯化学试剂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用。(&&&& )
化学定量分析实验一般用二级水,25&C时其PH约为5.0-7.5。(&&&& )
化学分析中,置信度越大,置信区间就越大。(&&&& )
基准试剂可直接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
基准物质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也可用于标定溶液的浓度。(&&&& )
可用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的试剂是高纯试剂。(&&&& )
每次滴定完毕后,滴定管中多余试剂不能随意处置,应倒回原来的试剂瓶中。(&&&& )
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
器皿不洁净,溅失试液,读数或记录差错都可造成偶然误差。(&&&& )
倾倒液体试样时,右手持试剂瓶并将试剂瓶的标签握在手心中,逐渐倾斜试剂瓶,缓缓倒出所需量试剂并将瓶口的一滴碰到承接容器中。(&&&& )
取液体试剂时可用吸管直接从原瓶中吸取。(&&&& )
容量瓶、滴定管、吸管不可以加热烘干,也不能盛装热的溶液 。(&&&& )
容量瓶与移液管不配套会引起偶然误差。(&&&& )
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 )
使用滴定管时, 每次滴定应从“0”分度开始。(&&&& )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液-液萃取时,先将上层液体通过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体由下口活塞放出。(&&&& )
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其下口插入液面0.5~1cm处。 (&&&& )
使用有刻度的计量玻璃仪器,手不能握着有刻度的地方是因为手的热量会传导到玻璃及溶液中,使其变热,体积膨胀,计量不准。(&&&& )
水的电导率小于10-6 s/cm时,可满足一般化学分析的要求。(&&&& )
酸式滴定管用来盛放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的容器。(&&&& )
随机误差呈现正态分布。(&&&& )
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
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
天平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
天平的零点是指天平空载时的平衡点,每次称量之前都要先测定天平的零点。(&&&& )
天平的平衡状态被扰动后,自动回到初始平衡位置的性能称为天平的稳定性,它主要决定于横梁重心的高低。(&&&& )
天平零点相差较小时,可调节拔杆校正。(&&&& )
天平室要经常敞开通风,以防室内过于潮湿。(&&&& )
我国的基准试剂(纯度标准物质)相当于IUPAC的A级和B级。(&&&& )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误差相等时说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相等。(&&&& )
校准滴定管时,用25°C时水的密度计算水的质量。 (&&&& )
选用化学试剂纯度越高越好。(&&&& )
一般把B级标准试剂用于容量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 )
一般用移液管移取液体试剂或溶液。(&&&& )
仪器分析中,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溶液,常在临用前用较高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容量瓶内稀释而成。(&&&& )
移液管的体积校正:一支10.00ml(20℃下)的移液管,放出的水在20℃时称量为9.9814g,已知该温度时1ml的水质量为0.99718g,则此移液管在校准后的体积为10.01ml。&&&&&&&&&&&&&&&&&& (&&&& )
已知25 mL移液管在20℃的体积校准值为-0.01 mL,则20℃该移液管的真实体积是25.01mL 。(&&&& )
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得到 4 个结果,分别为:0.2; 0.1019; 和0.1013(mol/L),用Q检验法来确定0.1019应舍去。(当 n = 4 时,Q0.90 = 0.76)(&&&& )
用纯水洗涤玻璃仪器时,使其既干净又节约用水的方法原则是少量多次。(&&&& )
用电光分析天平称量时,若微缩标尺的投影向左偏移,天平指针也是向左偏移。(&&&& )
用过的铬酸洗液应倒入废液缸,不能再次使用。(&&&& )
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是基准物质。(&&&& )
优级纯化学试剂为深蓝色标志。(&&&& )
有效数字中的所有数字都是准确有效的。(&&&& )
原始记录应体现真实性、原始性、科学性,出现差错允许更改,而检验报告出现差错不能更改应重新填写。(&&&& )
在10℃时,滴定用去25.00 ml,0.1mol/l标准溶液,如20℃时的体积校正值为+1.45,则20℃时溶液的体积为25.04ml(&&&& )
在3~10次的分析测定中,离群值的取舍常用4&& 法检验;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方法在分析工作中常用的是t检验法和F检验法。(&&&& )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化学纯的试剂。(&&&& )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都是有效数字。& (&&&& )
在分析天平上称出一份样品,称前调整零点为0。称得样品质量为12.2446g,称后检查零点为+0.2mg,该样品质量实际为12.2448g(&&&& )
在利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称量样品时,应先开启天平,然后再取放物品。(&&&& )
在没有系统误差的前提条件下,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 (&&&& )
在实验室中浓碱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
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的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值。(&&&& )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需使用基准试剂。 (&&&& )
指示剂属于一般试剂。(&&&& )
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三级水的规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 )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小于0.2mg 。(&&&& )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它们之间的差别越大,则准确度越高。(&&&& )
准确度精密度只是对测量结果的定性描述,不确定度才是对测量结果的定量描述。(&&&& )
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的程度。(&&&& )
做空白试验,可以减少滴定分析中的偶然误差。&&& (&&&& )&&
化学分析(酸碱滴定)
