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网与蚂蜂和穷游窝实质上有什么区别

自助游实务派更多的在穷游,蚂蜂窝从整体设计上都要花哨的多。从二者的呈现形式就可以看出来这种定位的差别。穷游主打海外旅游,国内基本上是补充和点缀。蚂蜂窝虽然也有国外,但是国内更强。
原文是13年年初写的,和现在差距很大,鉴于最近总还有人来点感谢,我update一下吧,这两年最大的变化还是资本市场火热,旅游方向新的东西也是层出不穷,所以两家公司都做了些尝试:本质上,穷游和蚂蜂窝依然没什么区别,都可以理解成是以旅游目的地指南为核心的社区+媒体及商业形态,即主要面向出行前市场的服务平台,但由于都有比较重的社区属性,出行后的内容沉淀其实是他们应有的特色从商业化的角度看,都转了一圈回到自由行产品售卖,尤其是酒店从社区角度看,重心转移到内容更标准化更容易传播的产品形态上,都做了游记,问答,攻略/锦囊,蚂蜂窝对原有社区淡化得比较厉害,穷游论坛的人气也下滑从移动侧角度,穷游的品牌相对年轻活泼,团队在微博上也活跃一些,再比如穷游锦囊,穷游折扣,行程助手,穷游清单的关注度是要比蚂蜂窝的攻略,自由行,游记产品高一些。蚂蜂窝的旅行翻译官算是一个特色?都没解决好从社区到商业化的问题,或者这就是个无解题目,相比这个行业单纯做售卖的一些新进者来说,他们的用户大数据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存疑的(主要还是覆盖度和活跃频次问题)AT投资这个领域不少头部平台,包括穷游,但在他们的整体生态系统里,真正有价值的还是能卖出多少货-----------------以下才是2013年初的内容-------------------------马蜂窝:核心团队比较务实,sina出身,所以从博客社区起家也成为核心优势,积累了很多年,收支猜测比较平衡,未来可能会坚持走媒体化策略和依托大品牌广告主的盈利模式,但也因为这个团队的风格造成了网站结构过于复杂,像门户一样糟糕的用户界面穷游:核心团队非常年轻,没什么互联网或旅游行业从业经验,从海外留学生旅游论坛发展而来,欧洲游是优势,网站风格比较年轻化,重视视觉和市场,微博营销做的比较出色,但网站方向不是很明确,能明显感觉到在旅行门户,社区,移动端,锦囊上摇摆。还没有很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能挑战,在下一轮融资上预计会遇到较大阻力。两者没什么好比较的,都是旅游媒体(如果社区即媒体的话),只不过是不同团队,不同风格,不同阶段。
今天做背景调查,看到一篇文章《穷游商业产品部韩哲谈变现:“从媒体到零售有点远,我会在这之间做一个导购出来”》,借此整理以下内容,补充在此作为穷游网商业模式的分析穷游网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信息来源:):第一步:大陆架POI计划(2013年):通过该计划,已包含几百万的POI。用户制定旅行计划时,看到如此详细的信息,随时都会心动。(PS:如果能够在他看好后直接下单,而不用在携程、去哪儿等网站间挑来挑去,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现在酒店预订直接跳转至Booking,而景点及餐饮、活动是可以添加至行程,未来再结合匹配的可灵活定制的自由行特价,将更有诱惑力。)这里发散一下,自由行是否可以“拼”单,举个例子,我在国内选择A供应商提供的“北京到东京的自由行”中的“北京到东京机票+2晚东京酒店”和B社的“2晚京都+1晚大阪+大阪到北京的机票”,如果自由行的组成是模块化的,将很有趣吧。如何能从海量游记中提取出POI信息,将是未来提升点评体系的关键。第二步:“目的地商城”:提供海外自助游领域的碎片化服务包含:小到一个餐厅的优惠预定、到一张上网卡、到一个当地的活动,1日游、2日游,接送机等等……这是通过原有信息延展的、从碎片化的信息到碎片化的商业服务。