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杀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大?要真实数据

& 《侠盗猎车4(GTA4)》7月25日超真操第二版火热公测+更新内容+数据修改明细教程
《侠盗猎车4(GTA4)》7月25日超真操第二版火热公测+更新内容+数据修改明细教程
运行环境:WinXP, Win2000, NT, WinME, Win9X
制作机构:无
整理时间:
软件大小:105KB
游戏语言:多国语言
/bbs/showtopic-781417.html)若出现什么问题请跟贴提出,方便修改------------------------------------------------------------------------------------------感谢多拉B梦所提出的车速问题其实只要多留意一下车速就基本没问题了,试想一下一个90度角的弯以80公里以上过而不会出现转向不足的现实中有多少车能做到(只有超跑或改装车)建议别老按着加速,转弯前提前刹车还有,大家可能会觉得,明明看上去车速不是很快,但刹车过弯时会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其实这是游戏里的视角给了大家的错觉大家不防下一个车速表和第一人称视角来配合我这MOD一起使用车速表这个贴的修改器可以实现/bbs/showtopic-685622.html第一人称视角的看这贴/bbs/showtopic-648783.html(看人家贴一定要回贴哦)上车后先按一下K键开启第一人称视角,在车内你会很明显地感受得到车速的快慢,灰常容易判断面前的弯能以什么样的速度过,什么时候该开始刹车了(注:第一人称视角补丁里有一个灰常好用的定速巡航功能,按B键锁速)--------------------------------------------------------------------------------------------------------------------------------------------------建议收藏本贴,有待更新[你们的嘉许,是我的动力]PS:版权所有,转帖请注明出处送一个车行买车MOD,让车价变得更有实际意义,放在游戏根目录,F4开启,(打好AsiLoader)车辆数据修改教程[不废话了] [看]对照表:ADMIRAL
85 0.0 0.0 -0.45
0.224 1.0 180.0 0.75 0.65 1.0
1.65 1.42 13.5 0.15 0.
0.19 -0.12 -0.008
0.5 0.05 1.5 9.5
0对应:(ADMIRAL[A])(1832.0{B})(4.6[C])(85[D])(0.0 0.0 -0.45[E])(0.0
1.0 180.0[F])(0.75 0.65 1.0[G])(38.0[H])(1.65 1.42 13.5 0.15 0.4535{I})(1.7
0.19 -0.12 -0.008
0.5[J])(0.5 0.05 1.5 9.5[K])(0.0[L])(24835[M])(440010[N])(0[O])(0[P])明细表:名字[A]
ID总质量{B}
kg(如吨)
高了影响加速
理想值:视乎你喜好的真实程度不知是什么[C]
试过调低和调高都没效果浮力[D]
车辆掉水里后的淹没系数(10=浮,120=沉) 没实际意义,视乎你喜好的真实程度重心[E][E1]
X轴,左右重心
(负值偏重左,正值偏重右)
理想值:0.0(最好别动)[E2]
Y轴,前后重心
(负值偏重后,正值偏重前)
数值越低,车辆飞起来时会后轮先着地;过低,车辆原地抬头
理想值:0.0(但因每辆车的模块不同,会有不同的数值)[E3]
Z轴,上下重心
(负值重心低,正值重心高)
数值越低,悬挂左右摆动越小(但翻车了会自动翻回来);过低,转向时悬挂会向反方向摆动(即左转会向左倾侧);过高易翻动力系数[F][F1]
动力输出比
(1.0=前,0.5四驱,0.0=后)[[车辆驱动轮由它决定]][F2]
(1~6) 不能为0[F3]
如:0.224=224匹[F4]
换档速度,也决定车辆在松开油门时,引擎转数降低的速度(0=慢,1=快)[F5]
最高时速上限,也影响加速度 (游戏内每辆车都已默认了极速上限,超过了没用)制动力[G][G1]
制动力大小
(0=弱;1=强)[G2]
制动力平衡
(1=前;0=后)[G3]
手刹力大小
(0=弱;1=强)转向角[H]
转向轮转动最大角(0~60度)
一般都是35.0摩擦系数{I} (需整体配合,单个调高(或调低)会有反效果)[I1]
轮胎总体抓地力(过小原地打滑,过大转向时容易翻车,需配合Z轴)[I2]
横向抓地力
(过小转向打滑,过大高速时转向不足)[I3]
纵向抓地力
(过小打滑,过大转向迟缓)[I4]
这个怎么试也没效果,不知是什么
(最好原版别动)[I5]
抓地力前后平衡(0~1;过小前轮打滑并转向不足;过大后轮打滑并容易掉转头)[[严重影响转向能力]]悬挂系统[J] (整体配合,单个调高(或调低)会有反效果)[J1]
(调低适合不平路面,但转向时容易倾侧翻车,需配合Z轴)[J2]
(调高悬挂硬,车身稳定不易摇晃,过高变硬;调低摇晃,易翻车)[J3]
这个不知道和J2有什么分别,最好和J2一样 [J4]
(减震器的最短值;数值过大,悬挂在受压时轮胎会陷入车身;过小悬挂受压时会发出声音)[[低于0会有错误]][J5]
(减震器的最长值;数值过小,车辆在飞起的时候,轮胎下垂得越多)[[高于0会有错误]][J6]
(数值越大车身越高,负值降低)[J7]
(0.3前低~0.7后低) [[超过这个数值上不了车]]伤害系数[K] (χ为未知数)[K1]
车身碰撞伤害
(0=小;χ=大)[K2]
(0=小;χ=大)[K3]
(0=硬;χ=软)[K4]
引擎碰撞伤害
(0=小;χ=大)[[直接影响引擎熄火或油管爆裂而起火的几率]]应该是门位置[L]
试过调错上不了车车价[M]
(美元)车辆特殊参数[N]
现今只知道将倒数第2个数值调成1(或3)是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刹车时会轮胎一动一动的防止轮胎锁死)[O]
还不知道[P]
还不知道PS:版权所有,转帖请注明出处
[][][][][][]
[][][][][][]
[][][][][][]
