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解析说染色体和dna总数是40条是有丝分裂后期,被标记的染色体和dna有2条是分裂

答案:A解析:
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其实就是有2n-1个DNA分子在复制,每个需要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那么2n-1个DNA分子就需要2n-1×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由于两条链中G+C的数目是相等的,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所占比例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各减半,其比例是不变的。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时,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32P标记,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有一半DNA带有标记,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向两极运动是随机的,所以进入某一个子细胞的DNA不一定有一半带有标记。DNA双链被32P标记后,不管复制多少次,都只有2个DNA带有标记,所以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2/2n。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条多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两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稳定不变
&&& C.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在一个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条多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两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稳定不变
&&& C.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在一个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条多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B.两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稳定不变C.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在一个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再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DNA解旋酶可从①进入,与③直接相连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B.图乙所处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1C.图丙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正在重新构建D.若经3H充分标记的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目为【考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甲为细胞核,①为核孔,②和③分别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图乙中,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其中④表示完成复制后的染色体.图丙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解答】解:A、DNA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并通过①核孔运入细胞核参与DNA的复制,内质网内连③核膜、外连细胞膜,A正确;B、图乙中核膜逐渐解体,出现④染色体,应该为有丝分裂前期,在该时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B正确;C、图丙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正确;D、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均为2N,但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杂合(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的染色体数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0~2N,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细胞核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图解为载体,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考生首先要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识别图中甲、乙、丙三阶段所表示分裂时期;能够利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解释有丝分裂过程的放射线标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w0001老师 难度:0.60真题:2组卷:10
解析质量好中差用35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2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打错了,是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_作业帮
用35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2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打错了,是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
用35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2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打错了,是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0—20条.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是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5P,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含35P;所以第二次DNA复制后,每一条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一条含35P,一条不含35P;如果两个子细胞中,一个细胞得到的染色体都是含35P的,那另一个细胞就全都不含35P;如果两个子细胞中,一个细胞得到的染色体有19条含35P的,那另一个细胞就有一条是念35P的;依此类推可知,子细胞中含35P的染色体条数是:从0到20条都有可能.
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在0—20间随机的。玉米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两次,DNA复制2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20。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有1条链被标记(半保留复制),第二次分裂间期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只有1条染色单体被标记,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变为半数染色体被标记,只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的...
其实你的解释更好理解-.-,只是我是在选完满意答案才看到你的答案的。。。。
呵呵~没事,我其实主要是前天刚回答的一道这样的题被采纳了,就不愿再打字,回去找自己回答记录,结果更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打字快。你懂了就好。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048套总数:542037套专访:2802部会员:97942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活页规范训练:《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Word版含解析
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活页规范训练:《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Word版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苏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2.56M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基础 中档 稍难
DNA分子的结构 1、2 7
分子的复制 4 6 8
分子结构与复制相关计算 3 5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复制过程中先是全部解链,再半保留复制
B.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ATP
C.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解析 双链DNA的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等,故A项错误;复制过程需要“原料、酶、能量、模板、适宜的温度和pH等”,故B项正确;DNA聚合酶是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一段脱氧核苷酸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故C项错误;DNA的双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每条链上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未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使得每个双链DNA分子上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DN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D项正确。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是脱氧核糖
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解析 E是F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F和E的基本单位都是D。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多选)(  )。
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种含氮碱基A∶T∶G∶C=3∶3∶7∶7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
解析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由一条链上A∶T∶G∶C=1∶2∶3∶4,计算得出一条链上个碱基中A、T、G、C的数量依次是10、20、30、40,另一条链上A、T、G、C的数量依次是20、10、40、30。故该DNA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0+20=30(个),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1)×30=90(个)。种含氮碱基的比例是AT∶G∶C=(10+20)∶(20+10)∶(30+40)∶(40+30)=30∶30∶70∶70=3∶3∶7∶7。含200个碱基的DNA在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种。
用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放入含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同时含N和,c只含。图中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解析 只含的DNA分子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只含的是0个,同时含和的有2个,只含的有14个。
某一DNA分子(设为第一代)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共消耗了周6 200个。那么,该DNA分子已经复制到了(  )。
解析 主要考查DNA分子的半保留式复制和DNA分子中有关碱基的计算。每个DNA分子中的G的个数为:800-600=200个,用去了6 200个,即增加了31个DNA,复制了5次,为第6代个体。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  )。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思维点拨 可用下图辅助理解染色体上DNA半保留复制状况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染色体的DNA复制两次,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形成四个DNA分子,其中两个含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即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10分)右图是DNA片段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该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碱基,则图中含有________种脱氧核苷酸。
(3)DNA分子复制时要解旋,解旋酶作用于________。
(4)若在该DNA分子的某片段中有腺嘌呤P个,占该片段
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该片段有胞嘧啶________个。
解析 (1)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在构成时,两条链上脱氧核糖排列的方向不该同向。(2)图中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3)解旋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两条链在碱基与碱基之间分开。(4)腺嘌呤P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得出此DNA分子中共有碱基MP/N个,由于碱基互补配对,DNA中A和T的数目相等,都为P个;C和G的数目相等,所以==(MP/N-2P)/2=P(M/2N-1)。
答案 (1)两条链上脱氧核糖排列方向2)4 (3)C (4)P(M/2N-1)
(10分)含有和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比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代细胞。然后将G代细胞移至含有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G代G0、G、G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表示G、G、G三代细胞中的DNA离心后的分布情况的试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代细胞中的DNA离心后位于①、②、③三条带中的DNA分子数________。
(3)写出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条带①________,条带②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根据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G代细胞所含的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有,所以G代细胞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G1代细胞是经G代细胞分裂一次后得到的,其DNA是以G代细胞的DNA为模板,以含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所以其中一条链(模板母链)含,另一条链(新合成子链)含,所以G代细胞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居中,应位于离心管的中间位置。G代细胞的DNA是G代细胞的DNA复制一次后得到的,其中以G代含的DNA链为模板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与G代细胞的DNA分子的G1代含的DNA链为模板形成的G代细胞的DNA的两条链都含,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离心后位于离心管最下面的位置。
答案 (1)A B D (2)0∶1∶1 (3) 、 (4)半保留复制 遗传特性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