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同时有FE35 1.4 和fe55 1.8与适马50 1.4,请教一下

&主题:一机一境,FE35/2.8还是FE55/1.8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一机一境,FE35/2.8还是FE55/1.8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浏览:4742&&回帖:70 &&
泡网分: 0.513
注册: 2012年09月
Triston 发表于
9月PHOTOKINA的PPT SONY自己说的。FE35/1.4ZA目标是3月铺货
画质不详了......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959
注册: 2007年12月
机内拼接极不好用
本帖由 V2.5.0 iPad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81
帖子: 1480
注册: 2014年08月
Ethanasia 发表于
Photoshop接的,没啥技巧啊,就按照步骤来就行了哦,还以为是用a7机内直接拼接的,自己试了几次都没成功
本帖由 samsung SM-P60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乐山乐水 发表于
作为主力机种的话还是FE 28/2.8和FE55/1.8双镜较好。怎么说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wudi_5d 发表于
拍建筑也可以拼接这么好,有什么技巧么?Photoshop接的,没啥技巧啊,就按照步骤来就行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742
帖子: 3671
注册: 2002年07月
作为主力机种的话还是FE 28/2.8和FE55/1.8双镜较好。
泡网分: 1.981
帖子: 1480
注册: 2014年08月
Ethanasia 发表于
三张55mm接出来的,可以当广角用啦
拍建筑也可以拼接这么好,有什么技巧么?
本帖由 samsung SM-P60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72
注册: 2012年09月
Ethanasia 发表于
和我配置完全一样,广角端买16-35好还是28/2好呢?个人肯定是进 16-35 了, 广角16端还是和28 区别很大的。
更何况28mm 有很多高素质手动镜头可以转接, 广角超焦距对焦很容易, 用不着索尼的自动头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woodywup 发表于
我就是进的 FE55/1.8, 全幅还是要一个素质好的大光圈定焦, 35/2.8的话不如用手机方便了
变焦靠半幅套头PZ16-50 撑着,...和我配置完全一样,广角端买16-35好还是28/2好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72
注册: 2012年09月
我就是进的 FE55/1.8, 全幅还是要一个素质好的大光圈定焦, 35/2.8的话不如用手机方便了
变焦靠半幅套头PZ16-50 撑着, 出人意料的小巧好用,旅游白天照素质还不错。
再下一个就等 16-35降价了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三张55mm接出来的,可以当广角用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买了55/1.8,广角靠接片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35
帖子: 3465
注册: 2014年05月
ivever 发表于
一机一镜当然55 1.8,不然标头为什么叫标头,当年胶片手动机的套头都是50标头,好多固定镜头旁轴也是50,就连中画幅双反一般也是等效50的镜头。是因为50最好做最便宜。。所以即便现在各家入门头也都是5018。。。
现在rx1和x100等高端货为啥都用35的,因为更方便大众
泡网分: 3.335
帖子: 3465
注册: 2014年05月
rx1为何做成35的??x100为何不用55的头????