这种零售方式和组织方式适合媒体这样的平台,把它做成了选题,做成了锦囊,做成了商家黄页体验后发现的问题:此处有些许不解,在锦囊中提及的商家是否可直接点击触发消费行为,体验网站过程中未发现(例如:上图是景点军舰岛,没有与下图自由行订单关联的相关信息);在客户端发现了由“锦囊”(京都)-- “餐饮”(拉面小路、但已经到了第11页,很靠后)-- “拉面小路”内容详情页中的“相关折扣”--发现该活动已结束,此处Bug问题较严重;同时此折扣为“大阪、京都、奈良6日深度游”,是个可定制团,介绍中没有“拉面小路”等信息,不知为何与“拉面小路”关联起来,应该关联算法还没完善。模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京东商城,叫做自营+开放平台,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零售自己卖的产品,另一部分有全世界有海量的供应商。现在跟穷游折扣合作的商家加在一起有几百家了,这些都是通过过去的历史延续收集下来的。(各供应商经历了如下过程:打小广告--聚集到子论坛--在穷游折扣的平台上售卖)第三步:为自由行用户推出的--穷游折扣以自由行产品为主,由供应商提供。通过相对较大的折扣,为自由行用户(跟团与专业之间的中间者们)提供便宜的出行服务,主要为“机+酒”。销售额已达到几亿元第四步:导购平台(携程、去哪儿网模式?),通过提供真实体验后的高质量分享内容(专业编辑撰写内容)和穷游儿海量游记的沉淀内容,来帮用户筛选、帮用户分类,以消灭用户的选择困难症,打通下单前最后一环。通过编辑体验、游记内容沉淀和用户点评等内容,来为用户提供决策服务的帮助,而导购和推荐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商业利益实现的可能,流量、排名、佣金都是未来的盈利手段。问题是需要打通“UGC内容”和“酒店”甚至“自由行”之间的交互链。现在酒店预订直接跳转至Booking,还没打通“UGC”和“酒店”之间关系。而蚂蜂窝已完成该功能,每个酒店都有蚂蜂窝用户的相关点评内容(甚至游记内容沉淀),同时各个酒店供应商在旁边列出,只是价格的展示,蚂蜂窝的行为在此就是一个导购平台。发散一下,“自由行”订单现在暂无酒店,也没有穷游网的相关沉淀内容。如果“自由行”展示出酒店,同时,用户在该页面内能看到穷游网的相关沉淀内容,例如该酒店的点评、相关游记细节展示,那么对此自由行订单是有很好的决策帮助作用。不过,从实现成本考虑,会带来较大开发和运营成本。例如,需要让自由行订单编辑系统增加关联穷游网酒店信息库内相关信息的功能,同时打通多业务数据,且增加编辑方操作复杂度等等。总结:问题还是回到了数据价值的挖掘和使用上面,几个环节(UGC内容、酒店、饮食、景点、自由行等)之间数据的互动很重要,就像现在大家发现跨界之后,大数据才有更大价值。要想让已经沉淀多年的UGC发挥更大的价值、产生更多效益,需要打通它们和能带来盈利的环节之间的壁垒。而这个壁垒,不单是技术壁垒,也有用户体验的影响、上游利益的冲突和自身产品转变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未来很有有意思!======恶心的分割线出来了======列列近期做的竞品分析报告的内容,后续一直更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旅游攻略类产品竞品分析报告:蚂蜂窝 VS 穷游网
竞品背景及现状
蚂蜂窝背景介绍蚂蜂窝():旅游攻略,自助游,自驾游攻略,靠谱旅游社交媒体网站 关键词:旅游社交媒体,自助游攻略蚂蜂窝的核心是旅游攻略。通过前端社区里海量用户的UGC数据,形成旅游攻略,再通过结构化的数据,帮助用户实现旅行途中的消费决策。蚂蜂窝由陈罡和吕刚创立于2006年,从2010年正式开始运营,4年积累了5000多万用户,推出6款APP,其中4000多万来自移动端。(15年媒体数据,已有8000万用户)目前蚂蜂窝共获得A、B两轮融资,2011年拿到今日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及200万美元无息贷款;2013年4月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今日资本跟投。现在蚂蜂窝已经拥有超过全球50万个知名的景点,有超过158万全球知名的当地的餐厅。平均每天产生游记3000篇,旅行问答5000多条,新增1万个点评,10万个“足迹”。