&&& 酸碱滴定法测定有机弱碱,当碱性很弱(kb&10-8)时可用非水溶剂。(&&&& )
& 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可从其二级浓度常数 Ka1与 Ka2 的比值判断,当Ka1/ Ka2&105时,可基本断定能分步滴定。(&&&& )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可用精制的草酸标定。(&&&& )
&用标准溶液HCl滴定CaCO3时,在化学计量点时,n (CaCO3)=2n(HCl) 。 (&&&& )&
H2C2O4的两步离解常数为Ka1=5.6×10-2,Ka2=5.1×10-5,因此不能分步滴定。(&&&& )
非水滴定中,H2O是HCl、H2SO4、HNO3等的拉平性溶剂。(&&&& )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时,溶剂若为碱性,所用的指示剂可以是中性红。(&&&& )
强酸滴定弱碱达到化学计量点时pH&7。&&& (&&&& )
强酸滴定弱碱时,只有当CKa≥10-8,此弱碱才能用标准酸溶液直接目视滴定。(&&&& )
弱酸的电离度越大,其酸性越强。 (&&&& )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已知试样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盐酸的体积V1&V2,则混合碱的组成为Na2CO3 + NaOH。(&&&& )&
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的特点是变色范围窄、变色敏锐。(&&&& )
酸碱滴定法测定分子量较大的难溶于水的羧酸时,可采用中性乙醇为溶剂。(&&&& )
酸碱滴定中有时需要用颜色变化明显的变色范围较窄的指示剂即混合指示剂 。 (&&&& )
酸碱溶液浓度越小,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越长,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多。(&&&& )
酸碱物质有几级电离,就有几个突跃。&&&& (&&&& )&&&&&&&&&&&&&&&&&&&&&&&
酸碱质子理论中接受质子的是酸。(&&&& )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1000mol/LHAc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小于7。&& (&&&& )&&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
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混合碱时,如其组成是纯的Na2CO3则HCl消耗量V1和V2的关系是V1>V2。 (&&&& )&&&&&&&&&&&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酚酞 。(&&&& )
用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的基准试剂Na2CO3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也偏高。(&&&& )
由于羧基具有酸性,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出羧酸的含量。(&&&& )
化学分析(氧化还原滴定)
&间接碘量法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
K2Cr2O7标准溶液常采用直接配制法。(&&&& )
KMnO4,EDTA,AgNO3标准溶液应该使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盛装。(&&&& )
KMnO4标准滴定溶液是直接配制的。(&&&& )
KMnO4标准溶液测定MnO2含量,用的是直接滴定法。(&&&& )
KMnO4标准溶液贮存在白色试剂瓶中。(&&&& )
KMnO4滴定草酸时,加入第一滴KMnO4时,颜色消失很慢,这是由于溶液中还没有生成能使反应加速进行的Mn2+。(&&&& )
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是用K2Cr2O7直接标定的。(&&&& )
标定I2溶液时,既可以用Na2S2O3滴定I2溶液,也可以用I2滴定Na2S2O3溶液,且都采用淀粉指示剂。这两种情况下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相同的。(&&&& )
碘法测铜,加入KI起三作用: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
电极电位比E&(I2/I-)大的还原性物质,可以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 )
反应到达平衡时E1θ-E2θ ≥0.4V,则该反应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
高锰酸钾法滴定分析,在弱酸性条件下滴定。(&&&& )
高锰酸钾法在强酸性下进行,其酸为HNO3。(&&&& )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介质不同,其还原产物也不一样。 (&&&& )
高锰酸钾在配制时要称量稍多于理论用量,原因是存在的还原性物质与高锰酸钾反应。(&&&& )
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 )
间接碘量法要求在暗处静置,是为防止I-被氧化。(&&&& )
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的加入都应在近终点。(&&&& )
配制I2标准溶液时,加入KI的目的是增大I2的溶解度以降低I2的挥发性和提高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 )&&
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 )
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需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配好的KMnO4溶液要用滤纸过滤后才能保存。(&&&& )
配制碘溶液时应先将碘溶于较浓的KI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
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
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 )
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 )&&&&&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有利于滴定分析的进行。(&&&& )
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溶液的E值和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 )
已配制好的Na2CO3标液不能用无色试剂瓶贮存。&& (&&&& )
应用直接碘量法时,需要在接近终点前加淀粉指示剂。(&&&& )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酸度、温度和催化剂。(&&&& )
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时,除加入足够过量的KI外、还要加入少量KSCN、目的是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
