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信下载写着qq解码器下载失败失败

瑞士银行不再保密 发展中国家非法资金外流中国占半 _国际新闻_新闻_
2015年10月
瑞士银行不再保密 非法资金外流中国占发展中国家一半
在007系列电影里,邦德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这种夸张的说法来自于数百年来,瑞士银行因严格的保密制度而赢得的信誉。但是迫于涉嫌帮助客户逃税所面临社会的压力,6日,作为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现在,&007&只剩下相信自己了。
据新华社消息,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6日发表公报说,在当天举行的年度部长会议上,包括瑞士在内的该组织34个成员国和巴西、中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标准。《金融时报》报道称,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这一传统&避税天堂&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
如果要&撬开&纳税人的隐秘账户,瑞士的配合至关重要,因为该国为银行客户保密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它的财富管理行业也很庞大,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
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只要所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
与瑞士一起签署协议的有47个国家,其中包括其他经合组织国家、G20成员国以及开曼群岛和泽西岛等离岸中心。这项全球性标准由经合组织制定,并得到G20支持。
瑞士联邦政府国际金融事务秘书处媒体官员弗兰克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这一标准目前正在细化,还没有正式实施。目前,经合组织正在推动在2014年9月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正式开始实施。
瑞士银行发言人萨缪尔&布兰德纳告诉北青报记者,待这一标准实施后,瑞士银行会严格执行,与此同时,他并未否认该银行中有中国客户的存款。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新标准签署后表示,这一标准的签署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意实施银行间信息交换的全球标准,这是在共同打击逃漏税行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加入这一全球行动的包括瑞士、列支敦士登、开曼群岛、英国海外属地泽西岛和根西岛,这些国家和地区以往因银行高度保密而被批评为&避税天堂&。在欧洲联盟内部抵制银行透明的卢森堡、作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也签署这一宣言。
《华尔街日报》报道,预计欧洲国家能够借此追回数以十亿欧元计税收。
预计其他离岸中心将面临加入打击逃税行动的压力。经合组织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就那些不愿采纳银行透明措施的&不合作&国家列出一份&黑名单&。
中国客户账户信息引关注
消息公布后,在瑞士银行的中国客户账户信息是否会被公布出来,引起了众多国人的关注。由于瑞士银行被称为&避税天堂&,在媒体报道中关于偷漏税大户的资金,或者是贪官转移到海外的资产也引起了国人的猜测。瑞士告别保密银行法,对中国强劲反贪无疑是一大帮助。
《金融时报》报道称,一些离岸账户户主已将资金转移到少数几个抵制透明举措的离岸中心。当北青报记者问及这些离岸账户户主是否涉及中国客户时,弗兰克未予正面回答。不过,他解释称,待标准细则实施后,各国之间要签署双边协议,瑞士会先同邻国进行签署,与中国签署协议的时间则相对晚一些。
路透社日报道,过去10年来,犯罪、腐败和逃税让发展中国家损失近6万亿美元,且非法资金仍在持续增多,其中中国居首。
2010年从发展中国家流向避税天堂和西方银行的非法资金达8588亿美元。中国占其中近一半,是紧随其后的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总额的8倍多。
2010年,中国非法外流资金为4204亿美元。之前10年中国总共流失2.74万亿美元,且流失还在增长。在2012年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一国际金融监督机构称2011年另有6020亿美元资金非法流出中国。
瑞士《每日导报》则报道称,黑钱毫无疑问已不再是国际金融业的一个边缘现象。巨额黑金从中国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如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再加上避税天堂瑞士。这些资金主要来自非法活动所得,如腐败、有组织犯罪和逃税。
美国富人&自首&
随着瑞银披露更多客户信息,一些涉嫌逃税的美国富人开始蜂拥至收入署&自首&。国内收入署2011年3月份推出&自愿披露&项目,逃税者如果在9月23日前交代逃税详情,有望只面临民事诉讼,避免受刑事指控。仅7月份的一周内就有400人提交申请自愿公布未申报财产。这一数字比去年全年的申请都多。
保密制度让瑞士银行富甲天下
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联邦银行法》,银行职员不能过问客户隐私,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客户的存款数额与私人机密。因为这项独特的保密制度,让全世界的富豪喜欢把钱存在那里。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这里,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都把存款放在瑞士而感到放心,这也造就了瑞士闻名于世的金融业。至今瑞士银行的存款已占全球总储蓄额的1/3,瑞士法郎是世界最有价值的货币之一,瑞士的银行也因而富甲天下。
银行保密制度饱受欧美国家抨击
高度重视客户隐私在为瑞士银行吸引大量境外存款的同时,也客观上为逃税和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瑞士一直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批评其影响追查恐怖分子的金钱流向。2001年底,欧盟准备在成员国内部实施税务资讯共享,以减少税款流失,也曾要求瑞士废除银行保密制度。
2009年,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在美国威胁将其送上法庭的压力下,同意缴纳7.8亿美元罚金,并交出涉嫌逃税的美国客户资料。2013年1月,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承认曾协助100多位美国客户逃税,并将为此向美国支付5780万美元的赔偿,这家有着270多年历史的银行随后宣布关闭。目前正在接受美国正式调查的瑞士银行还有十几家。
瑞士银行为何不再为客户保密?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瑞士人也认为偷税漏税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问题,而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瑞士银行保密法不能高于国际税收权益。可以说,近年来瑞美两国围绕银行客户信息交换的纠纷实质上是国际税收权益的纠纷。
为向瑞士施压,美国、欧盟等步步紧逼,美税务部门已将一份列有涉嫌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的10余家瑞士银行的名单移交给美国司法机构。美方提出,如无法从瑞士银行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他们将对有关瑞士银行严惩不贷。
什么是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中心,是指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瑞士是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马恩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等。这些地方一般都是风景优美的海岛或港口,政局稳定,税收优惠,没有金融管制,有&避税天堂&之称。(记者 岳菲菲)
| 分享到:
(有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湘潭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湘潭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湘潭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归属湘潭在线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湘潭在线新闻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线新闻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视为侵权,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湘潭在线”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为获得信源转载资质的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信源的提供发布者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站邮箱:
12345678910立即下载瑞银信曹中铭:爆炒新股必将付出代价 瑞银:如何打破横盘僵局?