穷游网背景介绍穷游网():中文出境旅游网站和社区。网站拥有高质量的用户和用户贡献的内容(UGC),以游记,攻略,穷游锦囊见长。关键词:出境,攻略指南,PGC穷游网定位于中文海外自助,依靠用户贡献内容,已积累大量UGC内容和众多有经验的旅行者,其中网站5%的UGC内容更是直接来自于长期居住在海外的旅行爱好者,以中国旅行者的视角思考注意事项,并提供更加实用的内容。穷游网由肖异建立于2004年,2011年开始正式进行商业化运作,2013年7月份阿里宣布战略投资穷游网,金额为千万级美金。穷游已覆盖了40万个目的地,接近700万篇旅行攻略,积累了超过25万条互助问答,一个月内访问次数超过15次的用户比例达到67%,而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到12分15秒。(注:来自Alexa的数据为6分10秒)
发展现状对比下表是两个网站的运营数据:(PS:因为粘贴表格,一发布,就变成了无格式的文字,现只弱弱的想到粘贴丑陋的截图,请见谅)
运营数据表注:表中数据来自于Alexa和“去查网”,数据采集时间为日。由上表初步分析:
1、穷游网近半年进步神速,世界排名由7000升至3656
2、IP访问量上蚂蜂窝比穷游网多60%,PV访问量上蚂蜂窝比穷游网多出39%。结合“网站访问比例”,穷游网接近50%的浏览量占比位于论坛内容,而蚂蜂窝除了首页占比高达95%,第二高的就是攻略页面,但只有5%。对于带着问题来的用户和来解决问题的用户,论坛是大家直接交流的一个平台,好的论坛氛围有利于促进用户活跃度和提高用户黏性。数值表明,穷游网论坛用户访问量集中,更容易产生高粘度用户。
3、“关键字(来自于搜索引擎访问)”部分内容可看出,穷游网直接搜索率约为7%,远远高于蚂蜂窝的1%。能看出穷游网的高粘性高忠诚度用户较多,品牌反响好。蚂蜂窝在SEO上优势明显,在百度搜索中多个城市都能排在首页,位置非常接近“百度旅游”,甚至有些排在其前面。“百度预计来路”也是穷游网的两倍多,猜想蚂蜂窝在此也是下了重金吧。
4、“用户属性”一项,穷游网的本科以上占比和已工作占比,较蚂蜂窝有一定优势。此项还是给穷游网的品牌宣传加分了,体现其准确的用户和品牌定位。从背景介绍中表1-1可以看出蚂蜂窝和穷游网业务相似,都是提供已旅游为主体内容的UGC平台,对各类旅游信息进行结构化分析及整合,制作旅游攻略。同时商业模式上都是“广告+佣金”模式。初步分析区别:蚂蜂窝:1、攻略最全,蚂蜂窝不单保持了攻略上国内范围的优势,国外游记及攻略也在不断拓展,同时内容涵盖广、质量高。2、用户运营手段丰富,线下活动多,但从表1-1“网站访问比例”看,占比少。3、酒店预订更加智能,关联游记,大数据应用好范例。4、编写游记作为主打,入口明显,新版游记编辑功能丰富多样。穷游网:1、主打国外出境自助游,出游相关信息和服务工具类功能非常全面。2、风格小清新,文艺范浓厚。3、国外用户,或者说互联网层次高用户数量多,表1-1中“上游站点”来自google的用户占27%。4、预订服务范围更广。5、PGC优势,多个旅行畅销书作者的加盟,品牌的良好背书。
竞品分析2.1.
产品功能 2.1.1.
蚂蜂窝图2-1
蚂蜂窝网站地图表注:功能重要程度,通过页面布局理解,体现如下:出现在首页大图滚动窗内容标记为:“任务优先级1” ;出现在首页导航栏标记为:“任务优先级2” ;出现在首页快速导航栏标记为:“任务优先级3”;“TOP热点”标记为感叹号。蚂蜂窝网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2.1.2.