用高锰酸钾滴定时,从开始就快速滴定,因为KMnO4不稳定。& (&&&& )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
用基准试剂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75~85℃进行滴定,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I-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 )
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
由于KMn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KMnO4法只能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 )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
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
在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要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制,为了赶除水中的CO2。(&&&& )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往往选择强氧化剂作滴定剂,使得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大于0.4V,反应就能定量进行。(&&&& )
在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加热的温度不得超过45℃。&&&&& (&&&& )
直接碘量法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指示剂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 )
化学分析(沉淀滴定、重量分析)
&沉淀BaSO4应在热溶液中后进行,然后趁热过滤。(&&&& )
根据同离子效应,可加入大量沉淀剂以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
共沉淀引入的杂质量,随陈化时间的增大而增多。(&&&& )
<TD style="BORDER-BOTTOM: #f0f0f0; BORDER-LEFT: #f0f0f0; BACKGROUND-COLOR: WIDTH: 375 BORDER-TOP: #f0f0f0; BORDER-RIGHT: #f0f0f0" class=xl37 width=500 x:str="欲使沉淀溶解,应设法降低有关离子的浓度,保持Qi欲使沉淀溶解,应设法降低有关离子的浓度,保持Qi& K& ,沉淀即不断溶解,直至消失。 (&&&& )&
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将会使得BaSO4溶解度增大。(&&&& )
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 )&&
在含有0.01M的I-、Br-、Cl-溶液中,逐渐加入AgNO3试剂,先出现的沉淀是AgI。(Ksp,AgCl>Ksp,AgBr>Ksp,AgI)(&&&& )
在含有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H3H2O,则AgCl沉淀会溶解。(&&&& )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小于0.2mg 。(&&&& )
化学分析(配位滴定)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均无色。& (&&&& )
&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
EDTA的酸效应系数αH与溶液的pH有关,pH越大,则αH也越大。(&&&& )
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 )&
EDTA配位滴定时的酸度,根据lgCM≥6就可以确定。(&&&& )
EDTA酸效应系数αY(H)随溶液中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低,则αY(H)值高,对配位滴定有利。& (&&&& )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时,不论金属离子是几价,大多数都是以1∶1的关系配合。(&&&& )
氨羧配位体有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原子,能与金属离子1:1形成稳定的可溶性配合物。(&&&& )
标定EDTA的基准物有ZnO、CaCO3、MgO等。(&&&& )
当溶液中Bi3+ 、Pb2+ 浓度均为10-2mol/L时,可以选择滴定Bi3+。(已知: lgKBiY=27.94, lgKPbY=18.04 ) (&&&& )
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定Ca2+则确定终点。&&&&&&&&&&&&&&&& (&&&& )
滴定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低pH值与其对应lgK稳绘成的曲线,称为EDTA的酸效应曲线。(&&&& )
分析室常用的EDTA水溶液呈弱酸性。(&&&& )
钙指示剂配制成固体使用是因为其易发生封闭现象。(&&&& )
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
金属(M)离子指示剂(In)应用的条件是K’MIn >K’MY(&&&& )
金属离子指示剂H3In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为红色,它的H2In呈蓝色,其余存在形式均为橙红色,则该指示剂适用的酸度范围为pKa1pHpKa2。(&&&& )
金属指示剂的封闭是由于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过于稳定造成的。 (&&&& )
金属指示剂是指示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指示剂。(&&&& )
两种离子共存时,通过控制溶液酸度选择性滴定被测金属离子应满足的条件是&&&&&&&&&&&&&&&& ≥5。(&&&& )
能直接进行配位滴定的条件是K稳?C≥106。(&&&& )
配位滴定法中指示剂的选择是根据滴定突跃的范围。(&&&& )
配位滴定时,经计算推导的判据&#8710; lgK ≥ 5与配位滴定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准确度的要求无关,是不变的。(&&&& )
配位滴定中pH≥12时可不考虑酸效应,此时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与绝对稳定常数相等。(&&&& )
配位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 )
溶液的pH值愈小,金属离子与EDTA配位反应能力愈低。(&&&& )
若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反应速度慢,则一般可采用置换滴定方式进行测定。(&&&& )
酸效应和其他组分(N和L)效应是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 )
酸效应曲线的作用就是查找各种金属离子所需的滴定最低酸度。(&&&& )
掩蔽剂的用量过量太多,被测离子也可能被掩蔽而引起误差。&&&&& (&&&& )
用EDTA测定Ca2+、Mg2+总量时,以铬黑T作指示剂,pH值应控制在pH=12。(&&&& )
用EDTA测定水的硬度,在pH=10.0时测定的是Ca2+的总量。(&&& )
