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美军这款二战时的二战战斗机排名是什么型号啊?小日本拍的一个电影里面出现的,太平洋战场上面被零式打得满地

太平洋海战的电影有哪些?_百度知道
太平洋海战的电影有哪些?
1941年) 《夏威夷大海战》(影片于1942年首映: 《珍珠港空袭》(日本第一部特摄片,空军》(又译《啊,海军》 《山本五十六》 《联合舰队》 《军阀》(又译《动荡的昭和史》) 《暴风女神》(又译《魔女潜艇》&#47,特别攻击队》》(又译《神风特攻队》) 《啊,日美合拍) 《中途岛》 《细细的红线》(又译《红色警戒》) 《太平洋潜艇战》(又译《太平洋喋血记》&#47: 《直捣东京》 《目标东京》 《太平洋》 《海军地狱猫》 《鱼雷出击》 《孤岛浴血战》(又译《南太平洋大捷》) 《硫磺岛浴血战》 《菲律宾浴血战》 《虎虎虎》(又译《偷袭珍珠港》,深深地》/《潜艇风暴》) 《男人的大和》 《为我们所爱的》(原名《我愿为你赴死》&#47,1968年才再度上映) 《肉弹》(反战喜剧片) 《血战冲绳岛》 《太平洋之鹰》 《太平洋之岚》 《啊;《霸海双雄》) 《太平洋航空作战》 《巴丹战役》 《复活岛》 《反攻缅甸》 《印第安纳波利斯历险记》 《飞虎群英》(介绍美军援华飞虎队作战的) 《珍珠港》 《风语者》 《父辈的旗帜》及姊妹篇《硫磺岛的家书》 日本的,一度被东京盟军总部没收;《静静地太平洋海战电影美国的,零战》) 《零式战斗机》 《决战航空队》 《大战末日》 《姬百合之塔》 《轰炸冲绳》(又译《爱与梦飞翔》) 《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太平洋海战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中途岛海战》《虎虎虎》《珍珠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二战时出现了哪些逆天的黑科技?
战争促进科技发展,据说二战时候德国有个制造飞碟的计划,今天看来仍然有些不可思议。二战还有哪些逆天的黑科技呢?
按投票排序
意大利的试验飞机这算不算“黑科技”呢
梅塞施密特 (Messerschmitt) Me 163 "Komet" 火箭引擎战斗机世界首架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斗机,于1936年完成。以 Me 163 为基础,后续发展出了 Me 163A 以及 Me 163B. 截至1943年5月,梅塞施密特共生产70架 Me 163B,由于火箭引擎供应不足而无法继续生产。后由Klemm轻航空器制造公司继续生产,并试图更换引擎。原配的火箭引擎在1944年再次供应充足,但战争局势已定。引擎:Walter HWK 509 A-2 火箭翼展:9.30 m长度:5.70 m高度:2.50 m重量:1.9 t (净重) / 4.18 t (满载)作战半径:50 km (飞行时间约7分钟)武器:2 x 30 mm MK 108 机炮 / 12 x SG 500 "Jagerfaust" 防轰炸无后坐力对空机枪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日本于1944年9月制造出的樱花特别攻击机,是专门为贯彻“神风攻击”的目的而设计的。为快速接近目标,樱花同样采用了火箭引擎,但没有任何武器配备,而是自身带有1200 kg弹头。因此通常也被认为是有人驾驶的飞弹。樱花独立飞行距离短。在战斗时,首先由三菱G4M一式陆上攻击机携带,飞行至接近目标的区域。由母机释放后,首先飞至距目标尽可能近的地点,然后启动火箭引擎快速冲向目标。这种攻击成功击沉击伤数艘美军舰艇。后来美军开始增大搜索半径,在母机释放樱花前将母机击落。此后樱花攻击机基本再没有成功攻击的实例。假想图:容克 (Junkers) Ju 287 轰炸机提起前掠翼飞机,我想很多看这篇回答的同学肯定会首先想到苏联苏霍伊的 Su-47 "金雕" (试验期代号 S-37) 和美国的实验机型 X-29. 由于两者都是实验机型,所以通常认为前掠翼设计还未成熟。事实上,世界首款前掠翼飞机即是量产型,这就是德国于1944年8月首次试飞的容克 Ju 287 轰炸机。