注册: 2013年03月
我觉得这个主要看经济能力。。如果发烧友+经济能力允许 16-35拍风景 35/1.4拍人文和人像 以后再加配个85(1.4 or 1.8)双机出动,这样是最好的!如果只是随便玩玩+够用就好 的玩家 一只24-70基本能满足你的要求,无谓强求!!个人意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14年10月
我也是纠结了很久选了35/2.8 主要因为和LP经常旅行,拍风景+人的组合多些,35的画幅构图更灵活
泡网分: 0.036
注册: 2014年09月
等 35 1.4了吧~~
泡网分: 1.817
帖子: 1795
注册: 2011年12月
必须小三元全上
泡网分: 1.537
帖子: 1006
注册: 2005年09月
一机一镜当然55 1.8,不然标头为什么叫标头,当年胶片手动机的套头都是50标头,好多固定镜头旁轴也是50,就连中画幅双反一般也是等效50的镜头。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TTEEDDLL 发表于
不是一机一镜 怎么变成一机两镜了?我错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51
注册: 2014年08月
不是一机一镜 怎么变成一机两镜了?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恩 现在决定55/1.8+28/2了,一样28/2的素质不要太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82
注册: 2013年05月
mark139 发表于
一机一镜,必须28/2,这个焦距很舒服。必须28/2
泡网分: 0.237
注册: 2012年04月
一机一镜肯定不够,楼主迟早要添新。
泡网分: 20.428
帖子: 2822
注册: 2006年10月
最近日本旅游带了rx1,a7 配55加28mm ,最后rx1用得最多。a7拍了几张大风景,55拍了几张人像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51
注册: 2010年08月
Ethanasia 发表于
主要是怕自己用不好35mm. 将来也许会入一个28mm和55mm搭配 应该够用了
...感觉35比55好用,能近能远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82
注册: 2014年05月
主要是怕自己用不好35mm. 将来也许会入一个28mm和55mm搭配 应该够用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729
注册: 2013年07月
wudi_5d 发表于
你是说用FE55/1.8 E16/f2.8?不是E16。是28-70
本帖由 iPad 3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09
注册: 2012年09月
实话实说,一机一镜选FE55mmf1.8不是理智的抉择,适用范围太窄,远不及FE35mmf2.8应用广泛。FE35mmf2.8头用好了一样出彩!
泡网分: 30.695
帖子: 2443
注册: 2003年02月
为何要坚持一机一镜呢?
多用些镜头也是好事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主题:嫌弃FE35的这下可以满足了,35F1.4ZA和一大波新镜头正在袭来
&浏览:34084&& 回帖:311 &&
泡网分: 37.134
精华: 1帖子: 9242
注册: 2003年10月
乌鸡admin失格 发表于
加了减焦镜不仅不会对光圈有不利影响,反而是有利,相当于相应的增大了光圈...多谢解析,但同时体积和重量也是考虑的因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524
帖子: 7508
注册: 2005年02月
olala 发表于
你肯定会买的
基本上这管FE35/1.4ZA算是把FE顶级大光圈牛定的基调告诉大家了,后续的都会是这样,不玩就等于是放弃FE顶级我看阿花口得头子可以慢慢开始出掉了。
泡网分: 22.542
帖子: 1328
注册: 2006年12月
A口明显被边缘化了。
泡网分: 54.781
精华: 2帖子: 13406
注册: 2007年11月
FutureE 发表于
我看阿花口得头子可以慢慢开始出掉了。也别太悲观,我想在一个产品周期内,Sony应该不会打24ZA,50ZA,大三元及白炮的主意,按照FE35/1.4展现出来的状态,35应该算是从A口率先过渡到FE了,下一步高端可能会动85ZA,135ZA两个螺丝刀
另外从这次Photokina发布的镜头体积来看,我更加乐观的认为Sony在赚足一轮FE原生卡口镜头的钱之后,不论是通过对焦技术的改善,还是通过传闻已久的A/E混合卡口机型,应该会考虑妥善支持A口SSM/SAM,毕竟那些炮阵和大三元从新开发一套有点划不来,而A口头即使不做大更新,把还能用的都升级成SSM/SAM作为应对