用EDTA滴定混合M和N金属离子的溶液,如果△pM=±0.2,Et<±0.5%且M与N离子浓度相等时,△lgK≥5即可判定M、N离子可利用控制酸度来进行分步滴定。()
用EDTA法测定试样中的Ca2+和Mg2+含量时,先将试样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为5.5~6.5,并进行过滤,目的是去除Fe、Al 等干扰离子。(&&&& )
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一定要和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差别。(&&&& )
在EDTA滴定过程中不断有H+释放出来,因此,在络合滴定中常须加入一定量的碱以控制溶液的酸度。(&&&& )
在测定水硬度的过程中、加入NH3―NH4Cl是为了保持溶液酸度基本不变。(&&&& )
在配位滴定中,通常用EDTA的二钠盐,这是因为EDTA的二钠盐比EDTA溶解度小。(&&&& )
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
在同一溶液中如果有两种以上金属离子只有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方法才能进行配位滴定。(&&&& )
仪器分析(紫外可见)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mol?cm/L(&&& )
不少显色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的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显色后一定时间内进行。 (&&&& )
常见的紫外光源是氢灯或氘灯。(&&&& )
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越高灵敏度就越高。(&& )
光的吸收定律不仅适用于溶液,同样也适用于气体和固体。(&&& )
光谱定量分析中,各标样和试样的摄谱条件必须一致。(&&& )
光谱通带实际上就是选择狭缝宽度。()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波长准确度是采用苯蒸气的吸收光谱曲线检查。(&&&& )
目视比色法必须在符合光吸收定律情况下才能使用。(&&& )
任何型号的分光光度计都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和显示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碘钨灯。(&&& )
吸光系数越小,说明比色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
吸收池在使用后应立即洗净,当被有色物质污染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 (&&& )&&
线性回归中的相关系数是用来作为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个量度。(&&& )
用镨钕滤光片检测分光光度计波长误差时,若测出的最大吸收波长的仪器标示值与镨钕滤光片的吸收峰波长相差3.5nm,说明仪器波长标示值准确,一般不需作校正。&&&&&&&&&&&&&&&&&&&&&&&&&&&&&&&&&&&&&&&&&&&& ( )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
&&& 原子吸收光谱中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是选用最低的工作电流(&&& )
&高压气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氮气用黑色瓶装,氢气用深绿色的瓶装,氧气用黄色瓶装(&&&& )
&原子吸收仪器和其他分光光度计一样,具有相同的内外光路结构,遵守朗伯-比耳定律。(&&& )
&在原子吸收测量过程中,如果测定的灵敏度降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雾化器没有调整好,排障方法是调整撞击球与喷嘴的位置(&&& )
原子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而紫外-可见光谱是线状光谱。(&&& )
在原子吸收中,如测定元素的浓度很高,或为了消除邻近光谱线的干扰等,可选用次灵敏线。&& (&&&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情况下,尽量选用低的工作电流。& (& )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更换元素灯时,应一手扶住元素灯,再旋开灯的固定旋钮,以免灯被弹出摔坏。(&&&& )
不同的气体钢瓶应配专用的减压阀,为防止气瓶充气时装错发生爆炸,可燃气体钢瓶的螺纹是正扣(右旋)的,非可燃气体则为反扣(左旋)。(&&& )
测溶液的PH值时玻璃电极的电位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
充氖气的空心阴极灯负辉光的正常颜色是蓝色。( )
打开钢瓶总阀之前应将减压阀T形阀杆旋紧以便损坏减压阀()
单色器的狭缝宽度决定了光谱通带的大小,而增加光谱通带就可以增加光的强度,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因而狭缝宽度越大越好。(& )
氮气钢瓶上可以使用氧气表。()
当原子吸收仪器条件一定时选择光谱通带就是选择狭缝宽度。()
对于高压气体钢瓶的存放,只要求存放环境阴凉、干燥即可。& (& )
空心阴极灯常采用脉冲供电方式(& )
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增大电流可以增加发光强度,因此灯电流越大越好。(& )
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增大电流可以增加发光强度,因此使用时应选择最大额定电流的强度。(& )
空心阴极灯亮,但高压开启后无能量显示,可能是无高压。(& )
空心阴极灯若长期不用,应定期点燃,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
空心阴极灯阳极光闪动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放电不均匀。(& )
石墨炉原子法中,选择灰化温度的原则是,在保证被测元素不损失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高的灰化温度以减少灰化时间。(& )
石墨炉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比较,其优点之一是原子化效率高(& )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中,所使用的惰性气体的作用是保护石墨管不因高温灼烧而氧化、作为载气将气化的样品物质带走。(& )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纯Zn中的Fe含量时,采用的试剂是优级纯的HCl。(& )
原子空心阴极灯的主要参数是灯电流(& )
原子吸收法是根据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对特征波长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
原子吸收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消除基体干扰。(&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连续光源。(&&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实验室必须远离电场和磁场,以防干扰&& (&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准分辨率时的光谱带宽应为0.1nm。(&&&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是放在原子化系统之前的。(& )
