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移动随意玩2014移动预付费4g流量卡的300兆流量只有69兆

为什么我办理的移动30元随意玩套餐应优惠的流量为1000兆 但是查询的时候却只有512兆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办理的移动30元随意玩套餐应优惠的流量为1000兆 但是查询的时候却只有512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的查不出来,客服或者手机营业厅。要不然就不是的,问问客服吧
当月下旬开通业务只收取半个月的资费,扣的是15而不是3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上网流量月底要清零?
有什么背后的利益纠纷吗?感觉像是霸王条款,美国就可以累计到下月。&br&相关新闻:律师诉状 &a href=&/k/%E8%B5%B7%E8%AF%89%E7%A7%BB%E5%8A%A8%E4%B8%8A%E7%BD%91%E6%B5%81%E9%87%8F%E6%9C%88%E5%BA%95%E6%B8%85%E9%9B%B6?from=5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起诉移动上网流量月底清零#&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A3GlTbZ1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浪微博登录&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1d0fa9fa14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d0fa9fa143_r.jpg&&
有什么背后的利益纠纷吗?感觉像是霸王条款,美国就可以累计到下月。相关新闻:律师诉状 …
按投票排序
因为你买的是月套餐。
因为你吃自助餐却想打包回家个人支持流量蓄积
月套餐这种东西,就是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用量选择比较划算的搭配,同时承担一定的"用不完被清零"的风险。要不然为毛月套餐平均下来的价格比单算流量便宜得多??不满意清零的话就选按流量收费,只不过贵一点而已啊。香港的月套餐也清零好吗!如果不是垄断产业,那怎么规定都是运营商的自由,签合同之前看清楚不喜欢就用脚投票啊。
最近正好做点相关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月末清零这个事情本身肯定是合理合法的。全球运营商99%肯定都是这么执行的(夸张一点不会死),除了几种特殊情况,例如很少有人拿日本举例,因为日本大部分套餐都是无限流量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清零”的说法。另外如果是按照用多少就结多少计费,也没有清零一说。其次,用户协议里面都写得很明白的。国外的AT&T的协议有这么一句“Unused data allowances do not roll over”,Verizon的协议里有“We will suspend service when your account reaches the expiration data and any unused balance will be forfeited.”还有类似协议里都会用到诸如do not carry over之类的词汇。国内的其实也一样,不过或许在严谨性上弱了一些,没有到处都写上,例如在网站介绍套餐的时候就应该要写上(写在那个纸背后的小字真的不行啦)。最后,有回答指出套餐是一种限时促销,其实不太准确。套餐本身就是一种销售品,类似于床上四件套,看起来比你单买四样要便宜一些,但是四件套就是四件套,不是促销商品。套餐中有很多内容是很难单独购买的,这当然也是一种策略,不过以现在的竞争态势,套餐是越来越明白了,新出的都走简单明了路线,例如联通20元卡,电信19元纯流量套餐,积木式套餐。有人扯到收入水平和资费贵不贵那就是另外的题目了,反正通信资费总是在降的不是么。
来自的文章,原文:近期一个用户状告运营商“将他未用完的流量月底清零,而没有累计到下月。”这一诉讼引发了广发的讨论,各色人等、各种观点粉末登场,有人为刘先生的行为叫好,有人说刘先生鸡贼,有人说这是垄断,有人说中国人缺少契约精神,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观点鲜明,各抒己见,分歧之大,前所未有。我的流量为什么不累积,争得热火朝天,我们想表达我们的看法:一,反对者的意见反对者的意见大概有几种:1,合同:很多人拿合同来说事,说为什么要清零?因为合同里写着。这类回答实际上是把问题纠结在合同的硬性规定里,而并没有对问题进行良性的探讨,也没有回答到问题的本质,而是在回避问题,将问题的良性讨论归结在因为合同里就是这么写的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协议,这种感觉就像是你问一个公司,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回答因为我们就是这么规定的,对于这样霸权的答复,你有什么办法。所以这个回答实际上是试图将问题塞回去,而不是将问题展开来,进行有益的讨论,就好比说,为什么我们要长久以来忍受着这样的制度,因为我们就是这个制度。为什么银行要进行这样的收费,因为银行就是这么规定的。如果这样的话,任何事情合同约定都可以这么说。实际上这个问题下一阶段的讨论是合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规定,而不是停留在合同就是这么规定的。实际上合同上到底有没有写这一条,我们手头也没有确切的合同来查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查看一下,但据状告运营商的刘先生说“合同上并没有明确剩余流量会被清零”。另外一方面,合同并不能代表一切,合同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在他的合理性上,如果他是霸王条款呢?再者,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为了这个合同期内改合同,而是为了下个合同期内可以进行更规范的约定,实际上作为用户来讲,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争取利益者。还有一点有人根据这个扩而大之直接上升到国人层面,说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这点恰好说错了,可能有些人缺乏契约精神,但大多数个人用户的中国人在与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还是很有契约精神的,否则也不会忍受了这么久的霸权和专制,到今天才提出这个问题。2,这是用户自己的选择:有人将这个问题归结于用户,说第一,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第二,你可以改套餐呀,流量用不完,你可以减少套餐包,你可以不包月,你可以选择按流量计费啊。但是问题是,一,这真的是自愿吗?条约都是运营商单方面订立的,用户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力,这与自愿不自愿无关,就如同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我们拥护xxx,我们真的是自愿吗?