CopyRight (C) 3DMGAME-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10-)
商务合作/友情链接:
(华东/华南)
此下载由3DM游戏网提供
请选择游戏版本:
本站发布资源为互联网转载,非本站自制,仅供网友做交流学习之用!
请下载完毕后于24小时内删除,切勿用于商业用途,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及连带的责任本站和发布者概不承担前日,看到这个问题了。 没有深入了解。我的常识里面get最大传递的值为256b,post 是2M。这是很久以前不知在哪看到的。于是又百度一下。看到两篇文章装过来看看:
浅谈 HTTP中Get与Post的区别GET方式传值的最大长度都有些道理。引用其中一些观点:
get 首先是"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是1024字节",因为GET是通过URL提交数据,那么GET可提交的数据量就跟URL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了。而实际上,URL不存在参数上限的问题,HTTP协议规范没有对URL长度进行限制。这个限制是特定的浏览器及服务器对它的限制。IE对URL长度的限制是2083字节(2K+35)。对于其他浏览器,如Netscape、FireFox等,理论上没有长度限制,其限制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支持。   注意这是限制是整个URL长度,而不仅仅是你的参数值数据长度。
【get方式提交数据的大小,http协议并没有硬性限制;而是与浏览器及服务器、操作系统有关。第二篇文章里,就有谈到用apache测试,使用get方式,url最长可达8167b。其中跟帖留言中还有谈到代理的因素在里面,可能url太长还没到服务,就已经被代理拒绝掉了。第一篇的留言讨论很能学到东西哦~ 】
post理论上讲,POST是没有大小限制的,HTTP协议规范也没有进行大小限制,说&POST数据量存在 80K/100K的大小限制&是不准确的,POST数据是没有限制的,起限制作用的是服务器的处理程序的处理能力。  对于ASP程序,Request对象处理每个表单域时存在100K的数据长度限制。但如果使用Request.BinaryRead则没有这个 限制。
  由这个延伸出去,对于IIS 6.0,微软出于安全考虑,加大了限制。我们还需要注意:
     1).IIS 6.0默认ASP POST数据量最大为200KB,每个表单域限制是100KB。2).IIS 6.0默认上传文件的最大大小是4MB。3).IIS 6.0默认最大请求头是16KB。IIS 6.0之前没有这些限制。[见参考资料5]
  所以上面的80K,100K可能只是默认值而已(注:关于IIS4和IIS5的参数,我还没有确认),但肯定是可以自己设置的。由于每个版本的 IIS对这些参数的默认值都不一样,具体请参考相关的IIS配置文档。
【post方式,传送数据最大理论上没有限制,取决于服务器设置和内存大小。】
阅读(...) 评论() &附近人在搜什么
速途知识堂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
  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
  大数据的前生今世
  “大数据”这个术语最早期的引用可追溯到apache
org的开源项目Nutch。当时,大数据用来描述为更新网络搜索索引需要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谷歌MapReduce和Google File
System (GFS)的发布,大数据不再仅用来描述大量的数据,还涵盖了处理数据的速度。
  不过,大约从2009年开始,“163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此外,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大数据从何而来?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此外,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大数据的用途领域
  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工程和科学问题尚未被重视。大数据工程指大数据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系统工程;大数据科学关注大数据网络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发现和验证大数据的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有些例子包括网络日志,RFID,传感器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数据(由于数据革命的社会),互联网文本和文件;互联网搜索索引;呼叫详细记录,天文学,大气科学,基因组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和其他复杂和/或跨学科的科研,军事侦察,医疗记录;摄影档案馆视频档案;和大规模的电子商务您的当前位置: >
> 七日杀有多大 最低多大内存可以玩
七日杀有多大 最低多大内存可以玩
时间: 09:51 |来源:网络|
作者:linda|点击: 8105
  《七日杀》是一款第三人称冒险类游戏,胆小的朋友们可要慎重了,该作的体验效果还是挺恐怖的,特别是僵尸的叫声围绕在你的耳边,可是你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出现的时候最恐怖了。有玩家问七日杀多大,该作最低多大内存可以玩起来呢。下面巴士小编详细的介绍下相关内容。
  七日杀至少要有2GB的内存才可以顺畅的玩七日杀。
  七日杀最低配置要求推荐:
  &在至少2GB的RAM。 (游戏中有Ram的问题,最好4-12GB使用!)