Ju 287 的设计源自德国在西线对英国空战的失利。由于英国空军成群出动,大量击落德国轰炸机,希特勒提出要建造一种“能躲过任何战斗机并进入英国上空投弹”的轰炸机。基于这种目的,项目首席设计师 Hans Wocke 提出了一种可以在低速下仍然保持高机动性的设计:前掠翼。容克公司共生产了三种型号的 Ju 287: V1, V2 和 V3,但那时距离战争结束已经非常近了。苏联于1945年4月占领了容克用于生产 Ju 287 V2 和 V3 型号的工厂,并进行了 V2 型号的试飞。前掠翼的性能在17次试飞中得到了证实,因此立即被世界关注,导致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一系列前掠翼试验品。引擎:4x
容克 Junkers Jumo 004B-1 (V1 & V2) / 4x 宝马 BMW 003A (V3)翼展:20.11 m长度:18.30 m高度:4.70 m重量:12.5 t (净重) / 20.00 t (满载)正在等待进行实验测试的Ju 287 V1正在进行组装的Ju 287. 好像有点眼熟的样子?关键词:红白机,1944Vergeltungswaffe-3 (V-3) 火炮说这家伙是火炮已经不太恰当,因为它可以一炮从法国越过英吉利海峡打到英国。既然属于复仇兵器系列,自然是不惊人不罢休。直径150毫米的炮弹通过炮壁上外挂的火箭推进器在130 m长的炮管中逐级推进加速的,1944年5月的试射射程达到了88 km,7月的试射则达到了93 km. 而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34 km.V-3火炮共建造了两门,但是只有第二门参加了实战。它总共发射了183枚炮弹,但目标不是伦敦,而是卢森堡。共造成10人死亡,35人受伤,远非150口径火炮的威力。事实上如此远攻击距离的火炮在没有制导技术的年代,精度都是以千米来测量,加上再入大气层的影响,只有150毫米口径就难以造成威胁了。Schwerer Gustav 与 Dora 超重型铁道炮嘿,刚才说了155毫米炮打出去好像毛毛雨,那就必须看看这两架德国80厘米(是的,800毫米)口径超重型铁道炮。这两门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炮,其炮弹重量达到了每枚4.8吨,约相当于每次发射半辆日本九五式轻型坦克。这两架巨炮在进攻苏联时参与了作战,并摧毁了某军火库。德国人曾计划用它发射火箭助推的炮弹,以打到145 km以外的目标,目的同样指向英国。但德国空军并不占优势,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德国人最终没有把巨炮开到西线沿海。外观:火炮发射瞬间。炮弹由左侧吊车吊起装填。
这个问题之下居然没有看到藤田兵器研究所作品,真是可惜。该研究所网站:该所搜集了大量堭军奇葩兵器,从中似可了解战后霓虹国动漫创意的兴起不是没有前缘的……下列内容我是直接搬运,来源为百度贴吧和铁血,原作者难考,先一并谢过。原地址:1、研究所成名作,著名的乌龟壳头盔:2、反坦克竹杠(伏龙爆破筒)反坦克竹竿是一个长竹竿,前面绑着一个锥形装药的爆破器材,有3个尖刺作为触发引信。使用的时候,敢死队员藏在坦克必经之路的低洼地里,等坦克过来了,就冲过去给坦克的车底或者侧面戳过去就行了,破坏一个M4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能有这个机会的话。3、防空竹竿3、防空竹竿2个绑一起当做架在,第三个有装药,一点火就像超大号钻天猴一样上去了4、本土决战式7.7步枪5、本土决战型国民手枪5、本土决战型国民手枪6、Rambo式“火”箭6、Rambo式“火”箭7、竹枪7、竹枪8、投“石”机,比王二要早不少年哦8、投“石”机,比王二要早不少年哦9、前膛装弹枪?9、前膛装弹枪?10、反坦克特攻武器10、反坦克特攻武器11、木杆地雷11、木杆地雷12、防弹衣12、防弹衣13、下面,最猛也是最萌的竹筏敢死队来了!13、下面,最猛也是最萌的竹筏敢死队来了!