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cpu armv7 processor rev3(napoli)四核是属于哪种架构?比如是A7、A9等

请问全志A31四核,ARM Cortex A7四核,ARM Cortex A9四核那种处理器好点?_百度知道
请问全志A31四核,ARM Cortex A7四核,ARM Cortex A9四核那种处理器好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全志A31所采用的是 Cortex-A7架构(注:Cortex-A7不是ARM7,在构架和制造工艺上都先进不少)的cpu,它和 Cortex-A9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更偏向于节能。得益于更新的构架和制造工艺, Cortex-A7的表现远远超越了 Cortex-A8,贴近 Cortex-A9,同时能耗上却比 Cortex-A9要低不少。全志A31这款芯片组在CPU部分应该来说是完全够用,四核心的性能是非常之强的,比 tegra3都要强,但是在GPU部分(和苹果ihone4S同规格)却显得稍微差了点,在应付大型游戏上或许还会有些勉强,不过好在它在视频兼容性上显得非常好,一般高清播放等完全没有压力。另外,网上很多人说两个A7不及一个A9,甚至4个A7也不及一个A9,那绝对是误传,因为他们把ARM7和
Cortex-A7搞混了,
Cortex-A7作为较新的芯片,很多网友其实对它并不是熟悉,所...
不好比,使用起来感觉差不多,ARM Cortex A7四核比较省电,但省电就牺牲了一定的性能,就看你倾向了。对于现在安卓的应用来说,A31 ok了
A9,不解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四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视机处理器四核A7与双核A9 哪个处理性能强?_百度知道
电视机处理器四核A7与双核A9 哪个处理性能强?
1、电视机的处理器四核A7的整体性能会比双核A9更强一些,而单核计算则是A9的性能则会强于单核A7。而四核A7的性能大部分情况下是强于同频率下的双核A9处理器的(仅限于同频率对比)。2、正常情况下,同频率下A9的单核性能是A7的1.2-1.4倍,四核A7的综合性能加一起是比双核A9更强的,A7处理器还省电一些,在目前是比较主流的32位ARM处理器,A9架构现在新出的处理器已经很少采用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A9的单核性能强一些,而四核A7的性能大部分情况下是强于同频率下的双核A9处理器的(强调同频率,是因为频率不一样就不能这么简单对比了)。一般来说,同频率下A9的单核性能是A7的1.2-1.4倍,四核A7的综合性能加一起是比双核A9更强的,A7处理器还省电一些,在目前是比较主流的32位ARM处理器,A9架构现在新出的处理器已经很少采用了。有不懂之处请追问,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四核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当然a 7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11:06:56&&&&
编辑:鲲鹏[])
内容导航:第[01]页:[ARM Cortex-A15架构的特点与性能]第[02]页:[有采用四核Cortex-A15手机了吗?]第[03]页:[不同型号的Cortex-A15芯片设计是否一样呢?]第[04]页:[同一款处理器不同版本在耗电上一样吗?]第[05]页:[CPU性能的重要性]第[06]页:[ARM推出A12就等于否定A15?]第[07]页:[余论与后记]
ARM Cortex-A15架构的特点与性能
今年的新手机趋势无异是全面向四核靠拢,不过同样是四核,在实际的性能上其实是千差万别。例如针对入门级主流市场的四核手机普遍采用的都是Cortex-A7以及 Cortex-A9 级别的CPU内核,这类内核性能、成本以及发热都会较低,因此在入门市场上大行其道。
而在高端智能手机中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去年就已经崭露头角的高通Krait系列架构四核外,ARM正统的Cortex-A15也开始走上了四核手机的舞台,例如三星的Exynos 5 Octa、NVIDIA 的Tegra 4。
Cortex-A15是ARM Cortex-A家族中目前最强劲的CPU内核架构,发布时间为2010年,德州仪器是最早(2011年)投产基于该架构处理器(型号为OMAP 5)的授权厂商。
和ARM的Cortex-A7、Cortex-A9等微架构相比,Cortex-A15有很大的不同。
A15和A9同样具备乱序执行,但是Cortex-A15具备(两倍)的指令发射端口和执行资源,指令解码能力也要高出50%,动态分支预测能力更强(采用了多层级分支表缓存),指令拾取带宽更强(128 bit vs 64 bit),这些都能让A15的流水线执行具备更高的效率。除此以外,A15采用了VFPv4浮点单元设计,能执行FMA指令以及硬件除法指令,相较而言A9的峰值向量浮点性能基本上只有A15的一半。