穷游网穷游网网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不应该出现的分割线================后续是未完成的分析,请拍:2.1.3.产品功能对比分析
互联网旅游从业者+爱好者蚂蜂窝多图片,穷游多文字。蚂蜂窝重国内,穷游重国外。看起来好像各有所长BUT从旅游攻略或者说旅游指南的实用性上来说,一句简短的提醒或说明比若干张展示景色的图片有用多了,否则LP早就应该做成旅游画册了。
原文是13年年初写的,和现在差距很大,鉴于最近总还有人来点感谢,我update一下吧,这两年最大的变化还是资本市场火热,旅游方向新的东西也是层出不穷,所以两家公司都做了些尝试:本质上,穷游和蚂蜂窝依然没什么区别,都可以理解成是以旅游目的地指南为核心的社区+媒体及商业形态,即主要面向出行前市场的服务平台,但由于都有比较重的社区属性,出行后的内容沉淀其实是他们应有的特色从商业化的角度看,都转了一圈回到自由行产品售卖,尤其是酒店从社区角度看,重心转移到内容更标准化更容易传播的产品形态上,都做了游记,问答,攻略/锦囊,蚂蜂窝对原有社区淡化得比较厉害,穷游论坛的人气也下滑从移动侧角度,穷游的品牌相对年轻活泼,团队在微博上也活跃一些,再比如穷游锦囊,穷游折扣,行程助手,穷游清单的关注度是要比蚂蜂窝的攻略,自由行,游记产品高一些。蚂蜂窝的旅行翻译官算是一个特色?都没解决好从社区到商业化的问题,或者这就是个无解题目,相比这个行业单纯做售卖的一些新进者来说,他们的用户大数据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存疑的(主要还是覆盖度和活跃频次问题)AT投资这个领域不少头部平台,包括穷游,但在他们的整体生态系统里,真正有价值的还是能卖出多少货-----------------以下才是2013年初的内容-------------------------马蜂窝:核心团队比较务实,sina出身,所以从博客社区起家也成为核心优势,积累了很多年,收支猜测比较平衡,未来可能会坚持走媒体化策略和依托大品牌广告主的盈利模式,但也因为这个团队的风格造成了网站结构过于复杂,像门户一样糟糕的用户界面穷游:核心团队非常年轻,没什么互联网或旅游行业从业经验,从海外留学生旅游论坛发展而来,欧洲游是优势,网站风格比较年轻化,重视视觉和市场,微博营销做的比较出色,但网站方向不是很明确,能明显感觉到在旅行门户,社区,移动端,锦囊上摇摆。还没有很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能挑战,在下一轮融资上预计会遇到较大阻力。两者没什么好比较的,都是旅游媒体(如果社区即媒体的话),只不过是不同团队,不同风格,不同阶段。
今天做背景调查,看到一篇文章《穷游商业产品部韩哲谈变现:“从媒体到零售有点远,我会在这之间做一个导购出来”》,借此整理以下内容,补充在此作为穷游网商业模式的分析穷游网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信息来源:):第一步:大陆架POI计划(2013年):通过该计划,已包含几百万的POI。用户制定旅行计划时,看到如此详细的信息,随时都会心动。(PS:如果能够在他看好后直接下单,而不用在携程、去哪儿等网站间挑来挑去,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现在酒店预订直接跳转至Booking,而景点及餐饮、活动是可以添加至行程,未来再结合匹配的可灵活定制的自由行特价,将更有诱惑力。)这里发散一下,自由行是否可以“拼”单,举个例子,我在国内选择A供应商提供的“北京到东京的自由行”中的“北京到东京机票+2晚东京酒店”和B社的“2晚京都+1晚大阪+大阪到北京的机票”,如果自由行的组成是模块化的,将很有趣吧。如何能从海量游记中提取出POI信息,将是未来提升点评体系的关键。