竹筏敢死队大东亚战争(二战)末期,为了对付敌军(美军)海上部队,利用铁桶设计了敢死队专用的简易竹筏(汗!!),俗称“竹筏敢死队”,除了在南方战线(太平洋战场)使用以外,也装备了本土决战部队。因为“竹筏敢死队”没有残留的照片、图纸等历史资料,所长(网站站长)以对健在参战人员的采访内容为基础,用人偶将当时情景进行了再现。 结构很简单,将竹筏、人员搭乘用的铁桶、两个做浮力装置用的铁桶,前后用绳子捆绑在一起,为了增加稳定性,侧面也装备了配重物品。 PS:里头说的所长就是藤田兵器研究所的所长... 正面1(铁桶上面架了一挺“智”式轻机枪,是捷克 ZB26 轻机枪的盗版。莫非这是唯一的攻击武器?)正面2(我们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侧面(这个“先进武器”似乎没有动力系统的说,看样子“驾驶战斗员”要一边战斗、一边划桨!)
既然楼主问的是“逆天的黑科技”,那么我觉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或难度较大,或有违人情,此为逆天;二是没什么太大实用价值,所以是黑科技。基于这个标准,那么显然雷达和核武器都算不上黑科技了,毕竟他俩太有用了。除了前面@李震 同学讲到的日本自杀式飞机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以外,日本海军还搞过自杀式鱼雷。自杀式鱼雷“回天”所谓“回天”鱼雷,就是在鱼雷中部加装小型座舱和简易方向舵,让它变成了一枚导弹。驾驶员可以在雷达哨舰和鱼雷快艇下方行驶,而对方无法探测到它。日密西西尼瓦号被一枚“回天”击沉(当时一共发射了4枚,两枚搁浅一枚被美军驱逐舰击沉)。回天鱼雷操纵困难,至终战为止接受过回天操纵训练的士兵共1,375人,出击与战死者实际仅有106人。战果亦不大。是名副其实的逆天黑科技。哥利亚遥控炸弹德国制造,遥控的!携带了60到100千克的高爆炸药。该车可由一个遥控操纵杆控制。操纵箱由三根电缆连接,两条控制行驶,一条引爆。每个哥利亚遥控炸弹都有长达630米的电缆。虽然德军共生产了7,564辆的哥利亚遥控炸弹,但后者普遍被认为不是一个成功的武器,主要原因是其高制造成本、低速(仅稍微超过时速9.5千米)、无法跨越11.4厘米以上的路沟、脆弱的电缆和薄得无法抵抗反坦克武器的装甲。虎王坦克虎王坦克,其实算是德军豹式和虎式的变种,也称它为虎II坦克。倾斜式装甲,最厚处185mm。虎王的装甲有多变态?目前世界上仅有一张照片能证明有一辆虎王坦克在西线的诺曼底战役末期交战中被击穿正面,尚不清楚具体是怎样击穿的。虎王坦克装备的是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看着是无敌的坦克(实际的战斗史也相当辉煌),怎么就成黑科技了?因为这种坦克有许多弊病:这个坦克装甲是够厚了,但是太重,一些桥根本承受不起如此重的怪物,纳粹503装甲营里面的虎王,就曾经因为过重,导致桥坍塌,一辆虎王掉到河里。机动性太差。虎王的动力与虎式是一样的,直接采用现成的700匹马力迈巴赫HL230/P45,但是体重却增加了15吨。虎王太耗油,而过度复杂的机械也成为一大问题。以上种种的缺陷,导致虎II坦克,因燃油不足、机械故障而被迫由组员自行摧毁损失的数量,远高于直接在战场上被击毁的数量。实际上,以上种种的缺陷,导致虎II坦克,因燃油不足、机械故障而被迫由组员自行摧毁损失的数量,远高于直接在战场上被击毁的数量。谁放屁?原理:以恶臭杀伤敌军……“谁放屁?”系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二战期间开发的超级机密武器,曾被法国抵抗组织用于抵抗德军。“谁放屁?”可散发出极其浓烈的粪便臭气,常装在喷瓶内,以便偷袭德军军官,甚至“大规模杀伤”沦陷区的德军。 不过“谁放屁?”在实际使用中却是十分短命。为什么呢?此物内含高浓度可挥发硫化物成分,所以在操作上极难控制。也就是说,实施袭击的人同样要饱吸一番恶臭。因此仅仅两周之后,此实验即告失败。 总结:感觉德国人造东西都太理想主义了,总是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和难度(可能和纳粹好大喜功的性格有关),忽略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说工程师文化虽然受人景仰,但很容易钻入牛角,迷失原本的需求。日本人嘛……真是不怕死,武士道精神不是盖的……