  曹中铭:爆炒必将付出代价
  疯狂投机会付出代价,爆炒新股同样会付出代价,这是市场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今年1月份上市的48只新股,虽然个中并不乏表现优异者,但多数在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之后,已开始其价值回归之旅。对于市场再次出现爆炒新股的状况,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无疑是必要的。否则,当你将一只只新股都看成是“肥肉”时,或许你吃进去的却是“骨头”。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对于市场投机资金而言,只要有新股上市,就可以将其炒到“嗨”。时隔4个月之后,新股发行再次开闸,从6月26日到7月2日,先后有8只新股挂牌,而股价“秒停”即成为其中的“主旋律”。
  纵观这8只新股,基本上都呈现出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上市首日均出现高开,也都因涨幅达到44%而触发条款被临时停牌,而且“涨停”非常迅速。二是上市首日换手率罕见之低。8只新股中,换手率超过1%的有3只,另5只均低于1%。(,)以2.71%的换手率“勇夺”第一名,而N莎普则以成交430手0.26%的换手率位列第八。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如此之低,确实大大出乎投资者的意料之外。不仅如此,其后续换手率亦是低得“可怜”。三是“秒停”秀不断上演。最早挂牌的龙大肉食、(,)、(,)除了上市首日之外,目前已连续四个交易日“一”字涨停,(,)与(,)也演绎着同样的故事。
  毫无疑问,此轮再次开闸,只要投资者有幸中签,其回报将是非常丰厚的。以龙大肉食为例。龙大肉食不愧是块“肥肉”,其发行价格为9.79元,截至7月2日短短的五个交易日,其股价已高达20.65元,上涨超过1.1倍。按照其目前低换手率以及连续涨停的态势,其股价还有进一步创出新高的能力,也就意味着中签投资者将获取更大的盈利,而这在这几只新股中表现得非常普遍。
  其实,新股再次遭到投资者的爆炒,个中并非没有原因。首先,目前的股市缺乏“财富效应”,导致市场资金对新股趋之若鹜。在创业板偃旗息鼓之后,除了少数概念与题材股有所表现之外,整个市场死气沉沉,市场没热点,投资者对股市也没有信心。而从上证指数走势看,几次小反弹最终都夭折了,并且指数高点越来越低,预示着市场上攻动力不足,也预示着投资者无法从市场中获利。事实上,这也是近几年来A股的一贯本色。
  其次,新股较低的发行市盈率为上市后的炒作预留了空间。在监管部门对IPO制度进一步完善之后,已挂牌的8家公司中,只有2家的发行市盈率高于20倍,其它的均回归到“窗口指导”时代的水平,而总体上这些新股平均市盈率水平则低于20倍,这在前几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较低的发行市盈率,既为新股炒作预留了空间,也为中签者获利预留了更大的空间。
  其三,A股市场的投资文化决定了新股必将遭到炒作。“新股不败”神话的频频上演,为投资者追逐新股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价值投资早被扔到了垃圾堆,价值投机更有市场,也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A股市场向来都有“炒新”情结,逢“新”必炒已成市场一大投资习惯。当然,市场热炒新股,也凸显出疯狂投机的一面。
  疯狂投机会付出代价,爆炒新股同样会付出代价,这是市场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今年1月份上市的48只新股,虽然个中并不乏表现优异者,但多数个股在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之后,已开始其价值回归之旅。如(,)堪称1月份新股被爆炒的代表,其发行价格为7.18元,挂牌后投机资金一气呵成将其股价最高炒至41元以上,上市首日涨停不算,在其上涨过程中出现了13次涨停,市场的疯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目前的股价在27.80元左右震荡,最大跌幅超过30%,高位介入者可谓亏损累累。
  就这几只挂牌的新股来说,历经爆炒之后须引起投资者的警惕。同样以龙大肉食为例。目前的龙大肉食虽然是块“肥肉”,但在经过爆炒之后,也有变成“骨头”的时候。而且,龙大肉食公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0~20%。一方面是业绩可能出现下滑,一方面是相对于发行价格股价涨幅已超过一倍,说明目前其市盈率已超过40倍,这已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其中蕴藏着的风险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市场再次出现爆炒新股的状况,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无疑是必要的。否则,当你将一只只新股都看成是“肥肉”时,或许你吃进去的却是“骨头”,并最终为之付出代价。
  沙黾农:别急 新的老的都会涨44%
  股市早八点
  每日开盘必读
  1、创新高道指突破一万七
  周四美国股市收高,道指首次突破17000点,并与标普500指数创共同创下盘中与收盘新高。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92.54点,收于17,068.78点,涨幅为0.55%;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0.74点,收于1,985.36点,涨幅为0.5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8.19点,收于4,485.93点,涨幅为0.63%。
  今天盘中道指最高攀升至17,074.65点,标普500指数最高攀升至1,985.59点,均创历史新高。7月份4日周五是美国独立日节假日,美股将会休市。
  别急,新的老的,都会涨44%!
  (沙: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望“洋”兴叹的时刻!
  我们总是鄙视人家“走邪路”,而在老沙看来,我国权贵利益集团在A股中的种种作为,才是歪门邪道!
  好在正在“打老虎”!)
  2、利好叠加助推涨停潮
  A股昨日再现涨停潮,近40只涨停,除新能源、基因检测等热点板块大涨外,低价“僵尸股”也加入了上涨的行列,地产、有色等权重板块走好,更让市场人气重聚,沪市成交量放大至千亿元附近,是低迷时期的一倍。分析人士指出,6月PMI指数回升,放松“存贷比”,存款飙涨和部分地市取消限购等消息接踵而至,连续的利好消息叠加效应正在逐步扭转A股情绪。
  盘面上看,除了新能源、基因检测等热点概念股外,低价“僵尸股”启动,权重股微幅上扬,“赚钱效应”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两市共成交2366亿元,成交量本周连续维持在2000亿元以上。
  (沙:“僵尸股”的启动意味着将消灭4元以下的大盘大市值股、
  将消灭7元以下的中盘中市值股、
  将消灭10元以下的小盘小市值股!
  我6月1日在广州、6月8日在苏州小规模投资交流中提及的7只小公司的案例在7月份都表现优异,有的连拉涨停,有的竟连拉4个涨停!
  在接下来的行情中,依然是小市值公司的天下!
  优质的小公司的,哪怕再“老”,都会起码有44%的上升空间!)
  3、白菜股连续两天“闹革命”
  2012年,由白菜股(价低盘大)爆发的“十月革命”,想必不少投资者还记忆犹新。当时,梅雁水电、(,)等低价股在一周之内均录得了30%左右的涨幅,但即使经过一番大涨之后,它们的绝对股价仍处低位,仅在3元一线。
  如今,行情特征似曾相识。(,)在连拉三涨停后股价还在3.50元,(,)、(,)、(,)等在连续上涨之后,收盘价仍在5元一线。除开上述这些低价股外,爆发行情还波及了以(,)、(,)、(,)、(,)、(,)、(,)、(,)等个股为代表的船舶航空运输、钢铁汽车行业,白菜价大盘蓝筹股行情俨然喷薄而出。
  (沙:我在最近三次与投资者的小规模交流中就指出、就修正了我以前的观点,即“小公司不仅仅是指流通盘小的公司,也指市值小的公司”!
  案例一:某公司总股本超20个亿,流通盘超10个亿,但由于股价低,流通市值仅65亿,我把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列入“小公司”,结果在6月里连拉4涨停;
  案例二:某公司股价曾接近到100元,6月初还高达75元上下,但其流通盘仅1个多亿,还没有进入“百亿元俱乐部”,这样的公司当然也属“小公司”……
  所以,我们应该把市值小的、在50个亿上下的公司看作“小公司”!)