不过在现实中,A15 的对手应该是高通自行设计的 ARMv7A 兼容处理器架构 Krait。高通对 Krait 的架构细节透露并不是很多,大致上就是 3 个指令解码端口(和 A15 一样)、7个指令发射端口(A15 是8个)、4个发射端口(A15 是8个),具备4KB+4KB的单周期时延L0 Cache设计。
如果采用老掉牙的Dhrystone DMIPS/MHz作为性能衡量指标,Krait 是3.3,A9 是2.5,而A15则是3.5,从纸面上看Krait的确非常适合作为A15的对手。
不过Dhrystone的缺点是显而易见,它是完全可以塞进CPU的L1 cache里执行,这就意味着无法以此对L2 cache(A15是一体化设计,Krait是分离式设计,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少内存交换导致的大量时延)、乱序执行的硬件效率/复杂性、内存子系统单元(A15的内存单元可以实现在一定条件下预执行一条加载指令,而Krait能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尚不清楚)等诸多体系架构区别对实际性能的影响作出有价值评估。
当然,ARM采用的DMIPS指标实际上并非28年前的那个Dhrystone,而是来自EEBMC Coremark(其实 Coremark 就是前者的改善版本,主要是为了减少预优化、对测试有比较严格的规则),但是CoreMark同样可以塞进现今大多数处理器的L1 cache里,Dhrystone不能反映现今移动设备真实应用的问题在这里依然存在。
由于应用环境日趋复杂,要正确评估一个移动设备处理器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现在的移动设备跑的网页浏览、三维游戏、音视频、人工智能等都不可能可以完全塞进L1 Cache里,因为这些应用牵涉到大量的数据处理。
这时候,人们在台式机性能评估上学到的经验和测试办法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采用了。对CPU测试来说,最合理的测试方式是采用多种计算规模的真实应用源代码以本机代码进行编译再进行测试,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的计算单元、内存单元都得以充分考验,测试结果最具参考价值。
能够获得业界(计算机工业、学术科研)官方认可的CPU测试当属SPEC.org的SPEC&CPU,它就是采用源代码方式,让测试人员可以编译为本机代码来测试,许多处理器在研发伊始就采用SPEC CPU作为最重要的性能评估指标。
SPEC CPU的最新版本为CPU2006,但是CPU2006针对的是当前的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应用环境,内存容量(CPU2006 支持多线程测试,因此要求的内存容量相当高,8线程处理器用16 GB内存也是有点勉强)和自身存储空间(未编译时就要数GB空间,编译后就要占用1xGB了)要求都较高,因此采用CPU2006对目前的移动设备来说是不太现实的。
SPEC CPU是每隔几年就更新一次,在CPU2006之前的旧版本为CPU2000,它的speed整数性能测试完全可以在1GB级别的移动设备上运行,在以前甚至有一些 CPU2000的测试被移植到GPU上做加速性能测试。
ARM阵营极少公布SPEC CPU测试结果,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过去的不少时间里,ARM针对的设备大都只有几百兆内存空间,塞进操作系统后,留给程序运行的空间就更少,此外由于省电先决的考量ARM处理器的性能其实真的不怎么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ARM阵营里的NVIDIA在发布Tegra 4的时候公布了CPU2000INT的测试结果:在1.9GHz 频率设定的NVIDIA参考平台里,Tegra 4的SPEC PU2000int_base 为1168。这个测试结果相当于2003年第四季度 SPEC.org 上公布的AMD K8 Sledgehammer 2GHz测试结果。
NVIDIA还进行了在小米手机2(采用高通 Snapdragon S4 Pro 即 APQGHz)上的CPU2000测试,并且根据高通公布的S800相对S600在IPC(每周期指令)和频率上的变化幅度而估算出来的S800的CPU2000测试结果:
从图表来看,S600的CPUINT2000_base测试结果相当于Tegra 4的一半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Cortex-A15相对Krait系处理器的真实应用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双方的测试平台本身也是有一些影响的,例如小米手机2执行这个测试的时候,CPU频率是否存在降频现象,NVIDIA对此没有说明。