二战德国最黑的科技就是研究出来了 德吹这玩意遍布全世界,纳粹那点破烂能给你反复讲一万遍。有了德吹,历史上德军战斗力起码上涨两倍德国黑科技是吧德国搞制导炸弹的时候,美国已经用主动雷达的蝙蝠反舰导弹击沉ijn驱逐舰了 美国的gb4电视制导炸弹,比德国黑不知道哪了去了说b2是超德国的好意思吗,二战美国的MX-543项目,老子试飞比GO229早半年,用的着抄你德国坦克技术要是合格,用的着靠重量堆出重型坦克?70吨的虎王和45吨的is2一个水平,然后德国的就是黑科技了,毛子的就是粗制滥造?
我来挖这个老题目只是因为刚好做了些关于弗里茨X制导炸弹的考证。就顺便把它在这里放出来。一、弗里茨X击沉罗马这个一直以来都是德棍对弗里茨X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但是仔细考证的话,发现这个战例有很多细节值得商榷。一直以来,德棍都坚持六架DO217携带六枚炸弹取得了3命中,1近失弹的好成绩,命中率达到百分之五十。这个六架DO217携带六枚炸弹的说法,来自美国人所著的《German Remotely Piloted Bombs》一书,这书国图数据库里没有,于是我去谷歌学术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这书被引用次数仅仅五次。然后搜索这书的作者,CH Bogart先生,结果发现除了上面那本书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被收录在谷歌学术引擎中。点进引用记录,发现引用这本书的五个文献,只有一个被引用了22次,剩下四个中,有两个没有被引用的记录,硕果仅存的俩,也分别只有4个和6个引用。继续 通过谷歌学术了解被引用22次的这本书,发现和前面那本同为美国海军学院出版社出版,而这本书是研究如何抵御两栖攻击的,书中引用的是CH Bogart同学书中关于日USS Savannah轻巡在支援登陆行动时,被弗里茨X命中的部分,根本没有提到罗马号被命中。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能够找到CH Bogart先生声称六架DO217携带六枚弗里茨X的证据,我也不知道,他是根据什么来这样声称的。而根据我个人,对当天发动攻击的III/KG40的作战记录的了解,他们出动的是DO217K-2型轰炸机,DO217从K型开始就是针对使用弗里茨X进行专门改进的型号,而K2型标准作战配置是携带两枚弗里茨X。另外,根据中的记载,III/KG100从43年4月开始就换装K2型了,五月正式全部换装,到9月他们已经装备K2四个多月了。同样根据这个表,他们在43年8月,有15架K2型战损,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进行弗里茨X的制导攻击了,实际上,III/KG100从43年六月开始就在使用弗里茨X,但是没有任何战果,盟军甚至不知道德军使用了一种新型制导武器。所以,III/KG100的官兵应该非常清楚弗里茨X的命中率有多么糟糕,很难想象他们在使用一种就是被设计来多携带一枚弗里茨X的飞机的时候,竟然还是只带一枚。要知道,K-2型为了携带两枚弗里茨X,刻意加长了机翼,这实际上对飞行性能有所影响。 另外,目前能查找到的意大利的作战记录,都没有提到有多少DO217参与了攻击,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双方从下午15时37分开始交战,交战过程持续了大约四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六架德机六颗炸弹,怎么打四十分钟?弗里茨X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滑翔炸弹,而是一种可以在下落过程通过气动舵面来改变轨迹的武器,是非常原始的,它都不能滑翔,只是可以一定程度改变轨迹的自由落体炸弹而已。德国飞机用了40分钟,投下六发炸弹,这显然并不合理,相对于德军携带的弹药,这个交战时间太长了。