第二步:“目的地商城”:提供海外自助游领域的碎片化服务包含:小到一个餐厅的优惠预定、到一张上网卡、到一个当地的活动,1日游、2日游,接送机等等……这是通过原有信息延展的、从碎片化的信息到碎片化的商业服务。这种零售方式和组织方式适合媒体这样的平台,把它做成了选题,做成了锦囊,做成了商家黄页体验后发现的问题:此处有些许不解,在锦囊中提及的商家是否可直接点击触发消费行为,体验网站过程中未发现(例如:上图是景点军舰岛,没有与下图自由行订单关联的相关信息);在客户端发现了由“锦囊”(京都)-- “餐饮”(拉面小路、但已经到了第11页,很靠后)-- “拉面小路”内容详情页中的“相关折扣”--发现该活动已结束,此处Bug问题较严重;同时此折扣为“大阪、京都、奈良6日深度游”,是个可定制团,介绍中没有“拉面小路”等信息,不知为何与“拉面小路”关联起来,应该关联算法还没完善。模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京东商城,叫做自营+开放平台,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零售自己卖的产品,另一部分有全世界有海量的供应商。现在跟穷游折扣合作的商家加在一起有几百家了,这些都是通过过去的历史延续收集下来的。(各供应商经历了如下过程:打小广告--聚集到子论坛--在穷游折扣的平台上售卖)第三步:为自由行用户推出的--穷游折扣以自由行产品为主,由供应商提供。通过相对较大的折扣,为自由行用户(跟团与专业之间的中间者们)提供便宜的出行服务,主要为“机+酒”。销售额已达到几亿元第四步:导购平台(携程、去哪儿网模式?),通过提供真实体验后的高质量分享内容(专业编辑撰写内容)和穷游儿海量游记的沉淀内容,来帮用户筛选、帮用户分类,以消灭用户的选择困难症,打通下单前最后一环。通过编辑体验、游记内容沉淀和用户点评等内容,来为用户提供决策服务的帮助,而导购和推荐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商业利益实现的可能,流量、排名、佣金都是未来的盈利手段。问题是需要打通“UGC内容”和“酒店”甚至“自由行”之间的交互链。现在酒店预订直接跳转至Booking,还没打通“UGC”和“酒店”之间关系。而蚂蜂窝已完成该功能,每个酒店都有蚂蜂窝用户的相关点评内容(甚至游记内容沉淀),同时各个酒店供应商在旁边列出,只是价格的展示,蚂蜂窝的行为在此就是一个导购平台。发散一下,“自由行”订单现在暂无酒店,也没有穷游网的相关沉淀内容。如果“自由行”展示出酒店,同时,用户在该页面内能看到穷游网的相关沉淀内容,例如该酒店的点评、相关游记细节展示,那么对此自由行订单是有很好的决策帮助作用。不过,从实现成本考虑,会带来较大开发和运营成本。例如,需要让自由行订单编辑系统增加关联穷游网酒店信息库内相关信息的功能,同时打通多业务数据,且增加编辑方操作复杂度等等。总结:问题还是回到了数据价值的挖掘和使用上面,几个环节(UGC内容、酒店、饮食、景点、自由行等)之间数据的互动很重要,就像现在大家发现跨界之后,大数据才有更大价值。要想让已经沉淀多年的UGC发挥更大的价值、产生更多效益,需要打通它们和能带来盈利的环节之间的壁垒。而这个壁垒,不单是技术壁垒,也有用户体验的影响、上游利益的冲突和自身产品转变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未来很有有意思!======恶心的分割线出来了======列列近期做的竞品分析报告的内容,后续一直更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旅游攻略类产品竞品分析报告:蚂蜂窝 VS 穷游网
竞品背景及现状