总之我觉得Sony不会干出丢掉A口,完全弄E口的事情,不是因为这厂子多有担当,而是划不来,A口机身早晚是个死,这个我觉得没啥悬念,但A口镜头对于Sony来说还有利用价值,而且Sony也应该有办法利用起来
泡网分: 35.524
帖子: 7508
注册: 2005年02月
olala 发表于
也别太悲观,我想在一个产品周期内,Sony应该不会打24ZA,50ZA,大三元及白炮的主意,按照FE35/1.4展现出来的状态,35应该算是从A口率先过渡到FE了,下一步高端可能会动85ZA,135ZA两个螺丝刀
另外从这次Photokina发布的镜头体积来看,我更加乐观的认为Sony在赚足一轮FE原生卡口镜头的钱之后,不论是通过对焦技术的改善,还是通过传闻已久的A/E混合卡口机型,应该会考虑妥善支持A口SSM/SAM,毕竟那些炮阵和大三元从新开发一套有点划不来,而A口头即使不做大更新,把还能用的都升级成SSM/SAM作为应对
总之我觉得Sony不会干出丢掉A口,完全弄E口的事情,不是因为这厂子多有担当,而是划不来,A口机身早晚是个死,这个我觉得没啥悬念,但A口镜头对于Sony来说还有利用价值,而且Sony也应该有办法利用起来阿花口还可以只留一两台专业机身。只要a7s得弱光af性能和a点相位能充分结合,再改进下evf效果,微单相对单反基本没什么短板了。什么时候e口支持机身防抖了,阿花就算终结了。话说za35f1.4估计最先开发阿花口,后来才改e口。
泡网分: 4.651
帖子: 4295
注册: 2014年05月
olala 发表于
也别太悲观,我想在一个产品周期内,Sony应该不会打24ZA,50ZA,大三元及白炮的主意,按照FE35/1.4展现出来的状态,35应该算是从A口率先过渡到FE了,下一步高端可能会动85ZA,135ZA两个螺丝刀
另外从这次Photokina发布的镜头体积来看,我更加乐观的认为Sony在赚足一轮FE原生卡口镜头的钱之后,不论是通过对焦技术的改善,还是通过传闻已久的A/E混合卡口机型,应该会考虑妥善支持A口SSM/SAM,毕竟那些炮阵和大三元从新开发一套有点划不来,而A口头即使不做大更新,把还能用的都升级成SSM/SAM作为应对
总之我觉得Sony不会干出丢掉A口,完全弄E口的事情,不是因为这厂子多有担当,而是划不来,A口机身早晚是个死,这个我觉得没啥悬念,但A口镜头对于Sony来说还有利用价值,而且Sony也应该有办法利用起来但是8514za、135za这两只镜头要是出E口上,会对买的有这两只A口镜头,或者买不起这两只镜头的阿花用户的心理冲击有多大!让A口用户主动抛弃手里A口系统,投入E口的可能性大增。
泡网分: 0.654
注册: 2013年07月
rica 发表于
28/2有点兴趣,加了减距镜之后不知道要牺牲掉什么,光圈还是成像?
不过加了减距镜的体积堪忧,还是没能一步到位按e16的经验来看
上附加镜之后,光圈不变,画质提升
唯一牺牲的就是体积大了还不能上滤镜
泡网分: 54.781
精华: 2帖子: 13406
注册: 2007年11月
FutureE 发表于
阿花口还可以只留一两台专业机身。只要a7s得弱光af性能和a点相位能充分结合,再改进下evf效果,微单相对单反基本没什么短板了。什么时候e口支持机身防抖了,阿花就算终结了。话说za35f1.4估计最先开发阿花口,后来才改e口。FE35/1.4的前世今生就难说了,有这种可能
其实这次Photokina最该高兴的应该是A口用户,呵呵,FE口成为Sony的主流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事情了,像之前几年磨磨唧唧,FE35/2.8,FE55/1.8怎么看都是小打小闹的节奏,至于F4小三元也无非是就坡下驴补齐产品线而已,让人始终看不清索尼到底要怎么搞FE,到底要怎么对待A,但从Sony突然宣布的这批镜头,并修改了roadmap来看,感觉索尼是这半年里做出了加速FE的决策,最重要的是FE35/1.4ZA和FE90/2.8G Macro是一个信号,告诉用户,索尼要在FE上动真格的了,这样对于用户,更确切的是对于类似我这样持有不少A口高端镜头的用户来说,增加了对FE的信心,可以放手在FE投入了,做好从A口过渡到FE的准备,我反正认为这是好事,至于阵痛期是必然的,越短越好,拖拖拉拉的反而腻歪人,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FE,反正目前的发展事态是符合我自己对FE发展的预想,且比预料的提前了起码2~3年
说到底还是FE到底会是什么?现在基本可以断定,高端FE就是还原MF时代单反系统的体量,单反外观的机身,单反体量的镜头,镜头群可能会是A口高端SSM和FE口高端共同组成,或许FE口相对大型化一些的机身,甚至是带防抖的机身,已经在路上了
泡网分: 54.781
精华: 2帖子: 13406