12枚的话,相对来讲就合理许多。实际上我查到的出勤记录表明,这一天III/KG100出动了12架战机,理论上讲他们应该丢了22发到24发弗里茨X,这个出动量和投弹量,相对于德军要狙击的意大利舰队的规模来说,是合适的。还是那句话,德国人知道弗里茨X多糟糕。二、攻击厌战号这也是德棍经常吹嘘的战果,但这一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厌战号被三架DO217攻击,按照前面的分析,三架DO217K2应该是带了六枚弗里茨X,厌战号被击中一发,另外有一发近失弹——很多网上资料声称是两发近失弹,但实际上原文是“A second bomb“……六发一中一近失,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成绩。三、到底是一种有价值的武器,亦或者仅仅是一种情怀?从攻击罗马号,以及攻击厌战号的两个战例看,似乎弗里茨X命中率还可以接受,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仔细看III/KG100的战损记录,会发现几乎每个月这个单位都要损失飞机,虽然LOST那一排看起来很干净,鲜有几个数字,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猫腻。只有出去了没回来的飞机才算LOST,回来在降落的时候摔了的算Accidents,检修之后发现损坏过于严重不能修复的,算在OUT一栏里。所以从这个战损表看,III/KG100这个单位,自从换装了弗里茨X之后,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几乎从43年7月开始它就一直在进行制导武器攻击。但只有43年九月份取得了上面说的那些战果。为了这个战果,III/KG100损失了14架战机,其中12架被击落,他们部队的指挥官,也在当月发生了更替,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1943年9月 的战斗之后,III/KG100已经处于无法作战的状态了。一个部队损失百分之五十的战斗力就算是被歼灭了,而III/KG100在八月和九月的战斗中,损失了超过七成的力量,这个单位实际上已经被击溃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损失?我们可以看日,美军巡洋舰Savannah的作战记录。当天,该舰和友舰费城号同时被多架DO217攻击,费城号的记录显示,德军战机在费城号的火力攻击范围之外进行投弹,结果炸弹没有命中。随后,一架DO217冲进了Savannah号的防空火力网投弹,同时有一架P38加入了战斗。最终Savannah被命中C炮塔,不得不返回马耳他修理。换而言之,所谓的弗里茨X能在安全高度投弹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英文维基百科上,弗里茨X最佳投弹高度是5500米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一本叫做《希特勒的X战机——不列颠1945年缴获德国秘密飞行计划行动揭秘》的书,这个书的名字就不靠谱啊。这本书,竟然是2013年才出版的,用谷歌学术搜索这本书,引用次数竟然只有两次,而且两次引用看起来都是毕业论文一类的东西……我已经不想再挖下去了,我觉得挖到这里已经够了。有趣的是,同一本书貌似还提到,弗里茨X在引导的时候必须保证炸弹始终在自己的视线里,为此他必须保证自己的飞机向着一定的航向飞行,“which made evading gunfire or fighters impossible”如果只看这本书的说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弗里茨X就算在所谓的最佳高度投弹,投弹的母机也会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其实这本书的这个看法是一个非常公允的看法,暂且不提舰艇的防空炮火,光是战斗机冲下来的时候不能回避这一点,就足够判弗里茨X死刑了。另外,弗里茨X还有个非常蛋疼的地方,没错,就是它的引导方式,引导员必须始终同时看到炸弹和目标。换而言之,如果引导员看不到目标,它就废了。所以在43年9月接连遭到损失之后,盟军立刻总结出了一个对付弗里茨X以及亨舍尔293的不二法宝:看到DO217或者其他德军轰炸机的时候,就放烟雾……于是,德军最先进的武器,被一战以前就已经诞生了的海战战法给击败了……换而言之,弗里茨X和无敌战舰俾斯麦一样,都是德棍的阿喀琉斯之梦罢了……