  4、有18只股基备受追捧半年份额翻番何以逆袭
  股票型依旧没有摆脱份额“缩水”的魔咒,短短半年内,净赎回达到了862.56亿。但是有18只股票型基金,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份额翻番。
  从18只份额翻番的股基来看,13只基金份额在2013年末不足4亿份。其中,7只基金份额不足2亿份,仅3只基金份额超过了10亿份。
  从18只翻番的股基来看,绝大多数均偏向于成长股投资。
  单从基金的名字,就能看出其投资偏好,如“内需”、“新经济”、“轻资产”、“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动力”、“医疗保健”等。
  对于下半年的行情,多数基金经理仍然看好优质成长股,计算机、环保、电子、军工、新能源等领域的优质个股值得关注,这意味着,那些“小而美”的基金,有望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
  (沙:实际上,尊崇“能够成为大公司的小公司”的投资理念、坚定持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票,也就顺应了历史潮流,必然走进赢利大道!
  再说一遍,优质的小公司的股票,哪怕再“老”,都会起码有44%的上升空间!
  还需要强调是:
  去年错过了创业板,今年不要错过中小板,明年不要错过主板!)
  5、AH溢价指数创8年新低
  恒生AH溢价指数昨日早盘一度触及91.17点,创下该指数2006年5月以来的8年新低,反映总体上A股比H股折价8.83%。
  事实上,6月以来该指数就一直在100点之下,在此背后,是6月份以来AH股板块中H股潜流暗涌,大多数走势强于对应的A股。
  (沙:“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H股概念要知耻后勇!)
  6、房企上半年成绩意外靓丽
  随着富力、旭辉、万科先后公布6月销售,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开始陆续交卷。
  与上半年销售不畅、市场低迷的直观感受不同的是,已公布的房企业绩显示,上半年房企销售其实并不差。富力累积销售257.6亿元,同比上升38%;旭辉上半年累积销售102亿元,同比大增42%。而万科今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万科销售面积82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分别同比增长14.6%和20.6%。
  (沙:这一成绩单使房地产板块的持有者降低了恐慌感。)
  7、6月服务业PMI创15个月新高
  昨日公布的汇丰中国6月服务业PMI由5月的50.7大幅回升至53.1,创下15个月最高水平。不过,同日公布的6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55。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新业务和现有业务指数均反弹,预示经济动力增强。新业务的增加又提升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指数在6月也有改善。服务业的扩张进一步证实了制造业的复苏。
  (沙:全年JDP增长7.5%以上可期!
  由于上半年有所滑坡,这样下半年就得爬坡、就得增速,因而下半年的股市值得期待!)
  老沙的感觉
  君不知,始于2008年年底的“4万亿强刺激”中,从1664点上升至次年3478点的过程中,很多个股都翻了番,最高的涨了10多倍,涨幅最差的超级大盘股都涨了至少44%!
  在眼下的叠加的“微刺激”、“定向刺激”中,股市正像一架飞机开始进入跑道、开始滑行,速度在加快、加快……
  别急,新的老的,都会涨44%!
  亲,老沙对你的祝福――
  涨停会轮到你!
瑞银支招A股:指数如何打破横盘僵局?||###||###||###
  瑞银支招A股:指数如何打破横盘僵局?
  年初至今,困扰A股的诸多不利因素正在慢慢弱化,市场如期降温,债务违约担忧有所缓解,而悬于A股上方的靴子也于近日落地,短期经济更是出现了企稳迹象,5-6月的PMI出现反弹,工业增加值也出现改善局面,但市场同样没有做出积极反应,A股一直在2000点上方不断震荡,为此,瑞银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为A股支招,分析了指数如何才能打破横盘僵局。
  下跌不易上涨难
  瑞银证券认为,上半年担忧的因素都在被消化:贬值、债务违约、房地产增速放缓,造成市场快速下跌的地产/违约等因素慢慢弱化,或者得到对冲,指数下跌空间似乎不大。尽管短期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投资者也没有乐观解读。
  在三个长期经济警报"高负债率、产能过剩和地产泡沫"没有消除前,市场对短期经济企稳越来越不敏感,走入了下跌不易上涨难的困局。
  2012年4季度的经济反弹,推动沪深300指数反弹25%;2013年3季度的补库存周期,推动沪深300指数反弹10%;如今即使年中,GDP增速稳定在7.5%以上,能够推动主板指数有多大的反弹幅度呢?
  瑞银证券认为,如果只是因为"微刺激"带动库存回补,遏制经济增速暂停下滑,而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没有下降,销售增速没有停止下滑,那么市场对这种经济企稳的反应可能微乎其微。主板指数的反弹空间可能只有5%,上证指数反弹空间或不足100点。
  指数横盘僵局如何打破?
  瑞银分析认为,不断恶化的地产销售和投资,全社会规模高额的滚动融资需求,人民币暂停升值,定向的财政刺激这些因素已经被预期,不再具备打破僵局的能力,除非出现极端状况。
  不断推进的定向降准似难以满足市场胃口,A股欲振乏力,货币政策如果进一步松动,如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利率等,可能推动市场反弹,但反弹幅度可能有限,或不过10%而已。
  已经被预期的因素作用有限,正在被预期的经济增速短期企稳也只能保证主板市场的稳定性,不过是起到活跃题材股的作用而已。
  瑞银表示,只有那些尚未充分预期到的因素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下行风险来自于:(1)通胀再度回升;(2)再融资需求上升;(3)利率市场化进程再度提速。而上行因素来自于非常有力的定向宽松政策(比如政策性直接介入按揭和中小企业),以及国企大规模实质性改革;沪港通的开启有望带来大量海外资金配置估值便宜的主板市场。综合来看,瑞银依然认为,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对的表现保持谨慎。
  看好新经济,看好成长股
  尽管瑞银认为指数机会不大,但却非常看好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估值较为合理且具有转型故事的有望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推荐五大投资主题。相对看好的投资主题有:电子与软件(智能手机、信息安全)、环保、新能源(光伏)、电动零部件、铁路设备等。
看好成长股
郭施亮:肖钢治市怎能脱离中小股民?||###||###||###
  郭施亮:肖钢治市怎能脱离中小股民?