我们自愿被代表吗?如果说这是一种自愿的话,那么他只是一种无选择的自愿,一种失去自由的自愿,一种迫于霸权的自愿,一宗无奈的自愿,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自愿真的是自愿吗?第二,用户真的有选择吗?有人说你看运营商制定了几种套餐,还有不包月的,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更像是提供了两种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看似有,实际无。如果这种选择也是选择的话,你是选择“非常满意”呢还是选择“满意”呢?第三,真的每个人可以那么固定的规划自己每月的流量使用吗?对于消费行为来说没人能控制得好自己每个月的流量使用,这种答复是实际上是将运营商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的行为主体;第四,流量用怎么都能是用完的,但是这样的用完有意义吗?最后一天的时候开着3G看视频、刷微博,没有用不完的流量,只有不够用的流量,但是这种用完真的有意义吗?这是为了用完而用完。那些无关痛痒的人大多是走的报销吧,哦,反正我每个月1200块钱的话费报销,我是无所谓的。这就好像是公款消费,但对于那些真的自费的用户来说呢,他们花的可是真金白银,可是真的一点一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是消费者,他不就是为自己、为广大用户争取一点属于自己的权益吗?3,例证: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真正聚焦在问题本身的讨论上并不多,而大多数人都在举例。但是例证的问题在于:第一,例证具有它的局限性和弊端以及两面性,你能举出一个支持的例子,反对者也会举出一个反驳的例子,所以这种从故事堆里找立据的方式并不可取,而事情的判断最终归结于理,而不是例,从来没有一个事物会因为有一个例子跟他具有相似性而就以此作为判断的标准,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方式。第二,例子仅具有表面浅显的相似性,但大都不具备内在的相同性,尤其是在非相关的例子中,看似关联,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因为大千世界,万般变化,看似表面上相关,但实际上毫不相同。比如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大概有几个例子:①有人说“你在麦当劳吃了一半的套餐是否可以退掉?你在饭店里吃了一半的饭菜是否可以退掉?”那么这个例子都实际上欠考虑,实际上忽略了一点就是商品可退的前提不破坏他的完整性和可再利用性,也就是说你不能影响产品的二次销售,而用户已经吃掉一半的行为破坏了这个前提,而流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饭菜也不是不可以退,比如你在海底捞多点了的菜,在符合上面的条件下,倘若你完全没有动,还是可以退的。②“你租得房子租一个月只住了半个月是否能把半个月的房租要回来?”第一,这是可以商量的,如果你自己放弃这样的争取,那这叫做自愿放弃,第二,空置的房子你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处理,而流量你有什么方式处理吗?③“假如说你做足疗,200元/120分钟。做了60分钟,临时有事儿不能继续了,要求店家把没有做完的60分钟留下来,以后再给我补上。能吗?”这项服务涉及到下一顾客的服务和时间排班的问题,可能给你做的技师已经下班或者正在上钟,对于用户来说,他也有成本,要驱车前往这个地方,所以无法继续,而流量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④“在公司附近租一套房,结果你半年都在出差一天没住,要求房东减免半年房租,能吗?”首先,第一,这个房子租给你,是私享,而不是共有,也就是说在这空的半年内,房东是没权处理的,比如他没权再转租,或者再让其他人居住,但流量则不同,实际上你没有使用的流量对运营商来说并不是私有通道;第二,如果这个月你不用,可以短期出租,或者给朋友来住,但流量你如何处理。所以这些例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看似有表面浅显的相似性,但实际上都不具备内在的关联性,这就是例证的弊端和局限性,这些例证的感觉就像是我跟你谈流量,你跟我说足疗;我跟你谈流量,你跟我说汉堡;我跟你谈流量,你跟我聊租房;我跟你谈流量,你跟我扯自助餐,信不信我拿汉堡摔你?4,运营商的压力:继而又有人打悲情牌,说运营商也有压力,运营商也有成本,运营商也不容易,没错,干什么没有成本呢,但用户也不是没付费。还有人说流量聚集会导致网络负担加重,这个问题在于第一,运营商制定这些流量包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网络压力,如果鼓励用户狠劲消费完,那么反而会加大月底冲击,造成网络负担,就类似于某些部门的年底冲击,而且也是为用完而用完,是浪费;第二,这个月用完和下个月用完对运营商的网络压力真的区别大吗?恐怕不大。累积更多的只不过是一个数字的显示,用户未必真就这么大的流量冲击。再者,千万别拿难这事说事,倘若要说难,谁有中国用户难,倘若要说苦,谁有中国用户苦,别在窦娥面前说冤,别在中国用户面前说苦,他们都是苦大仇深中走过来的,还要继续趟过去,但若谁想浑水摸鱼,就要付出代价。5,国际惯例,香港也清零,国外也清零,都清零,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清零: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例证,引用国外的例子来证明中国,说这是国际惯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清零,只有少数地区可以累积,凭什么中国就不能清零,这是很多人的意见,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也应该清零,但清零有清零的道理。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说“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我只看到了结果,却看不透过程”,我们只看到了清零,却没有看到清零的代价。我们只在清零上看到了国际惯例,却没有在资费上看到国际惯例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这些有选择的国际惯例和一切只看单方面数据说话的都是耍流氓。第一,这件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清零,而在于清零之后多出部分的支付成本较高,为什么用户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超出之后支付的费用比较大,倘若支付成本降低,清零的代价也就减小。第二,这和套餐费用以及包含流量多少是有关系的,有人提出国外清零,但是我们必须搞清楚,国外的套餐和流量包的数据,以及超出之后的费用,倘若没有这些数据,而只看到清零,都是抓瞎。而如果流量套餐流量多的用不完,清不清零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而单纯的看结果而不是数据来综合分析问题只是照猫画虎,所以一切不基于数据,而仅基于结果的讨论都是耍流氓,我们也不能“只看到了结果,却看不透过程”。只有过程透明,结果才有意义。所以这件问题的根本并不是清不清零的问题,而在于资费定价的问题。