原子吸收光谱法选用的吸收分析线一定是最强的共振吸收线。(&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气对从光源发射的共振发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测量的方式是峰值吸收,而以吸光度值反映其大小。(&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不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背景干扰会使吸光度增加,因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原子吸收光谱是根据基态原子对特征波长光的吸收,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装置主要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两大类。(& )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751型分光光度计一样,都是以氢弧灯作为光源。(& )
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常见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 )
原子吸收检测中测定Ca元素时,加入LaCl3可以消除PO3+的干扰。()
原子吸收检测中当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发生变化,原来的工作曲线仍然适用。( )
原子吸收检测中适当减小电流,可消除原子化器内的直流发射干扰。( )
原字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光栅或凹面镜)若有灰尘,可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
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时,有时加入镧盐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加入铯盐是为了消除电离干扰。 (& )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对谱线复杂的元素常用较小的狭缝进行测定。(& )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一定要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 )
进行原子光谱分析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点火时应先开助燃气、再开燃气、最后点火。关气时应先关燃气再关助燃气。( )
电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发射出光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化学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因素。(& )
火焰原子化法中,足够的的才能使试样充分分解为原子蒸气状态,因此,温度越高越好。()
火焰原子化法中常用气体是空气-乙炔。(& )
每种元素的基态原子都有若干条吸收线,其中最灵敏线和次灵敏线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为分析线。()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
&氢火焰点不燃可能是空气流量太小或空气大量漏气。( )
热导检测器中最关键的元件是热丝。& (&&& )
气相色谱仪一般由气路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
色谱试剂用于作色谱分析的标准物质。()
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含有S、P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色谱柱的选择性可用“总分离效能指标”来表示,它可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差值与两色谱峰宽之和的比值。(& )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
FID检测器对所有化合物均有响应,属于通用型检测器;(&&&& )
FID检测器是典型的非破坏型质量型检测器。(&&&& )
FID检测器属于浓度型检测器(&&&& )
当无组分进入检测器时,色谱流出曲线称色谱峰& (&&&& )
堵住色谱柱出口,流量计不下降到零,说明气路不泄漏。&&&&& (&&&& )&&&&&
高压气瓶外壳不同颜色代表灌装不同气体,氧气钢瓶的颜色为深绿色,氢气钢瓶的颜色为天蓝色,乙炔气的钢瓶颜色为白色,氮气钢瓶颜色为黑色。(&&&& )
归一化法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 )
检测器池体温度不能低于样品的沸点,以免样品在检测器内冷凝。(&&&& )
检修气相色谱仪故障时,首先应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仪器使用情况。(&&&& )
检修气相色谱仪故障时,一般应将仪器尽可能拆散。(&&&& )
接好色谱柱,开启气源,输出压力调在0.2~0.4Mpa。关载气稳压阀,待30min后,仪器上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下降小于0.005Mpa,则说明此段不漏气。&&&&&&&&&&&&&&&&&&&&&&&&&&&&&&&&&&&&&&&&&&&&&&&&&&&&&& (& )
每次安装了新的色谱柱后,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 )
某试样的色谱图上出现三个峰,该试样最多有三个组分。(&&&& )
气体钢瓶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可燃气体、助燃气体、不燃气体、惰性气体。其中氧气瓶属于助燃气体钢瓶。&&&&&&&&&&&&&& ()
气体钢瓶应放置于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的地方,开启气体钢瓶时,人应站在出气口的对面。 (&&&& )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在适宜色谱条件下标准物与未知物保留时间一致,则可以肯定两者为同一物质。(&&&& )
气相色谱对试样组分的分离是物理分离。(&& )
气相色谱分析结束后,必须先关闭总电源,再关闭高压气瓶和载气稳压阀。& (&&&& )
气相色谱分析结束后,先关闭高压气瓶和载气稳压阀,再关闭总电源。(&&&& )
气相色谱分析中,当热导池检测器的桥路电流和钨丝温度一定时,适当降低池体温度,可以提高灵敏度。(&&&& )
气相色谱分析中,混合物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能否准确检测出来,取决于检测器。(&&&& )
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柱温能提高柱子的选择性,但会延长分析时间,降低柱效率。 (&&&& )
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归一化法定量的唯一要求是:样品中所有组分都流出色谱柱(&&&& )
气相色谱检测器中氢火焰检测器对所有物质都产生响应信号。(&&&& )
气相色谱气路安装完毕后,应对气路密封性进行检查。在检查时,为避免管道受损,常用肥皂水进行探漏。(&&&& )