原子弹是最大的黑科技
苏联T-60飞行坦克,原计划是可以绕过德军阵线直接突袭后方指挥部的神器,苏联还真的试飞成功了,不过实用性欠佳作罢了
之前看过央视的一期节目,介绍二战中各种诡异的武器,说几个不(很)逆(搞)天(笑)的黑科技:1. 气球炸弹由日本制造,利用气球跨越太平洋投放炸弹。最终不仅到达率很低,而且造成的损害微乎其微(貌似都落到了无人区域)。不过貌似引起了美帝人民的恐慌?感谢 的补充:不是气球炸弹,是气球燃烧弹,通过同温层飘落到美国本土的森林引发大火。
很有效,但被封锁消息,日本人以为没效果,停止了。
2. 蝙蝠炸弹由美国的一个医生(牙医?)提出,将携带燃料的蝙蝠大量投放到日本,利用蝙蝠群居的特性,待蝙蝠聚集在谷仓、弹药库中后遥控引燃,这样虽然每只蝙蝠只携带少量燃料,最终将会引发滔天大火。这个设想得到了军方资金,不过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在测试的时候就把整个实验基地烧了……3. 鸽子制导这个真的是科学了,其提出者是大名鼎鼎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方法是这样的:首先通过正向强化来训练鸽子的制导能力,模拟在导弹飞行时的状况、在鸽子前放一个日本舰船的投影画面,一旦鸽子“不小心”啄到画面上的舰船就喂食。实验的结果非常可靠——通过训练的鸽子最后基本都在啄画面上的舰船!实战时,将鸽子放入导弹中,投影画面变为带传感器的玻璃,通过捕捉鸽子啄在传感器上的位置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这简直就是性价比巨高的人肉导航啊!没记错的话,这项计划得到了总统的批准!那最后成为大杀器了吗?No!因为……鸽子“晕弹”。不保证记忆的完整性和节目本身的正确性,大家就当笑话看看吧。
二十世纪三大发明:青霉素,核弹,火箭,全部是在二战过程中发明的。
建议参看纪录片《神奇的战争武器》,如冰块航母,鸽子导弹,气球炸弹,陆空两用坦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曾经有人对我说:如果有某一种单一技术改变了二战进程的话,那么这种技术就是雷达,而不是原子弹。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时代杂志打算把雷达作为那一期的封面。结果全世界都知道原子弹的存在后,TIMES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把封面改为原子弹。听到这里,我心中.......你懂的。
苏isu152喀秋莎苏KV2"鼠"式P1000陆地巡洋舰(Lankkreuzer P1000 "Ratte") “巨人”式P1500陆地巡洋舰(Lankkreuzer P1500 "Monster")德国H-44超级战列舰日本航母赤城号改装中的加贺号改装中的加贺号英国A39乌龟突击坦克德国鼠式坦克1939年,與之間爆發了,蘇軍在突破的行動上吃盡了苦頭,對坦克協助支援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以為主體、搭載和新式旋轉砲塔的KV-2坦克就被開發了出來,用來進行陣地突破。1939年12月開始發送開發需求,到了1940年1月末完成了試製車,到了2月又增加了2輛的試製車,立刻被送往戰線。2月11日,在曼納海姆防線的(Summa)地區首次投入實戰。該坦克不但配有極為強大的火力,也有非常厚實的裝甲(炮塔前110mm,側面75mm厚),在芬軍的的48發砲彈皆命中下,仍不損其戰鬥能力。由於以上的战绩,KV坦克改良的火力支援型——KV-2就被軍方正式採用。