说到底是资费昂贵的问题。6,我们有垄断吗:有人说我们不存在垄断,说你看我们有三个运营商,你可以选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但是垄断不是以几家为前提,而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繁荣以达到合理性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数量,而且关键是要看他们姓什么,他们都姓国资委,要这样说的话,石油也不存在垄断,我们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电力也不存在垄断,银行也不存在垄断,因为我们有四大国有银行,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构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二,我们的表达对于这件事情,我们想表达的是:第一,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用户争取自己的权益都不为过,这事需要既然有人提起法律就交给法律来定夺;第二,事情的表达在于理,而不在于例,举例的目的都是希望证明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也从来没有那个事情是因为某一个例证表面的相似性而将另一件事情做类似的定性,所以是需要将道理讲清楚,而大多数的举例实际上都不是在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在掩盖这个问题,欲盖弥彰,不分析内在原因,就做出简单定性的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这次讨论如何能将为什么流量不累计讲清楚,也至少是一个良好的讨论。第三,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推动的,合理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放在那里不动就可以自己进步,当初运营商语音计费是以分为单位计费,后来因为一些维权人士的努力改为6秒计费,除了一些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早期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是这么设计的,而流量的管理系统和计费系统也可能类似,所以改变就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商对后台维护和计费系统进行升级等一系列适配工作。第四,说鸡贼有点过了,这只是消费者对自己权益的一种追求,同是消费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于这种行为,我们还是应该支持一下,至少能让消费者权益向前走一步也好。第五,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那些所谓“鸡贼”的人,只要他不害人,不坑人,不损害别人的权益,那么它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些行为都可以理解的,任何进步都是需要推动的。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未必可知,但如果能推动运营商的合理定价或者规范性定价也是一个进步,或者人们对垄断问题进行一次思考,或者正确的看待问题。而我们也期待真正的解释,期待法律的宣判,期待那个心中的答案。一切都是可以推动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当等到流量可以累积的那一天,或者资费改变的那一天,我们回头来竟然会发现,哦,原来那个时候的流量竟然还要清零,哦,原来这个世界可以是没有皇帝的。声明:本文由授权在知乎分享,版权属于,其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商业使用请联系。
首先吐槽,一下谁说美国可以累计到下个月ATT不会的。谈谈为什么不能累计到下月?1.合同,你选择那个套餐的时候就已经承认了使用一个月的的流量下月清零,就和那些月卡,年卡一样。2.套餐其实是一种“限时优惠”的销售手段,和那些商家发限期优惠卷一个道理。如果你不使用套餐,可以直接用流量啊,我就是。平时不怎么用流量上网,每个月用几m.
这只是精明的商人在定价策略中计算得出的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定价策略罢了,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样,只是利多利少的问题。况且你在使用通信业务的时候就已经视作同意服务条款了。具体可参考 写过的一篇文章。[1] [2] 以下文章转载自[1]
上学期学校之外的事情特别多,因此开学时选的课比以前所选的都要少。开学两周后又退掉了不少的课,期中又补退掉了几门,最后整个学期惊人地只上了 16 学分的课。在这 16 学分里,又有 13 学分的专业课我基本上就没去过,其中古代文学史我就只去过两次,期末考试前只复习了一天,最后以近乎裸考的状态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考场,异常平静地面对挂科的危险。因为我觉得,重要的是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而不是用各种手段获取更高的绩点。那些几乎完全依赖于考前背诵的期末考试没有任何价值,我甚至愿意用挂科来表达自己的这一观点。
上学期我真正去上过的课只有一个 3 学分的选修课,中级微观经济学。在这门课中,我大开眼界,学到了一种分析问题的全新思维,其价值远远超过了那 13 学分的专业课,可以说是我上学期的学习中唯一的收获。在微观经济学中,垄断定价是我认为最有趣的东西之一。我想把这些简单而深刻的经济学分析与大家分享,即使网上或许已经充斥着大量介绍有关内容的文章了。大家会在微观经济学中惊奇地发现,初中所学的那些数学知识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应用。
很多常见的商品,比如大米、白菜等等,它们的买家和卖家都很多,产品本身的差异也不大。因此,个人行为是无法改变整个市场的,价格完全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这种市场叫做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卖家自己是无法操纵价格的。
还有一些产品就不同了。比如铁路、电力等市场,产品的提供商通常只有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就能随意调整产品的价格。电信、航空等产业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可以白手起家说干就干的,新企业的参与和旧企业的退出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这也决定了商品的提供商必然不会很多,企业有自主定价的空间;还有衣服、手机、书报等商品,不同商品间的差异很大,每一样产品都有它的独特性,因此这些行业也不是完全竞争,生产商也有自己定价的权利。由此引发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如何制定价格才能让生产商的利益达到最大呢?