气相色谱填充柱的液担比越大越好(&&&& )
气相色谱图中,与组分含量成正比的是保留时间。(&&&& )
气相色谱微量注射器使用前要先用HCl洗净(&&&& )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是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显示系统所组成。(&&&& )
气相色谱仪中的汽化室进口的隔垫材料为塑料 。&&& (&&&& )
气相色谱仪主要由气路系统、单色器、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等六大部份组成。(&&&& )
气相色谱中气化室的作用是用足够高的温度将液体瞬间气化。()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00℃、温度高可能损坏离子头(&&&&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质量型检测器。(&&&&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依据不同组分气体的热导系数不同来实现物质测定的。(&&&&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质量型检测器,用来分析的气体有O2、N2、CO、SO2等。(&&&& )
热导池电源电流调节偏低或无电流,一定是热导池钨丝引出线已断。 (&&&& )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必须在有载气通过热导池的情况下,才能对桥电路供电。(&&&& )
色谱纯是色谱分析的标准试剂。(& )
色谱法只能分析有机物质,而对一切无机物则不能进行分析。(&&&& )
色谱分析法实质上是一种化学分离方法。(&&&& )
色谱柱的老化温度应略高于操作时的使用温度,色谱柱老化合格的标志是接通记录仪后基线走的平直。 (&&&& )
色谱柱的作用是分离混合物,它是整个仪器的心脏。(&&&& )
双柱双气路气相色谱仪是将经过稳压阀后的载气分成两路,一路作分析用,一路作补偿用。()
死时间表示样品流过色谱柱和检测器所需的最短时间(&&&& )
通常气相色谱进样器(包括汽化室)的污染处理是应先疏通后清洗。主要的污染物是进样隔垫的碎片、样品中被炭化的高沸点物等,对这些固态杂质可用不锈钢捅针疏通,然后再用乙醇或丙酮冲洗。(&&&& )
相对保留值仅与柱温、固定相性质有关,与操作条件无关。& (&&&& )
相邻两组分得到完全分离时,其分离度R&1.5。&&& (&&&& )
因高压氢气钢瓶需避免日晒,所以最好放在楼道或实验室里。(&&&& )
影响热导池检测灵敏度的因素主要有:桥路电流、载气质量、池体温度和热敏元件材料及性质。 (&&&& )
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应至少为1.0。(&&&& )
.热导检测器(TCD)的清洗方法通常将丙酮、乙醚、十氢萘等溶剂装满检测器的测量池,浸泡约20分钟后倾出,反复进行多次至所倾出的溶液比较干净为止。(& )
在决定液担比时,应从担体的种类,试样的沸点,进样量等方面加以考虑。()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检测器温度可以低于柱温度。(&&&& )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通过保留值完全可以准确地给被测物定性。(&&& )
组份1和2的峰顶点距离为1、08cm,而W1=0.65cm,W2=0.76cm。则组分1和2不能完全分离。(& )
在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时载气的流速应恒定。(& )
仪器分析(电化学)
&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越小,说明干扰离子对待测离子的干扰越小。()
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通常使用PH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
Kij称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通常Kij≤1,Kij值越小,表明电极的选择性越高。(&&& )
使用甘汞电极时,为保证其中的氯化钾溶液不流失,不应取下电极上、下端的胶帽和胶塞。(&&& )
pH玻璃电极是一种测定溶液酸度的膜电极。(&&& )
pH计的电动势与氢离子浓度的关系式为E=K+0.0592ln[H+](25℃)。(&&& )
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是恒定不变的。 (&&& )
标准氢电极是常用的指示电极。(&&& )
玻璃电极测定PH1的溶液时,PH值读数偏高;测定PH10的溶液PH值偏低。(&&& )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电子的转移。&&& (&&& )&&&&&&&&&&&&&&&&&&&&&&
玻璃电极上有油污时,可用无水乙醇、铬酸洗液或浓硫酸浸泡、洗涤。(&&& )
玻璃电极是离子选择性电极。(&&& )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 )
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所引起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 )
电位滴定法与化学分析法的区别是终点指示方法不同。 (&&& )
氟离子电极的敏感膜材料是晶体氟化镧。(&&& )
更换玻璃电极即能排除酸度计的零点调不到的故障。(&&& )
汞膜电极应保存在弱酸性的蒸馏水中或插入纯汞中,不宜暴露在空气中。(&&& )
库仑滴定不但能作常量分析,也能测微量组分。(&&& )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朗伯一比尔定律。(&&& )
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法拉第电解定律。(&&& )
库仑分析法要得到准确结果,应保证电极反应有100%电流效率。(&&& )
膜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形关系,是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的基础。(&&& )
普通酸度计通电后可立即开始测量。(&&& )
实验室用酸度计和离子计型号很多,但一般均由电极系统和高阻抗毫伏计、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数字显示器等部分构成的。(&&& )
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F-离子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OH-。(&&& )
使用甘汞电极一定要注意保持电极内充满饱和KCl溶液,并且没有气泡。(&&& )
释放剂能消除化学干扰,是因为它能与干扰元素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 )
酸度计的电极包括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参比电极一般常用玻璃电极。(&&& )
酸度计的结构一般都有电极系统和高阻抗毫伏计两部分组成。(&&& )
铜锌原电池的符号为 (―)Zn/Zn2+(0.1mol/L)//Cu2+(0.1mol/L)/Cu(+)(&&& )
修理后的酸度计,须经检定,并对照国家标准计量局颁布的《酸度计检定规程》技术标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
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通常使用pH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 )