  日,肖钢正式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时至今日,肖钢在任时间已经接近16个月。证监会主席频繁更替,证监会主席难当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对于新一任证监会主席肖钢来说,短短数月时间,却“白了头”,也印证了证监会主席并非一件好差事。
  以铁腕作风著称的肖钢,无论对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还是对法制化改革等方面均下了“苦功”。在任期间,肖钢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对当时的资本市场构成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漏洞,甚至脱离了中小股民。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的体现。
  其一、肖钢严肃惩治内幕交易、违规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但在处罚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争议。
  在任期间,肖钢反复强调,要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中,“816(,)乌龙事件”以及(,)造假案当属肖钢在任期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以“816光大证券乌龙事件”为例,该事件被称为当年证券市场上影响最深刻的事件。日,证监会召开专项发布会通报了816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并认定光大证券异常交易构成了内幕交易。11月14日,光大证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决定没收光大证券8月16日13时至14时22分之前对冲交易的非法所得,并处5倍罚款,共计5.23亿元;停止除了固定收益、证券自营业务外的自营业务,以及暂停审批其他新业务;对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分别予以警告,罚款60万元并采取终身的证券市场进入措施,并宣布为市场禁止进入者。
  然而,在“816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发生之后,却引来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例如,投资者难以获得索赔、杨剑波多次提出上诉等。通过此事件,也深刻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在应对突发性事件问题上仍然缺乏足够的经验。
  再以万福生科造假案为例,2013年9月,证监会对万福生科造假案正式开出罚单,责令万福生科整改,并处罚款3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处于5万至30万元的罚款。其中,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采取暂停3个月保荐机构的资格,并处以7665万元的罚金。至此,万福生科造假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罚单。另外,在万福生科事件中,其对投资者索赔作出了合理的处理,成就赔偿案例的新标杆。
  虽然万福生科造假案成就史上最严的罚单,但是证监会对万福生科依然没有执行强制退市的举措,此举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的违规成本始终偏低。
  其二、肖钢大力推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但在改革进程中却暴露出诸多漏洞,从而导致新股改革越走越远。
  以此轮新股改革中的打新规则为例,前期的新股市值配售方案规定,不仅明确市值申购门槛为1万元,且需要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的投资者才能够参与网上申购。此外,投资者持股市值将以T-2日终的市值计算,T-1日即可卖出,此举虽限制了资金打新的局面,却强化资金炒新的热情。
  随后,即今年5月9日,沪深两大交易所下文修改IPO打新市值配售办法,投资者持有市值的计算口径改为按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来计算,从而使打新资金大幅度扩容,同时也为本轮新股恶炒创造了机会。
  显然,正因为制度设定的不合理,加剧了新股恶炒的乱象。而政策颁布的朝令夕改也令新股改革迟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肖钢正着手推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或将于2015年前后全面铺开发行注册制。届时,市场的准入门槛将大幅下降,大量垃圾企业有望借助违规造假等行为谋求上市,市场将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其三、肖钢多次强调充分发挥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改革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多年来,退市难的问题严重困扰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而退市改革屡次推行,却始终未能有效落实。
  自2001年PT水仙实行退市至今,10余年间,仅有78家A股上市企业实行退市。其中,因触发财务指标退市的有45家,剩余的上市公司均为兼并吸收等原因被退市。
  在A股市场中,上市难,退市更难。以刚刚实现退市的退市长油为例,它属于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首家因财务指标而退市的上市企业。同时,它还属于首家进驻退市整理板而顺利退市的上市公司。
  退市长油的最终退市实属难得。更多的时候,持续亏损的企业依靠税收优惠、减免利息乃至地方补贴等渠道实现扭亏。对于地方上市企业而言,不仅深刻影响着当地的经济、税收,而且还对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针对部分地方的上市企业出现接连亏损的局面,多数地方都会采取一切手段为企业实现扭亏。对此,最终能够实现退市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了。
  不可否认,中国的退市制度难以打破股市不死鸟神话。而肖钢在任期间,即使对退市制度改革进行大力推进,却因执行效率低下,涉及利益链条太广,最终难以起到根本性的推动效果。
  其四、肖钢在任期间力推发行优先股,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创新进程。不过,随着优先股陆续发行,市场却对优先股产生另一种疑惑,即变味的再融资。
  发行优先股本来属于证券市场的创新之举。不过,国内优先股设计之初并非为投资者创造新的投资渠道而制定。管理层期望通过发行优先股拓宽、电力等大型国企的融资渠道。从而起到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振实体经济的目的。
  显然,偏高的准入门槛以及庞大的变相再融资规模扭曲了发行优先股的好意,而大部分的投资者也无法从优先股之中捞得好处。
  笔者郭施亮认为,肖钢上任至今已有近16个月,但是期间股市的表现却并不乐观。肖钢治市虽然着眼于长远,却脱离了中小股民。中国股市的圈钱乱象已经基本毁灭了股市特有的投资功能。随着批量的新股发行上市,可预期的发行注册制度的凶猛来袭,股市抽血机器将加速运转。届时,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或将丧失。那么,面对一个畸形发展的证券市场,国内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从何谈起呢?(.价.值.中.国.网)&
郎咸平:砸碎十大枷锁中国经济才有救||###||###||###
  :砸碎十大枷锁中国经济才有救
  在新的政策性营商环境下,在中国经济面临全面衰退的大背景下,当政府逐步给市场让出空间后,作为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变危机为机遇?
  2013年,不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而言,仍然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2014年已经过半,但我仍然坚信自己对2013年的检视和判断没有错误,事实上近半年的变化已经印证了我的判断,那就是世界大势和中国经济在上演着“乱”、“稳”和“变”的变奏曲。作为管理者和经营者,甚至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能把握和判断世界大势的变化规律,我很难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政府管理层和企业决策者,必须知道我们面临的危机有多么严重。我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没有制造业的发达,就没有服务业的发展。可惜我们的制造业不仅仅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还面临着产业链低端和走不出去的窘状。我们的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已经全面衰退,说得更准确点,就是萧条已经悄然来临,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实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我不能说假话。
  2013年,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经济民生的角度解读了三中全会决定的三个灵魂,那就是:厘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那么,想要真正厘清这些关系容易吗?就我们今天经济萧条的局面来说,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只是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是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错位造成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所说的“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没用好的结果。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三中全会经济方面的决策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这次改革就会演变为资本权贵们的盛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中小企业就会沦为奴隶。砸碎这十大枷锁,就是破解中国经济萧条的最大希望。我总结的这十大枷锁是:审批枷锁、垄断枷锁、税费枷锁、融资枷锁、低价枷锁、人才枷锁、社会枷锁、假货枷锁、国际化枷锁、法律枷锁。
  我一直强调,没有萧条的行业,只有萧条的企业,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靠真功夫。
陶 冬:中国房地产泡沫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吗?||###||###||###
  陶 冬:中国泡沫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吗?