这里有一个二难的问题:价格定得太低,赚不到;价格定得太高,没人买。这是传统定价策略的一个巨大的缺陷:不管你把价格定到多少,你都觉得不好——价格再高点或许就能从某些买家手里赚到更多,价格再低点或许就能赢来一些新的买家。要是有办法给愿意高价购买的人卖贵点,给只想便宜买的人卖便宜点的话就好了。这种放弃统一定价,为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就叫做“价格歧视”。
对于商家来说,最完美的情况就是拥有看透每个买家的读心术,能知晓每个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且抵着这个价格卖给他。这种为每个人“量身定价”的理想情况被称为“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显然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不过有一些例子却非常接近一级价格歧视。比方说小商铺中的讨价还价,最后的成交价格因人而异,这就有点一级价格歧视的味道。聪明的卖家在报价前会先问“你觉得它值多少钱”,目的就在于摸清你的心理价位。对于一些不大会砍价的人,回答卖家的这个问题几乎就是彻底暴露自己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于是市场上又诞生了一个悲剧的消费者。
和每个消费者讨价还价虽然很接近梦想中的一级价格歧视,但这并不是在每一个行业里都能办到。除了“明码标价”等政策上的原因之外,有时候还有一些更直接的原因。比方说电信业,话费和流量费就只能统一定价,与每个消费者都搞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实施,况且消费者众多,费用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商家还得绞尽脑汁想点儿别的办法来区分不同档次的消费者才行。
我们就用数据流量费来举例子吧。在 GPRS 服务出现之初,人们用 GPRS 可以干的事情并不多,因此我们假设消费者们的需求都差不多。每个月 30MB 的流量对于数据流量的消费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再多了也用不上。但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并不一样。对于一个饿汉来说,第一个烧饼的价值显然比第七个烧饼价值更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多一 MB 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也是递减的。我们假设,为了得到头一个 MB 的流量消费者愿意出 3 块钱,但消费者只愿意再花 2.9 元获得额外的一个 MB ,第三个 MB 则只值 2.8 元钱,等等。我们把消费者对每单位流量的估价用左边的这个柱状图表示,所有竖条面积的总和就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价。我们近似地用右图中的一条斜线来反应流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斜线下方的三角形面积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消费者为了得到 30MB 愿意支付的总价——约45元。
我们就用数据流量费来举例子吧。在 GPRS 服务出现之初,人们用 GPRS 可以干的事情并不多,因此我们假设消费者们的需求都差不多。每个月 30MB 的流量对于数据流量的消费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再多了也用不上。但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并不一样。对于一个饿汉来说,第一个烧饼的价值显然比第七个烧饼价值更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多一 MB 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也是递减的。我们假设,为了得到头一个 MB 的流量消费者愿意出 3 块钱,但消费者只愿意再花 2.9 元获得额外的一个 MB ,第三个 MB 则只值 2.8 元钱,等等。我们把消费者对每单位流量的估价用左边的这个柱状图表示,所有竖条面积的总和就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价。我们近似地用右图中的一条斜线来反应流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斜线下方的三角形面积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消费者为了得到 30MB 愿意支付的总价——约45元。对于电信公司来说,怎样定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呢?和上面提到的定价困境一样,流量单价无论怎么设定都不完美。比方说,若规定每 MB 的单价为一块钱,则消费者只愿意购买 20MB ;假设提供数据服务的成本为 0 ,服务提供商也只能赚到一个小矩形区域这么多钱,斜线下方的其它区域都被放掉了。把单价定到一块五可以从每个消费者手中赚到 22.5 元钱,这时的单价虽然已经达到了最优值,但获得的利润仍然只有斜线下方面积的 1/2 。有没有办法榨干消费者的每一分钱呢?有!那就是放弃按单价收费的办法,直接推出一个 45 元 30MB 的套餐。由于每个消费者购买 30MB 的流量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恰好也就是 45 元 ,因此消费者将接受这个价格,于是服务提供商将赚到斜线下方的所有面积。为什么电信业务里总是有那么多套餐,秘密也就在这里了。对于电信公司来说,怎样定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呢?和上面提到的定价困境一样,流量单价无论怎么设定都不完美。比方说,若规定每 MB 的单价为一块钱,则消费者只愿意购买 20MB ;假设提供数据服务的成本为 0 ,服务提供商也只能赚到一个小矩形区域这么多钱,斜线下方的其它区域都被放掉了。把单价定到一块五可以从每个消费者手中赚到 22.5 元钱,这时的单价虽然已经达到了最优值,但获得的利润仍然只有斜线下方面积的 1/2 。有没有办法榨干消费者的每一分钱呢?有!那就是放弃按单价收费的办法,直接推出一个 45 元 30MB 的套餐。由于每个消费者购买 30MB 的流量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恰好也就是 45 元 ,因此消费者将接受这个价格,于是服务提供商将赚到斜线下方的所有面积。为什么电信业务里总是有那么多套餐,秘密也就在这里了。
Update: 若消费者允许按单价(比方说一块钱)购买任意数量的流量,消费者显然会只买 20MB ,此时消费者赚到的部分(收获到的价值减去实际的支出)达到最大。买满 20MB 后,再多买就觉得亏了,因为新的一 MB 值不了这么多钱。但若以套餐的形式定价,消费者将别无选择,只要价格没超过带给他的价值,他都会去买。 45 元 30MB 的套餐最狠,消费者几乎“赚不到”任何东西,支付意愿完全被榨取光了。