注册: 2007年11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但是8514za、135za这两只镜头要是出E口上,会对买的有这两只A口镜头,或者买不起这两只镜头的阿花用户的心理冲击有多大!让A口用户主动抛弃手里A口系统,投入E口的可能性大增。首先之前那些都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做不得准的
其次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85ZA和135ZA是螺丝刀,不论在A口上更新,还是过渡到FE上,对于之前买过螺丝刀版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85ZA和135ZA都是2006年Sony接手KM时的第一批镜头,时至今日8年了,更新换代也属正常,我自己手里就还留有135ZA呢,至于85ZA和35G我早一步已经放掉了
至于用户抛弃A口投奔FE,这不正是Sony想看到的么,越多人从A到FE,就越能刺激Sony加速FE的发展,好事啊
泡网分: 4.651
帖子: 4295
注册: 2014年05月
olala 发表于
首先之前那些都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做不得准的
其次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85ZA和135ZA是螺丝刀,不论在A口上更新,还是过渡到FE上,对于之前买过螺丝刀版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85ZA和135ZA都是2006年Sony接手KM时的第一批镜头,时至今日8年了,更新换代也属正常,我自己手里就还留有135ZA呢,至于85ZA和35G我早一步已经放掉了
至于用户抛弃A口投奔FE,这不正是Sony想看到的么,越多人从A到FE,就越能刺激Sony加速FE的发展,好事啊从dt1680za不更新直接出e1670za上来看,索尼确实希望从a口到e口。
俺已经投入a口两只定焦了,下一步目标是24-240,还是感觉1670的F4光圈既然带不来足够的人像虚化不如直奔天涯镜好了。
毕竟越是钱少的用户越是要研究镜头机身的配备,不能说像虎资那样看着顺眼就买来用用,不顺手就随手出了。
E口aps上没有低分辨率高感版,只能直奔A7s去了,或者等处E16-50F2.8也行。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olala 发表于
也别太悲观,我想在一个产品周期内,Sony应该不会打24ZA,50ZA,大三元及白炮的主意,按照FE35/1.4展现出来的状态,35应该算是从A口率先过渡到FE了,下一步高端可能会动85ZA,135ZA两个螺丝刀
另外从这次Photokina发布的镜头体积来看,我更加乐观的认为Sony在赚足一轮FE原生卡口镜头的钱之后,不论是通过对焦技术的改善,还是通过传闻已久的A/E混合卡口机型,应该会考虑妥善支持A口SSM/SAM,毕竟那些炮阵和大三元从新开发一套有点划不来,而A口头即使不做大更新,把还能用的都升级成SSM/SAM作为应对
总之我觉得Sony不会干出丢掉A口,完全弄E口的事情,不是因为这厂子多有担当,而是划不来,A口机身早晚是个死,这个我觉得没啥悬念,但A口镜头对于Sony来说还有利用价值,而且Sony也应该有办法利用起来A口全面SSM/SAM化后,再加上去掉半透,LA-EA接环就不用带对焦马达和对焦模块和处理芯片了,这种简易接环完全可以作为全幅机附送配件,像当年NEX上市送闪光灯一样 本帖最后由 dhep 于
20:11 编辑
泡网分: 24.521
帖子: 1381
注册: 2004年11月
估计这些头光学性能很强大 价格也是万元以上
配a7r 镜头体积还是偏大&&如果做到宾得三公主那么小巧&&或者徕卡m头那么小巧就完美了&&- 这样只能将对焦马达塞在机身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从dt1680za不更新直接出e1670za上来看,索尼确实希望从a口到e口。
俺已经投入a口两只定焦了,下一步目标是24-240,还是感觉1670的F4光圈既然带不来足够的人像虚化不如直奔天涯镜好了。
毕竟越是钱少的用户越是要研究镜头机身的配备,不能说像虎资那样看着顺眼就买来用用,不顺手就随手出了。
E口aps上没有低分辨率高感版,只能直奔A7s去了,或者等处E16-50F2.8也行。三星16-50/2-2.8,光圈已经超出你的要求了
泡网分: 4.651
帖子: 4295
注册: 2014年05月
dhep 发表于
三星16-50/2-2.8,光圈已经超出你的要求了像说松下一寸底手机一样,这不是苹果的,这个镜头不是索尼E口的,要是E口的哪怕是腾龙、适马的也值得购买。
泡网分: 22.164
帖子: 2199
注册: 2006年05月
sdkfz 发表于
要求做短一点就是要做到1.5厘米吗?