  &一个256MB显卡着色器支持版本3或更高的DirectX 9
  &英特尔双核2.2GHz的处理器或更高/当量(我已经工作LITTEL滞后,1.5 GHz的英特尔双核)&至少1.5GB的空间(?300MB游戏安装尺寸)
  &Windows XP的SP3/ Vista的SP2/ 7 SP2/ Linux版本X / Mac X版本的(Linux和Mac版本尚未公布!)一条宽带线路多人。
  &一个互联网连接登录/开始游戏。 (离线模式尚不支持!)
  &注意:这些并不适用于服务器托管的需求!
  上面所展示的是七日杀游戏当前建议的最低要求,希望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如果内存不够的话卡顿是肯定有的了,但是如果不影响正常游戏的话也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完整英文硬盘版)
  (无节操)
攻略秘册日更新V2.3版,优化APP界面,提升载入速度,增加攻略收录量。GTA5游戏图文攻略在攻略秘册上全网首发,体验边玩游戏边看攻略的畅快享受。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云到底有多大?数据规模、带宽、成本和收益分析
关键字:Backblaze Dropbox
  计算机的已经舍我其谁地成为了现今发展的主题,其延伸和发展出的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流的数据和管理方式。云正逐步成为网站和网络服务方用于存放管理自己数据信息的主要选择。云那头究竟风景如何,让我们来探个究竟。
  根据科技网站ExtremeTech的统计,整个互联网的下载流量中,有40%是访问这样的视频网站产生的;色情网站则占了另一大山头,占据整体流量的30%;剩下的30%由网络硬盘数据下载、访问网址、电子邮件等日常网络服务产生。当电脑前的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时,大概没有人会去关注信息究竟来自何处。如果大家顺藤摸瓜,便可以发现这些信息中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互联网的云端。
  如今提供云存储服务的服务商不仅有亚马逊(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旗下 Azure)和(旗下 Drive)这样的网络巨头,还有成百上千的小公司机构。他们中或拥有一整个,或只有几个机箱的存储设备,规模参差不齐。从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身上我们大可窥探整个云储存产业的火爆程度。
  云计算因其出众的能力备受青睐,它可以最快的效率为网络中的任何一方提供相关服务。谷歌麾下单单一个为YouTube服务的“云团”就可以存储管理几个PB(1PB=1024TB)的数据。云计算可以有几TB的RAM与几千核的CPU,远非传统计算机可比。而云计算延伸发展出的云存储又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引得谷歌、微软和Dropbox这样的巨头竞相折腰?让我们从数据入手。  数据规模
微软的一个数据中心
  通常,谷歌、、亚马逊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很少对外发布自己的详细数据。不过如果用心去多方核查,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大概的数值:
  Facebook:在Facebook的档案中,他们提到自己存储着约为100PB的图片及视频信息。如果考虑了Facebook还要对用户状态这些信息进行网络备份,我们猜测100PB绝对不是他们的存储上限。这里,把这个数值估为300PB应该不为过。
  微软:微软近日承认自己的Hotmail内存有超过100PB的信息,而有着1700万用户的SkyDrive也存有10PB的信息。合理预测整个微软的存储规模应该不在Facebook之下,我们也把它的存储上限估为300PB。Megaupload:和上面两个网络巨头相比Megaupload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它在业内确也有着一席之地,算是25PB吧。
  亚马逊:亚马逊旗下有Simple Storage Service这一网络储存服务(简称S3)。亚马逊从来没有向公众透露过S3究竟存有多大规模的数据量,不过今年四月他们却对外宣布S3中存有9050亿份文件。假设平均每份文件的大小为100KB,则S3的存储量在90PB上下;假设平均每份文件为1MB,那么S3的存储规模将达到900PB,它将成为唯一一个储存规模接近1EB的服务商。
  Dropbox:去年还只有2500万用户的Dropbox当时对外宣布,自己存储着逾10PB的数据。如今Dropbox的用户数已经上升到了一亿,那么他们的存储规模应该在40PB上下。