现在,有趣的问题来了。假设数据流量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类新的消费者。或许是由于这类消费者用 GPRS 比较频繁,或许是由于他们开发出来了 GPRS 的一项比较费流量的新用途,总之 40MB 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对每单位流量的价值估算也是随着流量增多而递减的。他们愿意为头一个 MB 的流量花费 4 块钱,但只愿意花 3.9 元钱购买第二个 MB ,依此类推。这样的话,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消费愿望不同的消费者,我们不妨把他们分别叫做“低端消费者”和“高端消费者”。若只推出一个 30MB 套餐,则只能赚到两个面积 A 的钱,荒废了高端消费者的巨大潜力;若只推出 40MB 套餐,则只能赚到面积 A+B+C 的钱,完全无视了低端消费者的购买力。为了兼顾两类消费者,从消费者身上榨取出最多的钱,这次我们就需要放弃统一定价策略,并同时推出两种套餐: 45 元钱 30MB ,以及 80 块钱 40MB 。低端消费者愿意用面积 A 所代表的金额去购买 30MB ,高端消费者愿意用面积 A+B+C 购买 40MB ,因此他们都能接受为自己准备的套餐,以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购买数据服务。这就是鲜活的价格歧视:给每一类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此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之前不曾遇到过的问题:高端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买前一种套餐似乎更划得来——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 30MB 的价值等于面积 A 加上面积 B ,但现在只需要用面积 A 就能拿到这 30MB ,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的 10MB 流量对高端消费者的价值只相当于区域 C 的面积,却需要在低端套餐的基础上再加上面积 B+C 的钱才买得到,明显亏了很多。这就是实现价格歧视真正最困难的地方:既然不能靠讨价还价等手段区别消费者,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阻止高端消费者模仿低端消费者去消费低端套餐呢?若只推出一个 30MB 套餐,则只能赚到两个面积 A 的钱,荒废了高端消费者的巨大潜力;若只推出 40MB 套餐,则只能赚到面积 A+B+C 的钱,完全无视了低端消费者的购买力。为了兼顾两类消费者,从消费者身上榨取出最多的钱,这次我们就需要放弃统一定价策略,并同时推出两种套餐: 45 元钱 30MB ,以及 80 块钱 40MB 。低端消费者愿意用面积 A 所代表的金额去购买 30MB ,高端消费者愿意用面积 A+B+C 购买 40MB ,因此他们都能接受为自己准备的套餐,以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购买数据服务。这就是鲜活的价格歧视:给每一类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此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之前不曾遇到过的问题:高端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买前一种套餐似乎更划得来——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 30MB 的价值等于面积 A 加上面积 B ,但现在只需要用面积 A 就能拿到这 30MB ,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的 10MB 流量对高端消费者的价值只相当于区域 C 的面积,却需要在低端套餐的基础上再加上面积 B+C 的钱才买得到,明显亏了很多。这就是实现价格歧视真正最困难的地方:既然不能靠讨价还价等手段区别消费者,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阻止高端消费者模仿低端消费者去消费低端套餐呢?
为了让高端消费者自动去选择高端套餐,我们必须要让高端消费者觉得,购买高端套餐要比购买低端套餐划得来一些。因此,我们想到以下这种改进的定价方式。低端套餐:面积 A 购买 30MB ;高端套餐:面积 A+C 购买 40MB 。高端消费者会发现,在购买了 30MB 的流量之后,再获得额外的 10MB 对他而言的价值相当于面积 C ,恰好也就是购买 40MB 套餐的额外付出。因此,高端消费者会觉得多花一个面积 C 的金额是值得的,从而主动去选择后面那一种套餐。这样,服务提供商将从两类消费者中赚取到的总面积为 A+A+C 。这种套餐定价虽然不能赚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每一分钱,但它能自动把两类消费者区分开来,让每一类消费者都会自动选择适合他的套餐,实现了消费者的区别对待,从而赚到比统一定价更多的钱。我们把这种给不同量的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得以让高消费者自动选择高价位商品的定价策略叫做“二级价格歧视”。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见。“一件 30 元两件 50 元”、“量大从优”的价格策略本质上都是二级价格歧视的典型例子。有趣的是,上面这种套餐设置还不是最好的,它还能继续改进。由于高端消费者愿意花费的钱更多一些,我们可以想办法拉大高端套餐和低端套餐的差距,从而向高端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费用。例如,按上面的这个图设置两个套餐,面积 A' 购买 x 个 MB ,以及面积 A'+D+E+C 购买 40MB 。低端消费者会发现他购买前 x 个 MB 愿意支付的价格正好也就是面积 A' ,因此愿意接受套餐 A ;高端消费者发现把流量扩充到 40MB 愿意支付的价格正好也就是面积 D+E+C ,因此会购买 40MB 套餐。这时,服务提供商赚到的面积为一个 A' 的面积,加上 A'+D+E+C 的面积,和原来相比少赚了一个 D 的面积,但多赚到了一个 E 的面积。由于区域 E 要比区域 D 大一些,因此这个套餐比原来更好。有趣的是,上面这种套餐设置还不是最好的,它还能继续改进。由于高端消费者愿意花费的钱更多一些,我们可以想办法拉大高端套餐和低端套餐的差距,从而向高端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费用。例如,按上面的这个图设置两个套餐,面积 A' 购买 x 个 MB ,以及面积 A'+D+E+C 购买 40MB 。低端消费者会发现他购买前 x 个 MB 愿意支付的价格正好也就是面积 A' ,因此愿意接受套餐 A ;高端消费者发现把流量扩充到 40MB 愿意支付的价格正好也就是面积 D+E+C ,因此会购买 40MB 套餐。这时,服务提供商赚到的面积为一个 A' 的面积,加上 A'+D+E+C 的面积,和原来相比少赚了一个 D 的面积,但多赚到了一个 E 的面积。由于区域 E 要比区域 D 大一些,因此这个套餐比原来更好。x 到底取多少才能达到最优呢?注意,只要红色虚线段比蓝色虚线短,把 x 的值减小一点总能保证面积 E 的变化量大于面积 D 的变化量。当 x=20 时,两种颜色的虚线段一样长了,低端套餐的低端化也就到了极限。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最终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设定 20MB 和 40MB 两个套餐,它们的价格分别为面积 A' 和面积 A'+D+E+C 。x 到底取多少才能达到最优呢?注意,只要红色虚线段比蓝色虚线短,把 x 的值减小一点总能保证面积 E 的变化量大于面积 D 的变化量。当 x=20 时,两种颜色的虚线段一样长了,低端套餐的低端化也就到了极限。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最终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设定 20MB 和 40MB 两个套餐,它们的价格分别为面积 A' 和面积 A'+D+E+C 。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让低端产品更低端,反而会增大生产商的收益。