原先,坦克開發部僅將其命名為「裝備大砲台的KV」(KV s bolshoi bashnei),隨著正式納入軍方採用而給予了「KV-2」的稱呼,蘇聯士兵則稱其為「無畏戰艦」KV-2坦克雖然有強大火力和裝甲,但車體重量過高造成機動力低下、底盤容易故障、重型砲塔也使得在車身傾斜時無法旋轉、2名裝填手裝填分離式彈藥造成火砲射擊速度也慢,使得軍方生產KV-2坦克數量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蘇軍改以使用為主力,不但射程遠、機動性強、火力猛,更沒有KV-2的種種缺點,也因此對坦克的開發關注被轉移至上,如、等,至於像KV-2這種重型裝甲和旋轉砲塔的陣地突破用坦克則是不再被生產。喀秋莎多管火箭炮(:Катюша,為Katyusha),又译卡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於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走。相較於其他的火砲,這些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砲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前迅速離開。其火箭發射車為美援的雪佛蘭G7100及福特-馬蒙·夏靈頓HH6-COE4等。這種火箭炮的發射架上標着字母「K」,這是共產國際工廠出廠時的標記,K即是俄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由於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這個別名迅速在蘇軍隊裡傳播開來。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Stalinorgel)。二戰的喀秋莎武器包括BM-13火箭砲、輕型的BM-8和重型的BM-31。至今,喀秋莎之名仍被用於較為新式的蘇聯車載多管火箭砲上—特別是與其衍生型。为了在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的成功使坦克们决定再设计一种基于新型IS坦克底盘的突击炮,这个设计方案被命名为“241项目”。新的突击炮看上去和它的前辈SU-152很相似,尽管新车具有更高的隔舱,其内部容量却和SU-152没有区别,所以它们都只能装备20发炮弹。两种突击炮都安装了相同的火炮-152mm的ML-20S榴弹炮。1943年夏季,“241项目”正式上报GKO,很快GKO批准生产并装备红军部队,命名为ISU-152设计方案。注:前面苏军的那些武器尽管没有德军的让人"匪夷所思",可当时看来称为"怪物"丝毫不为过。
如果一定要我说, 那我只能说出这尘封已久的秘密了.其实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 并不是原来的世界.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 爱因斯坦 的美国CIA探员说起在原来的世界里,存在着3个帝国, 分为是 美国, 苏联 和 升阳帝国.升阳帝国, 大致为现在的日本. 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信息化程度最高. 通过偷袭莫斯科, 直接导致, 苏联的崩盘. 比较给力的武器有, 超能力者正妹萝莉百合子, 海上超级要塞.在消灭完苏联粗制滥造的笨重的垃圾军队, 之后, 升阳帝国瞄准上了, 由一大堆精致有趣但脆弱的玩具组成的美国军队, 什么冰冻直升机, 在百合子面前, 就是纸糊的. 在2个月内, 升阳帝国就完成了对美国大部分的占领, 包括五角大楼, 自由女神像被炸毁.美国最后的希望, 落在一个叫做 爱斯坦 的CIA探员的身上, 在升阳帝国的武士攻破位于旧金山的秘密研发中心的最后一刻, 爱因斯坦成功穿越回到了过去.爱因斯坦回到了1900年, 秘密暗杀了, 留学于德国的日本科学家, 信长. 在原历史中, 信长是写出 质能公式 e=mc^2 的第一人, 且信长写出了公式并不发表, 在东京直接进行实践, 掌握了无限能源-核电, 直接导致日本在100年间, 蜕变为 升阳帝国, 霸占太平洋.