索粉这概念偷换水平跟脑残似的不是跟脑残似得,是跟你似得,我爱你。
泡网分: 7.434
注册: 2009年08月
24-240 240mm端,最近对焦距离0.8m??
泡网分: 9.897
注册: 2008年10月
晕网 发表于
这个好玩,非蔡非G,价格应该平易近人,不知素质如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729
注册: 2013年07月
KingHengHeng 发表于
这应该是原来16mm加两只转接头的全幅版
原来那套2000这一套估计要吧
我那套16得赶紧卖了...同你一样,玩过E16加转接的。
单看价格肯定是不止的,初步估计这一套三个头要7K以上!但好歹是全画幅!F2.0。
不知道这个28 2.0素质怎样了~&&带不带防抖。光圈全开如何我不管,但是F8下MTF一定要争气啊!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12年12月
FE90:For the beautifull bokeh that a G Lens provides。“为了迷人的焦外”,好吧,就踏实地等吧
泡网分: 25.971
注册: 2004年06月
abbo123 发表于
同你一样,玩过E16加转接的。
单看价格肯定是不止的,初步估计这一套三个头要7K以上!但好歹是全画幅!F2.0。
不知道这个28 2.0素质怎样了~&&带不带防抖。光圈全开如何我不管,但是F8下MTF一定要争气啊!肯定不带防抖啊
注册: 2013年03月
全幅28 2.0那套三件 5000以下比较吸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53
注册: 2011年04月
robinsherlockli 发表于
火前留名,FE居然出1.4了,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还有24-240的超级大变焦旅游镜。。。。索尼点歪科技树的即视感...旅游带这头,要累死啊
本帖由 iPhone 4S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809
注册: 2008年12月
价格肯定也很给力,35f1.4,1万以上没跑,您还别嫌贵,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泡网分: 0.809
注册: 2008年12月
leolulu41 发表于
全幅28 2.0那套三件 5000以下比较吸引。8000以上bij显示,不排除破万,5000能买个28f2就可以了
泡网分: 14.917
帖子: 2438
注册: 2009年03月
问一下有新的 135 1.8 OSS 的消息吗?
泡网分: 13.27
帖子: 1070
注册: 2008年02月
28三件套啥时上市?
泡网分: 17.737
帖子: 5581
注册: 2008年12月
35/1.4 gei li a
泡网分: 1.504
帖子: 3964
注册: 2013年07月
妈蛋,偶手里一堆a口大光圈,索尼你丫的现在玩e口!等等,好像什么地方不对,我管你啊!手里的头也够用了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326
帖子: 1320
注册: 2012年10月
湾岸高速 发表于
问一下有新的 135 1.8 OSS 的消息吗?若推出此镜,E口必成大器,A口气数尽,借E口重生。 本帖最后由 yunfuchengxia 于
22:02 编辑
泡网分: 0.119
注册: 2006年08月
olala 发表于
FE35/1.4的前世今生就难说了,有这种可能
其实这次Photokina最该高兴的应该是A口用户,呵呵,FE口成为Sony的主流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事情了,像之前几年磨磨唧唧,FE35/2.8,FE55/1.8怎么看都是小打小闹的节奏,至于F4小三元也无非是就坡下驴补齐产品线而已,让人始终看不清索尼到底要怎么搞FE,到底要怎么对待A,但从Sony突然宣布的这批镜头,并修改了roadmap来看,感觉索尼是这半年里做出了加速FE的决策,最重要的是FE35/1.4ZA和FE90/2.8G Macro是一个信号,告诉用户,索尼要在FE上动真格的了,这样对于用户,更确切的是对于类似我这样持有不少A口高端镜头的用户来说,增加了对FE的信心,可以放手在FE投入了,做好从A口过渡到FE的准备,我反正认为这是好事,至于阵痛期是必然的,越短越好,拖拖拉拉的反而腻歪人,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FE,反正目前的发展事态是符合我自己对FE发展的预想,且比预料的提前了起码2~3年
说到底还是FE到底会是什么?现在基本可以断定,高端FE就是还原MF时代单反系统的体量,单反外观的机身,单反体量的镜头,镜头群可能会是A口高端SSM和FE口高端共同组成,或许FE口相对大型化一些的机身,甚至是带防抖的机身,已经在路上了分析的有道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一只FE35/1.4ZA公司货价钱可以抵三只定焦镜,大家会怎么选?