  中国房地产泡沫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吗?“此题目看似伪命题,房价虚高,泡沫就是泡沫,但是在中国认为国情不同,房价必然高涨的大有人在。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确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基本面因素。首先,中国率很高,资金跨境流动受到限制,投资渠道不畅,银行储蓄利率明显低过人们心目中的通胀水平,所以房地产的保值功能在中国较其他地方强烈,而且中国人对不动产的偏好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保值性。其次,财政收入分配机制失调,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令地方财政极度依赖于土地收入,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开发趋之若鹜,抬高了土地价格,直接导致房屋成本的高企。这些是事实,是中国房地产有别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特殊之处。
  不过,另外一些“中国特殊性”则未必成立。
  中国人多人多从来不是房价必涨的理由,经济学中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是具备购买力并有企图的需求。房价高到多数人无法企及的水平,那么多数人就不存在有效需求。鬼城艟憧,交通、公用并不配套,更无就业机会的“新城”,并无有效需求。在城镇化名义下建起的新城镇,如果没有人气,没有就业机会,既吸引不来农民,也吸引不来城市居民。
  房价对经济太重要的确如此,不过房地产有周期也是不争的规律。市场就是在升跌中延续,没有只升不跌的道理,只有跌下去才能孕育下一轮升势。次贷危机前美国人也不相信房地产周期。本次房地产周期较长,受惠于持续十年的货币扩张政策。已经明言,政策进入了去杠杆时代。
  政府一定会救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希望硬着陆的,只是软着陆的计划很多最终以硬着陆告终。的确中国政府有较强的行政主导能力,可以将周期延长,但是笔者相信它也无法改变周期,改变经济规律。不然九十年代中也就不会有持续八年的房地产熊市了。
  房地产市场有一个规律性的测试方法,即每月的按揭支出(买房的成本)大致接近租金回报。如果租金回报过低,理论上讲买房不如租房。如果买房成本大幅超过租金回报,市场调整未必立即发生,但是这个市场已经变得不理性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住宅市场的租金回报甚低,相当一部分根本租不出去。对于这些住宅的业主,他们寄希望于不断的资本升值,来弥补现金流上的缺憾。这种心理在牛市时期相当普遍,不过信心会在熊市中受到考验。
  不过房地产并非中国经济目前最弱的一环,中国买房人不同于美国人,负债率相对较低。大开发商的现金流似乎不算太差,毕竟去年卖出大量楼盘,也在海外集到一批资金。小开发商的资金链较紧,部分已接近断裂状态。不过笔者相信地方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维持地方房地产市场的秩序,毕竟房价对当地经济十分重要。对于资金链崩坏的房企,收购其资产要好过听任其减价甩货,破坏当地的价格秩序。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下,地方政府已经展开了自救措施,这些措施对稳定楼市是否有效,暂时难以评估。
  笔者还担心即将到来的/地方债违约潮,可能对整个金融业构成冲击,带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收缩,波及房市。总之周期转势,会带来各种压力,而经济不同部门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尽相同,风险自然上升。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面临密集期,对房市资金环境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推出若干定向调降准备金率,这不应该被看成是货币政策松绑,而是将资金引向实体经济的尝试。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之所以由全国性统一运作改成定向操作,就是为了避免再次触发热钱流入房市,干扰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
  一般人对三四线城市出现调整有较强的心理准备,不过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就继续看好。的确一线城市集中着中国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中心地区土地供应有限,其防守能力比较突出。但是那里聚集着一批与腐败相关联的房子,目前面临抛售压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周边地区的民企老板购买了大量一线城市的住宅,如煤老板在北京置业,温州宁波热钱买上海豪宅等,近来这些民企不少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他们卖房套现所带来的沽压,对一线城市的房市冲击颇大。
  房地产业对货币信贷周期高度敏感,因为这个领域杠杆较高。之前货币政策放得越开,加上一些结构性的故事,房价就涨得越猛,随后一旦出现政策性拐点,房价的回落也越大。八十年代的日本、若干年前的美国,都曾认为自己的泡沫不同于其它泡沫,都曾挑战过地心引力。
叶 檀:单方面享受收益的市场 一定会变成僵尸市场||###||###||###
  叶 檀:单方面享受收益的市场 一定会变成僵尸市场
  不公开财政三张表具体情况的,不允许发债,以免误导投资者。任何投资都是风险收益共担共享,单方面享受收益的市场,一定会变成僵尸市场。
  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吸纳民间资金介入,大力发展市场,是必然趋势。
  6月23日,黑龙江出台65项措施,计划投资3000余亿元稳增长。中国城镇化需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城市升级需要智能电网、核电、环保、地下管网等一系列投资,到底需要多少资金还真说不准。以往从银行、土地来,今年银行大规模发贷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土地市场,今年开始不要过度迷恋,动辄价格上涨20%以上的土地市场已经是个传说。
  资金只能从民间来,从债券市场来。
  地方政府已经向民营企业主频频伸出橄榄枝。据报道,近期各省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1.5万亿元。6月27日,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面向非公资本推出110个共2650亿元合作项目;6月26日,广东省97个总投资2120亿元重大项目向民间投资招标;6月25日,甘肃省首批推出10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6月23日,江西省面向非国有资本开放300个示范项目,拟引入2701亿元非国有资金。此前陕西省推出了39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总投资约2704亿元;长沙市推出了向民间投资开放的86个项目,总投资达1010亿元;河南省推出400个重大项目对民间资本开放,涉及总投资达3848亿元。
  让民资进入项目并不容易,第一得盈利,第二得保障权利,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项目,民资不会感兴趣,他们不是活雷锋,不会主动承担政府的公共责任。保障权利更是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企业家们要重新恢复对地方政府、对合资项目的信心,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吸纳民资能否成功的要诀在政府守信守法,而不是其他。
  除了吸引民资外,还有大规模发行债券的途径。目前的债券牛市,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一道,在境外大规模发债,自发自还的地方债试点已经开始,铁道债规模不小,2014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批复发行规模共计1500亿元。股市原本是低成本融资首选,无奈投资者已经学精,A股市场低迷不振,融资困难。
  债券市场是基础,而不是股票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发行债券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评估,评级公正则债券市场的基础稳了一半。不过一些信用评级公司拿人手软,导致债券市场高评级泛滥,形同虚设。最终依托政府显性与隐性信用背书的债券获得了好价格,这背后是市场虚置,政府信用成为唯一信用。
  地方债需要对地方政府财政进行评估、信用进行评级,财政公开透明准确是基本要求。也许地方政府还不习惯财政彻底公开,也不习惯评价他人者还要被评价。
  6月28日披露了中国地方财政公开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上海、湖北、安徽三个省市将资产负债表试编范围扩至县区一级,其他地区则扩大试编试点城市范围,比如重庆、山西、湖南等地。事实上,早在2011年,根据财政部要求,全国23个地区试编政府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财务报表、报表附注、政府财政经济情况和政府财务管理情况四部分。2013年8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向全国人大作预算执行报告时表示,将试编政府财务报告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但时隔一年,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并没有编制出台。
  最简单的是优胜劣汰的做法,不公开财政三张表具体情况的,不允许发债,以免误导投资者。任何投资都是风险收益共担共享,单方面享受收益的市场,一定会变成僵尸市场。
  中国目前处于债券发展关键时期,大量发债如果不伴随着基本准确的信用体制的建立,到时债务危机发生、民间财富被债务洗劫,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每日经济新闻)
张茉楠:国家资产负债表对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
  张茉楠:国家资产负债表对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
  国家资产负债表对维护中国“金融稳定”意义重大。随着金融结构演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给传统货币创造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中国债务风险……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GDP已不能准确反映国民财富的增长情况,一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好坏和发生危机的概率,并非体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而是集中反映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说大多数发生金融债务危机的国家无不与国家资产负债表相关。