一般来说,像APQ8064在四核全速运行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由于过热而导致频率从最高的1.7GHz开始下降。当然,NVIDIA在这里公布的是speed模式下的CPU2000INT测试结果,这个模式下是单线程的测试,只有一个CPU内核会被使用。
比较遗憾的是高通对这个测试结果尚未提出异议(据说高通对于处理器性能的孰高孰低并不十分看重,他们戏称是卖基带送CPU),而CPU2000的配置对一般人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事情,所以这个测试暂时没有第三方使用同样的平台测试佐证。
威盛电子在发布Nano X2处理器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份文件,里面也有采用CPU2000对Nano X2 1.2+GHz和Atom D525进行测试,其中gcc编译器出来的CPU2000 INT成绩分别为799和582,采用Intel编译器出来的成绩分别是955和725。
NVIDIA的Tegra 4的CPU属于ARMv7A指令集,因此编译器很可能是armcc或者gcc,NVIDIA新近收购的PGI是一家老牌编译器厂商,也许它能提供内部测试版给 NVIDIA,只是PGI过往从未发布过ARM系编译器。
到这里,大家应该对Cortex-A15的架构特点以及和它的一些竞争对手在性能上的区别有大致的了解,不过这样的旗舰级处理器在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又如何呢?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首页上一页
文章内容导航第1页 ARM Cortex-A15架构的特点与性能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昨天,高通宣布了两款新的四核心移动“MSM8226”、“MSM8626”,均隶属于Snapdragon S4家族,专为中国等地的入门级市场而来。&  根据最新了解到的资料,MSM8x26均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整合四个ARM Cortex-A7架构的核心,主频1.2GHz,搭配图形核心Adreno 305,并整合了基带,这也是与同为四核处理器的APQ8064最大的不同点。&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高通的第一款ARM Cortex-A7架构产品。Scorpion、Krait都是高通利用ARM授权自己研发的架构,而之前的MSM8225/MSM8625(双核)、MSM8225Q/MSM8625Q(四核)系列都是Cortex-A5架构的,工艺也还是45nm,图形核心Adreno 203。&  MSM8x26将会取代MSM8x25Q,CPU、GPU性能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  MSM8x26还支持1080p视频编码、解码,1摄像头,网络制式方面MSM8226支持UMTS、,MSM8626还额外支持CDMA。这也与高通一贯的命名方式相符。&  伴随而来的还有新款收发器“WTR2605”,其中W代表晶圆,表明它是晶圆级别封装的,支持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双卡双待功能,但对比高通目前的旗舰型收发器WTR1605L有何不同还不清楚。&  按照ARM的说法,A7架构芯片可以让年间的100美元以下入门级智能手机媲美2010年的500美元高端机型。高通并未宣布MSM8x26的出货时间,不过考虑到MSM8x25Q设备要到2013年第一季度才会面世,MSM8x26最快也得明年底了。&  A9开始,ARM转向乱序执行架构,包括最强大的A15和未来64位的A50,但是A7反其道而行之,回归到了的顺序执行,而整数流水线和A9一样都是8级,少于A8 1。&  A7架构处理整数指令的时候是双发射,整数执行集群也和A8很相似,但面对浮点、NEON等指令就又是单发射,不过浮点单元是完全流水线的,又比A8复杂。此外,A7还有更现代的分支预测单元和更好的预取算法,二级缓存延迟也非常低(10个周期)。&
ARM、高通架构规格对比
  ARM宣称,28nm工艺下的A7架构每个核心只会有0.45平方毫米,相当于A8/A9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A7的单位频率性能(DMIPS/MHz)要比A8略低大约5%,但因为工艺先进、频率更高,综合性能会更好一些。&  最关键的是,A7的指令集架构100%兼容A15,包括虚拟化指令、整数除法、40-bit物理寻址等等,任何支持A15的代码都可以在A7上执行。事实上,A7的主要使命就是配合A15组成big.LITTLE双架构体系,根据负载分配计算任务,兼顾高性能和低功耗。A7也号称是ARM历史上能效最高的架构。
CPU系列 适用类型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5305¥16496¥20307¥4198¥7809¥114910¥7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mv7 processor 的文章

 

随机推荐