用电位滴定法确定KMnO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Fe2+的终点,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
用酸度计测pH时定位器能调pH6.86,但不能调pH4.00的原因是电极失效。(&&& )
用酸度计测定水样pH值时,读数不正常,原因之一可能是仪器未用pH标准缓冲溶液较准。(&&& )
在库仑法分析中,电流效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电解过程中有副反应产生。(&&& )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
在液相色谱分析中选择流动相比选择柱温更重要。   ( )
由于液相色谱仪器工作温度可达500 ℃, 所以能测定高沸点有机物。(&&& )
液相色谱中,分离系统主要包括柱管、固定相和色谱柱箱。(&&& )
液―液分配色谱的分离原理与液液萃取原理相同,都是分配定律。(&&& )
液液分配色谱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吸附力的不同。(&&& )
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 (&&& )&&
反相键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是水-甲醇。(&&&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流程同气相色谱仪完全一样。(&&& )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程为:高压泵将储液器中的流动相稳定输送至分析体系,在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流动相将样品依次带入预柱和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各组分被分离,并依次随流动相流至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至工作站记录、处理和保存。(&&& )
高效液相色谱专用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折光指数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前面的预置柱会降低柱效。&&& (&&& )&&&&&
在液相色谱中,试样只要目视无颗粒即不必过滤和脱气(&&& )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配置完成后应先进行超声,再进行过滤。(&&& )
仪器分析(其他)
仪器分析用标准溶液常用优级纯的物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量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 (&&& )
仪器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备时,一般先配制成标准贮备液,使用当天再稀释成标准溶液。(&&& )
仪器分析中,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溶液,常在临用前用较高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容量瓶内稀释而成。(&&& )
在光谱定性分析中,必须固定光阑的位置而移动暗盒。(&&& )
工业分析(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在火车顶部采煤样时,设首末个子样点时应各距开车角0.5米处。(&&&& )
商品煤样的子样质量,由煤的粒度决定。&&& (&&&& )
采集商品煤样品时,煤的批量愈大,子样个数要相应增多。(&&&& )&&
煤中挥发分的测定,加热时间应严格控制在7min。&&& (&&& )
工业分析(硅酸盐分析)
铂坩埚与大多数试剂不反应,可用王水在铂坩埚里溶解样品。(&&&&&& )
铂皿因其稳定性好,可在高温下用之灼烧化合物,或熔融物料,如硫化铜、三氯化铁类的化合物都可在铂皿中灼烧。(&&&& )
铂器皿不可用于处理三氯化铁溶液。(&&& )
铂器皿内可以加热或熔融碱金属。(&&&& )&
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选择分解试样的方法时应考虑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和干扰元素等几方面的问题。(&&&& )
在镍坩埚中做熔融实验,其熔融温度一般不超过900℃。(&&& )
熔融固体样品时,应根据熔融物质的性质选用合适材质的坩埚。(&&&& )
工业分析(肥料分析)
克达尔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氮的过程分为:消化、碱化蒸馏、吸收和滴定等四步。(&&& )
克达尔烧瓶的主要用途是加热处理试样。(&&& )
磷肥中水溶性磷用水抽取,有效磷可用EDTA液抽取。(&&& )
工业分析(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能的测定)
卡尔―费休试剂测水法的实质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 )
沸程测定蒸馏仪器安装应使测量温度计水银球上端与蒸馏瓶支管下壁在同一水平面上。(&& )
沸点和折射率是检验液体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标志之一。(&&&& )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升温速率是测定准确熔点的关键。(&&& )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入的试样量不能过多,否则结果偏高,试样疏松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物质中混有杂质时,通常导致熔点下降。(&&& )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量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 (&&&& )
凝固点测定,当液体中有固体析出时,液体温度会突然上升。(&&&& )
闪点是指液体挥发出的蒸汽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高温度。(&&&& )
使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折射率时,首先必须使用超级恒温槽,通入恒温水。(&&&& )
以韦氏天平测定某液体密度的结果如下:1号骑码在9位槽,2号骑码在钩环处,4号骑码在5位槽,则此液体的密度为1.0005。(&&&& )
用氧瓶燃烧法测定卤素含量时,试样分解后,燃烧瓶中棕色烟雾未消失即打开瓶塞,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
有机分析(未知物分析与鉴定)
&费林溶液能使脂肪醛发生氧化,同时生成红色的氧化铜沉淀。(&&& )
活泼氢的测定(如醇类、胺类、酰胺类、酚类、硫醇类、酸类、磺酰胺类),可采用与格氏试剂作用放出甲烷,或与LiAlH4作用放出氢,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可计算氢的含量。(&&&& )
在碱性试液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后,若溶液呈紫色,则表明试液中可能含有S2-。(&&&& )
酮、醛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
有机分析(有机元素定量分析)