  由于传统以GDP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管理分析框架主要着眼于流量研究,而看不到资产负债表衰退或不健康的事实,因此几乎无法避免危机发生,而国家资产负债表是以一国整体财富存量为考察对象,反映某一时点经济体的资产负债总规模及结构状况,因此可以估算未来负债规模变化趋势,找出负债超过资产承受范围的临界点,从而有效防范和治理危机。
  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把一国存量的资产和负债结合起来,把一国经济增长的福利和成本结合起来,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起来,把宏观基础和微观基础结合起来,把动态研究和静态研究结合起来,大大加深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也给分析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上世纪以来,国际上,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对于识别国家和部门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错配、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资不抵债风险以及风险如何在各部门间的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政府维护金融稳定,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国家资产负债表能反映一国真实财富状况和增长代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令人世界瞩目的增长奇迹。然而,进一步探究这些奇迹的背后,中国经济增长代价可谓高昂: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贸易增加值率低下、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国民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不断上升、主权财富受到严重侵蚀。
  健康稳固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抵御一切危机之根本。根本而言,债务危机就是资产负债表危机。在过去200多年时间里,全球至少发生了250次以上的主权债务违约,68次国内债务违约,债务违约几乎每隔几年或十几年就集中爆发一次。历史上,外债违约往往不是孤立事件,总是与经常项目逆差、本币高估、公共部门赤字、储备不足以及市场投机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触发外债、货币和金融危机。从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亚洲金融危机(1997)、到后来的巴西金融危机(1999),再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本质而言都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因此,建立稳定健康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是一国防御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之根本。
  国家资产负债表对维护中国“金融稳定”意义重大。随着金融结构演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给传统货币创造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在过去20年里,银行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金融资产呈数倍地增长。目前M0占全球GDP的比重为10%左右,占全球流动性的比重只有1%;M2占全球GDP的比重为122%,占全球流动性的比重只有11%;证券化债务占全球GDP的比重为142%,占全球流动性的比重只有13%;金融衍生产品占全球GDP的比重为802%,提供了全球75%的流动性,全球形成了“流动性倒金字塔”。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导,金融市场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比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和目前的金融资产结构,可以发现流通中现金相对于经济基础的比率在减少,而金融债券、政府债券、股票等占总金融资产的比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深化”、“金融脱媒”以及“金融资产替代”的发展,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膨胀。尽管影子银行部分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但影子银行创造的流动性并非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并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
  面对不十分透明的政府债务,还需用通过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掌握直接债务、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的总量规模、偿还情况、风险程度等。可见,全面理清中国资产负债规模、保障金融稳定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稳固对中国来讲意义越来越重大。从这个角度讲,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远比传统意义上的危机治理机制更有效,更对症,也更及时,因此,应该从经济增长管理转向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每日经济新闻)
宋志平: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
  宋志平: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
  国企改革是现在社会关注的核心点,国资委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作为企业来说,企业是改革的主体,因为企业处在一线,改革的意愿更加迫切。
  6月18日我在福建参加了“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为什么选在福建呢?1984年福建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信――《请给我们“松绑”》,发表在福建日报,后来人民日报转载。企业家活动日就是为了纪念这55位厂长(经理)那种改革的胆识和精神,那种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们现在的改革仍然需要这样的一股劲儿,这样一种精神。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经济要以股权说话
  现在的改革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改革的内容已经很清晰了,最需要的是行动。
  公有经济怎么实现?国有企业是一种,混合所有制也是一种。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这一内容的表述是革命性的。过去也有混合所有制,国外也有,但三中全会将其上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
  以后,国有企业要集中在公益性、保障性的领域。混合所有制主要在充分竞争领域。国有经济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就是一个股东,跟别的股东没有区别,都要在《》框架下活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不是把自己当股东,而是当成上级管理单位。
  回顾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的报告中都指出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多元化股份制,多元化股份制应该是国企的一种改革,股份制公司不应再是传统的国企。但后来出现了一个国有控股的概念,其中又包括国有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国有控股企业,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相对控股公司,一切都要视同改制前的国企。哪怕百分之十几的相对控股公司,领导人薪酬,企业工资总额和一些干部管理规定等都要参照国企有关政策执行。非场化的东西那么多,也难怪民企有顾虑,包括过去的国有上公司,把股民的钱圈进来了,但根上还是旧体制,这样的改革完全失效。
  现在搞混合所有制,又有人提出,要分出国企控股混合所有制、民企控股混合所有制,这两个概念三中全会决议里并没有,这样的限定概念一提出,改革不是又回去了吗?那就不要提混合所有制了,跟过去的搞国有控股有什么区别?
  国有经济不管占股多少,只要是混合所有制,就是股东而已,股权是可以流动的,如你给戴上国企控股混合所有制和民企控股混合所有制的帽子,那股权流动时企业性质来回转换,现实中将无法运作。
  国有经济对国家来讲有两个职能,一个是起到公益和保障作用,另外一个就是保值增值为国家赚钱。
  我去法国的时候发现,法国有雷诺20%的股份,有燃气36%的股份,我问法国国资局局长,做这个干什么呢?他说就是投资好项目为国家赚点钱。新加坡淡马锡完全是国家的企业,投入的大部分是竞争类领域,跑到中国投资、非洲投资,也是为了给国家赚钱。
  完成公益和保障任务的是靠国有企业,而要为国家赚钱,则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关键是在混合所制里的国有经济只能是平等的股东,适合场化精神,不能再在《公司法》以外强加其他东西,这对其他股东是不公平的。要在股权范畴内活动,权力不能无限延伸。
  中国建材集团持有中国建材股份46.67%,中国建材股份持有(,)32.79%股份,也就是中国建材集团持有中国玻纤15%左右的股份,但对国企的规定,中国玻纤都要参照执行。国企的有关规定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常常在这个点位上撞击。
  所有者到位是混合所有制的核心
  现在国企改革的大环境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说还有需改进的东西,但总的来讲比二十、三十年前完善得多了:首先有了《公司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其次企业有了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负责人,不是过去那种国企干部了;再就是有了强劲的民营企业做大的经济环境的支撑。