只需要注意到例子中的横轴不一定总是代表了商品的数量,它也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的质量,我们就会发现二级价格歧视理论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奇怪的现象。联邦快递服务表面上有次日到达、隔日到达、普通到达三种,但显然普通到达的快递并不是真的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才能到。在同一天寄出的快递,即使选用了不同的服务,它们显然也都是在同一天到的。只是,隔日到达的快递会在仓库里多囤一天,普通到达的快递则会被闲置更久。有人会想,这不是有毛病吗?为什么明明今天就能送到的东西非要明天才送出去?事实上,这种看似很不合理的做法正是前面所说的二级价格歧视。快递公司人为地把快递服务分成了三种不同的档次,有意设置低端服务,从而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对号入座。轮船的四等舱又脏又臭,很多乘客都抱怨,明明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稍微改善一下四等舱的环境,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其实,这也是价格歧视的需要。为了区分出不同档次的产品,商家有意设置了一个低端消费品,供那些支付意愿较低的人购买。
二级价格歧视还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例子。为了实现价格歧视,产品研发部门有时会面对一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设计需求—— IBM 研发打印机时曾经专门研发过一种可以减慢打印速度的部件。超市新进一批货物后,往往会举办特卖会贱价销售运输过程中有所损坏的商品。每次运输中真的都会产生那么多不小心受损的东西吗?有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号称是运输中撞伤的商品竟然都是到货之后商家自己用锤子砸坏的!有了价格歧视理论,生活中的很多怪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除了用不同档次的商品来区分消费者,有时候,商家还有其它办法直接区分出消费水平不同的买家。如果商家能够成功区别出不同档次的消费者,无需拐弯抹角,直接就给他们提供不同的价格,这就叫做“三级价格歧视”。游乐园门票、电影票、火车票等商品不大能分出个一等二等,因此二级价格歧视在这儿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不过,商家仍然能够想出区别定价的奇招:持有学生证可以享受优惠。由于学生群体消费水平较低,而借助学生证又能轻易将这类消费者区别开来,因此商家可以直接给这一类人提供优惠价,从而既能保证榨取高端消费人群,又不至于损失了低端消费人群。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省市的价格不同,高速公路对不同车型收取不同的费用,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三级价格歧视。
当然,还有一些非典型的、很隐蔽的三级价格歧视。商家经常在暗中布置好一盘棋,根据你的行为来分辨你的消费档次。在很多商场、餐厅或者酒店,获取更低折扣的办法竟然就是简单地问一句“打折吗”。别小看这个小细节,问不问这一句话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出了买家的消费水平。按照这个行为细节把消费者分为两个档次,给他们提供不同的价格,兼顾不同消费人群,这就是相当隐蔽的三级价格歧视策略。电子商城也能根据用户操作区别出不同的消费人群。一些阴险狡诈的电子商场可能会在用户点击“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后有意给出更高的价格,目的就是从高端消费者那里赚到更多的钱。
还有一些更隐蔽的三级价格歧视。优惠券的印刷和发放都需要耗费不少的成本,那麦当劳为什么不直接在餐厅提供折扣,而偏偏要用优惠券的方式提供折扣呢?其实,提供优惠券就是一个非常隐蔽的三级价格歧视。据说,拿到优惠券的人当中,只有 30% 的人会有意把它留下来供以后使用,另外 70% 的人不是放着放着就弄丢了,就是放着放着就过期了,甚至有很多人拿到优惠券直接就扔掉了。根据这一点,消费者就自动分为了两个群体。这样,商家便能从高端消费者手中榨取到更多的钱,并为那些对价格很敏感的低端消费者提供优惠价。在国外买很多电子产品时,有一种价格优惠策略叫做“邮寄回扣”,就是说买完东西后把收据、反馈卡、回扣申请表等物品整理好并寄回厂家,厂家就会以支票的形式返赠多少多少钱。返赠的金额少则几十刀,多则一百多刀,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事实上,申请回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寄回厂家的东西少了任何一样都不行。因此,回了家后真正认真整理回扣申请资料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要不就是嫌手续麻烦不弄了,要不就是放着放着就忘了。只有对价格特别敏感,真正在乎回扣的消费者才会花精力去申请回扣。高端消费者和低端消费者就这样区别了开来。[2]
为了榨干消费者的每一分钱,除了价格歧视以外,商家还想出了各种招数。一种看上去似乎与此无关的定价策略叫做“两部分定价”。游乐园、酒吧之类的地方广泛存在两部分定价的现象,即在消费者消费之前必须先一次性支出一定数量的“入场费”,入场之后才可以按单价支付你所消费的商品。为什么商家要把费用分成这么两层呢?其实,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从消费者手中赚到更多的钱。
为了说明为什么两部分定价能赚到更多,我们不妨以游乐园来举例。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设游乐园里只有一个游乐项目,比方说过山车。去游乐园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玩儿过山车。不过,过山车老玩儿也没意思,随着玩儿的次数增加,游客获得的“爽感”将逐渐减小,具体地说坐第 n 次过山车只能给他带来相当于 100-10n 元的价值(这也就是他第 n 次乘坐过山车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我们再假设,运营过山车的成本是平均每人次 60 元。那么,游乐园应该怎样定价才能从消费者手中赚到最多呢?首先注意到,传统定价策略依旧有前面已经讨论过的缺陷——无论怎么也不能赚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全部金额。例如,把价格定到 p ,则消费者只愿意玩 q 次过山车(再玩的话还能获得的收益就不抵还需支付的费用了),他需要支付的就是图中面积 A+C 所代表的金额。而面积 C 是运行 q 次过山车的成本,因此商家最终只能赚到一个面积 A 的钱。而事实上,为了坐这 q 次过山车,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面积 A+C 再加上 A 上方的一个小三角形 F ,那块面积 F 怎么能白白便宜了消费者呢?于是,商家想到,何不把那块小三角形面积以“门票”的形式一次性收入囊中呢?首先注意到,传统定价策略依旧有前面已经讨论过的缺陷——无论怎么也不能赚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全部金额。例如,把价格定到 p ,则消费者只愿意玩 q 次过山车(再玩的话还能获得的收益就不抵还需支付的费用了),他需要支付的就是图中面积 A+C 所代表的金额。而面积 C 是运行 q 次过山车的成本,因此商家最终只能赚到一个面积 A 的钱。而事实上,为了坐这 q 次过山车,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面积 A+C 再加上 A 上方的一个小三角形 F ,那块面积 F 怎么能白白便宜了消费者呢?于是,商家想到,何不把那块小三角形面积以“门票”的形式一次性收入囊中呢?