  储存这些数据究竟多耗地方呢?我们得把这些虚拟数据的大小具体化。一台普通电脑的硬盘平均存储空间为500GB或者1TB,1PB=1024TB,也就是说微软和Facebook最少也得有100000个硬盘用于存储信息。普遍情况下,一个4U机箱内可以塞进48个硬盘。考虑到还要塞一些其他的连接设备,那么一个40U的机柜大概可以存储400个硬盘。一个40U的机柜占地约为一平方米,也就是说要存储100000个硬盘还是很占地方的。不过对于谷歌、亚马逊、Facebook或是微软这样有着30000多平米大楼的地主公司来说,找个地方放机柜还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 CPU、服务器和比硬盘要占地得多。
  关于带宽我们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加的有限了。有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内每五分钟都有100万份数据被下载。今年的网络用户比去年多了3倍,那么今年每分钟的下载数量达到了80万的水平。亚马逊的S3作为全球网络存储之首,对外宣布他们的服务器每秒钟要处理的下载请求达到了65万份。
  Dropbox:假设Dropbox上每份文件(有图片文件、视频文件和文档)的平均大小是500KB,那么根据Dropbox公布的数据可以推测他们服务器每分钟的流入数据流(用户上传数据)为0.4TB,也就是每秒6.7GB(交换带宽54Gbps)。对于Dropbox的流出数据流(用户从Dropbox服务器上下载文件)我们没有详细信息,不过可以估计带宽大概在10-20Gbps之间。
  亚马逊S3:亚马逊的S3主要是用于网站存储数据,所以文件以文字图片、网站样式文件和网页视频为主。这些文件的平均大小会小于Dropbox,假设为100KB。根据亚马逊公布的信息,他们每秒接到650000个数据请求,那么就是每秒61GB(交换带宽488Gbps),真是个庞然大物。
  Facebook及微软:两者的数据存储规模都在100PB到300PB,我们估计两者带宽位于Dropbox和亚马逊S3之间,暂且定为200Gbps。
  云的成本分析(以Backblaze为例)
  我们知道,以上云存储服务商都不允许用户在他们的云端下载自己的软件,也不允许用户在自己的云端存储涉及自己公司硬件数据的信息。不过这个行业内有这么一个例外,它就是Backblaze。特立独行的Backblaze作为云备份服务提供商来说无法在规模上和上述巨头相比,不过也别小看它,它的数据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Backblaze对外公布,自己管理着32PB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都被储存在容量为3TB容量的硬盘内。在处理数据冗余方面,Backblaze把每15个硬盘捆绑为一个数组,每两组用 6效验处理。RAID 6可以校验重组硬盘传输的数据错误,同时快捷有效地恢复磁盘错误与读取错误,这对于一个数据中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Backblaze的服务器以每月3PB的速度扩张,他们每一段时间新增一个135TB的定制4U数据盒(此盒内装置了45个3TB的硬盘)。每月3PB也就是说每月新增大概22个数据盒,相当于每月增加一个48U的机柜。
  每个定制数据盒的花费在7384美元,乍看起来每月添置这么多的数据盒真是一笔不小的运营支出,但这笔开销可以算是Backblaze财务报表内最小的一块。电费、房租和带宽开销才是主要的资金负担,这些费用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涨个不停。
  Backblaze公司的电费是0.2美元每千瓦时,每个数据盒的每月电费就要100美元。由此可见一个数据中心要负担的电费是相当高昂的,所以多数网络公司都选址建于电费相对低廉的地区,比如美国的俄勒冈州(Oregon)。Backblaze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他们租用第三方的数据中心存放自己的服务器,也就是说他们每个月还要负担房租开销(每个机柜平摊下来月房租为1000美金)。目前Backclaze手下约有300个数据盒,40个机柜,也就是说每月的电费为30000美元,房租为40000美元。
  然后就是带宽的费用了。Backblaze一直采用12Gbps的境内带宽(每秒传输速度约为1.5GB)和500Mpbs的境外带宽(每秒传输速度约为62.5MB)。之所以两条线路速度不同是因为Backblaze作为一家提供云备份服务的公司,客户主要分布在美国国内。但500Mbps的带宽是非常不流畅的,我们可以想象境外用户在使用Backblaze时的网络很不理想。目前Backblaze每天要接受约一亿份来自用户的文件,折合每年365亿份。数字显示了一个很惊人的发展速度,因为这个数字在2011年还仅仅只有6亿。我们不知道一台计算机具体能够储存多少文件,但按照每台5000个文件估算(不包括Windows系统文件及program files文件夹文件),保守估计至少有120000台计算机在Backclaze上做了文件备份。