  现在的环境下,应该是解决国资国企改革问题的时候了,改革的目标也很清晰了。首先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其次是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两类公司;再就是搞混合所有制,包括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激励机制等改革,都要以混合所有制为前提,在传统国企里搞这些改革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现在的关键是要行动。两类公司、混合所有制、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怎样推进?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企业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打下了一些基础。
  以员工持股为例,中国建材旗下有一家企业叫南京凯盛,做国际工程的,现在成为员工持股的成功典型。几百万起家到现在每年20亿元的收入、2亿元的利润,是国际工程领域为数不多的稳定盈利的企业,就是因为职工持股,机制到位。
  中国玻纤则是混合所有制的典型。中国建材是第一大股东,当地的民企振石公司是第二大股东,弘毅资本是第三大股东,其余是上市散户。从一万吨玻纤产能发展到目前的一百万吨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纤生产商。在去年全国市场普遍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中国玻纤一枝独秀实现了6亿元的税后利润。
  现在监管国企的机构、制度很多,但还是管不好。我认为最好的监管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机制。好的内部机制加上有效的外部监管才能把企业真正管好,内部机制不好,再好的监管也不一定能管得住。什么是好的机制?所有者到位就是好的机制。
  中国玻纤所有者到位了,有所有者的一双眼睛在盯着。振石公司的张毓强是所有者,这是他天然的属性,你想拿他一根烧火棍他都跟你急。从这个角度说,混合所有制是国企进一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媒介,我们是借着非公经济成分的活力赚了钱。
  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的本质区别,在于引进了非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五家国企也可以组成一家股份制,但不能叫混合所有制,没有解决所有者到位的问题。
  试点要针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记得清泰主任多年前说过几句话,说得非常深刻。
  一是董事会在企业内。直到这次国资委搞董事会试点才算真正理解。董事会不是一个企业外的监管机构,而是企业鹊囊桓隽斓肌⒕霾呋梗聿闶嵌禄岬奈写砘埂
  二是改革的目的是让所有者到位。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制的资本是真正的所有者,也是真正的所有者到位。
  三是防止内部人控制。就是既不能一股独大,也不能过于分散。中国国企上市,往往是一股独大。为什么中国玻纤效益好?因为除了中国建材还有两个重要股东。过于分散也不好,比如丰田的股权结构里,最大股东丰田章南家族只有2%,股权高度分散,容易被经理层控制。内部人控制就是股东被轰了出去,经理层独断专行。
  改革要认识到最核心的点位。1994年,我就是百户董事会的试点企业。现在我们又在争取列入国资委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年国企改革试来试去,我本人也黑发人“试”成了白发人,现在应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这一次,我希望是最后一次国企改革试点,把问题彻底解决掉。现在问题很清晰了,也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希望各方面都下决心,做实事,为国企改革彻底打开天窗,解放生产力,让国企奔向市场。(企业观察报)
管清友:三季度经济仍有压力 下半年有降息可能||###||###||###
  管清友:三季度经济仍有压力 下半年有降息可能
  继存贷比调整后,有可能放松对信贷额度的管控,不排除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
  以“宽货币+宽信用+宽财政”为主的微刺激第三波正在加速成型
  “继存贷比调整后,央行有可能放松对信贷额度的管控,不排除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宣布,自7月1日起,进一步完善存贷比监管,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包括三农、小微金融债在内的6项被从存贷比分子项下扣除,同时新增大额存单等2项存款计入存贷比分母项,旨在缓解银行存贷比达标压力,进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前,对于放松存贷比,市场有比较一致的预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理论上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最多可超过8000亿元。考虑到各行规模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实际释放资金将低于理论数值。
  针对本次存贷比的放松背景,银监会表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模式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存贷比监管也出现了覆盖面不够,风险敏感性不足,未充分考虑银行各类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期限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不过,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记者表示,本次放松存贷比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在于与近期针对部分部门(小企业和农业)的定向放松措施(如定向降准)一致;另一方面是为整体信贷的结构性调整预留空间,因为近期影子银行活动收缩(如同业业务)表明信贷可能继续从非银行融资向银行转移。
  针对今后经济走势,管清友指出,我国第三季度的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一是房地产下行周期没有结束,销售和投资都未见底;二是第三季度基数比第二季度明显提高;三是带动第二季度企稳的外需在第三季度很难再有增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70个大中城市最新房价同比上涨了5.6%,而4月份这一涨幅则为6.7%,在1月份,房价年度涨幅已攀升至9.6%。中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已经减缓至13个月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中国前5个月的出口总额中,有2个月连续出现断崖式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下降幅度高达84.1%。
  “第三季度下行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小,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速为7.3%,而第四季度则有可能企稳回升,预计7.5%。”管清友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政策宽松的力度明显加大,以“宽货币+宽信用+宽财政”为主的微刺激第三波正在加速成型,除了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力度落实中央的要求以外,中央层面也在继续进行政策调整,目前的重点是“宽信用”。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应通过进一步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通过尽量减少和早日房企信贷的额度管制,通过改善和强化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来抓紧理顺商业银行的行为以及宏观货币调控体系,从而疏堵结合,防患于未然。(证.券.日.报)
许一力:10万亿是微刺激还是强刺激?||###||###||###
  许一力:10万亿是微刺激还是强刺激?
  微刺激的加码,明显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神经。据说目前各省市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高达10万亿元,这比上个月媒体说的地方7万亿大投资又多了3万亿。面对着这么大的数字,投资者大多以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启动了规模巨大的刺激方案,以提振正在快速降温的经济增长。很多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在宽松的刺激下回归老路?微刺激会不会变成强刺激?
  表面看来,刺激就是刺激,哪来的微刺激这个词眼?凯恩斯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叹于中文的博大精深。
  那么微刺激说法是怎么来的?就在今年4月初,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也宣布过三大举措:一个是加快铁路建设,一个是给小微企业减税,第三个是部署加强棚户区改造。
  此举引发外界对中国领导班子改革承诺的质疑。不过当时的不少媒体解读,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刺激政策,后来媒体干脆改称一种说法,把这些政策统统定义为“微刺激政策”。但哪怕是微刺激政策的说法,也被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否定。
  很显然,中央政府非常忌讳“刺激”这种说法,誓要跟“刺激”两个字绝缘。
  或者这么说吧,4月初的那几项微刺激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一个多月前媒体提到的7万亿大投资,比较大,那么现在呢?升级到了10万亿大投资,该怎么来看待呢?还能称为“微刺激”或者干脆也不是刺激么?
  其实微刺激也好,强刺激也好,区别不在数字大小。这次媒体讲到的10万亿大投资,跟以往“刺激”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要搞清楚,十万亿是个存量,而不是增量。这是每年都有的投资,跟当年的四万亿大投资有本质区别,四万亿大投资是中央政府的增量投资。这是前提.
  其次,这次的10万亿说法来看,应该带着不少水分。类似于地方政府出来的这些巨大数字,其实是对他们希望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央政府、以及境外吸引到的投资所作的乐观预测,压根就不是这些地方政府本身在未来几年计划支出的金额。这些数据应该是夸大的,这跟计划性的投资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个是在钱的来源上。仔细看看就能发现,无论是铁路投资还是棚户区投资也好,还是这次10万亿大投资也好,钱的来源并不是政府。这些投资大量依靠的是民间资本,并不是政府财政主导,也无需由货币发行来买单。实际上,这些地方政府,正面临着财力下降和巨大债务,哪有钱来做这样的投资呢?过去依靠信贷或者依靠财政来做大投资的模式,正被各级政府摒弃。
  第四个,是投资的方向上。必须引入民生工程,不做无谓的政绩式工程。这从投资侧重中西部铁路搭建和棚户区改造的倾向上就一清二楚.