wimd wrote:
55 1.8会比35...(恕删)
不就是单纯比锐利度55比35高一点
但FE55 1.8的散景只能说普通,二线性跟FE35 1.4比起来严重不少
看自己喜欢的是哪样
真要比数据,各家光学基本上都输35art,35G没啥好比的,直接出局
袁菲比 wrote:
L大,真的吗?是差在...(恕删)
请看DxoMark的Lens Rating
/Lenses/Ratings
55 1.8是目前FE镜画质最好的镜头
以全部的镜头来看
比这颗好的镜头 也是非常少数
lml640707 wrote: (A)FE35/1.4ZA一颗镜头 ...(恕删)
已经有测试图囉
坐等35G II出现
对焦性能我还是比较满意A-Mount
手边35焦段不算多
35/1.4 art ,
zeiss 35/3.4 , 35/2 asph 主要就这三管
目前还在等待 E mount 跟art 的测试比较,再考虑是否入手
有大大愿意测试吗?
lml640707 wrote:
基本上镜头不应该这...(恕删)
感谢L大的说明喔
幸福兑换券
lml640707 wrote:
基本上镜头不应该这...(恕删)
L大这样讲起来,
还是让我觉得有点遗憾35的CP值相对于55,
不管体积跟画质,
成品应该要像55mm差不多体积的最重要因素,
比16-35长且又是定焦镜,吸引力就有点可惜~
所以我宁可保留16-35跟55交换用,
两管都没什么好挑剔,
至少16-35保有画质及变焦的方便性,
55mm则是最佳镜头除了散景不到极美~
今年的28mm F2及35mm F1.4 两管新镜头就我来说我都不是很满意...
MishaShih wrote:
请看DxoMark...(恕删)
FE35/f1.4还没有资料吧? 我刚找不到
先说我自己, 我是先入手了 FE 35F 2.8
FE 55 F1.8
那时主要以FE 55 1.8 为随身镜 , FE35 2.8 用的机会相对较少
(个人其实较喜欢用35mm 视角, 但因为FE55拍出来的自我感觉良好, 而且FE 35 光圈始终是遗憾的2.8)
然后入手了 FE 35 F1.4后, 便成为新的随身镜了(也因为手感问题由a7s 换回a7ii).
回答楼主部份:
在没有追求35mm 1.4 大光圈的情况下, 我个人觉得入手28mm 和55mm 便好 (不入手35mm 是因为焦段和28mm 接近, 多出的钱,可考虑换16或21mm 的转接镜, 感觉会较好玩)
而 FE 35 1.4 较以上选项的好处:
1:0.30M 最近对焦距离
2:可调为无段式光圈环
3: 35MM 的视角, 1.4 光圈的散景(没这方面爱好的人, 可以无视此项)
对这三点也没要求, 买55mm和28mm较好
bingo328 wrote:
最近有考虑入手A7...(恕删)
袁菲比 wrote:
L大,真的吗?是差...(恕删)
最近一直对35 1.4 za魂牵梦萦
最近一直对35 1.4 za魂牵梦萦
最近一直对35 1.4 za魂牵梦萦
最近一直对35 1.4 za魂牵梦萦
最近一直对35 1.4 za魂牵梦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e55 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