摧毁了升阳帝国的希望之后, 爱因斯坦 向列宁传授了, 暴力革命的共产主义理论, 告诉列宁, "你的希望在欧洲的东边.". 干完这一切的 爱因斯坦, 发现 由于蝴蝶效应, 本来应该在德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列宁, 去了俄国, 德国出现了很不好的, 要大跃进的势头.为了压制住, 德国复兴的气焰, 通过暗杀 德国 的民主派人士, 成功扶植 希特勒 上台. 然后自己坐飞机到美国. 在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和俄国列宁共产主义的斗争中, 美国在秘密发展先进科技, 并最后在二战结束时, 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这一切, 都要感谢黑武器. 爱因斯坦的时光机. 如果没有他, 我们现在已经是升阳帝国的子民, 尊天皇了. 让我们记住他, 一个伟大的人! 爱因斯坦. 和 他的时光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这个答案是在讽刺问题么? 通过没有帮助把我折叠就算了. 通过反对排到最下, 还不如折叠呢. 求折叠!!! 反对的人, 知道我在内涵么? 什么扯淡问题. 二战德国造个毛的飞碟, 有那科技早翻盘了. 实际情况就是希特勒脑袋热了, 下令瞎搞而已.
为什么没有人提到这个?
貌似没有答案提到德国人的弗里茨X,我补充一下吧,第一次知道这个炸弹还是小时候看的某本军事书籍,当时感觉太高端了,极其佩服德国的军事科技。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研制的一种机载制导炸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制导武器之一。“弗里兹-X”炸弹总重1570千克,弹长3.2米,弹体最大直径562毫米,采用了十字形机翼,翼展1.6米。该弹弹尾组合控制翼采用环形结构,有4个用无线电遥控的舵面,后面配有5个发光筒,以利于飞行员能精确判断“弗里茨-X”无线制导炸弹的位置,对其航向进行调整干预。“弗里茨-X”无线制导炸弹的外形好像一枚带着翅膀的炮弹,弹体采用PC-千克航空穿甲弹,加装了与Hs-293A相同的 FuG-203“凯尔”Ⅲ/ FuG-230b“斯特拉斯堡”型制导组件,拥有一部独特的稳定航向的陀螺仪。作战时由载机通过无线电对安装在尾翼的电磁驱动舵面进行控制,对半径30米的圆靶命中率在90%以上。盟军1943年9月在萨勒诺登陆时,一枚“弗里茨-X”击中了美国海军“大草原”号轻巡洋舰,近200名水手因此丧命,该巡洋舰也在船厂里进行了12个月的大修。此后不久,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怨战”号战列舰也遭到了数枚“弗里茨-X”的重创。战斗中,一枚“弗里茨-X”命中并贯穿了“怨战”号的六层甲板,另有两枚在舰旁海中爆炸,破坏了舰体侧面的防雷突出部,致使“怨战”号进水5000吨,一个锅炉室被毁,9名船员死亡,被迫在马耳他大修了9个月。日,在意大利宣布投降并退出德意轴心国的第二天,德国12架DO-217轰炸机携带“弗里茨-X”,在地中海对正准备向盟军投降的意大利海军主力战列舰“罗马”号发起了攻击。第一枚炸弹直接击穿了“罗马”号后部装甲甲板,在船体内部爆炸,使得这条巨舰右侧的发动机完全停止工作,航速很快降了下来。紧接着德国飞机投下了第二枚炸弹,命中了2号炮塔附近,“罗马”号燃起大火。20分钟后,大火蔓延到舰艏弹药舱,致命的爆炸完全摧毁了这艘4.2万吨的战列舰,包括舰队司令伯冈明尼上将在内的1600余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
T28 Super Heavy Tank美军的超重型坦克,设计用于对抗德军的重型坦克,装甲扛得住88炮射击。重86吨,有4条履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战斗机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