  我想未来一阵的中国经济还是需要投资拉动,但我们并不需要去担心投资占比过大的问题,关键是在于这种投资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尤其是这种投资的钱的来源和钱的去向上,有没有好的监督机制。如果有好的监督机制,加上中国特殊的货币发行体制,以投资为主的经济模式至少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主导中国经济,这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可以这么来理解,类似于以前被称为“微刺激”的投资政策,或者这次“10万亿大投资”也好,更像是一种走在改革路上的投资。咱们对中国经济,应该要开始抱着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
  其实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就一直很困扰。当前的种种数据――从PMI、出口到发电量到货运量,都反映了一个基本的情况,那就是中国经济当前放缓的态势十分明显。这一大背景下,该不该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
  就在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经济一系列数据都令市场失望,唱空中国经济论调一度盛行,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有7.2%。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去年政府的工作报告:经济增长7%是底线,通胀率3.5%上限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既要保增长又要抗通胀。
  当时为什么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的上下限定在这样的范围?
  人们很容易忽略一点,在当时的看法里,GDP增长就是就业,就业就是稳定,这是高层最关注的一个宏观指标。所以稳增长实际上就是要保就业,而我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
  2008年四季度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次被动的“压力测试”。当季我国GDP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至6.8%,曾一度造成我国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可见当GDP滑到7%以下时,就业确实出现了问题。而且要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6.9%以上。所以跌破7%的“底线”是不允许的。
  而眼前,中国的GDP增长率掉到了这个危险的边缘,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在注视着,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怎么应对?要刺激么?还是继续改革?
  其实中国经济该不该刺激?这不是关键点。中国经济当前问题的实质是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而要激发这种新的增长点,并不容易。传统凯恩斯模式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对传统的增长点有效,但对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四万亿已经证明这一点。但如果不刺激,又会带来保增长的问题,社会都不稳定了。所以,在刺激与不刺激之间去讨论这个话题,没有太大的意义。改革才是出路。
  当前讨论应聚焦于如何通过改革保增长,而不是如何刺激来保增长。
  中国说保增长都说了几十年了,但怎么样保增长?这种方式和手段确实该改变改变了。现在的中国,可不是90年代的模样。那时候,有大量国企倒闭,职工下岗,银行坏账濒临崩溃。当前的中国,实际上实体经济的增长点还在,只是缺乏改革措施,这种增长点没有激发出来,才让经济显得进入了一种低迷状态而已.
  我们的判断基于下面两个重要理由:
  首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3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实现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当中最大的产业。在此之前,制造业景气指标一直被视为GDP增长的风向标,从现在开始,经济景气与否不能只看制造业景气指标,非制造业景气状况更重要。实际情况是,一年来,我国非制造业PMI指数始终在荣枯线上方运行,平均水平在54-55%之间,其中住宿、批发、水上运输、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充分说明下游产业的需求和产出十分坚挺。201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46.1%,超过了制造业,第三产业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已经是没有悬念的趋势。
  第二个理由在于,这次的GDP增速下滑,不少是因为出口。比如今年2月份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大幅下滑,但细究其结构,不难发现,香港下滑31%是拖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香港出口数据的大幅萎缩实际上与实际商品贸易无关,是套利资金下降引发的数据结果,剔除这个因素,我们可以观察到,3月份出口增幅大致为6.79%(值),实际商品出口的增长幅度并不是总量数据所表现的那种大幅下降趋势
  所以以后要坚持一个看法:GDP增长的放缓其实并不代表着就业和消费就出现了问题,它们其实还是好好的。那这样的话,又何必一定要弄凯恩斯那一套财政货币的刺激政策呢?
  所以不是要不要刺激,怎么刺激?而是要不要改革,怎么改革?
  怎么改革?转型中的新型经济体,需要什么经济学思想指导?这是关键。是由以“三驾马车”理论为代表的“需求侧”来指导经济运行,还是从以结构性减税、放松政府管制等这些改革手段的“供给侧”来寻求良策?
  这在经济学界有非常大的分歧。以当前的世界经济来看,70年代以前的单纯凯恩斯主义是肯定要摈弃的,那时候的总供给曲线基本上不移动,移动的都是总需求曲线,所以在需求端进行凯恩斯式管理流行。但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油价暴涨,人们才发现供给曲线也是会移动的,供给学派才真正兴起。而当前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复杂,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都基于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基础材料,他们的价格变化随时影响到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很显然,必须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做管理。只是眼前这两年更有必要的是在供给端多做点管理,这在以前中国的宏观政策中是不曾出现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宏观政策,我们一般就理解为改革。
  也许以后会经常见着这样的一种状态。投资依然高速增长,只是资金来源和投向等已经完全不同。这种模式的投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刺激性投资。在这种态势下,M2会回到较慢的速度。正像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M2增速降到了12%左右,创下13年新低,在此之前,这个数据甚至超过20%。见到此种状况,大家不要觉得奇怪了,这正是改革。
(责任编辑:李欣)
已有&0&条评论
青龙管业预中标逾8000万采购合同富春环保员工持股计划已买入230万股股票方圆支承拟转让马鞍山农商行.....
当前人气:12
美好的一天,从直播间右上角点赞开始
当前人气:0
★★涨停王者历史荣誉:★★2013年度'三大潜力博主'.2014年'情人节特惠锦囊'冠军2014年'.....
当前人气:94
1.本直播证券投资相关资讯、行情、数据、信息均为摘录,不构成投资建议;
2、本直播股票.....
当前人气:5
成为元家军可以有哪些福利?成为元芳粉丝:1. 可以享受一个星期1-2只粉丝牛股相送,元芳的止盈点位会.....
当前人气:4
财富不能复制,但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股市赚钱在于成功的操作方法,自已学会赚钱的方法将受益终生。炒.....
当前人气:3
魅仙儿直播特色:紧盯内参股,盘中提示内参股的动向!
当前人气:15
为什么我们的黑牛会这么牛?很简单,因为股价内在的运行轨迹,以及K线之中暗藏的玄机,符合《文子投资黑牛.....
当前人气:24
声明;从今天起10个交易内不定期的在直播室里说追涨停板的票,只是我的一些思路而已,不做买卖依据,盈亏.....
当前人气:35
各位投资朋友,狼粉们,早上好。很高兴每天早上开启直播,与大家一起关心股票市场动向、帮助大家分析大盘、.....
当前人气:15
十一假期期间,重要消息事宜汇总;1、欧美股市累积大幅反弹。2、泛太平洋协定基本达成协议。3、中国女医.....
当前人气:25
所以在做出方向攻击之前依然保持观望态势,短线要多注意盘中热点,如果向上攻击则紧盯市场热点,如果向下攻.....
当前人气:66
当前人气:179
具备布局潜力金股 银之杰(300085)手握征信、互联网保险两张牌照;中电远达(600292):借催.....
当前人气:84
[至柔若水 顺势而为]多家知名财经网站名博名播!数十年实战经验!踏足股市直播短短数月即拥有众多粉丝,.....
当前人气:107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6.59.37%8.4410.04%72.6110.0%33.8810.0%
目标涨幅最大
机构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1.5428.00买入38.10--买入6.507.80买入10.92--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风下载解码器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