于是,我们有了收费的新方法:坐一次过山车的单价仍然是 p ,但不管你坐多少次,你都需要事先缴纳面积 F 那么多钱作为门票。这样,你总共支付的价格就是面积 A+C+F ,除去成本 C 后,商家赚到的部分就是面积 A+F 。这就比刚才的定价方法多赚了一个三角形 F 的面积。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不是最好的。为了继续赚到区域 A 右边的那块面积,商家还可以降低过山车单价,让消费者再多坐几次过山车。最佳的两部分定价方案就是,把过山车的单价定得和成本一样,然后直接收取成本线以上的整个大三角形面积 F' 的门票费。这样,消费者愿意坐 q' 次过山车,总共支付 F'+C' 的钱,除去成本后商家净赚 F' ,理论上把消费者榨取得一干二净。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不是最好的。为了继续赚到区域 A 右边的那块面积,商家还可以降低过山车单价,让消费者再多坐几次过山车。最佳的两部分定价方案就是,把过山车的单价定得和成本一样,然后直接收取成本线以上的整个大三角形面积 F' 的门票费。这样,消费者愿意坐 q' 次过山车,总共支付 F'+C' 的钱,除去成本后商家净赚 F' ,理论上把消费者榨取得一干二净。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生活中,两部分定价的例子还有很多。会员入会费、信用卡年费、手机月租费都属于两部分定价的典型例子。
另一个常见的定价技巧叫做捆绑销售。例如,购买电视频道时,你会发现很多电视频道都不单卖,都必须要和其它的频道一起买才行。这就有些奇怪了:为什么不简单地按需求给每个频道订个价,而偏要费尽周折设计那么多频道包呢?难道打包了卖会赚得更多一些吗?事实上还真是这样——绑定销售会使得商家获得更高的利润。商家一切诡异的行为其动机都是唯一的——赚尽可能多的钱。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说起。假设有甲、乙两个人,以及 A 和 B 两个频道。甲愿意以 120 元购买 A 频道,愿意以 30 元购买 B 频道;乙只愿意以 100 元购买 A 频道,却愿意用 40 元购买 B 频道。如果对 A 、 B 两个频道分别定价,则显然应该为 A 频道定价 100 元,给 B 频道定价 30 元,此时商家收入 260 元。但若把 A 、 B 两个频道捆绑在一起销售,则可以给这个包的价格订到 140 元,这能让商家收入到 280 元。可见,捆绑销售确实能够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捆绑销售不见得总有效。如果把上面的数据稍稍更改一下,甲对两个频道的估值分别为 120 和 40 ,乙对两个频道的估值分别为 100 和 30 ,则单独定价和捆绑销售都只能收入 260 元,这之间并无差异。由此可见,不是随便两样东西捆绑起来就能带给商家更多利润的,这背后还隐藏有一些条件。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核心问题所在——若捆绑销售能让商家赚更多,则一定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频道的最低估价来自于不同的买家,即买家对频道的评价不能是“都很好”或者“都不好”,对两个频道的评价呈现负相关。换句话说,对于某一系列商品,若消费者往往只偏爱于其中一个,并且不同人的偏爱不同,则捆绑销售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微软办公套件——为什么要把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捆绑销售,而不单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普通消费者并不会用到里面所有的软件,不同人对这几款软件的评价不同。虽然很多人觉得 Word 是最常用的,但财务人员则觉得 Excel 更加有用,而教师则觉得 PowerPoint 的价值更高。在这种情形下,捆绑销售将让商家赚得更多的钱。重庆数字电视的特选节目包包含 DOXTV 、世界地理、发现之旅、第一剧场、风云音乐、英语辅导、风云足球、老故事这 8 个频道,频道内容覆盖面很宽,基本上满足上述条件。影剧院、游乐园的套票,颜色、款式不同但不单卖的成套商品,都是典型的捆绑销售。
运用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得出很多其它的定价方案,解释各种有趣的经济学现象。其实经济学并不仅仅是关于经济的学问,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旨在用简单的数学推导描述人们的行为。稍后我还想写一写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同样有趣的结论——公有地悲剧。它和囚徒困境一样,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启发远远大于其本身的经济学意义。
我觉得运营商在定价时统计过废流量,正因为有相当的套餐流量没有用完而清零,平均流量成本会有降低。
既然合约在先,刘先生告的就不对,但是他的埋怨却是有道理的。假设我开了家运营商,说咱家不会清零,可以累积到下个月,或者说咱家的套餐相互之间差别只有10兆,随意挑选,刘先生您愿不愿意用我家的号呢?所以,问题还是谁给了运营商这个能力可以订下这样的合约而用户却别无选择,谁带来了它们的垄断?