  在Backblaze的初创期,他们每月每Mbps的带宽费用是30美元,不过现在这个开销已经下降到每月每Mbps 2美元了。估算公司每月负担的带宽费用在25000美元上下。如果Backblaze选择更为廉价的带宽服务商,并且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而不是租用别人的地皮,公司的费用还有很大的下行空间。综上所述,合理地考虑房租、带宽开销和用电费用后,运营一个40PB规模的“云团”(不计员工工资)每月要耗费10万美元。  云的收益分析
图片来源nytimes
  以微软、谷歌和Dropbox为代表的大批公司都争先恐后地入驻云储存领域。为占领市场份额,各公司之间所做的激烈竞争也是路人皆知。各方英雄鹿逐中原究竟为何原因,看了以下数字你就知道了。
  以Backblaze为例,Backblaze提供的无限空间网络备份服务每月收费5美元。上文推导得出该公司每月负担的费用在10万美元上下(不计员工工资),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收益――支出平衡它需要20000个用户。Backblaze究竟有多少用户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公司的CEO对外宣称公司是很赚钱的。(Backblaze只有13个员工,顺便说一下,他们没有被)
  Dropbox公司可以做一个更好的例子。Dropbox提供的50GB网络存储服务收费为每年100美元。与Backblaze不同,Dropbox没有属于自己的信息存储设备,他们连设备都是租的。Dropbox把自己的数据存储在亚马逊的S3服务器中,储存规模达到了40PB。对于存储规模在5PB以上的客户,亚马逊的收费标准为每月每GB0.055美元。假设购买了Dropbox50GB容量存储服务的普通客户平均在云端存有25GB文件,那么Dropbox每月要为每一个客户支付给亚马逊1.38美元,而他们每月可以从客户手上拿到近10美元。这样的利润是可观的,但事实上像微软Skydrive、谷歌Drive和亚马逊S3这样自己拥有数据中心的云存储服务商能到手的收入比这更多。
  话说回来以上利润估值只是一个理想值,它建立在用户为付费用户的前提之上。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只选择了免费的云储存服务。Dropbox有一亿客户,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非付费用户,付费用户的数字相当有限。所以他们到手的利润也没有理想中那么丰厚。  云时代
  对于各大来说,入驻云储存领域更大的动机还是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谷歌和微软两个老对手已经把云计算作为了他们的下一个战场。微软可能会将云计算服务于系统,届时用户只需登录自己的网络账户就可以把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和设置同步到云端。此时的“个人电脑”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将不再依托于我们面前的电脑设备,用户可以随意更换电脑,甚至只要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机器(比如PS 3)连接进入自己的账户,就可以使用属于自己的“电脑”。谷歌也会把自己的Chrome系统打造为“云上系统”,完全地基于网络。不仅是Chrome,新的安卓系统也会朝着云计算的方向靠近。在不远的将来谷歌会把自己旗下的一系列产品通过计算机云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全新的“云时代”。
  最终,这些网络巨头将把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通过计算机云融为一体。用户如果习惯使用谷歌的办公和数据存储系统,他可以使用Chrome系统加上,因为这两者已经通过谷歌的计算机云合为一体。用户如果钟情于微软的办公及数据,那么Windows 8加就是他最好的选择。如今的也已经推出了iCloud服务,用户使用任何一台、iPhone 4S或是 Pro和Mac Air登陆自己的iCloud账户把相当一部分的信息上传到云端,云储存帮助苹果打通了设备之间的隔阂。等到微软、谷歌和苹果都把计算机云整合到自己的内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军团时,不知Dropbox这样的孤兵散将又该何去何从。
[ 责任编辑:黄亮 ]
据IDC预测,平板电脑行业将在…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到底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