蚂蜂窝背景介绍蚂蜂窝():旅游攻略,自助游,自驾游攻略,靠谱旅游社交媒体网站 关键词:旅游社交媒体,自助游攻略蚂蜂窝的核心是旅游攻略。通过前端社区里海量用户的UGC数据,形成旅游攻略,再通过结构化的数据,帮助用户实现旅行途中的消费决策。蚂蜂窝由陈罡和吕刚创立于2006年,从2010年正式开始运营,4年积累了5000多万用户,推出6款APP,其中4000多万来自移动端。(15年媒体数据,已有8000万用户)目前蚂蜂窝共获得A、B两轮融资,2011年拿到今日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及200万美元无息贷款;2013年4月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今日资本跟投。现在蚂蜂窝已经拥有超过全球50万个知名的景点,有超过158万全球知名的当地的餐厅。平均每天产生游记3000篇,旅行问答5000多条,新增1万个点评,10万个“足迹”。
穷游网背景介绍穷游网():中文出境旅游网站和社区。网站拥有高质量的用户和用户贡献的内容(UGC),以游记,攻略,穷游锦囊见长。关键词:出境,攻略指南,PGC穷游网定位于中文海外自助,依靠用户贡献内容,已积累大量UGC内容和众多有经验的旅行者,其中网站5%的UGC内容更是直接来自于长期居住在海外的旅行爱好者,以中国旅行者的视角思考注意事项,并提供更加实用的内容。穷游网由肖异建立于2004年,2011年开始正式进行商业化运作,2013年7月份阿里宣布战略投资穷游网,金额为千万级美金。穷游已覆盖了40万个目的地,接近700万篇旅行攻略,积累了超过25万条互助问答,一个月内访问次数超过15次的用户比例达到67%,而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到12分15秒。(注:来自Alexa的数据为6分10秒)
发展现状对比下表是两个网站的运营数据:(PS:因为粘贴表格,一发布,就变成了无格式的文字,现只弱弱的想到粘贴丑陋的截图,请见谅)
运营数据表注:表中数据来自于Alexa和“去查网”,数据采集时间为日。由上表初步分析:
1、穷游网近半年进步神速,世界排名由7000升至3656
2、IP访问量上蚂蜂窝比穷游网多60%,PV访问量上蚂蜂窝比穷游网多出39%。结合“网站访问比例”,穷游网接近50%的浏览量占比位于论坛内容,而蚂蜂窝除了首页占比高达95%,第二高的就是攻略页面,但只有5%。对于带着问题来的用户和来解决问题的用户,论坛是大家直接交流的一个平台,好的论坛氛围有利于促进用户活跃度和提高用户黏性。数值表明,穷游网论坛用户访问量集中,更容易产生高粘度用户。
3、“关键字(来自于搜索引擎访问)”部分内容可看出,穷游网直接搜索率约为7%,远远高于蚂蜂窝的1%。能看出穷游网的高粘性高忠诚度用户较多,品牌反响好。蚂蜂窝在SEO上优势明显,在百度搜索中多个城市都能排在首页,位置非常接近“百度旅游”,甚至有些排在其前面。“百度预计来路”也是穷游网的两倍多,猜想蚂蜂窝在此也是下了重金吧。
4、“用户属性”一项,穷游网的本科以上占比和已工作占比,较蚂蜂窝有一定优势。此项还是给穷游网的品牌宣传加分了,体现其准确的用户和品牌定位。从背景介绍中表1-1可以看出蚂蜂窝和穷游网业务相似,都是提供已旅游为主体内容的UGC平台,对各类旅游信息进行结构化分析及整合,制作旅游攻略。同时商业模式上都是“广告+佣金”模式。初步分析区别:蚂蜂窝:1、攻略最全,蚂蜂窝不单保持了攻略上国内范围的优势,国外游记及攻略也在不断拓展,同时内容涵盖广、质量高。2、用户运营手段丰富,线下活动多,但从表1-1“网站访问比例”看,占比少。3、酒店预订更加智能,关联游记,大数据应用好范例。4、编写游记作为主打,入口明显,新版游记编辑功能丰富多样。穷游网:1、主打国外出境自助游,出游相关信息和服务工具类功能非常全面。2、风格小清新,文艺范浓厚。3、国外用户,或者说互联网层次高用户数量多,表1-1中“上游站点”来自google的用户占27%。4、预订服务范围更广。5、PGC优势,多个旅行畅销书作者的加盟,品牌的良好背书。
竞品分析2.1.
产品功能 2.1.1.