因为国内这群货就是坑钱的,我倒是觉得全国集体换国外运营商的卡比较好
上网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界定通信公司与顾客之间流量套餐合同的性质。对于该合同性质,有认为是买卖合同的,也有认为是服务合同。 如果是买卖合同的话,即是把流量当作一种民法上的“物”来看待,其所有权从通信公司转移到客户,客户取得流量所有权。那么,通信公司月底清零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如果把你它看成是服务合同,就不存在所有权转移的问题,因为流量不再被看成是一种物。我们可以这样看待这个合同,就是通信公司搭建运营维修基站等等为我们提供一个手机无线上网条件,我们付费去享用该服务。当然,一般的服务合同都有期限的约定,以一个月或一年为期,提供服务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如此看来,月底清零也就顺理成章了。
反正我在美国用的AT&T的手机套餐里面的流量是不会留到下个月的,我周围所有认识的人用的都差不多,不认识有谁是累积到下个月的。听同学说过一个比喻:你要是租个房,每个月有几天不去住,可能退房租么?或者我觉得有一个更接近一点的:你在酒店包一个套房,包一年,不去住的话也不会退钱吧?
怒答!好吧,感觉现有答案没有什么帮助。
摘引:各大运营商这样的做法涉嫌利用强势地位,剥夺用户的使用权。他认为,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与收取的费用并不能划等号。  惠天:中国移动在香港那边五六十块钱就能够实现流量包下来,花多少流量都不计,网速也很快,费用也很低廉,但是在内地好像拿消费者完全不当回事,这个东西不是霸王,什么叫霸王。再一个,作为我们几大运营商来说,到目前为止毕竟没有给我们提供与他收费相配套的服务。  其他国家通讯运营商也经常会提供话费和流量的“包月”,他们是否也会面临清零的尴尬呢?《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她使用的英国沃达丰通讯公司也是包月上网的,流量月底也会清零:  侯颖:在英国可以选择的电信运营商很多,不同公司的业务优惠侧 重点也都不一样,所以在英国办手机卡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你最需要的服务是什么?大致来说英国比较常用的电信运营商包括O2、沃达丰、Orange等等。15 镑每月约合150元人民币的套餐,在沃达丰能获得200分钟的英国国内通话时间,600条短信和100兆的上网流量,相对来说是非常有限的。而你选择 Giffgaff的话就可以得到400分钟的国内不同公司的通话时间,无限短信和无线流量,而同公司之间更是无限通过时间,这对于经常用手机上网的人来说 无疑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因此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在英国选择电信运营商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得到最实惠的服务。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的手机上网流量和通话时间也会在月底清零,但是同一家通信公司之间通话是全免费:  胡 方:在澳大利亚签约的手机话费和网络流量费是不会滚动到下个月的,如果用户使用话费和网络流量费没有超过合约计划标准,那么这个月的费用就按照计划来扣 除,到了月结算日之后所有的费用会清零,月计划重新开始结算。而如果使用超标,那么超标的话费和流量费会按照交过的标准来计算,尽管如此身边似乎也没有什 么人会去抱怨话费和流量费不能够滚动到下个月这一点不公平,一方面是由于澳洲的电信公司给出的话费计划的量都必须大,大部分实际使用量都小于计划的规定, 所以多余的流量和话费是否滚动到下个月都没有太多人在意。而另一方面通常澳洲的电讯公司推出的话费加送手机购买计划,一个月的消费也就在50元澳币左右, 对于日均工资在250到300元澳币左右的澳大利亚来说,到底消费了多少话费实际上并不是很在意。  最后看美国。美国是最早的移动3G标准的 开发国与使用国,但由于一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与固网价格相当的无线服务,3G发展在美国走过了很长一段弯路。不过,这几年美国手机运营商逐渐“开窍”了。 各家公司通过降低话费、赠送手机和定制服务等手段,网罗了不少用户。凤凰卫视纽约记者庞哲:  庞哲:美国电信公司今年以来面对无线通讯与智能手机蓬勃的发展,为了竞争消费市场占有率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服务计划,有线电视公司例如 时代华纳公司在提供上网服务器之外也提供了移动电话通话服务,包括电视、无线上网和电话通话每月月费89美元的固定的廉价综合性服务。但是更多的电信公司 例如T-mobile、ATNT公司等还都推出了每月通话额度不同的减价优惠服务,如果当月的通话额度没有打满,就自动滚动到下个月,增加下个月的通话时 间,这样累计起来根据客户的通话需求使客户能够有较好的计划按情况省钱。T-mobile面对苹果iPhone与ATNT联手合作,垄断型的手机供货与通 话市场服务模式遭到很多消费者的反弹之后,就推出了4G快速增值服务,就是没有计划的固定月费多种套餐服务,例如50美元、60美元、70美元不等的各种 服务范围的每个月不同程度的收费和服务。
纵观全世界只有少数地区流量会累计叠加,背后那绝对是利益的因素,分析师们经过各种珠算会得出这样运营会使利益最大化。
1 运营商才有定价权,消费者只有买或者不买的选择。
2 运营商提供包月服务,并规定流量月底清零。所以消费者买的套餐的流量在月底会被清零。
澳洲virgin mobile用户表示预付费套餐话费和流量可以叠加2个月
其他答案我也不一一例举了,运营商将把用户没用完的流量转卖出去,好多钱呐!
一个顾客去麦当劳吃饭 点了一个套餐 结果没吃完 拿着剩下的去柜台要求退钱 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是神经病 为什么换成了流量 就不能理解了呢
美国的用户是选民。天朝的用户是屁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流量随意玩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