& 测定蛋白质中的碳,最常用的是凯氏定碳法,用浓硫酸和催化剂将蛋白质消解,将有机氮转化成氨。(&&&& )
&氨基酸、蛋白质中氮的测定常用容量分析法。(&&&&& )
&杜马法对于大多数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氮含量测定都适用。(&&& )
&氧瓶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卤素含量时,试样量不同,所用的燃烧瓶的体积也应有所不同。(&&&& )
&有机物中溴的测定,可用NaClO作氧化剂 ,使溴生成BrO3-,然后在酸性介中加KI使之析出I2,用碘量法测定。(&&&& )
采用高锰酸银催化热解定量测定碳氢含量的方法为热分解法。(&&&& )
杜马法对于大多数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氮含量测定都适用。(&&&& )
克达尔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氮的过程分为:消化、碱化蒸馏、吸收和滴定等四步。(&&& )
克达尔烧瓶的主要用途是加热处理试样。(&&& )
消化法定氮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钾,可使溶液的沸点降低。(&&&& )
氧瓶燃烧法测定对硝基氯苯中氯含量时,试样燃烧分解后,若吸收液呈黄色,将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
氧瓶燃烧法除了能用来定量测定卤素和硫以外,已广泛应用于有机物中硼等其他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 )
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氯时,由于有机溴化物燃烧分解产物为单质溴,所以有机溴化物的存在对测定没有影响。(&&& )
用消化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氮时,加入硫酸钾的目的是用作催化剂。(&&& )&&
用氧瓶燃烧法测定卤素含量时,试样分解后,燃烧瓶中棕色烟雾未消失即打开瓶塞,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
有机化合物中氯和溴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汞液滴定法。(&& )&&&&&&
有机物中卤素的测定,常将其转化为卤离子后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
有机物中卤素的测定是先利用氧化还原将有机物中的卤素转变为无机物,然后用物理化学分析法测定。(&&& )
有机分析(有机官能团定量分析)
&&& 酸值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中和1克试样中的酸性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
&含有10个C以下的醇与硝酸柿溶液作用,一般生成琥珀色或红色配合物。(&&& )
&羰基化合物能与羟胺起先进缩合反应,是一个完全的反应,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酸或水来求出醛酮的含量。(&&&& )
&皂化值等于酯值与酸值的和。(&&&& )
盐酸羟胺-吡啶肟化法测定羰基化合物含量时,加入吡啶的目的是与生成的盐酸结合以降低酸的浓度,抑制逆反应。(&&& )
卡尔―费休试剂测水法的实质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 )
ICl加成法测定油脂碘值时,要使样品反应完全卤化剂应过量10%~15% 。(&&& )&&&&&&&
醇羟基和酚羟基都可被卤原子取代,且不需要催化剂即可反应,故可用于定量分析。(&&&&& )
催化加氢测定不饱和化合物时,溶剂、试剂及容器不能含有硫化物或一氧化碳。(&&& )
碘值是衡量油脂质量及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碘值愈低,表明油脂的分子越不饱和。(&&&& )
碘值是指100克试样消耗的碘的克数。(&&&&& )
对于烯基的常用定量方法中,能够适用于所有烯基的定量方法是催化加氢法和乌伯恩法。(&&&& )
费林试剂氧化法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亚甲基蓝指示剂可以直接用费林试剂滴定还原糖。(&&&& )
氯化碘溶液可以用来直接滴定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烯键。(&&&&& )
酸值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中和1克试样中的酸性物质所消耗的KOH的毫克数。(&&& )
微量羧酸或酯的测定均可用羟肟酸铁比色法来进行。(&&&& )&
韦氏法主要用来测定动、植物油脂的碘值,韦氏液的主要成份为碘和碘化钾溶液。(&&&& )
亚硫酸氢钠加成法可用来定量测定大多数的醛与酮。(&&&&& )
乙酸酐-乙酸钠法测羟基物时,用NaOH中和乙酸时不慎过量,造成结果偏大。(&&& )&&&&&&&&&&&
乙酰化法测定醇含量可消除伯胺和仲胺的干扰,在反应条件下伯胺和仲胺酰化为相应的酰胺,醇酰化为酯,用碱中和后,加入过量的碱,酯被定量地皂化,而酰胺不反应。& (&&&& )
乙酰化法适合所有羟基化合物的测定。(&&& )
皂化值等于酯值与酸值的和。(&&& )
酯值是试样中总酯、内酯和其它酸性基团的量度。(&&&& )&&&&&&&&&&&&&&&
中和10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 )称为酸值。(&&&& )
重氮化法测定苯胺须在强酸性及低温条件下进行。& (&&&& )
重氮化法测定芳香胺类化合物时,主要是在强无机酸存在下,芳香胺与亚硝酸作用定量地生成重氮盐。(&&&& )
重氮化法测定芳香胺时,通常采用内外指示剂结合的方法指示终点。(&&& )
环境保护(环境与环境生态学)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水域生态系统。(&&& )
火山喷发、地震、森林火灾、台风、洪水、海啸等属于第二环境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现象属于第一环境问题。(&&& )
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短期危害。(&&& )
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小于4mg/L,鱼类将不能生存。(&&& )
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心血管系统。(&&& )
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死亡作用。(&&& )
水俣病是由汞污染引起的。(&&& )
Al3+会导致早衰和老年痴呆症。(&&& )
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技术)
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是采取隔声措施。(&&&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排污费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向排污单位强制收取的一种费用。 (&&&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网站 教务处制作维护 保留所有权利
学院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号 邮政编码:2131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蜗杆左旋右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