蚂蜂窝图2-1
蚂蜂窝网站地图表注:功能重要程度,通过页面布局理解,体现如下:出现在首页大图滚动窗内容标记为:“任务优先级1” ;出现在首页导航栏标记为:“任务优先级2” ;出现在首页快速导航栏标记为:“任务优先级3”;“TOP热点”标记为感叹号。蚂蜂窝网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2.1.2.
穷游网穷游网网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不应该出现的分割线================后续是未完成的分析,请拍:2.1.3.产品功能对比分析
内向、悲观主义蚂蜂窝和穷游网的竞争中,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按投票排序
我也很想知道!传统意义上说,旅游社区一般是针对专业的驴友和旅游专业户才有吸引力,除了这些大侠贡献的攻略能满足一部分准备旅游的人需求外,其他的一直不太明晰。蚂蜂网这次获得400万美金的投资,接下来还是专业做社区吗?
穷游专注于国外旅游对于国外旅游咨讯更加专业,而蚂蜂窝受众面广,面对更多的学生驴友更多的人资金无法支持他们进行境外旅游,蚂蜂窝国内外咨讯可以很好的针对不同的用户,穷游的受众面相对来说稍微有些小。
穷游只注重国外呀,相对是留学生而已。相对而言蚂蜂窝的受众就是很广泛啦,各个层面都有,国外国内很全,而且蚂蜂窝在页面的设计也很贴心。
最终还是人、财的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网站的逼格方面我喜欢穷游,纯从商业化产品的角度看蚂蜂窝各个产品线都拉开穷游不止一年几乎不在一个层面了。
从用户的角度看,穷游是境外自助游的平台,有精品攻略、行程、折扣等;蚂蜂窝境外不如穷游,境内是没有更好的所以选择看蚂蜂窝;1、网站及app:感觉穷游逼格更高,视觉更舒服;蚂蜂窝的网站有点乱,字稍大,有点撞眼睛的感觉。2、内容:穷游内容更精华,搜索目的地几篇精华帖基本可以理出来行程,粗略了解目的地;蚂蜂窝的游记有点浅,秀照片的人更多,更像是一个完全的社区。3、商业化:似乎蚂蜂窝做的更早,现在来看也做得更好,但觉得穷游的用户arpu更高,更加看好。以前觉得穷游是没钱的旅行,现在更感觉穷游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穷忙族的我越来越向往,也再开始尝试。蚂蜂窝2012用户覆盖稳定增长 居UGC网站榜首
[导读],劲旅智库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蚂蜂窝用户覆盖数达到313(单位:每百万Alexa安装用户的访问人数),仍居国内UGC型在线旅游网站榜首。
腾讯科技讯(朱旭冬)1月29日消息,劲旅智库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蚂蜂窝用户覆盖数达到313(单位:每百万Alexa安装用户的访问人数(人/百万人)),仍居国内UGC型在线旅游网站榜首。综合劲旅网发布的下半年数据,蚂蜂窝用户覆盖数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从7月份的272增长至313,增长率约为15%。从劲旅智库监测的约15家网站下半年的表现来看,蚂蜂窝旅行网、一起游和驴评网三家表现比较稳定,用户覆盖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十几家网站,以排名第四位的穷游网为例,其12月用户覆盖数为142,比排名第三的驴评网低43.9%,而蚂蜂窝12月的用户覆盖数比穷游高120.4%。国内UGC型在线旅游网站排行 数据来源:劲旅智库纵观下半年的UGC网站数据,可谓是旅游市场冷热度的晴雨表,在此前的11月份,由于进入传统旅游淡季,游客出游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也明显影响到了UGC型网站的访问率,11月大部分UGC型网站用户覆盖数出现了整体的下滑,蚂蜂窝虽仍居榜首,但比起10月份358的覆盖数仍下滑一定幅度,如何增强传统旅游淡季的用户访问情况,是今后此类网站的运营难点所在。临近春节,UGC型网站用户覆盖数已经整体出现了增长,蚂蜂窝比起11月份环比增长了4.7%,紧随其后的一起游也环比增长了4.3%。随着春节旅游旺季的到来,2月份的数据可能迎来新高。
[责任编辑:xudongzh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游网和蚂蜂窝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